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安平十二軍夫墓

坐标22°59′59″N 120°09′33″E / 22.999585°N 120.159242°E / 22.999585; 120.159242

安平十二軍夫墓,亦作安平十二軍伕墓[註 1],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的湯匙山公墓(安平第一公墓)[註 2],是日本當局於1938、1939年所建來紀念12名安平軍夫的墳墓,但在墓碑下僅埋有指甲與頭髮等物[3]:1。由於他們是第一批為日本戰死的臺灣人,故日本讓其享有與軍人相等的待遇,給予厚葬[3]:1。墓碑以「前九後三」的方式排列,略呈「凸」字形[3]:47,而前面九座墓碑較早豎立,後來才又豎立三座墓碑[3]:2

安平十二軍夫墓
安平十二軍夫墓所在的湯匙山公墓

2010年4月2日安平文教基金會於此舉辦紀念活動,為日治時期結束後第一次的公開祭祀活動[4]

背景沿革

安平軍夫

1937年中日戰爭正式宣戰後,由於日本方面組織軍隊進攻上海在短期內需要大量人力,遂從臺灣徵調軍夫,而光是安平一地便有四百多人被徵調[3]:44。當時安平區區長島津秀太郎[註 3]以招攬工人為由招募人員,後來這些人到了陸軍第二聯隊報到後才知道是要當軍夫[3]:1。據這些軍夫之一的何亦盛所述,當時日軍對他們說是要去軍部工作,後來他們這些被徵召者是出發前穿上軍服時才知道真相;報到次日搭火車前往基隆,沿途停靠車站有愛國婦人會成員上車敬酒歡送[6]:47

這些軍夫到了上海參與淞滬會戰後,隨軍到過羅店鎮常熟九江南昌武漢三鎮等地後才返回安平,其中有人後來被二次徵調[3]:1。據何亦盛口述的經歷,他與其他安平軍夫所搭的船在揚子江的羅店鎮[註 4]上岸,之後他被編派到中支派遣軍聯隊本部平田部隊黑田支隊,並負責運送槍彈米糧到羅店鎮;當時日軍正要進攻嘉定,但當時駐守嘉定的中國軍隊有經過訓練,令日軍死傷很多才攻下,之後他隨部隊移往鎮江駐守[6]:47。在鎮江駐守三個月後何亦盛隨軍到過無錫江陰安慶九江武昌,期間部隊有強拉當地百姓來當軍夫[註 5][6]:48武漢會戰[註 6]後,部隊返回臺灣,從屏東林邊上岸,在屏東市待了一陣子後又到了上海與海南島,過了四五個月後才退伍返鄉[6]:49。另據何亦盛所述,他們這批軍夫是最早去最晚回的一批,其他有的是做四個月、八個月或一年多的[6]:49。另據曾任軍夫的許恭來所述,他是在1937年7月12日從基隆搭船到上海頂貴腰灣(疑應為「貴陽灣」[註 7])登陸,後到羅店鎮、嘉定,後來日軍準備打廣東,途中命令回臺灣休息,於屏東佳冬腳上岸、經內埔到屏東休息一個月後再從高雄港到上海,轉搭火車至杭州行軍,到過嘉興宜興太湖無錫江陰鎮江安慶馬頭鎮湖口九江武昌,之後從漢口搭船沿長江到上海,之後從珠海登陸廣東,到過佛山三水,然後才返回臺灣高雄[3]:54

而從1937年7月14日到1939年5月19日亡故的臺灣軍夫共有4884人,其中除了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十二位安平軍夫外,已知尚有張水與王朝宗兩位安平軍夫[3]:20

興建經過

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前面九座於1938年興建,官方並為這些死者舉行聯隊葬[註 8]、市葬[註 9]、街葬[註 10],並於1938年5月7日舉行埋骨式典禮[3]:1。次年又增設三座墓碑[3]:2

