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德語:Kaisertum Österreich,奥地利德语:Kaiserthum Oesterreich),指的是一个在1804~1867年及1867~1918年间位于中欧的多民族国家,首都是維也納,也是哈布斯堡王朝所統治的國家中能全面執行君主專制的一個,中文裏所說的奧國奧帝國指的即這段時期。

奥地利帝国
Kaisertum Österreich
1804年-1867年
格言:A.E.I.O.U.
国歌:帝皇颂
"Kaiserhymnen"
1815年的奥地利帝国
地位德意志邦聯成员国及主席国
(奥地利帝国疆域/局部领土,1815年–1866年)
首都
及最大城市
维也纳
常用语言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鲁塞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
宗教罗马天主教
政府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帝 
• 1804–1835
弗朗茨一世
• 1835–1848
斐迪南一世
• 1848–1867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首相英语List of Ministers-President of Austria 
• 1821–1848
克莱门斯·文策尔(首任)
• 1867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英语Friedrich Ferdinand von Beust(末任)
立法机构帝国议会
贵族院
众议院
历史时期现代
• 宣告成立
1804年8月11日
1806年8月6日
1815年6月8日
• 立宪英语October Diploma
1860年10月20日
1866年6月14日
1866年8月23日
1867年3月30日
面积
1804年698,700平方公里
1918年681,727平方公里
人口
• 1804年
21200000
• 1918年
52000000
货币塔勒
(1804–1857)
联邦塔勒英语Vereinsthaler
(1857–1867)
今属于

奧地利帝國的皇室為哈布斯堡的支係——哈布斯堡-洛林家族,於1804年8月11日建國,由弗朗茨二世創立,弗朗茨二世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由於神羅的解體,他的頭銜也變更為“奧地利皇帝”,簡稱“奧皇”。他将19世紀之前所有的哈布斯堡領土连成一體,合并为一个單一制的國家,直到1848年才開始有聯邦制的傾向。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允許其境內的匈牙利王國獨立,讓匈牙利和奧地利共組奧匈帝國,而奧地利帝國則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兩個組成部份之一[1]

奧地利帝國經濟工業發達,雖然海外殖民不若其他歐洲國家,仍被歐洲人视为列強之一,是当时歐洲的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俄國,有698,700平方公里;歐洲人口第三大國,次於俄國和法國,有2120萬人。虽然奧地利帝國的首都和大部份经济城市都位於中歐地區,但它的版圖也橫跨東歐和南歐,統治著諸多不同的民族,包括今日之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波蘭加利西亚[2]。因為同樣以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為君主,且都是領土遼闊的大國,故奧地利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匈帝國合起來又能稱為哈布斯堡帝國(1516-1918)。

历史

簡述

在18世紀末期,弗朗茨二世就任神聖羅馬皇帝之初,德意志的大小邦國依然割據著神羅領土,但神羅皇帝的實權卻不斷削弱。這個情況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崛起之時達到了頂點,德意志諸邦之間的矛盾被民主主義完全激化,神羅作為一個存在時間極長的帝國再也無法維持自己的統一狀態。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執政拿破崙稱帝,把法國升級為帝國,並且威脅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並要求神羅的選帝侯們選舉拿破崙為新一代的神羅皇帝。

有見於此,弗朗茨二世在拿皇稱帝三個月後的8月11日,宣佈哈布斯堡家族所控制的領土一起合併為奧地利帝國,確立了奧地利大於其它領土的方针。他又自封為“奧地利皇帝”,並且把原本的“神羅皇帝弗朗茨二世”變為“奧皇弗朗茨一世”,隨後就發佈了解散神聖羅馬帝國的詔書[3]。弗朗茨一世的這招讓拿破崙無法當上神羅皇帝,而弗朗茨自己也不必丟失祖傳的神羅皇位,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威望損失降到了最低,而新造的奧地利帝國在等級上也能和法蘭西帝國平起平坐[4]。在神聖羅馬帝國覆滅後,萊茵邦聯成為德意志諸邦事實上的繼承者,而神圣羅马帝国的皇位則轉移至奧地利,變為奧地利帝國的皇位。

在當時,奧地利是德意志地區的第一強國,奧皇可以永久兼任德意志邦聯的主席,奧地利也可以在外交場合中代表全體德意志邦國,甚至能僅憑自我喜好來和其它非德意志國家談判。在其存續期間,奧地利是神聖同盟三皇同盟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在梅特涅統治的時期代表著歐洲保守主義的大本營。奧地利因為不需要再管理其它德意志邦國的事物,所以在行政上反而變得更有效率,梅特涅快速整合了哈布斯堡家族領地,使帝國境內形形色色的法律、制度、用詞全部和奧地利本土統一[5]。作為盤踞在中歐的巨型國家,奧地利軍隊在歐洲的四處積極干預自由主義革命,以彰顯奧軍的實力。此外,奧地利的傳統威望依然很高,歷任奧皇都被教廷給與了在教宗選舉中的否決權,這個否決權也繼承自神羅皇帝,直到1914年的一戰,奧地利和意大利發生全面戰爭,奧皇所擁有的教宗選舉權才被羅馬樞機團廢除。

奧地利帝國最大的特點,亦是其最大的弱點便是地跨越多個民族的居住地。在法國大革命所推行的“民族主義風潮”的衝擊下,各地的民族獨立活動日益活躍,奧地利境內的德意志民族渴望和其它德意志邦國統一,而奧地利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們則希望獨立成一個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因此奧地利國內的分裂情緒比其它歐洲列強更加嚴重。這個弱點最終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被德意志第二強的普魯士所利用,普魯士把奧地利驅逐出了德意志的範圍之外。奧地利由於戰敗,只得正視其統治下的諸多非德意志民族,被迫將最大的注意力用在保障民族平等之上[6]。此後,奧地利的國家認同就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德意志—單民族國家”的思考模式中抽離,進入“多民族—普世帝國”的思考模式中。

