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登伯效应

登伯效应(英语:Dember effect)[1]指用光照射电路阴极,由光电效应在电路产生光电电流I1;如用电子轰击阴极,电子的动能除激发电流外,还能使电极周围气体游离也能产生电流,称为电子轰击电流I2。同时用光照射和电子轰击阴极,电路产生的电流I3。而I3>I1+I2的现象称为登伯效应。登伯效应是美国科学家亨利·登伯(英語:Harry Dember,1882-1943)于1925年发现。他当时只用金属作阴极研究,自发现此效应后,用作研究的阴极材料已扩展到半导体和金属化合物等。

參見

参考文献

  1. ^ Dember effect in silver Chloride Phys.Rev. vol.120,1142-1148. 1960.  使用|coauthors=需要含有|author= (帮助)

登伯效应,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1月16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4年1月16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1月16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1月16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4年1月16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1月16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登伯效应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 语气 格式 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2年5月31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 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 討論 登伯效应 英语 Dember effect 1 指用光照射电路阴极 由光电效应在电路产生光电电流I1 如用电子轰击阴极 电子的动能除激发电流外 还能使电极周围气体游离也能产生电流 称为电子轰击电流I2 同时用光照射和电子轰击阴极 电路产生的电流I3 而I3 I1 I2的现象称为登伯效应 登伯效应是美国科学家亨利 登伯 英語 Harry Dember 1882 1943 于1925年发现 他当时只用金属作阴极研究 自发现此效应后 用作研究的阴极材料已扩展到半导体和金属化合物等 參見 编辑光登伯效應 反常光生伏特效應参考文献 编辑 Dember effect in silver Chloride Phys Rev vol 120 1142 1148 196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使用 coauthors 需要含有 author 帮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登伯效应 amp oldid 7513634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