fbpx
维基百科

斑龍屬

斑龙属名Megalosaurus,取自希腊语μέγαςmegas〔巨大的〕及σαῦροςsauros〔蜥蜴〕)又称巨龙巨齿龙,是英国南部大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已灭绝的一属,生存於1.6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巴通阶。雖然曾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化石被歸類至這個屬,但目前被確認屬於斑龍的化石都來自英國南部牛津郡的中侏羅統地層。

斑龙属
化石时期:中侏罗世巴通阶166 Ma
巴氏斑龙的等價模式標本英语Syntype,包含巴克蘭在1824年擇定為选模标本英语lectotype齿骨,位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亚科: 斑龙亚科 Megalosaurinae
属: 斑龙属 Megalosaurus
Buckland, 1824
模式種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
異名
  • 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 1832
  •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遗失名)
  •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遗失名)

斑龙命名于1824年,是非鸟类恐龙的第一个有效属,而模式种巴氏斑龙Megalosaurus bucklandii)直到1827年才正式命名。截至1842年,斑龙是归类于理查德·欧文建立的恐龙总目的三个属之一。在欧文的指导下,一个斑龙模型在恐龙水晶宫英语Crystal Palace Dinosaurs建立,大大增加了公众对史前爬行动物的兴趣。后来,超过50个其它种被归入该属,最初原因是因为当时恐龙并不为人所知,但即使是在20世纪许多恐龙被发现之后仍有此类情况出现。今天,人们了解到这些额外物种与巴氏斑龙没有直接亲缘关系,后者是该属唯一的有效种。因为完整的斑龙骨架从未被发现,所以关于其构造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第一批调查斑龙的博物学家误认为它是一种20米(66英尺)长的巨型蜥蜴。1842年,欧文得出斑龙直立时身高不超过9米(30英尺)这一结论。不过,他仍以为该属是四足动物。现代科学家通过将斑龙与其在斑龙科的直系亲属进行比较,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图像。斑龙长约6米(20英尺),重约700公斤(1,500英磅)。它是两足动物,用粗壮的后肢行走,水平的躯干由一条同样水平的尾巴所平衡。其前肢很短,但非常强壮。它有一个相当大的头部,双颚长有长而弯曲的牙齿。总而言之,斑龙是一种健壮且肌肉发达的动物。

研究历史 编辑

1766年之前的发现 编辑

 
疑似斑龙牙齿的OU 1328标本

1699年,爱德华·卢德英语Edward Lhuyd(Edward Lhuyd)叙述了一件他认为是鱼类牙齿(称为Plectronites)的化石,并将其画在蜥脚类Rutellum impicatum正模标本(牙齿)插图旁边。该化石后来被视为箭石外壳。[1][2]现代研究认为,该标本很可能是斑龙未知物种的牙冠。[3]

OU 1328于17世纪期间收集于牛津郡惠特尼附近,并成为继1677年的“Scrotum humanum”及1699年的“Rutellum impicatum”第三个被绘制复原图的恐龙化石。[4]

Scrotum humanum 编辑

 
罗伯特·普劳特英语Robert Plot的《牛津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封面,1677年版(右)。其制作的股骨下段插图被标名为"Scrotum humanum"(左)

斑龙可能是除现代鸟类外在科学文献中叙述的第一种恐龙。该属最早的可能化石来自泰顿石灰岩组英语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是在一截发现于17世纪的股骨下段。它最初被罗伯特·普劳特叙述为一头罗马战象的腿骨,之后被认为是圣经中巨人的骨骸。1676年,牛津郡斯通菲尔德英语Stonesfield石灰石采石场的泰顿石灰岩组英语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中出土了一块骨头。托马斯·彭尼森爵士(Sir Thomas Pennyson)将碎片交给牛津大学化学教授、艾什摩林博物馆英语Ashmolean Museum第一任馆长罗伯特·普劳特英语Robert Plot(Robert Plot),后者在1676年的《牛津自然史》上发表一篇叙述并附上插图。[5]此图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恐龙骨骼插图。[6]普劳特正确鉴定了这块骨骼是大型动物腿骨股骨下段,并认识到它因尺寸过大而不可能属于任何生活在英国的已知物种。因此,他一开始断定它是一头罗马战象的腿骨,后来又认为它是巨人的腿骨,正如《圣经》中提到的那样。[7]这根骨头后来遗失了,但插图足够详细,一些人认定它是最早的斑龙化石。[8]

也有人认为,这些可能的斑龙骨骼被赋予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适用于已灭绝恐龙的种名。1763年,理查德·布鲁克斯英语Richard Brookes(Richard Brookes)在一本书中再次使用了普劳特的插图,并在标题中称之为"Scrotum humanum"(可译作“人睾龙”),显然是将其外观与一对人类睾丸相比较。[9]1970年,古生物学家兰伯特·贝弗利·霍尔斯特德英语Beverly Halstead(Lambert Beverly Halstead)指出,Scrotum humanum与现代种名――即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所谓“林奈式双名”的相似性并不是巧合。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在十八世纪不仅设计了一个生物命名系统,而且还设计了地质学分类系统,而布鲁克斯的书是关于将后一系统应用于英国发现的“奇怪的石头”。根据霍尔斯特德的说法,布鲁克斯因此故意使用二名法,事实上已经指出了一个新属可能的正模标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CZN)的规定,Scrotum humanum的命名在原则上优先于斑龙,因为它是最先发表的。布鲁克斯明白,这块石头实际上并不是一对石化的睾丸,但这一点无关紧要。仅仅因为该名称没有在后期文献中被使用这一事实,就意味着它可从优先权的竞争中删除,因为ICZN规定,如果一个学名在1899年后不被认为有效就会成为遗失名英语nomen oblitum――一个无效的“被遗忘的名称”。[10]

1993年,在霍尔斯特德死后,他的朋友威廉·A·S·萨连特(William A.S. Sarjeant)向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 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建议正式禁止使用Scrotum这一名称,取而代之的正式学名是“斑龙”(Megalosaurus)。他写道,为了确保其优先地位,应将所谓的次异名巴氏斑龙(Megalosaurus bucklandii)改为一个保留名称。然而,当时该委员会的执行秘书菲力皮·K·塔布斯(Philip K. Tubbs)认为该请愿书不可受理,他得出结论说,仅作为插图标签而发表的"Scrotum humanum"一词并不构成新名称的有效创设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词的创造者是有意这样做的。此外,插图中的骨头过于破碎,不能确定属于斑龙而非一种不同的同期兽脚类动物。[11]

巴克兰的研究 编辑

 
威廉·巴克兰“斯通菲尔德斑龙或巨型蜥蜴化石的记录”(Notice on the Megalosaurus or great Fossil Lizard of Stonesfield)的石版印刷,1824年版。标题是“牛津附近斯通菲尔德的斑龙右下颌前端”(Anterior extremity of the right lower jaw of the Megalosaurus from Stonesfield near Oxford)。

十八世纪末,英国收藏的化石数量迅速增加。根据科学史学家罗伯特·威廉·西奥多·冈瑟英语Robert William Theodor Gunther(Robert William Theodor Gunther)在1925年发表的一项假设,其中含有斑龙的部分下颌骨。其于17世纪90年代初在斯通菲尔德板岩英语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Stonefield Slate)地下40英尺(12米)处发现,然后于1797年10月被克里斯托弗·佩吉英语Christopher Pegge(Christopher Pegge)以10先令6便士的价格购得,并加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解剖学学院英语Anatomy School的收藏品中。[12]

十九世纪早期有了更多的发现。1815年,约翰·基德英语John Kidd (chemist)(John Kidd)又在斯通菲尔德英语Stonesfield采石场发现了巨型爬行类的骨骼。这些岩层目前被认为是泰顿石灰岩组的一部分,可追溯到侏罗纪巴通阶中期。[13]这些骨骼由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基督教会学院牧师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所获得。据冈瑟说,他还研究了下颌化石。巴克兰不知道这些骨头属于哪种动物,但在1818年拿破仑战争后,法国比较解剖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访问了居住在牛津的巴克兰,并意识到它们是一种类似蜥蜴的巨型生物。巴克兰和他的朋友威廉·科尼比尔英语William Conybeare (geologist)(William Conybeare)进一步研究这些遗骸,后者在1821年将其叙述为“巨型蜥蜴”。1822年,巴克兰和科尼比尔在一篇收录进居维叶《骨骼》(Ossemens)一书的联合文章中试图为当时已知的两种类似蜥蜴的巨型生物提供科学名称:在马斯特里赫特附近发现的遗骸被命名为沧龙Mosasaurus)――其当时被视为陆地生物;而英国化石则由科尼比尔设计出斑龙一名。那一年该书未能出版,但医生詹姆斯·帕金森(Thomas Parkinson)早在1822年就宣布了斑龙的名字,他对其中一颗牙齿进行叙述,并揭示了这种生物有40英尺长、8英尺高。[14]人们普遍认为,1822年的名字仍是一个裸名[15]在居维叶的催促下,巴克兰于1823年期间继续致力于这一课题,并让其后来的妻子玛丽·莫兰英语Mary Morland(Mary Morland)提供骨骼图纸,这些图纸成为后来石版印刷的基础。最后,1824年2月20日,在伦敦地质学会的同一次会议上,科尼比尔叙述了一件非常完整的蛇颈龙标本,巴克兰也正式宣布斑龙这一名称。1824年《地质学会学报》(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中对这些骨骼的叙述构成了该学名的有效出版物。[8][16]从此,斑龙成为第一属正式命名的非鸟类恐龙。1808年,居维叶对其中的第一件残骸进行科学叙述,命名为美扭椎龙[17]

 
尾椎BMNH 9672。其神经棘顶端已经断裂,真实长度可能为现在的两倍

到1824年,巴克兰可用的材料包括以下标本:OUM J13505,一块右下颌;OUM J13577,一节后段背椎;OUM J13579,一节前段尾椎;OUM J13576,一块由五节骶椎组成的骶骨;OUM J13585,一根颈肋;OUM J13580,一根肋骨;OUM J29881,骨盆上的一块髂骨,OUM J13563,部分耻骨;OUM J13565,部分坐骨;OUM J13561,腿骨;OUM J13572,第二跖骨下端。正如他自己所知道的,这些骨头并不属于同一个体,只有骶骨呈连接状态。因为它们代表了几个个体,所以被叙述的化石形成了一个合模式标本英语syntype。按照现代标准,必须从这些样本中选出一个以作为命名所依据的正模标本。1990年,拉尔夫·莫尔纳英语Ralph Molnar(Ralph Molnar)选择了著名的齿骨(下颚前部)标本OUM J13505作为选模标本英语lectotype[18]因为他不习惯于恐龙深而较典型爬行动物高出很多的骨盆。巴克兰对几块骨骼作出了错误鉴定,如将耻骨解释为腓骨,并将坐骨误认为锁骨。巴克兰将这种生物确认一种巨型蜥类――蜥蜴当时被视为包括在鳄目之中。他将其归入新属斑龙,并重复居维叶的一个估计――即他叙述的最大碎片表明这种动物生前长达12米。[16]

词源 编辑

巴克兰没有给出斑龙的种名,这在19世纪早期并不少见,当时仍然被视为更重要的概念。1826年,费迪南德·冯·里特根英语Ferdinand August Maria Franz von Ritgen(Ferdinand von Ritgen)给这只恐龙起了一个完整的种名,即科氏斑龙(Megalosaurus conybeari),[19]然而,后期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它,因此其现在被视为一个遗忘名。一年后(即1827年),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将斑龙纳入他对英国东南部的地质调查中,并为之取了现在的有效种名――巴氏斑龙(Megalosaurus bucklandii)。[20]直到现在,Megalosaurus bucklandi这一形式仍经常被使用,它是克里斯蒂安·埃里希·赫尔曼·冯·迈耶英语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1832年的一个笔误,其创造者有时被误认为冯·里根――但更具原创性的M. bucklandii具有优先权。[21]

早期重建 编辑

 
斑龙的早期复原

第一次重建由巴克兰本人完成。他将其视为两栖动物,即一种既能在海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一般来说,斑龙在他的脑海中就像一只巨型蜥蜴,但巴克兰已从腿骨形状中意识到斑龙的腿并没有像直立那样伸展。在1824年的原始叙述中,巴克兰重复居维叶的体型估计――即斑龙长40英尺,重量接近一头7英尺高的大象。然而,这一估计仅根据牛津大学的遗骸。巴克兰还在参观曼特尔的化石收藏时匆匆为他的新爬行动物命名,他在讲座中宣布自己已获得一根巨型腿骨化石,尺寸是之前叙述的两倍。这块骨骼现在被认为属于禽龙或某些禽龙科,但在当时两人都认为它属于斑龙。即使考虑到异速生长的影响,体重较重的动物有相对较结实的骨骼,巴克兰也被迫在其演讲的印刷版中估计斑龙的最大体长在60至70英尺之间。[16]斑龙的存在为基督教正统派带来一些问题。宗教中通常认为痛苦和死亡是通过原罪进入世界的,这与亚当之前的历史阶段中一只巨大的掠食性爬行动物的存在似乎无法调和。巴克兰认为这些掠食者在幼年时期是和平的素食者,并在布里奇沃特的一篇论文中声称:斑龙在生命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因为它结束老弱病残的动物的生命,以减少动物的总痛苦。[22]

 
1854年,在理查德·欧文的指导下,水晶宫公园英语The Crystal Palace Dinosaurs(Crystal Palace Park)的重建将巨龙描绘成四足动物;而现代重建使其成为两足动物英语biped,就像大多数兽脚类一样。

1840年左右,英国流行将物种变迁论英语Transmutation of species的概念作为属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发展的一部分,正如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的作品所表达的那样。作为回应,理查德·欧文于1841年8月2日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一次演讲中声称,某些史前爬行动物类群的组织行为已达到现代哺乳动物的水平,这意味着没有任何进展。欧文介绍了三个这样的高水平爬行动物的例子:禽龙、林龙和斑龙。“蜥蜴模型”从此被完全废弃,恐龙也被认为拥有直立姿态和高速新陈代谢。这也意味着先前的尺寸估算值被夸大了。欧文通过简单地增加已知椎骨长度(而非根据蜥蜴推测)而得出斑龙的总身长为30英尺。1842年出版的讲座印刷版中,欧文将这三种爬行动物归入一个单独的分类群:恐龙。因此,斑龙是最早被归入恐龙总目的三个属之一。[23]

 
爱德华·里奥英语Édouard Riou(Édouard Riou)于1863年绘制的与斑龙搏斗的禽龙

1852年,本杰明·沃特豪斯·霍金斯英语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 (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受委托为赛德纳姆的水晶宫史前爬行动物展英语The Crystal Palace Dinosaurs建造一个真实大小的斑龙模型。霍金斯在欧文的指导下工作,制造出的雕像反映了欧文的想法:斑龙是哺乳动物般的四足动物。水晶宫公园中的雕塑在肩部上表现出明显的驼峰,并且有人认为这是受欧文于1850年代初购买的一组高度较大的椎骨神经棘的启发。这些化石现在被视为独立属比克尔斯棘龙,但欧文将其分配至斑龙属。[24][25]这次展览中的模型第一次让英国公众意识到古代爬行动物的存在。[26]

 
冯·迈耶1897前的斑龙复原图,显示它双足站立并具有长的神经棘

1859年,美颌龙的发现首次挑战食肉恐龙(如斑龙)是四足动物的假设。然而,美颌龙是一种很小的动物,对于巨型动物形式来说其重要性可以否认。1870年,牛津附近发现了美扭椎龙的正模标本,该标本也是第一具较完整的大型兽脚类骨骼,而且它明显是一只两足动物。不久之后,约翰·菲利普斯英语John Phillips (geologist)(John Phillips)首次在牛津公开展示兽脚类骨骼,并尽量将已知斑龙骨骼摆放于其生前所在位置,这些骨骼由纸板薄片中的凹槽固定。[24]19世纪70年代,北美发现异特龙等大型兽脚类动物,证实了它们是两足动物。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大部分标本来自巴克兰的原始叙述。[27]

后期发现 编辑

 
归类于斑龙的兽脚类脚印的复制品

斯通斯菲尔德的采石场一直工作到1911年并继续出产斑龙化石,其中大部分为单独的牙齿以及骨盆和后肢的单块骨骼,前肢、椎骨和颅骨异常罕见,手骨完全缺失。2010年,罗格·本森英语Roger Benson(Roger Benson)从至少7个个体(实际数字远大于7个)中统计出斯通斯菲尔德板岩共有103件标本。[28]除选模标本外,目前归类于斑龙的许多化石身份不能确定,有些人认为这些化石不仅来自多个个体,还可能属于几个不同物种或形态型,因此建议只将选模标本的单个齿骨认定为斑龙。[29]

关于这些化石是否仅代表一个分类单元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议。2004年,朱莉娅·戴英语Julis Day(Julia Day)和保罗·巴雷特英语Paul Barrett(Paul Barrett)声称根据股骨的微小差异可见材料存在两种形态型英语morphotype[29]本森在2008年支持这一观点,[30]但在2010年得出结论:该差异只是个体差异或病变造成的假像。[28]

1995年,斯蒂芬·皮克林英语Stephan Pickering(Stephan Pickering)根据当时已故的塞缪尔·威尔斯英语Samuel Paul Welles(Samuel Paul Welles)未发表的研究而认为BMNH 31811是一块髂骨,并建立单独物种“短中棘龙”(Metriacanthosaurus brevis),但是此名称由于发布无效而被视为裸名。人们目前认为该标本并没有足够的自衍征以成立单独物种,更与中棘龙毫无关联。[29]

标本OUM J13506是一个上颌碎片,由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在1869年分配至巴氏斑龙。[31]1992年,罗伯特·巴克(Robert Thomas Bakker)声称它是中华盗龙科成员;[32]2007年,德恩·耐许英语Darren Naish(Darren Naish)认为它属于阿贝力龙超科的一个单独物种。[24]2010年,本森指出该碎片与其它已知化石无法区分,实际上,其他作者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28]

 
归类于斑龙的股骨,发现于法国

除泰顿石灰岩组发现的化石之外,西德尼·休·雷诺兹英语Sidney Hugh Reynolds(Sidney Hugh Reynolds)还于1939年提到在更古老的奇平诺顿石灰岩组英语Chipping Norton Formation(Chipping Norton Limestone Formation)中发现的斑龙化石,其年代可追溯至巴通阶早期,大约含有30颗单独牙齿和骨骼。[33][34]尽管年代差异使其身份很难确定,但在2009年,本森未能在新公园采石场(New Park Quarry)发现的遗骸中找出其与巴氏斑龙的任何解剖学差异,因此确定了其分类。然而,在另一个地点――即奥克姆采石场(Oakham Quarry)中发现的髂骨显然有别于斑龙。[13]

在19世纪,除英国发现的化石以外,欧洲其他地区的化石也被大量归入巴氏斑龙。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做法毫无根据。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命名于1835年的杂肋龙,它被叙述者杰克·德朗尚(Jacques Amand Eudes Deslongchamps)命名为斑龙的一个种,而现代观点认为它是一个独立属。[28]

英国发现的痕迹化石有时被归类于斑龙或足迹属英语ichnogenus斑龙足迹英语Megalosauripus。1997年,牛津东北20公里处的阿尔德利英语Ardley, Oxfordshire(Ardley)石灰石采石场发现一组著名的脚印化石,被认为是由斑龙所制造,其中部分脚印可能是鲸龙留下的。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草坪上有这些脚印的复制品,而草坪上的另一条痕迹化石是兽脚类从行走加速到奔跑的轨迹。[35]根据本森的说法,这种转送无法证明其制造者的身份,因为这些足迹没有显示出斑龙独有的特征,当然,它们应仅限于与斑龙年代相同的发现物。[28]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大量从英国以外地区(尤其是法国)发现的化石被归类于斑龙。2010年,本森认为这些化石要么明显不同于斑龙,要么因为过于零碎而无法确定身份。[28]

叙述 编辑

 
尺寸比较(蓝色为人类,粉红色为选模标本英语lectotype,红色为最大标本)

自首次被发现以来,该属已有许多其它骨骼被发现;然而其完整骨骼尚未找到,因此外观细节无法确定。2010年,本森发布了有关所有已知材料的完整骨学论文。[28]

体型 编辑

 
此图展示了斑龙的已知骨骼,其中种型群英语hypodigm材料为白色,其他标本中的材料为蓝色

大多数文献一般按照欧文1841年的估计而给出三十英尺或九米的体长。[36]由于斑龙化石中缺乏连接的背椎系列,因此很难确定其真实大小。1984年,大卫·布鲁斯·诺曼英语David B. Norman(David Bruce Norman)认为斑龙的身长为7到8米。[37]1988年,格雷戈里·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Gregory Scott Paul)将其体重暂时估计为1.1吨,因为股骨长76厘米。[38]21世纪早期的趋势是将材料限制在选模标本的范围内,这造成更低的估计值,并忽略不确定的异常值。保罗在2010年指出斑龙长6米,重700公斤。[39]然而,本森在同年声称,尽管斑龙体型中等,但它仍是中侏罗世最大的兽脚类之一。标本BMNH 31806是一根803毫米长的股骨,使用J·F·安德森(J. F. Anderson)的外推法可以算出这条斑龙体重为943公斤——该方法是为哺乳动物所优化的,往往低估兽脚类至少三分之一的重量。此外,股骨OUM J13561的长度约为86厘米。[28]

 
骨盆、股骨和骶骨

一般来说,斑龙具有大型兽脚类的典型体型。它是两足动物,水平躯干由一条水平的长尾巴平衡。后肢长而强壮,长有三根朝向前方的脚趾用于承重。前肢相对较短,但异常强壮,可能有三根手指。作为一种食肉动物,它细长的大脑袋上长着像匕首一样的长牙用来切猎物的肉。[36]斑龙的骨骼高度骨化,表明它是一种强壮而肌肉发达的动物,尽管其小腿不如近亲蛮龙那样粗壮。[28]

