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意识

意識的最基本理解或阐释,是个体對其內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认识[1]儘管哲學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科學家对意识这一概念進行了數千年的分析、界定、诠释和辯論,但意識的本质仍然令人費解、留有爭議[2],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又却也最神秘的方面”。[3]關於這個話題,也許唯一被廣泛認同的概念是對於它存在的直覺。[4]關於意識究竟需要研究和解釋什麼,人们有不同意见。有時,意識被視為是心智的同義詞,有时又被认为是心智的一個方面。過去,意识被认为是一個人的“內在生活”,一個由內省、个人思想想像意志组成的世界。[5]如今,意识的定义往往包括某種體驗認知感覺知覺。它可能是後設認知自我意識等,並可能隨時間變化。[6][7]意识研究范围、观点与猜想的多样性也令人们怀疑:关于意识,我们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8]

英国17世纪帕拉塞尔苏斯主义英语Paracelsianism医师罗伯特·弗拉德英语Robert Fludd对于意识的描绘。

有关意识的描述、定义或解释范围包括:简单的清醒状态、透过“内省”探索自我灵魂、比喻性的“内容流”[a],或是产生于大脑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事件英语Mental event精神过程

跨学科观点 编辑

在我看来,意识是思考所必需的:一个人若没有知觉到他在知觉,就不可能有知觉。当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到、想到或意欲到任何东西时,我们知道我们在这样做。因此,意识总是对我们当下感觉和知觉的意识,而且,正是据此意识,每一个人才对他自己是所谓的自我。
约翰·洛克《论个人的同一性》[9]

笛卡尔约翰·洛克以来,西方哲学一直努力寻求对意识的理解,并希望阐明如何将个人的意识放入更大的世界图景。有关意识的问题至今仍是分析哲学大陆哲学的核心关注,此为分析哲学发展出了现象学,而大陆哲学则发展出了心灵哲学

意识是认知科学跨学科研究的重点,相关领域包括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10]神经心理学神经科学。其中首要的问题是,信息在转化为意识的过程中,生物学和心理学层面上所涉及的过程,即探索意识与神经和心理学之间的关联。

医学中,人们透过患者的唤醒和响应状态评估其意识。研究发现意识状态为连续体,范围从高度的警觉与理解,至意识混乱(disorientation)、谵妄、失去有意义的交流,直至失去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能力。[11]对于意识的实践研究关注评估重症、昏迷或麻醉患者的意识存在,并探索治疗意识受损或混乱的方法。[12]意识水平可以透过观察标准行为加以确定,比如使用拉斯哥昏迷指数等评估指标。

定义 编辑

多个世纪以来,对于意识这一概念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定义,缺乏统一的认可。各种定义都展示出看似相关的含义,但不同定义之间亦可能引发争议。举例来说,人们就内在认知和对外部物理世界的感知之间的差异,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界定,以及非物质的精神实体或精神活动的概念等问题存在不同观点。

有关意识的常用定义包括来自《韦伯第三版词典英语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66年版,卷一,第482页)的:

    • 内在心理或精神的知觉或感知;个体对内在自我的直观感知知识。
    • 关于外部物体、状态或事实的内在知觉。
    • 知觉的关注;兴趣、关注——常与形容词连用(例如:阶级意识)。
  1. 以感知、情绪、意志或思考为特征的状态或活动;心智的广义概念;与物质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事物。
  2. 个体或集体在某时间段内心理感知、观点、态度、感受的总和——与意识流相比较。
  3. 清醒状态(例如从睡眠、恍惚、发热中恢复过来),心智能力的回复。
  4. 精神分析中,指代自我可立即获得的心理内容——与前意识潜意识相比较。

剑桥词典英语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将意识定义为“理解或意识到某物的状态”。[13]牛津活词典英语Oxford Living Dictionary》定义意识为“感知到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的状态”,“个体对某物的认知或感知”,以及“心智对自身和外部事件认知的事实”。[14]

为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意识,哲学家也创造了自己的行话。1998年出版的《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英语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如此解释意识:

意识—哲学家主要以四种方式使用“意识”:普遍的知识、意向性、内省(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和现象经验……心智中的某个事物只有在进行内省(或准备内省)时才会被“内省意识”察觉。内省常被认为是用作获取个体心灵状态的主要手段。经验或其他精神实体只在可被经验时才称为“现象意识”。一些明确的例子包括:感知经验,例如味觉和视觉感知;身体知觉经验,例如痒和疼痛;想象经验,例如经验自己的行为或感知;思维流,例如以语言或图像进行思考的体验。内省和现象意识似乎是相互独立或无关联的,不过尚有争论。[15]

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意识定义中的循环论证或模糊性感到不满。[16]在1989年版《麦米伦心理学词典》(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中,英国心理学家斯图尔特·萨瑟兰英语Stuart Sutherland对意识的定义更像是表达了对定义本身的怀疑:

意识—对感知、思维和感受的拥有;认知。意识是难以用可理解的术语定义的,只在理解意识的内涵之后才能理解这些用作定义意识的术语。许多人错误地将意识等同于自我意识,也即仅仅把拥有意识等同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意识是迷人却难以捉摸的现象:难以阐明它是什么、它能做什么,以及它的演化缘由。关于意识,人们几乎没有写下过任何值得阅读的东西。[16]

词典中关于意识的定义会对研究者的假说及工作方向造成重要影响:

如果对环境的认知……是意识的标准,那么即使是原生动物也具备意识。而如果对认知的认知才算是意识的体现,那么甚至很难说猩猩或人类婴儿拥有意识。[17]

许多哲学家认为,尽管哲学家们难以为意识作出准确定义,但意识本身是个统一的概念,它可为大部份人所理解。[18]然而也有人指出,从人们对意识定义的分歧中显示出不同人对意识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意识的主观与客观层面。或者说,意识可能包含了多种不同含义,而这些含义之间并没有简要的共通元素。[19]还有人主张,我们应当将意识的概念从我们对心智的理解中剔除,这种观点被称为意识语义论(consciousness semanticism)。[20]

心灵哲学 编辑

大多数意识哲学相关作家都持有某个特定的观点,并根据这个观点组织论证材料。调查显示,当中最常见的方向是选择历史上与其观点最接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尔洛克康德等,并跟随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调整自身立场。另一种方式是依据基础问题设定哲学立场。

概念的一致性 编辑

哲学家与非哲学家对于意识有不同的理解。[21]多数人对意识的存在抱有直观信念[18],但怀疑论者对这种信念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种信念是源于意识概念中内在的不一致性,或者人们对意识的理解实际上是以错觉为基础的。例如,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提出,传统上人们基于笛卡尔式的二元论理解意识,但事实上这种二元论错误地区分了心灵与身体,或是错误地区分了心灵与外部世界。他表示,我们谈论的并非是心灵、身体或世界,而是个体及其在世界中的活动。因此,在谈论“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误以为存在一种分别于行为和语言理解的事物,并将这种事物称为意识。[22]

类型 编辑

美国哲学家内德·布洛克指出,关于意识的讨论经常混淆两种不同的意识: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和取用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23]据布洛克所言,现象意识是指纯粹的经验,也即以我们借助身体感受到的运动、颜色、声音、感知、情绪、感觉等。从这些外部经验中获得的主观性称为感质。而取用意识则是对上述经验的获得、处理与反应过程,我们从心灵中获取信息,将其用于口头表达、推理、控制自身行为的现象。因此,当人们在感知时,感知得到的信息是取用意识;当人们在内省时,关于思维的信息是取用意识;当人们在回忆时,关于过去的信息是取用意识。大部份哲学家都接受了这一区分,不过也有部份哲学家(例如丹尼尔·德内特)对区分的有效性表示怀疑。[24]澳大利亚哲学家戴维·查尔莫斯认为,取用意识可由对于人体感受机制的科学研究获得进一步理解,但关于现象意识的理解却更加复杂:他称其为意识的困难问题[25]

也有哲学家不满足于布洛克提出的两类区分,美国哲学家威廉·莱肯英语William Lycan在其作品《意识和经验》中提出至少存在8种意识的明确区分:有机体意识、控制意识、意识对象[b]、状态/事件意识、可报告性、内省意识、主观意识、自我意识),莱肯表示,甚至是这8种意识也为包含部份难以解释的意识形式。[26]

此外,还有对于现象意识和取用意识是否总是共同存在,或它们是否可各自存在的争论。尽管独立于取用意识存在的现象意识更被广泛接受,但也有一些关于独立于现象意识存在的取用意识的猜想。例如在“哲学僵尸”思想实验中,假设存在有外观与行为与正常人没有差别的人,但他们却不具备任何主观性。[c][27]不过,布洛克对上述说明仍保留了部份怀疑态度,他在结论中写道:“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只有取用意识,而没有现象意识的实际案例,但我希望我展示出了这种状况概念上的可能性。”[23]

意识与内容的区分 编辑

美国哲学家山姆·哈里斯曾表示,“从你的经验的角度看来,你并非是由原子、细胞和器官组成的身体,你是意识及其不断变化的内容。”[28]从这种观点出发,意识就成为了一种主观、永恒的存在领域,事物(意识的内容)在此之中流动。

翻译家克里斯托弗·崔克(Christopher Tricker)提出,道教典籍《庄子》中鲲鹏的形象可以映射到上述的意识领域。《庄子·逍遥游》中描绘了鲲鹏巨大的身躯横跨数千里,翅膀展开如垂天之云。崔克指出:“鲲鹏展翅遮天,类似地,你的意识之翼也延伸至地平线。他人的意识翅膀也延伸至地平线,你是鲲鹏中的一只,也是众鸟中的一员。”[29]

心身问题 编辑

 
笛卡尔为二元论作出的示意,外界事物由感知器官接受,并在松果体中被转化为心灵之物。

心灵过程(例如意识)和物理过程(例如大脑活动)看似相关,然而人们尚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具体运作方式。

最早探讨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是笛卡尔,他为此作出的回答被称为笛卡尔式二元论。笛卡尔提出,意识存在于一个非物质领域,他称之为心灵实体,而物质则存在于他所称的广延实体中。[30]他主张这两类实体可在大脑中相互作用,可能是在一个叫做松果體的小型结构中实现的。[31]

尽管笛卡尔为此作出的解释被后世广泛接受,但很少有哲学家对该解释感到信服,他有关松果体的假说尤为受到嘲笑。[32]然而,也没有新的假说能获得笛卡尔式二元论一般广泛的接受度。新提出的假说可粗略地分为两类:第一种维持了笛卡尔关于意识与物质领域的分立,但对这两个领域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不同说法;另一类假说则转向了一元论,认为只有一种存在,意识与物质只是这种存在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类假说中亦各自包含多种变体,二元论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实体二元论(这种说法认为,构成心灵的实体不同于构成物质的实体)和性质二元论(这种说法认为,虽然世界由物质实体构成,但该实体存在两种分立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心灵的性质)。一元论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物理主义(主张心灵由物质通过特殊的方式生成)、唯心主义(主张只存在思想与经验,而物质只是幻觉)和中立一元论(主张心灵与物质是一种独特事物的两面,而这种独特事物既不同于心灵也不同于物质)。除上述类型外,也有许多难以归类的异类假说。[33]

18世纪,随着牛顿提出了宇宙中普遍适用的定律,有些哲学家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使用纯粹的物理定律解释心灵。其中首位具有影响力的推行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朱利安·奥弗雷·拉·美特利,他为此创作了《人是机器》,用以论证人也如宇宙中其他事物一般,只是物理定律的产物。然而,他为此作出的论证十分晦涩难懂。[34]现代关于意识的理论主要基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由神经科学家杰拉尔德·埃德尔曼[35]安东尼奥·达马西奥[36],以及哲学家丹尼尔·德内特[37]等人寄希望于从大脑内部神经事件出发解释意识。部分神经科学家,例如克里斯托夫·科赫[38]已探索了构成意识的神经学基础,但并未尝试构建一个全面统一的理论。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家也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尝试在计算机程序中模拟或嵌入意识[39]

部分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传统物理学在本质上无法对意识整体作出解释,但量子理论或许可以填补这些不足。一些理论家为此提出了量子心灵理论。[40]较为出名的相关理论包括乔治城大学神经心理学者卡尔·H·普里布拉姆英语Karl H. Pribram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玻姆提出的全腦理論英语Holonomic brain theory,以及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者史都华·哈默洛夫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的协调客观还原假说。部分量子心灵理论同时解释了现象意识与取用意识。不过,尚未有量子心灵理论被实验证实。最近于蛋白质量子纠缠相关的研究[41]或许会证伪哈默洛夫等人提出的协调客观还原假说。截至目前,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基于量子理论的意识解释没有说服力。[42]

意识的困难问题(即如何从物理基础中生成心灵体验[43])以外,还有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那就是既然事件的发展取决于先前发生的事件,那么我们如何拥有能够控制自身决策的信念。这一话题的争论点在于对自由意识的科学和哲学理解。

他心问题 编辑

许多哲学家相信,意识的核心特征是经验,而经验只能从内部(主观的)获知。但如果说经验只能凭借主观获知,而无法体现于外在方面,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相信他人也具备意识,但其他物体例如树和石头却没有意识呢?[44]上述问题被称为“他心问题”。[45]有人相信可作出与人类相似行为,却不具备意识的“哲学僵尸”是可能存在的,那么对这些人而言,他心问题就显得尤为尖锐。[46]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哲学家格雷格·利特曼(Greg Littmann)对意识和他心问题有深入研究[47],而匹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科林·艾伦(Colin Allen)则将这个问题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相关议题相关联。[48]

对于这个问题,最常见的解答是,人们相信他人具有意识,因为他们观察到他人的外貌和行为与自己相似,因此根据外观和行为的相似性,推断他人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包括意识。[49]然而,这个解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说法违背了最小化原则,因为解释他人的行为并不需要假设他们具有意识。[49]有些哲学家,例如丹尼尔·德内特在一篇标题为《僵尸的不可思议的荒谬性》(The Unimagined Preposterousness of Zombies)研究报告中反对哲学僵尸理论,他声称给出这个推断的人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50]那些认为"哲学僵尸"是不存在的哲学家普遍认为,人们的行为(包括口头表达)可显现出他们的意识,而我们之所以认为他人具有意识,正是基于这些行为的观察。另一个更直接的解释是,人们相信他人具有意识,是因为他人可以描述他们的经验。[51]

科学研究 编辑

多个世纪以来,科学界一直回避意识研究话题,因为意识现象的主观性与客观的科学实验方法难以相协调。[52]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曼德勒英语George Mandler发表了一篇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文章,他在文中区分了缓慢、序列化、有限度的意识过程和快速、并行、扩展的无意识过程。[53]1984年科学与宗教论坛(The Science and Religion Forum)年度会议以“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意识”为主题,呼吁将意识的本质作为研究对象,英国人工智能学者唐纳德·米奇英语Donald Michie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言人。自1980年代开始,一些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参与到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意识研究”,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发表在各类书籍[54]或学术期刊(例如《意识与认知英语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意识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Consciousness Research)、《精神英语Psyche (consciousness journal)》、《意识研究杂志英语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并有多个团体(例如意识科学研究学会英语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55]意识研究学会英语Society for Consciousness Studies)定期组织相关会议。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常会设计一些心理学实验(例如使用閾下知覺英语subliminal stimuli探究知觉的促发效应),并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创伤、疾病、药物等对意识的影响。总体而言,对意识的科学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其一将意识内容与来自人类受试者的主观经验报告相对应,其二则是基于神经学者和医学研究者对行为失常患者的观察与研究。上述两种概念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一种评估人类或动物意识的方法,并借此探究意识的神经和心理机制。[38]

意识的测量 编辑

 
人们在观察奈克方块时可能会报告所见到的图样在两个不同的3D图像之间变化。

因缺乏普遍认可的操作定义,关于意识的实验研究存在一些困难。在大多数以人类为实验对象的意识实验中,人们的主观报告被视为观察意识内容的手段。[56]例如,当实验参与者持续观察奈克方块时,他们可能会报告自己体验到观察对象在两个3D图像之间的持续变化,尽管实际的刺激源(奈克方块)并未发生变化。[57]意识实验的目标是揭示意识感知(通过参与者的口头报告获取)与大脑活动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某些实验范式,如反应促发英语Response priming中,尽管参与者口头报告没有感知,但他们的行为明显受到刺激的影响。适当的实验设计可以增强促发效应,但同时会减弱对促发的识别(双重分离)。[58]

虽然口头报告通常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意识体验来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59]首先,如果口头报告被视为一种观察,就像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实验观察一样,那么口头报告也可能包含错误。然而,很难想象主体为何会对自身经验有错误认知,而且这种错误几乎无法检测。[60]对此,丹尼尔·德内特提出了他者現象學英语Heterophenomenology理论,他认为我们应该将口头报告视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的故事,但这一观点尚未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61]口头报告的另一问题是,这种方法过于依赖语言,因此在不具备语言能力的个体(例如人类婴儿、动物或大脑受损患者)中难以实践。此外,部分哲学家认为,至少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口头报告与意识体验的完全分离,即存在一种虽无内在意识,却能详细叙述意识体验的哲学僵尸。[62]

尽管在实践中,口头报告被认为是记录意识的最佳来源,但也存在其他用于意识记录的方法。[63]医学领域中,口头报告、唤醒、大脑活动和目的性移动通常被用于测量意识。在研究对象缺乏口语能力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后三种方法。[64][65]不过,唤醒和目的性移动在意识测量中的有效性存在争议。许多科学研究显示,即使在无意识状态下,人类受试者也可以被诱导出现有目的的行为。[58]此外,关于神经科学中的自由意志的实验研究还显示,受试者执行目的行为的经验有时与实际行为不符,从其大脑记录的电活动模式也不一致。[66]

自我意识是另一种衡量意识的方法,其涉及是否有能力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美国心理学家戈登·G·盖洛普英语Gordon G. Gallup在1970年代创造了镜子测试法,该方法将动物置于镜子前,观察它们是否能识别出镜中形象为自己,而不是其他动物个体。在经典的实验过程中,实验者会在动物额头涂抹颜色斑点,观察它们是否会尝试触碰或清理该斑点,以此确认动物是否识别出了自己的形象。[67]已经观察到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包括年龄大于18个月的人类、猩猩宽吻海豚虎鲸鸠鸽喜鹊大象[68]

相关神经区 编辑

 
克里斯托夫·科赫绘制的意识底层的神经过程。

大部分科学研究关注主体的意识报告与其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大脑中处理意识的最小集合[d]被称为意识相关神经区。这些研究期望发现大脑中的某特定区域,或是某种特定激发模式,并将这些区域或模式与意识认知相关联。对大脑活动的物理性质测量需要用到大脑成像技术,例如脑电图(EEG)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69]