創立

塑造神聖羅馬帝國性質的變化發生在拉施塔特(1797-1799)和雷根斯堡(1801-1803)的會議期間。1803年3月24日,宣布帝國休會(德語: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 ),將教會國家的數量從81個減少到只有3個,將自由帝國市從51個減少到6個。這項措施旨在取代舊的聖地憲法羅馬帝國,但帝國休會的實際後果是帝國的終結。考慮到這一重大變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創造了奧地利皇帝的稱號,為他自己和他的繼任者。

180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同時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建立了奧地利帝國,將他的所有土地都包括在內。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了一個正式的總體結構,該王朝作為一個選舉君主制已經運作了大約三百年。他這樣做是因為他預見到神聖羅馬帝國的終結,或者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拿破崙,他在那年早些時候接受了法國皇帝的頭銜;弗朗西斯二世最終在1806年晚些時候放棄了德羅馬皇帝的頭銜。為了維護他王朝的帝國地位,他採用了奧地利皇帝的額外世襲頭銜. 除了現在被納入一個新的“皇帝”之外,總體結構的運作及其組成土地的地位最初與1804年之前存在的君合國之情況大致相同。

匈牙利王國的地位尤其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國家從未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一直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王國——這一地位得到了第十條的確認,該條被添加到匈牙利的1790 年憲法在復合君主制階段,並將該州描述為Regnum Independens。匈牙利的事務仍然由其自己的機構(國王和國會)管理,就像以前一樣。因此,沒有帝國機構參與其政府。

1805年9月,法國對帝國的干預加速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衰落和解體。1805年10月20日,由卡爾·麥克·馮·萊伯里希將軍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鎮附近被法國軍隊擊敗。法國的勝利導致20,000名奧地利士兵和許多大砲被俘。拿破崙的軍隊於 1805年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再次取得勝利。弗朗西斯被迫於1805年12月4日至6日與法國進行談判,並於1805年12月6日達成停戰協議。

法國的勝利鼓勵了某些帝國領土的統治者與法國結盟,並宣稱他們正式獨立於帝國。1805年12月10日,選帝侯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四世約瑟夫宣布自己為國王,隨後於12月11日由符騰堡公爵弗雷德里克三世宣布。巴登侯爵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於12月12日被授予大公頭銜。這些新州中的每一個都成為法國的盟友。法國和奧地利在普萊斯堡(今布拉迪斯拉發)簽訂的《普雷斯堡條約》, 斯洛伐克)12月26日,以戰敗的奧地利為代價擴大了拿破崙的德國盟友的領土。

弗朗茨二世同意了屈辱性的《普萊斯堡條約》(1805年12月26日),這實際上意味著長期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並在拿破崙的烙印下將在此過程中失去的德國領土重組為一個前身狀態。成為現代德國,這些屬地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德國目前的邊界內,以及以其他方式削弱奧地利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其他措施。奧地利在德國的某些財產被轉讓給了法國盟友——巴伐利亞國王、符騰堡國王和巴登大公. 奧地利對這些德國國家的要求被無一例外地放棄了。

1806年7月12日,萊茵聯邦成立,由16個主權國家和國家組成。這個聯邦在法國的影響下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1806年8月6日,甚至弗朗西斯也承認了新的形勢,並宣布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因為他不希望拿破崙繼位。這一行動沒有得到英國喬治三世的承認,他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也將漢諾威周圍的德國領土拱手讓給了拿破崙。他的主張後來通過建立由喬治四世和威廉四世擁有的漢諾威王國來解決作為漢諾威國王。繼承只能由男性繼承,因此在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她的叔叔歐內斯特·奧古斯都繼位為漢諾威國王,從而結束了1714年與英國的個人聯盟。

梅特涅時代

在弗朗西斯一世皇帝的授權下,梅特涅在外交政策方面非常自由,梅特涅 ( Klemens von Metternich ) 於1809年成為外交部長。他還於1821年至1848年在弗朗茨一世和他的兒子斐迪南一世的領導下擔任國務大臣一職。1815-1848 年也被稱為“梅特涅時代”。在此期間,梅特涅控制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政策。他還在歐洲政治中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以其強烈的保守觀點和政治態度而聞名。梅特涅的政策強烈反對革命和自由主義。在他看來,自由主義是一種合法化的革命形式。梅特涅認為“君主專制是唯一適當的政府制度”。這一觀念影響了他的反革命政策,以確保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繼續存在。梅特涅是均勢外交的踐行者。他的外交政策旨在維持國際政治平衡,以維護哈布斯堡家族在國際事務中的權力和影響力。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梅特涅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總設計師。奧地利帝國是維也納會議的主要受益者,它與英國普魯士俄羅斯建立了聯盟,形成了四國同盟。 奧地利帝國也從維也納會議中獲得了新的領土,其影響力通過德意志邦聯向北擴展,並進入意大利。由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奧地利成為德意志邦聯的主席國。維也納會議期間,歐洲列強們同意在未來發生爭端或革命時共同出兵,一起討論解決方案。由於梅特涅在這個架構中起到主導作用,所以維也納會議也被稱為“梅特涅代表大會”或“梅特涅系統”。在梅特涅擔任奧地利外交部長期間,奧地利議會的會長也會支援梅特涅,例如艾克斯拉夏佩爾(1818年)、卡爾斯巴德(1819年)、特羅波(1820年)、萊巴赫(1821年)和維羅納(1822年)等。梅特涅雖然在用兵上狠毒,但他也強烈建議各國在“不訴諸暴力的前提下解決革命”,作為保守主義者的他將戰爭視為野蠻人的“下策”,尤其對軍國主義的普魯士持以鄙視態度,並確立了“奧地利嚮往和平”的國際形象。

