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歐文·朗繆爾

歐文·朗繆爾(英語: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國化學家物理學家。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發表的文章"電子在原子與分子中的排列"("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 ),該文建構在吉爾伯特·路易斯立方原子模型英语Cubical atom華爾特·科塞爾英语Walther Kossel的化學鍵結理論之上,描繪他的"原子結構同心理論"(concentric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2]朗繆爾因這篇文章被捲入和路易斯對該理論的先後爭議,不過後世認為朗繆爾優秀的演說技巧是該理論能普及的原因,而理論的內容主要由路易斯所貢獻。[3]朗繆爾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電器工作,發明了氫氣焊接、在燈炮充入氣體的技術,因在表面化學的貢獻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為表彰朗繆爾的貢獻,位於索柯洛英语Socorro, New Mexico大氣實驗室美國化學學會表面科學期刊皆以其名命名。

歐文·朗繆爾
Irving Langmuir
出生(1881-01-31)1881年1月31日[1]
 美國紐約州布魯克林
逝世1957年8月16日(1957歲—08—16)(76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伍兹霍尔
国籍 美國
母校哥倫比亞大學
哥廷根大學
知名于高真空管
奖项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學物理學
博士導師弗雷德里希·多列札列克德语Friedrich Dolezalek (Chemiker)
其他指导者瓦爾特·能斯特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朗繆爾1881年出生於紐約,是家中四子中的第三子。他父母常常鼓勵他觀察大自然,並細心紀錄他的觀察。11歲時,發現視力不正常。[4]後來矯正過後,他又觀察到許多以往觀察不到的事。這令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又增加不少。[5]

他的哥哥亞瑟·朗繆爾(Arthur Langmuir)亦是化學家,對其科學興趣有不少影響。亞瑟幫助歐文在臥室的一角建造歐文的第一座實驗室,並回答歐文提出的許多問題。歐文·朗繆爾平時喜好登山運動滑雪、駕駛自有的飛機飛行以及古典音樂。他除了對原子能有專業方面的興趣外,還很關心荒野環境保護。

教育 编辑

朗繆爾在(1892-1895)年間於美國與巴黎等地的學校完成他早年的教育。1898年朗繆爾自栗樹山高中英语Chestnut Hill Academy畢業,該校位於費城栗樹山英语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地區,是一所菁英私立學校。1903年他從哥倫比亞礦冶大學(全美第一所礦冶學校,創立於1864年,今哥倫比亞大學傅氏基金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前身)取得冶金工程理學士學位。後赴哥廷根,在化學家弗雷德里希·多列札列克德语Friedrich Dolezalek (Chemiker)的指導下以能斯特發光體進行研究,並在1906年拿到博士學位。[6]他的博士論文標題是"解離氣體在冷卻過程中的部分復合"(On the Partial Recombin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During Cooling.)。取得博士學位後,朗繆爾進行了化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學成歸國後,朗繆爾在霍博肯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任教,1909年後在斯克內克塔迪通用電器的研究實驗室工作。

研究 编辑

 
1922年通用電器朗繆爾的實驗室,朗繆爾(圖中)正向無線電研究先驅古列爾莫·馬可尼(圖右)介紹一款新式的20 kW三極真空管
 
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威利斯·羅德尼·惠特尼英语Willis Rodney Whitney
 
通用電器出產的高真空管

朗繆爾初出茅廬後對學術的貢獻在於延續他的博士研究,也就是燈泡。朗繆爾取得的第一項主要進展是改良了擴散幫浦英语Diffusion pump,這項發展導致後來的高真空整流器與放大器真空管得以問世。一年後,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勒維·通克斯發現在燈泡中填充不活性氣體可以大幅提升燈絲的壽命,且關鍵在於燈泡製程中的各階段都必須保持極高的潔淨程度。朗繆爾還發現將燈絲彎繞成緊密的線圈可以增加其的效率。這些都是白熾燈燈泡發展史上的重要進展。朗繆爾從燈泡的事業中,衍生出對表面化學的研究,他發現將氫分子通入內置鎢絲燈絲的燈泡後,氫分子會被分解為氫原子,然後附著在燈泡內面,形成一層只有原子厚度的表面。[7]

朗繆爾在真空管研究方面的助理是電機工程師威廉·康明斯·懷特,懷特是朗繆爾的遠親。[8]

