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台灣番界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土牛紅線,是台灣明鄭時首先設置、清治時普遍設置的界線。清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土地主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時稱「番地」。該界線主要功能即在在於區分漢人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而事實上,土牛紅線也代表清政府實際領土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也稱為土牛番界,在日治時期後又寫做蕃界

土牛界線
1735年法國人所繪清廷實際控制臺灣區域
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黑色線段以東代表高砂族區域

歷史 编辑

明朝 编辑

 
臺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漢番界碑

鄭成功率領明鄭軍隊擊敗荷蘭佔據台灣,大致承襲荷蘭王田制度,改為官佃、官田及營盤,而原本荷蘭的王田之外,即原住民的土地,則任由各文武官部下官兵隨意圈地、侵佔圈墾。1664年從參軍陳永華之議,頒布「屯田之制,以拓番地」「驅逐土番,大興開墾之業」寓兵於農的屯墾制度,實際上是挾武力進佔,掠奪番地,悉行墾殖土番固有地域,並在交界築土堆,以防番害,土堆狀似臥牛,故稱土牛,此成為後世劃定番界之始。為開發水沙連番地,派遣參軍林圯平定斗六門,以竹圍庄為根據地,率所部屯丁二百餘,自牛相觸口前進,驅逐土番至東北方之東埔蚋附近,遭鄒族鹿楮群(Luhtu)戰士襲擊,林圯及屯丁百餘悉被擊殺,後鄭氏遣軍追擊之,遠退至山後大水窟。由1895年日治文獻記載知母朥社(Tfuya,現多漢譯為特富野社)總頭目宇旺報告可知從鄭氏設立石碑,明末清初漢、鄒界線大約沿著社口庄南北延伸,即八掌溪牛稠溪等山麓谷口位置,而後直到清末的200多年間,在範圍內租地開墾的漢人,一直納租予鄒族人。[1]:127

清朝 编辑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生番(高山區域原住民)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原住民出草抵禦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政府決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認番民自治地權,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福建廣東省東部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客家人移民蜂湧來臺,與高山族原有碑界已經不能區隔漢人與原住民的邊界,整個民族界線已經向東方移動,清朝衙門決定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為新界線,又在交通要衝而山川不明顯之地另外「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新的原漢界線,這便是「土牛紅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在臺灣,也有多處地方直接以土牛作為地名,代表乾隆早期位於土牛界沿線。

土牛界線做為分界的原初構想,以西為漢人、以東為歸化的平埔族、再往東自山腳起則為未歸化的族群。乾隆時期,土牛界線隨著漢人的拓墾資及清廷的開放,曾多次調整,所以在1750年畫出紅線後,乾隆中晚期,1760年另外又畫出「藍線」、1784年畫出「紫線」(紫線只見規劃,未曾定案)、1790年畫出「綠線」來取代土牛紅線。而往內山移動新畫出的界線調整為以西為漢人、歸化的平埔族與移住的屯番[2]:47-49到了嘉慶年間以後,朝廷不再畫線,漢原界線往往另以台灣各地「隘勇線」取代了前述的各條舊界線。

大清律例》中雖明文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私入臺灣番境者,杖一百」,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

日治時期 编辑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日本殖民政府承認清晚期的隘勇制度與「隘勇線」,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蕃界」在日治時期主要是用來指涉關於蕃地的事務,而蕃界一詞本身應該是單純用來指稱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動領域。

現存遺跡 编辑

 
台中市東區東信里土牛福德祠,與土牛界線有關的地點。

今臺灣桃園市楊梅區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3]。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桃園市平鎮區土牛溝、新竹縣竹北市隘口里、苗栗縣頭份市西湖鄉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臺中市東區十甲里及東信里也有土牛的地名。 關於土牛溝的現址考證方法,另有學者李宗信,利用日本時代的土地申告書與GIS軟體進行地理編碼(GEOCODING),取得更精確的現址考證論說。[4]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汪明輝. 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成果報告I (PDF).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 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 [2022-09-12]. (原始内容 (PDF)于2021-11-18). 
  2. ^ 柯志明. 清代台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PDF). 台灣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15-06, 22 (2): 45–110 [2022-09-13]. (原始内容 (PDF)于2022-01-30). 
  3. ^ 《清代漢番界線》楊梅發現土牛溝 全台僅存.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4. ^ 李宗信,〈桃竹苗地區乾隆二十五年土牛溝位址再考〉,《臺灣文獻季刊》73卷2期,民國111年6月。

參考資料 编辑

  • 《台灣歷史辭典》
  • 土城市公所:土城《擺接史話》; 人文史蹟一覽無遺[永久失效連結]
  • 洪德仁,《曾曰瑛與漢番界碑》[永久失效連結]
  •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1989年
  • 臺灣民番界址圖(局部) (地图). 歷史文物陳列館·典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760年] [2022-09-13]. (原始内容于2022-08-12). 
  • 〈臺灣民番界址圖〉概說文/魏德文-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土牛溝楊梅段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張正田,《從“土牛線”到“紫線”:清乾隆年間臺灣苗栗堡漢人開發情況》,《清史論叢》,2018.12,第259-273頁。

