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布拉格和約(德語:Prager Frieden)是1866年8月23日普魯士奧普戰爭後和奧地利所簽訂的和約。

普魯士的勢力範圍(1866年)

立約背景

普魯士為完成德意志統一運動,促成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亦稱七星期戰爭)。在戰爭開始前,俾斯麥與意大利國王伊曼紐二世結盟,若意大利支持普魯士攻打奧地利,它可從奧地利手中獲得威尼西亞。另一方面由於法國軍隊駐守羅馬,阻礙了意大利統一,因此俾斯麥贏得意大利的中立。此外,俄國因在克里米亞戰爭未能得到奧地利的協助而關係變差,加上戰爭中普魯士一直保持中立,故在戰後普魯士與俄國的關係變好,贏得俄國在普奧戰爭的中立。接下來,俾斯麥只需要取得法國的中立,他含糊地答應法國給予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以誘使法國保持中立。俾斯麥取得意大利、俄國及法國的中立後,便誘使奧地利開戰。普魯士以什列斯威荷尔斯泰因為藉口,引起奧地利主動出擊,引發普奧戰爭。

立約原因

普奧戰爭由開始時已經由普魯士取得勝利,普軍因工業化成功而展示其優越。然而,俾斯麥為了避免法國與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因而勸諭威廉一世與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國則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跟普魯士在8月23日簽訂布拉格條約。

 
附属于奥地利帝国的伦巴第-威尼托王国

條約內容

  1. 奧地利不得干預德意志之內政,並解散德意志邦聯。
  2. 普魯士兼併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公國法蘭克福
  3. 奧地利允許以普魯士為首於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聯邦,奧地利不得參與或干預。
  4. 南德意志各邦國(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達姆斯塔)仍未加入德意志邦聯,組成了一些親法、模糊不清的聯盟。
  5. 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予意大利。但由於奧地利在對意大利的戰場上大獲全勝,故奧地利拒絕直接割讓威尼西亞予意大利,而是將威尼西亞轉讓予戰爭調停者的法國拿破崙三世,再由法國將威尼西亞予意大利王國。

影響及結果

普魯士

俾斯麥與奧國訂立寬鬆的布拉格條約,成功贏得奧地利的信任,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取得中立。 此外,戰爭後普魯士領導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聯,向德國的統一邁進一大步。南德四個邦國仍然處於法國的影響力之下,未有加入德意志聯邦。故此普魯士只需要解決法國的威脅,便能完成德意志統一事業。在後來的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她一起抗戰。

奧地利

奧地利將伦巴第-威尼托割讓給義大利,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奧地利的戰敗,對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造成危機,最終於1867年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其他歐洲國家

意大利

意大利取回威尼西亞,只剩下由法軍駐兵的羅馬便完成意大利統一運動,因此意大利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以抗拒法國的阻礙。

法國

俾斯麥並沒有將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給予法國,遭受到外交挫敗。同時,由於奧地利戰敗而令奧國與法國在戰前所訂立的協議無法兌現,協議承諾奧地利給予法國威尼西亞,這令法帝國統治進一步不穩定。拿破崙三世在普奧戰爭中無法取得任何利益,故埋下了普法戰爭的伏線。

參考資料

  • 郭兆棠:《西方的巨變》(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3年)。ISBN 9575864298
  • 陳崇武主審,袁征主編:《世界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年)。ISBN 7-5617-0631-6
  • 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ISBN 9570902140
  • 丁建弘:《德國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年)。ISBN 7806810692
  • Farmer, Alan.,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1815-90.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2001.

