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毛伯溫

毛伯温(1482年—1545年),汝厲東塘江西吉水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正德戊辰進士,嘉靖朝官至兵部尚書。

毛伯温

《安南來威圖册》之毛伯溫像


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籍貫 江西吉水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汝厲,號東塘
諡號 襄懋(天啟初追諡)
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七月初六日
江西吉水縣
逝世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初一日
江西吉水縣
配偶 谢氏
親屬 曾祖父毛敘倫、祖父毛超、父毛榮。母楊氏
出身
  • 正德二年丁卯科舉人
  • 正德三年戊辰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 《毛襄懋集》十八卷
  • 《東塘詩集》十卷
  • 《毛襄懋奏議》二十卷

生平 编辑

仕途多舛 编辑

毛伯温祖籍江南東道三衢(今浙江),初,其先在吉州为官,定居于吉水县。正德二年(1507年),毛伯温中江西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次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九名,三甲三十四名进士,初任浙江绍兴府推官。正德六年(1511年),擢河南道监察御史,先后巡按福建河南

世宗登极,清理正德弊政,伯温上疏请斩宦官同党萧敬,中官屏气。嘉靖元年(1522年),任大理寺丞,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因“李福达案”牵连,被削职归里。嘉靖十一年(1532年)九月,官复原职,理都察院事。次年,进左副都御史。不久又因赵府宗人祜椋讦攻而解官。[1]

征討安南 编辑

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礼部尚书夏言疏言安南多年不贡,请求出兵讨伐。于是推毛伯温为右都御史,与咸宁侯仇鸾协同治兵待命。毛伯温以父丧推辞,朝廷不许。次年五月到达京师,上呈方略六事。此事,安南世孙黎宁派遣陪臣郑惟僚等控诉莫登庸弑逆,请明廷兴师复仇。世宗疑其不实,下令暂缓出师,并敕两广、云南守臣核实后上报,而命伯温协理都察院事。御史何维柏疏请放伯温终制,世宗不许。伯温则引疾不出,直到守丧期满方才视事。[2]

嘉靖十六年(1538年)冬,迁工部尚书。嘉靖十七年(1539年)春,黔国公沐朝辅等以莫登庸已上降表为由,请求宽免其罪,并批准入贡,廷议不可。于是改毛伯温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准备领兵南下。然而世宗以用兵事重,征讨之意并不坚决,特欲以威服之。朝论也多主不应兴师。朝制下发数月,两广总督侍郎张经称,须兵三十万,饷百六十万石。钦州知州林希元则极言登庸易取,请求即日出师。兵部尚书张瓒本即无所策划,于是又请廷议。世宗不悦,出师之事复止。命毛伯温仍协理都察院事。[3]

此時,莫登庸害怕明廷征讨,数次上表请降。世宗本欲借此招抚,于是派侍郎黄绾招谕。黄绾多有要求,世宗怒,将其罢官,又下廷议,众臣皆言应该征讨。嘉靖十八年闰七月,世宗命毛伯温、仇鸾南征。毛伯温等到达广西,会同总督张经,总兵官安远侯柳珣,参政翁万达张岳等议,征集两广、福建、湖广官兵十二万五千余人,分三哨,自凭祥、龙峒、思陵州入安南,以奇兵两支为声援,又檄云南巡抚汪文盛帅兵驻莲花滩,也分兵三路进军。部署方定,仇鸾因罪召还,以柳珣代替。嘉靖十九年秋,毛伯温等进驻南宁,将檄文发往安南。莫登庸大惧,请降。毛伯温承制受降,宣天子恩威,纳其图籍。回报京师,世宗非常满意,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莫登庸为都统使,世袭。毛伯温受命一年有余,不发一箭即平定安南,论功加太子太保[4]

整飭邊防 编辑

 
北京城池圖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正月,毛伯温还朝,仍理院事。边关数度有警,伯温请筑京师外城。十月,兵部尚书张瓒病卒,伯温代理其职。张瓒贪腐渎职,伯温上疏建言边防二十四事,整饬军纪,革除冗员。[5]

