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海道针经

海道针经明代航海导航手册,包括每一条航线的罗盘导航、天文导航和地文、水文记录。

24方位指南针导航

用于导航的罗盘是二十四方位水罗盘。其羅盤將圓周二十四等分,並以十二地支、十天干除戊、己(屬土,位於中央)外餘下八個、及八卦的四個斜向方位逐一命名,為二十四針,使方向能夠準確地指示。

 
明代航海罗盘24方位图

下表将明代航海罗盘用度数表示。

二十四針 八方位 角度
正北 0 度
15 度
30 度
东北 45 度
60 度
75 度
正东 90 度
105 度
120 度
东南 135 度
150 度
165 度
正南 180 度
195 度
210 度
西南 225 度
240 度
255 度
正西 270 度
285 度
300 度
西北 315 度
330 度
345 度

单针罗经

单针罗经只用一个方位,并冠以“单”字,例如:单辰针(120 度),单酉针(正西 270 度)。有的航海图用“丹”字代替“单”字,丹酉针同单酉针。例如《郑和航海图》中“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就是说“太仓港口开船用指南针105度方向航行。”

双针罗经

关于双针罗经用于航海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元代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1]。”

明代海道针经种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双针罗经表示航行方位。当罗针摆动在两个方位之间,用相邻二方位表示其平均值,例如乙辰针為乙針(105度)和辰針(120度)的平均值,即112.5度)。明代掌管船上航行方向的火长藉此將24方位罗盘变成48方位罗盘,其方位度数差为7.5度。

雙針 角度
癸子 7.5 度
癸丑 22.5 度
艮丑 37.5 度
艮寅 52.5 度
甲寅 67.5 度
甲卯 82.5 度
乙卯 97.5 度
乙辰 112.5 度
巽辰 127.5 度
巽巳 142.5 度
丙巳 157.5 度
丙午 172.5 度
丁午 187.5 度
丁未 202.5 度
坤未 217.5 度
坤申 232.5 度
庚申 247.5 度
庚酉 262.5 度
辛酉 277.5 度
辛戌 292.5 度
乾戌 307.5 度
乾亥 322.5 度
壬亥 337.5 度
壬子 352.5 度

对坐

海道针经中另一种常见的术语是“对坐”,指地理标志甲和地理标志乙在罗盘上两个相对180度方位。

时间和航速

明代航海图中的时间间隔用“更”来表示。一個恆星日有十,一更為2.4 小时,用燃香测量时间间隔。

航速估计法:从船头扔下一木片到海中,人往船尾走,如果木片与人同时到达船尾,船速就是标准速度,然後再根据水流训逆修正。

郑和航海图》中“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平吴淞江,用乙卯针一更到南汇嘴。”就是说“太仓港口开船用105度方向,一更(2.4小时)时间到吴淞江,再往97.5 度方向航行,一更时间到南汇嘴。”

水文测量

海船航路上危险地带的水深、海船停泊处的深浅对舟师也十分重要。

宋代舟师已经作水文测量。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写道:“过七洲洋,舟中测水,约七十余丈”,测水深时附带检验海底的状况是沙底还是泥底:“凡测水之时,必须视其底,知道是何等沙泥[2]。”

明代海道针经中的测水法和宋代一脉相承,测水深使用长几十丈的绳索,吊一铅球从船边放下水中测量。长度单位用托;“长如两手分开为一托”[3],约合1.5 米。测量水深时必须从船左和船右取数。铅球底部涂蜡,可供水底泥沙的取样。

福州五老虎门 打水六七托,过浅取官塘行船[4]。”

淡马锡门 打水三十托[5]。” “镇海卫生太武山,打水二十托[6]。”

天文导航

明代航海家海在使用指南针导航的同时还用过洋牵星术导航。

海道针经文献

明代《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东西洋考》等文献都有大量针路记录。

  • 广东磨六甲:南亭门放洋,用坤未针 (217.5°)五更船取乌头山。用单坤针(西南 225°)十三更取七洲洋。坤未 (217.5°)针 七更船平独猪山。……乾亥 (322.5°)针五更船平昆宋屿,单亥针(330°)五更船取前屿,乾(315°)针五更取五屿;沿山使取磨六甲。[7]
  • 台湾日本大港出。东南风可用丁未 (202.5°)及单未 (210°)过茄老湾线。南到青水乌水乾,可牵舵及用壬(345°)及壬子(352.5°),转变取澎湖东过。[8]
  • 七洲洋用坤未针,三更取铜鼓山。[9]

另外《鍼位》,全书已失,仅黄省曾撰《西洋朝贡典录》中有若干条摘录。《渡海方程》明嘉靖十六年吴朴著,已失;明刊本《盐邑志林》中有书评。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元]周达观著《真腊风土记·总叙》
  2. ^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3. ^ 张燮《东西洋考》卷九
  4. ^ 顺风相送
  5. ^ 《顺风相送》
  6. ^ >《东西洋考
  7. ^ 向达校注 《顺风相送》 55页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25-9
  8. ^ 向达校注 《指南正法》 133页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25-9
  9. ^ 张燮东西洋考》卷九 173页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29-1

