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廖姓

姓氏
百家姓》第342位
42:
43:
44:

郡望  汝南郡

廖姓漢字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廖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61位(2006年數據),廖姓為臺灣第十八大姓,就是俗稱的清廖[1]

起源 编辑

漢族 编辑

1.出自己姓,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古帝顓頊(姓己)有個後裔叫叔安,因封在廖國(又寫作寥,在河南唐河縣西),又稱廖叔安。

2.出自姬姓召伯廖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后裔、春秋時周惠王的卿士,封於召國,召伯廖后人取其“廖”字為姓。

3.出自偃姓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朝时受封于(今河南固始县),春秋时建等小国。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子孙以国为氏。”楚穆王四年灭英、立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据《廖氏大宗谱》所载,元代福建省漳州诏安县人张元子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其他民族 编辑

因南迁的汉人影響而改姓的民族,例如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灣原住民七姓,其一为廖;仫佬族瑶族水族苗族黎族等亦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 编辑

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分布 编辑

廖姓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广西、湖南四省区,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1%;其次分布在江西、台湾、重庆、湖北、福建等地又占了廖姓总人口的30.3%。广东占廖姓总人口的31.2%,为廖姓第一大省,形成了粤桂湘、川渝鄂、赣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2]

堂號 编辑

  • 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
  • 清武堂: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自創之堂號,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時,張元子入贅廖家”,為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之源。族人為了報恩便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頭一字,合而「清武堂」,張廖家族之廖姓又稱為「雙廖」,傳統之廖姓稱為「單廖」。
  • 承祜堂: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張廖天與後代所建
  • 崇遠堂:臺灣張廖家族廖朝孔後代所建
  • 福安堂
  • 福成堂
  • 馨德堂
  • 紫桂堂
  • 知本堂
  • 本思堂
  • 五桂堂
  • 武城堂
  • 慕維堂
  • 中鄉堂
  • 汝南堂
  • 世綵堂

參見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百家姓》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廖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文獻 编辑

  1. ^ .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2. ^ 袁义达, 邱家儒主编. 中国四百大姓(上).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10054610. 

外部連結 编辑

  •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廖姓, 姓氏廖, 百家姓, 第342位42,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43,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44,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郡望, 汝南郡各地寫法, 白話字, liāu越南國語字, liêu读音, 羅馬拼音轉寫, 列出各地除漢語拼音外之主要拼法, 中國大陸, 汉语拼音, liào台灣, 多為威妥瑪拼音, 國語, liao臺語, liāu客語, liau, leeu香港, 港府粤拼, liauw澳門, 澳門粵拼, 葡語影響, liu马来西亚, leow, liaw, liew, liao, liow泰国, leow是漢. 姓氏廖 百家姓 第342位42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43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44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郡望 汝南郡各地寫法 白話字 Liau越南國語字 Lieu读音 羅馬拼音轉寫 列出各地除漢語拼音外之主要拼法 中國大陸 汉语拼音 Liao台灣 多為威妥瑪拼音 國語 Liao臺語 Liau客語 Liau Leeu香港 港府粤拼 Liu Liauw澳門 澳門粵拼 葡語影響 Lio Liu马来西亚 Leow Liaw Liew Liao Liow泰国 Sae Leow廖姓是漢字姓氏之一 在 百家姓 中排第342位 廖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61位 2006年數據 廖姓為臺灣第十八大姓 就是俗稱的清廖 1 目录 1 起源 1 1 漢族 1 2 其他民族 2 得姓始祖 3 分布 4 堂號 5 參見 6 延伸阅读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起源 编辑漢族 编辑 1 出自己姓 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 古帝顓頊 姓己 有個後裔叫叔安 因封在廖國 又寫作寥 在河南唐河縣西 又稱廖叔安 2 出自姬姓 召伯廖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召公奭后裔 春秋時周惠王的卿士 封於召國 召伯廖后人取其 廖 字為姓 3 出自偃姓 尧 舜贤臣皋陶的后裔 夏朝时受封于蓼 今河南固始县 春秋时建英 立等小国 据 潜夫论 云 皋陶庭坚之后 封于蓼 子孙以国为氏 楚穆王四年灭英 立二国 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 即为廖氏 4 出自张姓 入赘廖家而改姓 据 廖氏大宗谱 所载 元代福建省漳州诏安县人张元子入赘廖家 改姓廖 其子孙遂为廖姓 其他民族 编辑 因南迁的汉人影響而改姓的民族 例如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灣原住民七姓 其一为廖 仫佬族 瑶族 水族 苗族 黎族等亦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 编辑廖 飂 叔安 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 居于帝丘 今河南省濮阳东南 为南方楚国的先祖 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 古廖字 国 故称飂 廖 叔安 春秋时 廖国被楚所灭 国人以国名飂为氏 称为廖姓 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 被尊为廖姓始祖 分布 编辑廖姓主要分布于广东 四川 广西 湖南四省区 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 1 其次分布在江西 台湾 重庆 湖北 福建等地又占了廖姓总人口的30 3 广东占廖姓总人口的31 2 为廖姓第一大省 形成了粤桂湘 川渝鄂 赣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 2 堂號 编辑武威堂 是流傳最廣 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 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 清武堂 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自創之堂號 據 廖氏大族譜 載 明初時 張元子入贅廖家 為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之源 族人為了報恩便從張氏郡望 清河 廖氏郡望 武威 中各取頭一字 合而 清武堂 張廖家族之廖姓又稱為 雙廖 傳統之廖姓稱為 單廖 承祜堂 福建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張廖天與後代所建 崇遠堂 臺灣張廖家族廖朝孔後代所建 福安堂 福成堂 馨德堂 紫桂堂 知本堂 本思堂 五桂堂 武城堂 慕維堂 中鄉堂 汝南堂 世綵堂參見 编辑張廖姓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百家姓 nbsp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氏族典 廖姓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文獻 编辑 武威廖氏源流序 2012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15 袁义达 邱家儒主编 中国四百大姓 上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10054610 外部連結 编辑黃帝祠 百家姓 繁體中文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網站 简体中文 南投廖姓宗親會網站 繁體中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廖姓 amp oldid 7965343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