埋葬者

以下資料主要來自《安平軍夫的故事》所錄之墓誌銘[3]:3-15

墓碑 姓名 死因 死亡
日期
死亡地點 簡介 備註
  蔡勇傳 病故 1938年1月9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上海工作站醫院
安平公學校畢業,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擔任軍夫後在高橋部隊裡工作,於回臺前病故。得年21歲。
  王阿貧 公傷病故 1938年3月2日   日治臺灣
屏東陸軍醫院
安平公學校畢業,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1937年9月12日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於1938年2月末搬運用品時受傷,後於醫院病故。得年24歲。
  𦬬 戰死 1937年10月5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幼年即以臂力過人出名,後在高橋部隊高射炮隊擔任軍夫,1937年10月5日在羅店鎮搬運彈藥時遭敵彈擊中,從橋上墜入運河中身亡。得年23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3]:5
  黃明萊[註 11] 戰傷病故 1937年10月7日   中華民國
貴陽灣醫院[註 12]
(野戰預備病二五班[3]:32
因有商業才能而被安平實業家重用,後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於1937年10月4日在羅店鎮附近的戰鬥中受傷,不久後病故。得年28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3]:32
  林水成 戰死 1937年12月19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盧山[註 13]
年幼時父母皆亡,受叔父林紅毛薰陶,於安平公學校畢業後投入實業界養育二弟,同時擔任保甲壯丁團團員;後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在羅店鎮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而升任軍夫主管(日语:軍夫取締)。1937年12月與部隊進攻常熟途中,在12月19日夜間於江蘇省盧山山巔中彈陣亡。得年29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3]:7
  蔡連 戰死 1937年10月4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註 14]
年少從事水運業,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後在高橋部隊機關槍隊擔任軍夫,於1937年10月4日於羅店鎮附近遭迫擊砲擊中戰死。享年41歲。
  洪清山 戰死 1937年9月29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安平公學校畢業後在飲食店工作;後在高橋部隊機關槍隊擔任軍夫,於1937年9月29日於羅店鎮附近戰死。得年17歲。
  陳養 戰死 1937年9月28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生來身體虛弱,後與兒子陳阿雲[註 15]一同擔任軍夫,1937年9月28日戰死。死前將長子找來,遺言「七生報國」,被報紙寫稱是楠公父子再現[註 16]。享年51歲。
  陳丁 病故 1937年11月30日   中華民國
江蘇省上海平站醫院
年少即繼承家中的漁業事業,後在高橋部隊擔任軍夫,於1937年11月中旬隨軍隊在白茆口[註 17]登陸進攻常熟途中患病,同年11月30日上午七點病逝。享年46歲。
  蔡福來 病故 1938年8月13日   日治臺灣
臺北醫院
原在臺南驛擔任搬運工[3]:13。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武漢會戰開打時,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於江蘇省靖江附近患病,某日奉命退回本土,復歸原隊途中病逝於臺北醫院。享年38歲。 逝世後獲頒旭日勳章八等[3]:13
  李秉仁 戰死 1938年9月14日   中華民國
江西省南昌
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武漢會戰開打時,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參與安慶、馬頭鎮、彭澤、湖口、九江等地的戰鬥,而當部隊往陽新方向追擊途中於南昌附近的戰鬥中中彈身亡。享年33歲。
  謝天德 戰死 1938年6月28日   中華民國
江西省彭澤
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武漢會戰開打時,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參與安慶、馬頭鎮、彭澤、湖口、九江等地的戰鬥,後於彭澤附近中彈身亡。得年28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3]:33

建築

 
重製的石燈籠

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十二座墓碑石材為花崗石,以「前九後三」的方式排列,前面九座落成於1938年4月,後面三座落成於1939年3月[3]:2。墓碑前面寫著「故陸軍軍屬某某某墓」(日语:故陸軍々屬……墓),後面則是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所識,王學石所書的墓誌銘[3]:2。而在墓前原有參道與四座由臺南佛教會在1938年4月捐建的石燈籠[3]:2,現已不存,但有重製一座石燈籠。

