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恶灵都市

恶灵都市(美版名:Omikron: The Nomad Soul,欧版名:The Nomad Soul是由Quantic Dream开发,艺夺互动发行的一款冒险游戏,1999年和2000年分别登陆Microsoft WindowsDreamcast平台。玩家在游戏中探索三维城市奥米康城,参与近身搏击及武装战斗,与非玩家角色交谈,以此推动剧情发展。游戏讲述了一件连环杀人案的调查过程,揭露潜藏在城市古老历史中的超自然真相。

恶灵都市
  • The Nomad Soul
类型冒险
平台
开发商Quantic Dream[1]
发行商
总监大卫·凯奇
制作人
  • 奥利维尔·德曼格尔(Olivier Demangel)[2]
  • 安妮·德瓦索(Anne Devouassoux)[2]
  • 埃尔维·阿尔贝塔齐(Herve Albertazzi)[2]
  • 汤姆·马克思(Tom Marx)[2]
设计师
  • 洛伊·诺曼德(Loic Normand)[1]
  • 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1]
编剧大卫·凯奇
程序
  • 奥利维尔·纳莱特(Olivier Nallet)[2]
  • 法比恩·费萨德(Fabien Fessard)[2]
美术
  • 斯蒂芬·埃尔巴兹(Stephane Elbaz)[2]
  • 菲利普·阿巴拉亚(Philippe Aballea)[2]
  • 托尼·勒胡埃斯(Tony Lejuez)[2]
音乐
  • 大卫·鲍伊
  • 里夫斯·加布里尔斯英语Reeves Gabrels
  • 泽维尔·德斯帕斯(Xavier Despas)
模式单人
发行日
  • Microsoft Windows
    • 欧洲:1999年10月31日
    • 北美:1999年11月5日
  • Dreamcast
    • 北美:2000年6月22日
    • 欧洲:2000年6月23日

导演大卫·凯奇于1994年着手撰写剧本,1997年与艺夺签署发行协议。负责配乐的大卫·鲍伊里夫斯·加布里尔斯英语Reeves Gabrels为作品创作了十首原创歌曲。游戏开发工作历时两年半。评论人认可游戏的画面、原声带、剧情、人物模型、轮回机制、配音及战斗环节,但批评控制、加载时间及变幻无常的玩法模式。游戏获多项大奖提名,销量突破60万份,但在北美市场销路低迷,原定推出的续作最终搁浅。

游戏玩法 编辑

 
侧身镜头展示的近身搏斗镜头

《恶灵都市》是一款主要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冒险游戏,近身搏斗模式下为侧边视角,武装战斗模式下为第一人称视角。玩家可采用步行、奔跑、驾驶载具“滑行车”(Sliders)等方式探索奥米康城(Omikron)的三维环境,或是乘坐电梯进入公寓及写字楼;使用格斗控制键可以施放挥杆、跳跃、蹲伏、拳打及脚踢等动作,部分组合键可施放特技;穿越水域会触发游泳场景,氧气会有所消耗;使用体力消耗的能量可以用药盒、食物、饮料或特殊药水补充,施放法力(Mana)消耗的能量也可用药水补充。主角死亡(结局处自动触发)会附身到率先接触的非玩家角色,最多可附身40人。[2][3][4]

玩家阅读信息、与非玩家角色交谈、搜集物品可推动进度。玩家角色大多数情况下访问计算机终端SNEAK,能读取角色Sliders信息、开启清单及检索推动剧情的关键线索。玩家能够使用或检查的物品存放在清单中。魔力环帮助玩家在特定点保存游戏进度,或是购买非玩家角色的关键情报推动情节。游戏货币塞特克斯(Seteks)可用于购买消耗品、改良过的武器或线索。SNEAK清单若满载,物品会转移到空间更大的多计划虚拟储物柜(Multiplan Virtual Locker)存放[2][3]

梗概 编辑

设定 编辑

游戏设置在颇具未来感的城市奥米康[5],一座位于辉农(Phaenon)世界、人口稠密的大城市[6]。城市被一顶巨大的水镜穹顶笼罩,历史可追溯到大冰期,用来在太阳湮灭后的太冰期保护城市。城市分安尼克巴(Anekbah)、卡尔萨(Qalisar)、斋普尔(Jaunpur)、贾汉吉尔(Jahangir)和拉霍雷(Lahoreh)五个分隔开的独立区域,生活方式及建筑风格各有不同。而居民们只能待在各自的区域中,不可跨区流动[7]

