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豫龍屬

豫龍屬學名Yulong)是獸腳亞目偷蛋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豫龍的化石是目前最小型的偷蛋龍科化石之一,但是化石都是幼年個體,可成長至更大的體型。

豫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 72–66 Ma
颅骨重建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属: 豫龙属 Yulong
et al., 2013
模式種
迷你豫龍
Yulong mini

et al., 2013

發現與命名

 
标本HGM 41HIII-0109

化石是多個幼年個體標本,被發現於中國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該挖掘地點屬於秋扒組地層。目前還不確定秋扒組的詳細地質年代,而這個地層已經出土偷蛋龍科的豫龍、馳龍科欒川盜龍似鳥龍科秋扒龍、以及其他未命名的進階型恐龍,應該是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某個時期[1]

在2013年,古生物學家呂君昌、徐莉、张兴辽、贾松海、菲力·居爾(Philip J. Currie)等人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迷你豫龍Yulong mini),屬名來自於河南省的古稱「」,以及中文;種名意指這些標本相當小[1]

體徵

 
尺寸比较

豫龍的綜模標本共有五個標本,都是由河南地質博物館存放、管理。編號HGM 41HIII-0107標本是個保存狀態良好的身體骨骼、頭顱骨、下頜,只缺少頭顱骨基部與頸部基部。編號HGM 41HIII-0108標本是一個頭顱骨,缺少下頜。編號HGM 41HIII-0109標本是一部分身體骨骼、頭顱骨、下頜。編號HGM 41HIII-0110標本是一個部分頭顱骨與下頜、數節頸椎。編號HGM 41HIII-0111標本是一個左腸骨。除了上述五個標本,命名研究還提到一個恐龍蛋化石(編號HGM 41HIII-0301),內含未孵化的胚胎。這顆恐龍蛋來自於一個恐龍蛋巢,共計有26顆恐龍蛋[1]

大部分偷蛋龍科的體型約1到8公尺之間,而豫龍的身長約0.25到0.5公尺,使得豫龍成為體型最小的偷蛋龍科恐龍之一,呂君昌等人將體豫龍比喻為接近的大小[1]

呂君昌等人列出豫龍的鑑定特徵。鼻孔的後上端、眶前孔(Fenestra antorbitalis)的前上端,位於接近的水平高度。前上頜骨有個明顯洞孔,位於鼻孔前下方。前上頜骨的後上方骨突,構成眶前孔的上側邊緣,而沒有接觸到淚骨的前突。鼻骨完全隔開前上頜骨、淚骨。頂骨額骨的長度接近。第四節、第五節頸椎的椎體後緣、後關節突之間,有個筆直邊緣區隔出兩者。股骨的長度大於腸骨[1]

呂君昌等人比較115個偷蛋龍科的化石,發現在偷蛋龍科的生長過程中,其後肢長度比例,不會隨者生長而改變。呂君昌等人推論,偷蛋龍科的生活習性可能較少移動、定棲生活。由於現代草食性動物有類似的模式,而非肉食性動物,研究人員進而推論偷蛋龍科可能是草食性恐龍[1]

種系發生學

呂君昌等人命名豫龍時,也提出種系發生學分析,認為在偷蛋龍科中,豫龍比巨盜龍還衍化,而比偷蛋龍亞科雌駝龍亞科還要原始;後兩者形成一個小型演化支,而豫龍是這個演化支的姊妹分類單元。但呂君昌等人備註,豫龍的化石都是幼年個體,沒有成年個體,因此帶有較多原始特徵,可能會造成分析演化關係時的困難[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Lü, Junchang; Currie, Philip J.; Xu, Li; Zhang, Xingliao; Pu, Hanyong; Jia, Songhai. Chicken-sized oviraptorid dinosaurs from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ontogenetic implications. Naturwissenschaften. 2013-02, 100 (2): 165–175. ISSN 0028-1042. doi:10.1007/s00114-012-1007-0 (英语). 