来源


海道针经, 是明代航海导航手册, 包括每一条航线的罗盘导航, 天文导航和地文, 水文记录, 目录, 24方位指南针导航, 单针罗经, 双针罗经, 对坐, 时间和航速, 水文测量, 天文导航, 文献,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24方位指南针导航, 编辑元, 清用于导航的罗盘是二十四方位水罗盘, 其羅盤將圓周二十四等分, 並以十二地支, 十天干除戊, 屬土, 位於中央, 外餘下八個, 及八卦的四個斜向方位逐一命名, 為二十四針, 使方向能夠準確地指示, 明代航海罗盘24方位图, 下表将明代航海罗盘用度数表示, 二十四針. 海道针经是明代航海导航手册 包括每一条航线的罗盘导航 天文导航和地文 水文记录 目录 1 24方位指南针导航 1 1 单针罗经 1 2 双针罗经 1 3 对坐 1 4 时间和航速 2 水文测量 3 天文导航 4 海道针经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引用 5 2 来源24方位指南针导航 编辑元 明 清用于导航的罗盘是二十四方位水罗盘 其羅盤將圓周二十四等分 並以十二地支 十天干除戊 己 屬土 位於中央 外餘下八個 及八卦的四個斜向方位逐一命名 為二十四針 使方向能夠準確地指示 明代航海罗盘24方位图 下表将明代航海罗盘用度数表示 二十四針 八方位 角度子 正北 0 度癸 15 度丑 30 度艮 东北 45 度寅 60 度甲 75 度卯 正东 90 度乙 105 度辰 120 度巽 东南 135 度巳 150 度丙 165 度午 正南 180 度丁 195 度未 210 度坤 西南 225 度申 240 度庚 255 度酉 正西 270 度辛 285 度戌 300 度乾 西北 315 度亥 330 度壬 345 度单针罗经 编辑 单针罗经只用一个方位 并冠以 单 字 例如 单辰针 120 度 单酉针 正西 270 度 有的航海图用 丹 字代替 单 字 丹酉针同单酉针 例如 郑和航海图 中 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 就是说 太仓港口开船用指南针105度方向航行 双针罗经 编辑 关于双针罗经用于航海的记录 最早出现在元代周达观所著的 真腊风土记 自温州开洋 行丁未针 历闽 广海外诸州港口 过七洲洋 经交趾洋 到占城 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 1 明代海道针经种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双针罗经表示航行方位 当罗针摆动在两个方位之间 用相邻二方位表示其平均值 例如乙辰针為乙針 105度 和辰針 120度 的平均值 即112 5度 明代掌管船上航行方向的火长藉此將24方位罗盘变成48方位罗盘 其方位度数差为7 5度 雙針 角度癸子 7 5 度癸丑 22 5 度艮丑 37 5 度艮寅 52 5 度甲寅 67 5 度甲卯 82 5 度乙卯 97 5 度乙辰 112 5 度巽辰 127 5 度巽巳 142 5 度丙巳 157 5 度丙午 172 5 度丁午 187 5 度丁未 202 5 度坤未 217 5 度坤申 232 5 度庚申 247 5 度庚酉 262 5 度辛酉 277 5 度辛戌 292 5 度乾戌 307 5 度乾亥 322 5 度壬亥 337 5 度壬子 352 5 度对坐 编辑 海道针经中另一种常见的术语是 对坐 指地理标志甲和地理标志乙在罗盘上两个相对180度方位 时间和航速 编辑 明代航海图中的时间间隔用 更 来表示 一個恆星日有十更 一更為2 4 小时 用燃香测量时间间隔 航速估计法 从船头扔下一木片到海中 人往船尾走 如果木片与人同时到达船尾 船速就是标准速度 然後再根据水流训逆修正 郑和航海图 中 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平吴淞江 用乙卯针一更到南汇嘴 就是说 太仓港口开船用105度方向 一更 2 4小时 时间到吴淞江 再往97 5 度方向航行 一更时间到南汇嘴 水文测量 编辑海船航路上危险地带的水深 海船停泊处的深浅对舟师也十分重要 宋代舟师已经作水文测量 南宋吴自牧的 梦梁录 中写道 过七洲洋 舟中测水 约七十余丈 测水深时附带检验海底的状况是沙底还是泥底 凡测水之时 必须视其底 知道是何等沙泥 2 明代海道针经中的测水法和宋代一脉相承 测水深使用长几十丈的绳索 吊一铅球从船边放下水中测量 长度单位用托 长如两手分开为一托 3 约合1 5 米 测量水深时必须从船左和船右取数 铅球底部涂蜡 可供水底泥沙的取样 福州五老虎门 打水六七托 过浅取官塘行船 4 淡马锡门 打水三十托 5 镇海卫生太武山 打水二十托 6 天文导航 编辑参见 过洋牵星术 明代航海家海在使用指南针导航的同时还用过洋牵星术导航 海道针经文献 编辑明代 顺风相送 指南正法 东西洋考 等文献都有大量针路记录 广东往磨六甲 南亭门放洋 用坤未针 217 5 五更船取乌头山 用单坤针 西南 225 十三更取七洲洋 坤未 217 5 针 七更船平独猪山 乾亥 322 5 针五更船平昆宋屿 单亥针 330 五更船取前屿 乾 315 针五更取五屿 沿山使取磨六甲 7 台湾往日本从大港出 东南风可用丁未 202 5 及单未 210 过茄老湾线 南到青水乌水乾 可牵舵及用壬 345 及壬子 352 5 转变取澎湖东过 8 七洲洋用坤未针 三更取铜鼓山 9 另外 鍼位 全书已失 仅明黄省曾撰 西洋朝贡典录 中有若干条摘录 渡海方程 明嘉靖十六年吴朴著 已失 明刊本 盐邑志林 中有书评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元 周达观著 真腊风土记 总叙 南宋吴自牧 梦梁录 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九 顺风相送 顺风相送 gt 东西洋考 向达校注 顺风相送 55页 中华书局 ISBN 7 101 02025 9 向达校注 指南正法 133页 中华书局 ISBN 7 101 02025 9 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九 173页 中华书局 ISBN 7 101 02029 1 来源 编辑 明 郑和航海图 向达整理 中华书局 明 两种海道针经 向达整理 中华书局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海道针经 amp oldid 6840510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