剧情 编辑

游戏伊始,奥米康城的警察凯伊669(Kay'l 669)让主角离开自己的世界,藉由他的身体进入奥米康城。玩家借助凯伊的身体与搭档继续调查连环杀人案。玩家在安尼克巴区查案,从搜集到的情报中得知杀手的目标是邪灵,非普通人类。随后地下反政府组织的出现,让主角佐证了自己的猜测。调查不断深入,情报陆续浮出水面:原来,奥米康警察局长甘达(Commandant Gandhar)是乔装成人类的邪灵,通过“灵魂游牧”(The Nomad Soul)的方式,将其他世界的人类灵魂吸入奥米康城;凯伊669请求玩家协助,按理也是个陷阱。若主角在这时死亡,在现实中游玩游戏的人也会永远丧失灵魂。尽管藏在幕后的其他邪灵屡屡尝试谋害主角的性命,玩家还是用超自然武器摧毁了甘达[3][7]

玩家轻松取胜后,名叫“觉醒”(The Awakened)的反政府组织出现,邀请玩家加入。玩家遵循一种古老的宗教秩序,与觉醒组织通力合作。这种秩序由波玆领导,他是纯电子存在,仅存于奥米康城的计算机网络。觉醒者给主角取名为“灵魂游牧者”,意指主角可以随意附身。灵魂游牧者后来发现,奥米康城发生的事情,是人类与恶魔旷古之战的延续,那场战争中,恶魔在强大的阿斯塔斯(Astaroth)带领下取胜。不久前,阿斯塔斯被流放至奥米康城深处。他利用恶灵搜集灵魂,附身于政府高级官员,渐渐恢复元气。灵魂游牧者利用上古魔法技术击败阿斯塔斯,回到自己的世界,无需提防恶灵吸去灵魂[3][7]

制作与发行 编辑

游戏总监大卫·凯奇厌倦了15年的作曲生涯,于1994年开始撰写游戏的剧本[8]。凯奇在音乐行业的联络人收到长达200页的剧本,认为这个构想“无法在技术层面实现”。凯奇不信命,聘请有开发经验的好友参与开发,人数5到6人[8][9]。他还将隔音间英语isolation booth改造成办公室。他们给自己留了半年的时间,但到了要去找游戏引擎打造原型的时候,资金开始紧张。时间到了1997年[9][10],开发日程已到最后一个礼拜,凯奇前往伦敦,联系到艺夺互动,对方邀请他开会。演示和剧本给艺夺留下来深刻印象,发行合约在第二天下午就签订了。一个月后,游戏全面投入开发[8]。原型于两个月后在E3电子娱乐展展示[11]

凯奇混搭多种游戏风格,希望营造“电影般的沉浸式”体验。一开始他将第一人称视角带入游戏,但这让他感到头痛,开始犹豫不定,但之后还按照艺夺的要求采用第一人称[9][11]。凯奇写下自己想寻求合作的歌手,包括碧玉强烈冲击英语Massive AttackArchive乐队英语Archive (band)大卫·鲍伊[9]。应艺夺高级设计师菲利普·坎贝尔的邀请,鲍伊最终决定参与配乐,由吉他手里夫斯·加布里尔斯英语Reeves Gabrels协助完成十首原创歌曲。他在巴黎逗留两个星期,参与设计工作。他在游戏中扮演波玆,以及在奥米康城演出乐队的主唱。加布里尔斯和音乐人盖尔·安·多尔西英语Gail Ann Dorsey献出各自的形象。凯奇为每场演唱会做动作捕捉,历时30个小时。鲍伊的首要任务是给游戏注入“情感化的潜台词”,认为这是成功所在。鲍伊妻子、时装模特伊曼扮演了玩家可以附身的一个角色[9][12][13]。泽维尔·德斯帕斯(Xavier Despas)创作氛围音乐及附加曲目[2]。游戏开发工作历时两年半[11]

游戏北美版又名《Omikron: The Nomad Soul》[8],于1999年11月5日发行,按原名上市的欧洲于1999年10月31日发行,两者均登陆Microsoft Windows[14]Dreamcast移植版于2000年6月22日和23日分别登陆北美和欧洲[15][16]。游戏销量突破60万份[17],其中欧洲40到50万份。凯奇认为艺夺支持工作不力,造成游戏在北美市场销量不振[9]。原定于2000年5月发行的PlayStation版已完成七成,仍被取消[18]PlayStation 2版也被取消[19]。2016年大卫·鲍伊去世英语Death of David Bowie后,游戏免费开放下载一个礼拜[20]

评价 编辑

评价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DCPC
AllGame     [3]     [21]
Eurogamer不适用7/10[5]
GamePro     [22]     [6]
Game Revolution不适用A[4]
GameSpot5.2/10[23]6/10[24]
IGN6.7/10[25]8.5/10[26]
PC Gamer美国不适用68%[27]
汇总得分
GameRankings66%[28]75%[29]