朗繆爾持續地進行燈絲在真空與不同氣體氛圍下的相關研究,開始注意到熱燈絲發出的帶電粒子,於是研究了熱離子發射。朗繆爾是早期研究電漿的先驅,"電漿"(plasma)一詞更是由他在1928年首先提出[9],因為這些離子化的氣體讓他想起血漿(blood plasma)。朗繆爾和同僚通克斯發現電漿中的電漿震盪現象,震盪中的電子密度波後來被稱為朗繆爾波

對於電漿科學,朗繆爾引入了電子溫度的概念,並於1924年發明了以靜電探桿量測溫度和密度的分析方法,今稱此法所用之器具為朗繆爾探針英语Langmuir probe,朗繆爾探針後來被廣泛地運用在電漿物理的研究中,尤其低溫電漿物理更是注重這項器具。朗繆爾探針量測電漿溫度和電漿密度的原理粗略為,將探針插入欲量測之電漿局部區域,並將探針通以正負高低不同之偏壓,量得不同偏壓下所對應之電流,再以繁複的公式將這些電流資料換算成電漿溫度與電漿密度,有時為簡化計算,慣插兩支朗繆爾探針來求取電漿溫度。朗繆爾透過他對電漿的了解,還順勢發明了氫氣焊接,氫氣焊接利用對鎢電極通電產生電弧,電弧穩定而有效地將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再利用氫原子復合成氫分子放出的熱量產生高達3400℃以上的高溫,這種高溫很適合用來處理多數的難熔金屬。這是最早的電漿焊接技術,比1957年羅伯特·蓋吉(Robert M. Gage)註冊專利的電漿弧焊技術英语Plasma arc welding還要早。電漿焊接技術經過無數歲月後,逐漸發展成後來的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

1917年朗繆爾發表了一篇油膜化學的論文[10],為後來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奠下了基礎。他的理論認為,油的結構有脂族鏈和末端的親水官能基(通常是羥基羧基),因此油會傾向在水面上形成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膜,油的親水基會朝下沒入水中,而疏水的脂族鏈則會糾纏在水面上。膜的厚度可以從油的體積及其展開面積算得,因此即便相關的光譜學技術尚未問世,也能窺探油類物質的分子組態。[11]

中晚年 编辑

一戰後,朗繆爾在原子論上工作,定義了當今的同位素化合價這些概念。

1923年朗繆爾任無線電工程師組織英语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前身)主席。[12]

物理學家約翰·泰勒(John B. Taylor)基於朗繆爾在通用電器期間的研究成果開發出一種能使鹼金屬粒子束產生游離的偵測器。[13]這種偵測器後來被稱為朗繆爾-泰勒偵測器英语Langmuir–Taylor detector

朗繆爾加入了凱瑟琳·布洛潔特英语Katharine Burr Blodgett的研究行列,兩人一起研究薄膜和表面吸附現象。他們引進了“單分子層英语monolayer”(monolayer,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材料層)的概念與二維物理理論來描述發生在固體與氣體交接表面上的各種現象。1932年朗繆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理由是"他在表面化學領域所做的探查與發現"(for his discoveries and investigations in surface chemistry.)。1938年,朗繆爾的科學興趣開始轉向大氣科學天氣學。他開始挑戰一些與他本業略為扯不上邊的領域,例如他反駁了昆蟲學家查爾斯·亨利·泰勒·湯森德英语Charles Henry Tyler Townsend宣稱鹿膚蠅英语Deer botfly時速超過800哩的說法。朗繆爾估計鹿膚蠅真正的飛行速率應該是在時速25哩左右。

在觀察了馬尾藻海漂浮海草形成的風積丘英语windrow後,朗繆爾發現了一種海洋的風驅表面循環,稱之為朗繆爾循環英语Langmuir circulation

二戰期間他研製軍事用具,先是接下了改良聲納的工作強化盟軍探測潛艇的能力,後來又開發了掩護用的煙幕以及將戰機翼上的冰溶掉的除冰方法。在研究除冰的過程中,他建構出人工降雨的理論,認為在潮濕且低溫的雲體中加入乾冰化合物可以提供凝結核而產生降雨。不過,雖然人工降雨技術已行之有年,尤其澳洲和中國等地更是經驗豐富,人工降雨技術的效果至今仍存有爭議。