另一观点认为,意识的形成可能与大脑中的高频神经震荡gamma波英语Gamma wave)相关。这种观点最先于在上世纪80年代由克里斯托夫·冯德·马尔斯堡(Christof von der Malsburg)和沃尔夫·辛格(Wolf Singer)提出,他们认为大脑中的gamma震荡可解决绑定问题英语Binding problem,因为该震荡可将大脑不同部分的信息整合为一致的经验。[70]美国神经科学家罗多尔福·利纳斯英语Rodolfo Llinás提出,意识生成于丘脑-大脑皮层经常性共振英语Recurrent thalamo-cortical resonance,丘脑用于接受从外部获取的运动与感知信息,特定的丘脑皮层系统(直接与感知处理相关的部分)负责处理意识内容物,而非特定丘脑皮层系统(中央内侧丘脑)负责提供意识语境,两者透过gamma神经震荡交互,由此形成完整的意识体验。[71]

诸多研究表明,大脑中的初级感官区活动并不足以生成意识:即使大脑相关区域,例如初级视觉皮层(V1)显示出对刺激的清晰的电反应,受试者仍可能作出无知觉的报告。[72]意识的形成似乎需要更高级脑区的参与,尤其是前额叶皮质,它涉及一系列高级感知,例如用作决策与抽象思考的管控功能[73]有潜在证据表明,“自上而下”的神经活动[e]比“自下而上”的神经活动更具意识的可预测性,即“自上而下”的神经活动更可能生成与维持意识。[74]除了前额叶皮质外,还存在其他可能参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区域:例如,希腊神经科学家尼科斯·洛戈塞蒂斯英语Nikos Logothetis与其同事的研究显示出,当有争议的视觉图像展示于双眼前(即出现双眼竞争时的多稳态知觉),大脑颞叶中对视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亦反映出视觉知觉。[75]这表明在视觉感知中,颞叶中的某些区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也有研究和实验显示,在处理周边视野[f],视觉脑区自上而下的反馈可能更弱或几乎不存在。[76]但尽管如此,人类依旧可以透过自下而上的初级视觉皮层活动感知到周边视野。[76][77]此外,即使是初级视觉皮层自下而上传导的中心视野信号,也可能会被高级脑区否决:如果视觉感知结果与脑内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模型不符,那么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可能会否决这些来自视觉系统的信号,从而导致这些视觉信息不为意识所察觉。[76][77]

脑内原始的电反应与意识没有相关性,但神经反应调节或许和现象意识相关,它与视觉刺激的一个重要方面——刺激强度存在关联,包括视觉感知到的亮度、对比度等。丹科·尼科利奇(Danko Nikolić)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个体对亮度变化的感知与神经放电率调节和神经协同相关。[78]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上述发现仅限于初级视觉区域。[79]也就是说,初级视觉区域中神经放电率及放电同步性变化可能对应了感质(至少是某些特定类型的感质)的神经模式。

2013年,科学家提出了扰动复杂指数(perturbational complexity index,PCI),用以表示大脑皮层对经颅磁刺激英语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电生理反应的算法复杂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清醒、REM睡眠闭锁状态时,其扰动复杂指数要高于处于深度睡眠或植物状态的时期。[80]因此,该指数或许可作为意识状态的一种量化标准。

如果假设部份非哺乳动物也具备意识,那么或许可从生物演化角度探索意识的相关问题。例如,如果假设鸟类具有意识(鉴于鸟类广泛的认知能力,许多神经科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都持有这种看法),那么透过对比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大脑,或许可以发现意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鸟类的脑结构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别,如果它们都具备意识,那么其中很可能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巴特勒(Butler)等人的研究[81]指出,应用在哺乳动物的一些主要大脑理论[82][83][84]似乎也适用于鸟类。哺乳动物大脑中与意识紧密相关的结构也可在鸟类大脑中找到对应物。因此,克里克科赫[82],爱德曼(Edelman)和托诺尼[83],以及科特里尔(Cotterill[84]提出的大脑理论似乎暗示了鸟类意识的存在。爱德曼还区分了他所谓初级意识(人类和非人类动物所共有的意识特征)和高等意识(仅出现在具备语言能力的人类身上)。[83]不过,前述理论也存在无法与鸟类意识相容的部份。例如,克里克和科赫曾提出哺乳动物中的第5层神经元(layer 5 neurons)在意识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因鸟类大脑的形态差异,其中并不存在类似的结构。与之类似,埃克尔斯提出的理论也无法应用于鸟类大脑,因为鸟类大脑中并未发现树突状的相似结构。[85][86]此外,有关鸟类意识的假说也引发了对爬行动物大脑理论的研究。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大脑在结构上存在连续性,这或许意味着意识的系统发生历史比多数神经科学家认为的要更加久远。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家霍阿金·富斯特英语Joaquin Fuster主张,人类高级意识的形成与前额叶皮质以及与语言能力相关的韦尼克区布洛卡区密切相关。[87]

2016年的一项研究检查了与昏迷植物状态相关的大脑区域,指出脑干前背侧的橋腦蓋英语Pontine tegmentum与两个皮层区域——左腹侧岛叶前扣带皮层的功能连接促成了意识的形成。也就是说,上述三个脑区协作生成意识。[88]

模型 编辑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将意识比喻为灯光聚焦下的舞台演出,目的是为聚合大脑各处的无意识或自主行动,并将它们广播给处于“剧场暗处”的其它无意识网络。

科学界为意识提出了许多模型[89][90][91],阿德里安·多里格(Adrian Doerig)和同事总结了13种意识模型[91],而阿尼尔·赛斯英语Anil Seth和蒂姆·贝恩(Tim Bayne)则总结出了22种主要的意识模型。[90]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WT)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伯纳德·巴尔斯英语Bernard Baars于1988年提出的意识理论。[92]巴尔斯的这个理论将意识比喻为剧场灯光聚焦下的演出过程,作用是聚合来自大脑各处的无意识或自主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广播给其它的无意识网络(也即比喻中处于剧场暗处的观众)。[92]该理论后续经由认知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哈内英语Stanislas Dehaene莱昂内尔·纳卡什英语Lionel Naccache进一步完善。[93]

資訊統整理論(IIT)主张,意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处理的信息在达到一定的复杂度时,意识便会自然生成。[94]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神经元或许能为意识提供物理基础,因为它们的运作机制被用作信息整合。[95]

协调客观还原假说(Orch OR)认为意识产生于神经元内部的量子层面。该机制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客观还原的量子过程,基于神经元内微管之间的协调作用。不过,目前的量子理论还未包含该理论所需的量子细节。[96]

功能与演化 编辑

针对意识的演化起源,以及此项演化特征是否具备生存价值,学者们仍有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意识是演化的副产物。有关意识的演化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1)意识始见于最早的人类;2)意识最早出现于最初的哺乳动物中;3)意识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独立演化;4)意识最早出现于最初的爬行动物中。[97]也有学者将意识的出现定位在早期动物神经系统出现时期,或脊椎动物出现时期,时间点大约是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98]唐纳德·格里芬英语Donald Griffin在作品《动物心灵》(Animal Minds)中提出了意识的渐进演化过程。[99]所有上述意识起源的说法都伴随有意识可能带来的生存价值的讨论。

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在论文《论动物是自动机假说及其历史》(On the Hypothesis that Animals are Automata, and its History)提出了意识的副现象主义观点,他认为意识只是神经活动的副产物:“就像是火车蒸汽引擎工作时的汽笛声,不会对其他机械部件的造成任何影响”。[100]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以文章《我们是自动机吗?》(Are We Automata?)反对赫胥黎的观点,他为心身关系提出了演化论证,认为如果意识的维持与发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意识可能不仅仅是受到神经过程影响,它本身或许就具备生存价值。[101][102]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自我与脑》(The Self and Its Brain)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103]

关于意识处理的主要功能的最新观点认为,现象意识是对原本分离的神经活动与信息处理过程的整合,其被称为“整合共识”(integration consensus)。另一由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提出的“动态核心假说”指出,不同脑区之间以大规模并行方式存在的相互连接,形成动态变化的核心。[104]埃德尔曼特别强调了高级意识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高级意识与人类及其他非人类动物共有的基本意识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意识的集成功能为两个传统问题(区分和整合)提供了答案:借助意识,人类能够区分无数从感官获取的场景和细节,同时通过意识将这些独立的信息融合为一个整体,使经验被感知为一个整体。然而,我们尚不清楚哪些类型的信息需要通过意识来整合,哪些信息可以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整合。此外,意识在整合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还未被完全理解。因为显然,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需要意识进行传递,例如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反射无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以及低级别感知分析等。并且许多类型的信息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传播并与其他信息结合,如腹语效应英语Visual capture等感官间的交互现象。[105]因此,仍不清楚为何在特定信息的整合中需要有意识的参与。[105]

此外,即使是确信意识已有充分定义的学者,他们对于除人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具备意识仍存在许多争论[106]埃德尔曼明确提出,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拥有初级意识,这使得确定意识的演化时间点和特性变得更加困难。有些科学家认为意识是一种适应性特征[107]约翰·埃克尔斯(John Eccles)在论文《意识的演化》中提出,意识起源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108]彼得·卡拉瑟斯英语Peter Carruthers (philosopher)进一步指出了意识的潜在生存优势,个体可以透过意识区分外在世界的表象和真实状况,由此避免被感官欺骗(例如,意识到前方的水源可能只是一个错觉),或者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特征,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或欺诈行动。[109]

然而,也有哲学家提出,意识或许并不能为演化过程提供功能优势。[110][111]他们以哲学僵尸为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指出如果两个个体的行为相同,那么是否具备意识并不能为演化带来任何优势。[112]因此,有人提出,意识并非是演化的结果,而是其它演化功能(例如增长的脑容量或大脑皮层重整)的副产物。[98]他们将意识比作是视网膜上的盲点,其并非视网膜的演化适应,而只是由轴突特定排列方式导致的现象。[113]史蒂芬·平克乔姆斯基埃德尔曼薩爾瓦多·盧瑞亞等学者认为,人类语言的出现有助于记忆和学历能力的调控,并有助于高级意识的发展。

意识的改变状态 编辑

 
冥想中的僧人。

在某些情况下,大脑似乎会失去意识,比如在无梦睡眠昏迷状态下。此外,还存在多种意识改变的情况,例如在酒精或药物的作用下,或是因为大脑受损而导致的意识异常。[114]这些意识改变的状态伴随着思维的变化,扰乱了对时间的感知,导致控制力缺失或情绪变化。此外,还可能导致身体图像的改变以及对事物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变化。[115]

最常见的两种意识改变状态是睡眠与。虽然从外部观察,人在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时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在大脑活动模式、代谢行为和眼球运动方式上有显著的不同,这表明人在这两种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感知。从无梦睡眠中唤醒的受试者只能报告模糊、粗略的思维概况,其经验无法形成连续的叙事。而从梦境中唤醒的受试者则可以报告更加详细的意识体验,其中事件更具连续性,不过也可能会被一些古怪离奇的梦中事件中断。[116][與來源不符]梦境过程的思维呈现出更高的无理性程度,但无梦和有梦状态都伴随着记忆的快速消退:从无梦睡眠中醒来时,睡眠时的思维内容会在数秒内消失,而从梦境中醒来时,如果没有刻意刷新记忆,梦境相关的回忆会在几分钟内消失。[117]

有研究者指出,病患在部分癫痫发作时的体验可能是一种意识的改变状态。[118][119]部分癫痫发作时,意识的某些方面受损或缺失,而另一些方面(一般是自动行为英语Automatic behavior)不受影响。相关测量显示,患者在癫痫发作时表现出更高的警觉程度,其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发作所带来的体验中,从而表现出无法专注、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酒精和多种药物都有可能对意识产生影响。[120]这些药物包括包括用作钝化知觉的镇静剂、增强感官体验的兴奋剂大麻神入感激发剂与放心药英语Empathogen–entactogenMDMA[g],以及致幻剂[114]致幻剂包括LSD麦司卡林赛洛西宾N,N-二甲基色胺等,一些使用这类药物的人声称药物使用体验具有神秘的精神特质。与酒精相比,这类药物对大脑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120],但有潜在证据显示可能与神经递质血清素相关。[121]

还有研究指出,瑜伽冥想也会影响意识。研究者发现,冥想时的脑波模式与日常反思时有所差别。然而上述结论还存在争议,因为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在冥想状态下,意识的生理状态是否有显著差异。[122]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塔特在1960-70年代详细研究了意识的改变状态。他将意识视为多种过程的组合,这些过程包括:外向感知(例如观察外部世界)、内向感知(感知身体部位)、输入处理(理解所见之物的意义)、情绪、记忆、时间感知、评估与认知处理、运动输出(对外部事件作出的动作反应与行为表现)、与环境的交互。[123][自述来源]塔特认为,所有这些过程都可能会因药物或其他方式而发生变化,但这些观点并未得到经验研究的充分证实。近期的问卷研究表明,药物影响下的意识改变状态包含以下11种特征:对统一体的体验、灵魂体验、幸福感、洞察力、出体、感知与控制力缺失、焦虑、复杂意象、基本意象、音画联觉、感知意义扭曲。[124]

医学实践 编辑

医学主要关注因大脑病变、受损、中毒或药物作用导致的意识损伤,并倡导对意识进行概念划分,以此为指导辅助治疗。在医学实践中,常会评估患者的意识存留水准:最低级别是昏迷脑死状态,而最高级别则表现为完全清醒和有目标的反应行为。[125]

对意识的研究尤其受到神经学家和麻醉师的关注。意识障碍患者可能需要麻醉后才可进行手术,相关方法可以是引导患者入睡、实施全身麻醉或药物引导昏迷。[125]意识也是生物伦理学的关注重点,例如在卡伦·安·昆兰案例中[126],患者因过度服药陷入昏迷,脑部受损成为植物人,最终她的父母请求移除她的呼吸机,让她能够自然地离世。[127]此外,神经科学家也期望能从意识受损的病例中获知大脑的工作原理。[128]

意识评估 编辑

在医学中,对意识的评估过程被称为神经心理测验英语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29]有两类评估患者意识水准的方法,其一较为简易,而另一种则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简易的意识评估方法如下:首先评估患者是否有移动能力,是否对外部刺激有反应。如果上述情况得到确认,接下来会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能够对问题和指令做出有意义的回答。如果这一步也能顺利完成,测试者将提问患者的姓名、当前位置以及日期时间。如果患者能够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就会被描述为"A&Ox4",意味着他们具有完全的意识状态。[130]

另一类较为复杂的意识评估方法被称为神经学检查英语Neurological examination,通常是由神经医师在医疗机构中施行。其中一种形式是进行一系列预定的测试,从感官反射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直至测试语言的准确应用。检查结果最终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作出量化,指数数值在3-15之间,其中3-8代表昏迷,而15则代表完全清醒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有三个子指数,分别衡量运动反馈(从“无运动反馈”到“遵循指令”)、睁眼反馈(从“无睁眼”到“自发睁眼”)以及言语反馈(从“无语言反馈”到“能自主交谈”)。此外还有儿科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的意识状态。[125]

2013年,科学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评估方法,借由对大脑发送磁脉冲,检测随后的脑电波变化,并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模式将其对应至不同的意识指数。[131]

意识障碍 编辑

在医学中,意识受到抑制的状况被称为意识障碍(又称脑雾)。[132]意识障碍的范畴不仅涵盖了最小意识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有时还包括了对意识影响较轻的闭锁综合征和更加严重的持续昏迷[132][133]对不同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是当前医学研究重点。[134][135][136]脑死亡可导致意识的不可逆的丧失。[132]尽管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意识损伤(失智譫妄)或短暂中断(强直-阵挛性发作癲癇性失神英语Absence seizure),但它们并未被纳入意识障碍的范畴。

意识障碍 描述
闭锁综合征 患者拥有意识,苏醒-睡眠周期以及有意义的行为(即眼球活动),但因四肢瘫痪英语Tetraplegia假性延髓性麻痹英语Pseudobulbar palsy而无法作出运动反应。
最小意识状态 患者具有间歇性的意识清醒状态,并能表现出一些有意义的行为。
持续性植物状态 患者拥有苏醒-睡眠周期,但缺乏感知能力,只表现出反射和非自主行为。
持续昏迷 患者无苏醒-睡眠周期,缺乏感知能力,只有反射行为。
脑死亡 患者无苏醒-睡眠周期,缺乏感知能力,不具备由大脑介入的反射行为。

如今由越来越多医学专家将病感失认英语Anosognosia视为一类意识障碍,病感失认患者否认自己的行为障碍是源自某种疾病(例如中风阿茲海默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或认为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行为障碍。[137][138]比较常见的一类状况出现在因中风导致大脑右半球顶叶损伤时,患者可能出现半侧空间忽略病症,导致他们难以感知和处理位于身体一侧的感官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左侧身体瘫痪,但有时会否认自己无法移动这些身体部位。当问及与症状直接相关的问题时,患者可能会回避直接回答,甚至提供不合常理的答案。患者有时甚至无法认识自己的瘫痪一侧躯体,例如在一个案例中:患者在床上躺下后,多次尝试将瘫痪一侧的右腿扔出床外,当被问及他在做什么时,他会回答说有人在他的床上放了一条死人的腿。安东综合征是另一种严重的病感失认:失明者坚称自己仍然能够看见外界事物,尽管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能够看得见东西。[139]

其他意识 编辑

人类儿童 编辑

根据美国哲学家威廉·莱肯英语William Lycan所定义的八种意识类型,部分类型在婴儿尚未出生时便能检测到,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其出生后才逐渐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ulkes)对儿童的梦境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认知成熟(大约在5到7岁)之前[140],儿童缺乏莱肯所定义的"内省意识"以及福克斯所描述的"自我反思"。[141]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凯瑟琳·纳尔逊英语Katherine Nelson罗宾·菲乌什英语Robyn Fivush使用了"自传意识"这一概念来表达福克斯的观点,并认同他对这一发展阶段时间的定义。纳尔逊和菲乌什表示,“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是构建人类独有的'自传意识'的关键要素。”[142]美国心理研究者朱利安·杰恩斯英语Julian Jaynes也曾在数十年前提出类似看法。[143][144]纳尔逊和菲乌什强调了获得"心智理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心智理论是获得"自传意识"的必要前提。他们并将心智理论定义为“理解自己与他人在信仰、愿望、情绪和思想方面的差异,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心智上的差别”的能力,并写道,“心智理论的形成标志是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这通常在5到6岁后出现。[145]

非人动物 编辑

对于除人类以外的动物意识的研究存在诸多困难。动物缺乏人类所熟知的语言能力,因此无法用言语向人类传达自身经验。[146]但对其意识的否认也是不明智的,因为一旦否认动物具有意识,那么也就暗示了它们无法感受、它们的生命毫无价值,从而得出伤害动物不构成道德错误的结论。例如,笛卡尔有时被责备应对动物虐待负有责任,因为他提出只有人类才拥有非物质心灵。[147]许多人相信部分动物(例如猫和狗)具备意识,而另一些动物(例如昆虫)不具备意识。然而这种信念并没有坚实基础,通常只是基于个人与特定动物的互动经验。[146]