相關條目

註釋

  1. ^ 墓碑上面使用的是「軍屬」一詞,其詳細格式為「故陸軍軍屬 某某某墓」。
  2. ^ 湯匙山公墓是安平歷史悠久的墓葬區,荷治時期為烏特勒支堡的所在地,後來成為歷代安平居民埋葬祖先之處,於1990年宣告禁葬[1][2]
  3. ^ 島津秀太郎(1893年12月16日-?),日本大阪出生,1910年畢業於大阪的明星商業學校(今明星中學校·高等學校日语明星中学校・高等学校 (大阪府)),後來工作於北濱銀行、光明洋行大連本社,於1920年進入大日本鹽業[5]。1926年時來臺,曾擔任大日本鹽業安平出張所所長兼布袋出張所所長,以及臺南市市會議員、安平區區長[5]
  4. ^ 口述資料原記為「盧店鎮[6]:47,但應為羅店鎮(參閱《安平軍夫的故事》第48頁),故改之。
  5. ^ 關於這些當地百姓與他們的相處情形,據何亦盛表示:「我們一起工作有一段時間,大家雖然語言不通,都靠比手劃腳,但彼此知道是中國人,心中都有同胞之情,他們一聽我們是臺灣來的,感情甚篤」[6]:49
  6. ^ 口述資料原記為「武衛會戰」[6]:49,但應為武漢會戰。
  7. ^ 請參閱「埋葬者」一節關於黃明萊死亡地點的註釋。
  8. ^ 陸軍第二聯隊隊長主祭
  9. ^ 臺南市尹主祭,1938年2月5日
  10. ^ 安平區區長主祭
  11. ^ 墓碑本身與日本靖國神社記錄作「黃明來」[3]:32;此處從《安平軍夫的故事》一書作「黃明萊」[3]:6、19
  12. ^ 原文作「貴腰灣」。參閱日本熊本縣護國神社的網站隊「臺灣軍忠魂碑」的介紹——「昭和12年7月、日支事変勃発するや勇躍征途に就き、中支貴腰湾に敵前上陸を敢行。以後揚子江沿岸を遡江進撃して怒涛の如き敵軍を撃破し、遂に武漢三鎮を陥落せしめ、陸の魚雷と激賞された。」——可知這個地點在1937年7月到1938年的武漢會戰之間曾有日軍登陸過[7],疑應為淞滬會戰中由日軍重藤支隊登陸的貴陽灣(1937年9月14日),遂改之。
  13. ^ 原文作「廬山」,疑為「盧山」之誤,遂改之。
  14. ^ 原文寫作中華民國江蘇省滬海道羅店鎮,但滬海道已在1927年裁撤。
  15. ^ 陳阿雲(1917年-1981年),與父親住在安平街762番地,並於文朱殿前賣魚丸湯;日後又被派往海南島,二次大戰後則遷居高雄鼓山區哈瑪星文龍宮旁當碼頭工人[3]:10
  16. ^ 此事在1943年3月被列入公學校初等科教科書[3]:10
  17. ^ 原文作「白郊口」,但參閱中方資料應為「白茆口」[8],故改之。

參考來源

  1. ^ 洪瑞琴. . 自由時報. 2009-11-16 [201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2). 
  2. ^ 莊漢昌. 南市/遷移「湯匙山」墳墓 議員馬崇喜極力反對. 今日新聞網. 2009-11-04 [2014-03-02]. (原始内容于2017-02-03).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謝啟文. 《安平軍夫的故事》.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2012年4月. ISBN 978-986-85861-4-7. 
  4. ^ 莊漢昌. 南市/時隔73年 安平十二軍伕祭重現. 今日新聞網. 2010-04-02 [2014-03-02]. (原始内容于2016-03-05). 
  5. ^ 5.0 5.1 林雪娟. . 中華日報. 2013-12-06 [201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3).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鄭道聰. 〈何亦盛先生第一次採訪記錄〉(1995年7月15日). 《安平人 安平耆老口述歷史暨圖像集 第一輯》.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2002年6月. 
  7. ^ 境内紹介. 熊本県護国神社. [2014-03-03]. (原始内容于2020-12-05). 
  8. ^ 黎霞. 图说抗日战争10、国军从上海撤退.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12-10-11 [2014-03-03]. (原始内容于2015-09-23). 