颅骨与下颌 编辑

 
归类于斑龙的牙齿

目前对斑龙的颅骨知之甚少。与其它材料相比,颅骨材料的尺寸通常相当巨大。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表明斑龙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大脑袋。前颌骨(praemaxilla)未被发现,因此无法确定鼻侧轮廓是弯曲还是矩形的,但上颌前支(front branch)很短这一事实表明斑龙可能具有一个相当短粗的鼻部。眶前窗(antorbital fenestra)周围的凹陷处可见一个较小的非穿刺空洞,可能类似于上颌窗(fenestra maxillaris)。上颌有十三颗牙齿,相对较大,牙冠长度可达7厘米。牙齿由较高的、未融合的三角形齿间板(interdental plates)从后方支撑,切刃(cutting edges)上每厘米有十八到二十个小齿(denticula),齿式(tooth formula)可能为4,13–14/13–14。颧骨呈气腔化,在眶前窗处被一个大型孔洞(foramen)穿过,可能被鼻骨上的气腔英语Air sacs所挖空。这种气腔化程度在其它斑龙科中是未知的,可能代表一种单独的自衍徵[28]

 
下颌骨模型

下颌相当强壮,在俯视图中呈笔直状态,颌尖没有过多扩张,表明其成对出现且非常狭窄。2008年有几个特征被确认为自衍征,但后来被证明是化石损坏的结果。然而,外侧宽阔的纵沟(longitudinal groove,亦可见于蛮龙)、缩小的第三齿骨齿(dentary tooth)和齿间板列下方仅在第五颗牙齿的位置向前闭合的血管沟(vascular channel)中存在独特的特征组合。牙齿数量可能是13或14颗,尽管保存下来的受损标本最多显示出11个牙槽。齿间板内侧光滑,上颌内侧则具有垂直的槽,而皮亚尼兹基龙具有相同特征组合。上隅骨外侧没有骨架或嵴。下颌关节前侧有一椭圆形开口,后面有一个后上隅骨孔(foramen surangulare posterior),但缺乏前方的第二个前上隅骨孔(foramen surangulare anterior)。[28]

脊柱 编辑

 
OUM J13576,一个连接的骶骨

尽管确切数目尚不清楚,但斑龙的脊柱很可能分为十节颈椎、十三节背椎、五节骶椎和五十到六十节尾椎,这是基底坚尾龙类的常见特征。[40]

斯通菲尔德板岩中发现的材料不包含颈椎,但是新公园采石场中已出土一节破损的前段颈椎(标本BMNH R9674)。该骨骼的破损处显示出大型气腔,在其他方面也显示出高度气腔化,侧面具有大型侧凹型英语Vertebral column#Dinosaurs(pleurocoels)空腔。椎体后表面强烈凹陷。颈肋短。前段背椎略呈后凹型英语opisthocoelous,椎体前表面(front centrum facets)突出,后表面(rear centrum facets)凹陷,龙骨很深,下侧的嵴约占总高度的50%。前背骨的后突英语diapophysis(diapophysis)上方可能有一个侧凹,即下肋骨关节突(lower rib joint process)。根据本森的说法,后段背椎没有气腔化。它们略呈双凹型(amphicoelous),具有凹陷的椎体面(centrum facets);它们也具有第二关节突(secondary joint processes),形成一个下椎弓突英语hyposphene下椎弓凹英语hypantrum(hyposphene–hypantrum)复合体,其中下椎弓突具有三角形横截面。后段背椎的神经棘高度未知,但是新公园采石场材料中一节尾椎(标本BMNH R9677)上的较高神经棘暗示斑龙的臀部区域存在嵴。五节骶椎的神经棘形成一个顶部融合的神经板(supraneural plate)。骶椎底面呈圆形,而第二个骶骨呈龙骨状;通常,它是具有嵴的第三或第四骶骨。骶骨似乎没有气腔化,但侧面存在空腔。尾椎略具双凹型,前后两侧皆有凹陷的椎体面(centrum facets),侧面中空,下部有纵沟。尾巴根部的神经棘横向变细、变高,占椎骨总高度的一半以上。[28]

四肢骨骼 编辑

 
股骨后视图(左)和中视图(右)的石版画,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肩胛骨短而宽,其长度约为最小宽度的6.8倍;这是坚尾龙类中一个罕见的原始特征。从侧面看,其顶端略微向后弯曲。肩胛刃较低的外侧有一个宽嵴,从肩关节下方延伸到大约中部的位置并逐渐与肩胛刃表面融合。长约30%的中前缘变薄,形成略微突出的嵴。肩胛骨约占肩关节的一半,向外且向下倾斜。在所有已知标本中,乌喙骨(coracoid)与肩胛骨融合成肩胛喙骨英语scapulocoracoid(scapulocoracoid),缺少明显的骨缝英语Suture (anatomy)。喙骨本身是一个椭圆形骨板,其最长的一面附着在肩胛骨上。它被一个大型卵形孔洞英语foramen(foramen)穿过,但缺少通常用来连接上臂肌肉的突起。[28]

肱骨非常强壮,上下两端剧烈扩张。肱骨标本OUMNH J.13575长388毫米,骨轴周长约相当于总长度的一半。肱骨头继续向前、向后延伸形成大型突起,并共同形成一个大型骨板。骨轴前外侧有一个三角形的大型三角肌嵴英语deltopectoral crest(deltopectoral crest),与胸大肌(Musculus pectoralis major)和三角肌(Musculus deltoideus)相连。它覆盖骨轴上半部分,顶点位置很低。尺骨非常强壮,因为其绝对尺寸大于任何已知坚尾龙类成员。唯一已知的尺骨标本BMNH 36585长232毫米,最小骨轴周长为142毫米,在前视图中呈笔直状态,鹰嘴英语olecranon(olecranon,肱三头肌的附属结构)巨大。桡骨、腕骨和手部目前皆未被发现。[28]

 
髂骨的石版画,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在骨盆中,髂骨长而低,上部呈凸形。其前刃呈三角形且相当短,前端有一个小下垂点,一个缺口将其与耻骨柄(pubic peduncle)隔开。后刃大致呈矩形。髂骨外侧凹陷以作为腿部主要肌肉髂股肌英语Musculus iliofemoralis(Musculus iliofemoralis)的附着面。在髋关节顶端的表面上具有较低的垂直嵴和明显的垂直凹槽。后刃底部被一个窄而深的凹陷挖空,形成一个骨轴以用于连接尾股短肌英语Musculus caudofemoralis brevis(Musculus caudofemoralis brevis)。后刃外侧与内侧不匹配,因此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中刃”,在侧视图中,该刃可从两个位置看到:外侧与坐骨柄之间的拐角处及后刃外侧末端后面的一个小平面处。耻骨笔直,骨盆各半部分的耻骨通过狭窄的骨领连接,后者位于骨轴后侧的较高位置,并向下延伸至骨轴前侧的较低位置。坐骨在侧视图中呈S形,位于两个曲面之间的过渡点处,外侧有一个粗糙的凸台。坐骨轴前缘有一个低嵴状的坐骨突(obturator process),顶部有一切口将其与坐骨轴分开。在下面,该嵴继续成为骨轴内后侧一个特别厚的骨领,覆盖其长度的一半以上。在骨轴尽头,这条骨领逐渐与之融合。骨轴最终以一个相当大的“脚”(末端)作为结束,并具有凸起的较低轮廓。[28]

 
胫骨和跖骨

腿骨在前视图中笔直。从同一方向看,其顶端垂直于骨轴;从上面看,它的方向与前面成20°角。大转子英语greater trochanter(greater trochanter)相对较宽,与前面粗壮的小转子英语lesser trochanter(lesser trochanter)之间有一条裂缝。小转子前基部有一个较低的副转子。在腿骨下端,一个明显的前伸肌槽将(condyle)分开。该槽上部的内侧有一个粗糙区域,继续向内延伸到一个纵嵴,这是一个典型的斑龙科特征。腿骨(或称胫骨)相对笔直,略微向内弯曲。在下面,它的骨轴从前到后逐渐变平,形成椭圆形横截面。骨轴前下端约八分之一的长度被距骨的直立支(vertical branch)所覆盖。在足部,只有第二、第三和第四跖骨 已被发现,这些骨骼连接至三根用来承重的脚趾。它们笔直健壮,下侧可见韧带凹陷。第三跖骨下端没有明显的髁突,因此关节更灵活,允许少量水平运动。第三跖骨的内侧顶部有一个独特的嵴,与第二跖骨外侧顶部的凹槽相吻合,形成更紧密的连接。[28]

鉴别 编辑

 
具有假设头部的斑龙复原图

在斑龙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将其视为有效的典型大型食肉恐龙。结果,其随后开始充当垃圾箱类群,并有大量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大型或小型食肉恐龙被归入该属。这种情况在20世纪渐渐发生改变,当时一般将该属限制于英国发现的中侏罗世化石。进一步的限制发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罗南·艾伦英语Ronan Allain(Ronan Allain)和丹·丘尔英语Dan Chure(Dan Chure)等研究人员指出,斯通菲尔德板岩中的化石可能属于几种与斑龙无关的兽脚类物种。后期研究似乎证实了这一假说,而且巴氏斑龙被普遍认为仅限于产生选模标本(下颌齿骨)的分类单元。此外,一些研究人员未能在颌骨上找到任何可用于将斑龙与其亲缘动物区分开来的特征,表明该属是个疑名。[30]然而,罗格·本森(Roger Benson)及其同事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全面研究及后期发表的相关分析通过确定下颌骨的几种自衍征或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可用于区分斑龙和其它斑龙科),从而推翻了先前的共识。[30]

下颌的各种明显特征已经确立。齿骨外表面的纵沟很宽。齿骨的第三齿槽没有扩大。从上方看,齿骨笔直且没有扩张的颚尖。下颌齿间板增高,从后方加固牙齿。本森还得出结论:根据最简法则,应假设斯通非尔德板岩材料代表单个物种。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则能在骨骼其它部分中观察到额外自衍征。髂骨外侧(即髋关节上方)的低垂直脊显示出平行垂直凹槽。坐骨轴间的骨领很厚,彼此接触形成近乎平坦的表面。坐骨轴下部外侧有一粗糙凸起。第二跖骨下侧具有成角度的纵向龙骨。第三跖骨上侧的嵴连接到第二跖骨外侧的凹槽。肩胛骨前缘形成一个薄嵴。[41]

斑龙副模标本英语paratype中的材料因其与选模标本无法比较或缺乏科学叙述而无法确定身份。据报道,斯通菲尔德板岩中至少存在两种大型兽脚类动物,因此部分已知材料可能属于第二个分类单元“雷氏中棘龙”(Metriacanthosaurus "reynoldsi",斯蒂芬·皮克林命名的另一个无效种)或一种未命名的阿贝力龙超科。戴和巴雷特将归类于巴氏斑龙的股骨分成两个类型。A型从前面看呈笔直状,侧面轻微凸出,骨轴近三分之一处有一前嵴,缺乏伸肌沟;B型从前面看呈强烈的S形弯曲状,从侧面看则具有轻微的S形,缺乏边缘,有一个伸肌沟。巴氏斑龙的一个副模标本即属于形态B。“短中棘龙”的正模标本是一块无法与斑龙区分开来的髂骨。皮克林曾指出,短中棘龙的髂骨高度较小,这是其区别于派氏中棘龙、斑龙和异特龙的诊断特征。然而,戴和巴雷特发现这只是髋臼后突破裂的结果,其高度不一定小于斑龙。两者仅在一些非常小的比例上有所不同,这类差异可能由个体变异和化石扭曲所引起。事实上,皮克林指出的派氏中棘龙与“短中棘龙”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斑龙与派氏中棘龙的区别,表明斑龙与“短中棘龙”是同一物种。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理由将A型股骨分配给中棘龙,因为后者具有强烈弯曲的S形股骨和更深的伸肌沟,骨轴前端的内、外侧髁和胫腓嵴之间没有沟。[29]

种系发生学 编辑

 
胫骨侧视图(左)和后视图(右),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1824年,巴克兰将斑龙归入蜥类,并假设蜥类与现代蜥蜴的亲缘关系比与鳄鱼的关系更为密切。[16]1842年,欧文将斑龙归入恐龙总目[23]1850年,夏尔·吕西安·波拿巴王子(Prince Charles Lucien Bonaparte)创建独立的斑龙科(Megalosauridae)并将斑龙作为模式属[42]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斑龙的确切演化关系仍然模糊不清。[41]

在早期分类中,斑龙被认为是肉食龙类(大型兽脚类)传统意义上的代表物种,而该类群在当时包括几乎所有的大型兽脚类。它被视为坚尾龙类的“原始”成员,并与其它类似物种(这些物种曾经被归类于斑龙或与斑龙有关)组成斑龙科。[41][43]

同样,在近代蜥臀目分类方案中,斑龙也被作为泛围更广的演化支坚尾龙类的原始物种。近期分析中,斑龙经常出现在坚尾龙类的底部以及斑龙超科棘龙超科的基础分支上。正如雅克·戈蒂埃英语Jacques Gauthier(Jacques Gauthier)早在1986年就曾谈到的那样,该属存在的问题是,其与相关分类单元的化石记录相对稀疏,造成分支图上不稳定或相对较差的关系解析。[44][45]

2012年发表的两个关于坚尾龙类演化关系的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两次分析是在近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且结果皆显示斑龙是蛮龙姊妹物种英语sister species。马修·卡拉诺(Matthew Carrano)等人发现二者形成的演化支是多里亚猎龙姐妹群[41]奥利弗·劳赫英语Oliver Rauhut(Oliver Rauhut)等人也发现其与迪布勒伊洛龙非洲猎龙构成的多分支互为姐妹群。这些常见演化枝又形成系统发育最新定义的斑龙科和与之最密切相关的分类群。[46]前者给出的分支图如下:

斑龙超科 Megalosauroidea

皮亚尼兹基龙科 Piatnitzkysauridae

斑龙类 Megalosauria

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棘龙科 Spinosauridae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美扭椎龙亚科 Eustreptospondylinae

美扭椎龙 Eustreptospondylus

斑龙亚科 Megalosaurinae

多里亚猎龙 Duriavenator

斑龙 Megalosaurus

蛮龙 Torvosaurus

非洲猎龙亚科 Afrovenatorinae

非洲猎龙 Afrovenator

迪布勒伊洛龙 Dubreuillosaurus

大龙 Magnosaurus

乐山龙 Leshansaurus

皮尔逖龙 Piveteausaurus

古生物学 编辑

 
肋骨和骨盆。左侧肋骨碎片显示顶端(capitulum)基部下侧骨折愈合。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古病理学 编辑

理查德·欧文于1856年和1884年绘制的斑龙肋骨上显示其小头突英语capitular process(capitular process)底部附近有一病理性肿胀点,似乎是由骨折愈合所引起,并且位于和椎骨关节相连的位置。[47]

古生态学 编辑

斑龙生活在中侏罗世(约2.01亿到1.45亿年前)期间的欧洲,可能会捕食剑龙类蜥脚类动物。[36]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斑龙通常被描述为在覆盖整个大陆的森林中猎杀禽龙(另一种最早命名的恐龙),现在人们知道这是不准确的,因为禽龙骨骼发现于更晚的早白垩世地层。斑龙的唯一标本来自英国牛津郡格洛斯特郡的下/中巴通阶时期的岩层,[40]而其他地区发现的任何材料皆不能归类于该属。[48]它与兽脚类的十字手龙[48]髂鳄龙美扭椎龙[40]以及蜥脚类的央齿龙[40]鲸龙[39]和可能的似鲸龙[39]共享栖地。在斑龙化石旁边还发现了翼龙类的喙头龙以及不明蜥脚类和鸟脚类的化石。[40]

2010年,本森根据斑龙体型巨大和分布广泛的特点而得出结论:斑龙是其栖息地的顶级掠食者。他认为法国阿莫克里地块英语Armorican Massif上没有鲸龙,表明斑龙也不生活在该岛上,其分布区域仅限于伦敦布拉班特地块英语London-Brabant Massif[28]

已知材料与化石产地 编辑

 
 
斑龙化石产地的大致位置(取自本森2010年的研究)

尽管合模标本中的化石属于多个个体且发现于不同地区,但真正的“斑龙”化石仅限于其中的部分材料,甚至不能完全确认为同一物种,包括(截至2010年):部分颅骨(上颌骨、牙齿和下颌骨碎片)、几颗单独的牙齿、几节椎骨、一些肋骨、一些肩带骨骼、几个上颌骨、一些肱骨、尺骨、指骨(手指远端)、骶骨和其它骨盆骨骼、部分股骨、几个胫骨和几个跖骨。所有材料均产自英格兰南部科茨沃尔德中侏罗世巴通阶大鲕粒岩群英语Great Oolite Group(Great Oolite Group)的沉积物中。巴氏斑龙的模式层(Stratum typicum)或模式产地英语Type locality(Locus typicus)是西牛津郡斯通菲尔德英语Stonesfield泰顿石灰岩组英语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的斯通菲尔德板岩(Stonefield Scale),其余材料来自西牛津郡奇平诺顿夏普山组英语Sharp's Hill Formation (Sharp's Hill Formation)、奇平诺顿附近大鲕粒岩组的未命名层以及格洛斯特郡朗伯勒英语Longborough的新公园采石场和小康普顿英语Little Compton附近的奥克汉姆采石场(均位于奇平诺顿石灰岩组)。大鲕粒岩群的所有沉积物皆沉积于浅海环境中,表明斑龙残骸并未埋藏于其栖息地所在的沉积物中,而是被河流冲入海里并形成化石。这也解释了已知材料中某些骨骼(骨盆骨骼)的大量聚集以及其它骨骼(颅骨、椎骨、肋骨、手骨和趾骨)的广泛存在或缺失。[49][13]

物种及异名 编辑

 
图中为斑龙部分“历史物种”的正模标本。匈牙利斑龙:1A–F;显著斑龙:2A–B;朗泽斑龙:3A–D;莱氏斑龙:4

19世纪后期,斑龙被视为典型的食肉恐龙。当时,如果一件化石(通常是单个牙齿)被认为不足以成立单独属就会被归入斑龙,因此斑龙开始成为一个垃圾箱类群[36]最终,斑龙所包含的物种渐渐超越任何其它非鸟类恐龙,[15]但是其中的大部分皆为疑名。到了二十世纪,这种做法逐渐停止。然而,后期科学家发现兽脚类在早期文献中的分类有误,他们仍然觉得自己正在被迫给它们重新命名,因此再次选择斑龙作为“默认属名”。[13]

19世纪命名的物种 编辑

 
带有替换齿的齿骨,由欧文在1851年和1857年发现并归类于斑龙,但现在已经遗失。由J. Erxleben绘于19世纪
 
正模标本中的齿骨和牙齿,由J. Erxleben绘于19世纪

1857年,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将恐怖恐齿龙Deinodon horridus Leidy, 1856)更名为恐怖斑龙(Megalosaurus horridus),种名意为“可怕的”,[50]而恐齿龙本身是一个根据牙齿命名的属。1858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昆斯特德英语Friedrich August Quenstedt(Friedrich August Quenstedt)将贝本豪森英语Bebenhausen附近发现的一颗可能的晚三叠世兽脚类牙齿(标本SMNH 52457)命名为克氏斑龙(Megalosaurus cloacius),[51]其目前是个疑名。[41]1869年,尤金·尤德斯·德朗尚英语Eugène Eudes-Deslongchamps(Eugène Eudes-Deslongchamps)命名了显著斑龙(Megalosaurus insignis),种名意为“显著的”,该物种基于在诺曼底拉赫夫英语La Hève附近发现的一颗长12厘米的兽脚类牙齿,比巴氏斑龙的牙齿长三分之一。[52]该名称起初仍为裸名,但是古斯塔夫·伦尼尔英语Gustave Lennier(Gustave Lennier)于1870年为之提供了科学叙述。[53]它在今天被视为兽脚类的一个疑名或不明成员,其标本则在1944年毁于一次轰炸之中。1870年,杰恩·巴普蒂斯特·格雷宾英语Jean-Baptiste Greppin(Jean-Baptiste Greppin)根据标本MH 350而命名了梅氏斑龙(Megalosaurus meriani),其化石是在穆捷附近发现的一颗前颌牙齿,也是彼得·梅里安英语Peter Merian(Peter Merian)私人收藏的一部分。[54]它有时被归类于角鼻龙,有时被视为疑名,是角鼻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41]1871年,伊曼纽尔·班泽尔英语Emanuel Bunzel (Emanuel Bunzel)将斯切奈特海姆发现的遗骸命名为斯切奈特海姆斑龙(Megalosaurus schnaitheimi)。[55]该物种是个裸名,化石可能属于巨噬蜥鳄Dakosaurus maximus)。[41]1876年,贝桑松科学教师亨利(J. Henry)在一篇论文中将穆瓦塞附近发现的四颗可能的晚三叠世恐龙牙齿命名为钝斑龙(Megalosaurus obtusus),种名意为“不锋利的”。[56]它是一个裸名,可能属于某种兽脚类或掠食性主龙类[41]1881年,哈利·丝莱(Harry Govier Seeley)将奥地利发现的两颗可能的兽脚类牙齿命名为潘诺尼亚斑龙(Megalosaurus pannoniensis),种名指化石发现地所在的潘诺尼亚[57]该物种现为疑名,可能属于驰龙科暴龙超科的一个不确定成员。[41]1883年,丝莱根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发现的一块股骨标本BMNH 42997而命名了布氏斑龙(Megalosaurus bredai),种名纪念雅各布·吉斯伯图斯·萨穆埃尔·冯·布雷达英语Jacob Gijsbertus Samuël van Breda (Jacob Gijsbertus Samuël van Breda)。[58]1932年,弗里德里希·冯·休尼英语Friedrich von Huene(Friedrich von Huene)将其建立为独立属乙鳄龙[59]