1953年朗繆爾創造了"病科學英语pathological science"一詞,描述研究雖然遵照科學方法進行,但研究結果卻被無心偏差與主觀效應等因素所污染。病科學與偽科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偽科學根本就沒有按照科學方法進行。在朗繆爾的原始演講中,將超感官知覺飛行圓盤英语Flying saucer舉為病科學的例子。自此以後,大眾也逐漸習慣將聚合水冷核融合等項目貼上病科學的標籤。

1976年位於斯克內克塔迪的歐文·朗繆爾宅邸英语Irving Langmuir House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名勝

個人生活 编辑

朗繆爾與妻子瑪里昂·梅瑟侯(Marion Mersereau,1883-1971)於1912年結婚,並育有兩個領養而來的子女肯尼斯(Kenneth)與芭芭拉(Barbara)。在經歷一場短暫的疾病後,朗繆爾於1957年8月16日死於伍兹霍尔姪子的避暑別墅英语Summer house,死因為心臟病發作,訃聞登載於紐約時報首頁。[14]

朗繆爾信仰不可知論。[15]

小說 编辑

根據作家寇特·馮內果表示,朗繆爾是他的小說貓之搖籃英语Cat's Cradle中虛構角色宏尼克博士(Dr. Felix Hoenikker)的靈感原型。[16]該角色在故事中發明虛構材料九號冰英语Ice-nine最終摧毀了世界。朗繆爾曾和寇特·馮內果的哥哥柏納德·馮內果是一同工作的同事。[17]

榮譽與獎項 编辑

  •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1918)[18]
  • 珀金獎章 (1928)
  • 諾貝爾化學獎 (1932)
  • 富蘭克林獎牌英语Franklin Medal (1934,該獎於1998年後改制為班傑明·富蘭克林獎章
  • 法拉第獎章英语Faraday Medal (1944)
  • 美國國家科學院約翰·卡提先進科學獎英语John J. Carty Awar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50)[19]
  • 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山[1] (高度 8022 ft / 2445m ),此山位於阿拉斯加銅河流域英语Copper River (Alaska)楚加奇國家森林附近
  • 1970年後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學院,石溪大學的寄宿學院[2]
  • 朗繆爾之孫羅傑·桑莫海耶斯(Roger R Summerhayes)1999年自編自導自行發表並自行修訂了一齣長達57分鐘的紀錄片,稱之為"朗繆爾的世界"(Langmuir's World)[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專利 编辑

  • 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180,159号, "白熾電燈泡"(Incandescent Electric Lamp)
  • 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244,217号, "電子放電裝置與其之操作方式"(Electron-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251,388号, "控制X射線管之裝置與其操作方式"(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x-ray tubes)

