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學名Cyclura lewisi)是大開曼特有的一種瀕危蜥蜴。牠們以往被列為古巴鬣蜥的亞種,後來於2004年因其遺傳基因的差異而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藍岩鬣蜥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可以生存達69歲。

藍岩鬣蜥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鬣蜥亞目 Iguania
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属: 圆尾蜥属 Cyclura
种:
藍岩鬣蜥 C. lewisi
二名法
Cyclura lewisi
Grant, 1940
異名
  • Cyclura nubila lewisi
  • Cyclura macleayi lewisi

藍岩鬣蜥棲息於乾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遼闊地區,雌蜥會於6月至7月期間在沙上挖穴生蛋。到了9月可能會生第二窩。藍岩鬣蜥是草食性的,主要吃植物果實花朵。牠們呈黃褐色至灰色,而雄蜥在繁殖季節則披上一層藍色。牠們體型龐大,體重驚人,由頸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均有短棘。

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牠們於歐洲殖民時代前廣泛分佈,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於21世紀初普遍人更相信牠們將面臨滅絕。牠們的衰落主因是被野放的寵物(貓和狗)掠食及棲息地的失去。藍岩鬣蜥從1996年至2004年間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但成功的圈養繁殖令牠們的種群的數目得以趨向穩定,免除滅絕的危機。目前至少有5個非政府組織與開曼群島有關當局通力合作以確保此物種的存活。

分類 编辑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特有種[2]名是古希臘文的「圓尾」,意指其尾巴的厚環。[3]種小名是由首次描述的查普曼·格蘭為紀念發現者伯納德·C·劉易斯而來。[4] 其近親是古巴鬣蜥及突棱圓鱗鬣蜥,三者都是從3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出來。[2][5] 牠們的遺傳多樣性很低,但卻不像其他岩鬣蜥般缺乏生命力。[6][7] 其中一個理論指牠們是從單一的雌性古巴鬣蜥演化而來。[5] 牠們與小開曼開曼布拉克的開曼鬣蜥不同。[8][9]

於1938年,時任牙買加學院主任一職的自然學家伯納德·C·劉易斯跟隨牛津大學開曼群島進行生物探測研究。[4] 他成功獲得了兩隻藍岩鬣蜥,一雄一雌,並將其送至大英博物館的自然史部門進行研究。[4]查普曼·格蘭於1940年正式描述了牠們並命名為Cyclura macleayi lewisi[1][4][8][10][11] 於1977年,藍岩鬣蜥曾被分類為古巴鬣蜥的亞種[8][11] 後來於2004年確認了牠們的獨特性而成為獨立的物種[8]

特徵 编辑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12][13] 牠們的體長51-76厘米,尾巴與體長相若。[14] 牠們的趾是互相緊扣,有利於挖穴及攀樹。[15] 雖然牠們並非棲於樹上的,但有時也會攀樹達5米或以上。[14] 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14] 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14] 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有一些較深的斑紋。[14] 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頸部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紋。[16] 這種斑紋隨幼蜥1歲大後逐漸消退,變成灰色及奶白色,最終退成藍色。[16] 成年藍岩鬣蜥一般呈深灰色,配合周邊喀斯特地形的岩石顏色。[16] 當牠們保護地盤發出警示時就會轉變為藍色。[16] 雄蜥的藍色較為明顯。[16] 牠們的腳呈黑色,與身體顏色形成對比。[14] 雄蜥大腿上有結節可以釋放費洛蒙[15] 雌蜥沒有這些結節,背冠也沒有這麼明顯,故牠們是兩性異形的。[12][15]

眼睛及視覺 编辑

藍岩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紅色的鞏膜[14] 牠們有極好的視覺,可以偵測遠程的形狀及運動。[17] 由於牠們只有少量的視桿細胞,在昏暗環境下的視覺很差。牠們有雙重的錐狀細胞,對顏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看見紫外線[17] 這種能力對於牠們晒太陽以吸收紫外線來生產維他命D非常重要。[12]

藍岩鬣蜥的頭頂上有一個光敏的器官,稱為顱頂眼[17] 這隻眼只有基本的視網膜晶體,故不能生成影像。[17] 它只會對光暗敏感,可以用來偵測運動。[17]

分佈及棲息地 编辑

 
藍岩鬣蜥棲息在開曼群島大開曼上。

藍岩鬣蜥只分佈在大開曼。與其他同區的岩鬣蜥屬比較,藍岩鬣蜥應該也曾有群落棲息在海岸,但被人類殖民及建築道路所軀逐而消失。[1] 牠們現只分佈在叢林、森林、農地等。[1][18] 牠們可能是因食物及土壤而被吸引到農地附近,但卻因而與人類及野生寵物有所接觸。[1] 雌蜥一般會走到海岸邊生蛋。[19]