1882年,亨利·埃米尔·索瓦吉英语Henri-Émile Sauvage(Henri-Émile Sauvage)将在卢皮堡发现的早白垩世的牙齿和椎骨命名为骄傲斑龙(Megalosaurus superbus),种名意为“引以为傲的”。[60]1923年,该物种成为独立属挺足龙[61]1884或1885年,威廉·巴尼姆·达姆斯英语Wilhelm Barnim Dames(Wilhelm Barnim Dames)将标本UM 84命名为顿氏斑龙(Megalosaurus dunkeri),种名纪念威廉·顿克(Wilhelm Dunker)。[62]1923年,它被重新命名为顶棘龙[61]1885年,约瑟夫·亨利·费迪南德·杜维尔英语Joseph Henri Ferdinand Douvillé(Joseph Henri Ferdinand Douvillé)将纤细噬蜥鳄(Dak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更名为纤细斑龙(Megalosaurus gracilis);[63]今天,这一更名被普遍拒绝。1889年,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将一系列早白垩世的跖骨标本BMNH R2556命名为欧氏斑龙(Megalosaurus oweni),种名纪念理查德·欧文[64]1991年,该物种成为独立属威尔顿盗龙[65]1892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将角鼻角鼻龙Cerat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更名为角鼻斑龙(Megalosaurus nasicornis),[66]这一作法主要是出于激怒竞争对手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的欲望,而该名称却没有被接受。1896年,查尔斯·杰恩·朱利安·德佩雷英语Charles Jean-Julien Depéret(Charles Jean-Julien Depéret)根据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晚白垩世残骸而命名了凹齿斑龙(Megalosaurus crenatissimus),种名意为“非常凹陷的”。[67]1955年,它被划分为独立属玛君龙[68]科普使用属名“暴风龙”(Laelaps)来指代一种兽脚类,[69]但是该学名一直被某种螨虫所占据,因此马什将属名改为伤龙。但科普的支持者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英语Henry Fairfield Osborn(Henry Fairfield Osborn)拒绝这个替代名称,并在1898年将鹰爪暴风龙(Laelaps aquilunguis Cope, 1866)更名为鹰爪斑龙(Megalosaurus aquilunguis)。[70]

20世纪命名的物种 编辑

 
朗泽斑龙的爪子

1901年,法朗兹·诺普乔英语Franz Nopca(Franz Nopca)男爵将三型齿暴风龙(Laelaps trihedrodon Cope, 1877)更名为三型齿斑龙(Megalosaurus trihedrodon)。[71]在同一份出版物中,诺普乔将强壮杂肋龙(Poekilopleuron valens Leidy, 1870)更名为强壮斑龙(Megalosaurus valens),其化石材料可能属于异特龙[41]1902年,诺普乔根据在匈牙利王国特兰西瓦尼亚发现的两颗牙齿而命名了匈牙利斑龙(Megalosaurus hungaricus),[72]其标本MAFI ob. 3106后来遗失。它可能代表某种不明兽脚类。[41]1903年,路易斯·道罗英语Louis Dollo(Louis Dollo)将比利时朗泽英语Lonzee附近发现的一只手爪命名为朗泽斑龙(Megalosaurus lonzeensis)。[73]道罗于1883年首次报告这只爪的发现,[74]因此一些资料错误地将这一年当作该物种的命名日期。它可能是西北阿根廷龙科虚骨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41]1907或1908年,冯·休尼根据目前丢失的部分椎骨将居氏美扭椎龙(Streptospondylus cuvieri)改名为居氏斑龙(Megalosaurus cuvieri)。[75]该物种目前为疑名,是坚尾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41]在1909年,莱德克根据带有牙齿的上颌骨标本BMNH 41352而命名了伍氏斑龙(Megalosaurus woodwardi)。[76]其目前被认为是兽脚类的疑名或不确定成员。[41]

1910年,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德(Arthur Smith Woodward)根据一件中侏罗世的颅骨标本而命名了布氏斑龙(Megalosaurus bradleyi),种名纪念收藏家刘易斯·布拉德利(F. Lewis Bradley)。[77]1926年,它成为独立属原角鼻龙[78]1920年,沃纳·詹尼斯英语Werner Janensch(Werner Janensch)将一颗来自德属东非的12厘米长的牙齿标本MB R 1050命名为巨型斑龙(Megalosaurus ingens),种名意为“巨大的”。[79]它可能是鲨齿龙科的一个巨型成员;而卡拉诺等人将其视为坚尾龙类的不明成员。[41]1923年,冯·休尼将巴氏杂肋龙(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Eudes Deslongchamps, 1838)更名为杂肋斑龙(Megalosaurus poikilopleuron)。[61]而杂肋龙在今天通常被视为有效属。[80]在同一出版物中,冯·休尼命名了另外两个种。第一种为派氏斑龙(Megalosaurus parkeri),种名纪念威廉·凯特恩·派克英语William Kitchen Parker(William Kitchen Parker),是根据晚白垩世的骨盆、腿骨和椎骨所命名。1964年,其被划分为独立属中棘龙[81]第二种为尼则康贝斑龙(Megalosaurus nethercombensis),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尼则康贝英语Nethercombe,基于中侏罗世的两个齿骨、腿骨、骨盆和椎骨。冯·休尼本人在1932年将其建立为独立属大龙[59]1925年,德佩雷将阿尔及利亚发现的两颗牙齿命名为撒哈拉斑龙(Megalosaurus saharicus)。[82]在1931或1932年,该物种被划为独立属鲨齿龙[83]1956年,冯·休尼误将同一物种命名为非洲斑龙(Megalosaurus africanus),该物种本应命名自摩洛哥的遗骸,但休尼将这些遗骸归类于阿尔及利亚的牙齿;[84]这意味着非洲斑龙是撒哈拉斑龙的次异名。1926年,冯·休尼将标本BMNH 41352命名为莱氏斑龙(Megalosaurus lydekkeri),种名纪念理查德·莱德克,然而,该标本已成为伍氏斑龙(Lydekker, 1909)的正模标本[85]因此莱氏斑龙是伍氏斑龙的次异名。同样,它也被视为一个疑名。[41]在同一出版物中,冯·休尼根据赫廷根附近发现的三颗牙齿而命名了特氏斑龙(Megalosaurus terquemi),种名纪念奥利·特奎姆英语Olry Terquem(Olry Terquem)。该物种被视为疑名,化石材料可能属于植龙类或其它主龙类成员。[41]在1932年,冯·休尼的一份论文中提到了伍氏斑龙――即同一本书中命名的伍氏大龙的异名。[59]其正模标本不同于更早命名的伍氏大龙(Lydekker, 1909),因此两者不是同物异名。1954年,塞缪尔·威尔斯英语Samuel Paul Welles命名了威氏斑龙(Megalosaurus wetherilli),种名纪念约翰·威泽瑞尔(John Wetherill)。该物种命名自亚利桑那州发现的一具的相当完整的早侏罗世骨骼。[86]1970年,威尔斯将其命名为独立属双脊龙[87]1955年,艾伯特·菲利克斯·德·拉伯伦英语Albert-Félix de Lapparent(Albert-Félix de Lapparent)将摩洛哥埃尔默斯组英语El Mers Formation蒂奇尤勒英语Tizi n'Juillerh附近发现的23节椎骨命名为默斯斑龙(Megalosaurus mersensis)。[88]它可能是中鳄亚目的一个成员。1956年,阿尔弗雷德·舍伍德·罗默英语Alfred Sherwood Romer(Alfred Sherwood Romer)根据冯·休尼(Megalosaurus nicaeensis)的批准而将尼斯安吉奥拉蜥鳄英语AggiosaurusAggi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更名为尼斯斑龙(Megalosaurus nicaeensis)。[89]安吉奥拉蜥鳄建立于尼斯附近发现的下颌骨,最初被视为某种鳄鱼,而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一点。[41]1957年,德·拉伯伦根据葡萄牙蓬巴尔附近发现的三颗年代为晚侏罗世的牙齿而命名了蓬巴尔斑龙(Megalosaurus pombali)。[90]它在今天被视为一个疑名,为兽脚类的不明成员。[41]

1965年,奥斯卡·库恩英语Oskar Kuhn (Oskar Kuhn)将西里西亚镰齿龙Zanclodon silesiacus Jaekel, 1910)更名为西里西亚斑龙(Megalosaurus? silesiacus)。[91]该物种是个疑名,基于西里西亚发现的不明三叠纪掠食性主龙类的牙齿,可能是一种兽脚类。[41]1966年,吉列莫·德·科罗英语Guillermo del Corro(Guillermo del Corro)命名了意外斑龙(Megalosaurus inexpectatus),种名意为“意料之外的”。该物种因其化石发现于一个含有丘布特龙残骸的蜥脚类遗址而得名,命名自标本MACN 18.172――阿根廷发现的一颗牙齿。[92]它可能是鲨齿龙科的一个成员。[41]1970年,罗德尼·斯蒂尔英语Rodney Steel命名了两种斑龙。首先,他将匿名髂鳄龙Iliosuchus incognitus Huene, 1932)更名为匿名斑龙(Megalosaurus incognitus)。[93]然后,他又将破坏侦察龙Nuthetes destructor Owen, 1854)改为破坏斑龙(Megalosaurus destructor)。[94]这两个属现被认为与斑龙无关。[41]1974年,迈克尔·沃尔德曼英语Michael Waldman(Michael Waldman)将安氏肉龙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更名为安氏斑龙(Megalosaurus andrewsi)。[95]事实上,今天一些科学家认为安氏肉龙与肉龙的模式种伍氏肉龙(Sarcosaurus woodi)没有直接关系。[24]沃尔德曼在同一出版物中根据中侏罗世的颅骨碎片而命名了西方斑龙(Megalosaurus hesperis),种名意为“西部的”。2008年,其成为独立属多里亚猎龙[96]德·科罗在1974年命名了丘布特斑龙(Megalosaurus chubutensis),该物种命名自标本MACN 18.189,是在丘布特省发现的一颗牙齿。[97]它被视为疑名,可能是一种鲨齿龙科[98]或一种非常巨大的阿贝力龙科[41]

 
岗勃斑龙(?Megalosaurus cambrensis)的齿骨,由牛顿绘制于1899年

1985年,赵喜进命名了西藏发现的两种斑龙。[99]他曾在1983年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过这些物种,表明它们最初是无效的论文名。然而,他在1985年的出版物中并未对其进行叙述,因此二者仍为裸名。[41]第一种是达布卡斑龙(Megalosaurus dapukaensis),种名取自西藏达布卡群英语Dapuka Group,在《恐龙》第二版中,其种名被错拼为扎曲斑龙(Megalosaurus cachuensis);[40]第二种是西藏斑龙(Megalosaurus tibetensis)。1987或1988年,莫亚尼·维亚内·劳德英语Monique Vianey-Liaud(Monique Vianey-Liaud)将拉氏大椎龙Massopondylus rawesi Lydekker, 1890)更名为拉氏斑龙(Megalosaurus rawesi),其建立于标本NHMUK R4190——印度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一颗牙齿。[100]该物种是个疑名,可能属于阿贝力龙科成员。[41]1988年,格雷戈里·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Gregory S. Paul)将谭氏斑龙(Torvosaurus tanneri Galton & Jensen, 1979)更名为谭氏斑龙(Megalosaurus tanneri)。[101]这一名称没有被接受。1973年,阿纳托利·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将斯氏杂肋龙(Poekilopleuron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改为斑龙未定种。然而,从形式上讲,一个已命名的物种不可改成未命名物种,因此乔治·奥利舍夫斯基英语George Olshevsky(George Olshevsky)在1991年建立新种斯氏斑龙(Megalosaurus schmidti)。[65]其目前被视为嵌合体。1993年,恩斯特·普罗布斯特英语Ernst Probst(Ernst Probst)和雷蒙德·温多夫英语Raymund Windolf(Raymund Windolf)误将华丽板龙Plate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改成华丽斑龙(Megalosaurus ornatus),因为两人在其出版物的物种列表中提到了后一名称。[102]它可以被看作一个无效名。同一出版物将足迹种英语ichnospecies条顿斑龙足迹(Megalosauropus teutonicus Kaever & Lapparent, 1974)改为条顿斑龙(Megalosaurus teutonicus)。1997年,温多夫将蒙氏蜥首龙英语SaurocephalusSaurocephalus monasterii Münster, 1846)改为蒙氏斑龙(Megalosaurus monasterii),其建立于汉诺威附近发现的一颗牙齿。[103]它被视为兽脚类的一个疑名或不明成员。[41]1998年,彼得·加尔冬(Peter Malcolm Galton)将岗勃镰齿龙(Zanclodon cambrensis Newton, 1899)更名为岗勃斑龙(?Megalosaurus cambrensis),种名取自威尔士的拉丁名岗勃英语Cambria,化石为布里真德发现的左下颌标本BGS 6532。因为它不属于原始蜥脚形亚目,因此为岗勃格雷斯利龙(Gressylosaurus cambrensis Olshevsky, 1991)的异名。[104]它可能属于腔骨龙超科[105]或其它掠食性主龙类。[41]1995年,皮克林将三块跖骨和一个胫骨命名为菲氏斑龙(Megalosaurus phillipsi),其形态较巴氏斑龙而言更为强壮,因而被视为新种。但是该物种的叙述论文没有正确发表,目前仍为裸名。[106]

物种列表 编辑

该属复杂的命名历史可在正式物种列表中进行总结。每个物种后面皆列出命名者,如果该物种的学名已被更改,则将其放在括号中,并在其后标出更改名称的作者。该列表还指出了这些物种是否叙述不足(裸名)、是否无法进行分类(疑名)或是否不再使用(遗失名)。如果一个物种曾被归入其它属,则在“=”号后面列出新分类的名称;如果这一分类目前被视为有效,则会将该物种列入“重新归类种”一栏中。

有效种
  • 斑龙属 Megalosaurus Parkinson, 1822(裸名?)
  • 科氏斑龙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遗失名)=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
  •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Gideon Mantell 1827=科氏斑龙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遗失名)=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 1832=人睾龙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遗失名)
  •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英语Hermann von Meyer, 1832=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
  • 菲氏斑龙 Megalosaurus phillipsi Welles, Powell & Pickering vide Pickering, 1995(nomen non rite publicatum
疑名及最初分配至该属但非名义种的物种
  • 恐怖斑龙 Megalosaurus horridus (Leidy, 1856) Leidy, 1857=恐怖恐齿龙 Deinodon horridus Leidy, 1856
  • 克氏斑龙 Megal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克氏板龙 Plate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 Huene, 1905=克氏格雷斯利龙 Gressly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 Huene, 1932
  • 显著斑龙 Megalosaurus insignis Eudes-Delongchamps &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疑名)=显著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insignis (Eudes-Deslongchamps &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 Depéret & Savornin, 1928=显著挺足龙 Erectopus insignis (Eudes-Deslongchamps &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 Stromer, 1931
  • 梅氏斑龙 Megal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梅氏贪食龙 Labr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 Janensch, 1920=梅氏腔躯龙 Antrodemus meriani (Greppin, 1870) Steel, 1970=梅氏异特龙 All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 Olshevsky, 1978
  • 斯奈特海姆斑龙 Megalosaurus schnaitheimi Bunzel, 1871 (nomen nudum)=巨噬蜥鳄 Dakosaurus maximus (Plieninger, 1846) Quenstedt, 1856的次异名
  • 钝斑龙 Megalosaurus obtusus, Henry, 1876=钝板龙 Plateosaurus obtusus (Henry, 1876) Huene, 1907
  • 潘诺尼亚斑龙 Megalosaurus pannoniensis Seeley, 1881(疑名)
  • 纤细斑龙 Megal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 Douvillé, 1885=纤细噬蜥鳄 Dak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
  • 角鼻斑龙 Megal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 Cope, 1892=角鼻角鼻龙 Cerat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
  • 鹰爪斑龙 Megalosaurus aquilunguis (Cope, 1866) Osborn, 1898=鹰爪暴风龙 Laelaps aquilunguis Cope, 1866
  • 强壮斑龙 Megalosaurus valens (Leidy, 1870) Nopcsa, 1901=强壮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valens Leidy, 1870=强壮腔躯龙 Antrodemus valens (Leidy, 1870) Leidy, 1870=强壮异特龙 Allosaurus valens (Leidy, 1870) Gilmore, 1920
  • 三型齿斑龙 Megalosaurus trihenodon (Cope, 1877) Nopcsa, 1901=三型齿暴风龙 Laelaps trihenodon Cope, 1877
  • 匈牙利斑龙 Megalosaurus hungaricus Nopcsa, 1901(疑名)
  • 朗泽斑龙 Megalosaurus lonzeensis Dollo, 1903(疑名)=朗泽似鸟龙 Ornithomimus lonzeensis (Dollo, 1903) Kuhn, 1965=朗泽似鸵龙 Struthiomimus lonzeensis (Dollo, 1903) Glut, 1997
  • 居氏斑龙 Megalosaurus cuvieri (Owen, 1842) Huene, 1907=居氏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cuvieri Owen, 1842
  • 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疑名)=莱氏斑龙 Megal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的首异名≠伍氏大龙 Megalosaurus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 Huene, 1932
  • 巨型斑龙 Megalosaurus ingens Janensch, 1920=巨型角鼻龙 Ceratosaurus ingens (Janensch, 1920) Paul, 1988
  • 杂肋斑龙 Megalosaurus poikilopleuron Huene, 1923=巴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Eudes-Deslongchampus, 1838的次异名
  • 莱氏斑龙 Megal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疑名)=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莱氏大龙 Magn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 Huene, 1932
  • 特氏斑龙 Megalosaurus terquemi Huene, 1926(疑名)=特氏格雷斯利龙 Gresslyosaurus terquemi (Huene, 1926) Lapparent, 1967
  • 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 Huene, 1932=伍氏大龙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安氏肉龙 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的异名=安氏斑龙 Megal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Waldman, 1974≠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
  • 默斯斑龙 Megalosaurus mersensis Lapparent, 1955
  • 尼斯斑龙 Megal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 Romer, 1956=尼斯安吉奥拉蜥鳄 Aggi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
  • 非洲斑龙 Megalosaurus africanus Huene, 1956=撒哈拉鲨齿龙 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Depéret & Savornin, 1925) Stromer, 1931的次异名
  • 蓬巴尔斑龙 Megalosaurus pombali Lapparent & Zbyszewski, 1957
  • 西里西亚斑龙 Megalosaurus silesiacus (Jaekel, 1910) Kuhn, 1965(疑名)=西里西亚镰齿龙 Zanclodon silesiacus Jaekel, 1910
  • 意外斑龙 Megalosaurus inexpectatus Corro, 1966(疑名)
  • 破坏斑龙 Megalosaurus destructor (Owen, 1854) Steel, 1970=破坏侦察龙 Nuthetes destructor Owen, 1854
  • 匿名斑龙 Megalosaurus incognitus (Huene, 1932) Steel, 1970=匿名髂鳄龙 Iliosuchus incognitus Huene, 1932的次异名
  • 安氏斑龙 Megal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Waldman, 1974=安氏肉龙 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伍氏大龙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的异名
  • 丘布特斑龙 Megalosaurus chubutensis Corro, 1974(疑名)
  • 拉氏斑龙 Megalosaurus rawesi (Lydekker, 1890) Vianey-Liaud, Jain & Sahni, 1987=拉氏大椎龙 Massospondylus rawesi Lydekker, 1890
  • 谭氏斑龙 Megalosaurus tanneri (Galton & Jensen, 1979) Paul, 1988=谭氏蛮龙 Torvosaurus tanneri Galton & Jensen, 1979的次异名
  • 斯氏斑龙 Megalosaurus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 Olshevsky, 1991(嵌合体=斯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
  • 华丽斑龙 Megal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 Probst & Windolf, 1993 (无效名)=华丽板龙 Plate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
  • 蒙氏斑龙 Megalosaurus monasterii (Münster, 1846) per Windolf 1997=蒙氏蜥首龙英语Saurocephalus Saurocephalus monasterii Münster, 1846
  • 岗勃斑龙 ?Megalosaurus cambrensis (Newton, 1899) Galton, 1998=岗勃镰齿龙 Zanclodon cambrensis Newton, 1899=岗勃格雷斯利龙 Gressylosaurus cambrensis (Newton, 1899) Olshevsky, 1991
  • 顿氏斑龙 Megalosaurus dunkeri, Dames, 1884=顿氏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dunkeri (Dames, 1884) Depéret & Savornin, 1928=顿氏原恐齿龙 Prodeinodon dunkeri, (Dames, 1884) Ruiz-Omeñaca & Canudo, 2003
无资格名
  • 西藏斑龙 Megalosaurus tibetensis Zhao, 1986
  • 达布卡斑龙 Megalosaurus dapukaensis Zhao, 1986
重新归类种
  • 骄傲斑龙 Megalosaurus superbus Sauvage, 1882=骄傲挺足龙 Erectopus superbus (Sauvage, 1882) Huene, 1923
  • 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edai, Seeley, 1883=布氏乙鳄龙 Betasuchus bredai (Seeley, 1883) Huene, 1932
  • 欧氏斑龙 Megalosaurus oweni, Lydekker, 1889=欧氏顶棘龙 Altispinax oweni (Lydekker, 1889) Huene, 1923=欧氏威尔顿盗龙 Valdoraptor oweni (Lydekker, 1889) Olshevsky, 1991
  • 凹齿斑龙 Megalosaurus crenatissimus Depéret, 1896=凹齿伤龙 Dryptosaurus crenatissimus (Depéret, 1896) Depéret, 1928=凹齿玛君龙 Majungasaurus crenatissimus (Depéret, 1896) Lavocat, 1955=奇特犸君颅龙 Majungatholus atopusSues & Taquet 1979的首异名
  • 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adleyi Woodward, 1910=布氏原角鼻龙 Proceratosaurus bradleyi (Woodward, 1910) Huene, 1926
  • 派氏斑龙 Megalosaurus parkeri Huene, 1923=派氏顶棘龙 Altispinax parkeri (Huene, 1923) Huene, 1932=派氏中棘龙 Metriacanthosaurus parkeri (Huene, 1923) Walker, 1946
  • 尼则康贝斑龙 Megalosaurus nethercombensis Huene, 1923=尼则康贝大龙 Magnosaurus nethercombensis (Huene, 1923) Huene, 1932
  • 撒哈拉斑龙 Megalosaurus saharicus Depéret & Savornin, 1925=撒哈拉伤龙 Megalosaurus (Dryptosaurus) saharicus (Depéret & Savornin, 1925) Depéret & Savornin, 1927=撒哈拉鲨齿龙 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Depéret & Savornin, 1925) Stromer, 1931=非洲斑龙 Megalosaurus africanus(印刷错误)Huene, 1956
  • 威氏斑龙 Megal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威氏双脊龙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Welles, 1970
  • 西方斑龙 Megalosaurus hesperis Waldman, 1974=西方多里亚猎龙 Duriavenator hesperis (Waldman, 1974) Benson, 2008