参見 编辑

  • 18電子規則
  • 歐文·朗繆爾宅邸英语Irving Langmuir House
  • 朗繆爾吸附模型
  • 朗繆爾-布洛潔特槽英语Langmuir–Blodgett trough
  • 朗繆爾方程
  • 電漿震盪
  • 朗繆爾狀態英语Langmuir states
  • 朗繆爾-布洛潔特膜英语Langmuir–Blodgett film
  • 柴耳德-朗繆爾定律英语Space charge
  • 朗繆爾-泰勒偵測器英语Langmuir–Taylor detector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Taylor, H. Irving Langmuir 1881-1957. 皇家學會院士傳記回憶錄英语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58, 4: 167. doi:10.1098/rsbm.1958.0015. 
  2. ^ Langmuir, Irving.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une 1919, 41 (6): 868–934 [2017-09-06]. doi:10.1021/ja02227a002. (原始内容于2016-06-03). 
  3. ^ Coffey, Patrick. Cathedrals of Science: The Personalities and Rivalries That Made Modern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34–146. ISBN 978-0-19-532134-0. 
  4. ^ Suits, C. Guy. (编), Langmuir - The man and the scientist. Collected Works of Irving Langmuir 12, Pergamon Press, 1962, ASIN B0007EIFMO  ASIN states author is Albert Rosenfeld; does not name an editor or state a volume.
  5. ^ Anil K. Rajvanshi, Irving Langmuir - A Pioneering Industrial Physical Chemist (PDF), Resonance, July 2008, 13 (7): 619–626 [2017-09-13], doi:10.1007/s12045-008-0068-z,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5-04) 
  6. ^ Irving Langmui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hemistry Tree
  7. ^ Coffey 2008,第64–70頁
  8. ^ Anderson, J. M. Irving Langmuir and the origins of electronics. 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2002, 22 (3): 38. doi:10.1109/MPER.2002.989191. 
  9. ^ Langmuir, I., 1928,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4, 627. NASA ADS DOI:10.1073/pnas.14.8.627
  10. ^ Langmuir, Irving. The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olids and Liquids: II. Liqu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eptember 1917, 39 (9): 1848–1906. doi:10.1021/ja02254a006. 
  11. ^ Coffey 2008,第128–131頁
  12. ^ Irving Langmuir. IEEE Global History Network. IEEE. [9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于2014-04-10). 
  13. ^ Taylor, John. The Reflection of Beams of the Alkali Metals from Crystals. Physical Review. 1930, 35 (4): 375–380. Bibcode:1930PhRv...35..375T. doi:10.1103/PhysRev.35.375. 
  14. ^ Staff writers. Dr. Irving Langmuir Dies at 76; Winner of Nobel Chemistry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7 August 1957 [20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于2012-10-17). 
  15. ^ Albert Rosenfeld. The Quintessence of Irving Langmuir. Pergamon Press. 1961: 150. Though Marion herself was not an assiduous churchgoer and had no serious objection to Irving's agnostic views, her grandfather had been an Episcopalian clergyman. 
  16. ^ Musil, Robert K. There Must Be More to Love Than Death: A Conversation With Kurt Vonnegut. The Nation. 2 August 1980, 231 (4): 128–132. ISSN 0027-8378. 
  17. ^ Bernard Vonnegut, 82, Physicist Who Coaxed Rain From the Sk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Y Times, 27 April 1997.
  18.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L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4 April 2011]. (原始内容 (PDF)于2011-07-08). 
  19.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5 Febr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December 2010). 

