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七支供養

七支供養 (梵語[1]:सप्तविधानुत्तरपूजा,Saptavidhānuttarapūjā;藏語:yan lag bdun),又稱七支行願,大乘佛教術語,源起於普賢菩薩法門。漢傳佛教為普賢十大願王[2],源自於《華嚴經》,而藏傳佛教則以七支供養為主。在藏傳佛教中,七支供養是由龍樹寂天傳承,經阿底峽傳入西藏,是很重要的前行法,所有宗派在修法之前,都要誦唸七支供養儀軌,也是僧侶每日的功課。

概論 编辑

七支供養包括了:

  • 頂禮(vandana)
  • 供養(pūjana)
  • 懺悔(deśana)
  • 隨喜(modana)
  • 請轉法輪(adhyeṣaṇa)
  • 請佛住世(yācana)
  • 迴向(nāmayamī)

另一版本為:禮拜(vandanā)、供養(pūjanā)、懺悔(pāpadeśanā)、隨喜(anumodanā)、勸請(adhyeṣaṇā,請佛說法及住世)、發願(bodhicittotpāda)、迴向(pariṇāmanā)。[3][4][5]

參考文獻 编辑

  1. ^ .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2. ^ 澄觀《華嚴經行願品疏》:「然此即是常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或但為七合禮讚故。或但有六略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異故。如十住毗婆沙第五迴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為三,故智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十大行願),以表無盡。」
  3. ^ 袴谷憲昭. (PDF). [2021-06-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6-24). 
  4. ^ 《法集名數經》:「云何七種最上供養?所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
  5. ^ 印順. .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在佛前,修懺悔行,勸請行,隨喜行,以回向佛道作結。……三支法門,名為三支而其實有六支:三支是禮敬現在十方佛(「禮敬諸佛」而後修的);懺悔;勸請中有「請佛說法」、「請佛住世」;隨喜;末後又有迴向。或加入「供養」(供養也本是對佛的禮敬),如『文殊師利發願頌』所說。宗喀巴Tsoṅ-kha-pa所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也依『華嚴經』頌而說七支,作為積集順道資糧,淨治業障逆緣的加行。遲一些譯出的,還有唐那提Nadi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內容為七支:禮敬,歸依,懺悔,勸請(轉正法輪,不般涅槃),隨喜,迴向,發願。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以「四種對治業障」: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前,「說一切罪」(懺悔);勸請(說法及久住世間);隨喜;迴向。與「三品經」相合。趙宋施護Dānapāla譯『佛說法集名數經』,說「七種最上供養」。 

七支供養,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1月13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6年11月13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梵語, सप, तव, तरप, saptavidhānuttarapūjā, 藏語, bdun, 又稱七支行願, 大乘佛教術語, 源起於普賢菩薩法門, 漢傳佛教為普賢十大願王, 源自於, 華嚴經, 而藏傳佛教則以為主, 在.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1月13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6年11月13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七支供養 梵語 1 सप तव ध न त तरप ज Saptavidhanuttarapuja 藏語 yan lag bdun 又稱七支行願 大乘佛教術語 源起於普賢菩薩法門 漢傳佛教為普賢十大願王 2 源自於 華嚴經 而藏傳佛教則以七支供養為主 在藏傳佛教中 七支供養是由龍樹 寂天傳承 經阿底峽傳入西藏 是很重要的前行法 所有宗派在修法之前 都要誦唸七支供養儀軌 也是僧侶每日的功課 概論 编辑七支供養包括了 頂禮 vandana 供養 pujana 懺悔 desana 隨喜 modana 請轉法輪 adhyeṣaṇa 請佛住世 yacana 迴向 namayami 另一版本為 禮拜 vandana 供養 pujana 懺悔 papadesana 隨喜 anumodana 勸請 adhyeṣaṇa 請佛說法及住世 發願 bodhicittotpada 迴向 pariṇamana 3 4 5 參考文獻 编辑 Saptavidhanuttarapuja Saptavidhanuttarapuja Saptavidha anuttarapuja 2 definitions 2021 06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24 澄觀 華嚴經行願品疏 然此即是常行禮懺 諸經論中開合不同 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 一供養 二讚德 三禮佛 四懺悔 五勸請 六隨喜 七迴向 八發願 或但為七合禮讚故 或但有六略供養故 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 但總別異故 如十住毗婆沙第五迴向 亦同有五 或但有四除禮拜故 或但為三 故智論云菩薩晝夜三時 各行三事 謂懺悔 勸請 隨喜 行此三事 功德無盡 轉得近佛 若善戒經但有二事 謂懺悔 迴向 皆隨時廣略 今文具十 十大行願 以表無盡 袴谷憲昭 Dharmasamgraha 和訳 PDF 2021 06 1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1 06 24 法集名數經 云何七種最上供養 所謂禮拜 供養 懺悔 隨喜 勸請 發願 迴向 印順 華雨集第二冊 第三章 大乘 念佛 法門 2021 06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24 在佛前 修懺悔行 勸請行 隨喜行 以回向佛道作結 三支法門 名為三支而其實有六支 三支是禮敬現在十方佛 禮敬諸佛 而後修的 懺悔 勸請中有 請佛說法 請佛住世 隨喜 末後又有迴向 或加入 供養 供養也本是對佛的禮敬 如 文殊師利發願頌 所說 宗喀巴Tsoṅ kha pa所造 菩提道次第廣論 也依 華嚴經 頌而說七支 作為積集順道資糧 淨治業障逆緣的加行 遲一些譯出的 還有唐那提Nadi譯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內容為七支 禮敬 歸依 懺悔 勸請 轉正法輪 不般涅槃 隨喜 迴向 發願 唐義淨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 滅業障品 以 四種對治業障 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前 說一切罪 懺悔 勸請 說法及久住世間 隨喜 迴向 與 三品經 相合 趙宋施護Danapala譯 佛說法集名數經 說 七種最上供養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七支供養 amp oldid 779088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