在維也納會議結束後的30年中,由於梅特涅擅於利用“歐洲君主制國家們害怕革命的恐懼”,他不斷誇大這種恐懼情緒,成功團結了除普魯士以外的所有歐洲列強,幫助奧地利帝國在歐洲處於不敗地位。在梅特涅的領導下,奧地利軍隊積極壓制意大利北部和德國各州的民族主義,定下了“奧地利帝國”始終與“民族統一”為敵的思維。在國內,他奉行類似的理念來壓制自由主義理想,尤其是對匈牙利人。他採用了1819年的卡爾斯巴德法令,該法令使用嚴格的教育、新聞和言論審查制度來壓制革命和自由主義觀念,並使用大量的間諜網絡來監視奧地利平民。

弗朗西斯於1835年去世,這一天標誌著梅特涅在奧地利帝國的影響力開始下降。弗朗西斯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斐迪南一世,但他患有健康問題。斐迪南的即位保留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繼承權,但他沒有執政的能力,奧地利帝國的領導權被移交給梅特涅、路易大公、弗朗茨·安東·科洛拉特伯爵這三人所組成的“國務委員會”。1848年奧地利帝國的自由主義革命終於爆發,梅特涅也負責任的引咎辭職,至此,他的政治生涯結束。梅特涅因為順利使奧地利中興、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國際外交體系、以和平的方式發揮影響力而在歐洲歷史中被人銘記,在梅特涅不再掌權後,再也沒有一個奧地利的外交大臣或首相能如此長時間執政,奧地利本身也不再能對歐洲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梅特涅時代是一個穩定時期:奧地利帝國沒有進行過任何大型戰爭,也沒有實行任何激進的改革,但在各種小細節上卻一一標準化,統一了奧地利境內各式各樣的法律制度。而且,梅特涅時代也被認為是奧地利帝國經濟繁榮的一個時期,至1843年,奧地利的人口爆增到3750萬,城市化也在奧地利的東部地區發生了,光是維也納的人口就達到了40萬。在梅特涅時代,儘管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奧地利出現了巨額赤字虧損,但奧地利帝國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清了大部份負債,保持了穩定的經濟,還達到了幾乎平衡的預算。梅特涅時代,尤其是維也納會議,是現代國際政治中權力平衡(現實主義者觀點)的模範

動盪時期

1848年革命

從 1848 年 3 月到 1849 年 11 月,帝國受到革命運動的威脅,其中大部分是民族主義的。除此之外,自由主義甚至社會主義潮流抵制了帝國長期以來的保守主義。儘管大多數革命計劃都失敗了,但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重大的持久改革包括廢除農奴制、取消審查制度以及奧地利的斐迪南一世承諾在整個帝國實施憲法。

1852 年施瓦岑貝格的費利克斯親王去世後,內政部長亞歷山大·馮·巴赫男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政策。巴赫集中了奧地利帝國的行政權力,但他也支持削弱新聞自由和放棄公開審判的反動政策。他後來代表了絕對主義(或Klerikalabsolutist)的方向,該方向在 1855 年 8 月達成的協議中達到高潮,該協議使羅馬天主教會控制了教育和家庭生活。奧地利帝國歷史上的這一時期將被稱為新專制主義時代,或巴赫的專制主義時代。

巴赫專制

隨著1848年革命破產,1848年12月3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登基並在施瓦岑貝格親王及巴赫等人的幫助下著手建立專制體制。1852年親王施瓦岑貝格迅速去世,至此內政大臣巴赫在奧地利獨攬大權。

對於民族問題和階級革命這兩大時代主題所帶來的“混亂”的恐懼,奧地利開明專制統治的“發明人”亞歷山大·馮·巴赫把一切保守力量都聯合起來。巴赫原本是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律師出身的他在革命中慷慨陳詞,一呼百應,但在向皇室靠攏後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達成了一致——畢竟,有了這些資產階級代表的加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新政府似乎就有了履行立憲承諾的可能性;在這種混亂局面下,也只有哈布斯堡皇室才有可能建立一種集權式的統治來解決當前民族問題。所謂巴赫體系(Bachsches System)的支柱,用Adolf Fischhof的話來說是四支“軍隊”:一支常備軍、一支坐著的公職人員軍、一支跪著的牧師軍隊和一支奉承的軍隊。

監獄裡到處都是政治犯,比如捷克民族主義記者和作家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他被強行驅逐(1851-1855)到布里克森。這次流放破壞了博羅夫斯基的健康,不久他就去世了。這件事使巴赫在捷克人中聲名狼藉,隨後導致了捷克民族運動的加強。然而,巴赫寬鬆的意識形態觀點(除了新專制主義)導致了1850年代經濟自由的大幅上升。國內關稅被取消,農民從封建義務中解放出來。

作為德意志邦聯的領導人,奧地利與志願者一起參加了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48-1850年)。撒丁島與法國結盟以征服倫巴第-威尼斯。奧地利在1859年的武裝衝突中戰敗。維拉弗蘭卡條約和蘇黎世條約移除了倫巴第,除了明喬河以東的部分,即所謂的曼托瓦諾。

改組為奧匈帝國及之後

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奧帝國失去在意大利的米蘭

1861年,由於對少數民族的漠視,而造成其它的民族國家對奧地利有機可乘[7],所以奧地利在此時設立了國家憲法,規定法大於人,並且創建了功能不同的上議院 ( Herrenhaus ) 和下議院 ( Abgeordnetenhaus )以平衡民族問題,但帝國的中一些民族仍然不滿意,尤其以匈牙利人為最。

1864年,在與丹麥的第二次戰爭之後,荷爾斯泰因被奧地利吞併,而石勒蘇益格和勞恩堡則劃歸普魯士管理,但南部丹麥的領土問題內仍在發燒。在德國,德意志邦聯議會取代了原本17邦國的議會;在巴爾幹,匈牙利人在奧地利內部要求廣泛的自治;在意大利,威尼斯被統一的意大利國家所吸引,渴望像米蘭一樣脫離奧國獨立。