游戏获《CNET Gamecenter》、《电子游乐场英语EP Daily》和《GameSpot》提名为1999年年度最佳个人电脑冒险游戏,但分别惜败于《狩魔猎人3:血咒疑云英语Gabriel Knight 3》、《狐狸间谍2英语Spy Fox 2》和《时空英豪英语Outcast (video game)[30][31][32]。2000年,游戏获第3届互动成就奖“杰出角色或剧情开发奖”提名,但惜败于《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33]

AllGame》的格伦·威格摩(Glenn Wigmore)在评价Dreamcast版时,认为游戏“独一无二”,实时演算画面表现出色,最终显得“游戏看起来很扎实,营造出庞大、黑暗、真实的世界氛围”。他欣赏角色多变、真实的风度,以及良好的配音表现。至于格斗环节,他觉得非常“有趣”[3]。《AllGame》的克里斯·卡特(Chris Couper)在评价PC版时,认为游戏是“巨大的飞跃,是他1999年最喜欢的游戏”。他认为剧情“非常有趣”,画风“惊艳”,原声带“打动人”。在他看来,游戏最具革命性的方面,是允许玩家附身到其他角色身上[21]。《Eurogamer》给奥米康城“充满未来感的城市景观”打动,认为这很适合剧情[5]。《Game Revolution》认为游戏是首款全沉浸式游戏,因此是1999年“最佳单人游戏体验”。他们认为剧情“有很强的代入感”,允许玩家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同一问题的方式“非常新颖”,图像效果“非常华丽”,角色模型“震撼”,音效和配音“非常优秀”。游戏内电影般的画面也获得类似的赞扬。《Game Revolution》和卡特一样赞赏配乐“具有氛围感”[4]。《GamePro》在评价Dreamcast版时,表示对场景及配乐感到满意[22]。《GamePro》的纳什·韦纳(Nash Werner)游玩过PC版,认为游戏以创新方式呈现了被忽视的冒型类型游戏,画风类似于《银翼杀手》和蒂姆·伯顿的艺术风格,配乐很出彩,是营造氛围的关键元素,游戏系统“丝滑”[6]。《GameSpot》的瑞安·麦克唐纳(Ryan Mac Donald)认为Dreamcast版的剧情很出彩,足够让玩家全程保持兴趣。他认为控制方案“恰当”,画风“令人印象深刻”,原声带“很出彩”[23]。《GameSpot》的格雷格·卡萨文(Greg Kasavin)赞赏角色的模型、真实的情感刻画及配音。他也认为画面引擎在第一人称视觉模式下渲染敌人、武器特效和建筑的表现很优秀[24]IGN的杰里米·邓纳姆(Jeremy Dunham)认为Dreamcast版是“独一无二的体验”,画面比PC版出色。他称赞原声带有眼下赛博朋克电影的味道,和卡特一样认为附身机制是游戏最具革新性的功能[25]。《IGN》的文森特·洛佩兹(Vincent Lopez)认为PC版的第一人称模式,“有趣、简朴”,适合依赖连招及动画的徒手格斗模式。他认为游戏处理剧情的方式很成熟,是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他又表示画风“很出色”,原声带也一样[26]。《PC Gamer》的格雷格·维德曼(Greg Vederman)认为游戏玩法有趣,尤其是第三人称视角下的探索元素[27]

相反,威格摩认为部分细节“较粗糙”,撕裂了很“冷淡”的调色板,又认为按键方案“呆滞”,使角色显得笨拙,而冗长的加载时间也为人诟病[3]。《Eurogamer》批评非玩家角色、载具和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video games不协调。和威格摩一样,《Eurogamer》不喜欢控制方案,认为第一人称场景的控制感很差。遭到批评的还有存档系统、“自命不凡、漏洞百出”的剧情、轮回机制、不符合标准的图像及“块状、表现欠佳”的角色模型[5]。《Game Revolution》称赞剧情之余,又指其“有点陈词滥调”,同时批评徒手搏斗和武装战斗和其他游戏比起来“非常差劲”[4]。《GamePro》也和其他媒体一样发现游戏模式、控制及内容加载的不足之处[22]。韦纳表示,说严重点,游戏是那种非玩家角色非常烦人的典型寻宝游戏。他认为模型“糊成一块”,纹理“阴暗、模糊”[6]。唐纳指出,Qutanic Dream没能融合不同的游戏流派,未兑现沉浸式体验的承诺,只能说是把多边形道具拼凑在一起。动作场景被批重复累赘[23]。卡萨文与唐纳德就多人模式玩法的实施持相同意见,认为该模式效果不好。他质疑游戏的世界是否独创,认为角色动画“僵硬、不真实”,批评徒手搏斗机制和其他格斗游戏比起来“愚笨”,原声带千篇一律,不像其他游戏一样多姿多彩[24]。邓纳姆认为游戏应该说是弥赛亚英语Messiah (video game)莎木的私生子,批评Dreamcast移植版“明显是赶工期”的产物,一开始觉得附身机制很有意思,到了结尾就觉得无聊了[25]。洛佩兹认为帧率是他所遇到的“最严重问题”,尤其是第一人称模式[26]。维德曼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和侧身视角部分的观感和表现“相对较差”[27]