大眾文化 编辑

斑龍是第一個出現在大眾媒體的恐龍。在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荒涼山莊》(Bleak House)中曾提到了巨齒龍。[107]

在美國ABC頻道的90年代電視節目《恐龙英语Dinosaurs (TV series)》中曾出现过斑龙的角色。[108]

參考資料 编辑

  1. ^ Lhuyd, E. (1699). - 1328. Plectronites belemnitam referens compressior, ab utroque latere excoriatus. E fodinis Stunsfeldiensibus. (pg. 66)
  2. ^ Lhuyd, E. (1699). Lithophylacii Britannici Ichnographia, sive lapidium aliorumque fossilium Britannicorum singulari figura insigni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editsch and Weidmann:London.
  3. ^ Delair, J.B., and Sarjeant, W.A.S. (2002). The earliest discoveries of dinosaurs: the records re-examined[失效連結].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113:185–197.
  4. ^ Gunther, R.T. (1945). Early Science in Oxford: Life and Letters of Edward Lhuyd, volume 14. Author:Oxford.
  5. ^ Plot, R. The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 Being an Essay Towar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England. Mr. S. Miller's. 1677: 142 [2021-01-10]. doi:10.5962/bhl.title.23488. (原始内容于2020-08-23). 
  6. ^ Weishampel, David B.; White, Nadine. Humble beginnings. The Dinosaur Papers: 1676–1906.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2003: 2. ISBN 978-1-58834-122-8. 
  7. ^ Robert Plot: A brief biography of this important geologists life and work (PDF).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4. [14 June 2013]. (原始内容 (PDF)于2006-10-01). 
  8. ^ 8.0 8.1 Sarjeant, William A. S. The earliest discoveries. Farlow, James O.; Brett-Surman, Michael K. (编). The Complete Dinosau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3–11. ISBN 978-0-253-33349-0. 
  9. ^ Brookes, R. A New and Accurate Syste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Natural History of Waters, Earths, Stones, Fossils, and Minerals with their Virtues, Properties and Medicinal Uses, to which is added, the Method in which Linnaeus has treated these subjects. J. Newberry. 1763, 5: 364. OCLC 690730757. 
  10. ^ Halstead, L. B.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 - the first named dinosaur. Journal of Insignificant Research. 1970, 5: 14–15. 
  11. ^ Halstead, L. B.; Sarjeant, W. A. S.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 the earliest name for a dinosaur. Modern Geology. 1993, 18: 221–224. 
  12. ^ Gunther, R. T. Early Science in Oxford. Isis. 1925, 8 (2): 375–377. JSTOR 223661. doi:10.1086/358409. 
  13. ^ 13.0 13.1 13.2 13.3 Benson, R. B. J. An assessment of variability in theropod dinosaur remains from the Bathonian (Middle Jurassic) of Stonesfield and New Park Quarry, UK and taxonomic implications for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and Iliosuchus incognitus. Palaeontology. 2009, 52 (4): 857–877. doi:10.1111/j.1475-4983.2009.00884.x. 
  14. ^ Parkinson, J. Outlines of Oryct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fossil organic remains, especially those found in the British Strata. M.A. Nattali. 1822: 305 [2021-01-10]. doi:10.5962/bhl.title.22356. (原始内容于2020-08-05). 
  15. ^ 15.0 15.1 Glut, D. F.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1. McFarland & Company, Incorporated Publishers. 2013. ISBN 978-0-7864-7222-2. 
  16. ^ 16.0 16.1 16.2 16.3 Buckland, W. Notice on the Megalosaurus or great Fossil Lizard of Stonesfield. 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 1824, 1 (2): 390–396 [2021-01-10]. doi:10.1144/transgslb.1.2.390. (原始内容 (PDF)于2019-10-21). 
  17. ^ Allain, R. Redescription de Streptospondylus altdorfensis, le dinosaure théropode de Cuvier, du Jurassique de Normandie (PDF). Geodiversitas. 2001, 23 (3): 349–367 [2021-01-10]. (原始内容 (PDF)于2020-11-05). 
  18. ^ Molnar, R.E.; Seriozha M.K. & Dong Z. (1990). "Carnosauria" In: Weishampel, D. 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169–209. ISBN 978-0-520-25408-4. 
  19. ^ von Ritgen, F. A. Versuchte Herstellung einiger Becken urweltlichter Thiere. Nova Acta Academiae Caesareae Leopoldino-Carolinae Germanicae Naturae Curiosorum. 1826, 13: 331–358. 
  20. ^ Mantell, G. Illustrations of the geology of Sussex: a general view of the geological relat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England, with figure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fossils of Tilgate Forest. London: Fellow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1827: 92. 
  21. ^ Meyer, C. E. H. Palaeologica zur Geschichte der Erde. Frankfurt am Main: Verlag von Siegmund Schmerber. 1832: 110. 
  22. ^ Buckland, W. Geology and Mineralogy 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Natural Theology. W. Pickering. 1836: 180–183 [2021-01-10]. doi:10.5962/bhl.title.36097. (原始内容于2020-08-05). 
  23. ^ 23.0 23.1 Owen, R. Report on British fossil reptiles, part II. 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42, 11: 32–37. 
  24. ^ 24.0 24.1 24.2 24.3 Naish, D.; Martill, D. M. Dinosaurs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role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in their discovery: basal Dinosauria and Saurischia.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007, 164 (3): 493–510. Bibcode:2007JGSoc.164..493N. doi:10.1144/0016-76492006-032. 
  25. ^ Oshevsky, G. .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97 [15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26. ^ Glendening, J.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Neo-Victorian Novels: Eye of the Ichthyosaur. Routledge. 2013: 39–40. ISBN 978-0-415-81943-5. 
  27. ^ Dinosaur Mounts on display (PDF).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4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1-13).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Benson, R. B. J. A 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Bathonian of the UK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Middle Jurassic theropod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158 (4): 882–935. doi:10.1111/j.1096-3642.2009.00569.x. 
  29. ^ 29.0 29.1 29.2 29.3 Day, J. J.; Barrett, P. M. Material Referred to Megalosaur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Stonesfield, Oxfordshire, England: one taxon or two.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2004, 115 (4): 359–366. doi:10.1016/S0016-7878(04)80015-4. 
  30. ^ 30.0 30.1 30.2 Benson, R.B.J.; Barrett, P.M.; Powell, H.P.; Norman, D.B.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Oxfordshire, UK. Palaeontology. 2008, 51 (2): 419–424. doi:10.1111/j.1475-4983.2008.00751.x. 
  31. ^ Huxley, T. On the upper jaw of Megalosauru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869, 25 (1–2): 311–314. doi:10.1144/GSL.JGS.1869.025.01-02.58. 
  32. ^ Bakker, R. T.; Siegwarth, J.; Kralis, D.; Filla, J. Edmarka rex, a new, gigantic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Morrison Formation, Late Jurassic of the Como Bluff outcrop, with comm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hest region and shoulder in theropods and birds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five cycles of origin and extinction among giant dinosaurian predators. Hunteria. 1992, 2 (9): 1–24. 
  33. ^ Reynolds, S. H. On a collection of reptilian bones from the Oölite near Stow-in-the-Wold, Glos. Reports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38, 1937: 356–357. 
  34. ^ Reynolds, S. H. On a collection of reptile bones from the Oölite near Stow-on-the-Wold, Gloucestershire. Geological Magazine. 1939, 76 (5): 193–214. Bibcode:1939GeoM...76..193R. doi:10.1017/S0016756800070990. 
  35. ^ Day, J. J.; Norman, D. B.; Gale, A. S.; Upchurch, P.; Powell, H. P. A Middle Jurassic dinosaur trackway site from Oxfordshire, UK. Palaeontology. 2004, 47 (2): 319–348. doi:10.1111/j.0031-0239.2004.00366.x. 
  36. ^ 36.0 36.1 36.2 36.3 Benton, Michael J. Prehistoric Life. Edinburgh, Scotland: Dorling Kindersley. 2012: 259. ISBN 978-0-7566-9910-9. 
  37. ^ Norman, D. B.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London: Salamander Books. 1984: 400. ISBN 978-0-7548-1573-0. 
  38. ^ Paul, Gregory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Simon & Schuster. 1988: 281. ISBN 978-0-671-61946-6. 
  39. ^ 39.0 39.1 39.2 Paul, G.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86, 177. ISBN 978-0-691-13720-9. 
  40.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Osmolska, Halszka.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61. ISBN 978-0-520-24209-8. 
  41. ^ 41.00 41.01 41.02 41.03 41.04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41.13 41.14 41.15 41.16 41.17 41.18 41.19 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Carrano, M. T.; Benson, R. B. J.; Sampson, S. D. The phylogeny of Tetanurae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2, 10 (2): 211–300. doi:10.1080/14772019.2011.630927. 
  42. ^ Bonaparte, C. L. Conspectus Systematum. Herpetologiae et Amphibiologiae. Editio Altera Reformata [Survey of the systems of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Lugudini Batavorum: E. J. Brill. 1850: 1. OCLC 67896436 (拉丁语). 
  43. ^ Zhao, X. J.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stages of Dinosauria. Acta Palaeontologia Polonica. 1983, 28 (1/2): 295–306. 
  44. ^ Jacques Gauthier: BHL Saurischian monophyly and the origin of birds. S. 1–55 in: Kevin Padian (Hrsg.): The Origin of Birds and the Evolution of Flight. Memoir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Bd. 8.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San Francisco 1986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 siehe z. B. Thomas R. Holtz, Jr., Ralph E. Molnar, Philip J. Currie: Basal Tetanurae. S. 71–110 in: David B.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Halszka Osmólska (Hrsg.): The Dinosauria. 2. Aufl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004 S. 96
  46. ^ Rauhut, O. W. M.; Foth, C.; Tischlinger, H.; Norell, M. A.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juvenile megalosauroid theropod dinosaur with filamentous integument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 109 (29): 11746–11751. Bibcode:2012PNAS..10911746R. PMC 3406838 . PMID 22753486. doi:10.1073/pnas.1203238109. 
  47. ^ Molnar, R. E. (2001).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In: Tanke, D. H.; Carpenter, K.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7–363. ISBN 978-0-253-33907-2. 
  48. ^ 48.0 48.1 Benson, R. A new large-bodi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Warwickshire, United Kingdom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8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于2013-10-23). 
  49. ^ Barron, A. J. M.; Lott, G. K.; Riding, J. B. Stratigraphical framework for the Middle Jurassic strata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adjoining continental shelf. Nottingham: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012: 177pp. 
  50. ^ Leidy, J. List of extinct Vertebrata, the remains of which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region of the Missouri river, with remarks on their geological age.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1857, 9: 89–91. 
  51. ^ Quenstedt, F. A. Der Jura. Tübingen: Verlag der Laupp'schen Buchhandlung, Laupp & Birbot. 1858: 842. OCLC 74915734. 
  52. ^ Société linnéenne de Normandi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linnéenne de Normandie. 2 3. 1869: 528. ISBN 978-1-174-78906-9 (法语). 
  53. ^ Lennier, G. Études géologiques et paléontologiques sur l'Embouchure de la Seine et les Falaises de la Haute-Normandie: ouvrage couronné par la Société Impériale Havraise d'Études Diverses et la Société Libre d'Émulation de Rouen. Atlas 2. Société Impériale Havraise d'Études Diverses & la Société Libre d'Émulation de Rouen. 1870: 264. ISBN 978-1-246-42273-3. 
  54. ^ Greppin, J. P. Description géologique du Jura bernois et de quelques districts adjacents compris dans la feuille 7 de l'atlas fédéral. Matériaux pour la carte géologique de la Suisse 8. En commission chez J. Dalp. 1870: 1–357. ISBN 978-1-247-59199-5. 
  55. ^ Bunzel, Emanuel. Die Reptilfauna der Gosauformation in der Neuen Welt bei Wiener-Neustadt (PDF). Abhandlungen der Kaiserlich-königlichen Geologischen Reichsanstalt. 1871, 5: 1–18 [11 September 2013] (德语). 
  56. ^ Henry, J. L'Infralias dans la Franche-Comté.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d'Émulation du Doubs. 4. 1876, 10: 287–486. 
  57. ^ Seeley, H. G. On the reptile fauna of the Gosau Formation preserved in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1, 37 (1–4): 620–707. doi:10.1144/GSL.JGS.1881.037.01-04.49. 
  58. ^ Seeley, H. G. On the dinosaurs from the Maastricht bed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3, 39 (1–4): 246–253 [2021-03-20]. doi:10.1144/GSL.JGS.1883.039.01-04.19. (原始内容于2021-02-05). 
  59. ^ 59.0 59.1 59.2 Huene, F. von. Die fossile Reptil-Ordnung Saurischia, ihre Entwicklung und Geschichte. Monographien zu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1. 1932, 4 (1–2): 361. 
  60. ^ Sauvage, H. E. Recherches sur les reptiles trouvés dans le Gault de l'est du bassin de Paris.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Géologique de France. 3. 1882, 2 (4): 1–42. OCLC 25237760. 
  61. ^ 61.0 61.1 61.2 Huene, F. von. Carnivorous Saurischia in Europe since the Triassic.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3, 34 (3): 449–458. Bibcode:1923GSAB...34..449V. doi:10.1130/gsab-34-449. 
  62. ^ Dames, W.B. Vorlegung eines Zahnes von Megalosaurus aus den Wealden des Deisters. Sitzungsberichte der Gesellschaft Naturforschender Freunde zu Berlin. 1885, 36: 186–188. 
  63. ^ Douvillé, J. H. F. Remarques sur Halitherium et sur un mégalosaurien.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Géologique de France. 3. 1885, 13: 441. 
  64. ^ Lydekker, R. Note on some points in the nomenclature of fossil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with preliminary notices of two new species. Geological Magazine. 3. 1889, 6 (7): 325–326 [2021-03-20]. Bibcode:1889GeoM....6..325L. doi:10.1017/S0016756800176472. (原始内容于2020-08-03). 
  65. ^ 65.0 65.1 Olshevsky, G.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PDF). Mesozoic Meanderings 2. 1991: 196 [2021-03-20].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8-19). 
  66. ^ Cope, E. D. Skull of the dinosaurian Laelaps incrassatus Cop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892, 30: 240–246. 
  67. ^ Depéret, C. J. J. Note sur les dinosauriens sauropodes & théropodes du Crétacé supérieur de Madagascar.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Géologique de France. 3. 1896, 24: 176–194. 
  68. ^ Lavocat, R. Sur une portion de mandibule de théropode provenant du Crétacé supérieur de Madagascar. Bulletin du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2. 1955, 27 (3): 256–259. 
  69. ^ Cope, 1866. Discovery of a gigantic dinosaur in the Cretaceous of New Jersey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elphia 18: 275-279.
  70. ^ Osborn, H. F. Paleontological problems. Science. 2. 1898, 7 (162): 145–147 [2021-03-20]. Bibcode:1898Sci.....7..145.. PMID 17777631. doi:10.1126/science.7.162.145. (原始内容于2020-09-21). 
  71. ^ Nopcsa, F. Synopsis und Abstammung der Dinosaurier. Földtany Közlöny. 1901, 30 (1901): 247–279. 
  72. ^ Nopcsa, F. Notizen über cretacische Dinosaurier. Teil 2. Megalosaurus hungaricus nov. sp. ein Theropode der Siebenburgischen Kreide. Sitzungsberichte der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n Class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02, 3 (1): 104–107. 
  73. ^ Dollo, L. Les dinosauriens de la Belgique.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 1903, 136: 565–567. 
  74. ^ Dollo, L. Note sur les restes de dinosauriens rencontrés dans le Crétacé supérieur de la Belgique. Bulletin du Musée Royal d'Histoire Naturelle de Belgique. 1883, 2: 205–221. 
  75. ^ Huene, F. von. Die Dinosaurier der Europäischen Triasformation mit Berücksichtigung der aussereuropäischen Vorkommnisse. Geologisch-Palaeontologische Abhandlungen (G. Fischer). 1908, 1: 1–419. 
  76. ^ Lydekker, R.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in 1908. Science Progres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Quarterly Journal of Scientific Work & Thought. 1909, 3 (11): 450–471. 
  77. ^ Woodward, A. S. On a skull of Megalosaurus from the Great Oolite of Minchinhampton (Gloucestershir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10, 66 (262): 111–115 [2021-03-20]. doi:10.1144/GSL.JGS.1910.066.01-04.07. (原始内容于2020-09-21). 
  78. ^ Huene, F. von. On several known and unknown reptiles of the order Saurischia from England and France.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9. 1926, 17 (101): 473–489. doi:10.1080/00222932608633437. 
  79. ^ Janensch, W. Ueber Elaphrosaurus bambergi und die Megalosaurier aus den Tendaguru Schichten Deutsch-Ostafrikas. Sitzungsberichte der Gesellschaft Naturforschender Freunde zu Berlin. 1920: 225–235. 
  80. ^ Allain, R.; Chure, D. J. 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the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Bathonian) of Normandy. Palaeontology. 2002, 45 (6): 1107–1121. doi:10.1111/1475-4983.00277. 
  81. ^ Walker, W. D. Triassic reptiles from the Elgin area: Ornithosuchus and the origin of car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64, 248 (744): 53–134. Bibcode:1964RSPTB.248...53W. doi:10.1098/rstb.1964.0009. 
  82. ^ Depéret, C.; Savornin, J. Sur la découverte d'une faune de Vertébrés albiens à Timimoun (Sahara occidental).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 1925, 181: 1108–1111. 
  83. ^ Stromer, E. Ergebnisse der Forschungsreisen Prof. E. Stromers in den Wüsten Ägyptens. II. Wirbeltier-Reste der Baharîjestufe (unterstes Cenoman). 10. Ein Skelett-Rest von Carcharodontosaurus nov. gen. Abhandlungen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Abteilung, Neue Folge. 1931, 9: 1–23. 
  84. ^ Huene, F. von. Palaeontologie und Phylogenie der Niederen Tetrapoden 1. Jena: Veb Gustav Fischer. 1956: 716. OCLC 489883421. 
  85. ^ Huene, F. von. The carnivorous Saurischia in the Jura and Cretaceous formations, principally in Europe. Revista Museo de la Plata. 1926, 29: 35–167. 
  86. ^ Welles, S. New Jurassic dinosaur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Arizon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4, 65 (6): 591–598. Bibcode:1954GSAB...65..591W. doi:10.1130/0016-7606(1954)65[591:NJDFTK]2.0.CO;2. 
  87. ^ Welles, S. P. Dilophosaurus (Reptilia: Saurischia), a new name for a dinosaur.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0, 44: 989. 
  88. ^ Lapparent, A. F. Études paléontologiques des Vertébrés du Jurassique d'El Mers (Moyen-Atlas). Notes et Mémoires du Service Géologique du Maroc. 1955, 124: 1–36. 
  89. ^ Romer, A. S. Osteology of the Reptil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300. ISBN 978-0-89464-985-1. 
  90. ^ de Lapparent, A. F.; Zbyszewski, G. Les dinosauriens du Portugal. Mémoires des Services Géologiques du Portugal, Nouvelle. 2. 1957: 63. 
  91. ^ Kuhn, O. (1965). "Saurischia (Supplementum 1)". In: Zeiss, A. Fossilium Catalogus 1. Animalia 109 1st. Springer. : 94. ISBN 978-90-6193-368-7. 
  92. ^ Corro, G. del. Un nuevo dinosaurio Carnivoro del Chubut (Argentina). Comunicaciones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Bernardino Rivadavia" e Institut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ón de las Ciencias Naturales: Paleontologia. 1966, 1 (1): 1–4. 
  93. ^ Steel, R. Handbuch der Paläoherpetologie. Part 14: Saurischia. Geben Sie die erste Bewertung für diesen Artikel ab. 1970: 27–38. 
  94. ^ Owen, 1854. On some fossil reptilian and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Purbeck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0, 420-433.
  95. ^ Waldman, M. Megalosaurids from the Bajocian (Middle Jurassic) of Dorset. Palaeontology. 1974, 17 (2): 325–339. 
  96. ^ Benson, R.B.J. A re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hesperi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Inferior Oolite (Bajocian, Middle Jurassic) of Dorset, United Kingdom. Zootaxa. 2008, 1931: 57–67. doi:10.11646/zootaxa.1931.1.5. 
  97. ^ Corro, G. del. Un nuevo megalosaurio (Carnosaurio) del Cretácico de Chubut (Argentina). Comunicación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Bernardino Rivadavia" e Institut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ón de las Ciencias Naturales: Paleontología. 1974, 1: 37–44. 
  98. ^ Poblete, F.; Calvo, J.O. Megalosaurus chubutensis del Corro: un posible Carcharodontosauridae del Chubut. Ameghiniana. 2004, 41 (=4): 59R–60R. 
  99. ^ Zhao X., "The Jurassic Reptilia". In:Wang S.; Cheng Z.; Wang N. (编). The Jurassic System of China. Stratigraphy of China.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5: 286–289. 
  100. ^ Vianey-Liaud, M.; Jain, S.L.; Sahni, A. Dinosaur eggshells (Saur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Intertrappean and Lameta formations (Deccan, Ind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88, 7 (4): 408–424. doi:10.1080/02724634.1988.10011673. 
  101. ^ Paul, G.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8: 282. 
  102. ^ Probst, E.; Raymund, F. Dinosaurier in Deutschland. München: C. Bertelsmann Verlag. 1993: 26. ISBN 978-3-570-02314-3. 
  103. ^ Windolf, R., "Theropoden-Zähne aus dem Oberen Jura Niedersachsens". In: Sachs, S.; Rauhut, O.W.M.; Weigert, A. (编). Terra Nostra. 1. Treffen der deutschsprachigen Paläoherpetologen. Extended Abstracts. Düsseldorf: Alfred-Wagner-Stiftung. 1997: 33–34. 
  104. ^ Galton, P.M. Saurischian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England: Camelotia (Prosauropoda, Melanorosauridae) and Avalonianus (Theropoda, ?Carnosauria).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A. 1998b, 250 (4–6): 155–172. 
  105. ^ Naish, D. Newtonsaurus.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1 [15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106. ^ Pickering, S. Jurassic Park: Unauthorized Jewish Fractals in Philopatry 2nd. Capitola: A Fractal Scaling in Dinosaurology Project. 1995: 478. 
  107. ^ Dickens, Charles. preface. Bleak House. New York: Hurd and Houghton. 1868: viii [1852]. ISBN 1-60329-013-3. 
  108. ^ Aguiton, Rafael Montemayor. Dinosaurs: The Making of TV's Saddest, Strangest Sitcom Finale. 2018-08-07 [2020-06-28]. (原始内容于2021-03-04). 