雌性藍岩鬣蜥的地盤約有2400平方米大,雄蜥的地盤平均大5700平方米。[20] 雄蜥與雌蜥的地盤可以重疊,所以每一公頃約有4-5隻鬣蜥。[20]

藍岩鬣蜥棲息在岩洞及樹穴,成年主要是地盤性的。[13] 幼蜥傾向棲於樹上。[13] 雛蜥會獵食當地的古巴游蛇。[18] 成年沒有天敵,但卻受野狗的威脅。[1][18] 3-4歲大就已經達至性成熟。[14]

食性及壽命 编辑

藍岩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達45種植物葉子花朵果實[1][18] 牠們有時也會吃昆蟲幼蟲蛞蝓、死鳥及真菌[14][18] 牠們在渗透調節上有一種問題:因為所吃的植物有較高含量的,但平均養份卻較少,牠們要吃很大的份量才能達到代謝的需要。[21] 由於牠們不能製造濃度高於體液的尿素,故會在鹽腺排出化的尿酸[21] 所以牠們兩側的鼻腺可以補助來排出體內多餘的鉀及氯化鈉[21]

野外藍岩鬣蜥的壽命不詳,但估計也有幾十歲。於1950年在大開曼捕捉到的一隻標本[22],就被送到美國,最後於2004年才死亡[22][23] 估計這隻標本於被捕捉時就已有15歲[23],故牠的壽命達69歲,是世界最長壽的蜥蜴[23] 飼養下的開曼鬣蜥就有33歲的壽命。[24]

繁殖 编辑

藍岩鬣蜥於5月至6月間繁殖[1][14] 雄蜥首先將不斷顫動頭部,接著會圍在雌蜥背後,再攬著雌蜥的頸部交配[14] 雄蜥會壓制著雌蜥,限制其尾巴的動作,方便交配。[14] 交配一般需時30-90秒,一天很少會交配多於1-2次。[14] 雌蜥會於6月或7月在有陽光的地上生蛋,每次生1-21隻蛋。[1][18][25] 雌蜥會先選擇幾個地點才會生蛋。[14] 生蛋的巢穴約長0.41-1.5米長,末端較大可讓雌蜥轉彎。[14] 巢內的溫度保持在35℃,孵化期為65-90天。[14] 藍岩鬣蜥的蛋是所有蜥蜴中最大的。[14]

藍岩鬣蜥約於3個月大就會保護自己的地盤。[18] 不論任何年齡的雌蜥都會棲息在重疊及約大2400平方米的地盤,雄蜥的地盤會較大,隨著年歲增長,重疊度亦會增加。[1]

保育狀況 编辑

瀕危狀況 编辑

 
大開曼的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從1996至2004年間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表示其距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1] 群落只限制在大開曼的東部,於1998年就衰落至極為危險的情況,只餘下3隻。[1][4] 牠們的分佈地於過往25年就縮減得很厲害,很多位點都已經沒有牠們的蹤跡。[4] 於2003年就發現牠們的數量只有5-15隻。[18]2005年前就認為牠們的野生群落已經滅絕[26][27] 曾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7][28] 於2008年,有6隻藍岩鬣蜥被殺,令牠們的情況更為衰落。[29][30]

藍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幫助在大開曼內傳播種子[1][18][31] 研究發現經過藍岩鬣蜥消化道的種子發芽較快。[31][32] 牠們亦可以將種子帶到新的地區,可以幫助平衡惡劣環境的氣候植物生長。[31]

令藍岩鬣蜥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野外群落的復原,而是持續的野放活動。自2005年從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Queen Elizabeth II Botanic Park)及薩利納保護區(Salina Reserve)釋放藍岩鬣蜥到野外後,藍岩鬣蜥便發展出一個約有125隻的群落。[28] 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經開始培育,而薩利納保護區的則是自2006年從3隻蛋孵化後開始培育。[6][33] 2007年亦有一次大規模的放生行動,令野外的藍岩鬣蜥數目增加至299隻。[26]在2012年尾,由復育計劃統計得的藍岩鬣蜥野外群落數目約為750頭,令牠們首次離開死門關一小步,而IUCN亦將牠們的保育現狀由極危降至瀕危級別。[34]

衰落原因 编辑

棲息地的破壞是藍岩鬣蜥面臨滅絕的主因。牠們的棲息地被清除作為農地、公路及地產項目發展。[26] 另外,傳統的農地變更成畜牧的草場也影響藍岩鬣蜥的次級棲息地。[1]

大家鼠野貓流浪犬會掠食及傷害藍岩鬣蜥,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壓力。[1][6]路殺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雖然當地有法律保護,但仍舊會有獵殺藍岩鬣蜥的情況。[1][2][27]

美洲鬣蜥成功由洪都拉斯引入到大開曼,成為了入侵物種,數量遠遠超過藍岩鬣蜥。[35][36] 雖然這並沒有對藍岩鬣蜥帶來直接的影響,但美洲鬣蜥的出現卻減低了公眾對藍岩鬣蜥的關注。[1][37] 公眾會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誤導,以為藍岩鬣蜥並非如報告般瀕危。[9][37]