 
托马斯·内格尔提出,即使人们可以“从蝙蝠的视角”出发想象作为一只蝙蝠的体验,但仍不可能得知“一只作为蝙蝠的蝙蝠”到底是何种体验。(图为一只湯森大耳蝠英语Townsend's big-eared bat

认为主观经验是意识本质的哲学家们相信,动物意识的本质或许永远也无法得到准确理解。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就此难题写下了著名论文《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内格尔在此文中提出了一个关键论断:当且仅当一个有机体具有作为那个有机体是什么样(对于那个有机体来说是什么样)的经验时,它才具有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因此,他认为无论我们对蝙蝠的大脑结构和行为有多么详尽的理解,将自身代入蝙蝠的心灵,并从它们的视角经验世界仍是不可能的。[148]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例如美国学者侯世达指出了内格尔论证的不连贯问题。[149]一些心理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主张,部分动物的行为展示出它们对自身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抱有信念,这表明动物也具备意识。美国动物学家唐纳德·格里芬英语Donald Griffin在其2001年作品《动物心灵》中展示了关于上述观点的诸多证据。[150]

2012年7月7日,来自各国的杰出科学家齐聚剑桥大学出席弗朗西斯·克里克纪念大会,会议讨论了人类意识以及动物中的前语言意识问题。[151]会后,出席者在史蒂芬·霍金的主持下签署了《剑桥意识宣言》,霍金表示:

我们决定达成一项非科学性共识,并向公众发表声明。显然,与会者一致认为动物具备意识,然而这一观点并不被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远东地区,这一观点尚未成为广泛共识。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广泛认同。[152]

该宣言提出:

輻合證據显示出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以及其他一些动物,……拥有支持意识存在的必要神经基础,并具备展现有意图行为的能力。[151]

人工智能 编辑

对人工意识的探讨历史久远,许多神话传说都涉及这一主题。例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记述了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故事中皮格马利翁的雕刻作品被赋予意识,成为了与人类相似的生命体。类似地,在中世纪犹太魔像传说中,也描绘了人们通过塑造陶土创造出人工生命何蒙库鲁兹的情节。[153]对于机器意识的现代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诗人拜伦之女爱达·勒芙蕾丝,她在1842年有关查尔斯·巴贝奇分析机的文章中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然而,勒芙蕾丝并不认分析机可以创造意识:

最好不要夸大分析机的能力……这种机器不具备对事物的意图,它只能完成我们所知可以让它完成的任务。它可根据规则进行分析,但没有能力预测任何分析关系或揭示真理。因此,它的功能是在我们已经熟知的领域中为我们提供协助。[154]

针对人工意识,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来自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发表于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与智能英语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文章开篇,图灵首先否认了界定术语的意义,他认为即便是“机器能思考吗?”这类问题也搭载了太多值得怀疑的内涵。因此,他主张将所有对于人工意识的问题转化为一种可实际操作的测试,其被后人称为“图灵测试”。[155]一个计算机程序只有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并且不被识别出它的机器身份,那么才可称为有意识。图灵在论文中列举了可能的反对意见,并逐一进行了反驳。图灵测试常被作为鉴定人工意识的标准,并成为众多哲学家讨论的议题。例如,美国哲学家丹尼尔·德内特侯世達主张任何通过图灵测试的程序都可被认为具有意识[156],而澳大利亚哲学家戴维·查尔莫斯则称,所谓“哲学僵尸”亦可通过此类测试,但其并不具备意识。[157]另一些哲学家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一旦机器开始展现潜在的出与人类相似的意识迹象,那么意识与非意识的二元区分将不再适用。而那时机器自主性议题将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在近代工业和科技发展中已初露端倪。[47][48]德国计算机科学家于尔根·施密德胡伯提出,意识是智能体对周围环境中反复出现信息的压缩形式。[158]

 
针对强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约翰·瑟尔提出了“中文屋”思想实验。

针对“强人工智能”可产生意识的说法,美国哲学家约翰·瑟尔提出了“中文屋”实验作出反驳。不过,他同时认可可能会出现一种“弱人工智能”,其程序可以被设计成模仿意识状态。瑟尔的观点是,意识具有主观的、第一人称的特性,其源自人类大脑生物学层面的运作。尽管人脑可以执行计算,但它的计算方式与计算机程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瑟尔对“中文屋”的表述如下:

一个对中文一窍不通,只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间只有一个开口的封闭房间中。房间里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手册,指示该如何处理收到的中文讯息及如何以中文相应地回复。房外的人不断向房间内递进用中文写成的问题。房内的人便按照手册的说明,寻找合适的指示,将相应的中文字符组合成对问题的解答,并将答案递出房间。

在这个案例中,房间里的英语使用者的行为就如计算机程序。瑟尔表示,尽管房间内的人可以准确地处理中文,却并非真正理解输入和输出的含义。假设外界用英文提问并获得英文回答,那么因为房间内的人了解英文,他可以不依赖手册直接生成回答。在使用中文和英文的情况下,房间里的人都可通过图灵测试。然而,他只有在使用英文时才能真正具备意识,使用中文时通过图灵测试只是得益于程序对句法的正确处理,而语法并不能直接产生语义[159][160]

瑟尔的这篇论文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造成了巨大影响。[161]然而,关于机器意识相对于人脑而言所缺乏的特质,瑟尔并没有明确阐述,他只是模糊地提到了大脑拥有的某种机器所不具备的“因果能力”。其他赞同瑟尔基本观点的人还提出,如果要说机器具备意识,它除了能通过口头图灵测试外,还应当通过机器人版本的图灵测试。[162]这种测试基于机器人的感官能力,使其能够对其言语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分类英语Categorization和互动,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图灵不可区分性(Turing Indistinguishability)。图灵级机器人学(Turing-scale robotics)是体化认知情境认知英语Situated cognition的一个经验主义分支。[163]

在2014年,研究者维克托·阿尔戈诺夫(Victor Argonov)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图灵测试的方法,用于检测机器是否具备意识,这个方法是基于机器产生哲学判断的能力。[164]阿尔戈诺夫提出,如果机器可以对意识的属性难题(例如感质绑定问题英语Binding problem)作出明确回答,并且其事先并未内在编码哲学知识、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哲学讨论,记忆中也没有来自其他生物的信息模型(这类信息模型可能包含或暗示关于此生物体的意识内容),那么就能认为机器通过了这个测试。不过,这个测试只能用于确证机器具备意识,而不能用作否定意识存在的依据。通过测试可以认为机器具备意识,但未通过测试并不能说明机器不具备意识,因为机器未通过可能是因为其智力不足,而不一定是缺乏哲学判断力。