參見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关于三十年戰爭中的同名條約, 请见, 布拉格和約, 1635年, 布拉格和約, 德語, prager, frieden, 是1866年8月23日普魯士在奧普戰爭後和奧地利所簽訂的和約, 普魯士的勢力範圍, 1866年, 目录, 立約背景, 立約原因, 條約內容, 影響及結果, 普魯士, 奧地利, 其他歐洲國家, 意大利, 法國, 參考資料, 參見立約背景, 编辑普魯士為完成德意志統一運動, 促成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 亦稱七星期戰爭, 在戰爭開始前, 俾斯麥與意大利國王伊曼紐二世結盟,. 关于三十年戰爭中的同名條約 请见 布拉格和約 1635年 布拉格和約 德語 Prager Frieden 是1866年8月23日普魯士在奧普戰爭後和奧地利所簽訂的和約 普魯士的勢力範圍 1866年 目录 1 立約背景 2 立約原因 3 條約內容 4 影響及結果 4 1 普魯士 4 2 奧地利 4 3 其他歐洲國家 4 3 1 意大利 4 3 2 法國 5 參考資料 6 參見立約背景 编辑普魯士為完成德意志統一運動 促成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 亦稱七星期戰爭 在戰爭開始前 俾斯麥與意大利國王伊曼紐二世結盟 若意大利支持普魯士攻打奧地利 它可從奧地利手中獲得威尼西亞 另一方面由於法國軍隊駐守羅馬 阻礙了意大利統一 因此俾斯麥贏得意大利的中立 此外 俄國因在克里米亞戰爭未能得到奧地利的協助而關係變差 加上戰爭中普魯士一直保持中立 故在戰後普魯士與俄國的關係變好 贏得俄國在普奧戰爭的中立 接下來 俾斯麥只需要取得法國的中立 他含糊地答應法國給予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 以誘使法國保持中立 俾斯麥取得意大利 俄國及法國的中立後 便誘使奧地利開戰 普魯士以什列斯威及荷尔斯泰因為藉口 引起奧地利主動出擊 引發普奧戰爭 立約原因 编辑普奧戰爭由開始時已經由普魯士取得勝利 普軍因工業化成功而展示其優越 然而 俾斯麥為了避免法國與俄國干預戰爭 俾斯麥因而勸諭威廉一世與奧地利議和 不急於求成 奧國則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 跟普魯士在8月23日簽訂布拉格條約 附属于奥地利帝国的伦巴第 威尼托王国條約內容 编辑奧地利不得干預德意志之內政 並解散德意志邦聯 普魯士兼併什勒斯維希 霍爾斯坦 漢諾威 黑森 卡塞爾 拿騷公國及法蘭克福 奧地利允許以普魯士為首於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聯邦 奧地利不得參與或干預 南德意志各邦國 巴伐利亞 符騰堡 巴登 黑森 達姆斯塔 仍未加入德意志邦聯 組成了一些親法 模糊不清的聯盟 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予意大利 但由於奧地利在對意大利的戰場上大獲全勝 故奧地利拒絕直接割讓威尼西亞予意大利 而是將威尼西亞轉讓予戰爭調停者的法國拿破崙三世 再由法國將威尼西亞予意大利王國 影響及結果 编辑普魯士 编辑 俾斯麥與奧國訂立寬鬆的布拉格條約 成功贏得奧地利的信任 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取得中立 此外 戰爭後普魯士領導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聯 向德國的統一邁進一大步 南德四個邦國仍然處於法國的影響力之下 未有加入德意志聯邦 故此普魯士只需要解決法國的威脅 便能完成德意志統一事業 在後來的普法戰爭時 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 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她一起抗戰 奧地利 编辑 奧地利將伦巴第 威尼托割讓給義大利 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 奧地利的戰敗 對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造成危機 最終於1867年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其他歐洲國家 编辑 意大利 编辑 意大利取回威尼西亞 只剩下由法軍駐兵的羅馬便完成意大利統一運動 因此意大利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 以抗拒法國的阻礙 法國 编辑 俾斯麥並沒有將萊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亞給予法國 遭受到外交挫敗 同時 由於奧地利戰敗而令奧國與法國在戰前所訂立的協議無法兌現 協議承諾奧地利給予法國威尼西亞 這令法帝國統治進一步不穩定 拿破崙三世在普奧戰爭中無法取得任何利益 故埋下了普法戰爭的伏線 參考資料 编辑郭兆棠 西方的巨變 香港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3年 ISBN 9575864298 陳崇武主審 袁征主編 世界近代史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 1991年 ISBN 7 5617 0631 6 王曾才 西洋近代史 台北 正中書局 1979年 ISBN 9570902140 丁建弘 德國通史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 2002年 ISBN 7806810692 Farmer Alan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1815 90 London Hodder amp Stoughton 2001 參見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奧普戰爭 德意志統一 拿破崙三世 普魯士 奧地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布拉格條約 1866年 amp oldid 7579941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