藍岩鬣蜥經常會被售賣給旅客作為寵物[38]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指英國政府超過20年忽視海外領地的自然保育。很多物種因而滅絕。英屬加勒比群島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非常豐富,有很多特有的瀕危物種,但當地卻沒有實施及執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38]

保育計劃 编辑

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merican 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自1990年起就已經將藍岩鬣蜥列為最高級的保育對象。[39] 他們首個計劃就是希望培育藍岩鬣蜥。[39] 計劃初期就已經要面對捕獲回來的藍岩鬣蜥並非純種的問題。[14][39] 經過5年的研究,終於成功發展了兩個培育的群落,讓群落互相繁殖來改善遺傳多樣性。[39] 另外,在美國本土的25個動物園也有培育藍岩鬣蜥的計劃。[18][39] 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動物園(Indianapolis Zoo)自2000年起就兩次成功培育藍岩鬣蜥。[40]

2006年首次有幼蜥被放生到野外。[28] 每一隻放生的藍岩鬣蜥頸上都帶有識別帶,並植入了晶片,其獨有的頭部鱗片亦有紀錄。[15]

私人的培育亦有進行。[12] 由於只有非常少量的純種,私人培育的多為與開曼鬣蜥及古巴鬣蜥的混種,這可以減低寵物市場對藍岩鬣蜥的需求。[12]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编辑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The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me)是源自開曼群島1990年的計劃。保護計劃連合了開曼群島的環境部門、國民信託、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及歐盟委員會[26] 這個計劃得到豁免於現行開曼群島禁止捕獵或飼養藍岩鬣蜥的法律。[18][37] 其保育政策包括培養幼蜥至2歲大,在保護區建立亞群落。[2][18][41] 工作包括研究、保護巢區及監察放生的動物[31][42][43]

在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及薩利納保護區已成功復生了兩個亞群落。[13] 保護藍岩鬣蜥的棲息地仍然很重要[13][18][26],而薩利納保護區就只有36萬平方米的叢林,並不足以供1000隻藍岩鬣蜥居住。[15][18] 在其他地區也會引入新的亞群落。[18] 長遠來說整體的飼養群落仍未能造到遺傳多樣性。[18] 個別的藍岩鬣蜥會被帶到不同的群落,以確保整體群落的基因流[18][39] 當野生亞群落到達飽和狀態,計劃就會停止放生,讓牠們自行繁殖。[18] 透過研究、監察及控制掠食來保護幼蜥的生存率及亞群落的發展。[18][39]

藍岩鬣蜥的保育需要積極管理。[18] 為確保保育的運作,需要基金的資助;另外教育及宣傳亦需要提高公眾對保育的意識及支持。[18][26][37]