外部链接 编辑

斑龍屬, 关于其他的巨龍, 請見, 巨龍, 关于可譯為巨齒龍的其他屬, 請見, 巨齒龍, 消歧義, 斑龙, 属名, megalosaurus, 取自希腊语μέγας, megas, 巨大的, 及σαῦρος, sauros, 蜥蜴, 又称巨龙或巨齿龙, 是英国南部大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已灭绝的一属, 生存於1, 6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巴通阶, 雖然曾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化石被歸類至這個屬, 但目前被確認屬於斑龍的化石都來自英國南部牛津郡的中侏羅統地層, 斑龙属, 化石时期, 中侏罗世巴通阶, preЄ, 巴氏斑龙的等價. 关于其他的巨龍 請見 巨龍 关于可譯為巨齒龍的其他屬 請見 巨齒龍 消歧義 斑龙 属名 Megalosaurus 取自希腊语megas megas 巨大的 及saῦros sauros 蜥蜴 又称巨龙或巨齿龙 是英国南部大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已灭绝的一属 生存於1 6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巴通阶 雖然曾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化石被歸類至這個屬 但目前被確認屬於斑龍的化石都來自英國南部牛津郡的中侏羅統地層 斑龙属 化石时期 中侏罗世巴通阶 166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巴氏斑龙的等價模式標本 英语 Syntype 包含巴克蘭在1824年擇定為选模标本 英语 lectotype 的齿骨 位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亚科 斑龙亚科 Megalosaurinae属 斑龙属 Megalosaurus Buckland 1824模式種 巴氏斑龙Megalosaurus bucklandiiMantell 1827異名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 1832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 遗失名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 遗失名 斑龙命名于1824年 是非鸟类恐龙的第一个有效属 而模式种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直到1827年才正式命名 截至1842年 斑龙是归类于理查德 欧文建立的恐龙总目的三个属之一 在欧文的指导下 一个斑龙模型在恐龙水晶宫 英语 Crystal Palace Dinosaurs 建立 大大增加了公众对史前爬行动物的兴趣 后来 超过50个其它种被归入该属 最初原因是因为当时恐龙并不为人所知 但即使是在20世纪许多恐龙被发现之后仍有此类情况出现 今天 人们了解到这些额外物种与巴氏斑龙没有直接亲缘关系 后者是该属唯一的有效种 因为完整的斑龙骨架从未被发现 所以关于其构造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第一批调查斑龙的博物学家误认为它是一种20米 66英尺 长的巨型蜥蜴 1842年 欧文得出斑龙直立时身高不超过9米 30英尺 这一结论 不过 他仍以为该属是四足动物 现代科学家通过将斑龙与其在斑龙科的直系亲属进行比较 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图像 斑龙长约6米 20英尺 重约700公斤 1 500英磅 它是两足动物 用粗壮的后肢行走 水平的躯干由一条同样水平的尾巴所平衡 其前肢很短 但非常强壮 它有一个相当大的头部 双颚长有长而弯曲的牙齿 总而言之 斑龙是一种健壮且肌肉发达的动物 目录 1 研究历史 1 1 1766年之前的发现 1 2 Scrotum humanum 1 3 巴克兰的研究 1 4 词源 1 5 早期重建 1 6 后期发现 2 叙述 2 1 体型 2 2 颅骨与下颌 2 3 脊柱 2 4 四肢骨骼 2 5 鉴别 3 种系发生学 4 古生物学 4 1 古病理学 5 古生态学 5 1 已知材料与化石产地 6 物种及异名 6 1 19世纪命名的物种 6 2 20世纪命名的物种 6 3 物种列表 7 大眾文化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链接研究历史 编辑1766年之前的发现 编辑 nbsp 疑似斑龙牙齿的OU 1328标本1699年 爱德华 卢德 英语 Edward Lhuyd Edward Lhuyd 叙述了一件他认为是鱼类牙齿 称为Plectronites 的化石 并将其画在蜥脚类Rutellum impicatum的正模标本 牙齿 插图旁边 该化石后来被视为箭石外壳 1 2 现代研究认为 该标本很可能是斑龙未知物种的牙冠 3 OU 1328于17世纪期间收集于牛津郡的惠特尼附近 并成为继1677年的 Scrotum humanum 及1699年的 Rutellum impicatum 第三个被绘制复原图的恐龙化石 4 Scrotum humanum 编辑 nbsp 罗伯特 普劳特 英语 Robert Plot 的 牛津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 封面 1677年版 右 其制作的股骨下段插图被标名为 Scrotum humanum 左 斑龙可能是除现代鸟类外在科学文献中叙述的第一种恐龙 该属最早的可能化石来自泰顿石灰岩组 英语 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 是在一截发现于17世纪的股骨下段 它最初被罗伯特 普劳特叙述为一头罗马战象的腿骨 之后被认为是圣经中巨人的骨骸 1676年 牛津郡斯通菲尔德 英语 Stonesfield 石灰石采石场的泰顿石灰岩组 英语 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 中出土了一块骨头 托马斯 彭尼森爵士 Sir Thomas Pennyson 将碎片交给牛津大学化学教授 艾什摩林博物馆 英语 Ashmolean Museum 第一任馆长罗伯特 普劳特 英语 Robert Plot Robert Plot 后者在1676年的 牛津自然史 上发表一篇叙述并附上插图 5 此图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恐龙骨骼插图 6 普劳特正确鉴定了这块骨骼是大型动物腿骨或股骨下段 并认识到它因尺寸过大而不可能属于任何生活在英国的已知物种 因此 他一开始断定它是一头罗马战象的腿骨 后来又认为它是巨人的腿骨 正如 圣经 中提到的那样 7 这根骨头后来遗失了 但插图足够详细 一些人认定它是最早的斑龙化石 8 也有人认为 这些可能的斑龙骨骼被赋予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适用于已灭绝恐龙的种名 1763年 理查德 布鲁克斯 英语 Richard Brookes Richard Brookes 在一本书中再次使用了普劳特的插图 并在标题中称之为 Scrotum humanum 可译作 人睾龙 显然是将其外观与一对人类睾丸相比较 9 1970年 古生物学家兰伯特 贝弗利 霍尔斯特德 英语 Beverly Halstead Lambert Beverly Halstead 指出 Scrotum humanum与现代种名 即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所谓 林奈式双名 的相似性并不是巧合 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在十八世纪不仅设计了一个生物命名系统 而且还设计了地质学分类系统 而布鲁克斯的书是关于将后一系统应用于英国发现的 奇怪的石头 根据霍尔斯特德的说法 布鲁克斯因此故意使用二名法 事实上已经指出了一个新属可能的正模标本 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 ICZN 的规定 Scrotum humanum的命名在原则上优先于斑龙 因为它是最先发表的 布鲁克斯明白 这块石头实际上并不是一对石化的睾丸 但这一点无关紧要 仅仅因为该名称没有在后期文献中被使用这一事实 就意味着它可从优先权的竞争中删除 因为ICZN规定 如果一个学名在1899年后不被认为有效就会成为遗失名 英语 nomen oblitum 一个无效的 被遗忘的名称 10 1993年 在霍尔斯特德死后 他的朋友威廉 A S 萨连特 William A S Sarjeant 向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 提交了一份请愿书 建议正式禁止使用Scrotum这一名称 取而代之的正式学名是 斑龙 Megalosaurus 他写道 为了确保其优先地位 应将所谓的次异名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改为一个保留名称 然而 当时该委员会的执行秘书菲力皮 K 塔布斯 Philip K Tubbs 认为该请愿书不可受理 他得出结论说 仅作为插图标签而发表的 Scrotum humanum 一词并不构成新名称的有效创设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词的创造者是有意这样做的 此外 插图中的骨头过于破碎 不能确定属于斑龙而非一种不同的同期兽脚类动物 11 巴克兰的研究 编辑 nbsp 威廉 巴克兰 斯通菲尔德斑龙或巨型蜥蜴化石的记录 Notice on the Megalosaurus or great Fossil Lizard of Stonesfield 的石版印刷 1824年版 标题是 牛津附近斯通菲尔德的斑龙右下颌前端 Anterior extremity of the right lower jaw of the Megalosaurus from Stonesfield near Oxford 十八世纪末 英国收藏的化石数量迅速增加 根据科学史学家罗伯特 威廉 西奥多 冈瑟 英语 Robert William Theodor Gunther Robert William Theodor Gunther 在1925年发表的一项假设 其中含有斑龙的部分下颌骨 其于17世纪90年代初在斯通菲尔德板岩 英语 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 Stonefield Slate 地下40英尺 12米 处发现 然后于1797年10月被克里斯托弗 佩吉 英语 Christopher Pegge Christopher Pegge 以10先令6便士的价格购得 并加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解剖学学院 英语 Anatomy School 的收藏品中 12 十九世纪早期有了更多的发现 1815年 约翰 基德 英语 John Kidd chemist John Kidd 又在斯通菲尔德 英语 Stonesfield 采石场发现了巨型爬行类的骨骼 这些岩层目前被认为是泰顿石灰岩组的一部分 可追溯到侏罗纪的巴通阶中期 13 这些骨骼由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 基督教会学院牧师威廉 巴克兰 William Buckland 所获得 据冈瑟说 他还研究了下颌化石 巴克兰不知道这些骨头属于哪种动物 但在1818年拿破仑战争后 法国比较解剖学家乔治 居维叶 Georges Cuvier 访问了居住在牛津的巴克兰 并意识到它们是一种类似蜥蜴的巨型生物 巴克兰和他的朋友威廉 科尼比尔 英语 William Conybeare geologist William Conybeare 进一步研究这些遗骸 后者在1821年将其叙述为 巨型蜥蜴 1822年 巴克兰和科尼比尔在一篇收录进居维叶 骨骼 Ossemens 一书的联合文章中试图为当时已知的两种类似蜥蜴的巨型生物提供科学名称 在马斯特里赫特附近发现的遗骸被命名为沧龙 Mosasaurus 其当时被视为陆地生物 而英国化石则由科尼比尔设计出斑龙一名 那一年该书未能出版 但医生詹姆斯 帕金森 Thomas Parkinson 早在1822年就宣布了斑龙的名字 他对其中一颗牙齿进行叙述 并揭示了这种生物有40英尺长 8英尺高 14 人们普遍认为 1822年的名字仍是一个裸名 15 在居维叶的催促下 巴克兰于1823年期间继续致力于这一课题 并让其后来的妻子玛丽 莫兰 英语 Mary Morland Mary Morland 提供骨骼图纸 这些图纸成为后来石版印刷的基础 最后 1824年2月20日 在伦敦地质学会的同一次会议上 科尼比尔叙述了一件非常完整的蛇颈龙标本 巴克兰也正式宣布斑龙这一名称 1824年 地质学会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中对这些骨骼的叙述构成了该学名的有效出版物 8 16 从此 斑龙成为第一属正式命名的非鸟类恐龙 1808年 居维叶对其中的第一件残骸进行科学叙述 命名为美扭椎龙 17 nbsp 尾椎BMNH 9672 其神经棘顶端已经断裂 真实长度可能为现在的两倍到1824年 巴克兰可用的材料包括以下标本 OUM J13505 一块右下颌 OUM J13577 一节后段背椎 OUM J13579 一节前段尾椎 OUM J13576 一块由五节骶椎组成的骶骨 OUM J13585 一根颈肋 OUM J13580 一根肋骨 OUM J29881 骨盆上的一块髂骨 OUM J13563 部分耻骨 OUM J13565 部分坐骨 OUM J13561 腿骨 OUM J13572 第二跖骨下端 正如他自己所知道的 这些骨头并不属于同一个体 只有骶骨呈连接状态 因为它们代表了几个个体 所以被叙述的化石形成了一个合模式标本 英语 syntype 按照现代标准 必须从这些样本中选出一个以作为命名所依据的正模标本 1990年 拉尔夫 莫尔纳 英语 Ralph Molnar Ralph Molnar 选择了著名的齿骨 下颚前部 标本OUM J13505作为选模标本 英语 lectotype 18 因为他不习惯于恐龙深而较典型爬行动物高出很多的骨盆 巴克兰对几块骨骼作出了错误鉴定 如将耻骨解释为腓骨 并将坐骨误认为锁骨 巴克兰将这种生物确认一种巨型蜥类 蜥蜴当时被视为包括在鳄目之中 他将其归入新属斑龙 并重复居维叶的一个估计 即他叙述的最大碎片表明这种动物生前长达12米 16 词源 编辑 巴克兰没有给出斑龙的种名 这在19世纪早期并不少见 当时属仍然被视为更重要的概念 1826年 费迪南德 冯 里特根 英语 Ferdinand August Maria Franz von Ritgen Ferdinand von Ritgen 给这只恐龙起了一个完整的种名 即科氏斑龙 Megalosaurus conybeari 19 然而 后期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它 因此其现在被视为一个遗忘名 一年后 即1827年 吉迪恩 曼特尔 Gideon Mantell 将斑龙纳入他对英国东南部的地质调查中 并为之取了现在的有效种名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20 直到现在 Megalosaurus bucklandi这一形式仍经常被使用 它是克里斯蒂安 埃里希 赫尔曼 冯 迈耶 英语 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 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 1832年的一个笔误 其创造者有时被误认为冯 里根 但更具原创性的M bucklandii具有优先权 21 早期重建 编辑 nbsp 斑龙的早期复原第一次重建由巴克兰本人完成 他将其视为两栖动物 即一种既能在海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 一般来说 斑龙在他的脑海中就像一只巨型蜥蜴 但巴克兰已从腿骨形状中意识到斑龙的腿并没有像直立那样伸展 在1824年的原始叙述中 巴克兰重复居维叶的体型估计 即斑龙长40英尺 重量接近一头7英尺高的大象 然而 这一估计仅根据牛津大学的遗骸 巴克兰还在参观曼特尔的化石收藏时匆匆为他的新爬行动物命名 他在讲座中宣布自己已获得一根巨型腿骨化石 尺寸是之前叙述的两倍 这块骨骼现在被认为属于禽龙或某些禽龙科 但在当时两人都认为它属于斑龙 即使考虑到异速生长的影响 体重较重的动物有相对较结实的骨骼 巴克兰也被迫在其演讲的印刷版中估计斑龙的最大体长在60至70英尺之间 16 斑龙的存在为基督教正统派带来一些问题 宗教中通常认为痛苦和死亡是通过原罪进入世界的 这与亚当之前的历史阶段中一只巨大的掠食性爬行动物的存在似乎无法调和 巴克兰认为这些掠食者在幼年时期是和平的素食者 并在布里奇沃特的一篇论文中声称 斑龙在生命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 因为它结束老弱病残的动物的生命 以减少动物的总痛苦 22 nbsp 1854年 在理查德 欧文的指导下 水晶宫公园 英语 The Crystal Palace Dinosaurs Crystal Palace Park 的重建将巨龙描绘成四足动物 而现代重建使其成为两足动物 英语 biped 就像大多数兽脚类一样 1840年左右 英国流行将物种变迁论 英语 Transmutation of species 的概念作为属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发展的一部分 正如罗伯特 钱伯斯 Robert Chambers 的作品所表达的那样 作为回应 理查德 欧文于1841年8月2日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一次演讲中声称 某些史前爬行动物类群的组织行为已达到现代哺乳动物的水平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进展 欧文介绍了三个这样的高水平爬行动物的例子 禽龙 林龙和斑龙 蜥蜴模型 从此被完全废弃 恐龙也被认为拥有直立姿态和高速新陈代谢 这也意味着先前的尺寸估算值被夸大了 欧文通过简单地增加已知椎骨长度 而非根据蜥蜴推测 而得出斑龙的总身长为30英尺 1842年出版的讲座印刷版中 欧文将这三种爬行动物归入一个单独的分类群 恐龙 因此 斑龙是最早被归入恐龙总目的三个属之一 23 nbsp 爱德华 里奥 英语 Edouard Riou Edouard Riou 于1863年绘制的与斑龙搏斗的禽龙1852年 本杰明 沃特豪斯 霍金斯 英语 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 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 受委托为赛德纳姆的水晶宫史前爬行动物展 英语 The Crystal Palace Dinosaurs 建造一个真实大小的斑龙模型 霍金斯在欧文的指导下工作 制造出的雕像反映了欧文的想法 斑龙是哺乳动物般的四足动物 水晶宫公园中的雕塑在肩部上表现出明显的驼峰 并且有人认为这是受欧文于1850年代初购买的一组高度较大的椎骨神经棘的启发 这些化石现在被视为独立属比克尔斯棘龙 但欧文将其分配至斑龙属 24 25 这次展览中的模型第一次让英国公众意识到古代爬行动物的存在 26 nbsp 冯 迈耶1897前的斑龙复原图 显示它双足站立并具有长的神经棘1859年 美颌龙的发现首次挑战食肉恐龙 如斑龙 是四足动物的假设 然而 美颌龙是一种很小的动物 对于巨型动物形式来说其重要性可以否认 1870年 牛津附近发现了美扭椎龙的正模标本 该标本也是第一具较完整的大型兽脚类骨骼 而且它明显是一只两足动物 不久之后 约翰 菲利普斯 英语 John Phillips geologist John Phillips 首次在牛津公开展示兽脚类骨骼 并尽量将已知斑龙骨骼摆放于其生前所在位置 这些骨骼由纸板薄片中的凹槽固定 24 19世纪70年代 北美发现异特龙等大型兽脚类动物 证实了它们是两足动物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大部分标本来自巴克兰的原始叙述 27 后期发现 编辑 nbsp 归类于斑龙的兽脚类脚印的复制品斯通斯菲尔德的采石场一直工作到1911年并继续出产斑龙化石 其中大部分为单独的牙齿以及骨盆和后肢的单块骨骼 前肢 椎骨和颅骨异常罕见 手骨完全缺失 2010年 罗格 本森 英语 Roger Benson Roger Benson 从至少7个个体 实际数字远大于7个 中统计出斯通斯菲尔德板岩共有103件标本 28 除选模标本外 目前归类于斑龙的许多化石身份不能确定 有些人认为这些化石不仅来自多个个体 还可能属于几个不同物种或形态型 因此建议只将选模标本的单个齿骨认定为斑龙 29 关于这些化石是否仅代表一个分类单元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议 2004年 朱莉娅 戴 英语 Julis Day Julia Day 和保罗 巴雷特 英语 Paul Barrett Paul Barrett 声称根据股骨的微小差异可见材料存在两种形态型 英语 morphotype 29 本森在2008年支持这一观点 30 但在2010年得出结论 该差异只是个体差异或病变造成的假像 28 1995年 斯蒂芬 皮克林 英语 Stephan Pickering Stephan Pickering 根据当时已故的塞缪尔 威尔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Samuel Paul Welles 未发表的研究而认为BMNH 31811是一块髂骨 并建立单独物种 短中棘龙 Metriacanthosaurus brevis 但是此名称由于发布无效而被视为裸名 人们目前认为该标本并没有足够的自衍征以成立单独物种 更与中棘龙毫无关联 29 标本OUM J13506是一个上颌碎片 由托马斯 赫胥黎 Thomas Huxley 在1869年分配至巴氏斑龙 31 1992年 罗伯特 巴克 Robert Thomas Bakker 声称它是中华盗龙科成员 32 2007年 德恩 耐许 英语 Darren Naish Darren Naish 认为它属于阿贝力龙超科的一个单独物种 24 2010年 本森指出该碎片与其它已知化石无法区分 实际上 其他作者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 28 nbsp 归类于斑龙的股骨 发现于法国除泰顿石灰岩组发现的化石之外 西德尼 休 雷诺兹 英语 Sidney Hugh Reynolds Sidney Hugh Reynolds 还于1939年提到在更古老的奇平诺顿石灰岩组 英语 Chipping Norton Formation Chipping Norton Limestone Formation 中发现的斑龙化石 其年代可追溯至巴通阶早期 大约含有30颗单独牙齿和骨骼 33 34 尽管年代差异使其身份很难确定 但在2009年 本森未能在新公园采石场 New Park Quarry 发现的遗骸中找出其与巴氏斑龙的任何解剖学差异 因此确定了其分类 然而 在另一个地点 即奥克姆采石场 Oakham Quarry 中发现的髂骨显然有别于斑龙 13 在19世纪 除英国发现的化石以外 欧洲其他地区的化石也被大量归入巴氏斑龙 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做法毫无根据 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命名于1835年的杂肋龙 它被叙述者杰克 德朗尚 Jacques Amand Eudes Deslongchamps 命名为斑龙的一个种 而现代观点认为它是一个独立属 28 英国发现的痕迹化石有时被归类于斑龙或足迹属 英语 ichnogenus 斑龙足迹 英语 Megalosauripus 1997年 牛津东北20公里处的阿尔德利 英语 Ardley Oxfordshire Ardley 石灰石采石场发现一组著名的脚印化石 被认为是由斑龙所制造 其中部分脚印可能是鲸龙留下的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草坪上有这些脚印的复制品 而草坪上的另一条痕迹化石是兽脚类从行走加速到奔跑的轨迹 35 根据本森的说法 这种转送无法证明其制造者的身份 因为这些足迹没有显示出斑龙独有的特征 当然 它们应仅限于与斑龙年代相同的发现物 28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 大量从英国以外地区 尤其是法国 发现的化石被归类于斑龙 2010年 本森认为这些化石要么明显不同于斑龙 要么因为过于零碎而无法确定身份 28 叙述 编辑 nbsp 尺寸比较 蓝色为人类 粉红色为选模标本 英语 lectotype 红色为最大标本 自首次被发现以来 该属已有许多其它骨骼被发现 然而其完整骨骼尚未找到 因此外观细节无法确定 2010年 本森发布了有关所有已知材料的完整骨学论文 28 体型 编辑 nbsp 此图展示了斑龙的已知骨骼 其中种型群 英语 hypodigm 材料为白色 其他标本中的材料为蓝色大多数文献一般按照欧文1841年的估计而给出三十英尺或九米的体长 36 由于斑龙化石中缺乏连接的背椎系列 因此很难确定其真实大小 1984年 大卫 布鲁斯 诺曼 英语 David B Norman David Bruce Norman 认为斑龙的身长为7到8米 37 1988年 格雷戈里 保罗 英语 Gregory S Paul Gregory Scott Paul 将其体重暂时估计为1 1吨 因为股骨长76厘米 38 21世纪早期的趋势是将材料限制在选模标本的范围内 这造成更低的估计值 并忽略不确定的异常值 保罗在2010年指出斑龙长6米 重700公斤 39 然而 本森在同年声称 尽管斑龙体型中等 但它仍是中侏罗世最大的兽脚类之一 标本BMNH 31806是一根803毫米长的股骨 使用J F 安德森 J F Anderson 的外推法可以算出这条斑龙体重为943公斤 该方法是为哺乳动物所优化的 往往低估兽脚类至少三分之一的重量 此外 股骨OUM J13561的长度约为86厘米 28 nbsp 骨盆 股骨和骶骨一般来说 斑龙具有大型兽脚类的典型体型 它是两足动物 水平躯干由一条水平的长尾巴平衡 后肢长而强壮 长有三根朝向前方的脚趾用于承重 前肢相对较短 但异常强壮 可能有三根手指 作为一种食肉动物 它细长的大脑袋上长着像匕首一样的长牙用来切猎物的肉 36 斑龙的骨骼高度骨化 表明它是一种强壮而肌肉发达的动物 尽管其小腿不如近亲蛮龙那样粗壮 28 颅骨与下颌 编辑 nbsp 归类于斑龙的牙齿目前对斑龙的颅骨知之甚少 与其它材料相比 颅骨材料的尺寸通常相当巨大 这可能是巧合 也可能表明斑龙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大脑袋 前颌骨 praemaxilla 未被发现 因此无法确定鼻侧轮廓是弯曲还是矩形的 但上颌前支 front branch 很短这一事实表明斑龙可能具有一个相当短粗的鼻部 眶前窗 antorbital fenestra 周围的凹陷处可见一个较小的非穿刺空洞 可能类似于上颌窗 fenestra maxillaris 上颌有十三颗牙齿 相对较大 牙冠长度可达7厘米 牙齿由较高的 未融合的三角形齿间板 interdental plates 从后方支撑 切刃 cutting edges 上每厘米有十八到二十个小齿 denticula 齿式 tooth formula 可能为4 13 14 13 14 颧骨呈气腔化 在眶前窗处被一个大型孔洞 foramen 穿过 可能被鼻骨上的气腔 英语 Air sacs 所挖空 这种气腔化程度在其它斑龙科中是未知的 可能代表一种单独的自衍徵 28 nbsp 下颌骨模型下颌相当强壮 在俯视图中呈笔直状态 颌尖没有过多扩张 表明其成对出现且非常狭窄 2008年有几个特征被确认为自衍征 但后来被证明是化石损坏的结果 然而 外侧宽阔的纵沟 longitudinal groove 亦可见于蛮龙 缩小的第三齿骨齿 dentary tooth 和齿间板列下方仅在第五颗牙齿的位置向前闭合的血管沟 vascular channel 中存在独特的特征组合 牙齿数量可能是13或14颗 尽管保存下来的受损标本最多显示出11个牙槽 齿间板内侧光滑 上颌内侧则具有垂直的槽 而皮亚尼兹基龙具有相同特征组合 上隅骨外侧没有骨架或嵴 下颌关节前侧有一椭圆形开口 后面有一个后上隅骨孔 foramen surangulare posterior 但缺乏前方的第二个前上隅骨孔 foramen surangulare anterior 28 脊柱 编辑 nbsp OUM J13576 一个连接的骶骨尽管确切数目尚不清楚 但斑龙的脊柱很可能分为十节颈椎 十三节背椎 五节骶椎和五十到六十节尾椎 这是基底坚尾龙类的常见特征 40 斯通菲尔德板岩中发现的材料不包含颈椎 但是新公园采石场中已出土一节破损的前段颈椎 标本BMNH R9674 该骨骼的破损处显示出大型气腔 在其他方面也显示出高度气腔化 侧面具有大型侧凹型 英语 Vertebral column Dinosaurs pleurocoels 空腔 椎体后表面强烈凹陷 颈肋短 前段背椎略呈后凹型 英语 opisthocoelous 椎体前表面 front centrum facets 突出 后表面 rear centrum facets 凹陷 龙骨很深 下侧的嵴约占总高度的50 前背骨的后突 英语 diapophysis diapophysis 上方可能有一个侧凹 即下肋骨关节突 lower rib joint process 根据本森的说法 后段背椎没有气腔化 它们略呈双凹型 amphicoelous 具有凹陷的椎体面 centrum facets 它们也具有第二关节突 secondary joint processes 形成一个下椎弓突 英语 hyposphene 下椎弓凹 英语 hypantrum hyposphene hypantrum 复合体 其中下椎弓突具有三角形横截面 后段背椎的神经棘高度未知 但是新公园采石场材料中一节尾椎 标本BMNH R9677 上的较高神经棘暗示斑龙的臀部区域存在嵴 五节骶椎的神经棘形成一个顶部融合的神经板 supraneural plate 骶椎底面呈圆形 而第二个骶骨呈龙骨状 通常 它是具有嵴的第三或第四骶骨 骶骨似乎没有气腔化 但侧面存在空腔 尾椎略具双凹型 前后两侧皆有凹陷的椎体面 centrum facets 侧面中空 下部有纵沟 尾巴根部的神经棘横向变细 变高 占椎骨总高度的一半以上 28 四肢骨骼 编辑 nbsp 股骨后视图 左 和中视图 右 的石版画 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肩胛骨短而宽 其长度约为最小宽度的6 8倍 这是坚尾龙类中一个罕见的原始特征 从侧面看 其顶端略微向后弯曲 肩胛刃较低的外侧有一个宽嵴 从肩关节下方延伸到大约中部的位置并逐渐与肩胛刃表面融合 长约30 的中前缘变薄 形成略微突出的嵴 肩胛骨约占肩关节的一半 向外且向下倾斜 在所有已知标本中 乌喙骨 coracoid 与肩胛骨融合成肩胛喙骨 英语 scapulocoracoid scapulocoracoid 缺少明显的骨缝 英语 Suture anatomy 喙骨本身是一个椭圆形骨板 其最长的一面附着在肩胛骨上 它被一个大型卵形孔洞 英语 foramen foramen 穿过 但缺少通常用来连接上臂肌肉的突起 28 肱骨非常强壮 上下两端剧烈扩张 肱骨标本OUMNH J 13575长388毫米 骨轴周长约相当于总长度的一半 