1866年,隨著奧地利在奧普戰爭中戰敗,德意志邦聯至此正式解體,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城邦的時代。內政方面,匈牙利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國內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奥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更加加劇了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在一些政府官员劝告下,奥皇弗朗茨·约瑟夫決定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雖然如此,但帝國內各部分以匈牙利贵族的势力最為強大这些贵族,而他們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縱使維也納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最終僅与匈牙利的贵族協商,在1867年組成一個共主邦聯──奧匈帝國

1867年,《奧匈妥協案》獲得通過,匈牙利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作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在平等的基礎上加入,奧地利成為了奧匈帝國的一部份,這種狀態稱之為“二元君主制”[8]。常見的縮寫KuK(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帝國和皇家”)並不是指雙重君主制,而是起源於 1745 年,當時“皇家”部分指的是匈牙利使徒王國。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匈帝國發行了在被佔領地區使用的軍用郵票,上面寫著“KuK Feldpost”或KuK Militärpost。自此,奧地利帝國降級為奧匈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稱為內萊塔尼亞,匈牙利則稱為外萊塔尼亞

1918年,奧匈帝國由於一戰的戰敗而被協約國解體,而奧地利帝國的主體——奧地利皇室領地改為奧地利共和國,直到其1938年被納粹德國兼併。

1945年,奧地利隨著納粹德國一起在二戰戰敗,奧地利成為歐洲的永久中立國,並給國際社會規定奧地利和德國永久分離,是為獨立的兩國。

构成领土

 
奥地利帝国的民族组成。

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皇室领土,包括1848年革命后地方政府重组和1860年十月宪法后的领土:

过去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前奥地利(于今日法国、德国和瑞士)已于1805年《普雷斯堡和约》中失去。

歷任奧皇

 
帝國皇冠,原為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私人皇冠

弗朗茨稱帝後,到1867年重組為奧匈帝國共有3位君主。若算至哈布斯堡王朝覆亡,則共由四位君主曾使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

奧地利帝國時期
奧匈帝國時期

參見

参考文献

  1. ^ Brigitte Vacha, Die Habsburger, Eine Europäische Familiengeschichte, Sonderausgabe 1996, p. 413.
  2. ^ Serbische Wojewodschaft u. Temeser Banat (Wojewodschaft S. u. Temeser Banat). In: Pierers Universal-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3. ^ Bey der Niederlegung der kaiserlichen Reichs-Regierung. Dekret vom 6. August 1806.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Band 5, Beilage 3, S. 256 ff. (auf Wikisource, Verkündung der neuen Titulatur als Kaiser von Österreich)
  4. ^ Hans-Erich Stier (dir.) : « Westermann Grosser Atlas zur Weltgeschichte », 1985, ISBN 3-14-100919-8, pp. 130-131 et Onésime Reclus : « Grande Géographie Bong illustrée », tome II, 1912.
  5. ^ Allerhöchste Pragmatikal-Verordnung vom 11. August 1804.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der Deutschen Kaiser und Könige. Band 5, Beilage 2, S. 249 f. (auf Wikisource, Franz’ Proklamation des Kaisertums Österreich)
  6. ^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7. ^ Handelsbeziehungen zwischen Serbien und dem Kaiserreich Österreich. In: Pierers Universal-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8. ^ Die besondere Doppelmonarchie Österreichs und der Nationalstaat des Deutschen Reiches, ein Vergleich der beiden Lände.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 Lalor, John J. (Ed), 1881. Encyclopædia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Best American and European Writers. New York, NY: Maynard, Merrill, and Co.
  • Manfred, Albert M., 1973. Napoleon Bonaparte. Prague, Czech Republic: Svoboda.
  • Skřivan, Aleš, 1999. European Politics 1648-1914 [Evropská politika 1648-1914]. Prague, Czech Republic: Aleš Skřivan.