次年二月,世宗南巡承天府。诏毛伯温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不久,遴选宫僚,加兼太子宾客。大同管辖的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五堡,相距二百余里,距离蒙古营帐极近。此前,巡抚张文锦因筑堡招致兵乱,此后即无人再敢倡议重修。毛伯温道:“变所由生,以任用匪人,非建议谬也。”最终将五堡重新营建,募军三千防守。以此功,加太子少保[6]

削籍歸返 编辑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顺天巡抚朱方以秋防结束为由请求撤兵。不久,蒙古入侵,直逼近畿。世宗震怒,总督翟鹏遣戍,朱方杖死。御史舒汀揭发,朱方仅仅建议撤蓟兵,而撤宣、大,则是毛伯温与职方郎韩最之罪。世宗于是削伯温籍,杖韩最八十,遣戍极边。毛伯温归里,后背发而卒。穆宗即位,厚赐抚恤。天启初年,追谥襄懋[7]

家族 编辑

曾祖父毛敘倫,贈兵部员外郎。祖父毛超,官广西府知府。父毛榮,举人,官浙江布政司经历。母楊氏,封宜人[8]。弟伯洪、伯淳、伯滋、伯渊[9]

著作 编辑

毛伯溫工詩,有《毛襄懋集》18卷、《东塘诗集》10卷及《毛襄懋奏议》20卷。

评价 编辑

《明史》评价毛伯温“气宇沉毅,饮啖兼十人。临事决机,不动声色。”[10]

其他 编辑

毛伯溫出征安南前,世宗親做詩相贈[11]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雁翎刀。
風吹金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莫能逃。
太平頒詔回轅日,親與將軍脫戰袍。