參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Burton, F.J. Cyclura lewis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9 May 2006]. 
  2. ^ 2.0 2.1 2.2 2.3 Kenyon, Georgina. SOS call for ancient blue iguana. BBC News. 2005-05-23 [2008-03-16]. (原始内容于2021-04-10). 
  3. ^ Sanchez, Alejandro. Family Iguanidae: Iguanas and Their Kin. Father Sanchez's Web Site of West Indian Natural History Diapsids I: Introduction; Lizards. Kingsnake.com. [2007-11-26]. (原始内容于2010-04-21). 
  4. ^ 4.0 4.1 4.2 4.3 4.4 4.5 . Cayman Net News. 2005-04-26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5. ^ 5.0 5.1 Kenyon, Georgina. Pulling the blue iguana from the brink. New Scientist (Simone Coless). 2005-09-17, (2517): 42–3 [2009-10-30]. (原始内容于2008-05-16). 
  6. ^ 6.0 6.1 6.2 Hudson, Rick. Big Lizards, Big Problems. Reptiles Magazine. 2007-04-01, 15 (4): 54–61. 
  7. ^ 7.0 7.1 Malone, Catherine; Davis, Scott.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Caribbean Iguana Conservation.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4–7. ISBN 978-0-520-23854-1. 
  8. ^ 8.0 8.1 8.2 8.3 Burton, Frederick.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PDF) 8 (1). Caribbean Journal of Science: 198–203. 2004 [2007-09-16]. (原始内容 (PDF)于2007-10-25). 
  9. ^ 9.0 9.1 . Cayman Net News. 2006-02-14 [200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10. ^ Grant, Chapman. The Herpetology of the Cayman Islands 2. Bulletin Institute of Jamaican Science: 1–55. 1940. 
  11. ^ 11.0 11.1 Hollingsworth, Bradford D. The Evolution of Iguanas an Overview and a Checklist of Specie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5–9. ISBN 978-0-520-23854-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De Vosjoli, Phillipe; David Blair. The Green Iguana Manual. Escondido, California: Advanced Vivarium Systems. 1992. ISBN 74886904040.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Dorge, Ray. A Tour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Captive-Breeding Facility. Reptiles: Guide to Keeping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1996, 4 (9): 32–42.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Blair, David. (PDF) SE (6). Northern California Herpetological Society: 55–6. 1991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11).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Winker, Carol. Iguanas get royal attention. Caymanian Compass. 2007-02-08 [2008-03-15]. (原始内容于2013-11-06).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Burton, Fred. Color and Pattern in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s.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 11 (3): 148–51.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Brames, Henry. Aspects of Light and Reptile Immunity. Iguana: Conservation, Natural History, and Husbandry of Reptiles (International Reptil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007, 14 (1): 19–23.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Alberts, Allison, Species Recovery Plan 2001 - 2006 for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Cyclura nubila lewisi (PDF), ,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9, 2001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3) 
  19. ^ Burton, Frederic. (PDF). Blue Iguana Tales (Quarterly Update o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ject). 2005, 3 (4): 5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11). 
  20. ^ 20.0 20.1 Burton, Fred.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6, 13 (2): 117. 
  21. ^ 21.0 21.1 21.2 Hazard, Lisa C. Sodium and Potassium Secretion by Iguana Salt Gland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4–5. ISBN 978-0-520-23854-1. 
  22. ^ 22.0 22.1 Adams, Colette. Requiem for Godzilla.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09-01, 11 (3): 168–72. 
  23. ^ 23.0 23.1 23.2 Adams, Colette.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2004-05-26, 7 (1): 2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12). 
  24. ^ Iverson, John; Smith, Geoffrey; Pieper, Lynne. Factors Affecting Long-Term Growth of the Allen Cays Rock Iguana in the Baham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84. ISBN 978-0-520-23854-1. 
  25. ^ Blair, David. Dragons of the Cayman: Rock Iguanas Cling to their Islands. Oceans Magazine. 1983, 16 (1): 31–3.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Burton, Frederic. How to Save a Species:Grand Cayman Blues. Reptiles Magazine. 2007-04-01, 15 (4): 60. 
  27. ^ 27.0 27.1 Wissman, Margaret. In Search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Rock Iguana. Reptiles. 1995, 3 (2): 56–7. 
  28. ^ 28.0 28.1 28.2 Hatchlings revive rarest lizard on earth. London Independent. 2006-10-06 [2008-03-15]. (原始内容于2013-03-23). 
  29. ^ Rare Blue Iguanas Found Butchered.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05-06 [2008-05-08]. (原始内容于2017-02-10). 
  30. ^ Kenyon, Georgina. Probe into giant iguana slaughter. BBC. 2008-05-07 [2008-05-11]. (原始内容于2020-11-24). 
  31. ^ 31.0 31.1 31.2 31.3 Alberts, Allison; Lemm, Jeffrey; Grant, Tandora; Jackintell, Lori. Testing the Utility of Headstarting as a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10. ISBN 978-0-520-23854-1. 
  32. ^ Derr, Mark. In Caribbean, Endangered Iguanas Get Their Day. New York Times Science Section. 2000-10-10. 
  33. ^ Breeding Success for Rare Lizards. BBC News/Science Nature. 2006-10-27 [2008-03-15]. (原始内容于2021-02-24). 
  34. ^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takes step back from extin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UCN (2012-10-20). Retrieved on 2012-12-19.
  35. ^ Mani, Bina. .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002-07-17 [200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2). 
  36. ^ Seidel, M; Franz, R.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exclusive of marine turtles) of the Cayman Islands. The Cayman Islands: natural history and biogeography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434. ISBN 978-0-7923-2462-1. 
  37. ^ 37.0 37.1 37.2 37.3 . Cayman Net News. 2007-08-10 [2008-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4). 
  38. ^ 38.0 38.1 Tickell, Oliver. UK allowing illicit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The (London) Independent. 1999-10-14.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Hudson, Richard D.; Alberts, Allison C. The Role of Zoo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74–89. ISBN 978-0-520-23854-1. 
  40. ^ (PDF). Significant Efforts in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39. 2002 [2007-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41. ^ Knapp, Charles R.; Hudson, Richard. Translocation Strategies as a Conservation Tool for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99–209. ISBN 978-0-520-23854-1. 
  42. ^ Hudson, Rick.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International Iguana Foundation). 2005, 8 (1): 2–4 [2007-09-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12). 
  43. ^ Nelson, Robert. A Safe Haven for Wildlife: Naval Base Guantanamo Bay Provides Sanctuary for Iguana (PDF). Currents: Navy Environmental News. Fall 2001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于2008-04-11). 