奧地利帝國, 此條目可参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 此條目可参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奧地利帝國 德語 Kaisertum Osterreich 奥地利德语 Kaiserthum Oesterreich 指的是一个在1804 1867年及1867 1918年间位于中欧的多民族国家 首都是維也納 也是哈布斯堡王朝所統治的國家中能全面執行君主專制的一個 中文裏所說的奧國 奧帝國指的即這段時期 奥地利帝国 Kaisertum Osterreich1804年 1867年国旗 国徽格言 A E I O U 国歌 帝皇颂 Kaiserhymnen source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1815年的奥地利帝国地位德意志邦聯成员国及主席国 奥地利帝国疆域 局部领土 1815年 1866年 首都及最大城市维也纳常用语言德语 匈牙利语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 波兰语 鲁塞尼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罗马尼亚语 意大利语宗教罗马天主教政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皇帝 1804 1835弗朗茨一世 1835 1848斐迪南一世 1848 1867弗朗茨 约瑟夫一世首相 英语 List of Ministers President of Austria 1821 1848克莱门斯 文策尔 首任 1867弗里德里希 斐迪南 英语 Friedrich Ferdinand von Beust 末任 立法机构帝国议会 上议院贵族院 下议院众议院历史时期现代 宣告成立1804年8月11日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06年8月6日 维也纳会议1815年6月8日 立宪 英语 October Diploma 1860年10月20日 普奥战争1866年6月14日 布拉格条约1866年8月23日 1867年折衷方案1867年3月30日面积1804年698 700平方公里1918年681 727平方公里人口 1804年21200000 1918年52000000货币塔勒 1804 1857 联邦塔勒 英语 Vereinsthaler 1857 1867 前身 继承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薩爾茨堡選侯國匈牙利王國威尼斯共和國米蘭公國波希米亞王冠領地摩拉維亞侯國波蘭 立陶宛聯邦克羅地亞王國斯拉沃尼亞王國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布科維納公國特蘭希瓦尼亞親王國七共同體聯邦 北德意志邦聯奧匈帝國 內萊塔尼亞 外萊塔尼亞義大利王國華沙公國克拉科夫自由市今属于 奥地利 克罗地亚 捷克 匈牙利 義大利 蒙特內哥羅 波蘭 羅馬尼亞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烏克蘭奧地利帝國的皇室為哈布斯堡的支係 哈布斯堡 洛林家族 於1804年8月11日建國 由弗朗茨二世創立 弗朗茨二世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由於神羅的解體 他的頭銜也變更為 奧地利皇帝 簡稱 奧皇 他将19世紀之前所有的哈布斯堡領土连成一體 合并为一个單一制的國家 直到1848年才開始有聯邦制的傾向 在1867年後 奧地利帝國允許其境內的匈牙利王國獨立 讓匈牙利和奧地利共組奧匈帝國 而奧地利帝國則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兩個組成部份之一 1 奧地利帝國經濟工業發達 雖然海外殖民不若其他歐洲國家 仍被歐洲人视为列強之一 是当时歐洲的面積第二大國 僅次於俄國 有698 700平方公里 歐洲人口第三大國 次於俄國和法國 有2120萬人 虽然奧地利帝國的首都和大部份经济城市都位於中歐地區 但它的版圖也橫跨東歐和南歐 統治著諸多不同的民族 包括今日之奧地利 捷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亞 斯洛伐克 克羅地亞 北意大利 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 2 因為同樣以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為君主 且都是領土遼闊的大國 故奧地利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西班牙帝國 奧匈帝國合起來又能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1516 1918 目录 1 历史 1 1 簡述 1 2 創立 1 3 梅特涅時代 1 4 動盪時期 1 4 1 1848年革命 1 4 2 巴赫專制 1 5 改組為奧匈帝國及之後 2 构成领土 3 歷任奧皇 4 參見 5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簡述 编辑 在18世紀末期 弗朗茨二世就任神聖羅馬皇帝之初 德意志的大小邦國依然割據著神羅領土 但神羅皇帝的實權卻不斷削弱 這個情況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之時達到了頂點 德意志諸邦之間的矛盾被民主主義完全激化 神羅作為一個存在時間極長的帝國再也無法維持自己的統一狀態 1804年5月18日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執政拿破崙稱帝 把法國升級為帝國 並且威脅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 並要求神羅的選帝侯們選舉拿破崙為新一代的神羅皇帝 有見於此 弗朗茨二世在拿皇稱帝三個月後的8月11日 宣佈哈布斯堡家族所控制的領土一起合併為奧地利帝國 確立了奧地利大於其它領土的方针 他又自封為 奧地利皇帝 並且把原本的 神羅皇帝弗朗茨二世 變為 奧皇弗朗茨一世 隨後就發佈了解散神聖羅馬帝國的詔書 3 弗朗茨一世的這招讓拿破崙無法當上神羅皇帝 而弗朗茨自己也不必丟失祖傳的神羅皇位 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威望損失降到了最低 而新造的奧地利帝國在等級上也能和法蘭西帝國平起平坐 4 在神聖羅馬帝國覆滅後 萊茵邦聯成為德意志諸邦事實上的繼承者 而神圣羅马帝国的皇位則轉移至奧地利 變為奧地利帝國的皇位 在當時 奧地利是德意志地區的第一強國 奧皇可以永久兼任德意志邦聯的主席 奧地利也可以在外交場合中代表全體德意志邦國 甚至能僅憑自我喜好來和其它非德意志國家談判 在其存續期間 奧地利是神聖同盟及三皇同盟中的主要成員之一 在梅特涅統治的時期代表著歐洲保守主義的大本營 奧地利因為不需要再管理其它德意志邦國的事物 所以在行政上反而變得更有效率 梅特涅快速整合了哈布斯堡家族領地 使帝國境內形形色色的法律 制度 用詞全部和奧地利本土統一 5 作為盤踞在中歐的巨型國家 奧地利軍隊在歐洲的四處積極干預自由主義革命 以彰顯奧軍的實力 此外 奧地利的傳統威望依然很高 歷任奧皇都被教廷給與了在教宗選舉中的否決權 這個否決權也繼承自神羅皇帝 直到1914年的一戰 奧地利和意大利發生全面戰爭 奧皇所擁有的教宗選舉權才被羅馬的樞機團廢除 奧地利帝國最大的特點 亦是其最大的弱點便是地跨越多個民族的居住地 在法國大革命所推行的 民族主義風潮 的衝擊下 各地的民族獨立活動日益活躍 奧地利境內的德意志民族渴望和其它德意志邦國統一 而奧地利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們則希望獨立成一個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 因此奧地利國內的分裂情緒比其它歐洲列強更加嚴重 這個弱點最終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被德意志第二強的普魯士所利用 普魯士把奧地利驅逐出了德意志的範圍之外 奧地利由於戰敗 只得正視其統治下的諸多非德意志民族 被迫將最大的注意力用在保障民族平等之上 6 此後 