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波路荳齒蛇鰻

波路荳齒蛇鰻,又稱雜食豆齒鰻及俗稱土龍,為輻鰭魚綱鰻鱺目之下的一個。不論大小身長超過2尺。

波路荳齒蛇鰻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鰻鱺目 Anguilliformes
科: 蛇鰻科 Ophichthidae
属: 豆齿鳗属 Pisodonophis
种: 波路荳齒蛇鰻 P. boro
二名法
Pisodonophis boro
Hamilton, 1822
異名
  • Ophisurus schaapii
    Bleeker, 1852
  • Ophisurus harancha
    Hamilton, 1822
  • Ophisurus caudatus
    McClelland, 1844
  • Ophisurus baccidens
    Cantor, 1849
  • Pisodonophis assamensis
    Sen, 1986
  • Ophiurus baccidens
    Cantor, 1849
  • Ophisurus boro
    Hamilton, 1822
  • Ophisurus brachysoma
    Bleeker, 1852
  • Ophisurus sinensis
    Richardson, 1848
  • Conger microstoma
    Eydoux & Souleyet, 1850
  • Ophisurus potamophilus
    Bleeker, 1853
  • Ophichthys boro
    Hamilton, 1822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塞席爾群島斯里蘭卡孟加拉印度中國台灣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印尼澳洲

特徵

本魚體延長。肛門在身體中央或之後。齒顆粒狀,大小不等,由數列排成齒帶。前上頜骨齒,齒顆粒狀且呈帶狀排列,與鋤骨齒相互緊接。鋤骨齒3至4列。上唇無肉褶。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脊椎骨數160。體長為體高之48.7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2.1倍;頭長為吻長之5.4倍;吻長為眼徑之2.8倍。上唇腹面有一突起。後鼻孔位於眼前。前鼻孔成管狀。口裂超過眼之後緣。背鰭、臀鰭在近尾端處結束,二者非常低。脊椎骨171至173枚。體長可達100公分。

生態

本魚棲息在沿岸及河口區之泥質海底,常將身體埋於泥沙中,伺機捕食小魚及甲殼類等,屬肉食性。

經濟利用

有輕微經濟價值,民間利用網袋等捕獲作為生鮮出售[1],部分地區當作食補的食材之一,或以藥酒的形態處理。

参考文献

  1. ^ Pisodonophis boro (Hamilton, 1822). [2017-03-27]. (原始内容于2020-10-25). 

波路荳齒蛇鰻, 又稱雜食豆齒鰻及俗稱土龍, 為輻鰭魚綱鰻鱺目之下的一個種, 不論大小身長超過2尺, 保护状况无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鰻鱺目, anguilliformes科, 蛇鰻科, ophichthidae属, 豆齿鳗属, pisodonophis种, boro二名法pisodonophis, borohamilton, 1822異名ophisurus, schaapiibleeker, 185. 波路荳齒蛇鰻 又稱雜食豆齒鰻及俗稱土龍 為輻鰭魚綱鰻鱺目之下的一個種 不論大小身長超過2尺 波路荳齒蛇鰻保护状况无危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鰻鱺目 Anguilliformes科 蛇鰻科 Ophichthidae属 豆齿鳗属 Pisodonophis种 波路荳齒蛇鰻 P boro二名法Pisodonophis boroHamilton 1822異名Ophisurus schaapiiBleeker 1852 Ophisurus haranchaHamilton 1822 Ophisurus caudatusMcClelland 1844 Ophisurus baccidensCantor 1849 Pisodonophis assamensisSen 1986 Ophiurus baccidensCantor 1849 Ophisurus boroHamilton 1822 Ophisurus brachysomaBleeker 1852 Ophisurus sinensisRichardson 1848 Conger microstomaEydoux amp Souleyet 1850 Ophisurus potamophilusBleeker 1853 Ophichthys boroHamilton 1822 目录 1 分布 2 特徵 3 生態 4 經濟利用 5 参考文献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包括紅海 東非 南非 馬達加斯加 塞席爾群島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印度 中國 台灣 菲律賓 泰國 越南 柬埔寨 印尼 澳洲 特徵 编辑本魚體延長 肛門在身體中央或之後 齒顆粒狀 大小不等 由數列排成齒帶 前上頜骨齒 齒顆粒狀且呈帶狀排列 與鋤骨齒相互緊接 鋤骨齒3至4列 上唇無肉褶 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 脊椎骨數160 體長為體高之48 7倍 尾長為頭與軀幹之2 1倍 頭長為吻長之5 4倍 吻長為眼徑之2 8倍 上唇腹面有一突起 後鼻孔位於眼前 前鼻孔成管狀 口裂超過眼之後緣 背鰭 臀鰭在近尾端處結束 二者非常低 脊椎骨171至173枚 體長可達100公分 生態 编辑本魚棲息在沿岸及河口區之泥質海底 常將身體埋於泥沙中 伺機捕食小魚及甲殼類等 屬肉食性 經濟利用 编辑有輕微經濟價值 民間利用網袋等捕獲作為生鮮出售 1 部分地區當作食補的食材之一 或以藥酒的形態處理 参考文献 编辑 Pisodonophis boro Hamilton 1822 2017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0 25 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杂食豆齿鳗 Pisodonophis boro Hamilton 1822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 01 24 中文 台湾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波路荳齒蛇鰻 amp oldid 7189093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