肱骨头继续向前 向后延伸形成大型突起 并共同形成一个大型骨板 骨轴前外侧有一个三角形的大型三角肌嵴 英语 deltopectoral crest deltopectoral crest 与胸大肌 Musculus pectoralis major 和三角肌 Musculus deltoideus 相连 它覆盖骨轴上半部分 顶点位置很低 尺骨非常强壮 因为其绝对尺寸大于任何已知坚尾龙类成员 唯一已知的尺骨标本BMNH 36585长232毫米 最小骨轴周长为142毫米 在前视图中呈笔直状态 鹰嘴 英语 olecranon olecranon 肱三头肌的附属结构 巨大 桡骨 腕骨和手部目前皆未被发现 28 nbsp 髂骨的石版画 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 在骨盆中 髂骨长而低 上部呈凸形 其前刃呈三角形且相当短 前端有一个小下垂点 一个缺口将其与耻骨柄 pubic peduncle 隔开 后刃大致呈矩形 髂骨外侧凹陷以作为腿部主要肌肉髂股肌 英语 Musculus iliofemoralis Musculus iliofemoralis 的附着面 在髋关节顶端的表面上具有较低的垂直嵴和明显的垂直凹槽 后刃底部被一个窄而深的凹陷挖空 形成一个骨轴以用于连接尾股短肌 英语 Musculus caudofemoralis brevis Musculus caudofemoralis brevis 后刃外侧与内侧不匹配 因此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 中刃 在侧视图中 该刃可从两个位置看到 外侧与坐骨柄之间的拐角处及后刃外侧末端后面的一个小平面处 耻骨笔直 骨盆各半部分的耻骨通过狭窄的骨领连接 后者位于骨轴后侧的较高位置 并向下延伸至骨轴前侧的较低位置 坐骨在侧视图中呈S形 位于两个曲面之间的过渡点处 外侧有一个粗糙的凸台 坐骨轴前缘有一个低嵴状的坐骨突 obturator process 顶部有一切口将其与坐骨轴分开 在下面 该嵴继续成为骨轴内后侧一个特别厚的骨领 覆盖其长度的一半以上 在骨轴尽头 这条骨领逐渐与之融合 骨轴最终以一个相当大的 脚 末端 作为结束 并具有凸起的较低轮廓 28 nbsp 胫骨和跖骨腿骨在前视图中笔直 从同一方向看 其顶端垂直于骨轴 从上面看 它的方向与前面成20 角 大转子 英语 greater trochanter greater trochanter 相对较宽 与前面粗壮的小转子 英语 lesser trochanter lesser trochanter 之间有一条裂缝 小转子前基部有一个较低的副转子 在腿骨下端 一个明显的前伸肌槽将髁 condyle 分开 该槽上部的内侧有一个粗糙区域 继续向内延伸到一个纵嵴 这是一个典型的斑龙科特征 腿骨 或称胫骨 相对笔直 略微向内弯曲 在下面 它的骨轴从前到后逐渐变平 形成椭圆形横截面 骨轴前下端约八分之一的长度被距骨的直立支 vertical branch 所覆盖 在足部 只有第二 第三和第四跖骨 已被发现 这些骨骼连接至三根用来承重的脚趾 它们笔直健壮 下侧可见韧带凹陷 第三跖骨下端没有明显的髁突 因此关节更灵活 允许少量水平运动 第三跖骨的内侧顶部有一个独特的嵴 与第二跖骨外侧顶部的凹槽相吻合 形成更紧密的连接 28 鉴别 编辑 nbsp 具有假设头部的斑龙复原图在斑龙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 研究人员一直将其视为有效的典型大型食肉恐龙 结果 其随后开始充当垃圾箱类群 并有大量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大型或小型食肉恐龙被归入该属 这种情况在20世纪渐渐发生改变 当时一般将该属限制于英国发现的中侏罗世化石 进一步的限制发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罗南 艾伦 英语 Ronan Allain Ronan Allain 和丹 丘尔 英语 Dan Chure Dan Chure 等研究人员指出 斯通菲尔德板岩中的化石可能属于几种与斑龙无关的兽脚类物种 后期研究似乎证实了这一假说 而且巴氏斑龙被普遍认为仅限于产生选模标本 下颌齿骨 的分类单元 此外 一些研究人员未能在颌骨上找到任何可用于将斑龙与其亲缘动物区分开来的特征 表明该属是个疑名 30 然而 罗格 本森 Roger Benson 及其同事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全面研究及后期发表的相关分析通过确定下颌骨的几种自衍征或独特特征 这些特征可用于区分斑龙和其它斑龙科 从而推翻了先前的共识 30 下颌的各种明显特征已经确立 齿骨外表面的纵沟很宽 齿骨的第三齿槽没有扩大 从上方看 齿骨笔直且没有扩张的颚尖 下颌齿间板增高 从后方加固牙齿 本森还得出结论 根据最简法则 应假设斯通非尔德板岩材料代表单个物种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 则能在骨骼其它部分中观察到额外自衍征 髂骨外侧 即髋关节上方 的低垂直脊显示出平行垂直凹槽 坐骨轴间的骨领很厚 彼此接触形成近乎平坦的表面 坐骨轴下部外侧有一粗糙凸起 第二跖骨下侧具有成角度的纵向龙骨 第三跖骨上侧的嵴连接到第二跖骨外侧的凹槽 肩胛骨前缘形成一个薄嵴 41 斑龙副模标本 英语 paratype 中的材料因其与选模标本无法比较或缺乏科学叙述而无法确定身份 据报道 斯通菲尔德板岩中至少存在两种大型兽脚类动物 因此部分已知材料可能属于第二个分类单元 雷氏中棘龙 Metriacanthosaurus reynoldsi 斯蒂芬 皮克林命名的另一个无效种 或一种未命名的阿贝力龙超科 戴和巴雷特将归类于巴氏斑龙的股骨分成两个类型 A型从前面看呈笔直状 侧面轻微凸出 骨轴近三分之一处有一前嵴 缺乏伸肌沟 B型从前面看呈强烈的S形弯曲状 从侧面看则具有轻微的S形 缺乏边缘 有一个伸肌沟 巴氏斑龙的一个副模标本即属于形态B 短中棘龙 的正模标本是一块无法与斑龙区分开来的髂骨 皮克林曾指出 短中棘龙的髂骨高度较小 这是其区别于派氏中棘龙 斑龙和异特龙的诊断特征 然而 戴和巴雷特发现这只是髋臼后突破裂的结果 其高度不一定小于斑龙 两者仅在一些非常小的比例上有所不同 这类差异可能由个体变异和化石扭曲所引起 事实上 皮克林指出的派氏中棘龙与 短中棘龙 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斑龙与派氏中棘龙的区别 表明斑龙与 短中棘龙 是同一物种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理由将A型股骨分配给中棘龙 因为后者具有强烈弯曲的S形股骨和更深的伸肌沟 骨轴前端的内 外侧髁和胫腓嵴之间没有沟 29 种系发生学 编辑 nbsp 胫骨侧视图 左 和后视图 右 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1824年 巴克兰将斑龙归入蜥类 并假设蜥类与现代蜥蜴的亲缘关系比与鳄鱼的关系更为密切 16 1842年 欧文将斑龙归入恐龙总目 23 1850年 夏尔 吕西安 波拿巴王子 Prince Charles Lucien Bonaparte 创建独立的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并将斑龙作为模式属 4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斑龙的确切演化关系仍然模糊不清 41 在早期分类中 斑龙被认为是肉食龙类 大型兽脚类 传统意义上的代表物种 而该类群在当时包括几乎所有的大型兽脚类 它被视为坚尾龙类的 原始 成员 并与其它类似物种 这些物种曾经被归类于斑龙或与斑龙有关 组成斑龙科 41 43 同样 在近代蜥臀目分类方案中 斑龙也被作为泛围更广的演化支坚尾龙类的原始物种 近期分析中 斑龙经常出现在坚尾龙类的底部以及斑龙超科或棘龙超科的基础分支上 正如雅克 戈蒂埃 英语 Jacques Gauthier Jacques Gauthier 早在1986年就曾谈到的那样 该属存在的问题是 其与相关分类单元的化石记录相对稀疏 造成分支图上不稳定或相对较差的关系解析 44 45 2012年发表的两个关于坚尾龙类演化关系的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两次分析是在近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 且结果皆显示斑龙是蛮龙的姊妹物种 英语 sister species 马修 卡拉诺 Matthew Carrano 等人发现二者形成的演化支是多里亚猎龙的姐妹群 41 而奥利弗 劳赫 英语 Oliver Rauhut Oliver Rauhut 等人也发现其与迪布勒伊洛龙和非洲猎龙构成的多分支互为姐妹群 这些常见演化枝又形成系统发育最新定义的斑龙科和与之最密切相关的分类群 46 前者给出的分支图如下 斑龙超科 Megalosauroidea 皮亚尼兹基龙科 Piatnitzkysauridae 斑龙类 Megalosauria 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棘龙科 Spinosauridae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美扭椎龙亚科 Eustreptospondylinae 美扭椎龙 Eustreptospondylus 斑龙亚科 Megalosaurinae 多里亚猎龙 Duriavenator 斑龙 Megalosaurus 蛮龙 Torvosaurus 非洲猎龙亚科 Afrovenatorinae 非洲猎龙 Afrovenator 迪布勒伊洛龙 Dubreuillosaurus 大龙 Magnosaurus 乐山龙 Leshansaurus 皮尔逖龙 Piveteausaurus 古生物学 编辑 nbsp 肋骨和骨盆 左侧肋骨碎片显示顶端 capitulum 基部下侧骨折愈合 由J Erxleben绘制于19世纪古病理学 编辑 理查德 欧文于1856年和1884年绘制的斑龙肋骨上显示其小头突 英语 capitular process capitular process 底部附近有一病理性肿胀点 似乎是由骨折愈合所引起 并且位于和椎骨关节相连的位置 47 古生态学 编辑斑龙生活在中侏罗世 约2 01亿到1 45亿年前 期间的欧洲 可能会捕食剑龙类和蜥脚类动物 36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 斑龙通常被描述为在覆盖整个大陆的森林中猎杀禽龙 另一种最早命名的恐龙 现在人们知道这是不准确的 因为禽龙骨骼发现于更晚的早白垩世地层 斑龙的唯一标本来自英国牛津郡和格洛斯特郡的下 中巴通阶时期的岩层 40 而其他地区发现的任何材料皆不能归类于该属 48 它与兽脚类的十字手龙 48 髂鳄龙和美扭椎龙 40 以及蜥脚类的央齿龙 40 鲸龙 39 和可能的似鲸龙 39 共享栖地 在斑龙化石旁边还发现了翼龙类的喙头龙以及不明蜥脚类和鸟脚类的化石 40 2010年 本森根据斑龙体型巨大和分布广泛的特点而得出结论 斑龙是其栖息地的顶级掠食者 他认为法国阿莫克里地块 英语 Armorican Massif 上没有鲸龙 表明斑龙也不生活在该岛上 其分布区域仅限于伦敦布拉班特地块 英语 London Brabant Massif 28 已知材料与化石产地 编辑 nbsp nbsp 斑龙化石产地的大致位置 取自本森2010年的研究 尽管合模标本中的化石属于多个个体且发现于不同地区 但真正的 斑龙 化石仅限于其中的部分材料 甚至不能完全确认为同一物种 包括 截至2010年 部分颅骨 上颌骨 牙齿和下颌骨碎片 几颗单独的牙齿 几节椎骨 一些肋骨 一些肩带骨骼 几个上颌骨 一些肱骨 尺骨 指骨 手指远端 骶骨和其它骨盆骨骼 部分股骨 几个胫骨和几个跖骨 所有材料均产自英格兰南部科茨沃尔德中侏罗世巴通阶的大鲕粒岩群 英语 Great Oolite Group Great Oolite Group 的沉积物中 巴氏斑龙的模式层 Stratum typicum 或模式产地 英语 Type locality Locus typicus 是西牛津郡斯通菲尔德 英语 Stonesfield 泰顿石灰岩组 英语 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 Taynton Limestone Formation 的斯通菲尔德板岩 Stonefield Scale 其余材料来自西牛津郡奇平诺顿的夏普山组 英语 Sharp s Hill Formation Sharp s Hill Formation 奇平诺顿附近大鲕粒岩组的未命名层以及格洛斯特郡朗伯勒 英语 Longborough 的新公园采石场和小康普顿 英语 Little Compton 附近的奥克汉姆采石场 均位于奇平诺顿石灰岩组 大鲕粒岩群的所有沉积物皆沉积于浅海环境中 表明斑龙残骸并未埋藏于其栖息地所在的沉积物中 而是被河流冲入海里并形成化石 这也解释了已知材料中某些骨骼 骨盆骨骼 的大量聚集以及其它骨骼 颅骨 椎骨 肋骨 手骨和趾骨 的广泛存在或缺失 49 13 物种及异名 编辑 nbsp 图中为斑龙部分 历史物种 的正模标本 匈牙利斑龙 1A F 显著斑龙 2A B 朗泽斑龙 3A D 莱氏斑龙 419世纪后期 斑龙被视为典型的食肉恐龙 当时 如果一件化石 通常是单个牙齿 被认为不足以成立单独属就会被归入斑龙 因此斑龙开始成为一个垃圾箱类群 36 最终 斑龙所包含的物种渐渐超越任何其它非鸟类恐龙 15 但是其中的大部分皆为疑名 到了二十世纪 这种做法逐渐停止 然而 后期科学家发现兽脚类在早期文献中的分类有误 他们仍然觉得自己正在被迫给它们重新命名 因此再次选择斑龙作为 默认属名 13 19世纪命名的物种 编辑 nbsp 带有替换齿的齿骨 由欧文在1851年和1857年发现并归类于斑龙 但现在已经遗失 由J Erxleben绘于19世纪 nbsp 正模标本中的齿骨和牙齿 由J Erxleben绘于19世纪1857年 约瑟夫 莱迪 Joseph Leidy 将恐怖恐齿龙 Deinodon horridus Leidy 1856 更名为恐怖斑龙 Megalosaurus horridus 种名意为 可怕的 50 而恐齿龙本身是一个根据牙齿命名的属 1858年 弗里德里希 奥古斯特 昆斯特德 英语 Friedrich August Quenstedt Friedrich August Quenstedt 将贝本豪森 英语 Bebenhausen 附近发现的一颗可能的晚三叠世兽脚类牙齿 标本SMNH 52457 命名为克氏斑龙 Megalosaurus cloacius 51 其目前是个疑名 41 1869年 尤金 尤德斯 德朗尚 英语 Eugene Eudes Deslongchamps Eugene Eudes Deslongchamps 命名了显著斑龙 Megalosaurus insignis 种名意为 显著的 该物种基于在诺曼底拉赫夫 英语 La Heve 附近发现的一颗长12厘米的兽脚类牙齿 比巴氏斑龙的牙齿长三分之一 52 该名称起初仍为裸名 但是古斯塔夫 伦尼尔 英语 Gustave Lennier Gustave Lennier 于1870年为之提供了科学叙述 53 它在今天被视为兽脚类的一个疑名或不明成员 其标本则在1944年毁于一次轰炸之中 1870年 杰恩 巴普蒂斯特 格雷宾 英语 Jean Baptiste Greppin Jean Baptiste Greppin 根据标本MH 350而命名了梅氏斑龙 Megalosaurus meriani 其化石是在穆捷附近发现的一颗前颌牙齿 也是彼得 梅里安 英语 Peter Merian Peter Merian 私人收藏的一部分 54 它有时被归类于角鼻龙 有时被视为疑名 是角鼻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 41 1871年 伊曼纽尔 班泽尔 英语 Emanuel Bunzel Emanuel Bunzel 将斯切奈特海姆发现的遗骸命名为斯切奈特海姆斑龙 Megalosaurus schnaitheimi 55 该物种是个裸名 化石可能属于巨噬蜥鳄 Dakosaurus maximus 41 1876年 贝桑松科学教师亨利 J Henry 在一篇论文中将穆瓦塞附近发现的四颗可能的晚三叠世恐龙牙齿命名为钝斑龙 Megalosaurus obtusus 种名意为 不锋利的 56 它是一个裸名 可能属于某种兽脚类或掠食性主龙类 41 1881年 哈利 丝莱 Harry Govier Seeley 将奥地利发现的两颗可能的兽脚类牙齿命名为潘诺尼亚斑龙 Megalosaurus pannoniensis 种名指化石发现地所在的潘诺尼亚 57 该物种现为疑名 可能属于驰龙科 或暴龙超科的一个不确定成员 41 1883年 丝莱根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发现的一块股骨标本BMNH 42997而命名了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edai 种名纪念雅各布 吉斯伯图斯 萨穆埃尔 冯 布雷达 英语 Jacob Gijsbertus Samuel van Breda Jacob Gijsbertus Samuel van Breda 58 1932年 弗里德里希 冯 休尼 英语 Friedrich von Huene Friedrich von Huene 将其建立为独立属乙鳄龙 59 1882年 亨利 埃米尔 索瓦吉 英语 Henri Emile Sauvage Henri Emile Sauvage 将在卢皮堡发现的早白垩世的牙齿和椎骨命名为骄傲斑龙 Megalosaurus superbus 种名意为 引以为傲的 60 1923年 该物种成为独立属挺足龙 61 1884或1885年 威廉 巴尼姆 达姆斯 英语 Wilhelm Barnim Dames Wilhelm Barnim Dames 将标本UM 84命名为顿氏斑龙 Megalosaurus dunkeri 种名纪念威廉 顿克 Wilhelm Dunker 62 1923年 它被重新命名为顶棘龙 61 1885年 约瑟夫 亨利 费迪南德 杜维尔 英语 Joseph Henri Ferdinand Douville Joseph Henri Ferdinand Douville 将纤细噬蜥鳄 Dak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 更名为纤细斑龙 Megalosaurus gracilis 63 今天 这一更名被普遍拒绝 1889年 理查德 莱德克 Richard Lydekker 将一系列早白垩世的跖骨标本BMNH R2556命名为欧氏斑龙 Megalosaurus oweni 种名纪念理查德 欧文 64 1991年 该物种成为独立属威尔顿盗龙 65 1892年 爱德华 德林克 科普 Edward Drinker Cope 将角鼻角鼻龙 Cerat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 更名为角鼻斑龙 Megalosaurus nasicornis 66 这一作法主要是出于激怒竞争对手奥塞内尔 查利斯 马什 Othniel Charles Marsh 的欲望 而该名称却没有被接受 1896年 查尔斯 杰恩 朱利安 德佩雷 英语 Charles Jean Julien Deperet Charles Jean Julien Deperet 根据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晚白垩世残骸而命名了凹齿斑龙 Megalosaurus crenatissimus 种名意为 非常凹陷的 67 1955年 它被划分为独立属玛君龙 68 科普使用属名 暴风龙 Laelaps 来指代一种兽脚类 69 但是该学名一直被某种螨虫所占据 因此马什将属名改为伤龙 但科普的支持者亨利 费尔菲尔德 奥斯本 英语 Henry Fairfield Osborn Henry Fairfield Osborn 拒绝这个替代名称 并在1898年将鹰爪暴风龙 Laelaps aquilunguis Cope 1866 更名为鹰爪斑龙 Megalosaurus aquilunguis 70 20世纪命名的物种 编辑 nbsp 朗泽斑龙的爪子1901年 法朗兹 诺普乔 英语 Franz Nopca Franz Nopca 男爵将三型齿暴风龙 Laelaps trihedrodon Cope 1877 更名为三型齿斑龙 Megalosaurus trihedrodon 71 在同一份出版物中 诺普乔将强壮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valens Leidy 1870 更名为强壮斑龙 Megalosaurus valens 其化石材料可能属于异特龙 41 1902年 诺普乔根据在匈牙利王国特兰西瓦尼亚发现的两颗牙齿而命名了匈牙利斑龙 Megalosaurus hungaricus 72 其标本MAFI ob 3106后来遗失 它可能代表某种不明兽脚类 41 1903年 路易斯 道罗 英语 Louis Dollo Louis Dollo 将比利时朗泽 英语 Lonzee 附近发现的一只手爪命名为朗泽斑龙 Megalosaurus lonzeensis 73 道罗于1883年首次报告这只爪的发现 74 因此一些资料错误地将这一年当作该物种的命名日期 它可能是西北阿根廷龙科或虚骨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 41 1907或1908年 冯 休尼根据目前丢失的部分椎骨将居氏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cuvieri 改名为居氏斑龙 Megalosaurus cuvieri 75 该物种目前为疑名 是坚尾龙类的一个不确定成员 41 在1909年 莱德克根据带有牙齿的上颌骨标本BMNH 41352而命名了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76 其目前被认为是兽脚类的疑名或不确定成员 41 1910年 亚瑟 史密斯 伍德沃德 Arthur Smith Woodward 根据一件中侏罗世的颅骨标本而命名了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adleyi 种名纪念收藏家刘易斯 布拉德利 F Lewis Bradley 77 1926年 它成为独立属原角鼻龙 78 1920年 沃纳 詹尼斯 英语 Werner Janensch Werner Janensch 将一颗来自德属东非的12厘米长的牙齿标本MB R 1050命名为巨型斑龙 Megalosaurus ingens 种名意为 巨大的 79 它可能是鲨齿龙科的一个巨型成员 而卡拉诺等人将其视为坚尾龙类的不明成员 41 1923年 冯 休尼将巴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Eudes Deslongchamps 1838 更名为杂肋斑龙 Megalosaurus poikilopleuron 61 而杂肋龙在今天通常被视为有效属 80 在同一出版物中 冯 休尼命名了另外两个种 第一种为派氏斑龙 Megalosaurus parkeri 种名纪念威廉 凯特恩 派克 英语 William Kitchen Parker William Kitchen Parker 是根据晚白垩世的骨盆 腿骨和椎骨所命名 1964年 其被划分为独立属中棘龙 81 第二种为尼则康贝斑龙 Megalosaurus nethercombensis 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尼则康贝 英语 Nethercombe 基于中侏罗世的两个齿骨 腿骨 骨盆和椎骨 冯 休尼本人在1932年将其建立为独立属大龙 59 1925年 德佩雷将阿尔及利亚发现的两颗牙齿命名为撒哈拉斑龙 Megalosaurus saharicus 82 在1931或1932年 该物种被划为独立属鲨齿龙 83 1956年 冯 休尼误将同一物种命名为非洲斑龙 Megalosaurus africanus 该物种本应命名自摩洛哥的遗骸 但休尼将这些遗骸归类于阿尔及利亚的牙齿 84 这意味着非洲斑龙是撒哈拉斑龙的次异名 1926年 冯 休尼将标本BMNH 41352命名为莱氏斑龙 Megalosaurus lydekkeri 种名纪念理查德 莱德克 然而 该标本已成为伍氏斑龙 Lydekker 1909 的正模标本 85 因此莱氏斑龙是伍氏斑龙的次异名 同样 它也被视为一个疑名 41 在同一出版物中 冯 休尼根据赫廷根附近发现的三颗牙齿而命名了特氏斑龙 Megalosaurus terquemi 种名纪念奥利 特奎姆 英语 Olry Terquem Olry Terquem 该物种被视为疑名 化石材料可能属于植龙类或其它主龙类成员 41 在1932年 冯 休尼的一份论文中提到了伍氏斑龙 即同一本书中命名的伍氏大龙的异名 59 其正模标本不同于更早命名的伍氏大龙 Lydekker 1909 因此两者不是同物异名 1954年 塞缪尔 威尔斯 英语 Samuel Paul Welles 命名了威氏斑龙 Megalosaurus wetherilli 种名纪念约翰 威泽瑞尔 John Wetherill 该物种命名自亚利桑那州发现的一具的相当完整的早侏罗世骨骼 86 1970年 威尔斯将其命名为独立属双脊龙 87 1955年 艾伯特 菲利克斯 德 拉伯伦 英语 Albert Felix de Lapparent Albert Felix de Lapparent 将摩洛哥埃尔默斯组 英语 El Mers Formation 蒂奇尤勒 英语 Tizi n Juillerh 附近发现的23节椎骨命名为默斯斑龙 Megalosaurus mersensis 88 它可能是中鳄亚目的一个成员 1956年 阿尔弗雷德 舍伍德 罗默 英语 Alfred Sherwood Romer Alfred Sherwood Romer 根据冯 休尼 Megalosaurus nicaeensis 的批准而将尼斯安吉奥拉蜥鳄 英语 Aggiosaurus Aggi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 更名为尼斯斑龙 Megalosaurus nicaeensis 89 安吉奥拉蜥鳄建立于尼斯附近发现的下颌骨 最初被视为某种鳄鱼 而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41 1957年 德 拉伯伦根据葡萄牙蓬巴尔附近发现的三颗年代为晚侏罗世的牙齿而命名了蓬巴尔斑龙 Megalosaurus pombali 90 它在今天被视为一个疑名 为兽脚类的不明成员 41 1965年 奥斯卡 库恩 英语 Oskar Kuhn Oskar Kuhn 将西里西亚镰齿龙 Zanclodon silesiacus Jaekel 1910 更名为西里西亚斑龙 Megalosaurus silesiacus 91 该物种是个疑名 基于西里西亚发现的不明三叠纪掠食性主龙类的牙齿 可能是一种兽脚类 41 1966年 吉列莫 德 科罗 英语 Guillermo del Corro Guillermo del Corro 命名了意外斑龙 Megalosaurus inexpectatus 种名意为 意料之外的 该物种因其化石发现于一个含有丘布特龙残骸的蜥脚类遗址而得名 命名自标本MACN 18 172 阿根廷发现的一颗牙齿 92 它可能是鲨齿龙科的一个成员 41 1970年 罗德尼 斯蒂尔 英语 Rodney Steel 命名了两种斑龙 首先 他将匿名髂鳄龙 Iliosuchus incognitus Huene 1932 更名为匿名斑龙 Megalosaurus incognitus 93 然后 他又将破坏侦察龙 Nuthetes destructor Owen 1854 改为破坏斑龙 Megalosaurus destructor 94 这两个属现被认为与斑龙无关 41 1974年 迈克尔 沃尔德曼 英语 Michael Waldman Michael Waldman 将安氏肉龙 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更名为安氏斑龙 Megalosaurus andrewsi 95 事实上 今天一些科学家认为安氏肉龙与肉龙的模式种伍氏肉龙 Sarcosaurus woodi 没有直接关系 24 沃尔德曼在同一出版物中根据中侏罗世的颅骨碎片而命名了西方斑龙 Megalosaurus hesperis 种名意为 西部的 2008年 其成为独立属多里亚猎龙 96 德 科罗在1974年命名了丘布特斑龙 Megalosaurus chubutensis 该物种命名自标本MACN 18 189 是在丘布特省发现的一颗牙齿 97 它被视为疑名 可能是一种鲨齿龙科 98 或一种非常巨大的阿贝力龙科 41 nbsp 岗勃斑龙 Megalosaurus cambrensis 的齿骨 由牛顿绘制于1899年1985年 赵喜进命名了西藏发现的两种斑龙 99 他曾在1983年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过这些物种 表明它们最初是无效的论文名 然而 他在1985年的出版物中并未对其进行叙述 因此二者仍为裸名 41 第一种是达布卡斑龙 Megalosaurus dapukaensis 种名取自西藏达布卡群 英语 Dapuka Group 在 恐龙 第二版中 其种名被错拼为扎曲斑龙 Megalosaurus cachuensis 40 第二种是西藏斑龙 Megalosaurus tibetensis 1987或1988年 莫亚尼 维亚内 劳德 英语 Monique Vianey Liaud Monique Vianey Liaud 将拉氏大椎龙 Massopondylus rawesi Lydekker 1890 更名为拉氏斑龙 Megalosaurus rawesi 其建立于标本NHMUK R4190 印度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一颗牙齿 100 该物种是个疑名 可能属于阿贝力龙科成员 41 1988年 格雷戈里 保罗 英语 Gregory S Paul Gregory S Paul 将谭氏斑龙 Torvosaurus tanneri Galton amp Jensen 1979 更名为谭氏斑龙 Megalosaurus tanneri 101 这一名称没有被接受 1973年 阿纳托利 罗特杰斯特文斯基 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 将斯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 改为斑龙未定种 然而 从形式上讲 一个已命名的物种不可改成未命名物种 因此乔治 奥利舍夫斯基 英语 George Olshevsky George Olshevsky 在1991年建立新种斯氏斑龙 Megalosaurus schmidti 65 其目前被视为嵌合体 1993年 恩斯特 普罗布斯特 英语 Ernst Probst Ernst Probst 和雷蒙德 温多夫 英语 Raymund Windolf Raymund Windolf 误将华丽板龙 Plate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 改成华丽斑龙 Megalosaurus ornatus 因为两人在其出版物的物种列表中提到了后一名称 102 它可以被看作一个无效名 同一出版物将足迹种 英语 ichnospecies 条顿斑龙足迹 Megalosauropus teutonicus Kaever amp Lapparent 1974 改为条顿斑龙 Megalosaurus teutonicus 1997年 温多夫将蒙氏蜥首龙 英语 Saurocephalus Saurocephalus monasterii