注释 编辑

  1.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毛伯温,字汝厉,吉水人。祖超,广西知府。伯温登正德三年进士,授绍兴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中官张锐、张忠等论死,其党萧敬、韦霦阴缓之。伯温请并诛敬、霦,中官为屏气。嘉靖初,迁大理寺丞。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李福达狱起,坐为大理时失入,褫职归。用荐起故官,抚山西,移顺天,皆未赴。改理院事,进左副都御史。为赵府宗人祐椋所讦,解官候勘。已,复褫职。
  2.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十五年冬,皇嗣生,将颁诏外国。礼部尚书夏言以安南久失朝贡,不当遣使,请讨之。遂起伯温右都御史,与咸宁侯仇鸾治兵待命。以父丧辞,不许。明年五月至京,上方略六事。会安南世孙黎宁遣陪臣郑惟僚等诉莫登庸弑逆,请兴师复仇。帝疑其不实,命暂缓师,敕两广、云南守臣勘报,而命伯温协理院事。御史何维柏请听伯温终制,不许。伯温引疾不出,至禫除始起视事。
  3.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其冬迁工部尚书。十七年春,黔国公沐朝辅等以登庸降表至,请宥罪许贡。先是,云南巡抚汪文盛奏登庸闻发兵进讨,遣使潜觇。帝已敕遵前诏进兵,文盛又纳安南降人武文渊策,具言登庸可破状,复传檄安南令奉表献地。及是,下朝辅奏付廷议,佥言不可许。乃改伯温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克期启行。帝以用兵事重,无必讨意,特欲威服之。而兵部尚书张瓒无所画,视帝意为可否。朝论多主不当兴师,顾不敢显谏。制下数月,两广总督侍郎张经以用兵方略上,且言须兵三十万,饷百六十万石。钦州知州林希元则极言登庸易取,请即日出师。瓒不敢决,复请廷议。议上无成策,帝不怿,让瓒,师复止。命伯温仍协理院事。
  4.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是时登庸惧讨,数上表乞降。帝亦欲因抚之,遣侍郎黄绾招谕。绾多所要求,帝怒,罢绾。再下廷议,咸言当讨,帝从之。闰七月命伯温、鸾南征。文武三品以下不用命者,许军令从事。伯温等至广西,会总督张经,总兵官安远侯柳珣,参政翁万达、张岳等议,征两广、福建、湖广狼土官兵凡十二万五千余人,分三哨,自凭祥、龙峒、思陵州入,而以奇兵二为声援。檄云南巡抚汪文盛帅兵驻莲花滩,亦分三道进。部署已定,会鸾有罪召还,即以珣代。十九年秋,伯温等进驻南宁。檄安南臣民,谕以天朝兴灭继绝之义,罪止登庸父子,举郡县降者以其地授之。悬重购购登庸父子,而宣谕登庸籍土地、人民纳款,即如诏书宥罪。登庸大惧,遣使诣万达乞降,词甚哀。万达送之伯温所。伯温承制许之,宣天子恩威,纳其图籍,并所还钦州四峒地。权令还国听命。驰疏以闻,帝大悦。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登庸为都统使,世袭,置十三宣抚司,令自署置。伯温受命岁余,不发一矢,而安南定,由帝本不欲用兵故也。论功,加太子太保。
  5.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二十一年正月还朝,复理院事。边关数有警,伯温请筑京师外城。帝已报可,给事中刘养直言,庙工方兴,物力难继,乃命暂止。其年十月,张瓒卒,伯温代为兵部。瓒贪黩,在部八年,戎备尽堕。伯温会廷臣议上防边二十四事,军令一新。言官建议,请核实新军、京军及内府力士、匠役,以裕国储。伯温因上冗滥当革者二十余条,凡锦衣、腾骧诸卫,御马、内官、尚膳诸监,素为中贵盘踞者,尽在革中。帝称善,立命清汰。宿弊颇厘,而左右近习多不悦。
  6.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明年二月,帝幸承天。诏伯温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俄选宫僚,加兼太子宾客。大同所辖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五堡,相距二百余里,极边近贼帐。自巡抚张文锦以筑堡致乱,后无敢议修者。伯温曰:“变所由生,以任用匪人,非建议谬也。”卒营之。募军三千防守,给以闲田,永除其赋。边防赖焉。录功,加太子少保。
  7.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二十三年秋,顺天巡抚朱方以防秋毕请撤客兵。未几,寇大入,直逼畿辅。帝震怒,并械总督翟鹏遣戍,毙方杖下。御史舒汀言,方止议撤蓟兵,而并撤宣、大,则伯温与职方郎韩最也。帝遂削伯温籍,杖最八十,戍极边。伯温归,疽发背卒。穆宗立,复官,赐恤。天启初,追谥襄懋。
  8. ^ ·焦竑,《國朝獻徵錄》(卷39):公諱伯溫,字汝厲,姓毛氏。毛之先為浙三衢人,宋初曰休者來守吉州,因家龍城,其後遂為吉水人。十八世敘倫為公曾祖,以祖超貴贈奉直大夫兵部武選員外郎,曾祖妣張氏贈宜人。超仕至廣西府知府,祖妣劉氏贈宜人。父榮舉鄉試,為浙江布政司經歷,以公貴封大理寺寺丞,而妣楊氏封宜人。
  9.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登科録》 
  10. ^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伯温气宇沉毅,饮啖兼十人。临事决机,不动声色。安南之役,万达、岳策为多。伯温力荐于朝,二人遂得任用。
  11. ^ 《交事紀聞》:世宗御製〈送毛伯溫南征〉

延伸阅读 编辑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九》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出自《明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參考資料 编辑

官衔
前任:
張瓚
明朝兵部尚書
嘉靖十七年
(1538年)
繼任:
張瓚
前任:
劉天和
明朝兵部尚書
嘉靖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1542年-1544年)
繼任:
戴金