豫龍屬, 學名, yulong, 是獸腳亞目偷蛋龍科恐龍的一屬, 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 豫龍的化石是目前最小型的偷蛋龍科化石之一, 但是化石都是幼年個體, 可成長至更大的體型, 豫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preЄ, n颅骨重建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属, 豫龙. 豫龍屬 學名 Yulong 是獸腳亞目偷蛋龍科恐龍的一屬 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 豫龍的化石是目前最小型的偷蛋龍科化石之一 但是化石都是幼年個體 可成長至更大的體型 豫龙属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72 66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颅骨重建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蜥臀目 Saurischia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属 豫龙属 Yulong Lu et al 2013模式種迷你豫龍Yulong miniLu et al 2013 目录 1 發現與命名 2 體徵 3 種系發生學 4 參考資料發現與命名 编辑 标本HGM 41HIII 0109 化石是多個幼年個體標本 被發現於中國河南省的欒川縣秋扒鄉 該挖掘地點屬於秋扒組地層 目前還不確定秋扒組的詳細地質年代 而這個地層已經出土偷蛋龍科的豫龍 馳龍科的欒川盜龍 似鳥龍科的秋扒龍 以及其他未命名的進階型恐龍 應該是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某個時期 1 在2013年 古生物學家呂君昌 徐莉 张兴辽 贾松海 菲力 居爾 Philip J Currie 等人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 命名 模式種是迷你豫龍 Yulong mini 屬名來自於河南省的古稱 豫 以及中文的龍 種名意指這些標本相當小 1 體徵 编辑 尺寸比较 豫龍的綜模標本共有五個標本 都是由河南地質博物館存放 管理 編號HGM 41HIII 0107標本是個保存狀態良好的身體骨骼 頭顱骨 下頜 只缺少頭顱骨基部與頸部基部 編號HGM 41HIII 0108標本是一個頭顱骨 缺少下頜 編號HGM 41HIII 0109標本是一部分身體骨骼 頭顱骨 下頜 編號HGM 41HIII 0110標本是一個部分頭顱骨與下頜 數節頸椎 編號HGM 41HIII 0111標本是一個左腸骨 除了上述五個標本 命名研究還提到一個恐龍蛋化石 編號HGM 41HIII 0301 內含未孵化的胚胎 這顆恐龍蛋來自於一個恐龍蛋巢 共計有26顆恐龍蛋 1 大部分偷蛋龍科的體型約1到8公尺之間 而豫龍的身長約0 25到0 5公尺 使得豫龍成為體型最小的偷蛋龍科恐龍之一 呂君昌等人將體豫龍比喻為接近雞的大小 1 呂君昌等人列出豫龍的鑑定特徵 鼻孔的後上端 眶前孔 Fenestra antorbitalis 的前上端 位於接近的水平高度 前上頜骨有個明顯洞孔 位於鼻孔前下方 前上頜骨的後上方骨突 構成眶前孔的上側邊緣 而沒有接觸到淚骨的前突 鼻骨完全隔開前上頜骨 淚骨 頂骨 額骨的長度接近 第四節 第五節頸椎的椎體後緣 後關節突之間 有個筆直邊緣區隔出兩者 股骨的長度大於腸骨 1 呂君昌等人比較115個偷蛋龍科的化石 發現在偷蛋龍科的生長過程中 其後肢長度比例 不會隨者生長而改變 呂君昌等人推論 偷蛋龍科的生活習性可能較少移動 定棲生活 由於現代草食性動物有類似的模式 而非肉食性動物 研究人員進而推論偷蛋龍科可能是草食性恐龍 1 種系發生學 编辑呂君昌等人命名豫龍時 也提出種系發生學分析 認為在偷蛋龍科中 豫龍比巨盜龍還衍化 而比偷蛋龍亞科 雌駝龍亞科還要原始 後兩者形成一個小型演化支 而豫龍是這個演化支的姊妹分類單元 但呂君昌等人備註 豫龍的化石都是幼年個體 沒有成年個體 因此帶有較多原始特徵 可能會造成分析演化關係時的困難 1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Lu Junchang Currie Philip J Xu Li Zhang Xingliao Pu Hanyong Jia Songhai Chicken sized oviraptorid dinosaurs from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ontogenetic implications Naturwissenschaften 2013 02 100 2 165 175 ISSN 0028 1042 doi 10 1007 s00114 012 1007 0 英语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豫龍屬 amp oldid 6745221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