注释 编辑

  1. ^ 这里指意识并非是固定或静态的状态,而是类似水流,不断变化、更新流动的过程。这些“流动”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思想、知觉、感知、记忆等心灵体验。
  2. ^ 对某个特定对象、情况或状态的意识,例如“我意识到我在阅读一本书”。
  3. ^ 这种“哲学僵尸”只具备取用意识(能够接受外部刺激,例如接受到钉子刺入皮肤的神经讯号,并表现出疼痛的模样),但没有现象意识(他的内心并没有疼痛的意识)。
  4. ^ 即作为意识产生的必要脑神经区域。
  5. ^ 从前额叶皮质传向感知区的活动。
  6. ^ 周边视野是指除了中心视野外的视野区域,中心视野是用眼睛注视时位于视野中心,最清晰、详细的部份。
  7. ^ 也称为“摇头丸”。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onsciousness. Merriam-Webster. [June 4, 2012]. (原始内容于2019-09-07). 
  2. ^ Robert van Gulick. Consciousnes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 [2021-12-15]. (原始内容于2019-10-14). 
  3. ^ Susan Schneider; Max Velmans. Introduction. Max Velmans; Susan Schneider (编).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Wiley. 2008. ISBN 978-0-470-75145-9. 
  4. ^ John Searle. Consciousness. Honderich T (编).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926479-7. 
  5. ^ Jaynes, Julian. (PDF). Houghton Mifflin. 2000 [1976] [2019-10-16]. ISBN 0-618-05707-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7). 
  6. ^ Rochat, Philippe. Fiv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as they unfold early in life (PDF).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03, 12 (4): 717–731 [2021-12-15]. PMID 14656513. S2CID 10241157. doi:10.1016/s1053-8100(03)00081-3.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5-08). 
  7. ^ P.A. Guertin. A novel concept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continuously changing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Exploration & Research. 2019, 10 (6): 406–412 [2021-12-15]. (原始内容于2021-12-15). 
  8. ^ Hacker, P.M.S. The Sad and Sorry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being, among other things, a challenge to the "consciousness-studies community" (PDF).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2012,. supplementary volume 7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9. ^ 约翰·洛克. 论个人的同一性(上册). 由关文运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309. 
  10. ^ Cohen A.P., Rapport N. Questions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Routledge. 1995. ISBN 9781134804696. 
  11. ^ Güven Güzeldere. Ned Block; Owen Flanagan; Güven Güzeldere , 编.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debat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1–67. 
  12. ^ J.J. Fins; N.D. Schiff; K.M. Foley. Late recovery from the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eth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Neurology. 2007, 68 (4): 304–307. PMID 17242341. S2CID 32561349. doi:10.1212/01.wnl.0000252376.43779.96. 
  13. ^ CONSCIOUSNESS – meaning in the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dictionary.cambridge.org. [2023-06-07]. (原始内容于2021-03-07). 
  14. ^ . Oxford Dictionaries – English.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5, 2016). 
  15. ^ Edward Craig. Consciousnes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outledge. 1998. ISBN 978-0-415-18707-7. 
  16. ^ 16.0 16.1 Stuart Sutherland. Consciousness.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Macmillan. 1989. ISBN 978-0-333-38829-7. 
  17. ^ Thomas, Garth J. Consciousnes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6: 366. 1967. 
  18. ^ 18.0 18.1 Michael V. Antony. Is consciousness ambiguou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1, 8: 19–44. 
  19. ^ Max Velmans. How to define consciousness—and how not to defin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9, 16: 139–156. 
  20. ^ Anthis, Jacy. Consciousness Semanticism: A Precise Eliminativis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Biologically Inspired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2021. 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2022, 1032: 20–41 [7 August 2022]. ISBN 978-3-030-96992-9. doi:10.1007/978-3-030-96993-6_3. (原始内容于2022-08-07). 
  21. ^ Justin Sytsma; Edouard Machery. Two conceptions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PDF). Philosophical Studies. 2010, 151 (2): 299–327. S2CID 2444730. doi:10.1007/s11098-009-9439-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22. ^ Gilbert Ryle. The Concept of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156–163. ISBN 978-0-226-73296-1. 
  23. ^ 23.0 23.1 Ned Block. 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N. Block; O. Flanagan; G. Guzeldere (编).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Debates. MIT Press. 1998: 375–415 [2023-06-07]. ISBN 978-0-262-52210-6. (原始内容于2011-11-03). 
  24. ^ Daniel 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Penguin. 2004: 375. ISBN 978-0-7139-9037-9. 
  25. ^ David Chalmers. .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8). 
  26. ^ William Lycan.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MIT Press. 1996: 1–4. ISBN 978-0-262-12197-2. 
  27. ^ Block N. (PD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95, 18 (2): 272–284. S2CID 41023484. doi:10.1017/s0140525x0003848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2-10). 
  28. ^ Harris, S. (12 October 2011).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Sam Harris. https://www.samharris.org/blog/the-mystery-of-consciousne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Tricker, C. (2022). The cicada and the bird. The usefulness of a useless philosophy. Chuang Tzu's ancient wisdom translated for modern lif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52. (Google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Dy, Manuel B. Jr. Philosophy of Man: selected readings. Goodwill Trading Co. 2001: 97. ISBN 978-971-12-0245-3. 
  31. ^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November 5, 2008 [2010-08-22]. (原始内容于2019-12-16). 
  32. ^ Gert-Jan Lokhorst. Edward N. Zalta , 编.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1 Edition). [2023-06-08]. (原始内容于2013-12-02). 
  33. ^ William Jaworski. Philosophy of Mind: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5–11. ISBN 978-1-4443-3367-1. 
  34. ^ 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Ann Thomson , 编. Machine man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521-47849-6. 
  35. ^ Gerald Edelman. Bright Air, Brilliant Fire: On the Matter of the Mind . Basic Books. 1993. ISBN 978-0-465-00764-6. 
  36. ^ Antonio Damasio.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Harcourt Press. 1999. ISBN 978-0-15-601075-7. 
  37. ^ Daniel 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 Boston: Little & Company. 1991. ISBN 978-0-316-18066-5. 
  38. ^ 38.0 38.1 Christof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Englewood, CO: Roberts & Company. 2004. ISBN 978-0-9747077-0-9. 
  39. ^ Ron Sun and Stan Franklin,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nsciousness: A taxonomy and some examples. In: P.D. Zelazo, M. Moscovitch, and E. Thompso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pp. 151–17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7
  40. ^ Quantum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Stanford University. December 25, 2011 [2023-06-08]. (原始内容于2021-08-08). 
  41. ^ Cai, J.; Popescu, S.; Briegel, H. Persistent dynamic entanglement from classical motion: How bio-molecular machines can generate non-trivial quantum states. Physical Review E. 2010, 82 (2): 021921. Bibcode:2010PhRvE..82b1921C. PMID 20866851. S2CID 23336691. arXiv:0809.4906 . doi:10.1103/PhysRevE.82.021921. 
  42. ^ John Searle.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7: 53–88. ISBN 978-0-940322-06-6. 
  43. ^ Rocco J. Gennaro. §4.4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ness Paradox: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Higher-Order Thoughts. MIT Press. 2011: 75. ISBN 978-0-262-01660-5. 
  44. ^ Knobe J. Can a Robot, an Insect or God Be Aware?.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008, 19 (6): 68–71 [2023-06-09].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208-68. (原始内容于2011-03-19). 
  45. ^ Alec Hyslop. Other Minds. Springer. 1995: 5–14. ISBN 978-0-7923-3245-9. 
  46. ^ Robert Kirk. Edward N. Zalta , 编. Zombie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09 Edition). [2023-06-09]. (原始内容于2013-12-02). 
  47. ^ 47.0 47.1 Th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Ridley Scott, Greg Littmann, pp. 133–144, Lexington Books (2013).
  48. ^ 48.0 48.1 Moral Machines, Wendell Wallach and Colin Allen, 288 pag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June 3, 2010), ISBN 0-19-973797-5.
  49. ^ 49.0 49.1 Alec Hyslop. The analogical inference to other minds. Other Minds. Springer. 1995: 41–70. ISBN 978-0-7923-3245-9. 
  50. ^ Daniel Dennett. The unimagined preposterousness of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322–325. 
  51. ^ Stevan Harnad. Why and how we are not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1: 164–167. 
  52. ^ Horst Hendriks-Jansen. Catching ourselves in the act: situated activity, interactive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human though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6: 114. ISBN 978-0-262-08246-4. 
  53. ^ Mandler, G. "Consciousness: Respectable, useful, and probably necessary". In R. Solso (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gnition: NJ: LEA.
  54. ^ Mandler, G. Consciousness recovere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and origins of thought.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55. ^ Stuart Hameroff; Alfred Kaszniak; David Chalmers. Preface. 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III: The Third Tucson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MIT Press. 1999: xix–xx. ISBN 978-0-262-58181-3. 
  56. ^ Bernard Baars.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18. ISBN 978-0-521-42743-2. 
  57. ^ Paul Rooks; Jane Wilson. Perception: Theory,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Press. 2000: 25–26. ISBN 978-0-415-19094-7. 
  58. ^ 58.0 58.1 Thomas Schmidt; Dirk Vorberg. Criteria for unconscious cognition: Three types of dissocia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2006, 68 (3): 489–504. PMID 16900839. doi:10.3758/bf03193692 . 
  59. ^ Arnaud Destrebecqz; Philippe Peigneux. Methods for studying unconscious learning. Steven Laureys (编).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Elsevier. 2006: 69–80. ISBN 978-0-444-52876-6. 
  60. ^ Daniel Dennett. Quining qualia. A. Marcel; E. Bisiach (编).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11-10-31]. ISBN 978-0-19-852237-9. (原始内容于2011-10-28). 
  61. ^ Daniel Dennett. Who's on first? Heterophenomenology explaine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3, 10: 19–30. 
  62. ^ David Chalmers. Ch. 3: Can consciousness be reductively explained? .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19-511789-9. 
  63. ^ Arnaud Destrebecqz; Philippe Peigneux. Methods for studying unconscious learning. Steven Laureys (编).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Elsevier. 2006: 69–80. ISBN 978-0-444-52876-6. 
  64. ^ J.T. Giacino; C.M. Smart. Recent advances in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7, 20 (6): 614–619. PMID 17992078. S2CID 7097163. doi:10.1097/WCO.0b013e3282f189ef. 
  65. ^ Christof Koch. How to Make a Consciousness Meter.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2017, 317 (5): 28–33. Bibcode:2017SciAm.317e..28K. PMID 29565878.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17-28. 
  66. ^ Patrick Haggard. Human volition: towards a neuroscience of will.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8, 9 (12): 934–946. PMID 19020512. S2CID 1495720. doi:10.1038/nrn2497. 
  67. ^ Gordon Gallup. Chimpanzees: Self recognition. Science. 1970, 167 (3914): 86–87. Bibcode:1970Sci...167...86G. PMID 4982211. S2CID 145295899. doi:10.1126/science.167.3914.86. 
  68. ^ David Edelman; Anil Seth. Animal consciousness: a synthetic approach.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09, 32 (9): 476–484. PMID 19716185. S2CID 13323524. doi:10.1016/j.tins.2009.05.008. 
  69. ^ Christof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Englewood, CO: Roberts & Company. 2004: 16–19. ISBN 978-0-9747077-0-9. 
  70. ^ Wolf Singer. Binding by synchrony. Scholarpedia. 2007, 2 (12): 1657. Bibcode:2007SchpJ...2.1657S. doi:10.4249/scholarpedia.1657 . 
  71. ^ Rodolfo Llinás. I of the vortex: from neurons to self. MIT Press. 2002. ISBN 978-0-262-62163-2. 
  72. ^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105–116
  73. ^ Baldauf, D.; Desimone, R. Neural Mechanisms of Object-Based Attention. Science. 2014-04-25, 344 (6182): 424–427 [2022-06-30]. Bibcode:2014Sci...344..424B. ISSN 0036-8075. PMID 24763592. S2CID 34728448. doi:10.1126/science.1247003. (原始内容于2022-09-13) (英语). 
  74. ^ Francis Crick; Christof Koch. (PDF). Nature Neuroscience. 2003, 6 (2): 119–126. PMID 12555104. S2CID 13960489. doi:10.1038/nn0203-1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5-22). 
  75. ^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269–286
  76. ^ 76.0 76.1 76.2 Zhaoping, Li.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2019-10-01, 58: 1–10 [2022-03-02]. ISSN 0959-4388. PMID 31271931. S2CID 195806018. doi:10.1016/j.conb.2019.06.001. (原始内容于2022-03-02). 
  77. ^ 77.0 77.1 Zhaoping, Li. The Flip Tilt Illusion: Visible in Peripheral Vision as Predicted by the Central-Peripheral Dichotomy. i-Perception. 2020-07-30, 11 (4): 2041669520938408. ISSN 2041-6695. PMC 7401056 . PMID 32782769. doi:10.1177/2041669520938408. 
  78. ^ Biederlack J.; Castelo-Branco M.; Neuenschwander S.; Wheeler D.W.; Singer W.; Nikolić D. Brightness induction: Rate enhancement and neuronal synchronization as complementary codes. Neuron. 2006, 52 (6): 1073–1083. PMID 17178409. S2CID 16732916. doi:10.1016/j.neuron.2006.11.012 . 
  79. ^ Williams Adrian L.; Singh Krishna D.; Smith Andrew T. Surround modulation measured with functional MRI in the human visu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3, 89 (1): 525–533. CiteSeerX 10.1.1.137.1066 . PMID 12522199. doi:10.1152/jn.00048.2002. 
  80. ^ Casali, Adenauer G.; Gosseries, Olivia; Rosanova, Mario; Boly, Mélanie; Sarasso, Simone; Casali, Karina R.; Casarotto, Silvia; Bruno, Marie-Aurélie; Laureys, Steven; Tononi, Giulio; Massimini, Marcello. A Theoretically Based Index of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of Sensory Processing and Behavior.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3-08-14, 5 (198) [2023-06-26].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6294. (原始内容于2023-06-26). 
  81. ^ Ann B. Butler; Paul R. Manger; B.I.B Lindahl; Peter Århem. Evolution of the neural basis of consciousness: a bird-mammal comparison. BioEssays. 2005, 27 (9): 923–936. PMID 16108067. doi:10.1002/bies.20280. 
  82. ^ 82.0 82.1 Francis Crick and Christof Koch. Are we aware of neural activity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 Nature. 1995, 375 (6527): 121–123. Bibcode:1995Natur.375..121C. PMID 7753166. S2CID 4262990. doi:10.1038/375121a0. 
  83. ^ 83.0 83.1 83.2 Gerald Edelman and Giulio Tononi. A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 How Matter Becomes Imagination. Basic Books. 2000. ISBN 978-0-465-01376-0. 
  84. ^ 84.0 84.1 Rodney M.J. Cotterill. Cooperation of the basal ganglia, cerebellum, sensory cerebrum and hippocampu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1, 64 (1): 1–33. PMID 11250060. S2CID 206054149. doi:10.1016/s0301-0082(00)00058-7. 
  85. ^ J.C. Eccles. Animal consciousness and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Experientia. 1982, 38 (12): 1384–1391. PMID 7151952. S2CID 35174442. doi:10.1007/bf01955747. 
  86. ^ John Eccles. A unitary hypothesis of mind-brain interact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1990, 240 (1299): 433–451. Bibcode:1990RSPSB.240..433E. PMID 2165613. S2CID 23188208. doi:10.1098/rspb.1990.0047. 
  87. ^ Joaquin Fuster, The Prefrontal Cortex, Second Edition.
  88. ^ Fischer, David B.; Boes, Aaron D.; Demertzi, Athena; Evrard, Henry C.; Laureys, Steven; Edlow, Brian L.; Liu, Hesheng; Saper, Clifford B.; Pascual-Leone, Alvaro; Fox, Michael D.; Geerling, Joel C. A human brain network derived from coma-causing brainstem lesions. Neurology. 2016-12-06, 87 (23): 2427–2434 [2022-05-06]. ISSN 0028-3878. PMC 5177681 . PMID 27815400.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3404. (原始内容于2022-05-20) (英语). 
  89. ^ Northoff, Georg; Lamme, Victor. Neural signs and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s there a potential convergence of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sight?.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20, 118: 568–587. PMID 32783969. S2CID 221084519. doi:10.1016/j.neubiorev.2020.07.019. 
  90. ^ 90.0 90.1 Seth, Anil K.; Bayne, Tim.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PDF).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2, 23 (7): 439–452 [2023-01-17]. PMID 35505255. S2CID 242810797. doi:10.1038/s41583-022-00587-4. (原始内容 (PDF)于2023-01-21). 
  91. ^ 91.0 91.1 Doerig, Adrian; Schurger, Aaron; Herzog, Michael H. Hard criteria for empiric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21, 12 (2): 41–62. PMID 32663056. S2CID 220529998. doi:10.1080/17588928.2020.1772214. 
  92. ^ 92.0 92.1 Baars, Bernard J. Global workspac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uman experience.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50. 2005: 45–53. CiteSeerX 10.1.1.456.2829 . ISBN 9780444518514. PMID 16186014. doi:10.1016/S0079-6123(05)50004-9. 
  93. ^ Dehaene, Stanislas; Naccache, Lionel. Towards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basic evidence and a workspace framework (PDF). Cognition. 2001, 79 (1–2): 1–37 [5 April 2019]. PMID 11164022. S2CID 1762431. doi:10.1016/S0010-0277(00)00123-2. (原始内容 (PDF)于13 July 2019). 
  94. ^ Tononi, Giulio; Boly, Melanie; Massimini, Marcello; Koch, Christ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July 2016, 17 (7): 450–461 [2023-05-21]. ISSN 1471-0048. PMID 27225071. S2CID 21347087. doi:10.1038/nrn.2016.44. (原始内容于2023-05-04) (英语). 
  95. ^ Tononi, Giulio; Boly, Melanie; Massimini, Marcello; Koch, Christ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July 2016, 17 (7): 450–461 [2023-05-21]. ISSN 1471-0048. PMID 27225071. S2CID 21347087. doi:10.1038/nrn.2016.44. (原始内容于2023-05-04) (英语). 
  96. ^ Michael Brooks; "Interview: Cosmic thoughts", New Scientist, November 2022. pp.46-9.
  97. ^ Peter Århem; B.I.B. Lindahl; Paul R. Manger; Ann B. Butler. O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some amniote scenarios. Hans Liljenström; Peter Århem (编). Consciousness Transitions: Phylogenetic, Onto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Elsevier. 2008. ISBN 978-0-444-52977-0. 
  98. ^ 98.0 98.1 Feinberg, TE; Mallatt, J. The evolutionary and genetic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Cambrian Period over 500 million years ago..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October 2013, 4: 667. PMC 3790330 . PMID 24109460. doi:10.3389/fpsyg.2013.00667 . 
  99. ^ Donald Griffin. Animal Minds: Beyond Cognition to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ISBN 978-0-226-30865-4. 
  100. ^ T.H. Huxley.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nimals are automata, and its history. The Fortnightly Review. 1874, 16 (253): 555–580. Bibcode:1874Natur..10..362.. doi:10.1038/010362a0 . 
  101. ^ W. James. Are we automata?. Mind. 1879, 4 (13): 1–22 [2019-07-05]. doi:10.1093/mind/os-4.13.1. (原始内容于2019-12-24). 
  102. ^ B.I.B. Lindahl. Consciousness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97, 187 (4): 613–629. Bibcode:1997JThBi.187..613L. PMID 9299304. doi:10.1006/jtbi.1996.0394. 
  103. ^ Karl Popper, John C. Eccles. The Self and Its Brain . Springer International. 1977. ISBN 978-0-387-08307-0. 
  104. ^ Seth, Anil; Eugene Izhikevich; George Reeke; Gerald Edelman.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consciousness: An extended framewor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 (28): 10799–10804. Bibcode:2006PNAS..10310799S. PMC 1487169 . PMID 16818879. doi:10.1073/pnas.0604347103 . 
  105. ^ 105.0 105.1 Ezequiel Morsella. (PDF).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5, 112 (4): 1000–1021. PMID 16262477. S2CID 2298524. doi:10.1037/0033-295X.112.4.100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18). 
  106. ^ S. Budiansky. If a Lion Could Talk: Anim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The Free Press. 1998. ISBN 978-0-684-83710-9. 
  107. ^ S. Nichols; T. Grantham. (PDF).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0, 67 (4): 648–670 [2017-10-25]. CiteSeerX 10.1.1.515.9722 . S2CID 16484193. doi:10.1086/39285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3). 
  108. ^ John Eccle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2, 89 (16): 7320–7324. Bibcode:1992PNAS...89.7320E. PMC 49701 . PMID 1502142. doi:10.1073/pnas.89.16.7320 . 
  109. ^ Carruthers, Peter.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 Naturalistic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0. ^ Owen Flanagan; T.W. Polger. Zombies and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313–321. 
  111. ^ Rosenthal, David. Consciousness and its function. Neuropsychologia. 2008, 46 (3): 829–840. PMID 18164042. S2CID 7791431. doi: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7.11.012. 
  112. ^ Stevan Harnad. Turing indistinguishability and the Blind Watchmaker. J.H. Fetzer (编). Consciousness Evolving. John Benjamins. 2002 [2011-10-26]. (原始内容于2011-10-28). 
  113. ^ Zack Robinson; Corey J. Maley; Gualtiero Piccinini. Is Consciousness a Spandre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2015, 1 (2): 365–383. S2CID 170892645. doi:10.1017/apa.2014.10. 
  114. ^ 114.0 114.1 Vaitl, Dieter. (PDF).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 (1): 98–127. PMID 15631555. S2CID 6909813. doi:10.1037/0033-2909.131.1.9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0-22). 
  115. ^ Schacter, Daniel; Gilbert, Daniel; Wegner, Daniel.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11: 190 [27 October 2020]. ISBN 978-1-4292-3719-2. 
  116. ^ Coenen, Anton. Subconscious Stimulus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During Sleep (PDF). Psyche. 2010, 16–2.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6-11). 
  117. ^ Hobson, J. Allan; Pace-Schott, Edward F.; Stickgold, Robert. Dreaming and the brain: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 states. Pace-Schott, Edward F.; Solms, Mark; Blagrove, Mark; Harnad, Stevan (编). Sleep and Dreaming: Scientific Advances and Reconsider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521-00869-3.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8-10). 
  118. ^ Johanson M.; Valli K.; Revonsuo A.; Wedlund J. Content analysis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s in partial epileptic seizures. Epilepsy & Behavior. 2008, 12 (1): 170–182. PMID 18086461. S2CID 28276470. doi:10.1016/j.yebeh.2007.10.002. 
  119. ^ Johanson M.; Valli K.; Revonsuo A.; et al. Alterations in th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in partial epileptic seizures. Epilepsy & Behavior. 2008, 13 (2): 366–371. PMID 18522873. S2CID 24473529. doi:10.1016/j.yebeh.2008.04.014. 
  120. ^ 120.0 120.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DSM-IV-T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31 July 1994. ISBN 978-0-89042-025-6. 
  121. ^ Lyvers, Michael. The neurochemistry of psychedelic experiences (PDF). ePublications@bond. 2003 [2011-10-26]. (原始内容于2012-04-20). 
  122. ^ M. Murphy; S. Donovan; E. Taylo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editation: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With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1931–1996.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1997. 
  123. ^ Tart, Charles. Ch. 2: The components of consciousness.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Universe.com. 2001 [5 October 2011]. ISBN 978-0-595-15196-7. (原始内容于6 November 2011). 
  124. ^ Studerus, Erich; Gamma, Alex; Vollenweider, Franz X. Bell, Vaughan , 编.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rating scale (OAV). PLOS One. 2010, 5 (8): e12412. Bibcode:2010PLoSO...512412S. PMC 2930851 . PMID 20824211. doi:10.1371/journal.pone.0012412 . 
  125. ^ 125.0 125.1 125.2 Hal Blumenfeld. The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onsciousness. Steven Laureys; Giulio Tononi (编). The Neurology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pathology. Academic Press. 2009. ISBN 978-0-12-374168-4. 
  126. ^ Kinney HC, Korein J, Panigrahy A, Dikkes P, Goode R. (PDF). N Engl J Med. 26 May 1994, 330 (21): 1469–1475. PMID 8164698. S2CID 5112573. doi:10.1056/NEJM199405263302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8 November 2020). 
  127. ^ McFadden, Robert D. KAREN ANN QUINLAN, 31, DIES; FOCUS OF '76 RIGHT TO DIE CASE. The New York Times. 1985-06-12 [2023-08-01].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于2021-07-09) (美国英语). 
  128. ^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216–226
  129. ^ J.T. Giacino; C.M. Smart. Recent advances in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7, 20 (6): 614–619. PMID 17992078. S2CID 7097163. doi:10.1097/WCO.0b013e3282f189ef. 
  130. ^ V. Mark Durand; David H.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 Cengage Learning. 2009: 74–75. ISBN 978-0-495-59982-1.  Note: A patient who can additionally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y be referred to as "oriented times four".
  131. ^ Neergaard, Lauren. . Associated Press through NBC News. August 14, 2013 [March 2,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6, 2013). 
  132. ^ 132.0 132.1 132.2 Bernat JL. Chronic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Lancet. 8 Apr 2006, 367 (9517): 1181–1192. PMID 16616561. S2CID 13550675. doi:10.1016/S0140-6736(06)68508-5. 
  133. ^ Bernat J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Neurology. 20 Jul 2010, 75 (3): 206–207. PMID 20554939. S2CID 30959964. doi:10.1212/WNL.0b013e3181e8e960. 
  134. ^ Coleman MR, Davis MH, Rodd JM, Robson T, Ali A, Owen AM, Pickard JD. Towards the routine use of brain imaging to ai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Brain. September 2009, 132 (9): 2541–2552. PMID 19710182. doi:10.1093/brain/awp183 . 
  135. ^ Monti MM, Vanhaudenhuyse A, Coleman MR, Boly M, Pickard JD, Tshibanda L, Owen AM, Laureys S. (PDF). N Engl J Med. 18 Feb 2010, 362 (7): 579–589. PMID 20130250. S2CID 13358991. doi:10.1056/NEJMoa090537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4 February 2019). 
  136. ^ Seel RT, Sherer M, Whyte J, Katz DI, Giacino JT, Rosenbaum AM, Hammond FM, Kalmar K, Pape TL, et al. Assessment scales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ch Phys Med Rehabil. December 2010, 91 (12): 1795–1813. PMID 21112421. doi:10.1016/j.apmr.2010.07.218. 
  137. ^ Prigatano, George P. Anosognosia: clinic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9, 22 (6): 606–611. PMID 19809315. S2CID 40751848. doi:10.1097/WCO.0b013e328332a1e7. 
  138. ^ George P.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Introduction. George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编). Awareness of Deficit After Brain Injury: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16. ISBN 978-0-19-505941-0. 
  139. ^ Kenneth M. Heilman. Anosognosia: possible neuro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George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编). Awareness of Deficit After Brain Injury: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3–62. ISBN 978-0-19-505941-0. 
  140. ^ Arnold J. Sameroff; Marshall M. Haith (编). The Five to Seven Year Shift: The Age of 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41. ^ Foulkes, David. Children's Drea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In defining 'consciousness' as a self-reflective act, psychology loses much of the glamour and mystery of other areas of consciousness-study, but it also can proceed on a workaday basis without becoming paralyzed in pure abstraction. 
  142. ^ Nelson, Katherine; Fivush, Rob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and Autobiographical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0, 123 (1): 74. PMID 31142189. S2CID 169038149. doi:10.1177/0033294119852574 . 
  143. ^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Houghton Mifflin. 2000: 447 [1976]. ISBN 0-618-05707-2. Consciousness is based on language.... Consciousness is not the same as cognition and should be sharply distinguished from it. 
  144. ^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Houghton Mifflin. 2000: 450 [1976]. ISBN 0-618-05707-2. The basic connotative definition of consciousness is thus an analog 'I' narratizing in a functional mind-space. The denotative definition is, as it was for Descartes, Locke, and Hume, what is introspectable. 
  145. ^ Nelson, Katherine; Fivush, Rob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and Autobiographical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0, 123 (1): 80–83. PMID 31142189. S2CID 169038149. doi:10.1177/0033294119852574 . 
  146. ^ 146.0 146.1 Colin Allen. Edward N. Zalta , 编. Animal consciousnes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1 Edition). [2011-10-25]. (原始内容于2019-07-31). 
  147. ^ Peter Carruthers. Sympathy and subjectivi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99, 77 (4): 465–482. doi:10.1080/00048409912349231. 
  148. ^ Thomas Nagel. Ch. 12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Mortal Ques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521-40676-5. 
  149. ^ Douglas Hofstadter. Reflections on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Douglas Hofstadter; Daniel Dennett (编). The Mind's I. Basic Books. 1981: 403–414. ISBN 978-0-7108-0352-8. 
  150. ^ Donald Griffin. Animal Minds: Beyond Cognition to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ISBN 978-0-226-30865-4. 
  151. ^ 151.0 151.1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152. ^ Animal Consciousness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Leading Panel of Neuroscientists. 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通过YouTube. 
  153. ^ Moshe Idel. Golem: Jewish Magical and Mystical Traditions on the Artificial Anthropoid. SUNY Press. 1990. ISBN 978-0-7914-0160-6.  Note: In many stories the Golem was mindless, but some gave it emotions or thoughts.
  154. ^ Ada Lovelace. Sketch of The Analytical Engine, Note G. [2011-09-10]. (原始内容于2010-09-13). 
  155. ^ Stuart Shieber. The Turing Test : Verbal Behavior as the Hallmark of Intelligence. MIT Press. 2004. ISBN 978-0-262-69293-9. 
  156. ^ Daniel Dennett; Douglas Hofstadter. The Mind's I. Basic Books. 1985. ISBN 978-0-553-34584-1. 
  157. ^ David Chalmers.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19-511789-9. 
  158. ^ Jürgen Schmidhuber. Driven by Compression Progress: A Simple Principle Explains Essential Aspects of Subjective Beauty, Novelty, Surprise, Interestingness, Attention, Curiosity, Creativity, Art, Science, Music, Jokes. 2009. Bibcode:2008arXiv0812.4360S. arXiv:0812.4360 . 
  159. ^ John R. Searle. Is the brain's mind a computer program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1990, 262 (1): 26–31. Bibcode:1990SciAm.262a..26S. PMID 2294583.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90-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160. ^ 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9 [2012-02-20]. (原始内容于2012-01-12). 
  161. ^ John Searle; et al.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80, 3 (3): 417–457. CiteSeerX 10.1.1.83.5248 . S2CID 55303721. doi:10.1017/S0140525X00005756. 
  162. ^ Graham Oppy; David Dowe. The Turing test.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1 Edition). 2011 [2011-10-26]. (原始内容于2013-12-02). 
  163. ^ Margaret Wilson.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2, 9 (4): 625–636. PMID 12613670. doi:10.3758/BF03196322 . 
  164. ^ Victor Argonov.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Unraveling the Mind-body Problem: The Phenomenal Judg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2014, 35: 51–70 [2016-12-06]. (原始内容于2016-10-20). 