安平十二軍夫墓, 坐标, 999585, 159242, 999585, 159242, 亦作安平十二軍伕墓, 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的湯匙山公墓, 安平第一公墓, 是日本當局於1938, 1939年所建來紀念12名安平軍夫的墳墓, 但在墓碑下僅埋有指甲與頭髮等物, 由於他們是第一批為日本戰死的臺灣人, 故日本讓其享有與軍人相等的待遇, 給予厚葬, 墓碑以, 前九後三, 的方式排列, 略呈, 字形, 而前面九座墓碑較早豎立, 後來才又豎立三座墓碑, 所在的湯匙山公墓, 2010年4月2日安平文教基金會於此舉辦紀念活動. 坐标 22 59 59 N 120 09 33 E 22 999585 N 120 159242 E 22 999585 120 159242 安平十二軍夫墓 亦作安平十二軍伕墓 註 1 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的湯匙山公墓 安平第一公墓 註 2 是日本當局於1938 1939年所建來紀念12名安平軍夫的墳墓 但在墓碑下僅埋有指甲與頭髮等物 3 1 由於他們是第一批為日本戰死的臺灣人 故日本讓其享有與軍人相等的待遇 給予厚葬 3 1 墓碑以 前九後三 的方式排列 略呈 凸 字形 3 47 而前面九座墓碑較早豎立 後來才又豎立三座墓碑 3 2 安平十二軍夫墓 安平十二軍夫墓所在的湯匙山公墓 2010年4月2日安平文教基金會於此舉辦紀念活動 為日治時期結束後第一次的公開祭祀活動 4 目录 1 背景沿革 1 1 安平軍夫 1 2 興建經過 2 埋葬者 3 建築 4 相關條目 5 註釋 6 參考來源背景沿革 编辑安平軍夫 编辑 1937年中日戰爭正式宣戰後 由於日本方面組織軍隊進攻上海在短期內需要大量人力 遂從臺灣徵調軍夫 而光是安平一地便有四百多人被徵調 3 44 當時安平區區長島津秀太郎 註 3 以招攬工人為由招募人員 後來這些人到了陸軍第二聯隊報到後才知道是要當軍夫 3 1 據這些軍夫之一的何亦盛所述 當時日軍對他們說是要去軍部工作 後來他們這些被徵召者是出發前穿上軍服時才知道真相 報到次日搭火車前往基隆 沿途停靠車站有愛國婦人會成員上車敬酒歡送 6 47 這些軍夫到了上海參與淞滬會戰後 隨軍到過羅店鎮 常熟 九江 南昌及武漢三鎮等地後才返回安平 其中有人後來被二次徵調 3 1 據何亦盛口述的經歷 他與其他安平軍夫所搭的船在揚子江的羅店鎮 註 4 上岸 之後他被編派到中支派遣軍聯隊本部平田部隊黑田支隊 並負責運送槍彈米糧到羅店鎮 當時日軍正要進攻嘉定 但當時駐守嘉定的中國軍隊有經過訓練 令日軍死傷很多才攻下 之後他隨部隊移往鎮江駐守 6 47 在鎮江駐守三個月後何亦盛隨軍到過無錫 江陰 安慶 九江 武昌 期間部隊有強拉當地百姓來當軍夫 註 5 6 48 武漢會戰 註 6 後 部隊返回臺灣 從屏東林邊上岸 在屏東市待了一陣子後又到了上海與海南島 過了四五個月後才退伍返鄉 6 49 另據何亦盛所述 他們這批軍夫是最早去最晚回的一批 其他有的是做四個月 八個月或一年多的 6 49 另據曾任軍夫的許恭來所述 他是在1937年7月12日從基隆搭船到上海頂貴腰灣 疑應為 貴陽灣 註 7 登陸 後到羅店鎮 嘉定 後來日軍準備打廣東 途中命令回臺灣休息 於屏東佳冬腳上岸 經內埔到屏東休息一個月後再從高雄港到上海 轉搭火車至杭州行軍 到過嘉興 宜興 太湖 無錫 江陰 鎮江 安慶 馬頭鎮 湖口 九江 武昌 之後從漢口搭船沿長江到上海 之後從珠海登陸廣東 到過佛山 三水 然後才返回臺灣高雄 3 54 而從1937年7月14日到1939年5月19日亡故的臺灣軍夫共有4884人 其中除了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十二位安平軍夫外 已知尚有張水與王朝宗兩位安平軍夫 3 20 興建經過 编辑 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前面九座於1938年興建 官方並為這些死者舉行聯隊葬 註 8 市葬 註 9 街葬 註 10 並於1938年5月7日舉行埋骨式典禮 3 1 次年又增設三座墓碑 3 2 埋葬者 编辑以下資料主要來自 安平軍夫的故事 所錄之墓誌銘 3 3 15 墓碑 姓名 死因 死亡日期 死亡地點 簡介 備註 蔡勇傳 病故 1938年1月9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工作站醫院 安平公學校畢業 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 擔任軍夫後在高橋部隊裡工作 於回臺前病故 得年21歲 王阿貧 公傷病故 1938年3月2日 日治臺灣屏東陸軍醫院 安平公學校畢業 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 1937年9月12日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於1938年2月末搬運用品時受傷 