Munster 1846 改为蒙氏斑龙 Megalosaurus monasterii 其建立于汉诺威附近发现的一颗牙齿 103 它被视为兽脚类的一个疑名或不明成员 41 1998年 彼得 加尔冬 Peter Malcolm Galton 将岗勃镰齿龙 Zanclodon cambrensis Newton 1899 更名为岗勃斑龙 Megalosaurus cambrensis 种名取自威尔士的拉丁名岗勃 英语 Cambria 化石为布里真德发现的左下颌标本BGS 6532 因为它不属于原始蜥脚形亚目 因此为岗勃格雷斯利龙 Gressylosaurus cambrensis Olshevsky 1991 的异名 104 它可能属于腔骨龙超科 105 或其它掠食性主龙类 41 1995年 皮克林将三块跖骨和一个胫骨命名为菲氏斑龙 Megalosaurus phillipsi 其形态较巴氏斑龙而言更为强壮 因而被视为新种 但是该物种的叙述论文没有正确发表 目前仍为裸名 106 物种列表 编辑 该属复杂的命名历史可在正式物种列表中进行总结 每个物种后面皆列出命名者 如果该物种的学名已被更改 则将其放在括号中 并在其后标出更改名称的作者 该列表还指出了这些物种是否叙述不足 裸名 是否无法进行分类 疑名 或是否不再使用 遗失名 如果一个物种曾被归入其它属 则在 号后面列出新分类的名称 如果这一分类目前被视为有效 则会将该物种列入 重新归类种 一栏中 有效种 斑龙属 Megalosaurus Parkinson 1822 裸名 科氏斑龙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 遗失名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Gideon Mantell 1827 科氏斑龙 Megalosaurus conybeari Ritgen 1826 遗失名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 1832 人睾龙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 遗失名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 Meyer 英语 Hermann von Meyer 1832 巴氏斑龙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菲氏斑龙 Megalosaurus phillipsi Welles Powell amp Pickering vide Pickering 1995 nomen non rite publicatum 疑名及最初分配至该属但非名义种的物种 恐怖斑龙 Megalosaurus horridus Leidy 1856 Leidy 1857 恐怖恐齿龙 Deinodon horridus Leidy 1856克氏斑龙 Megal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 克氏板龙 Plate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 Huene 1905 克氏格雷斯利龙 Gresslyosaurus cloacinus Quenstedt 1858 Huene 1932显著斑龙 Megalosaurus insignis Eudes Delongchamps amp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 疑名 显著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insignis Eudes Deslongchamps amp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8 显著挺足龙 Erectopus insignis Eudes Deslongchamps amp Lennier vide Lennier 1870 Stromer 1931梅氏斑龙 Megal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 梅氏贪食龙 Labr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 Janensch 1920 梅氏腔躯龙 Antrodemus meriani Greppin 1870 Steel 1970 梅氏异特龙 Allosaurus meriani Greppin 1870 Olshevsky 1978斯奈特海姆斑龙 Megalosaurus schnaitheimi Bunzel 1871 nomen nudum 巨噬蜥鳄 Dakosaurus maximus Plieninger 1846 Quenstedt 1856的次异名钝斑龙 Megalosaurus obtusus Henry 1876 钝板龙 Plateosaurus obtusus Henry 1876 Huene 1907潘诺尼亚斑龙 Megalosaurus pannoniensis Seeley 1881 疑名 纤细斑龙 Megal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 Douville 1885 纤细噬蜥鳄 Dakosaurus gracilis Quenstedt 1885角鼻斑龙 Megal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 Cope 1892 角鼻角鼻龙 Ceratosaurus nasicornis Marsh 1884鹰爪斑龙 Megalosaurus aquilunguis Cope 1866 Osborn 1898 鹰爪暴风龙 Laelaps aquilunguis Cope 1866强壮斑龙 Megalosaurus valens Leidy 1870 Nopcsa 1901 强壮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valens Leidy 1870 强壮腔躯龙 Antrodemus valens Leidy 1870 Leidy 1870 强壮异特龙 Allosaurus valens Leidy 1870 Gilmore 1920三型齿斑龙 Megalosaurus trihenodon Cope 1877 Nopcsa 1901 三型齿暴风龙 Laelaps trihenodon Cope 1877匈牙利斑龙 Megalosaurus hungaricus Nopcsa 1901 疑名 朗泽斑龙 Megalosaurus lonzeensis Dollo 1903 疑名 朗泽似鸟龙 Ornithomimus lonzeensis Dollo 1903 Kuhn 1965 朗泽似鸵龙 Struthiomimus lonzeensis Dollo 1903 Glut 1997居氏斑龙 Megalosaurus cuvieri Owen 1842 Huene 1907 居氏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cuvieri Owen 1842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 疑名 莱氏斑龙 Megal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的首异名 伍氏大龙 Megalosaurus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 Huene 1932巨型斑龙 Megalosaurus ingens Janensch 1920 巨型角鼻龙 Ceratosaurus ingens Janensch 1920 Paul 1988杂肋斑龙 Megalosaurus poikilopleuron Huene 1923 巴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Eudes Deslongchampus 1838的次异名莱氏斑龙 Megal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 疑名 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 莱氏大龙 Magnosaurus lydekkeri Huene 1926 Huene 1932特氏斑龙 Megalosaurus terquemi Huene 1926 疑名 特氏格雷斯利龙 Gresslyosaurus terquemi Huene 1926 Lapparent 1967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 Huene 1932 伍氏大龙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 安氏肉龙 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的异名 安氏斑龙 Megal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Waldman 1974 伍氏斑龙 Megalosaurus woodwardi Lydekker 1909默斯斑龙 Megalosaurus mersensis Lapparent 1955尼斯斑龙 Megal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 Romer 1956 尼斯安吉奥拉蜥鳄 Aggiosaurus nicaeensis Ambayrac 1913非洲斑龙 Megalosaurus africanus Huene 1956 撒哈拉鲨齿龙 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5 Stromer 1931的次异名蓬巴尔斑龙 Megalosaurus pombali Lapparent amp Zbyszewski 1957西里西亚斑龙 Megalosaurus silesiacus Jaekel 1910 Kuhn 1965 疑名 西里西亚镰齿龙 Zanclodon silesiacus Jaekel 1910意外斑龙 Megalosaurus inexpectatus Corro 1966 疑名 破坏斑龙 Megalosaurus destructor Owen 1854 Steel 1970 破坏侦察龙 Nuthetes destructor Owen 1854匿名斑龙 Megalosaurus incognitus Huene 1932 Steel 1970 匿名髂鳄龙 Iliosuchus incognitus Huene 1932的次异名安氏斑龙 Megal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Waldman 1974 安氏肉龙 Sarcosaurus andrewsi Huene 1932 伍氏大龙 Magnosaurus woodwardi Huene 1932的异名丘布特斑龙 Megalosaurus chubutensis Corro 1974 疑名 拉氏斑龙 Megalosaurus rawesi Lydekker 1890 Vianey Liaud Jain amp Sahni 1987 拉氏大椎龙 Massospondylus rawesi Lydekker 1890谭氏斑龙 Megalosaurus tanneri Galton amp Jensen 1979 Paul 1988 谭氏蛮龙 Torvosaurus tanneri Galton amp Jensen 1979的次异名斯氏斑龙 Megalosaurus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 Olshevsky 1991 嵌合体 斯氏杂肋龙 Poekilopleuron schmidti Kiprijanow 1883华丽斑龙 Megal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 Probst amp Windolf 1993 无效名 华丽板龙 Plateosaurus ornatus Huene 1905蒙氏斑龙 Megalosaurus monasterii Munster 1846 per Windolf 1997 蒙氏蜥首龙 英语 Saurocephalus Saurocephalus monasterii Munster 1846岗勃斑龙 Megalosaurus cambrensis Newton 1899 Galton 1998 岗勃镰齿龙 Zanclodon cambrensis Newton 1899 岗勃格雷斯利龙 Gressylosaurus cambrensis Newton 1899 Olshevsky 1991顿氏斑龙 Megalosaurus dunkeri Dames 1884 顿氏美扭椎龙 Streptospondylus dunkeri Dames 1884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8 顿氏原恐齿龙 Prodeinodon dunkeri Dames 1884 Ruiz Omenaca amp Canudo 2003 无资格名 西藏斑龙 Megalosaurus tibetensis Zhao 1986达布卡斑龙 Megalosaurus dapukaensis Zhao 1986 重新归类种 骄傲斑龙 Megalosaurus superbus Sauvage 1882 骄傲挺足龙 Erectopus superbus Sauvage 1882 Huene 1923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edai Seeley 1883 布氏乙鳄龙 Betasuchus bredai Seeley 1883 Huene 1932欧氏斑龙 Megalosaurus oweni Lydekker 1889 欧氏顶棘龙 Altispinax oweni Lydekker 1889 Huene 1923 欧氏威尔顿盗龙 Valdoraptor oweni Lydekker 1889 Olshevsky 1991凹齿斑龙 Megalosaurus crenatissimus Deperet 1896 凹齿伤龙 Dryptosaurus crenatissimus Deperet 1896 Deperet 1928 凹齿玛君龙 Majungasaurus crenatissimus Deperet 1896 Lavocat 1955 奇特犸君颅龙 Majungatholus atopusSues amp Taquet 1979的首异名布氏斑龙 Megalosaurus bradleyi Woodward 1910 布氏原角鼻龙 Proceratosaurus bradleyi Woodward 1910 Huene 1926派氏斑龙 Megalosaurus parkeri Huene 1923 派氏顶棘龙 Altispinax parkeri Huene 1923 Huene 1932 派氏中棘龙 Metriacanthosaurus parkeri Huene 1923 Walker 1946尼则康贝斑龙 Megalosaurus nethercombensis Huene 1923 尼则康贝大龙 Magnosaurus nethercombensis Huene 1923 Huene 1932撒哈拉斑龙 Megalosaurus saharicus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5 撒哈拉伤龙 Megalosaurus Dryptosaurus saharicus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5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7 撒哈拉鲨齿龙 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Deperet amp Savornin 1925 Stromer 1931 非洲斑龙 Megalosaurus africanus 印刷错误 Huene 1956威氏斑龙 Megal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威氏双脊龙 Dilophosaurus wetherilli Welles 1954 Welles 1970西方斑龙 Megalosaurus hesperis Waldman 1974 西方多里亚猎龙 Duriavenator hesperis Waldman 1974 Benson 2008大眾文化 编辑斑龍是第一個出現在大眾媒體的恐龍 在查爾斯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小說 荒涼山莊 Bleak House 中曾提到了巨齒龍 107 在美國ABC頻道的90年代電視節目 恐龙 英语 Dinosaurs TV series 中曾出现过斑龙的角色 108 參考資料 编辑 Lhuyd E 1699 1328 Plectronites belemnitam referens compressior ab utroque latere excoriatus E fodinis Stunsfeldiensibus pg 66 Lhuyd E 1699 Lithophylacii Britannici Ichnographia sive lapidium aliorumque fossilium Britannicorum singulari figura insigniu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editsch and Weidmann London Delair J B and Sarjeant W A S 2002 The earliest discoveries of dinosaurs the records re examined 失效連結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113 185 197 Gunther R T 1945 Early Science in Oxford Life and Letters of Edward Lhuyd volume 14 Author Oxford Plot R The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 shire Being an Essay Towar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England Mr S Miller s 1677 142 2021 01 10 doi 10 5962 bhl title 234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23 Weishampel David B White Nadine Humble beginnings The Dinosaur Papers 1676 1906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2003 2 ISBN 978 1 58834 122 8 Robert Plot A brief biography of this important geologists life and work PDF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4 14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6 10 01 8 0 8 1 Sarjeant William A S The earliest discoveries Farlow James O Brett Surman Michael K 编 The Complete Dinosau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11 ISBN 978 0 253 33349 0 Brookes R A New and Accurate Syste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Natural History of Waters Earths Stones Fossils and Minerals with their Virtues Properties and Medicinal Uses to which is added the Method in which Linnaeus has treated these subjects J Newberry 1763 5 364 OCLC 690730757 Halstead L B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1763 the first named dinosaur Journal of Insignificant Research 1970 5 14 15 Halstead L B Sarjeant W A S Scrotum humanum Brookes the earliest name for a dinosaur Modern Geology 1993 18 221 224 Gunther R T Early Science in Oxford Isis 1925 8 2 375 377 JSTOR 223661 doi 10 1086 358409 13 0 13 1 13 2 13 3 Benson R B J An assessment of variability in theropod dinosaur remains from the Bathonian Middle Jurassic of Stonesfield and New Park Quarry UK and taxonomic implications for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and Iliosuchus incognitus Palaeontology 2009 52 4 857 877 doi 10 1111 j 1475 4983 2009 00884 x Parkinson J Outlines of Oryct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fossil organic remains especially those found in the British Strata M A Nattali 1822 305 2021 01 10 doi 10 5962 bhl title 223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5 15 0 15 1 Glut D F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1 McFarland amp Company Incorporated Publishers 2013 ISBN 978 0 7864 7222 2 16 0 16 1 16 2 16 3 Buckland W Notice on the Megalosaurus or great Fossil Lizard of Stonesfield 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 1824 1 2 390 396 2021 01 10 doi 10 1144 transgslb 1 2 39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10 21 Allain R Redescription de Streptospondylus altdorfensis le dinosaure theropode de Cuvier du Jurassique de Normandie PDF Geodiversitas 2001 23 3 349 367 2021 01 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11 05 Molnar R E Seriozha M K amp Dong Z 1990 Carnosauria In Weishampel D 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169 209 ISBN 978 0 520 25408 4 von Ritgen F A Versuchte Herstellung einiger Becken urweltlichter Thiere Nova Acta Academiae Caesareae Leopoldino Carolinae Germanicae Naturae Curiosorum 1826 13 331 358 Mantell G Illustrations of the geology of Sussex a general view of the geological relat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England with figure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fossils of Tilgate Forest London Fellow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1827 92 Meyer C E H Palaeologica zur Geschichte der Erde Frankfurt am Main Verlag von Siegmund Schmerber 1832 110 Buckland W Geology and Mineralogy 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Natural Theology W Pickering 1836 180 183 2021 01 10 doi 10 5962 bhl title 360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5 23 0 23 1 Owen R Report on British fossil reptiles part II 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42 11 32 37 24 0 24 1 24 2 24 3 Naish D Martill D M Dinosaurs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role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in their discovery basal Dinosauria and Saurischia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007 164 3 493 510 Bibcode 2007JGSoc 164 493N doi 10 1144 0016 76492006 032 Oshevsky G Becklespinax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97 15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06 Glendening J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Neo Victorian Novels Eye of the Ichthyosaur Routledge 2013 39 40 ISBN 978 0 415 81943 5 Dinosaur Mounts on display PDF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4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1 13 28 00 28 01 28 02 28 03 28 04 28 05 28 06 28 07 28 08 28 09 28 10 28 11 28 12 28 13 28 14 28 15 28 16 Benson R B J A 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Bathonian of the UK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Middle Jurassic theropod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158 4 882 935 doi 10 1111 j 1096 3642 2009 00569 x 29 0 29 1 29 2 29 3 Day J J Barrett P M Material Referred to Megalosaur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Stonesfield Oxfordshire England one taxon or two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2004 115 4 359 366 doi 10 1016 S0016 7878 04 80015 4 30 0 30 1 30 2 Benson R B J Barrett P M Powell H P Norman D B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Oxfordshire UK Palaeontology 2008 51 2 419 424 doi 10 1111 j 1475 4983 2008 00751 x Huxley T On the upper jaw of Megalosauru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869 25 1 2 311 314 doi 10 1144 GSL JGS 1869 025 01 02 58 Bakker R T Siegwarth J Kralis D Filla J Edmarka rex a new gigantic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Morrison Formation Late Jurassic of the Como Bluff outcrop with comm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hest region and shoulder in theropods and birds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five