毛伯溫, 毛伯温, 1482年, 1545年, 字汝厲, 號東塘, 江西吉水人, 明朝政治人物, 同進士出身, 正德戊辰進士, 嘉靖朝官至兵部尚書, 毛伯温, 安南來威圖册, 之像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籍貫, 江西吉水縣族裔, 漢族字號, 字汝厲, 號東塘諡號, 襄懋, 天啟初追諡, 出生, 成化十八年, 1482年, 七月初六日江西吉水縣逝世, 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 六月初一日江西吉水縣配偶, 谢氏親屬, 曾祖父毛敘倫, 祖父毛超, 父毛榮, 母楊氏出身正德二年丁卯科舉人, 正德三年戊辰科同進士. 毛伯温 1482年 1545年 字汝厲 號東塘 江西吉水人 明朝政治人物 同進士出身 正德戊辰進士 嘉靖朝官至兵部尚書 毛伯温 安南來威圖册 之毛伯溫像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籍貫 江西吉水縣族裔 漢族字號 字汝厲 號東塘諡號 襄懋 天啟初追諡 出生 成化十八年 1482年 七月初六日江西吉水縣逝世 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 六月初一日江西吉水縣配偶 谢氏親屬 曾祖父毛敘倫 祖父毛超 父毛榮 母楊氏出身正德二年丁卯科舉人 正德三年戊辰科同進士出身著作 毛襄懋集 十八卷 東塘詩集 十卷 毛襄懋奏議 二十卷 目录 1 生平 1 1 仕途多舛 1 2 征討安南 1 3 整飭邊防 1 4 削籍歸返 2 家族 3 著作 4 评价 5 其他 6 注释 7 延伸阅读 8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仕途多舛 编辑 毛伯温祖籍江南東道三衢 今浙江 宋初 其先在吉州为官 定居于吉水县 正德二年 1507年 毛伯温中江西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 次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九名 三甲三十四名进士 初任浙江绍兴府推官 正德六年 1511年 擢河南道监察御史 先后巡按福建 河南 世宗登极 清理正德弊政 伯温上疏请斩宦官同党萧敬 中官屏气 嘉靖元年 1522年 任大理寺丞 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巡抚宁夏 因 李福达案 牵连 被削职归里 嘉靖十一年 1532年 九月 官复原职 理都察院事 次年 进左副都御史 不久又因赵府宗人祜椋讦攻而解官 1 征討安南 编辑 嘉靖十五年 1536年 冬 礼部尚书夏言疏言安南多年不贡 请求出兵讨伐 于是推毛伯温为右都御史 与咸宁侯仇鸾协同治兵待命 毛伯温以父丧推辞 朝廷不许 次年五月到达京师 上呈方略六事 此事 安南世孙黎宁派遣陪臣郑惟僚等控诉莫登庸弑逆 请明廷兴师复仇 世宗疑其不实 下令暂缓出师 并敕两广 云南守臣核实后上报 而命伯温协理都察院事 御史何维柏疏请放伯温终制 世宗不许 伯温则引疾不出 直到守丧期满方才视事 2 嘉靖十六年 1538年 冬 迁工部尚书 嘉靖十七年 1539年 春 黔国公沐朝辅等以莫登庸已上降表为由 请求宽免其罪 并批准入贡 廷议不可 于是改毛伯温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准备领兵南下 然而世宗以用兵事重 征讨之意并不坚决 特欲以威服之 朝论也多主不应兴师 朝制下发数月 两广总督侍郎张经称 须兵三十万 饷百六十万石 钦州知州林希元则极言登庸易取 请求即日出师 兵部尚书张瓒本即无所策划 于是又请廷议 世宗不悦 出师之事复止 命毛伯温仍协理都察院事 3 此時 莫登庸害怕明廷征讨 数次上表请降 世宗本欲借此招抚 于是派侍郎黄绾招谕 黄绾多有要求 世宗怒 将其罢官 又下廷议 众臣皆言应该征讨 嘉靖十八年闰七月 世宗命毛伯温 仇鸾南征 毛伯温等到达广西 会同总督张经 总兵官安远侯柳珣 参政翁万达 张岳等议 征集两广 福建 湖广官兵十二万五千余人 分三哨 自凭祥 龙峒 思陵州入安南 以奇兵两支为声援 又檄云南巡抚汪文盛帅兵驻莲花滩 也分兵三路进军 部署方定 仇鸾因罪召还 以柳珣代替 