延伸阅读 编辑

  • Chalmers, David.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19-511789-9. 
  • Dehaene, Stanislas.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Deciphering How the Brain Codes Our Thoughts. Viking Press. 2014. ISBN 978-0670025435. 
  • Dennett, Daniel.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 ISBN 9780316439480. 
  • Frankish, Keith. Consciousness: The Basics. Routledge. 2021. ISBN 9781138655980. 
  • Harley, Trevor.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Waking, Sleeping, and Dream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978-1-107-56330-8. S2CID 233977060. doi:10.1017/9781316408889. 
  • Irvine, Elizabeth. Consciousness as a Scientific Concept: A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rspective.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2013. ISBN 978-94-007-5172-9. doi:10.1007/978-94-007-5173-6. 
  • Koch, Christof. The Feeling of Life Itself: Why Consciousness Is Widespread but Can't Be Computed. MIT Press. 2019. ISBN 9780262042819. 
  • Overgaard, Morten; Mogensen, Jesper; Kirkeby-Hinrup, Asger (编). Beyond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Routledge. 2021. ISBN 9781138637986. 
  • Prinz, Jesse. The Conscious Brain: How Attention Engenders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19531459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14595.001.0001. 
  • Schneider, Susan; Velmans, Max (编).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2nd. Wiley-Blackwell. 2017. ISBN 978-0-470-67406-2. 
  • Seth, Anil. Being You: A New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Penguin Random House. 2021. ISBN 9781524742874. 
  • Thompson, Evan. Waking, Dreaming, Being: 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 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231136952. 
  • Zelazo, Philip David; Moscovitch, Morris; Thompson, Evan (编).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67412-6. doi:10.1017/CBO9780511816789. 