台灣番界,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 土牛溝或土牛紅線, 是台灣在明鄭時首先設置, 清治時普遍設置的界線, 清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 承認原住民土地主權, 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 時稱, 番地, 該界線主要功能即在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 避免雙方的衝突, 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 而事實上, 土牛紅線也代表清政府實際領土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 也稱為土牛, 番界, 在日治時期後又寫做蕃界, 土牛界線1735年法國人所繪清廷實際控制臺灣區域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 黑色線段以東代表高.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 土牛溝或土牛紅線 是台灣在明鄭時首先設置 清治時普遍設置的界線 清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 承認原住民土地主權 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 時稱 番地 該界線主要功能即在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 避免雙方的衝突 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 而事實上 土牛紅線也代表清政府實際領土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 也稱為土牛 番界 在日治時期後又寫做蕃界 土牛界線1735年法國人所繪清廷實際控制臺灣區域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 黑色線段以東代表高砂族區域 目录 1 歷史 1 1 明朝 1 2 清朝 1 3 日治時期 2 現存遺跡 3 參見 4 注释 5 參考資料歷史 编辑明朝 编辑 nbsp 臺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漢番界碑鄭成功率領明鄭軍隊擊敗荷蘭佔據台灣 大致承襲荷蘭王田制度 改為官佃 官田及營盤 而原本荷蘭的王田之外 即原住民的土地 則任由各文武官部下官兵隨意圈地 侵佔圈墾 1664年從參軍陳永華之議 頒布 屯田之制 以拓番地 驅逐土番 大興開墾之業 寓兵於農的屯墾制度 實際上是挾武力進佔 掠奪番地 悉行墾殖土番固有地域 並在交界築土堆 以防番害 土堆狀似臥牛 故稱土牛 此成為後世劃定番界之始 為開發水沙連番地 派遣參軍林圯平定斗六門 以竹圍庄為根據地 率所部屯丁二百餘 自牛相觸口前進 驅逐土番至東北方之東埔蚋附近 遭鄒族鹿楮群 Luhtu 戰士襲擊 林圯及屯丁百餘悉被擊殺 後鄭氏遣軍追擊之 遠退至山後大水窟 由1895年日治文獻記載知母朥社 Tfuya 現多漢譯為特富野社 總頭目宇旺報告可知從鄭氏設立石碑 明末清初漢 鄒界線大約沿著社口庄南北延伸 即八掌溪 牛稠溪等山麓谷口位置 而後直到清末的200多年間 在範圍內租地開墾的漢人 一直納租予鄒族人 1 127 清朝 编辑 参见 隘勇 清初康熙以降 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 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 尤與生番 高山區域原住民 衝突最烈 時有漢人侵犯土地 原住民出草抵禦的情況 為解決此衝突 清政府決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 承認番民自治地權 自清康熙61年 1722年 起 採漢番隔離政策 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 以立碑 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 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 此碑界建物為 原漢界碑 如 臺北市石牌 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 番地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 由於福建與廣東省東部開發已飽和 大量閩南人和客家人移民蜂湧來臺 與高山族原有碑界已經不能區隔漢人與原住民的邊界 整個民族界線已經向東方移動 清朝衙門決定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為新界線 又在交通要衝而山川不明顯之地另外 挖溝推土 方式 構成新的原漢界線 這便是 土牛紅線 土堆俗稱 土牛 加上深溝 故稱為 土牛溝 除此 又因地圖上 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 因此又稱為 土牛紅線 簡稱 土牛線 在臺灣 也有多處地方直接以土牛作為地名 代表乾隆早期位於土牛界沿線 土牛界線做為分界的原初構想 以西為漢人 以東為歸化的平埔族 再往東自山腳起則為未歸化的族群 乾隆時期 土牛界線隨著漢人的拓墾資及清廷的開放 曾多次調整 所以在1750年畫出紅線後 乾隆中晚期 1760年另外又畫出 藍線 1784年畫出 紫線 紫線只見規劃 未曾定案 1790年畫出 綠線 來取代土牛紅線 而往內山移動新畫出的界線調整為以西為漢人 歸化的平埔族與移住的屯番 2 47 49到了嘉慶年間以後 朝廷不再畫線 漢原界線往往另以台灣各地 隘勇線 取代了前述的各條舊界線 大清律例 中雖明文規定 凡民人偷越定界 私入臺灣番境者 杖一百 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 日治時期 编辑 参见 蕃地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 日本殖民政府承認清晚期的隘勇制度與 隘勇線 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蕃界 在日治時期主要是用來指涉關於蕃地的事務 而蕃界一詞本身應該是單純用來指稱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動領域 現存遺跡 编辑 nbsp 台中市東區東信里土牛福德祠 與土牛界線有關的地點 今臺灣桃園市楊梅區或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 3 另外 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 如 新北市土城區 桃園市平鎮區土牛溝 新竹縣竹北市隘口里 苗栗縣頭份市及西湖鄉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臺中市東區十甲里及東信里也有土牛的地名 關於土牛溝的現址考證方法 另有學者李宗信 利用日本時代的土地申告書與GIS軟體進行地理編碼 GEOCODING 取得更精確的現址考證論說 4 參見 编辑番地 隘勇 柳条边 種族隔離注释 编辑 汪明輝 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成果報告I PDF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 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 2022 09 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11 18 柯志明 清代台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 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PDF 台灣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15 06 22 2 45 110 2022 09 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01 30 清代漢番界線 楊梅發現土牛溝 全台僅存 2012 05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18 李宗信 桃竹苗地區乾隆二十五年土牛溝位址再考 臺灣文獻季刊 73卷2期 民國111年6月 參考資料 编辑 台灣歷史辭典 土城市公所 土城 擺接史話 人文史蹟一覽無遺 永久失效連結 洪德仁 曾曰瑛與漢番界碑 永久失效連結 施添福 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 一 試釋土牛紅線 臺灣風物 1989年 土牛 番界1 隘勇線 劃界與劃線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臺灣民番界址圖 局部 地图 歷史文物陳列館 典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760年 2022 09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8 12 臺灣民番界址圖 概說文 魏德文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土牛溝楊梅段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張正田 從 土牛線 到 紫線 清乾隆年間臺灣苗栗堡漢人開發情況 清史論叢 2018 12 第259 273頁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台灣番界 amp oldid 7958315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