cycles of origin and extinction among giant dinosaurian predators Hunteria 1992 2 9 1 24 Reynolds S H On a collection of reptilian bones from the Oolite near Stow in the Wold Glos Reports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38 1937 356 357 Reynolds S H On a collection of reptile bones from the Oolite near Stow on the Wold Gloucestershire Geological Magazine 1939 76 5 193 214 Bibcode 1939GeoM 76 193R doi 10 1017 S0016756800070990 Day J J Norman D B Gale A S Upchurch P Powell H P A Middle Jurassic dinosaur trackway site from Oxfordshire UK Palaeontology 2004 47 2 319 348 doi 10 1111 j 0031 0239 2004 00366 x 36 0 36 1 36 2 36 3 Benton Michael J Prehistoric Life Edinburgh Scotland Dorling Kindersley 2012 259 ISBN 978 0 7566 9910 9 Norman D B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London Salamander Books 1984 400 ISBN 978 0 7548 1573 0 Paul Gregory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Simon amp Schuster 1988 281 ISBN 978 0 671 61946 6 39 0 39 1 39 2 Paul G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86 177 ISBN 978 0 691 13720 9 40 0 40 1 40 2 40 3 40 4 40 5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Osmolska Halszka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61 ISBN 978 0 520 24209 8 41 00 41 01 41 02 41 03 41 04 41 05 41 06 41 07 41 08 41 09 41 10 41 11 41 12 41 13 41 14 41 15 41 16 41 17 41 18 41 19 41 20 41 21 41 22 41 23 41 24 41 25 41 26 Carrano M T Benson R B J Sampson S D The phylogeny of Tetanurae Dinosauria Theropo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2 10 2 211 300 doi 10 1080 14772019 2011 630927 Bonaparte C L Conspectus Systematum Herpetologiae et Amphibiologiae Editio Altera Reformata Survey of the systems of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Lugudini Batavorum E J Brill 1850 1 OCLC 67896436 拉丁语 Zhao X J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stages of Dinosauria Acta Palaeontologia Polonica 1983 28 1 2 295 306 Jacques Gauthier BHL Saurischian monophyly and the origin of birds S 1 55 in Kevin Padian Hrsg The Origin of Birds and the Evolution of Flight Memoir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Bd 8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San Francisco 1986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ehe z B Thomas R Holtz Jr Ralph E Molnar Philip J Currie Basal Tetanurae S 71 110 in David B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Halszka Osmolska Hrsg The Dinosauria 2 Aufl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004 S 96 Rauhut O W M Foth C Tischlinger H Norell M A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juvenile megalosauroid theropod dinosaur with filamentous integument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 109 29 11746 11751 Bibcode 2012PNAS 10911746R PMC 3406838 nbsp PMID 22753486 doi 10 1073 pnas 1203238109 Molnar R E 2001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In Tanke D H Carpenter K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7 363 ISBN 978 0 253 33907 2 48 0 48 1 Benson R A new large bodi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Warwickshire United Kingdom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8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 10 23 Barron A J M Lott G K Riding J B Stratigraphical framework for the Middle Jurassic strata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adjoining continental shelf Nottingham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012 177pp Leidy J List of extinct Vertebrata the remains of which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region of the Missouri river with remarks on their geological age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1857 9 89 91 Quenstedt F A Der Jura Tubingen Verlag der Laupp schen Buchhandlung Laupp amp Birbot 1858 842 OCLC 74915734 Societe linneenne de Normandie Bulletin de la Societe linneenne de Normandie 2 3 1869 528 ISBN 978 1 174 78906 9 法语 Lennier G Etudes geologiques et paleontologiques sur l Embouchure de la Seine et les Falaises de la Haute Normandie ouvrage couronne par la Societe Imperiale Havraise d Etudes Diverses et la Societe Libre d Emulation de Rouen Atlas 2 Societe Imperiale Havraise d Etudes Diverses amp la Societe Libre d Emulation de Rouen 1870 264 ISBN 978 1 246 42273 3 Greppin J P Description geologique du Jura bernois et de quelques districts adjacents compris dans la feuille 7 de l atlas federal Materiaux pour la carte geologique de la Suisse 8 En commission chez J Dalp 1870 1 357 ISBN 978 1 247 59199 5 Bunzel Emanuel Die Reptilfauna der Gosauformation in der Neuen Welt bei Wiener Neustadt PDF Abhandlungen der Kaiserlich koniglichen Geologischen Reichsanstalt 1871 5 1 18 11 September 2013 德语 Henry J L Infralias dans la Franche Comte Memoires de la Societe d Emulation du Doubs 4 1876 10 287 486 Seeley H G On the reptile fauna of the Gosau Formation preserved in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1 37 1 4 620 707 doi 10 1144 GSL JGS 1881 037 01 04 49 Seeley H G On the dinosaurs from the Maastricht bed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3 39 1 4 246 253 2021 03 20 doi 10 1144 GSL JGS 1883 039 01 04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5 59 0 59 1 59 2 Huene F von Die fossile Reptil Ordnung Saurischia ihre Entwicklung und Geschichte Monographien zur Geologie und Palaontologie 1 1932 4 1 2 361 Sauvage H E Recherches sur les reptiles trouves dans le Gault de l est du bassin de Paris Memoires de la Societe Geologique de France 3 1882 2 4 1 42 OCLC 25237760 61 0 61 1 61 2 Huene F von Carnivorous Saurischia in Europe since the Triassic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3 34 3 449 458 Bibcode 1923GSAB 34 449V doi 10 1130 gsab 34 449 Dames W B Vorlegung eines Zahnes von Megalosaurus aus den Wealden des Deisters Sitzungsberichte der Gesellschaft Naturforschender Freunde zu Berlin 1885 36 186 188 Douville J H F Remarques sur Halitherium et sur un megalosaurien Bulletin de la Societe Geologique de France 3 1885 13 441 Lydekker R Note on some points in the nomenclature of fossil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with preliminary notices of two new species Geological Magazine 3 1889 6 7 325 326 2021 03 20 Bibcode 1889GeoM 6 325L doi 10 1017 S0016756800176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3 65 0 65 1 Olshevsky G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PDF Mesozoic Meanderings 2 1991 196 2021 03 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8 19 Cope E D Skull of the dinosaurian Laelaps incrassatus Cop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892 30 240 246 Deperet C J J Note sur les dinosauriens sauropodes amp theropodes du Cretace superieur de Madagascar Bulletin de la Societe Geologique de France 3 1896 24 176 194 Lavocat R Sur une portion de mandibule de theropode provenant du Cretace superieur de Madagascar Bulletin du Museum National d 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2 1955 27 3 256 259 Cope 1866 Discovery of a gigantic dinosaur in the Cretaceous of New Jersey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elphia 18 275 279 Osborn H F Paleontological problems Science 2 1898 7 162 145 147 2021 03 20 Bibcode 1898Sci 7 145 PMID 17777631 doi 10 1126 science 7 162 1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1 Nopcsa F Synopsis und Abstammung der Dinosaurier Foldtany Kozlony 1901 30 1901 247 279 Nopcsa F Notizen uber cretacische Dinosaurier Teil 2 Megalosaurus hungaricus nov sp ein Theropode der Siebenburgischen Kreide Sitzungsberichte der Mathematisch Naturwissenschaftlichen Class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02 3 1 104 107 Dollo L Les dinosauriens de la Belgique Comptes Rendus de l Acade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 1903 136 565 567 Dollo L Note sur les restes de dinosauriens rencontres dans le Cretace superieur de la Belgique Bulletin du Musee Royal d Histoire Naturelle de Belgique 1883 2 205 221 Huene F von Die Dinosaurier der Europaischen Triasformation mit Berucksichtigung der aussereuropaischen Vorkommnisse Geologisch Palaeontologische Abhandlungen G Fischer 1908 1 1 419 Lydekker R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in 1908 Science Progres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Quarterly Journal of Scientific Work amp Thought 1909 3 11 450 471 Woodward A S On a skull of Megalosaurus from the Great Oolite of Minchinhampton Gloucestershir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10 66 262 111 115 2021 03 20 doi 10 1144 GSL JGS 1910 066 01 04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1 Huene F von On several known and unknown reptiles of the order Saurischia from England and France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9 1926 17 101 473 489 doi 10 1080 00222932608633437 Janensch W Ueber Elaphrosaurus bambergi und die Megalosaurier aus den Tendaguru Schichten Deutsch Ostafrikas Sitzungsberichte der Gesellschaft Naturforschender Freunde zu Berlin 1920 225 235 Allain R Chure D J 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 the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Bathonian of Normandy Palaeontology 2002 45 6 1107 1121 doi 10 1111 1475 4983 00277 Walker W D Triassic reptiles from the Elgin area Ornithosuchus and the origin of car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64 248 744 53 134 Bibcode 1964RSPTB 248 53W doi 10 1098 rstb 1964 0009 Deperet C Savornin J Sur la decouverte d une faune de Vertebres albiens a Timimoun Sahara occidental Comptes Rendus de l Acade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 1925 181 1108 1111 Stromer E Ergebnisse der Forschungsreisen Prof E Stromers in den Wusten Agyptens II Wirbeltier Reste der Baharijestufe unterstes Cenoman 10 Ein Skelett Rest von Carcharodontosaurus nov gen Abhandlungen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Mathematisch naturwissenschaftliche Abteilung Neue Folge 1931 9 1 23 Huene F von Palaeontologie und Phylogenie der Niederen Tetrapoden 1 Jena Veb Gustav Fischer 1956 716 OCLC 489883421 Huene F von The carnivorous Saurischia in the Jura and Cretaceous formations principally in Europe Revista Museo de la Plata 1926 29 35 167 Welles S New Jurassic dinosaur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Arizon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4 65 6 591 598 Bibcode 1954GSAB 65 591W doi 10 1130 0016 7606 1954 65 591 NJDFTK 2 0 CO 2 Welles S P Dilophosaurus Reptilia Saurischia a new name for a dinosaur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0 44 989 Lapparent A F Etudes paleontologiques des Vertebres du Jurassique d El Mers Moyen Atlas Notes et Memoires du Service Geologique du Maroc 1955 124 1 36 Romer A S Osteology of the Reptil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300 ISBN 978 0 89464 985 1 de Lapparent A F Zbyszewski G Les dinosauriens du Portugal Memoires des Services Geologiques du Portugal Nouvelle 2 1957 63 Kuhn O 1965 Saurischia Supplementum 1 In Zeiss A Fossilium Catalogus 1 Animalia 109 1st Springer 94 ISBN 978 90 6193 368 7 Corro G del Un nuevo dinosaurio Carnivoro del Chubut Argentina Comunicaciones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Bernardino Rivadavia e Institut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 de las Ciencias Naturales Paleontologia 1966 1 1 1 4 Steel R Handbuch der Palaoherpetologie Part 14 Saurischia Geben Sie die erste Bewertung fur diesen Artikel ab 1970 27 38 Owen 1854 On some fossil reptilian and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Purbeck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0 420 433 Waldman M Megalosaurids from the Bajocian Middle Jurassic of Dorset Palaeontology 1974 17 2 325 339 Benson R B J A re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hesperi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Inferior Oolite Bajocian Middle Jurassic of Dorset United Kingdom Zootaxa 2008 1931 57 67 doi 10 11646 zootaxa 1931 1 5 Corro G del Un nuevo megalosaurio Carnosaurio del Cretacico de Chubut Argentina Comunicacion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Bernardino Rivadavia e Institut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 de las Ciencias Naturales Paleontologia 1974 1 37 44 Poblete F Calvo J O Megalosaurus chubutensis del Corro un posible Carcharodontosauridae del Chubut Ameghiniana 2004 41 4 59R 60R Zhao X The Jurassic Reptilia In Wang S Cheng Z Wang N 编 The Jurassic System of China Stratigraphy of China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5 286 289 Vianey Liaud M Jain S L Sahni A Dinosaur eggshells Saur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Intertrappean and Lameta formations Deccan Ind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88 7 4 408 424 doi 10 1080 02724634 1988 10011673 Paul G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amp Schuster 1988 282 Probst E Raymund F Dinosaurier in Deutschland Munchen C Bertelsmann Verlag 1993 26 ISBN 978 3 570 02314 3 Windolf R Theropoden Zahne aus dem Oberen Jura Niedersachsens In Sachs S Rauhut O W M Weigert A 编 Terra Nostra 1 Treffen der deutschsprachigen Palaoherpetologen Extended Abstracts Dusseldorf Alfred Wagner Stiftung 1997 33 34 Galton P M Saurischian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England Camelotia Prosauropoda Melanorosauridae and Avalonianus Theropoda Carnosauria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A 1998b 250 4 6 155 172 Naish D Newtonsaurus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1 15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Pickering S Jurassic Park Unauthorized Jewish Fractals in Philopatry 2nd Capitola A Fractal Scaling in Dinosaurology Project 1995 478 Dickens Charles preface Bleak House New York Hurd and Houghton 1868 viii 1852 ISBN 1 60329 013 3 Aguiton Rafael Montemayor Dinosaurs The Making of TV s Saddest Strangest Sitcom Finale 2018 08 07 2020 06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4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斑龍屬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斑龍屬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斑龍屬 amp oldid 799299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