外部链接 编辑

意识, 意識的最基本理解或阐释, 是个体對其內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认识, 儘管哲學家, 神学家, 语言学家和科學家对这一概念進行了數千年的分析, 界定, 诠释和辯論, 但意識的本质仍然令人費解, 留有爭議, 我們生活中最熟悉又却也最神秘的方面, 關於這個話題, 也許唯一被廣泛認同的概念是對於它存在的直覺, 關於意識究竟需要研究和解釋什麼, 人们有不同意见, 有時, 意識被視為是心智的同義詞, 有时又被认为是心智的一個方面, 過去, 被认为是一個人的, 內在生活, 一個由內省, 个人思想, 想像和意志组成的世界, 如. 意識的最基本理解或阐释 是个体對其內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认识 1 儘管哲學家 神学家 语言学家和科學家对意识这一概念進行了數千年的分析 界定 诠释和辯論 但意識的本质仍然令人費解 留有爭議 2 是 我們生活中最熟悉又却也最神秘的方面 3 關於這個話題 也許唯一被廣泛認同的概念是對於它存在的直覺 4 關於意識究竟需要研究和解釋什麼 人们有不同意见 有時 意識被視為是心智的同義詞 有时又被认为是心智的一個方面 過去 意识被认为是一個人的 內在生活 一個由內省 个人思想 想像和意志组成的世界 5 如今 意识的定义往往包括某種體驗 認知 感覺或知覺 它可能是後設認知 自我意識等 並可能隨時間變化 6 7 意识研究范围 观点与猜想的多样性也令人们怀疑 关于意识 我们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 8 英国17世纪帕拉塞尔苏斯主义 英语 Paracelsianism 医师罗伯特 弗拉德 英语 Robert Fludd 对于意识的描绘 有关意识的描述 定义或解释范围包括 简单的清醒状态 透过 内省 探索自我与灵魂 比喻性的 内容流 a 或是产生于大脑的一种精神状态 精神事件 英语 Mental event 或精神过程 目录 1 跨学科观点 2 定义 3 心灵哲学 3 1 概念的一致性 3 2 类型 3 3 意识与内容的区分 3 4 心身问题 3 5 他心问题 4 科学研究 4 1 意识的测量 4 2 相关神经区 4 3 模型 4 4 功能与演化 4 5 意识的改变状态 5 医学实践 5 1 意识评估 5 2 意识障碍 6 其他意识 6 1 人类儿童 6 2 非人动物 6 3 人工智能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延伸阅读 10 外部链接跨学科观点 编辑在我看来 意识是思考所必需的 一个人若没有知觉到他在知觉 就不可能有知觉 当我们看到 听到 闻到 尝到 感到 想到或意欲到任何东西时 我们知道我们在这样做 因此 意识总是对我们当下感觉和知觉的意识 而且 正是据此意识 每一个人才对他自己是所谓的自我 约翰 洛克 论个人的同一性 9 自笛卡尔和约翰 洛克以来 西方哲学一直努力寻求对意识的理解 并希望阐明如何将个人的意识放入更大的世界图景 有关意识的问题至今仍是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核心关注 此为分析哲学发展出了现象学 而大陆哲学则发展出了心灵哲学 意识是认知科学跨学科研究的重点 相关领域包括心理学 语言学 人类学 10 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其中首要的问题是 信息在转化为意识的过程中 生物学和心理学层面上所涉及的过程 即探索意识与神经和心理学之间的关联 在医学中 人们透过患者的唤醒和响应状态评估其意识 研究发现意识状态为连续体 范围从高度的警觉与理解 至意识混乱 disorientation 谵妄 失去有意义的交流 直至失去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能力 11 对于意识的实践研究关注评估重症 昏迷或麻醉患者的意识存在 并探索治疗意识受损或混乱的方法 12 意识水平可以透过观察标准行为加以确定 比如使用拉斯哥昏迷指数等评估指标 定义 编辑多个世纪以来 对于意识这一概念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定义 缺乏统一的认可 各种定义都展示出看似相关的含义 但不同定义之间亦可能引发争议 举例来说 人们就内在认知和对外部物理世界的感知之间的差异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界定 以及非物质的精神实体或精神活动的概念等问题存在不同观点 有关意识的常用定义包括来自 韦伯第三版词典 英语 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66年版 卷一 第482页 的 内在心理或精神的知觉或感知 个体对内在自我的直观感知知识 关于外部物体 状态或事实的内在知觉 知觉的关注 兴趣 关注 常与形容词连用 例如 阶级意识 以感知 情绪 意志或思考为特征的状态或活动 心智的广义概念 与物质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事物 个体或集体在某时间段内心理感知 观点 态度 感受的总和 与意识流相比较 清醒状态 例如从睡眠 恍惚 发热中恢复过来 心智能力的回复 在精神分析中 指代自我可立即获得的心理内容 与前意识 潜意识相比较 剑桥词典 英语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 s Dictionary 将意识定义为 理解或意识到某物的状态 13 牛津活词典 英语 Oxford Living Dictionary 定义意识为 感知到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的状态 个体对某物的认知或感知 以及 心智对自身和外部事件认知的事实 14 为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意识 哲学家也创造了自己的行话 1998年出版的 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 英语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如此解释意识 意识 哲学家主要以四种方式使用 意识 普遍的知识 意向性 内省 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 和现象经验 心智中的某个事物只有在进行内省 或准备内省 时才会被 内省意识 察觉 内省常被认为是用作获取个体心灵状态的主要手段 经验或其他精神实体只在可被经验时才称为 现象意识 一些明确的例子包括 感知经验 例如味觉和视觉感知 身体知觉经验 例如痒和疼痛 想象经验 例如经验自己的行为或感知 思维流 例如以语言或图像进行思考的体验 内省和现象意识似乎是相互独立或无关联的 不过尚有争论 15 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意识定义中的循环论证或模糊性感到不满 16 在1989年版 麦米伦心理学词典 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中 英国心理学家斯图尔特 萨瑟兰 英语 Stuart Sutherland 对意识的定义更像是表达了对定义本身的怀疑 意识 对感知 思维和感受的拥有 认知 意识是难以用可理解的术语定义的 只在理解意识的内涵之后才能理解这些用作定义意识的术语 许多人错误地将意识等同于自我意识 也即仅仅把拥有意识等同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意识是迷人却难以捉摸的现象 难以阐明它是什么 它能做什么 以及它的演化缘由 关于意识 人们几乎没有写下过任何值得阅读的东西 16 词典中关于意识的定义会对研究者的假说及工作方向造成重要影响 如果对环境的认知 是意识的标准 那么即使是原生动物也具备意识 而如果对认知的认知才算是意识的体现 那么甚至很难说猩猩或人类婴儿拥有意识 17 许多哲学家认为 尽管哲学家们难以为意识作出准确定义 但意识本身是个统一的概念 它可为大部份人所理解 18 然而也有人指出 从人们对意识定义的分歧中显示出不同人对意识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意识的主观与客观层面 或者说 意识可能包含了多种不同含义 而这些含义之间并没有简要的共通元素 19 还有人主张 我们应当将意识的概念从我们对心智的理解中剔除 这种观点被称为意识语义论 consciousness semanticism 20 心灵哲学 编辑大多数意识哲学相关作家都持有某个特定的观点 并根据这个观点组织论证材料 调查显示 当中最常见的方向是选择历史上与其观点最接近的哲学家 例如笛卡尔 洛克 康德等 并跟随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调整自身立场 另一种方式是依据基础问题设定哲学立场 概念的一致性 编辑 哲学家与非哲学家对于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21 多数人对意识的存在抱有直观信念 18 但怀疑论者对这种信念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此种信念是源于意识概念中内在的不一致性 或者人们对意识的理解实际上是以错觉为基础的 例如 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 赖尔提出 传统上人们基于笛卡尔式的二元论理解意识 但事实上这种二元论错误地区分了心灵与身体 或是错误地区分了心灵与外部世界 他表示 我们谈论的并非是心灵 身体或世界 而是个体及其在世界中的活动 因此 在谈论 意识 的过程中 我们误以为存在一种分别于行为和语言理解的事物 并将这种事物称为意识 22 类型 编辑 美国哲学家内德 布洛克指出 关于意识的讨论经常混淆两种不同的意识 现象意识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和取用意识 access consciousness 23 据布洛克所言 现象意识是指纯粹的经验 也即以我们借助身体感受到的运动 颜色 声音 感知 情绪 感觉等 从这些外部经验中获得的主观性称为感质 而取用意识则是对上述经验的获得 处理与反应过程 我们从心灵中获取信息 将其用于口头表达 推理 控制自身行为的现象 因此 当人们在感知时 感知得到的信息是取用意识 当人们在内省时 关于思维的信息是取用意识 当人们在回忆时 关于过去的信息是取用意识 大部份哲学家都接受了这一区分 不过也有部份哲学家 例如丹尼尔 德内特 对区分的有效性表示怀疑 24 澳大利亚哲学家戴维 查尔莫斯认为 取用意识可由对于人体感受机制的科学研究获得进一步理解 但关于现象意识的理解却更加复杂 他称其为意识的困难问题 25 也有哲学家不满足于布洛克提出的两类区分 美国哲学家威廉 莱肯 英语 William Lycan 在其作品 意识和经验 中提出至少存在8种意识的明确区分 有机体意识 控制意识 意识对象 b 状态 事件意识 可报告性 内省意识 主观意识 自我意识 莱肯表示 甚至是这8种意识也为包含部份难以解释的意识形式 26 此外 还有对于现象意识和取用意识是否总是共同存在 或它们是否可各自存在的争论 尽管独立于取用意识存在的现象意识更被广泛接受 但也有一些关于独立于现象意识存在的取用意识的猜想 例如在 哲学僵尸 思想实验中 假设存在有外观与行为与正常人没有差别的人 但他们却不具备任何主观性 c 27 不过 布洛克对上述说明仍保留了部份怀疑态度 他在结论中写道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只有取用意识 而没有现象意识的实际案例 但我希望我展示出了这种状况概念上的可能性 23 意识与内容的区分 编辑 美国哲学家山姆 哈里斯曾表示 从你的经验的角度看来 你并非是由原子 细胞和器官组成的身体 你是意识及其不断变化的内容 28 从这种观点出发 意识就成为了一种主观 永恒的存在领域 事物 意识的内容 在此之中流动 翻译家克里斯托弗 崔克 Christopher Tricker 提出 道教典籍 庄子 中鲲鹏的形象可以映射到上述的意识领域 庄子 逍遥游 中描绘了鲲鹏巨大的身躯横跨数千里 翅膀展开如垂天之云 崔克指出 鲲鹏展翅遮天 类似地 你的意识之翼也延伸至地平线 他人的意识翅膀也延伸至地平线 你是鲲鹏中的一只 也是众鸟中的一员 29 心身问题 编辑 主条目 心身问题 nbsp 笛卡尔为二元论作出的示意 外界事物由感知器官接受 并在松果体中被转化为心灵之物 心灵过程 例如意识 和物理过程 例如大脑活动 看似相关 然而人们尚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具体运作方式 最早探讨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是笛卡尔 他为此作出的回答被称为笛卡尔式二元论 笛卡尔提出 意识存在于一个非物质领域 他称之为心灵实体 而物质则存在于他所称的广延实体中 30 他主张这两类实体可在大脑中相互作用 可能是在一个叫做松果體的小型结构中实现的 31 尽管笛卡尔为此作出的解释被后世广泛接受 但很少有哲学家对该解释感到信服 他有关松果体的假说尤为受到嘲笑 32 然而 也没有新的假说能获得笛卡尔式二元论一般广泛的接受度 新提出的假说可粗略地分为两类 第一种维持了笛卡尔关于意识与物质领域的分立 但对这两个领域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不同说法 另一类假说则转向了一元论 认为只有一种存在 意识与物质只是这种存在的两个不同方面 这两类假说中亦各自包含多种变体 二元论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实体二元论 这种说法认为 构成心灵的实体不同于构成物质的实体 和性质二元论 这种说法认为 虽然世界由物质实体构成 但该实体存在两种分立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心灵的性质 一元论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物理主义 主张心灵由物质通过特殊的方式生成 唯心主义 主张只存在思想与经验 而物质只是幻觉 和中立一元论 主张心灵与物质是一种独特事物的两面 而这种独特事物既不同于心灵也不同于物质 除上述类型外 也有许多难以归类的异类假说 33 18世纪 随着牛顿提出了宇宙中普遍适用的定律 有些哲学家开始思考 是否可以使用纯粹的物理定律解释心灵 其中首位具有影响力的推行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朱利安 奥弗雷 拉 美特利 他为此创作了 人是机器 用以论证人也如宇宙中其他事物一般 只是物理定律的产物 然而 他为此作出的论证十分晦涩难懂 34 现代关于意识的理论主要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由神经科学家杰拉尔德 埃德尔曼 35 安东尼奥 达马西奥 36 以及哲学家丹尼尔 德内特 37 等人寄希望于从大脑内部神经事件出发解释意识 部分神经科学家 例如克里斯托夫 科赫 38 已探索了构成意识的神经学基础 但并未尝试构建一个全面统一的理论 与此同时 计算机科学家也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 尝试在计算机程序中模拟或嵌入意识 39 部分理论物理学家提出 传统物理学在本质上无法对意识整体作出解释 但量子理论或许可以填补这些不足 一些理论家为此提出了量子心灵理论 40 较为出名的相关理论包括乔治城大学神经心理学者卡尔 H 普里布拉姆 英语 Karl H Pribram 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 玻姆提出的全腦理論 英语 Holonomic brain theory 以及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者史都华 哈默洛夫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 彭罗斯提出的协调客观还原假说 部分量子心灵理论同时解释了现象意识与取用意识 不过 尚未有量子心灵理论被实验证实 最近于蛋白质中量子纠缠相关的研究 41 或许会证伪哈默洛夫等人提出的协调客观还原假说 截至目前 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基于量子理论的意识解释没有说服力 42 除意识的困难问题 即如何从物理基础中生成心灵体验 43 以外 还有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 那就是既然事件的发展取决于先前发生的事件 那么我们如何拥有能够控制自身决策的信念 这一话题的争论点在于对自由意识的科学和哲学理解 他心问题 编辑 主条目 他心問題 许多哲学家相信 意识的核心特征是经验 而经验只能从内部 主观的 获知 但如果说经验只能凭借主观获知 而无法体现于外在方面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相信他人也具备意识 但其他物体例如树和石头却没有意识呢 44 上述问题被称为 他心问题 45 有人相信可作出与人类相似行为 却不具备意识的 哲学僵尸 是可能存在的 那么对这些人而言 他心问题就显得尤为尖锐 46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哲学家格雷格 利特曼 Greg Littmann 对意识和他心问题有深入研究 47 而匹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科林 艾伦 Colin Allen 则将这个问题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相关议题相关联 48 对于这个问题 最常见的解答是 人们相信他人具有意识 因为他们观察到他人的外貌和行为与自己相似 因此根据外观和行为的相似性 推断他人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类似的特征 包括意识 49 然而 这个解释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这种说法违背了最小化原则 因为解释他人的行为并不需要假设他们具有意识 49 有些哲学家 例如丹尼尔 德内特在一篇标题为 僵尸的不可思议的荒谬性 The Unimagined Preposterousness of Zombies 研究报告中反对哲学僵尸理论 他声称给出这个推断的人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50 那些认为 哲学僵尸 是不存在的哲学家普遍认为 人们的行为 包括口头表达 可显现出他们的意识 而我们之所以认为他人具有意识 正是基于这些行为的观察 另一个更直接的解释是 人们相信他人具有意识 是因为他人可以描述他们的经验 51 科学研究 编辑多个世纪以来 科学界一直回避意识研究话题 因为意识现象的主观性与客观的科学实验方法难以相协调 52 1975年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 曼德勒 英语 George Mandler 发表了一篇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文章 他在文中区分了缓慢 序列化 有限度的意识过程和快速 并行 扩展的无意识过程 53 1984年科学与宗教论坛 The Science and Religion Forum 年度会议以 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意识 为主题 呼吁将意识的本质作为研究对象 英国人工智能学者唐纳德 米奇 英语 Donald Michie 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言人 自1980年代开始 一些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参与到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意识研究 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发表在各类书籍 54 或学术期刊 例如 意识与认知 英语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意识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Consciousness Research 精神 英语 Psyche consciousness journal 意识研究杂志 英语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并有多个团体 例如意识科学研究学会 英语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 55 意识研究学会 英语 Society for Consciousness Studies 定期组织相关会议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常会设计一些心理学实验 例如使用閾下知覺 英语 subliminal stimuli 探究知觉的促发效应 并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创伤 疾病 药物等对意识的影响 总体而言 对意识的科学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 其一将意识内容与来自人类受试者的主观经验报告相对应 其二则是基于神经学者和医学研究者对行为失常患者的观察与研究 上述两种概念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一种评估人类或动物意识的方法 并借此探究意识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38 意识的测量 编辑 nbsp 人们在观察奈克方块时可能会报告所见到的图样在两个不同的3D图像之间变化 因缺乏普遍认可的操作定义 关于意识的实验研究存在一些困难 在大多数以人类为实验对象的意识实验中 人们的主观报告被视为观察意识内容的手段 56 例如 当实验参与者持续观察奈克方块时 他们可能会报告自己体验到观察对象在两个3D图像之间的持续变化 尽管实际的刺激源 奈克方块 并未发生变化 57 意识实验的目标是揭示意识感知 通过参与者的口头报告获取 与大脑活动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某些实验范式 如反应促发 英语 Response priming 中 尽管参与者口头报告没有感知 但他们的行为明显受到刺激的影响 适当的实验设计可以增强促发效应 但同时会减弱对促发的识别 双重分离 58 虽然口头报告通常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意识体验来源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59 首先 如果口头报告被视为一种观察 就像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实验观察一样 那么口头报告也可能包含错误 然而 很难想象主体为何会对自身经验有错误认知 而且这种错误几乎无法检测 60 对此 丹尼尔 德内特提出了他者現象學 英语 Heterophenomenology 理论 他认为我们应该将口头报告视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的故事 但这一观点尚未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 61 口头报告的另一问题是 这种方法过于依赖语言 因此在不具备语言能力的个体 例如人类婴儿 动物或大脑受损患者 中难以实践 此外 部分哲学家认为 至少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口头报告与意识体验的完全分离 即存在一种虽无内在意识 却能详细叙述意识体验的哲学僵尸 62 尽管在实践中 口头报告被认为是记录意识的最佳来源 但也存在其他用于意识记录的方法 63 医学领域中 口头报告 唤醒 大脑活动和目的性移动通常被用于测量意识 在研究对象缺乏口语能力的情况下 通常会使用后三种方法 64 65 不过 唤醒和目的性移动在意识测量中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许多科学研究显示 即使在无意识状态下 人类受试者也可以被诱导出现有目的的行为 58 此外 关于神经科学中的自由意志的实验研究还显示 受试者执行目的行为的经验有时与实际行为不符 从其大脑记录的电活动模式也不一致 66 自我意识是另一种衡量意识的方法 其涉及是否有能力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美国心理学家戈登 G 盖洛普 英语 Gordon G Gallup 在1970年代创造了镜子测试法 该方法将动物置于镜子前 观察它们是否能识别出镜中形象为自己 而不是其他动物个体 在经典的实验过程中 实验者会在动物额头涂抹颜色斑点 观察它们是否会尝试触碰或清理该斑点 以此确认动物是否识别出了自己的形象 67 已经观察到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包括年龄大于18个月的人类 猩猩 宽吻海豚 虎鲸 鸠鸽 喜鹊 大象 68 相关神经区 编辑 nbsp 克里斯托夫 科赫绘制的意识底层的神经过程 大部分科学研究关注主体的意识报告与其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 大脑中处理意识的最小集合 d 被称为意识相关神经区 这些研究期望发现大脑中的某特定区域 或是某种特定激发模式 并将这些区域或模式与意识认知相关联 对大脑活动的物理性质测量需要用到大脑成像技术 例如脑电图 EEG 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69 另一观点认为 意识的形成可能与大脑中的高频神经震荡 gamma波 英语 Gamma wave 相关 这种观点最先于在上世纪80年代由克里斯托夫 冯德 马尔斯堡 Christof von der Malsburg 和沃尔夫 辛格 Wolf Singer 提出 他们认为大脑中的gamma震荡可解决绑定问题 英语 Binding problem 因为该震荡可将大脑不同部分的信息整合为一致的经验 70 美国神经科学家罗多尔福 利纳斯 英语 Rodolfo Llinas 提出 意识生成于丘脑 大脑皮层经常性共振 英语 Recurrent thalamo cortical resonance 丘脑用于接受从外部获取的运动与感知信息 特定的丘脑皮层系统 直接与感知处理相关的部分 负责处理意识内容物 而非特定丘脑皮层系统 中央内侧丘脑 负责提供意识语境 两者透过gamma神经震荡交互 由此形成完整的意识体验 71 诸多研究表明 大脑中的初级感官区活动并不足以生成意识 即使大脑相关区域 例如初级视觉皮层 V1 显示出对刺激的清晰的电反应 受试者仍可能作出无知觉的报告 72 意识的形成似乎需要更高级脑区的参与 尤其是前额叶皮质 它涉及一系列高级感知 例如用作决策与抽象思考的管控功能 73 有潜在证据表明 自上而下 的神经活动 e 比 自下而上 的神经活动更具意识的可预测性 即 自上而下 的神经活动更可能生成与维持意识 74 除了前额叶皮质外 还存在其他可能参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区域 例如 希腊神经科学家尼科斯 洛戈塞蒂斯 英语 Nikos Logothetis 与其同事的研究显示出 当有争议的视觉图像展示于双眼前 即出现双眼竞争时的多稳态知觉 大脑颞叶中对视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亦反映出视觉知觉 75 这表明在视觉感知中 颞叶中的某些区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也有研究和实验显示 在处理周边视野时 f 视觉脑区自上而下的反馈可能更弱或几乎不存在 76 但尽管如此 人类依旧可以透过自下而上的初级视觉皮层活动感知到周边视野 76 77 此外 即使是初级视觉皮层自下而上传导的中心视野信号 也可能会被高级脑区否决 如果视觉感知结果与脑内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模型不符 那么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可能会否决这些来自视觉系统的信号 从而导致这些视觉信息不为意识所察觉 76 77 脑内原始的电反应与意识没有相关性 但神经反应调节或许和现象意识相关 它与视觉刺激的一个重要方面 刺激强度存在关联 包括视觉感知到的亮度 对比度等 丹科 尼科利奇 Danko Nikolic 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 个体对亮度变化的感知与神经放电率调节和神经协同相关 78 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 上述发现仅限于初级视觉区域 79 也就是说 初级视觉区域中神经放电率及放电同步性变化可能对应了感质 至少是某些特定类型的感质 的神经模式 2013年 科学家提出了扰动复杂指数 perturbational complexity index PCI 用以表示大脑皮层对经颅磁刺激 英语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电生理反应的算法复杂度 研究表明 当人处于清醒 REM睡眠或闭锁状态时 其扰动复杂指数要高于处于深度睡眠或植物状态的时期 80 因此 该指数或许可作为意识状态的一种量化标准 如果假设部份非哺乳动物也具备意识 那么或许可从生物演化角度探索意识的相关问题 例如 如果假设鸟类具有意识 鉴于鸟类广泛的认知能力 许多神经科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都持有这种看法 那么透过对比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大脑 或许可以发现意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鸟类的脑结构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别 如果它们都具备意识 那么其中很可能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巴特勒 Butler 等人的研究 81 指出 应用在哺乳动物的一些主要大脑理论 82 83 84 似乎也适用于鸟类 哺乳动物大脑中与意识紧密相关的结构也可在鸟类大脑中找到对应物 因此 克里克和科赫 82 爱德曼 Edelman 和托诺尼 83 以及科特里尔 Cotterill 84 提出的大脑理论似乎暗示了鸟类意识的存在 爱德曼还区分了他所谓初级意识 人类和非人类动物所共有的意识特征 和高等意识 仅出现在具备语言能力的人类身上 83 不过 前述理论也存在无法与鸟类意识相容的部份 例如 克里克和科赫曾提出哺乳动物中的第5层神经元 layer 5 neurons 在意识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因鸟类大脑的形态差异 其中并不存在类似的结构 与之类似 埃克尔斯提出的理论也无法应用于鸟类大脑 因为鸟类大脑中并未发现树突状的相似结构 85 86 此外 有关鸟类意识的假说也引发了对爬行动物大脑理论的研究 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大脑在结构上存在连续性 这或许意味着意识的系统发生历史比多数神经科学家认为的要更加久远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家霍阿金 富斯特 英语 Joaquin Fuster 主张 人类高级意识的形成与前额叶皮质以及与语言能力相关的韦尼克区和布洛卡区密切相关 87 2016年的一项研究检查了与昏迷和植物状态相关的大脑区域 指出脑干前背侧的橋腦蓋 英语 Pontine tegmentum 与两个皮层区域 左腹侧岛叶和前扣带皮层的功能连接促成了意识的形成 也就是说 上述三个脑区协作生成意识 88 模型 编辑 主条目 意识模型 英语 Models of consciousness 此章节需要扩充 nbsp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将意识比喻为灯光聚焦下的舞台演出 目的是为聚合大脑各处的无意识或自主行动 并将它们广播给处于 剧场暗处 的其它无意识网络 科学界为意识提出了许多模型 89 90 91 阿德里安 多里格 Adrian Doerig 和同事总结了13种意识模型 91 而阿尼尔 赛斯 英语 Anil Seth 和蒂姆 贝恩 Tim Bayne 则总结出了22种主要的意识模型 90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GWT 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伯纳德 巴尔斯 英语 Bernard Baars 于1988年提出的意识理论 92 巴尔斯的这个理论将意识比喻为剧场灯光聚焦下的演出过程 作用是聚合来自大脑各处的无意识或自主活动 并将这些活动广播给其它的无意识网络 也即比喻中处于剧场暗处的观众 92 该理论后续经由认知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 德哈内 英语 Stanislas Dehaene 和莱昂内尔 纳卡什 英语 Lionel Naccache 进一步完善 93 資訊統整理論 IIT 主张 意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副产物 处理的信息在达到一定的复杂度时 意识便会自然生成 94 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神经元或许能为意识提供物理基础 因为它们的运作机制被用作信息整合 95 协调客观还原假说 Orch OR 认为意识产生于神经元内部的量子层面 该机制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客观还原的量子过程 基于神经元内微管之间的协调作用 不过 目前的量子理论还未包含该理论所需的量子细节 96 功能与演化 编辑 针对意识的演化起源 以及此项演化特征是否具备生存价值 学者们仍有不同观点 一些人认为意识是演化的副产物 有关意识的演化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1 意识始见于最早的人类 2 意识最早出现于最初的哺乳动物中 3 意识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独立演化 4 意识最早出现于最初的爬行动物中 97 也有学者将意识的出现定位在早期动物神经系统出现时期 或脊椎动物出现时期 时间点大约是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 98 唐纳德 格里芬 英语 Donald Griffin 在作品 动物心灵 Animal Minds 中提出了意识的渐进演化过程 99 所有上述意识起源的说法都伴随有意识可能带来的生存价值的讨论 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 亨利 赫胥黎曾在论文 论动物是自动机假说及其历史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nimals are Automata and its History 提出了意识的副现象主义观点 他认为意识只是神经活动的副产物 就像是火车蒸汽引擎工作时的汽笛声 不会对其他机械部件的造成任何影响 100 美国哲学家威廉 詹姆士以文章 我们是自动机吗 Are We Automata 反对赫胥黎的观点 他为心身关系提出了演化论证 认为如果意识的维持与发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么意识可能不仅仅是受到神经过程影响 它本身或许就具备生存价值 101 102 哲学家卡尔 波普尔在 自我与脑 The Self and Its Brain 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103 关于意识处理的主要功能的最新观点认为 现象意识是对原本分离的神经活动与信息处理过程的整合 其被称为 整合共识 integration consensus 另一由杰拉尔德 埃德尔曼提出的 动态核心假说 指出 不同脑区之间以大规模并行方式存在的相互连接 形成动态变化的核心 104 埃德尔曼特别强调了高级意识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高级意识与人类及其他非人类动物共有的基本意识有所不同 从而表现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意识的集成功能为两个传统问题 区分和整合 提供了答案 借助意识 人类能够区分无数从感官获取的场景和细节 同时通过意识将这些独立的信息融合为一个整体 使经验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然而 我们尚不清楚哪些类型的信息需要通过意识来整合 哪些信息可以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整合 此外 意识在整合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还未被完全理解 因为显然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需要意识进行传递 例如与持续性植物状态 反射 无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以及低级别感知分析等 并且许多类型的信息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传播并与其他信息结合 如腹语效应 英语 Visual capture 等感官间的交互现象 105 因此 仍不清楚为何在特定信息的整合中需要有意识的参与 105 此外 即使是确信意识已有充分定义的学者 他们对于除人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具备意识仍存在许多争论 106 埃德尔曼明确提出 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拥有初级意识 这使得确定意识的演化时间点和特性变得更加困难 有些科学家认为意识是一种适应性特征 107 约翰 埃克尔斯 John Eccles 在论文 意识的演化 中提出 意识起源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 108 彼得 卡拉瑟斯 英语 Peter Carruthers philosopher 进一步指出了意识的潜在生存优势 个体可以透过意识区分外在世界的表象和真实状况 由此避免被感官欺骗 例如 意识到前方的水源可能只是一个错觉 或者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特征 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或欺诈行动 109 然而 也有哲学家提出 意识或许并不能为演化过程提供功能优势 110 111 他们以哲学僵尸为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指出如果两个个体的行为相同 那么是否具备意识并不能为演化带来任何优势 112 因此 有人提出 意识并非是演化的结果 而是其它演化功能 例如增长的脑容量或大脑皮层重整 的副产物 98 他们将意识比作是视网膜上的盲点 其并非视网膜的演化适应 而只是由轴突特定排列方式导致的现象 113 史蒂芬 平克 乔姆斯基 埃德尔曼 薩爾瓦多 盧瑞亞等学者认为 人类语言的出现有助于记忆和学历能力的调控 并有助于高级意识的发展 意识的改变状态 编辑 主条目 意识的改变状态 英语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nbsp 冥想中的僧人 在某些情况下 大脑似乎会失去意识 比如在无梦睡眠或昏迷状态下 此外 还存在多种意识改变的情况 例如在酒精或药物的作用下 或是因为大脑受损而导致的意识异常 114 这些意识改变的状态伴随着思维的变化 扰乱了对时间的感知 导致控制力缺失或情绪变化 此外 还可能导致身体图像的改变以及对事物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变化 115 最常见的两种意识改变状态是睡眠与梦 虽然从外部观察 人在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时看起来很相似 但它们在大脑活动模式 代谢行为和眼球运动方式上有显著的不同 这表明人在这两种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感知 从无梦睡眠中唤醒的受试者只能报告模糊 粗略的思维概况 其经验无法形成连续的叙事 而从梦境中唤醒的受试者则可以报告更加详细的意识体验 其中事件更具连续性 不过也可能会被一些古怪离奇的梦中事件中断 116 與來源不符 梦境过程的思维呈现出更高的无理性程度 但无梦和有梦状态都伴随着记忆的快速消退 从无梦睡眠中醒来时 睡眠时的思维内容会在数秒内消失 而从梦境中醒来时 如果没有刻意刷新记忆 梦境相关的回忆会在几分钟内消失 117 有研究者指出 病患在部分癫痫发作时的体验可能是一种意识的改变状态 118 119 部分癫痫发作时 意识的某些方面受损或缺失 而另一些方面 一般是自动行为 英语 Automatic behavior 不受影响 相关测量显示 患者在癫痫发作时表现出更高的警觉程度 其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发作所带来的体验中 从而表现出无法专注 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酒精和多种药物都有可能对意识产生影响 120 这些药物包括包括用作钝化知觉的镇静剂 增强感官体验的兴奋剂 大麻 神入感激发剂与放心药 英语 Empathogen entactogen MDMA g 以及致幻剂 114 致幻剂包括LSD 麦司卡林 赛洛西宾 N N 二甲基色胺等 一些使用这类药物的人声称药物使用体验具有神秘的精神特质 与酒精相比 这类药物对大脑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 120 但有潜在证据显示可能与神经递质血清素相关 121 还有研究指出 瑜伽和冥想也会影响意识 研究者发现 冥想时的脑波模式与日常反思时有所差别 然而上述结论还存在争议 因为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在冥想状态下 意识的生理状态是否有显著差异 122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 塔特在1960 70年代详细研究了意识的改变状态 他将意识视为多种过程的组合 这些过程包括 外向感知 例如观察外部世界 内向感知 感知身体部位 输入处理 理解所见之物的意义 情绪 记忆 时间感知 评估与认知处理 运动输出 对外部事件作出的动作反应与行为表现 与环境的交互 123 自述来源 塔特认为 所有这些过程都可能会因药物或其他方式而发生变化 但这些观点并未得到经验研究的充分证实 近期的问卷研究表明 药物影响下的意识改变状态包含以下11种特征 对统一体的体验 灵魂体验 幸福感 洞察力 出体 感知与控制力缺失 焦虑 复杂意象 基本意象 音画联觉 感知意义扭曲 124 医学实践 编辑医学主要关注因大脑病变 受损 中毒或药物作用导致的意识损伤 并倡导对意识进行概念划分 以此为指导辅助治疗 在医学实践中 常会评估患者的意识存留水准 最低级别是昏迷和脑死状态 而最高级别则表现为完全清醒和有目标的反应行为 125 对意识的研究尤其受到神经学家和麻醉师的关注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需要麻醉后才可进行手术 相关方法可以是引导患者入睡 实施全身麻醉或药物引导昏迷 125 意识也是生物伦理学的关注重点 例如在卡伦 安 昆兰案例中 126 患者因过度服药陷入昏迷 脑部受损成为植物人 最终她的父母请求移除她的呼吸机 让她能够自然地离世 127 此外 神经科学家也期望能从意识受损的病例中获知大脑的工作原理 128 意识评估 编辑 在医学中 对意识的评估过程被称为神经心理测验 英语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29 