奧地利的國家認同就發生了巨大轉變 從 德意志 單民族國家 的思考模式中抽離 進入 多民族 普世帝國 的思考模式中 創立 编辑 主条目 拿破崙戰爭和萊茵邦聯 塑造神聖羅馬帝國性質的變化發生在拉施塔特 1797 1799 和雷根斯堡 1801 1803 的會議期間 1803年3月24日 宣布帝國休會 德語 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 將教會國家的數量從81個減少到只有3個 將自由帝國市從51個減少到6個 這項措施旨在取代舊的聖地憲法羅馬帝國 但帝國休會的實際後果是帝國的終結 考慮到這一重大變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創造了奧地利皇帝的稱號 為他自己和他的繼任者 1804年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 同時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 建立了奧地利帝國 將他的所有土地都包括在內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 他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了一個正式的總體結構 該王朝作為一個選舉君主制已經運作了大約三百年 他這樣做是因為他預見到神聖羅馬帝國的終結 或者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拿破崙 他在那年早些時候接受了法國皇帝的頭銜 弗朗西斯二世最終在1806年晚些時候放棄了德羅馬皇帝的頭銜 為了維護他王朝的帝國地位 他採用了奧地利皇帝的額外世襲頭銜 除了現在被納入一個新的 皇帝 之外 總體結構的運作及其組成土地的地位最初與1804年之前存在的君合國之情況大致相同 匈牙利王國的地位尤其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國家從未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一直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王國 這一地位得到了第十條的確認 該條被添加到匈牙利的1790 年憲法在復合君主制階段 並將該州描述為Regnum Independens 匈牙利的事務仍然由其自己的機構 國王和國會 管理 就像以前一樣 因此 沒有帝國機構參與其政府 1805年9月 法國對帝國的干預加速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衰落和解體 1805年10月20日 由卡爾 麥克 馮 萊伯里希將軍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鎮附近被法國軍隊擊敗 法國的勝利導致20 000名奧地利士兵和許多大砲被俘 拿破崙的軍隊於 1805年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再次取得勝利 弗朗西斯被迫於1805年12月4日至6日與法國進行談判 並於1805年12月6日達成停戰協議 法國的勝利鼓勵了某些帝國領土的統治者與法國結盟 並宣稱他們正式獨立於帝國 1805年12月10日 選帝侯兼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四世約瑟夫宣布自己為國王 隨後於12月11日由符騰堡公爵弗雷德里克三世宣布 巴登侯爵查爾斯 弗雷德里克於12月12日被授予大公頭銜 這些新州中的每一個都成為法國的盟友 法國和奧地利在普萊斯堡 今布拉迪斯拉發 簽訂的 普雷斯堡條約 斯洛伐克 12月26日 以戰敗的奧地利為代價擴大了拿破崙的德國盟友的領土 弗朗茨二世同意了屈辱性的 普萊斯堡條約 1805年12月26日 這實際上意味著長期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 並在拿破崙的烙印下將在此過程中失去的德國領土重組為一個前身狀態 成為現代德國 這些屬地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在德國目前的邊界內 以及以其他方式削弱奧地利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其他措施 奧地利在德國的某些財產被轉讓給了法國盟友 巴伐利亞國王 符騰堡國王和巴登大公 奧地利對這些德國國家的要求被無一例外地放棄了 1806年7月12日 萊茵聯邦成立 由16個主權國家和國家組成 這個聯邦在法國的影響下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 1806年8月6日 甚至弗朗西斯也承認了新的形勢 並宣布神聖羅馬帝國解體 因為他不希望拿破崙繼位 這一行動沒有得到英國喬治三世的承認 他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 也將漢諾威周圍的德國領土拱手讓給了拿破崙 他的主張後來通過建立由喬治四世和威廉四世擁有的漢諾威王國來解決作為漢諾威國王 繼承只能由男性繼承 因此在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 她的叔叔歐內斯特 奧古斯都繼位為漢諾威國王 從而結束了1714年與英國的個人聯盟 梅特涅時代 编辑 主条目 克萊門斯 馮 梅特涅 在弗朗西斯一世皇帝的授權下 梅特涅在外交政策方面非常自由 梅特涅 Klemens von Metternich 於1809年成為外交部長 他還於1821年至1848年在弗朗茨一世和他的兒子斐迪南一世的領導下擔任國務大臣一職 1815 1848 年也被稱為 梅特涅時代 在此期間 梅特涅控制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政策 他還在歐洲政治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以其強烈的保守觀點和政治態度而聞名 梅特涅的政策強烈反對革命和自由主義 在他看來 自由主義是一種合法化的革命形式 梅特涅認為 君主專制是唯一適當的政府制度 這一觀念影響了他的反革命政策 以確保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繼續存在 梅特涅是均勢外交的踐行者 他的外交政策旨在維持國際政治平衡 以維護哈布斯堡家族在國際事務中的權力和影響力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 梅特涅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總設計師 奧地利帝國是維也納會議的主要受益者 它與英國 普魯士和俄羅斯建立了聯盟 形成了四國同盟 奧地利帝國也從維也納會議中獲得了新的領土 其影響力通過德意志邦聯向北擴展 並進入意大利 由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 奧地利成為德意志邦聯的主席國 維也納會議期間 歐洲列強們同意在未來發生爭端或革命時共同出兵 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由於梅特涅在這個架構中起到主導作用 所以維也納會議也被稱為 梅特涅代表大會 或 梅特涅系統 在梅特涅擔任奧地利外交部長期間 奧地利議會的會長也會支援梅特涅 例如艾克斯拉夏佩爾 1818年 卡爾斯巴德 1819年 特羅波 1820年 萊巴赫 1821年 和維羅納 1822年 等 梅特涅雖然在用兵上狠毒 但他也強烈建議各國在 不訴諸暴力的前提下解決革命 作為保守主義者的他將戰爭視為野蠻人的 下策 尤其對軍國主義的普魯士持以鄙視態度 並確立了 奧地利嚮往和平 的國際形象 在維也納會議結束後的30年中 由於梅特涅擅於利用 歐洲君主制國家們害怕革命的恐懼 他不斷誇大這種恐懼情緒 成功團結了除普魯士以外的所有歐洲列強 幫助奧地利帝國在歐洲處於不敗地位 在梅特涅的領導下 奧地利軍隊積極壓制意大利北部和德國各州的民族主義 定下了 奧地利帝國 始終與 民族統一 為敵的思維 在國內 他奉行類似的理念來壓制自由主義理想 尤其是對匈牙利人 他採用了1819年的卡爾斯巴德法令 該法令使用嚴格的教育 新聞和言論審查制度來壓制革命和自由主義觀念 並使用大量的間諜網絡來監視奧地利平民 弗朗西斯於1835年去世 這一天標誌著梅特涅在奧地利帝國的影響力開始下降 