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敏迷龍屬

敏迷龍屬(屬名:Minmi)是種小型甲龍亞目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約1億1900萬年前到1億1300萬年前。敏迷龍是第一種發現於南半球的甲龍類恐龍。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提出敏迷龍的最原始的甲龍科恐龍[1]

椎旁敏迷龍
化石时期:白堊紀早期,119–113 Ma
椎旁敏迷龍 Minmi paravertebra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甲龙科 Ankylosauridae
属: 敏迷龙属 Minmi
Molnar,1980
种: 椎旁敏迷龍 M. paravertebra
二名法
Minmi paravertebra
Molnar,1980

敏迷龍是在1980年由拉弗·莫納兒(Ralph Molnar)命名。屬名是以澳洲Minmi渡口為名,該地也是敏迷龍的發現處。敏迷龍曾擁有恐龍中最短的屬名,之後由2004年發現於中國肉食性恐龍寐龍Mei)、以及在2009年發現於蒙古國足龍Kol)、2015年發表的奇翼龍(Yi)。敏迷龍目前已發現兩個完整骨骸,以及其他化石。

發現與種 编辑

 
敏迷龍的模型 - 雪梨澳洲博物館
 
敏迷龍 - 堪培拉國立恐龍博物館

敏迷龍的化石發現於澳洲昆士蘭州羅馬鎮附近的邦吉爾組,接近Minmi渡口。敏迷龍是由拉弗·莫納兒(Ralph Molnar)在1980年首次敘述、命名。敏迷龍屬目前僅有一個種,椎旁敏迷龍M. paravertebra)。

敘述 编辑

敏迷龍擁有長四肢、後肢長於前肢、寬頭顱、短頸部、以及非常小的腦部。牠們身長約2公尺,肩膀高度約1公尺[2]。敏迷龍可能以四肢緩慢行動,這是科學家測量足跡化石與腿部長度後的計算結果。

古生物學 编辑

敏迷龍是種小型裝甲恐龍,屬於甲龍亞目,牠們因過於原始而不能歸類於結節龍科甲龍科。牠們是四足恐龍,且具有長尾巴。如同其他甲龍類,牠們是草食性動物。曾在敏米龍標本的左恥骨前方,發現生前食物的完整化石,提供敏迷龍的進食內容完整證據。這個食物化石包含:維管組織纖維的碎片、子實體、球狀種子囊泡(可能來自於蕨類孢子囊)。最主要的內容物是維管組織或纖維的碎片,大小多介於0.6到2.7公厘,末端有清楚的段面,與纖維主幹呈直角。由於這些纖維很小,科學家認為敏迷龍將食物從植物咬下,在嘴巴中仔細地咀嚼。這些纖維可能來自樹枝或莖的維管束。清楚的段面與缺乏胃石,顯示敏迷龍主要依靠嘴部的咀嚼來磨碎食物,而非藉由胃石。種子的直徑約0.3公厘,子實體的直徑約4.5公厘。與草食性的蜥蜴火雞相比,敏迷龍的進食過程較複雜[3]

敏迷龍有骨質突出物,覆蓋者頭部、背部、腹部、腿部、以及尾巴,臀部與尾巴有較大型鱗甲。一個被標名為Minmi sp.的標本,已發現數種型態的骨甲,包含:小型小骨、中間有稜脊的身體鱗甲、無稜脊的口鼻部鱗甲、覆蓋頸部與肩膀的有稜脊麟甲、臀部的長刺、覆蓋尾巴的三角形有稜脊鱗甲。頸部的鱗甲環繞者頸部。尾巴的鱗甲排列方式未明,兩側可能是三角形鱗甲,上側則是長形的鱗甲[4]。然而,不像其他甲龍類恐龍,敏迷龍有垂直的骨板,沿者脊椎骨兩側分佈。

參考資料 编辑

  1. ^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and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2012-08-27]. doi:10.1080/14772019.2011.569091. (原始内容于2020-05-30). 
  2. ^ Holtz, Thomas R. Jr. (2008)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Molnar, Ralph E.; and Clifford, H. Trevor. An ankylosaurian cololite from Queensland, Australia.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99-412. ISBN 0-253-33964-2. 
  4. ^ Molnar, Ralph E. Armor of the small ankylosaur Minmi.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41-362. ISBN 0-253-33964-2. 
  • The Dinosaur Age Mega issue 4, Magazine of the National Dinosaur Museum, Canberra.
  •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 Molnar, R. E. (1980). An ankylosaur (Ornithischia: Reptil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Queensland.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20:65-75.

外部連結 编辑

  • 敏迷龍 - The Dinosaur Enyclopaedia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Dino Russ's Lair.