外部連結 编辑

  • (英文)
  • (英文)
  • (英文)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藍岩鬣蜥, 學名, cyclura, lewisi, 是大開曼特有的一種瀕危蜥蜴, 牠們以往被列為古巴鬣蜥的亞種, 後來於2004年因其遺傳基因的差異而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 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 可以生存達69歲, 保护状况瀕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爬行綱, reptilia目, 有鳞目, squamata亚目, 鬣蜥亞目, iguania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属, 圆尾蜥属, cyclura种, lewisi二名法cyc. 藍岩鬣蜥 學名 Cyclura lewisi 是大開曼特有的一種瀕危蜥蜴 牠們以往被列為古巴鬣蜥的亞種 後來於2004年因其遺傳基因的差異而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 藍岩鬣蜥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 可以生存達69歲 藍岩鬣蜥保护状况瀕危 IUCN 3 1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爬行綱 Reptilia目 有鳞目 Squamata亚目 鬣蜥亞目 Iguania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属 圆尾蜥属 Cyclura种 藍岩鬣蜥 C lewisi二名法Cyclura lewisiGrant 1940異名Cyclura nubila lewisi Cyclura macleayi lewisi藍岩鬣蜥棲息於乾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遼闊地區 雌蜥會於6月至7月期間在沙上挖穴生蛋 到了9月可能會生第二窩 藍岩鬣蜥是草食性的 主要吃植物 果實及花朵 牠們呈黃褐色至灰色 而雄蜥在繁殖季節則披上一層藍色 牠們體型龐大 體重驚人 由頸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均有短棘 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牠們於歐洲殖民時代前廣泛分佈 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 於21世紀初普遍人更相信牠們將面臨滅絕 牠們的衰落主因是被野放的寵物 貓和狗 掠食及棲息地的失去 藍岩鬣蜥從1996年至2004年間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但成功的圈養繁殖令牠們的種群的數目得以趨向穩定 免除滅絕的危機 目前至少有5個非政府組織與開曼群島有關當局通力合作以確保此物種的存活 目录 1 分類 2 特徵 2 1 眼睛及視覺 3 分佈及棲息地 4 食性及壽命 5 繁殖 6 保育狀況 6 1 瀕危狀況 6 2 衰落原因 6 3 保育計劃 6 3 1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7 參考 8 外部連結分類 编辑藍岩鬣蜥是大開曼的特有種 2 屬名是古希臘文的 圓尾 意指其尾巴的厚環 3 其種小名是由首次描述的查普曼 格蘭為紀念發現者伯納德 C 劉易斯而來 4 其近親是古巴鬣蜥及突棱圓鱗鬣蜥 三者都是從3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出來 2 5 牠們的遺傳多樣性很低 但卻不像其他岩鬣蜥般缺乏生命力 6 7 其中一個理論指牠們是從單一的雌性古巴鬣蜥演化而來 5 牠們與小開曼及開曼布拉克的開曼鬣蜥不同 8 9 於1938年 時任牙買加學院主任一職的自然學家伯納德 C 劉易斯跟隨牛津大學到開曼群島進行生物探測研究 4 他成功獲得了兩隻藍岩鬣蜥 一雄一雌 並將其送至大英博物館的自然史部門進行研究 4 查普曼 格蘭於1940年正式描述了牠們並命名為Cyclura macleayi lewisi 1 4 8 10 11 於1977年 藍岩鬣蜥曾被分類為古巴鬣蜥的亞種 8 11 後來於2004年確認了牠們的獨特性而成為獨立的物種 8 特徵 编辑藍岩鬣蜥是大開曼上最大的陸生動物 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 12 13 牠們的體長51 76厘米 尾巴與體長相若 14 牠們的趾是互相緊扣 有利於挖穴及攀樹 15 雖然牠們並非棲於樹上的 但有時也會攀樹達5米或以上 14 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 14 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 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 14 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 有一些較深的斑紋 14 初出生幼蜥的背上 由頸部至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紋 16 這種斑紋隨幼蜥1歲大後逐漸消退 變成灰色及奶白色 最終退成藍色 16 成年藍岩鬣蜥一般呈深灰色 配合周邊喀斯特地形的岩石顏色 16 當牠們保護地盤發出警示時就會轉變為藍色 16 雄蜥的藍色較為明顯 16 牠們的腳呈黑色 與身體顏色形成對比 14 雄蜥大腿上有結節可以釋放費洛蒙 15 雌蜥沒有這些結節 背冠也沒有這麼明顯 故牠們是兩性異形的 12 15 眼睛及視覺 编辑 藍岩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紅色的鞏膜 14 牠們有極好的視覺 可以偵測遠程的形狀及運動 17 由於牠們只有少量的視桿細胞 在昏暗環境下的視覺很差 牠們有雙重的錐狀細胞 對顏色非常敏感 甚至可以看見紫外線 17 這種能力對於牠們晒太陽以吸收紫外線來生產維他命D非常重要 12 藍岩鬣蜥的頭頂上有一個光敏的器官 稱為顱頂眼 17 這隻眼只有基本的視網膜及晶體 故不能生成影像 17 它只會對光暗敏感 可以用來偵測運動 17 分佈及棲息地 编辑 nbsp 藍岩鬣蜥棲息在開曼群島的大開曼上 藍岩鬣蜥只分佈在大開曼 與其他同區的岩鬣蜥屬比較 藍岩鬣蜥應該也曾有群落棲息在海岸 但被人類殖民及建築道路所軀逐而消失 1 牠們現只分佈在叢林 森林 農地等 1 18 牠們可能是因食物及土壤而被吸引到農地附近 但卻因而與人類及野生寵物有所接觸 1 雌蜥一般會走到海岸邊生蛋 19 雌性藍岩鬣蜥的地盤約有2400平方米大 雄蜥的地盤平均大5700平方米 20 雄蜥與雌蜥的地盤可以重疊 所以每一公頃約有4 5隻鬣蜥 20 藍岩鬣蜥棲息在岩洞及樹穴 成年主要是地盤性的 13 幼蜥傾向棲於樹上 13 雛蜥會獵食當地的古巴游蛇 18 成年沒有天敵 但卻受野狗的威脅 1 18 3 4歲大就已經達至性成熟 14 食性及壽命 编辑藍岩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 吃多達45種植物的葉子 花朵及果實 1 18 牠們有時也會吃昆蟲幼蟲 蟹 蛞蝓 死鳥及真菌 14 18 牠們在渗透調節上有一種問題 因為所吃的植物有較高含量的鉀 但平均養份卻較少 牠們要吃很大的份量才能達到代謝的需要 21 由於牠們不能製造濃度高於體液的尿素 故會在鹽腺排出氮化的尿酸 21 所以牠們兩側的鼻腺可以補助來排出體內多餘的鉀及氯化鈉 21 野外藍岩鬣蜥的壽命不詳 但估計也有幾十歲 於1950年在大開曼捕捉到的一隻標本 22 就被送到美國 最後於2004年才死亡 22 23 估計這隻標本於被捕捉時就已有15歲 23 故牠的壽命達69歲 是世界最長壽的蜥蜴 23 飼養下的開曼鬣蜥就有33歲的壽命 24 繁殖 编辑藍岩鬣蜥於5月至6月間繁殖 1 14 雄蜥首先將不斷顫動頭部 接著會圍在雌蜥背後 