弗朗西斯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斐迪南一世 但他患有健康問題 斐迪南的即位保留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繼承權 但他沒有執政的能力 奧地利帝國的領導權被移交給梅特涅 路易大公 弗朗茨 安東 科洛拉特伯爵這三人所組成的 國務委員會 1848年奧地利帝國的自由主義革命終於爆發 梅特涅也負責任的引咎辭職 至此 他的政治生涯結束 梅特涅因為順利使奧地利中興 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國際外交體系 以和平的方式發揮影響力而在歐洲歷史中被人銘記 在梅特涅不再掌權後 再也沒有一個奧地利的外交大臣或首相能如此長時間執政 奧地利本身也不再能對歐洲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梅特涅時代是一個穩定時期 奧地利帝國沒有進行過任何大型戰爭 也沒有實行任何激進的改革 但在各種小細節上卻一一標準化 統一了奧地利境內各式各樣的法律制度 而且 梅特涅時代也被認為是奧地利帝國經濟繁榮的一個時期 至1843年 奧地利的人口爆增到3750萬 城市化也在奧地利的東部地區發生了 光是維也納的人口就達到了40萬 在梅特涅時代 儘管在拿破崙戰爭之後 奧地利出現了巨額赤字虧損 但奧地利帝國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清了大部份負債 保持了穩定的經濟 還達到了幾乎平衡的預算 梅特涅時代 尤其是維也納會議 是現代國際政治中權力平衡 現實主義者觀點 的模範 動盪時期 编辑 1848年革命 编辑 主条目 1848年革命 從 1848 年 3 月到 1849 年 11 月 帝國受到革命運動的威脅 其中大部分是民族主義的 除此之外 自由主義甚至社會主義潮流抵制了帝國長期以來的保守主義 儘管大多數革命計劃都失敗了 但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 重大的持久改革包括廢除農奴制 取消審查制度以及奧地利的斐迪南一世承諾在整個帝國實施憲法 1852 年施瓦岑貝格的費利克斯親王去世後 內政部長亞歷山大 馮 巴赫男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政策 巴赫集中了奧地利帝國的行政權力 但他也支持削弱新聞自由和放棄公開審判的反動政策 他後來代表了絕對主義 或Klerikalabsolutist 的方向 該方向在 1855 年 8 月達成的協議中達到高潮 該協議使羅馬天主教會控制了教育和家庭生活 奧地利帝國歷史上的這一時期將被稱為新專制主義時代 或巴赫的專制主義時代 巴赫專制 编辑 主条目 亞歷山大 馮 巴赫男爵 隨著1848年革命破產 1848年12月3日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登基並在施瓦岑貝格親王及巴赫等人的幫助下著手建立專制體制 1852年親王施瓦岑貝格迅速去世 至此內政大臣巴赫在奧地利獨攬大權 對於民族問題和階級革命這兩大時代主題所帶來的 混亂 的恐懼 奧地利開明專制統治的 發明人 亞歷山大 馮 巴赫把一切保守力量都聯合起來 巴赫原本是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早年律師出身的他在革命中慷慨陳詞 一呼百應 但在向皇室靠攏後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與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達成了一致 畢竟 有了這些資產階級代表的加入 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的新政府似乎就有了履行立憲承諾的可能性 在這種混亂局面下 也只有哈布斯堡皇室才有可能建立一種集權式的統治來解決當前民族問題 所謂巴赫體系 Bachsches System 的支柱 用Adolf Fischhof的話來說是四支 軍隊 一支常備軍 一支坐著的公職人員軍 一支跪著的牧師軍隊和一支奉承的軍隊 監獄裡到處都是政治犯 比如捷克民族主義記者和作家Karel Havlicek Borovsky 他被強行驅逐 1851 1855 到布里克森 這次流放破壞了博羅夫斯基的健康 不久他就去世了 這件事使巴赫在捷克人中聲名狼藉 隨後導致了捷克民族運動的加強 然而 巴赫寬鬆的意識形態觀點 除了新專制主義 導致了1850年代經濟自由的大幅上升 國內關稅被取消 農民從封建義務中解放出來 作為德意志邦聯的領導人 奧地利與志願者一起參加了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 1848 1850年 撒丁島與法國結盟以征服倫巴第 威尼斯 奧地利在1859年的武裝衝突中戰敗 維拉弗蘭卡條約和蘇黎世條約移除了倫巴第 除了明喬河以東的部分 即所謂的曼托瓦諾 改組為奧匈帝國及之後 编辑 主条目 奥匈帝国和內萊塔尼亞 1859年 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奧帝國失去在意大利的米蘭 1861年 由於對少數民族的漠視 而造成其它的民族國家對奧地利有機可乘 7 所以奧地利在此時設立了國家憲法 規定法大於人 並且創建了功能不同的上議院 Herrenhaus 和下議院 Abgeordnetenhaus 以平衡民族問題 但帝國的中一些民族仍然不滿意 尤其以匈牙利人為最 1864年 在與丹麥的第二次戰爭之後 荷爾斯泰因被奧地利吞併 而石勒蘇益格和勞恩堡則劃歸普魯士管理 但南部丹麥的領土問題內仍在發燒 在德國 德意志邦聯議會取代了原本17邦國的議會 在巴爾幹 匈牙利人在奧地利內部要求廣泛的自治 在意大利 威尼斯被統一的意大利國家所吸引 渴望像米蘭一樣脫離奧國獨立 1866年 隨著奧地利在奧普戰爭中戰敗 德意志邦聯至此正式解體 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城邦的時代 內政方面 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 國內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 奥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更加加劇了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 在一些政府官员劝告下 奥皇弗朗茨 约瑟夫決定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 雖然如此 但帝國內各部分以匈牙利贵族的势力最為強大这些贵族 而他們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 縱使維也納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 但最終僅与匈牙利的贵族協商 在1867年組成一個共主邦聯 奧匈帝國 1867年 奧匈妥協案 獲得通過 匈牙利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作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在平等的基礎上加入 奧地利成為了奧匈帝國的一部份 這種狀態稱之為 二元君主制 8 常見的縮寫KuK Kaiserliche und Konigliche 帝國和皇家 並不是指雙重君主制 而是起源於 1745 年 當時 皇家 部分指的是匈牙利使徒王國 然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匈帝國發行了在被佔領地區使用的軍用郵票 上面寫著 KuK Feldpost 或KuK Militarpost 自此 奧地利帝國降級為奧匈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 稱為內萊塔尼亞 匈牙利則稱為外萊塔尼亞 1918年 奧匈帝國由於一戰的戰敗而被協約國解體 而奧地利帝國的主體 奧地利皇室領地改為奧地利共和國 直到其1938年被納粹德國兼併 1945年 奧地利隨著納粹德國一起在二戰戰敗 奧地利成為歐洲的永久中立國 並給國際社會規定奧地利和德國永久分離 是為獨立的兩國 构成领土 编辑 奥地利帝国的民族组成 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皇室领土 