有两类评估患者意识水准的方法 其一较为简易 而另一种则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 简易的意识评估方法如下 首先评估患者是否有移动能力 是否对外部刺激有反应 如果上述情况得到确认 接下来会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能够对问题和指令做出有意义的回答 如果这一步也能顺利完成 测试者将提问患者的姓名 当前位置以及日期时间 如果患者能够准确回答上述问题 就会被描述为 A amp Ox4 意味着他们具有完全的意识状态 130 另一类较为复杂的意识评估方法被称为神经学检查 英语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通常是由神经医师在医疗机构中施行 其中一种形式是进行一系列预定的测试 从感官反射开始 逐步增加复杂度 直至测试语言的准确应用 检查结果最终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作出量化 指数数值在3 15之间 其中3 8代表昏迷 而15则代表完全清醒的意识状态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有三个子指数 分别衡量运动反馈 从 无运动反馈 到 遵循指令 睁眼反馈 从 无睁眼 到 自发睁眼 以及言语反馈 从 无语言反馈 到 能自主交谈 此外还有儿科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用于评估儿童的意识状态 125 2013年 科学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评估方法 借由对大脑发送磁脉冲 检测随后的脑电波变化 并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模式将其对应至不同的意识指数 131 意识障碍 编辑 在医学中 意识受到抑制的状况被称为意识障碍 又称脑雾 132 意识障碍的范畴不仅涵盖了最小意识状态和持续性植物状态 有时还包括了对意识影响较轻的闭锁综合征和更加严重的持续昏迷 132 133 对不同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是当前医学研究重点 134 135 136 脑死亡可导致意识的不可逆的丧失 132 尽管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意识损伤 失智和譫妄 或短暂中断 强直 阵挛性发作和癲癇性失神 英语 Absence seizure 但它们并未被纳入意识障碍的范畴 意识障碍 描述闭锁综合征 患者拥有意识 苏醒 睡眠周期以及有意义的行为 即眼球活动 但因四肢瘫痪 英语 Tetraplegia 和假性延髓性麻痹 英语 Pseudobulbar palsy 而无法作出运动反应 最小意识状态 患者具有间歇性的意识清醒状态 并能表现出一些有意义的行为 持续性植物状态 患者拥有苏醒 睡眠周期 但缺乏感知能力 只表现出反射和非自主行为 持续昏迷 患者无苏醒 睡眠周期 缺乏感知能力 只有反射行为 脑死亡 患者无苏醒 睡眠周期 缺乏感知能力 不具备由大脑介入的反射行为 如今由越来越多医学专家将病感失认 英语 Anosognosia 视为一类意识障碍 病感失认患者否认自己的行为障碍是源自某种疾病 例如中风 阿茲海默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或认为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行为障碍 137 138 比较常见的一类状况出现在因中风导致大脑右半球顶叶损伤时 患者可能出现半侧空间忽略病症 导致他们难以感知和处理位于身体一侧的感官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 患者可能会出现左侧身体瘫痪 但有时会否认自己无法移动这些身体部位 当问及与症状直接相关的问题时 患者可能会回避直接回答 甚至提供不合常理的答案 患者有时甚至无法认识自己的瘫痪一侧躯体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 患者在床上躺下后 多次尝试将瘫痪一侧的右腿扔出床外 当被问及他在做什么时 他会回答说有人在他的床上放了一条死人的腿 安东综合征是另一种严重的病感失认 失明者坚称自己仍然能够看见外界事物 尽管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能够看得见东西 139 其他意识 编辑人类儿童 编辑 参见 心智理論 根据美国哲学家威廉 莱肯 英语 William Lycan 所定义的八种意识类型 部分类型在婴儿尚未出生时便能检测到 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其出生后才逐渐发展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威廉 福克斯 William Foulkes 对儿童的梦境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在认知成熟 大约在5到7岁 之前 140 儿童缺乏莱肯所定义的 内省意识 以及福克斯所描述的 自我反思 141 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凯瑟琳 纳尔逊 英语 Katherine Nelson 和罗宾 菲乌什 英语 Robyn Fivush 使用了 自传意识 这一概念来表达福克斯的观点 并认同他对这一发展阶段时间的定义 纳尔逊和菲乌什表示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 是构建人类独有的 自传意识 的关键要素 142 美国心理研究者朱利安 杰恩斯 英语 Julian Jaynes 也曾在数十年前提出类似看法 143 144 纳尔逊和菲乌什强调了获得 心智理论 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心智理论是获得 自传意识 的必要前提 他们并将心智理论定义为 理解自己与他人在信仰 愿望 情绪和思想方面的差异 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心智上的差别 的能力 并写道 心智理论的形成标志是对错误信念的理解 这通常在5到6岁后出现 145 非人动物 编辑 主条目 動物意識 对于除人类以外的动物意识的研究存在诸多困难 动物缺乏人类所熟知的语言能力 因此无法用言语向人类传达自身经验 146 但对其意识的否认也是不明智的 因为一旦否认动物具有意识 那么也就暗示了它们无法感受 它们的生命毫无价值 从而得出伤害动物不构成道德错误的结论 例如 笛卡尔有时被责备应对动物虐待负有责任 因为他提出只有人类才拥有非物质心灵 147 许多人相信部分动物 例如猫和狗 具备意识 而另一些动物 例如昆虫 不具备意识 然而这种信念并没有坚实基础 通常只是基于个人与特定动物的互动经验 146 nbsp 托马斯 内格尔提出 即使人们可以 从蝙蝠的视角 出发想象作为一只蝙蝠的体验 但仍不可能得知 一只作为蝙蝠的蝙蝠 到底是何种体验 图为一只湯森大耳蝠 英语 Townsend s big eared bat 认为主观经验是意识本质的哲学家们相信 动物意识的本质或许永远也无法得到准确理解 美国哲学家托马斯 内格尔就此难题写下了著名论文 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 内格尔在此文中提出了一个关键论断 当且仅当一个有机体具有作为那个有机体是什么样 对于那个有机体来说是什么样 的经验时 它才具有有意识的心理状态 因此 他认为无论我们对蝙蝠的大脑结构和行为有多么详尽的理解 将自身代入蝙蝠的心灵 并从它们的视角经验世界仍是不可能的 148 不过 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 例如美国学者侯世达指出了内格尔论证的不连贯问题 149 一些心理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主张 部分动物的行为展示出它们对自身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抱有信念 这表明动物也具备意识 美国动物学家唐纳德 格里芬 英语 Donald Griffin 在其2001年作品 动物心灵 中展示了关于上述观点的诸多证据 150 2012年7月7日 来自各国的杰出科学家齐聚剑桥大学出席弗朗西斯 克里克纪念大会 会议讨论了人类意识以及动物中的前语言意识问题 151 会后 出席者在史蒂芬 霍金的主持下签署了 剑桥意识宣言 霍金表示 我们决定达成一项非科学性共识 并向公众发表声明 显然 与会者一致认为动物具备意识 然而这一观点并不被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 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远东地区 这一观点尚未成为广泛共识 因此 从社会角度来看 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广泛认同 152 该宣言提出 輻合證據显示出非人类动物 包括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 以及其他一些动物 拥有支持意识存在的必要神经基础 并具备展现有意图行为的能力 151 人工智能 编辑 主条目 人工意識对人工意识的探讨历史久远 许多神话传说都涉及这一主题 例如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 变形记 中记述了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的故事 故事中皮格马利翁的雕刻作品被赋予意识 成为了与人类相似的生命体 类似地 在中世纪犹太魔像传说中 也描绘了人们通过塑造陶土创造出人工生命何蒙库鲁兹的情节 153 对于机器意识的现代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诗人拜伦之女爱达 勒芙蕾丝 她在1842年有关查尔斯 巴贝奇分析机的文章中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然而 勒芙蕾丝并不认分析机可以创造意识 最好不要夸大分析机的能力 这种机器不具备对事物的意图 它只能完成我们所知可以让它完成的任务 它可根据规则进行分析 但没有能力预测任何分析关系或揭示真理 因此 它的功能是在我们已经熟知的领域中为我们提供协助 154 针对人工意识 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来自英国数学家阿兰 图灵发表于1950年的论文 计算机与智能 英语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文章开篇 图灵首先否认了界定术语的意义 他认为即便是 机器能思考吗 这类问题也搭载了太多值得怀疑的内涵 因此 他主张将所有对于人工意识的问题转化为一种可实际操作的测试 其被后人称为 图灵测试 155 一个计算机程序只有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 并且不被识别出它的机器身份 那么才可称为有意识 图灵在论文中列举了可能的反对意见 并逐一进行了反驳 图灵测试常被作为鉴定人工意识的标准 并成为众多哲学家讨论的议题 例如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 德内特和侯世達主张任何通过图灵测试的程序都可被认为具有意识 156 而澳大利亚哲学家戴维 查尔莫斯则称 所谓 哲学僵尸 亦可通过此类测试 但其并不具备意识 157 另一些哲学家认为 随着科技发展 一旦机器开始展现潜在的出与人类相似的意识迹象 那么意识与非意识的二元区分将不再适用 而那时机器自主性议题将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趋势在近代工业和科技发展中已初露端倪 47 48 德国计算机科学家于尔根 施密德胡伯提出 意识是智能体对周围环境中反复出现信息的压缩形式 158 nbsp 针对强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 约翰 瑟尔提出了 中文屋 思想实验 针对 强人工智能 可产生意识的说法 美国哲学家约翰 瑟尔提出了 中文屋 实验作出反驳 不过 他同时认可可能会出现一种 弱人工智能 其程序可以被设计成模仿意识状态 瑟尔的观点是 意识具有主观的 第一人称的特性 其源自人类大脑生物学层面的运作 尽管人脑可以执行计算 但它的计算方式与计算机程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瑟尔对 中文屋 的表述如下 一个对中文一窍不通 只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间只有一个开口的封闭房间中 房间里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手册 指示该如何处理收到的中文讯息及如何以中文相应地回复 房外的人不断向房间内递进用中文写成的问题 房内的人便按照手册的说明 寻找合适的指示 将相应的中文字符组合成对问题的解答 并将答案递出房间 在这个案例中 房间里的英语使用者的行为就如计算机程序 瑟尔表示 尽管房间内的人可以准确地处理中文 却并非真正理解输入和输出的含义 假设外界用英文提问并获得英文回答 那么因为房间内的人了解英文 他可以不依赖手册直接生成回答 在使用中文和英文的情况下 房间里的人都可通过图灵测试 然而 他只有在使用英文时才能真正具备意识 使用中文时通过图灵测试只是得益于程序对句法的正确处理 而语法并不能直接产生语义 159 160 瑟尔的这篇论文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造成了巨大影响 161 然而 关于机器意识相对于人脑而言所缺乏的特质 瑟尔并没有明确阐述 他只是模糊地提到了大脑拥有的某种机器所不具备的 因果能力 其他赞同瑟尔基本观点的人还提出 如果要说机器具备意识 它除了能通过口头图灵测试外 还应当通过机器人版本的图灵测试 162 这种测试基于机器人的感官能力 使其能够对其言语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分类 英语 Categorization 和互动 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图灵不可区分性 Turing Indistinguishability 图灵级机器人学 Turing scale robotics 是体化认知和情境认知 英语 Situated cognition 的一个经验主义分支 163 在2014年 研究者维克托 阿尔戈诺夫 Victor Argonov 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图灵测试的方法 用于检测机器是否具备意识 这个方法是基于机器产生哲学判断的能力 164 阿尔戈诺夫提出 如果机器可以对意识的属性难题 例如感质和绑定问题 英语 Binding problem 作出明确回答 并且其事先并未内在编码哲学知识 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哲学讨论 记忆中也没有来自其他生物的信息模型 这类信息模型可能包含或暗示关于此生物体的意识内容 那么就能认为机器通过了这个测试 不过 这个测试只能用于确证机器具备意识 而不能用作否定意识存在的依据 通过测试可以认为机器具备意识 但未通过测试并不能说明机器不具备意识 因为机器未通过可能是因为其智力不足 而不一定是缺乏哲学判断力 注释 编辑 这里指意识并非是固定或静态的状态 而是类似水流 不断变化 更新流动的过程 这些 流动 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思想 知觉 感知 记忆等心灵体验 对某个特定对象 情况或状态的意识 例如 我意识到我在阅读一本书 这种 哲学僵尸 只具备取用意识 能够接受外部刺激 例如接受到钉子刺入皮肤的神经讯号 并表现出疼痛的模样 但没有现象意识 他的内心并没有疼痛的意识 即作为意识产生的必要脑神经区域 从前额叶皮质传向感知区的活动 周边视野是指除了中心视野外的视野区域 中心视野是用眼睛注视时位于视野中心 最清晰 详细的部份 也称为 摇头丸 参考文献 编辑 consciousness Merriam Webster June 4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7 Robert van Gulick Consciousnes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 2021 12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14 Susan Schneider Max Velmans Introduction Max Velmans Susan Schneider 编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Wiley 2008 ISBN 978 0 470 75145 9 John Searle Consciousness Honderich T 编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 0 19 926479 7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PDF Houghton Mifflin 2000 1976 2019 10 16 ISBN 0 618 05707 2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08 07 Rochat Philippe Five levels of self awareness as they unfold early in life PDF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03 12 4 717 731 2021 12 15 PMID 14656513 S2CID 10241157 doi 10 1016 s1053 8100 03 00081 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5 08 P A Guertin A novel concept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continuously changing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Exploration amp Research 2019 10 6 406 412 2021 12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15 Hacker P M S The Sad and Sorry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being among other things a challenge to the consciousness studies community PDF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2012 supplementary volume 7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10 09 约翰 洛克 论个人的同一性 上册 由关文运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309 Cohen A P Rapport N Questions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Routledge 1995 ISBN 9781134804696 Guven Guzeldere Ned Block Owen Flanagan Guven Guzeldere 编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debat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1 67 J J Fins N D Schiff K M Foley Late recovery from the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eth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Neurology 2007 68 4 304 307 PMID 17242341 S2CID 32561349 doi 10 1212 01 wnl 0000252376 43779 96 CONSCIOUSNESS meaning in the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dictionary cambridge org 2023 06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7 consciousness Definition of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by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Dictionaries English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5 2016 Edward Craig Consciousnes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outledge 1998 ISBN 978 0 415 18707 7 16 0 16 1 Stuart Sutherland Consciousness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Macmillan 1989 ISBN 978 0 333 38829 7 Thomas Garth J Consciousnes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6 366 1967 18 0 18 1 Michael V Antony Is consciousness ambiguou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1 8 19 44 Max Velmans How to define consciousness and how not to defin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9 16 139 156 Anthis Jacy Consciousness Semanticism A Precise Eliminativis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Biologically Inspired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2021 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2022 1032 20 41 7 August 2022 ISBN 978 3 030 96992 9 doi 10 1007 978 3 030 96993 6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8 07 Justin Sytsma Edouard Machery Two conceptions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PDF Philosophical Studies 2010 151 2 299 327 S2CID 2444730 doi 10 1007 s11098 009 9439 x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10 09 Gilbert Ryle The Concept of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156 163 ISBN 978 0 226 73296 1 23 0 23 1 Ned Block 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N Block O Flanagan G Guzeldere 编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Debates MIT Press 1998 375 415 2023 06 07 ISBN 978 0 262 52210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1 03 Daniel 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Penguin 2004 375 ISBN 978 0 7139 9037 9 David Chalmers Facing up to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200 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03 08 William Lycan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MIT Press 1996 1 4 ISBN 978 0 262 12197 2 Block N How many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PD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95 18 2 272 284 S2CID 41023484 doi 10 1017 s0140525x0003848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2 10 Harris S 12 October 2011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Sam Harris https www samharris org blog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icker C 2022 The cicada and the bird The usefulness of a useless philosophy Chuang Tzu s ancient wisdom translated for modern lif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52 Google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y Manuel B Jr Philosophy of Man selected readings Goodwill Trading Co 2001 97 ISBN 978 971 12 0245 3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November 5 2008 2010 08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6 Gert Jan Lokhorst Edward N Zalta 编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1 Edition 2023 06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2 William Jaworski Philosophy of Mind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5 11 ISBN 978 1 4443 3367 1 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Ann Thomson 编 Machine man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 0 521 47849 6 Gerald Edelman Bright Air Brilliant Fire On the Matter of the Mind nbsp Basic Books 1993 ISBN 978 0 465 00764 6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Antonio Damasio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Harcourt Press 1999 ISBN 978 0 15 601075 7 Daniel 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nbsp Boston Little amp Company 1991 ISBN 978 0 316 18066 5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38 0 38 1 Christof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Englewood CO Roberts amp Company 2004 ISBN 978 0 9747077 0 9 Ron Sun and Stan Franklin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nsciousness A taxonomy and some examples In P D Zelazo M Moscovitch and E Thompso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pp 151 17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7 Quantum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Stanford University December 25 2011 2023 06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08 Cai J Popescu S Briegel H Persistent dynamic entanglement from classical motion How bio molecular machines can generate non trivial quantum states Physical Review E 2010 82 2 021921 Bibcode 2010PhRvE 82b1921C PMID 20866851 S2CID 23336691 arXiv 0809 4906 nbsp doi 10 1103 PhysRevE 82 021921 John Searle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7 53 88 ISBN 978 0 940322 06 6 Rocco J Gennaro 4 4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ness Paradox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Higher Order Thoughts MIT Press 2011 75 ISBN 978 0 262 01660 5 Knobe J Can a Robot an Insect or God Be Aware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008 19 6 68 71 2023 06 09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mind1208 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3 19 Alec Hyslop Other Minds Springer 1995 5 14 ISBN 978 0 7923 3245 9 Robert Kirk Edward N Zalta 编 Zombie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09 Edition 2023 06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2 47 0 47 1 Th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Ridley Scott Greg Littmann pp 133 144 Lexington Books 2013 48 0 48 1 Moral Machines Wendell Wallach and Colin Allen 288 pag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June 3 2010 ISBN 0 19 973797 5 49 0 49 1 Alec Hyslop The analogical inference to other minds Other Minds Springer 1995 41 70 ISBN 978 0 7923 3245 9 Daniel Dennett The unimagined preposterousness of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322 325 Stevan Harnad Why and how we are not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1 164 167 Horst Hendriks Jansen Catching ourselves in the act situated activity interactive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human though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6 114 ISBN 978 0 262 08246 4 Mandler G Consciousness Respectable useful and probably necessary In R Solso 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gnition NJ LEA Mandler G Consciousness recovere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and origins of thought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Stuart Hameroff Alfred Kaszniak David Chalmers Preface 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III The Third Tucson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MIT Press 1999 xix xx ISBN 978 0 262 58181 3 Bernard Baars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 18 ISBN 978 0 521 42743 2 Paul Rooks Jane Wilson Perception Theory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Press 2000 25 26 ISBN 978 0 415 19094 7 58 0 58 1 Thomas Schmidt Dirk Vorberg Criteria for unconscious cognition Three types of dissocia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2006 68 3 489 504 PMID 16900839 doi 10 3758 bf03193692 nbsp Arnaud Destrebecqz Philippe Peigneux Methods for studying unconscious learning Steven Laureys 编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Elsevier 2006 69 80 ISBN 978 0 444 52876 6 Daniel Dennett Quining qualia A Marcel E Bisiach 编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11 10 31 ISBN 978 0 19 852237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8 Daniel Dennett Who s on first Heterophenomenology explaine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3 10 19 30 David Chalmers Ch 3 Can consciousness be reductively explained nbsp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 0 19 511789 9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Arnaud Destrebecqz Philippe Peigneux Methods for studying unconscious learning Steven Laureys 编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Elsevier 2006 69 80 ISBN 978 0 444 52876 6 J T Giacino C M Smart Recent advances in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7 20 6 614 619 PMID 17992078 S2CID 7097163 doi 10 1097 WCO 0b013e3282f189ef Christof Koch How to Make a Consciousness Meter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2017 317 5 28 33 Bibcode 2017SciAm 317e 28K PMID 29565878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1117 28 Patrick Haggard Human volition towards a neuroscience of will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8 9 12 934 946 PMID 19020512 S2CID 1495720 doi 10 1038 nrn2497 Gordon Gallup Chimpanzees Self recognition Science 1970 167 3914 86 87 Bibcode 1970Sci 167 86G PMID 4982211 S2CID 145295899 doi 10 1126 science 167 3914 86 David Edelman Anil Seth Animal consciousness a synthetic approach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09 32 9 476 484 PMID 19716185 S2CID 13323524 doi 10 1016 j tins 2009 05 008 Christof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Englewood CO Roberts amp Company 2004 16 19 ISBN 978 0 9747077 0 9 Wolf Singer Binding by synchrony Scholarpedia 2007 2 12 1657 Bibcode 2007SchpJ 2 1657S doi 10 4249 scholarpedia 1657 nbsp Rodolfo Llinas I of the vortex from neurons to self MIT Press 2002 ISBN 978 0 262 62163 2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105 116 Baldauf D Desimone R Neural Mechanisms of Object Based Attention Science 2014 04 25 344 6182 424 427 2022 06 30 Bibcode 2014Sci 344 424B ISSN 0036 8075 PMID 24763592 S2CID 34728448 doi 10 1126 science 1247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9 13 英语 Francis Crick Christof Koch A framework for consciousness PDF Nature Neuroscience 2003 6 2 119 126 PMID 12555104 S2CID 13960489 doi 10 1038 nn0203 11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05 22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269 286 76 0 76 1 76 2 Zhaoping Li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2019 10 01 58 1 10 2022 03 02 ISSN 0959 4388 PMID 31271931 S2CID 195806018 doi 10 1016 j conb 2019 06 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02 77 0 77 1 Zhaoping Li The Flip Tilt Illusion Visible in Peripheral Vision as Predicted by the Central Peripheral Dichotomy i Perception 2020 07 30 11 4 2041669520938408 ISSN 2041 6695 PMC 7401056 nbsp PMID 32782769 doi 10 1177 2041669520938408 Biederlack J Castelo Branco M Neuenschwander S Wheeler D W Singer W Nikolic D Brightness induction Rate enhancement and neuronal synchronization as complementary codes Neuron 2006 52 6 1073 1083 PMID 