嘉靖十九年秋 毛伯温等进驻南宁 将檄文发往安南 莫登庸大惧 请降 毛伯温承制受降 宣天子恩威 纳其图籍 回报京师 世宗非常满意 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 以莫登庸为都统使 世袭 毛伯温受命一年有余 不发一箭即平定安南 论功加太子太保 4 整飭邊防 编辑 nbsp 北京城池圖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 正月 毛伯温还朝 仍理院事 边关数度有警 伯温请筑京师外城 十月 兵部尚书张瓒病卒 伯温代理其职 张瓒贪腐渎职 伯温上疏建言边防二十四事 整饬军纪 革除冗员 5 次年二月 世宗南巡承天府 诏毛伯温总督宣 大 山西军务 不久 遴选宫僚 加兼太子宾客 大同管辖的镇边 镇川 弘赐 镇河 镇虏五堡 相距二百余里 距离蒙古营帐极近 此前 巡抚张文锦因筑堡招致兵乱 此后即无人再敢倡议重修 毛伯温道 变所由生 以任用匪人 非建议谬也 最终将五堡重新营建 募军三千防守 以此功 加太子少保 6 削籍歸返 编辑 嘉靖二十三年 1544年 秋 顺天巡抚朱方以秋防结束为由请求撤兵 不久 蒙古入侵 直逼近畿 世宗震怒 总督翟鹏遣戍 朱方杖死 御史舒汀揭发 朱方仅仅建议撤蓟兵 而撤宣 大 则是毛伯温与职方郎韩最之罪 世宗于是削伯温籍 杖韩最八十 遣戍极边 毛伯温归里 后背发疽而卒 穆宗即位 厚赐抚恤 天启初年 追谥襄懋 7 家族 编辑曾祖父毛敘倫 贈兵部员外郎 祖父毛超 官广西府知府 父毛榮 举人 官浙江布政司经历 母楊氏 封宜人 8 弟伯洪 伯淳 伯滋 伯渊 9 著作 编辑毛伯溫工詩 有 毛襄懋集 18卷 东塘诗集 10卷及 毛襄懋奏议 20卷 评价 编辑 明史 评价毛伯温 气宇沉毅 饮啖兼十人 临事决机 不动声色 10 其他 编辑毛伯溫出征安南前 世宗親做詩相贈 11 大將南征膽氣豪 腰懸秋水雁翎刀 風吹金鼓山河動 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 穴中螻蟻莫能逃 太平頒詔回轅日 親與將軍脫戰袍 注释 编辑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毛伯温 字汝厉 吉水人 祖超 广西知府 伯温登正德三年进士 授绍兴府推官 擢御史 巡按福建 河南 世宗即位 中官张锐 张忠等论死 其党萧敬 韦霦阴缓之 伯温请并诛敬 霦 中官为屏气 嘉靖初 迁大理寺丞 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宁夏 李福达狱起 坐为大理时失入 褫职归 用荐起故官 抚山西 移顺天 皆未赴 改理院事 进左副都御史 为赵府宗人祐椋所讦 解官候勘 已 复褫职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十五年冬 皇嗣生 将颁诏外国 礼部尚书夏言以安南久失朝贡 不当遣使 请讨之 遂起伯温右都御史 与咸宁侯仇鸾治兵待命 以父丧辞 不许 明年五月至京 上方略六事 会安南世孙黎宁遣陪臣郑惟僚等诉莫登庸弑逆 请兴师复仇 帝疑其不实 命暂缓师 敕两广 云南守臣勘报 而命伯温协理院事 御史何维柏请听伯温终制 不许 伯温引疾不出 至禫除始起视事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其冬迁工部尚书 十七年春 黔国公沐朝辅等以登庸降表至 请宥罪许贡 先是 云南巡抚汪文盛奏登庸闻发兵进讨 遣使潜觇 帝已敕遵前诏进兵 文盛又纳安南降人武文渊策 具言登庸可破状 复传檄安南令奉表献地 及是 下朝辅奏付廷议 佥言不可许 乃改伯温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克期启行 帝以用兵事重 无必讨意 特欲威服之 而兵部尚书张瓒无所画 视帝意为可否 朝论多主不当兴师 顾不敢显谏 制下数月 两广总督侍郎张经以用兵方略上 且言须兵三十万 饷百六十万石 钦州知州林希元则极言登庸易取 请即日出师 瓒不敢决 复请廷议 议上无成策 帝不怿 让瓒 师复止 命伯温仍协理院事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是时登庸惧讨 数上表乞降 帝亦欲因抚之 遣侍郎黄绾招谕 绾多所要求 帝怒 罢绾 再下廷议 咸言当讨 帝从之 