歐文, 朗繆爾, 英語, irving, langmuir, 1881年1月31日, 1957年8月16日, 美國化學家, 物理學家, 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發表的文章, 電子在原子與分子中的排列, arrangement, electrons, atoms, molecules, 該文建構在吉爾伯特, 路易斯的立方原子模型, 英语, cubical, atom, 與華爾特, 科塞爾, 英语, walther, kossel, 的化學鍵結理論之上, 描繪他的, 原子結構同心理論, concentric, th. 歐文 朗繆爾 英語 Irving Langmuir 1881年1月31日 1957年8月16日 美國化學家 物理學家 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發表的文章 電子在原子與分子中的排列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 該文建構在吉爾伯特 路易斯的立方原子模型 英语 Cubical atom 與華爾特 科塞爾 英语 Walther Kossel 的化學鍵結理論之上 描繪他的 原子結構同心理論 concentric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 2 朗繆爾因這篇文章被捲入和路易斯對該理論的先後爭議 不過後世認為朗繆爾優秀的演說技巧是該理論能普及的原因 而理論的內容主要由路易斯所貢獻 3 朗繆爾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電器工作 發明了氫氣焊接 在燈炮充入氣體的技術 因在表面化學的貢獻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 為表彰朗繆爾的貢獻 位於索柯洛 英语 Socorro New Mexico 的大氣實驗室與美國化學學會的表面科學期刊皆以其名命名 歐文 朗繆爾 Irving Langmuir出生 1881 01 31 1881年1月31日 1 美國紐約州布魯克林逝世1957年8月16日 1957歲 08 16 76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伍兹霍尔国籍 美國母校哥倫比亞大學 哥廷根大學知名于高真空管奖项約翰 卡提先進科學獎 英语 John J Carty Awar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50 法拉第獎章 英语 Faraday Medal 1944 富兰克林奖章 1934年 诺贝尔化学奖 1932年 威拉德 吉布士獎章 英语 Willard Gibbs Award 1930年 珀金獎章 1928年 休斯奖章 1918年 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1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化學 物理學博士導師弗雷德里希 多列札列克 德语 Friedrich Dolezalek Chemiker 其他指导者瓦爾特 能斯特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 1 2 教育 1 3 研究 1 4 中晚年 1 5 個人生活 1 6 小說 2 榮譽與獎項 3 專利 4 参見 5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 朗繆爾1881年出生於紐約 是家中四子中的第三子 他父母常常鼓勵他觀察大自然 並細心紀錄他的觀察 11歲時 發現視力不正常 4 後來矯正過後 他又觀察到許多以往觀察不到的事 這令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又增加不少 5 他的哥哥亞瑟 朗繆爾 Arthur Langmuir 亦是化學家 對其科學興趣有不少影響 亞瑟幫助歐文在臥室的一角建造歐文的第一座實驗室 並回答歐文提出的許多問題 歐文 朗繆爾平時喜好登山運動 滑雪 駕駛自有的飛機飛行以及古典音樂 他除了對原子能有專業方面的興趣外 還很關心荒野環境保護 教育 编辑 朗繆爾在 1892 1895 年間於美國與巴黎等地的學校完成他早年的教育 1898年朗繆爾自栗樹山高中 英语 Chestnut Hill Academy 畢業 該校位於費城栗樹山 英语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地區 是一所菁英私立學校 1903年他從哥倫比亞礦冶大學 全美第一所礦冶學校 創立於1864年 今哥倫比亞大學傅氏基金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前身 取得冶金工程理學士學位 後赴哥廷根 在化學家弗雷德里希 多列札列克 德语 Friedrich Dolezalek Chemiker 的指導下以能斯特發光體進行研究 並在1906年拿到博士學位 6 他的博士論文標題是 解離氣體在冷卻過程中的部分復合 On the Partial Recombin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During Cooling 取得博士學位後 朗繆爾進行了化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 學成歸國後 朗繆爾在霍博肯的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任教 1909年後在斯克內克塔迪通用電器的研究實驗室工作 研究 编辑 nbsp 1922年通用電器朗繆爾的實驗室 朗繆爾 圖中 正向無線電研究先驅古列爾莫 馬可尼 圖右 介紹一款新式的20 kW三極真空管 nbsp 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威利斯 羅德尼 惠特尼 英语 Willis Rodney Whitney nbsp 通用電器出產的高真空管朗繆爾初出茅廬後對學術的貢獻在於延續他的博士研究 也就是燈泡 朗繆爾取得的第一項主要進展是改良了擴散幫浦 英语 Diffusion pump 這項發展導致後來的高真空整流器與放大器真空管得以問世 一年後 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勒維 通克斯發現在燈泡中填充氬等不活性氣體可以大幅提升鎢燈絲的壽命 且關鍵在於燈泡製程中的各階段都必須保持極高的潔淨程度 朗繆爾還發現將燈絲彎繞成緊密的線圈可以增加其的效率 這些都是白熾燈燈泡發展史上的重要進展 朗繆爾從燈泡的事業中 衍生出對表面化學的研究 他發現將氫分子通入內置鎢絲燈絲的燈泡後 氫分子會被分解為氫原子 然後附著在燈泡內面 形成一層只有原子厚度的表面 7 朗繆爾在真空管研究方面的助理是電機工程師威廉 康明斯 懷特 懷特是朗繆爾的遠親 8 朗繆爾持續地進行燈絲在真空與不同氣體氛圍下的相關研究 開始注意到熱燈絲發出的帶電粒子 於是研究了熱離子發射 朗繆爾是早期研究電漿的先驅 電漿 plasma 一詞更是由他在1928年首先提出 9 因為這些離子化的氣體讓他想起血漿 blood plasma 朗繆爾和同僚通克斯發現電漿中的電漿震盪現象 震盪中的電子密度波後來被稱為朗繆爾波 