17178409 S2CID 16732916 doi 10 1016 j neuron 2006 11 012 nbsp Williams Adrian L Singh Krishna D Smith Andrew T Surround modulation measured with functional MRI in the human visu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3 89 1 525 533 CiteSeerX 10 1 1 137 1066 nbsp PMID 12522199 doi 10 1152 jn 00048 2002 Casali Adenauer G Gosseries Olivia Rosanova Mario Boly Melanie Sarasso Simone Casali Karina R Casarotto Silvia Bruno Marie Aurelie Laureys Steven Tononi Giulio Massimini Marcello A Theoretically Based Index of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of Sensory Processing and Behavior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3 08 14 5 198 2023 06 26 doi 10 1126 scitranslmed 30062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6 26 Ann B Butler Paul R Manger B I B Lindahl Peter Arhem Evolution of the neural basis of consciousness a bird mammal comparison BioEssays 2005 27 9 923 936 PMID 16108067 doi 10 1002 bies 20280 82 0 82 1 Francis Crick and Christof Koch Are we aware of neural activity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 Nature 1995 375 6527 121 123 Bibcode 1995Natur 375 121C PMID 7753166 S2CID 4262990 doi 10 1038 375121a0 83 0 83 1 83 2 Gerald Edelman and Giulio Tononi A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 How Matter Becomes Imagination Basic Books 2000 ISBN 978 0 465 01376 0 84 0 84 1 Rodney M J Cotterill Cooperation of the basal ganglia cerebellum sensory cerebrum and hippocampu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1 64 1 1 33 PMID 11250060 S2CID 206054149 doi 10 1016 s0301 0082 00 00058 7 J C Eccles Animal consciousness and human self consciousness Experientia 1982 38 12 1384 1391 PMID 7151952 S2CID 35174442 doi 10 1007 bf01955747 John Eccles A unitary hypothesis of mind brain interact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1990 240 1299 433 451 Bibcode 1990RSPSB 240 433E PMID 2165613 S2CID 23188208 doi 10 1098 rspb 1990 0047 Joaquin Fuster The Prefrontal Cortex Second Edition Fischer David B Boes Aaron D Demertzi Athena Evrard Henry C Laureys Steven Edlow Brian L Liu Hesheng Saper Clifford B Pascual Leone Alvaro Fox Michael D Geerling Joel C A human brain network derived from coma causing brainstem lesions Neurology 2016 12 06 87 23 2427 2434 2022 05 06 ISSN 0028 3878 PMC 5177681 nbsp PMID 27815400 doi 10 1212 WNL 0000000000003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0 英语 Northoff Georg Lamme Victor Neural signs and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s there a potential convergence of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sight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20 118 568 587 PMID 32783969 S2CID 221084519 doi 10 1016 j neubiorev 2020 07 019 90 0 90 1 Seth Anil K Bayne Tim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PDF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2 23 7 439 452 2023 01 17 PMID 35505255 S2CID 242810797 doi 10 1038 s41583 022 00587 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 01 21 91 0 91 1 Doerig Adrian Schurger Aaron Herzog Michael H Hard criteria for empiric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21 12 2 41 62 PMID 32663056 S2CID 220529998 doi 10 1080 17588928 2020 1772214 92 0 92 1 Baars Bernard J Global workspac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uman experience The Boundari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biology and Neuropathology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50 2005 45 53 CiteSeerX 10 1 1 456 2829 nbsp ISBN 9780444518514 PMID 16186014 doi 10 1016 S0079 6123 05 50004 9 Dehaene Stanislas Naccache Lionel Towards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basic evidence and a workspace framework PDF Cognition 2001 79 1 2 1 37 5 April 2019 PMID 11164022 S2CID 1762431 doi 10 1016 S0010 0277 00 00123 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13 July 2019 Tononi Giulio Boly Melanie Massimini Marcello Koch Christ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July 2016 17 7 450 461 2023 05 21 ISSN 1471 0048 PMID 27225071 S2CID 21347087 doi 10 1038 nrn 2016 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5 04 英语 Tononi Giulio Boly Melanie Massimini Marcello Koch Christ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July 2016 17 7 450 461 2023 05 21 ISSN 1471 0048 PMID 27225071 S2CID 21347087 doi 10 1038 nrn 2016 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5 04 英语 Michael Brooks Interview Cosmic thoughts New Scientist November 2022 pp 46 9 Peter Arhem B I B Lindahl Paul R Manger Ann B Butler O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some amniote scenarios Hans Liljenstrom Peter Arhem 编 Consciousness Transitions Phylogenetic Onto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Elsevier 2008 ISBN 978 0 444 52977 0 98 0 98 1 Feinberg TE Mallatt J The evolutionary and genetic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Cambrian Period over 500 million years ago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October 2013 4 667 PMC 3790330 nbsp PMID 24109460 doi 10 3389 fpsyg 2013 00667 nbsp Donald Griffin Animal Minds Beyond Cognition to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ISBN 978 0 226 30865 4 T H Huxley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nimals are automata and its history The Fortnightly Review 1874 16 253 555 580 Bibcode 1874Natur 10 362 doi 10 1038 010362a0 nbsp W James Are we automata Mind 1879 4 13 1 22 2019 07 05 doi 10 1093 mind os 4 13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24 B I B Lindahl Consciousness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97 187 4 613 629 Bibcode 1997JThBi 187 613L PMID 9299304 doi 10 1006 jtbi 1996 0394 Karl Popper John C Eccles The Self and Its Brain nbsp Springer International 1977 ISBN 978 0 387 08307 0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Seth Anil Eugene Izhikevich George Reeke Gerald Edelman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consciousness An extended framewor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 28 10799 10804 Bibcode 2006PNAS 10310799S PMC 1487169 nbsp PMID 16818879 doi 10 1073 pnas 0604347103 nbsp 105 0 105 1 Ezequiel Morsella The function of phenomenal states Supramodular Interaction Theory PDF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5 112 4 1000 1021 PMID 16262477 S2CID 2298524 doi 10 1037 0033 295X 112 4 100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11 18 S Budiansky If a Lion Could Talk Anim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The Free Press 1998 ISBN 978 0 684 83710 9 S Nichols T Grantham Adaptive Complexity and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PDF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0 67 4 648 670 2017 10 25 CiteSeerX 10 1 1 515 9722 nbsp S2CID 16484193 doi 10 1086 39285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7 08 13 John Eccle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2 89 16 7320 7324 Bibcode 1992PNAS 89 7320E PMC 49701 nbsp PMID 1502142 doi 10 1073 pnas 89 16 7320 nbsp Carruthers Peter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 Naturalistic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Owen Flanagan T W Polger Zombies and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5 2 313 321 Rosenthal David Consciousness and its function Neuropsychologia 2008 46 3 829 840 PMID 18164042 S2CID 7791431 doi 10 1016 j neuropsychologia 2007 11 012 Stevan Harnad Turing indistinguishability and the Blind Watchmaker J H Fetzer 编 Consciousness Evolving John Benjamins 2002 2011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8 Zack Robinson Corey J Maley Gualtiero Piccinini Is Consciousness a Spandre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2015 1 2 365 383 S2CID 170892645 doi 10 1017 apa 2014 10 114 0 114 1 Vaitl Dieter Psychobiology of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PDF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 1 98 127 PMID 15631555 S2CID 6909813 doi 10 1037 0033 2909 131 1 9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10 22 Schacter Daniel Gilbert Daniel Wegner Daniel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11 190 27 October 2020 ISBN 978 1 4292 3719 2 Coenen Anton Subconscious Stimulus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During Sleep PDF Psyche 2010 16 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6 11 Hobson J Allan Pace Schott Edward F Stickgold Robert Dreaming and the brain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 states Pace Schott Edward F Solms Mark Blagrove Mark Harnad Stevan 编 Sleep and Dreaming Scientific Advances and Reconsider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 0 521 00869 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8 10 Johanson M Valli K Revonsuo A Wedlund J Content analysis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s in partial epileptic seizures Epilepsy amp Behavior 2008 12 1 170 182 PMID 18086461 S2CID 28276470 doi 10 1016 j yebeh 2007 10 002 Johanson M Valli K Revonsuo A et al Alterations in th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in partial epileptic seizures Epilepsy amp Behavior 2008 13 2 366 371 PMID 18522873 S2CID 24473529 doi 10 1016 j yebeh 2008 04 014 120 0 120 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 DSM IV T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31 July 1994 ISBN 978 0 89042 025 6 Lyvers Michael The neurochemistry of psychedelic experiences PDF ePublications bond 2003 2011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20 M Murphy S Donovan E Taylo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editation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With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1931 1996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1997 Tart Charles Ch 2 The components of consciousness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Universe com 2001 5 October 2011 ISBN 978 0 595 15196 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November 2011 Studerus Erich Gamma Alex Vollenweider Franz X Bell Vaughan 编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rating scale OAV PLOS One 2010 5 8 e12412 Bibcode 2010PLoSO 512412S PMC 2930851 nbsp PMID 20824211 doi 10 1371 journal pone 0012412 nbsp 125 0 125 1 125 2 Hal Blumenfeld The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onsciousness Steven Laureys Giulio Tononi 编 The Neurology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pathology Academic Press 2009 ISBN 978 0 12 374168 4 Kinney HC Korein J Panigrahy A Dikkes P Goode R Neur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brain of Karen Ann Quinlan the role of the thalamus in the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DF N Engl J Med 26 May 1994 330 21 1469 1475 PMID 8164698 S2CID 5112573 doi 10 1056 NEJM19940526330210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18 November 2020 McFadden Robert D KAREN ANN QUINLAN 31 DIES FOCUS OF 76 RIGHT TO DIE CASE The New York Times 1985 06 12 2023 08 01 ISSN 0362 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7 09 美国英语 Koch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pp 216 226 J T Giacino C M Smart Recent advances in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7 20 6 614 619 PMID 17992078 S2CID 7097163 doi 10 1097 WCO 0b013e3282f189ef V Mark Durand David H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nbsp Cengage Learning 2009 74 75 ISBN 978 0 495 59982 1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Note A patient who can additionally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y be referred to as oriented times four Neergaard Lauren New tool peeks into brain to measure consciousness Associated Press through NBC News August 14 2013 March 2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6 2013 132 0 132 1 132 2 Bernat JL Chronic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Lancet 8 Apr 2006 367 9517 1181 1192 PMID 16616561 S2CID 13550675 doi 10 1016 S0140 6736 06 68508 5 Bernat J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Neurology 20 Jul 2010 75 3 206 207 PMID 20554939 S2CID 30959964 doi 10 1212 WNL 0b013e3181e8e960 Coleman MR Davis MH Rodd JM Robson T Ali A Owen AM Pickard JD Towards the routine use of brain imaging to ai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Brain September 2009 132 9 2541 2552 PMID 19710182 doi 10 1093 brain awp183 nbsp Monti MM Vanhaudenhuyse A Coleman MR Boly M Pickard JD Tshibanda L Owen AM Laureys S Willful modulation of brain activity in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PDF N Engl J Med 18 Feb 2010 362 7 579 589 PMID 20130250 S2CID 13358991 doi 10 1056 NEJMoa0905370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4 February 2019 Seel RT Sherer M Whyte J Katz DI Giacino JT Rosenbaum AM Hammond FM Kalmar K Pape TL et al Assessment scales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evidence 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ch Phys Med Rehabil December 2010 91 12 1795 1813 PMID 21112421 doi 10 1016 j apmr 2010 07 218 Prigatano George P Anosognosia clinic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9 22 6 606 611 PMID 19809315 S2CID 40751848 doi 10 1097 WCO 0b013e328332a1e7 George P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Introduction George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编 Awareness of Deficit After Brain Injury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16 ISBN 978 0 19 505941 0 Kenneth M Heilman Anosognosia possible neuro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George Prigatano Daniel Schacter 编 Awareness of Deficit After Brain Injury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3 62 ISBN 978 0 19 505941 0 Arnold J Sameroff Marshall M Haith 编 The Five to Seven Year Shift The Age of 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Foulkes David Children s Drea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In defining consciousness as a self reflective act psychology loses much of the glamour and mystery of other areas of consciousness study but it also can proceed on a workaday basis without becoming paralyzed in pure abstraction Nelson Katherine Fivush Rob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and Autobiographical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0 123 1 74 PMID 31142189 S2CID 169038149 doi 10 1177 0033294119852574 nbsp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Houghton Mifflin 2000 447 1976 ISBN 0 618 05707 2 Consciousness is based on language Consciousness is not the same as cognition and should be sharply distinguished from it Jaynes Julian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Houghton Mifflin 2000 450 1976 ISBN 0 618 05707 2 The basic connotative definition of consciousness is thus an analog I narratizing in a functional mind space The denotative definition is as it was for Descartes Locke and Hume what is introspectable Nelson Katherine Fivush Rob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and Autobiographical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0 123 1 80 83 PMID 31142189 S2CID 169038149 doi 10 1177 0033294119852574 nbsp 146 0 146 1 Colin Allen Edward N Zalta 编 Animal consciousnes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1 Edition 2011 10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31 Peter Carruthers Sympathy and subjectivi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99 77 4 465 482 doi 10 1080 00048409912349231 Thomas Nagel Ch 12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Mortal Ques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 0 521 40676 5 Douglas Hofstadter Reflections on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Douglas Hofstadter Daniel Dennett 编 The Mind s I Basic Books 1981 403 414 ISBN 978 0 7108 0352 8 Donald Griffin Animal Minds Beyond Cognition to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ISBN 978 0 226 30865 4 151 0 151 1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10 09 Animal Consciousness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Leading Panel of Neuroscientists 3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0 28 通过YouTube Moshe Idel Golem Jewish Magical and Mystical Traditions on the Artificial Anthropoid SUNY Press 1990 ISBN 978 0 7914 0160 6 Note In many stories the Golem was mindless but some gave it emotions or thoughts Ada Lovelace Sketch of The Analytical Engine Note G 2011 09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9 13 Stuart Shieber The Turing Test Verbal Behavior as the Hallmark of Intelligence MIT Press 2004 ISBN 978 0 262 69293 9 Daniel Dennett Douglas Hofstadter The Mind s I Basic Books 1985 ISBN 978 0 553 34584 1 David Chalmers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 0 19 511789 9 Jurgen Schmidhuber Driven by Compression Progress A Simple Principle Explains Essential Aspects of Subjective Beauty Novelty Surprise Interestingness Attention Curiosity Creativity Art Science Music Jokes 2009 Bibcode 2008arXiv0812 4360S arXiv 0812 4360 nbsp John R Searle Is the brain s mind a computer program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1990 262 1 26 31 Bibcode 1990SciAm 262a 26S PMID 2294583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0190 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10 09 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9 2012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2 John Searle et al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80 3 3 417 457 CiteSeerX 10 1 1 83 5248 nbsp S2CID 55303721 doi 10 1017 S0140525X00005756 Graham Oppy David Dowe The Turing test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1 Edition 2011 2011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2 Margaret Wilson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amp Review 2002 9 4 625 636 PMID 12613670 doi 10 3758 BF03196322 nbsp Victor Argonov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Unraveling the Mind body Problem The Phenomenal Judg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2014 35 51 70 2016 1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20 延伸阅读 编辑Chalmers David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 0 19 511789 9 Dehaene Stanislas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Deciphering How the Brain Codes Our Thoughts Viking Press 2014 ISBN 978 0670025435 Dennett Daniel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 ISBN 9780316439480 Frankish Keith Consciousness The Basics Routledge 2021 ISBN 9781138655980 Harley Trevor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Waking Sleeping and Dream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978 1 107 56330 8 S2CID 233977060 doi 10 1017 9781316408889 Irvine Elizabeth Consciousness as a Scientific Concept A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rspective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2013 ISBN 978 94 007 5172 9 doi 10 1007 978 94 007 5173 6 Koch Christof The Feeling of Life Itself Why Consciousness Is Widespread but Can t Be Computed MIT Press 2019 ISBN 9780262042819 Overgaard Morten Mogensen Jesper Kirkeby Hinrup Asger 编 Beyond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Routledge 2021 ISBN 9781138637986 Prinz Jesse The Conscious Brain How Attention Engenders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195314595 doi 10 1093 acprof oso 9780195314595 001 0001 Schneider Susan Velmans Max 编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2nd Wiley Blackwell 2017 ISBN 978 0 470 67406 2 Seth Anil Being You A New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Penguin Random House 2021 ISBN 9781524742874 Thompson Evan Waking Dreaming Being 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 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231136952 Zelazo Philip David Moscovitch Morris Thompson Evan 编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 0 521 67412 6 doi 10 1017 CBO9780511816789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意识语录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意识 nbsp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consciousness nbsp 維基教科書中有關Consciousness Studies的文本 Gulick Robert Van Consciousness 扎尔塔 爱德华 N 编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Consciousness 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意识 amp oldid 7907778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