再攬著雌蜥的頸部交配 14 雄蜥會壓制著雌蜥 限制其尾巴的動作 方便交配 14 交配一般需時30 90秒 一天很少會交配多於1 2次 14 雌蜥會於6月或7月在有陽光的地上生蛋 每次生1 21隻蛋 1 18 25 雌蜥會先選擇幾個地點才會生蛋 14 生蛋的巢穴約長0 41 1 5米長 末端較大可讓雌蜥轉彎 14 巢內的溫度保持在35 孵化期為65 90天 14 藍岩鬣蜥的蛋是所有蜥蜴中最大的 14 藍岩鬣蜥約於3個月大就會保護自己的地盤 18 不論任何年齡的雌蜥都會棲息在重疊及約大2400平方米的地盤 雄蜥的地盤會較大 隨著年歲增長 重疊度亦會增加 1 保育狀況 编辑瀕危狀況 编辑 nbsp 在大開曼的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從1996至2004年間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表示其距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 1 群落只限制在大開曼的東部 於1998年就衰落至極為危險的情況 只餘下3隻 1 4 牠們的分佈地於過往25年就縮減得很厲害 很多位點都已經沒有牠們的蹤跡 4 於2003年就發現牠們的數量只有5 15隻 18 2005年前就認為牠們的野生群落已經滅絕 26 27 曾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7 28 於2008年 有6隻藍岩鬣蜥被殺 令牠們的情況更為衰落 29 30 藍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幫助在大開曼內傳播種子 1 18 31 研究發現經過藍岩鬣蜥消化道的種子發芽較快 31 32 牠們亦可以將種子帶到新的地區 可以幫助平衡惡劣環境的氣候及植物生長 31 令藍岩鬣蜥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野外群落的復原 而是持續的野放活動 自2005年從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 Queen Elizabeth II Botanic Park 及薩利納保護區 Salina Reserve 釋放藍岩鬣蜥到野外後 藍岩鬣蜥便發展出一個約有125隻的群落 28 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經開始培育 而薩利納保護區的則是自2006年從3隻蛋孵化後開始培育 6 33 2007年亦有一次大規模的放生行動 令野外的藍岩鬣蜥數目增加至299隻 26 在2012年尾 由復育計劃統計得的藍岩鬣蜥野外群落數目約為750頭 令牠們首次離開死門關一小步 而IUCN亦將牠們的保育現狀由極危降至瀕危級別 34 衰落原因 编辑 棲息地的破壞是藍岩鬣蜥面臨滅絕的主因 牠們的棲息地被清除作為農地 公路及地產項目發展 26 另外 傳統的農地變更成畜牧的草場也影響藍岩鬣蜥的次級棲息地 1 大家鼠 野貓及流浪犬會掠食及傷害藍岩鬣蜥 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壓力 1 6 路殺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 雖然當地有法律保護 但仍舊會有獵殺藍岩鬣蜥的情況 1 2 27 美洲鬣蜥成功由洪都拉斯引入到大開曼 成為了入侵物種 數量遠遠超過藍岩鬣蜥 35 36 雖然這並沒有對藍岩鬣蜥帶來直接的影響 但美洲鬣蜥的出現卻減低了公眾對藍岩鬣蜥的關注 1 37 公眾會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誤導 以為藍岩鬣蜥並非如報告般瀕危 9 37 藍岩鬣蜥經常會被售賣給旅客作為寵物 38 1999年 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指英國政府超過20年忽視海外領地的自然保育 很多物種因而滅絕 英屬加勒比群島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非常豐富 有很多特有的瀕危物種 但當地卻沒有實施及執行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38 保育計劃 编辑 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 American 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 自1990年起就已經將藍岩鬣蜥列為最高級的保育對象 39 他們首個計劃就是希望培育藍岩鬣蜥 39 計劃初期就已經要面對捕獲回來的藍岩鬣蜥並非純種的問題 14 39 經過5年的研究 終於成功發展了兩個培育的群落 讓群落互相繁殖來改善遺傳多樣性 39 另外 在美國本土的25個動物園也有培育藍岩鬣蜥的計劃 18 39 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動物園 Indianapolis Zoo 自2000年起就兩次成功培育藍岩鬣蜥 40 2006年首次有幼蜥被放生到野外 28 每一隻放生的藍岩鬣蜥頸上都帶有識別帶 並植入了晶片 其獨有的頭部鱗片亦有紀錄 15 私人的培育亦有進行 12 由於只有非常少量的純種 私人培育的多為與開曼鬣蜥及古巴鬣蜥的混種 這可以減低寵物市場對藍岩鬣蜥的需求 12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编辑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The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me 是源自開曼群島1990年的計劃 保護計劃連合了開曼群島的環境部門 國民信託 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 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 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 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及歐盟委員會 26 這個計劃得到豁免於現行開曼群島禁止捕獵或飼養藍岩鬣蜥的法律 18 37 其保育政策包括培養幼蜥至2歲大 在保護區建立亞群落 2 18 41 工作包括研究 保護巢區及監察放生的動物 31 42 43 在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及薩利納保護區已成功復生了兩個亞群落 13 保護藍岩鬣蜥的棲息地仍然很重要 13 18 26 而薩利納保護區就只有36萬平方米的叢林 並不足以供1000隻藍岩鬣蜥居住 15 18 在其他地區也會引入新的亞群落 18 長遠來說整體的飼養群落仍未能造到遺傳多樣性 18 個別的藍岩鬣蜥會被帶到不同的群落 以確保整體群落的基因流 18 39 當野生亞群落到達飽和狀態 計劃就會停止放生 讓牠們自行繁殖 18 透過研究 監察及控制掠食來保護幼蜥的生存率及亞群落的發展 18 39 藍岩鬣蜥的保育需要積極管理 18 為確保保育的運作 需要基金的資助 另外教育及宣傳亦需要提高公眾對保育的意識及支持 18 26 37 參考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Burton F J Cyclura lewis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9 May 2006 2 0 2 1 2 2 2 3 Kenyon Georgina SOS call for ancient blue iguana BBC News 2005 05 23 2008 03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0 Sanchez Alejandro Family Iguanidae Iguanas and Their Kin Father Sanchez s Web