對於電漿科學 朗繆爾引入了電子溫度的概念 並於1924年發明了以靜電探桿量測溫度和密度的分析方法 今稱此法所用之器具為朗繆爾探針 英语 Langmuir probe 朗繆爾探針後來被廣泛地運用在電漿物理的研究中 尤其低溫電漿物理更是注重這項器具 朗繆爾探針量測電漿溫度和電漿密度的原理粗略為 將探針插入欲量測之電漿局部區域 並將探針通以正負高低不同之偏壓 量得不同偏壓下所對應之電流 再以繁複的公式將這些電流資料換算成電漿溫度與電漿密度 有時為簡化計算 慣插兩支朗繆爾探針來求取電漿溫度 朗繆爾透過他對電漿的了解 還順勢發明了氫氣焊接 氫氣焊接利用對鎢電極通電產生電弧 電弧穩定而有效地將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 再利用氫原子復合成氫分子放出的熱量產生高達3400 以上的高溫 這種高溫很適合用來處理多數的難熔金屬 這是最早的電漿焊接技術 比1957年羅伯特 蓋吉 Robert M Gage 註冊專利的電漿弧焊技術 英语 Plasma arc welding 還要早 電漿焊接技術經過無數歲月後 逐漸發展成後來的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 1917年朗繆爾發表了一篇油膜化學的論文 10 為後來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奠下了基礎 他的理論認為 油的結構有脂族鏈和末端的親水官能基 通常是羥基或羧基 因此油會傾向在水面上形成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膜 油的親水基會朝下沒入水中 而疏水的脂族鏈則會糾纏在水面上 膜的厚度可以從油的體積及其展開面積算得 因此即便相關的光譜學技術尚未問世 也能窺探油類物質的分子組態 11 中晚年 编辑 一戰後 朗繆爾在原子論上工作 定義了當今的同位素和化合價這些概念 1923年朗繆爾任無線電工程師組織 英语 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 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前身 主席 12 物理學家約翰 泰勒 John B Taylor 基於朗繆爾在通用電器期間的研究成果開發出一種能使鹼金屬粒子束產生游離的偵測器 13 這種偵測器後來被稱為朗繆爾 泰勒偵測器 英语 Langmuir Taylor detector 朗繆爾加入了凱瑟琳 布洛潔特 英语 Katharine Burr Blodgett 的研究行列 兩人一起研究薄膜和表面吸附現象 他們引進了 單分子層 英语 monolayer monolayer 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材料層 的概念與二維物理理論來描述發生在固體與氣體交接表面上的各種現象 1932年朗繆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理由是 他在表面化學領域所做的探查與發現 for his discoveries and investigations in surface chemistry 1938年 朗繆爾的科學興趣開始轉向大氣科學與天氣學 他開始挑戰一些與他本業略為扯不上邊的領域 例如他反駁了昆蟲學家查爾斯 亨利 泰勒 湯森德 英语 Charles Henry Tyler Townsend 宣稱鹿膚蠅 英语 Deer botfly 時速超過800哩的說法 朗繆爾估計鹿膚蠅真正的飛行速率應該是在時速25哩左右 在觀察了馬尾藻海漂浮海草形成的風積丘 英语 windrow 後 朗繆爾發現了一種海洋的風驅表面循環 稱之為朗繆爾循環 英语 Langmuir circulation 二戰期間他研製軍事用具 先是接下了改良聲納的工作強化盟軍探測潛艇的能力 後來又開發了掩護用的煙幕以及將戰機翼上的冰溶掉的除冰方法 在研究除冰的過程中 他建構出人工降雨的理論 認為在潮濕且低溫的雲體中加入乾冰和碘化合物可以提供凝結核而產生降雨 不過 雖然人工降雨技術已行之有年 尤其澳洲和中國等地更是經驗豐富 人工降雨技術的效果至今仍存有爭議 1953年朗繆爾創造了 病科學 英语 pathological science 一詞 描述研究雖然遵照科學方法進行 但研究結果卻被無心偏差與主觀效應等因素所污染 病科學與偽科學的不同之處在於 偽科學根本就沒有按照科學方法進行 在朗繆爾的原始演講中 將超感官知覺與飛行圓盤 英语 Flying saucer 舉為病科學的例子 自此以後 大眾也逐漸習慣將聚合水 冷核融合等項目貼上病科學的標籤 1976年位於斯克內克塔迪的歐文 朗繆爾宅邸 英语 Irving Langmuir House 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名勝 個人生活 编辑 朗繆爾與妻子瑪里昂 梅瑟侯 Marion Mersereau 1883 1971 於1912年結婚 並育有兩個領養而來的子女肯尼斯 Kenneth 與芭芭拉 Barbara 在經歷一場短暫的疾病後 朗繆爾於1957年8月16日死於伍兹霍尔姪子的避暑別墅 英语 Summer house 死因為心臟病發作 訃聞登載於紐約時報首頁 14 朗繆爾信仰不可知論 15 小說 编辑 根據作家寇特 馮內果表示 朗繆爾是他的小說貓之搖籃 英语 Cat s Cradle 中虛構角色宏尼克博士 Dr Felix Hoenikker 的靈感原型 16 該角色在故事中發明虛構材料九號冰 英语 Ice nine 最終摧毀了世界 朗繆爾曾和寇特 馮內果的哥哥柏納德 馮內果是一同工作的同事 17 榮譽與獎項 编辑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1918 18 珀金獎章 1928 諾貝爾化學獎 1932 富蘭克林獎牌 英语 Franklin Medal 1934 該獎於1998年後改制為班傑明 富蘭克林獎章 法拉第獎章 英语 Faraday Medal 1944 美國國家科學院之約翰 卡提先進科學獎 英语 John J Carty Awar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50 19 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山 1 高度 8022 ft 2445m 此山位於阿拉斯加銅河流域 英语 Copper River Alaska 楚加奇國家森林附近 1970年後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學院 石溪大學的寄宿學院 2 朗繆爾之孫羅傑 桑莫海耶斯 Roger R Summerhayes 1999年自編自導自行發表並自行修訂了一齣長達57分鐘的紀錄片 稱之為 朗繆爾的世界 Langmuir s World 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專利 编辑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 180 159号 白熾電燈泡 Incandescent Electric Lamp 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 244 217号 電子放電裝置與其之操作方式 