续作 编辑

到2000年1月,游戏续作已进入开发初期阶段,预计于2001年发行[11],暂定名《恶灵都市:出埃及记》(Nomad Soul: Exodus)和《奥米康2:业障》(Omikron 2: Karma),预计登陆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平台[34][35]。《华氏》发行后,该项目仍在讨论阶段,但最终因给《暴雨殺機》让路而搁置[17][3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Szczepaniak, John. . Hardcore Gaming 101. 2016-05-19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3) (英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Quantic Dream. The Nomad Soul manual. Eidos Interactive. 1999-10-31 (英语).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Wigmore, Glenn. . AllGame.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4) (英语). 
  4. ^ 4.0 4.1 4.2 4.3 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 I'm stuck in Omikron! Review. Game Revolution. 1999-11-0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英语). 
  5. ^ 5.0 5.1 5.2 5.3 Nomad Soul. Eurogamer. 1999-11-12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英语). 
  6. ^ 6.0 6.1 6.2 6.3 Werner, Nash. . GamePro. 2000-01-0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05) (英语). 
  7. ^ 7.0 7.1 7.2 Quantic Dream. The Nomad Soul. Microsoft Windows, Dreamcast. Eidos Interactive. 1999-10-31 (英语). 
  8. ^ 8.0 8.1 8.2 8.3 . MCV. 2011-09-28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7) (英语). 
  9. ^ 9.0 9.1 9.2 9.3 9.4 9.5 . Edge. 2013-09-2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英语). 
  10. ^ Quantic Dream [@Quantic_Dream]. On May 2, Quantic Dream will be 22 years old. #Happy22QD (推文).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通过Twitter (英语). 
  11. ^ 11.0 11.1 11.2 11.3 Strohm, Alex. . GameSpot. 2000-01-12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8-31) (英语). 
  12. ^ Feldman, Brian. . New York. 2016-01-1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3) (英语). 
  13. ^ Traiman, Steve. More Musicians Explore Video Game Work. Billboard. 1999-06-05: 10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8) (英语). 
  14. ^ The Nomad Soul. GameStar.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英语). 
  15. ^ The Nomad Soul sur Dreamcast en juin. Jeuxvideo.com. 2000-05-29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英语). 
  16. ^ Carpenter, Nicole. Square Enix Giving Away Omikron: The Nomad Soul in Honor of David Bowie. IGN. 2016-01-15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英语). 
  17. ^ 17.0 17.1 Gibson, Ellie. Quantic Dream considers Omikron II. Eurogamer. 2005-03-17 [2021-05-04]. (原始内容于2012-01-17) (英语). 
  18. ^ Strohm, Axel. Update: Cancelled PS Omikron. GameSpot. 2000-04-26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1) (英语). 
  19. ^ Walker, John. Retrospective: Omikron: The Nomad Soul. Eurogamer. 2010-02-28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1) (英语). 
  20. ^ Morrison, Angus. Omikron: The Nomad Soul free as Bowie tribute. PC Gamer. 2016-01-15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6) (英语). 
  21. ^ 21.0 21.1 Couper, Chris. . AllGame.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5) (英语). 
  22. ^ 22.0 22.1 22.2 . GamePro. 2000-07-10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29) (英语). 
  23. ^ 23.0 23.1 23.2 Donald, Ryan Mac. Omikron Review. GameSpot. 2000-07-13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英语). 