Site of West Indian Natural History Diapsids I Introduction Lizards Kingsnake com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21 4 0 4 1 4 2 4 3 4 4 4 5 Blue Iguanas get helping hand to recovery Cayman Net News 2005 04 26 2008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5 5 0 5 1 Kenyon Georgina Pulling the blue iguana from the brink New Scientist Simone Coless 2005 09 17 2517 42 3 2009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6 6 0 6 1 6 2 Hudson Rick Big Lizards Big Problems Reptiles Magazine 2007 04 01 15 4 54 61 7 0 7 1 Malone Catherine Davis Scott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Caribbean Iguana Conservation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4 7 ISBN 978 0 520 23854 1 8 0 8 1 8 2 8 3 Burton Frederick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PDF 8 1 Caribbean Journal of Science 198 203 2004 2007 09 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7 10 25 9 0 9 1 Green and Blue a world of difference to Iguanas Cayman Net News 2006 02 14 2008 0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5 Grant Chapman The Herpetology of the Cayman Islands 2 Bulletin Institute of Jamaican Science 1 55 1940 11 0 11 1 Hollingsworth Bradford D The Evolution of Iguanas an Overview and a Checklist of Specie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5 9 ISBN 978 0 520 23854 1 12 0 12 1 12 2 12 3 12 4 De Vosjoli Phillipe David Blair The Green Iguana Manual Escondido California Advanced Vivarium Systems 1992 ISBN 74886904040 13 0 13 1 13 2 13 3 13 4 Dorge Ray A Tour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Captive Breeding Facility Reptiles Guide to Keeping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1996 4 9 32 42 14 00 14 01 14 02 14 03 14 04 14 05 14 06 14 07 14 08 14 09 14 10 14 11 14 12 14 13 14 14 14 15 14 16 14 17 Blair David West Indian Iguanas of the Genus Cyclura Their Current Status in the Wil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nd Efforts to Breed Them in Captivity PDF SE 6 Northern California Herpetological Society 55 6 1991 2008 03 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4 11 15 0 15 1 15 2 15 3 15 4 Winker Carol Iguanas get royal attention Caymanian Compass 2007 02 08 2008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1 06 16 0 16 1 16 2 16 3 16 4 Burton Fred Color and Pattern in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s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 11 3 148 51 17 0 17 1 17 2 17 3 17 4 Brames Henry Aspects of Light and Reptile Immunity Iguana Conservation Natural History and Husbandry of Reptiles International Reptil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007 14 1 19 23 18 00 18 01 18 02 18 03 18 04 18 05 18 06 18 07 18 08 18 09 18 10 18 11 18 12 18 13 18 14 18 15 18 16 18 17 18 18 18 19 18 20 Alberts Allison Species Recovery Plan 2001 2006 for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Cyclura nubila lewisi PDF The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Species Recovery Plan 2001 2006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9 2001 2009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03 Burton Frederic Salina Blues Update PDF Blue Iguana Tales Quarterly Update o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ject 2005 3 4 5 2008 03 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 04 11 20 0 20 1 Burton Fred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6 13 2 117 21 0 21 1 21 2 Hazard Lisa C Sodium and Potassium Secretion by Iguana Salt Gland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4 5 ISBN 978 0 520 23854 1 22 0 22 1 Adams Colette Requiem for Godzilla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 