敏迷龍屬, 屬名, minmi, 是種小型甲龍亞目恐龍, 生存於早白堊紀, 約1億1900萬年前到1億1300萬年前, 敏迷龍是第一種發現於南半球的甲龍類恐龍, 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 提出敏迷龍的最原始的甲龍科恐龍, 椎旁敏迷龍, 化石时期, 白堊紀早期, preЄ, n椎旁敏迷龍, minmi, paravertebra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敏迷龍屬 屬名 Minmi 是種小型甲龍亞目恐龍 生存於早白堊紀 約1億1900萬年前到1億1300萬年前 敏迷龍是第一種發現於南半球的甲龍類恐龍 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 提出敏迷龍的最原始的甲龍科恐龍 1 椎旁敏迷龍 化石时期 白堊紀早期 119 113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椎旁敏迷龍 Minmi paravertebra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蜥形纲 Sauropsida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科 甲龙科 Ankylosauridae属 敏迷龙属 Minmi Molnar 1980种 椎旁敏迷龍 M paravertebra二名法Minmi paravertebraMolnar 1980敏迷龍是在1980年由拉弗 莫納兒 Ralph Molnar 命名 屬名是以澳洲Minmi渡口為名 該地也是敏迷龍的發現處 敏迷龍曾擁有恐龍中最短的屬名 之後由2004年發現於中國的肉食性恐龍寐龍 Mei 以及在2009年發現於蒙古國的足龍 Kol 2015年發表的奇翼龍 Yi 敏迷龍目前已發現兩個完整骨骸 以及其他化石 目录 1 發現與種 2 敘述 3 古生物學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發現與種 编辑 nbsp 敏迷龍的模型 雪梨澳洲博物館 nbsp 敏迷龍 堪培拉國立恐龍博物館敏迷龍的化石發現於澳洲昆士蘭州羅馬鎮附近的邦吉爾組 接近Minmi渡口 敏迷龍是由拉弗 莫納兒 Ralph Molnar 在1980年首次敘述 命名 敏迷龍屬目前僅有一個種 椎旁敏迷龍 M paravertebra 敘述 编辑敏迷龍擁有長四肢 後肢長於前肢 寬頭顱 短頸部 以及非常小的腦部 牠們身長約2公尺 肩膀高度約1公尺 2 敏迷龍可能以四肢緩慢行動 這是科學家測量足跡化石與腿部長度後的計算結果 古生物學 编辑敏迷龍是種小型裝甲恐龍 屬於甲龍亞目 牠們因過於原始而不能歸類於結節龍科或甲龍科 牠們是四足恐龍 且具有長尾巴 如同其他甲龍類 牠們是草食性動物 曾在敏米龍標本的左恥骨前方 發現生前食物的完整化石 提供敏迷龍的進食內容完整證據 這個食物化石包含 維管組織或纖維的碎片 子實體 球狀種子 囊泡 可能來自於蕨類的孢子囊 最主要的內容物是維管組織或纖維的碎片 大小多介於0 6到2 7公厘 末端有清楚的段面 與纖維主幹呈直角 由於這些纖維很小 科學家認為敏迷龍將食物從植物咬下 在嘴巴中仔細地咀嚼 這些纖維可能來自樹枝或莖的維管束 清楚的段面與缺乏胃石 顯示敏迷龍主要依靠嘴部的咀嚼來磨碎食物 而非藉由胃石 種子的直徑約0 3公厘 子實體的直徑約4 5公厘 與草食性的蜥蜴 火雞 鵝相比 敏迷龍的進食過程較複雜 3 敏迷龍有骨質突出物 覆蓋者頭部 背部 腹部 腿部 以及尾巴 臀部與尾巴有較大型鱗甲 一個被標名為Minmi sp 的標本 已發現數種型態的骨甲 包含 小型小骨 中間有稜脊的身體鱗甲 無稜脊的口鼻部鱗甲 覆蓋頸部與肩膀的有稜脊麟甲 臀部的長刺 覆蓋尾巴的三角形有稜脊鱗甲 頸部的鱗甲環繞者頸部 尾巴的鱗甲排列方式未明 兩側可能是三角形鱗甲 上側則是長形的鱗甲 4 然而 不像其他甲龍類恐龍 敏迷龍有垂直的骨板 沿者脊椎骨兩側分佈 參考資料 编辑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and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2012 08 27 doi 10 1080 14772019 2011 5690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30 Holtz Thomas R Jr 2008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 to 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lnar Ralph E and Clifford H Trevor An ankylosaurian cololite from Queensland Australia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99 412 ISBN 0 253 33964 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Molnar Ralph E Armor of the small ankylosaur Minmi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41 362 ISBN 0 253 33964 2 The Dinosaur Age Mega issue 4 Magazine of the National Dinosaur Museum Canberra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Molnar R E 1980 An ankylosaur Ornithischia Reptili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Queensland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20 65 75 外部連結 编辑敏迷龍 The Dinosaur Enyclopaedia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Dino Russ s Lair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敏迷龍屬 amp oldid 7588222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