  24. ^ 24.0 24.1 24.2 Kasavin, Greg. Omikron: The Nomad Soul Review. GameSpot. 1999-11-29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英语). 
  25. ^ 25.0 25.1 25.2 Dunham, Jeremy. Omikron: the Nomad Soul. IGN. 2000-07-05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英语). 
  26. ^ 26.0 26.1 26.2 Lopez, Vincent. . IGN. 1999-11-12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8-16) (英语). 
  27. ^ 27.0 27.1 27.2 Vederman, Greg. . PC Gamer.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5) (英语). 
  28. ^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Rankings.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英语). 
  29. ^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Rankings.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英语). 
  30. ^ . GameSpot. 2000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8-16) (英语). 
  31. ^ . CNET Gamecenter. 2000-01-21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6-04) (英语). 
  32. ^ . The Electric Playground. March 2000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0-28) (英语). 
  33. ^ 2000 Awards Category Details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haracter or Story Development. 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 Sciences.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英语). 
  34. ^ The Nomad Soul Is Back. IGN. 2000-02-17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8) (英语). 
  35. ^ 35.0 35.1 Sheffield, Brandon. Paris GDC: Quantic Dream Considering Second Next-Gen Title. Gamasutra. 2008-06-23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2)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恶灵都市, 此條目可参照法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5月4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美版名, omikron, nomad, soul, 欧版名, no. 此條目可参照法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5月4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恶灵都市 美版名 Omikron The Nomad Soul 欧版名 The Nomad Soul 是由Quantic Dream开发 艺夺互动发行的一款冒险游戏 1999年和2000年分别登陆Microsoft Windows和Dreamcast平台 玩家在游戏中探索三维城市奥米康城 参与近身搏击及武装战斗 与非玩家角色交谈 以此推动剧情发展 游戏讲述了一件连环杀人案的调查过程 揭露潜藏在城市古老历史中的超自然真相 恶灵都市The Nomad Soul类型冒险平台Microsoft WindowsDreamcast开发商Quantic Dream 1 发行商艺夺互动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数字版 1 总监大卫 凯奇制作人奥利维尔 德曼格尔 Olivier Demangel 2 安妮 德瓦索 Anne Devouassoux 2 埃尔维 阿尔贝塔齐 Herve Albertazzi 2 汤姆 马克思 Tom Marx 2 设计师洛伊 诺曼德 Loic Normand 1 菲利普 坎贝尔 Philip Campbell 1 编剧大卫 凯奇程序奥利维尔 纳莱特 Olivier Nallet 2 法比恩 费萨德 Fabien Fessard 2 美术斯蒂芬 埃尔巴兹 Stephane Elbaz 2 菲利普 阿巴拉亚 Philippe Aballea 2 托尼 勒胡埃斯 Tony Lejuez 2 音乐大卫 鲍伊里夫斯 加布里尔斯 英语 Reeves Gabrels 泽维尔 德斯帕斯 Xavier Despas 模式单人发行日Microsoft Windows欧洲 1999年10月31日北美 1999年11月5日Dreamcast北美 2000年6月22日欧洲 2000年6月23日导演大卫 凯奇于1994年着手撰写剧本 1997年与艺夺签署发行协议 负责配乐的大卫 鲍伊和里夫斯 加布里尔斯 英语 Reeves Gabrels 为作品创作了十首原创歌曲 游戏开发工作历时两年半 评论人认可游戏的画面 原声带 剧情 人物模型 轮回机制 配音及战斗环节 但批评控制 加载时间及变幻无常的玩法模式 游戏获多项大奖提名 销量突破60万份 但在北美市场销路低迷 原定推出的续作最终搁浅 目录 1 游戏玩法 2 梗概 2 1 设定 2 2 剧情 3 制作与发行 4 评价 5 续作 6 参考资料 7 外部链接游戏玩法 编辑 nbsp 侧身镜头展示的近身搏斗镜头 恶灵都市 是一款主要采用第三人称视角的冒险游戏 近身搏斗模式下为侧边视角 武装战斗模式下为第一人称视角 玩家可采用步行 奔跑 驾驶载具 滑行车 Sliders 等方式探索奥米康城 Omikron 的三维环境 或是乘坐电梯进入公寓及写字楼 使用格斗控制键可以施放挥杆 跳跃 蹲伏 拳打及脚踢等动作 部分组合键可施放特技 穿越水域会触发游泳场景 氧气会有所消耗 使用体力消耗的能量可以用药盒 食物 饮料或特殊药水补充 施放法力 Mana 消耗的能量也可用药水补充 主角死亡 结局处自动触发 会附身到率先接触的非玩家角色 最多可附身40人 2 3 4 玩家阅读信息 与非玩家角色交谈 搜集物品可推动进度 玩家角色大多数情况下访问计算机终端SNEAK 