後於醫院病故 得年24歲 孫𦬬 萊 戰死 1937年10月5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幼年即以臂力過人出名 後在高橋部隊高射炮隊擔任軍夫 1937年10月5日在羅店鎮搬運彈藥時遭敵彈擊中 從橋上墜入運河中身亡 得年23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3 5 黃明萊 註 11 戰傷病故 1937年10月7日 中華民國貴陽灣醫院 註 12 野戰預備病二五班 3 32 因有商業才能而被安平實業家重用 後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於1937年10月4日在羅店鎮附近的戰鬥中受傷 不久後病故 得年28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3 32 林水成 戰死 1937年12月19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盧山 註 13 年幼時父母皆亡 受叔父林紅毛薰陶 於安平公學校畢業後投入實業界養育二弟 同時擔任保甲壯丁團團員 後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在羅店鎮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而升任軍夫主管 日语 軍夫取締 1937年12月與部隊進攻常熟途中 在12月19日夜間於江蘇省盧山山巔中彈陣亡 得年29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3 7 蔡連 戰死 1937年10月4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註 14 年少從事水運業 後進入製鹽會社工作 後在高橋部隊機關槍隊擔任軍夫 於1937年10月4日於羅店鎮附近遭迫擊砲擊中戰死 享年41歲 洪清山 戰死 1937年9月29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安平公學校畢業後在飲食店工作 後在高橋部隊機關槍隊擔任軍夫 於1937年9月29日於羅店鎮附近戰死 得年17歲 陳養 戰死 1937年9月28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寶山縣羅店鎮 生來身體虛弱 後與兒子陳阿雲 註 15 一同擔任軍夫 1937年9月28日戰死 死前將長子找來 遺言 七生報國 被報紙寫稱是楠公父子再現 註 16 享年51歲 陳丁 病故 1937年11月30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平站醫院 年少即繼承家中的漁業事業 後在高橋部隊擔任軍夫 於1937年11月中旬隨軍隊在白茆口 註 17 登陸進攻常熟途中患病 同年11月30日上午七點病逝 享年46歲 蔡福來 病故 1938年8月13日 日治臺灣臺北醫院 原在臺南驛擔任搬運工 3 13 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 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 武漢會戰開打時 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 於江蘇省靖江附近患病 某日奉命退回本土 復歸原隊途中病逝於臺北醫院 享年38歲 逝世後獲頒旭日勳章八等 3 13 李秉仁 戰死 1938年9月14日 中華民國江西省南昌 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 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 武漢會戰開打時 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 參與安慶 馬頭鎮 彭澤 湖口 九江等地的戰鬥 而當部隊往陽新方向追擊途中於南昌附近的戰鬥中中彈身亡 享年33歲 謝天德 戰死 1938年6月28日 中華民國江西省彭澤 於高橋部隊擔任軍夫後 1937年9月15日開始參與在羅店鎮與常熟等地的戰鬥 武漢會戰開打時 在平田部隊擔任軍夫 參與安慶 馬頭鎮 彭澤 湖口 九江等地的戰鬥 後於彭澤附近中彈身亡 得年28歲 1943年10月14日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3 33 建築 编辑 重製的石燈籠 安平十二軍夫墓的十二座墓碑石材為花崗石 以 前九後三 的方式排列 前面九座落成於1938年4月 後面三座落成於1939年3月 3 2 墓碑前面寫著 