闰七月命伯温 鸾南征 文武三品以下不用命者 许军令从事 伯温等至广西 会总督张经 总兵官安远侯柳珣 参政翁万达 张岳等议 征两广 福建 湖广狼土官兵凡十二万五千余人 分三哨 自凭祥 龙峒 思陵州入 而以奇兵二为声援 檄云南巡抚汪文盛帅兵驻莲花滩 亦分三道进 部署已定 会鸾有罪召还 即以珣代 十九年秋 伯温等进驻南宁 檄安南臣民 谕以天朝兴灭继绝之义 罪止登庸父子 举郡县降者以其地授之 悬重购购登庸父子 而宣谕登庸籍土地 人民纳款 即如诏书宥罪 登庸大惧 遣使诣万达乞降 词甚哀 万达送之伯温所 伯温承制许之 宣天子恩威 纳其图籍 并所还钦州四峒地 权令还国听命 驰疏以闻 帝大悦 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 以登庸为都统使 世袭 置十三宣抚司 令自署置 伯温受命岁余 不发一矢 而安南定 由帝本不欲用兵故也 论功 加太子太保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二十一年正月还朝 复理院事 边关数有警 伯温请筑京师外城 帝已报可 给事中刘养直言 庙工方兴 物力难继 乃命暂止 其年十月 张瓒卒 伯温代为兵部 瓒贪黩 在部八年 戎备尽堕 伯温会廷臣议上防边二十四事 军令一新 言官建议 请核实新军 京军及内府力士 匠役 以裕国储 伯温因上冗滥当革者二十余条 凡锦衣 腾骧诸卫 御马 内官 尚膳诸监 素为中贵盘踞者 尽在革中 帝称善 立命清汰 宿弊颇厘 而左右近习多不悦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明年二月 帝幸承天 诏伯温总督宣 大 山西军务 俄选宫僚 加兼太子宾客 大同所辖镇边 镇川 弘赐 镇河 镇虏五堡 相距二百余里 极边近贼帐 自巡抚张文锦以筑堡致乱 后无敢议修者 伯温曰 变所由生 以任用匪人 非建议谬也 卒营之 募军三千防守 给以闲田 永除其赋 边防赖焉 录功 加太子少保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二十三年秋 顺天巡抚朱方以防秋毕请撤客兵 未几 寇大入 直逼畿辅 帝震怒 并械总督翟鹏遣戍 毙方杖下 御史舒汀言 方止议撤蓟兵 而并撤宣 大 则伯温与职方郎韩最也 帝遂削伯温籍 杖最八十 戍极边 伯温归 疽发背卒 穆宗立 复官 赐恤 天启初 追谥襄懋 明 焦竑 國朝獻徵錄 卷39 公諱伯溫 字汝厲 姓毛氏 毛之先為浙三衢人 宋初曰休者來守吉州 因家龍城 其後遂為吉水人 十八世敘倫為公曾祖 以祖超貴贈奉直大夫兵部武選員外郎 曾祖妣張氏贈宜人 超仕至廣西府知府 祖妣劉氏贈宜人 父榮舉鄉試 為浙江布政司經歷 以公貴封大理寺寺丞 而妣楊氏封宜人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 7 5526 2320 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 登科錄 之 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登科録 明史 卷一百九十八 伯温气宇沉毅 饮啖兼十人 临事决机 不动声色 安南之役 万达 岳策为多 伯温力荐于朝 二人遂得任用 交事紀聞 世宗御製 送毛伯溫南征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國朝獻徵錄 卷之三十九 nbsp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 出自 明史 nbsp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參考資料 编辑 清 張廷玉等 明史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官衔前任 張瓚 明朝兵部尚書嘉靖十七年 1538年 繼任 張瓚前任 劉天和 明朝兵部尚書嘉靖二十一年 二十三年 1542年 1544年 繼任 戴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毛伯溫 amp oldid 7798537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