包括1848年革命后地方政府重组和1860年十月宪法后的领土 奥地利大公国 Erzherzogtum Osterreich 恩河以下奥地利 Erzherzogtum Osterreich unter der Enns 恩河以上奥地利 Erzherzogtum Osterreich ob der Enns 薩爾斯堡公國 Herzogtum Salzburg 1815年 1850年上奥地利的萨尔察赫区 Salzachkreis 施泰尔马克公国 Herzogtum Steiermark 蒂罗尔亲王级伯国及福拉尔贝格 Gefurstete Grafschaft Tirol mit dem Lande Vorarlberg 1861年分割 伊利里亚王国 Konigreich Illyrien 1849年 1850年分割 克恩顿公国 Herzogtum Karnten 克雷恩公国 Herzogtum Krain 奥地利滨海地区 Kustenland 戈里齐亚和格拉迪斯卡亲王级伯国 Gefurstete Grafschaft Gorz und Gradisca 的里雅斯特帝国自由市 Triest 伊斯特拉边区 Markgrafschaft Istrien 波希米亞王冠領地 波希米亚王国 Konigreich Bohmen 摩拉維亞侯國 Markgrafschaft Mahren 西里西亚公国 Herzogtum Schlesien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Ko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 及 布科维纳公国 Herzogtum Bukowina 于1850年分离出来 匈牙利王国 Konigreich Ungarn 及 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 英语 Principality of Transylvania 1711 1867 Grossfurstentum Siebenburgen 塞尔维亚和蒂米什瓦 巴纳特公国 英语 Voivodeship of Serbia and Banat of Temeschwar Woiwodschaft Serbien und Temescher Banat 1849年建立 1860年并入匈牙利和斯拉沃尼亚 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 英语 Serbian Vojvodina 1848年 49年事实自治 但未受承认 蒂米什瓦 巴纳特 英语 Banat of Temeswar 克罗地亚王国 Konigreich Kroatien 斯拉沃尼亚王国 Konigreich Slawonien 伦巴第 威尼西亚王国 Lombardo Venezianisches Konigreich 1859年 1866年失去 达尔马提亚王国 Konigreich Dalmatien 军事前线地区 Militargrenze 克罗地亚军事前线 Kroatische Militargrenze 斯拉沃尼亚军事前线 英语 Slavonian Military Frontier Slawonische Militargrenze 巴纳特军事前线 英语 Banat Military Frontier Banater Militargrenze 特兰西瓦尼亚军事前线 英语 Transylvanian Military Frontier Siebenburger Militargrenze 1853年并入特兰西瓦尼亚过去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前奥地利 于今日法国 德国和瑞士 已于1805年 普雷斯堡和约 中失去 歷任奧皇 编辑 帝國皇冠 原為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私人皇冠 自弗朗茨稱帝後 到1867年重組為奧匈帝國共有3位君主 若算至哈布斯堡王朝覆亡 則共由四位君主曾使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 奧地利帝國時期弗朗茨一世 在位1804年 1835年 英譯為法蘭西斯 斐迪南一世 在位1835年 1848年 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 在位1848年 1867年 英譯為法蘭西斯 約瑟夫 奧匈帝國時期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 在位1867年 1916年 卡爾一世 在位1916年 1918年 為末代奧皇 英譯為查理 卒於1922年 參見 编辑哈布斯堡 洛林皇朝 奥匈帝国 哈布斯堡君主國 內萊塔尼亞参考文献 编辑 Brigitte Vacha Die Habsburger Eine Europaische Familiengeschichte Sonderausgabe 1996 p 413 Serbische Wojewodschaft u Temeser Banat Wojewodschaft S u Temeser Banat In Pierers Universal 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Bey der Niederlegung der kaiserlichen Reichs Regierung Dekret vom 6 August 1806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Band 5 Beilage 3 S 256 ff auf Wikisource Verkundung der neuen Titulatur als Kaiser von Osterreich Hans Erich Stier dir Westermann Grosser Atlas zur Weltgeschichte 1985 ISBN 3 14 100919 8 pp 130 131 et Onesime Reclus Grande Geographie Bong illustree tome II 1912 Allerhochste Pragmatikal Verordnung vom 11 August 1804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der Deutschen Kaiser und Konige Band 5 Beilage 2 S 249 f auf Wikisource Franz Proklamation des Kaisertums Osterreich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Handelsbeziehungen zwischen Serbien und dem Kaiserreich Osterreich In Pierers Universal 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Die besondere Doppelmonarchie Osterreichs und der Nationalstaat des Deutschen Reiches ein Vergleich der beiden Lande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Lalor John J Ed 1881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Best American and European Writers New York NY Maynard Merrill and Co Manfred Albert M 1973 Napoleon Bonaparte Prague Czech Republic Svoboda Skrivan Ales 1999 European Politics 1648 1914 Evropska politika 1648 1914 Prague Czech Republic Ales Skrivan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奧地利帝國 amp oldid 7552970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