能读取角色Sliders信息 开启清单及检索推动剧情的关键线索 玩家能够使用或检查的物品存放在清单中 魔力环帮助玩家在特定点保存游戏进度 或是购买非玩家角色的关键情报推动情节 游戏货币塞特克斯 Seteks 可用于购买消耗品 改良过的武器或线索 SNEAK清单若满载 物品会转移到空间更大的多计划虚拟储物柜 Multiplan Virtual Locker 存放 2 3 梗概 编辑设定 编辑 游戏设置在颇具未来感的城市奥米康 5 一座位于辉农 Phaenon 世界 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6 城市被一顶巨大的水镜穹顶笼罩 历史可追溯到大冰期 用来在太阳湮灭后的太冰期保护城市 城市分安尼克巴 Anekbah 卡尔萨 Qalisar 斋普尔 Jaunpur 贾汉吉尔 Jahangir 和拉霍雷 Lahoreh 五个分隔开的独立区域 生活方式及建筑风格各有不同 而居民们只能待在各自的区域中 不可跨区流动 7 剧情 编辑 游戏伊始 奥米康城的警察凯伊669 Kay l 669 让主角离开自己的世界 藉由他的身体进入奥米康城 玩家借助凯伊的身体与搭档继续调查连环杀人案 玩家在安尼克巴区查案 从搜集到的情报中得知杀手的目标是邪灵 非普通人类 随后地下反政府组织的出现 让主角佐证了自己的猜测 调查不断深入 情报陆续浮出水面 原来 奥米康警察局长甘达 Commandant Gandhar 是乔装成人类的邪灵 通过 灵魂游牧 The Nomad Soul 的方式 将其他世界的人类灵魂吸入奥米康城 凯伊669请求玩家协助 按理也是个陷阱 若主角在这时死亡 在现实中游玩游戏的人也会永远丧失灵魂 尽管藏在幕后的其他邪灵屡屡尝试谋害主角的性命 玩家还是用超自然武器摧毁了甘达 3 7 玩家轻松取胜后 名叫 觉醒 The Awakened 的反政府组织出现 邀请玩家加入 玩家遵循一种古老的宗教秩序 与觉醒组织通力合作 这种秩序由波玆领导 他是纯电子存在 仅存于奥米康城的计算机网络 觉醒者给主角取名为 灵魂游牧者 意指主角可以随意附身 灵魂游牧者后来发现 奥米康城发生的事情 是人类与恶魔旷古之战的延续 那场战争中 恶魔在强大的阿斯塔斯 Astaroth 带领下取胜 不久前 阿斯塔斯被流放至奥米康城深处 他利用恶灵搜集灵魂 附身于政府高级官员 渐渐恢复元气 灵魂游牧者利用上古魔法技术击败阿斯塔斯 回到自己的世界 无需提防恶灵吸去灵魂 3 7 制作与发行 编辑参见 时时刻刻 大卫 鲍伊专辑 英语 Hours David Bowie album 游戏总监大卫 凯奇厌倦了15年的作曲生涯 于1994年开始撰写游戏的剧本 8 凯奇在音乐行业的联络人收到长达200页的剧本 认为这个构想 无法在技术层面实现 凯奇不信命 聘请有开发经验的好友参与开发 人数5到6人 8 9 他还将隔音间 英语 isolation booth 改造成办公室 他们给自己留了半年的时间 但到了要去找游戏引擎打造原型的时候 资金开始紧张 时间到了1997年 9 10 开发日程已到最后一个礼拜 凯奇前往伦敦 联系到艺夺互动 对方邀请他开会 演示和剧本给艺夺留下来深刻印象 发行合约在第二天下午就签订了 一个月后 游戏全面投入开发 8 原型于两个月后在E3电子娱乐展展示 11 凯奇混搭多种游戏风格 希望营造 电影般的沉浸式 体验 一开始他将第一人称视角带入游戏 但这让他感到头痛 开始犹豫不定 但之后还按照艺夺的要求采用第一人称 9 11 凯奇写下自己想寻求合作的歌手 包括碧玉 强烈冲击 英语 Massive Attack Archive乐队 英语 Archive band 和大卫 鲍伊 9 应艺夺高级设计师菲利普 坎贝尔的邀请 鲍伊最终决定参与配乐 由吉他手里夫斯 加布里尔斯 英语 Reeves Gabrels 协助完成十首原创歌曲 他在巴黎逗留两个星期 参与设计工作 他在游戏中扮演波玆 以及在奥米康城演出乐队的主唱 加布里尔斯和音乐人盖尔 安 多尔西 英语 Gail Ann Dorsey 献出各自的形象 凯奇为每场演唱会做动作捕捉 历时30个小时 鲍伊的首要任务是给游戏注入 情感化的潜台词 认为这是成功所在 鲍伊妻子 时装模特伊曼扮演了玩家可以附身的一个角色 9 12 13 泽维尔 德斯帕斯 Xavier Despas 创作氛围音乐及附加曲目 2 游戏开发工作历时两年半 11 游戏北美版又名 Omikron The Nomad Soul 8 于1999年11月5日发行 按原名上市的欧洲于1999年10月31日发行 两者均登陆Microsoft Windows 14 Dreamcast移植版于2000年6月22日和23日分别登陆北美和欧洲 15 16 游戏销量突破60万份 17 其中欧洲40到50万份 凯奇认为艺夺支持工作不力 造成游戏在北美市场销量不振 9 原定于2000年5月发行的PlayStation版已完成七成 仍被取消 18 PlayStation 2版也被取消 19 2016年大卫 鲍伊去世 英语 Death of David Bowie 后 游戏免费开放下载一个礼拜 20 评价 编辑评价评论得分媒体得分DCPCAllGame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1 Eurogamer不适用7 10 5 GamePro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2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6 Game Revolution不适用A 4 GameSpot5 2 10 23 6 10 24 IGN6 7 10 25 8 5 10 26 PC Gamer美国不适用68 27 汇总得分GameRankings66 28 75 29 游戏获 CNET Gamecenter 电子游乐场 英语 EP Daily 和 GameSpot 提名为1999年年度最佳个人电脑冒险游戏 但分别惜败于 狩魔猎人3 血咒疑云 英语 Gabriel Knight 3 狐狸间谍2 英语 Spy Fox 2 和 时空英豪 英语 Outcast video game 30 31 32 2000年 游戏获第3届互动成就奖 杰出角色或剧情开发奖 提名 但惜败于 世紀帝國II 帝王世紀 33 AllGame 的格伦 威格摩 Glenn Wigmore 在评价Dreamcast版时 认为游戏 独一无二 实时演算画面表现出色 最终显得 游戏看起来很扎实 营造出庞大 黑暗 真实的世界氛围 他欣赏角色多变 真实的风度 以及良好的配音表现 至于格斗环节 他觉得非常 有趣 3 AllGame 的克里斯 卡特 Chris Couper 在评价PC版时 认为游戏是 巨大的飞跃 是他1999年最喜欢的游戏 他认为剧情 非常有趣 画风 惊艳 原声带 打动人 在他看来 游戏最具革命性的方面 是允许玩家附身到其他角色身上 21 Eurogamer 给奥米康城 充满未来感的城市景观 打动 认为这很适合剧情 5 Game Revolution 认为游戏是首款全沉浸式游戏 因此是1999年 最佳单人游戏体验 他们认为剧情 有很强的代入感 允许玩家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同一问题的方式 非常新颖 图像效果 非常华丽 角色模型 震撼 音效和配音 非常优秀 游戏内电影般的画面也获得类似的赞扬 Game Revolution 和卡特一样赞赏配乐 具有氛围感 4 GamePro 在评价Dreamcast版时 表示对场景及配乐感到满意 22 GamePro 的纳什 韦纳 Nash