09 01 11 3 168 72 23 0 23 1 23 2 Adams Colette Obituary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2004 05 26 7 1 2 2008 03 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8 12 Iverson John Smith Geoffrey Pieper Lynne Factors Affecting Long Term Growth of the Allen Cays Rock Iguana in the Baham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84 ISBN 978 0 520 23854 1 Blair David Dragons of the Cayman Rock Iguanas Cling to their Islands Oceans Magazine 1983 16 1 31 3 26 0 26 1 26 2 26 3 26 4 26 5 Burton Frederic How to Save a Species Grand Cayman Blues Reptiles Magazine 2007 04 01 15 4 60 27 0 27 1 Wissman Margaret In Search of the Grand Cayman Blue Rock Iguana Reptiles 1995 3 2 56 7 28 0 28 1 28 2 Hatchlings revive rarest lizard on earth London Independent 2006 10 06 2008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3 23 Rare Blue Iguanas Found Butchered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 05 06 2008 05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0 Kenyon Georgina Probe into giant iguana slaughter BBC 2008 05 07 2008 05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24 31 0 31 1 31 2 31 3 Alberts Allison Lemm Jeffrey Grant Tandora Jackintell Lori Testing the Utility of Headstarting as a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10 ISBN 978 0 520 23854 1 Derr Mark In Caribbean Endangered Iguanas Get Their Day New York Times Science Section 2000 10 10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Breeding Success for Rare Lizards BBC News Science Nature 2006 10 27 2008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takes step back from extinc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UCN 2012 10 20 Retrieved on 2012 12 19 Mani Bina Wild Blue Iguanas plummeting towards extinctio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002 07 17 2007 07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5 02 Seidel M Franz R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exclusive of marine turtles of the Cayman Islands The Cayman Islands natural history and biogeography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434 ISBN 978 0 7923 2462 1 37 0 37 1 37 2 37 3 Campaign on to Save Blue Iguanas Cayman Net News 2007 08 10 2008 03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14 38 0 38 1 Tickell Oliver UK allowing illicit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The London Independent 1999 10 14 39 0 39 1 39 2 39 3 39 4 39 5 39 6 Hudson Richard D Alberts Allison C The Role of Zoo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74 89 ISBN 978 0 520 23854 1 Iguanas Hatch in Indianapolis PDF Significant Efforts in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39 2002 2007 10 04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10 25 Knapp Charles R Hudson Richard Translocation Strategies as a Conservation Tool for West Indian Iguanas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99 209 ISBN 978 0 520 23854 1 Hudson Rick Anegada Iguanas Released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International Iguana Foundation 2005 8 1 2 4 2007 09 0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7 08 12 Nelson Robert A Safe Haven for Wildlife Naval Base Guantanamo Bay Provides Sanctuary for Iguana PDF Currents Navy Environmental News Fall 2001 2008 03 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 04 11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藍岩鬣蜥 英文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的訪問 英文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英文 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藍岩鬣蜥 amp oldid 8130599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