故陸軍軍屬某某某墓 日语 故陸軍々屬 墓 後面則是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所識 王學石所書的墓誌銘 3 2 而在墓前原有參道與四座由臺南佛教會在1938年4月捐建的石燈籠 3 2 現已不存 但有重製一座石燈籠 相關條目 编辑淞滬會戰 武漢會戰 臺籍日本兵 臺灣軍註釋 编辑 墓碑上面使用的是 軍屬 一詞 其詳細格式為 故陸軍軍屬 某某某墓 湯匙山公墓是安平歷史悠久的墓葬區 荷治時期為烏特勒支堡的所在地 後來成為歷代安平居民埋葬祖先之處 於1990年宣告禁葬 1 2 島津秀太郎 1893年12月16日 日本大阪出生 1910年畢業於大阪的明星商業學校 今明星中學校 高等學校 日语 明星中学校 高等学校 大阪府 後來工作於北濱銀行 光明洋行大連本社 於1920年進入大日本鹽業 5 1926年時來臺 曾擔任大日本鹽業安平出張所所長兼布袋出張所所長 以及臺南市市會議員 安平區區長 5 口述資料原記為 盧店鎮 6 47 但應為羅店鎮 參閱 安平軍夫的故事 第48頁 故改之 關於這些當地百姓與他們的相處情形 據何亦盛表示 我們一起工作有一段時間 大家雖然語言不通 都靠比手劃腳 但彼此知道是中國人 心中都有同胞之情 他們一聽我們是臺灣來的 感情甚篤 6 49 口述資料原記為 武衛會戰 6 49 但應為武漢會戰 請參閱 埋葬者 一節關於黃明萊死亡地點的註釋 陸軍第二聯隊隊長主祭 臺南市尹主祭 1938年2月5日 安平區區長主祭 墓碑本身與日本靖國神社記錄作 黃明來 3 32 此處從 安平軍夫的故事 一書作 黃明萊 3 6 19 原文作 貴腰灣 參閱日本熊本縣護國神社的網站隊 臺灣軍忠魂碑 的介紹 昭和12年7月 日支事変勃発するや勇躍征途に就き 中支貴腰湾に敵前上陸を敢行 以後揚子江沿岸を遡江進撃して怒涛の如き敵軍を撃破し 遂に武漢三鎮を陥落せしめ 陸の魚雷と激賞された 可知這個地點在1937年7月到1938年的武漢會戰之間曾有日軍登陸過 7 疑應為淞滬會戰中由日軍重藤支隊登陸的貴陽灣 1937年9月14日 遂改之 原文作 廬山 疑為 盧山 之誤 遂改之 原文寫作中華民國江蘇省滬海道羅店鎮 但滬海道已在1927年裁撤 陳阿雲 1917年 1981年 與父親住在安平街762番地 並於文朱殿前賣魚丸湯 日後又被派往海南島 二次大戰後則遷居高雄鼓山區哈瑪星文龍宮旁當碼頭工人 3 10 此事在1943年3月被列入公學校初等科教科書 3 10 原文作 白郊口 但參閱中方資料應為 白茆口 8 故改之 參考來源 编辑 洪瑞琴 風水不能破祖墳不能動 整頓湯匙山難啦 自由時報 2009 11 16 2014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5 22 莊漢昌 南市 遷移 湯匙山 墳墓 議員馬崇喜極力反對 今日新聞網 2009 11 04 2014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3 3 00 3 01 3 02 3 03 3 04 3 05 3 06 3 07 3 08 3 09 3 10 3 11 3 12 3 13 3 14 3 15 3 16 3 17 3 18 3 19 3 20 3 21 3 22 3 23 3 24 3 25 謝啟文 安平軍夫的故事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2012年4月 ISBN 978 986 85861 4 7 莊漢昌 南市 時隔73年 安平十二軍伕祭重現 今日新聞網 2010 04 02 2014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5 0 5 1 林雪娟 日治安平區長後代訪安平 中華日報 2013 12 06 2014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3 03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 鄭道聰 何亦盛先生第一次採訪記錄 1995年7月15日 安平人 安平耆老口述歷史暨圖像集 第一輯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2002年6月 境内紹介 熊本県護国神社 2014 03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5 黎霞 图说抗日战争10 国军从上海撤退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12 10 11 2014 03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安平十二軍夫墓 amp oldid 714033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