Electron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Langmuir 美國專利第1 251 388号 控制X射線管之裝置與其操作方式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x ray tubes 参見 编辑18電子規則 歐文 朗繆爾宅邸 英语 Irving Langmuir House 朗繆爾吸附模型 朗繆爾 布洛潔特槽 英语 Langmuir Blodgett trough 朗繆爾方程 電漿震盪 朗繆爾狀態 英语 Langmuir states 朗繆爾 布洛潔特膜 英语 Langmuir Blodgett film 柴耳德 朗繆爾定律 英语 Space charge 朗繆爾 泰勒偵測器 英语 Langmuir Taylor detector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Taylor H Irving Langmuir 1881 1957 皇家學會院士傳記回憶錄 英语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58 4 167 doi 10 1098 rsbm 1958 0015 Langmuir Irving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une 1919 41 6 868 934 2017 09 06 doi 10 1021 ja02227a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3 Coffey Patrick Cathedrals of Science The Personalities and Rivalries That Made Modern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34 146 ISBN 978 0 19 532134 0 Suits C Guy 编 Langmuir The man and the scientist Collected Works of Irving Langmuir 12 Pergamon Press 1962 ASIN B0007EIFMO ASIN states author is Albert Rosenfeld does not name an editor or state a volume Anil K Rajvanshi Irving Langmuir A Pioneering Industrial Physical Chemist PDF Resonance July 2008 13 7 619 626 2017 09 13 doi 10 1007 s12045 008 0068 z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5 04 Irving Langmui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emistry Tree Coffey 2008 第64 70頁 Anderson J M Irving Langmuir and the origins of electronics 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2002 22 3 38 doi 10 1109 MPER 2002 989191 Langmuir I 1928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4 627 NASA ADS DOI 10 1073 pnas 14 8 627 Langmuir Irving The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olids and Liquids II Liqu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eptember 1917 39 9 1848 1906 doi 10 1021 ja02254a006 Coffey 2008 第128 131頁 Irving Langmuir IEEE Global History Network IEEE 9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10 Taylor John The Reflection of Beams of the Alkali Metals from Crystals Physical Review 1930 35 4 375 380 Bibcode 1930PhRv 35 375T doi 10 1103 PhysRev 35 375 Staff writers Dr Irving Langmuir Dies at 76 Winner of Nobel Chemistry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7 August 1957 20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17 Albert Rosenfeld The Quintessence of Irving Langmuir Pergamon Press 1961 150 Though Marion herself was not an assiduous churchgoer and had no serious objection to Irving s agnostic views her grandfather had been an Episcopalian clergyman Musil Robert K There Must Be More to Love Than Death A Conversation With Kurt Vonnegut The Nation 2 August 1980 231 4 128 132 ISSN 0027 8378 Bernard Vonnegut 82 Physicist Who Coaxed Rain From the Sk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Y Times 27 April 1997 Book of Members 1780 2010 Chapter L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4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07 08 John J Carty Awar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5 Febr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December 201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歐文 朗繆爾 amp oldid 7925642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