Werner 游玩过PC版 认为游戏以创新方式呈现了被忽视的冒型类型游戏 画风类似于 银翼杀手 和蒂姆 伯顿的艺术风格 配乐很出彩 是营造氛围的关键元素 游戏系统 丝滑 6 GameSpot 的瑞安 麦克唐纳 Ryan Mac Donald 认为Dreamcast版的剧情很出彩 足够让玩家全程保持兴趣 他认为控制方案 恰当 画风 令人印象深刻 原声带 很出彩 23 GameSpot 的格雷格 卡萨文 Greg Kasavin 赞赏角色的模型 真实的情感刻画及配音 他也认为画面引擎在第一人称视觉模式下渲染敌人 武器特效和建筑的表现很优秀 24 IGN的杰里米 邓纳姆 Jeremy Dunham 认为Dreamcast版是 独一无二的体验 画面比PC版出色 他称赞原声带有眼下赛博朋克电影的味道 和卡特一样认为附身机制是游戏最具革新性的功能 25 IGN 的文森特 洛佩兹 Vincent Lopez 认为PC版的第一人称模式 有趣 简朴 适合依赖连招及动画的徒手格斗模式 他认为游戏处理剧情的方式很成熟 是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他又表示画风 很出色 原声带也一样 26 PC Gamer 的格雷格 维德曼 Greg Vederman 认为游戏玩法有趣 尤其是第三人称视角下的探索元素 27 相反 威格摩认为部分细节 较粗糙 撕裂了很 冷淡 的调色板 又认为按键方案 呆滞 使角色显得笨拙 而冗长的加载时间也为人诟病 3 Eurogamer 批评非玩家角色 载具和人工智能 英语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video games 不协调 和威格摩一样 Eurogamer 不喜欢控制方案 认为第一人称场景的控制感很差 遭到批评的还有存档系统 自命不凡 漏洞百出 的剧情 轮回机制 不符合标准的图像及 块状 表现欠佳 的角色模型 5 Game Revolution 称赞剧情之余 又指其 有点陈词滥调 同时批评徒手搏斗和武装战斗和其他游戏比起来 非常差劲 4 GamePro 也和其他媒体一样发现游戏模式 控制及内容加载的不足之处 22 韦纳表示 说严重点 游戏是那种非玩家角色非常烦人的典型寻宝游戏 他认为模型 糊成一块 纹理 阴暗 模糊 6 唐纳指出 Qutanic Dream没能融合不同的游戏流派 未兑现沉浸式体验的承诺 只能说是把多边形道具拼凑在一起 动作场景被批重复累赘 23 卡萨文与唐纳德就多人模式玩法的实施持相同意见 认为该模式效果不好 他质疑游戏的世界是否独创 认为角色动画 僵硬 不真实 批评徒手搏斗机制和其他格斗游戏比起来 愚笨 原声带千篇一律 不像其他游戏一样多姿多彩 24 邓纳姆认为游戏应该说是弥赛亚 英语 Messiah video game 和莎木的私生子 批评Dreamcast移植版 明显是赶工期 的产物 一开始觉得附身机制很有意思 到了结尾就觉得无聊了 25 洛佩兹认为帧率是他所遇到的 最严重问题 尤其是第一人称模式 26 维德曼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和侧身视角部分的观感和表现 相对较差 27 续作 编辑到2000年1月 游戏续作已进入开发初期阶段 预计于2001年发行 11 暂定名 恶灵都市 出埃及记 Nomad Soul Exodus 和 奥米康2 业障 Omikron 2 Karma 预计登陆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3和Xbox 360平台 34 35 华氏 发行后 该项目仍在讨论阶段 但最终因给 暴雨殺機 让路而搁置 17 35 参考资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Szczepaniak John Omikron The Nomad Soul Windows Dreamcast 1999 Hardcore Gaming 101 2016 05 19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23 英语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Quantic Dream The Nomad Soul manual Eidos Interactive 1999 10 31 英语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Wigmore Glenn Omikron The Nomad Soul AllGame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14 英语 4 0 4 1 4 2 4 3 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 I m stuck in Omikron Review Game Revolution 1999 11 0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4 英语 5 0 5 1 5 2 5 3 Nomad Soul Eurogamer 1999 11 12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11 英语 6 0 6 1 6 2 6 3 Werner Nash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Pro 2000 01 0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7 05 英语 7 0 7 1 7 2 Quantic Dream The Nomad Soul Microsoft Windows Dreamcast Eidos Interactive 1999 10 31 英语 8 0 8 1 8 2 8 3 David Cage From the brink MCV 2011 09 28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17 英语 9 0 9 1 9 2 9 3 9 4 9 5 The Making Of Omikron The Nomad Soul Edge 2013 09 2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28 英语 Quantic Dream Quantic Dream On May 2 Quantic Dream will be 22 years old Happy22QD 推文 2019 04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7 通过Twitter 英语 11 0 11 1 11 2 11 3 Strohm Alex Omikron Team Interviewed GameSpot 2000 01 12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 08 31 英语 Feldman Brian How David Bowie s Love for the Internet Led Him to Star in a Terrible Dreamcast Game New York 2016 01 1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3 英语 Traiman Steve More Musicians Explore Video Game Work Billboard 1999 06 05 10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18 英语 The Nomad Soul GameStar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3 英语 The Nomad Soul sur Dreamcast en juin Jeuxvideo com 2000 05 29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6 英语 Carpenter Nicole Square Enix Giving Away Omikron The Nomad Soul in Honor of David Bowie IGN 2016 01 15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3 英语 17 0 17 1 Gibson Ellie Quantic Dream considers Omikron II Eurogamer 2005 03 17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7 英语 Strohm Axel Update Cancelled PS Omikron GameSpot 2000 04 26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21 英语 Walker John Retrospective Omikron The Nomad Soul Eurogamer 2010 02 28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1 英语 Morrison Angus Omikron The Nomad Soul free as Bowie tribute PC Gamer 2016 01 15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6 英语 21 0 21 1 Couper Chris Omikron The Nomad Soul AllGame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15 英语 22 0 22 1 22 2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Pro 2000 07 10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6 29 英语 23 0 23 1 23 2 Donald Ryan Mac Omikron Review GameSpot 2000 07 13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11 英语 24 0 24 1 24 2 Kasavin Greg Omikron The Nomad Soul Review GameSpot 1999 11 29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11 英语 25 0 25 1 25 2 Dunham Jeremy Omikron the Nomad Soul IGN 2000 07 05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4 英语 26 0 26 1 26 2 Lopez Vincent Omikron The Nomad Soul IGN 1999 11 12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 08 16 英语 27 0 27 1 27 2 Vederman Greg Omikron The Nomad Soul PC Gamer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3 15 英语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Rankings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28 英语 Omikron The Nomad Soul GameRankings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28 英语 Adventure Game of the Year Nominees GameSpot s The Best amp Worst of 1999 GameSpot 2000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 08 16 英语 Adventure The Gamecenter Awards for 1999 CNET Gamecenter 2000 01 21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 06 04 英语 BEST PC ADVENTURE GAME OF THE YEAR the Blister Awards 1999 The Electric Playground March 2000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 10 28 英语 2000 Awards Category Detail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haracter or Story Development 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mp Sciences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5 英语 The Nomad Soul Is Back IGN 2000 02 17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18 英语 35 0 35 1 Sheffield Brandon Paris GDC Quantic Dream Considering Second Next Gen Title Gamasutra 2008 06 23 2021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2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互联网电影数据库 IMDb 上 恶灵都市 的资料 英文 nbsp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恶灵都市 amp oldid 767306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