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撕蛙鱷屬

撕蛙鱷屬(屬名:Batrachotomus)是三疊紀副鳄形类的一,化石發現於德國,地質年代相當於2億4200萬到2億3700萬年前,相當於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撕蛙鱷是種大型肉食性動物,四足採直立步態,因此牠們行動較為靈活;撕蛙鱷的背部中線有兩排平坦鱗甲(皮內成骨)。撕蛙鱷可能是迅猛鱷的近親,迅猛鱷生存於較晚時期,與最早的恐龍生存於相同時期[1]

撕蛙鳄属
化石时期:三疊紀中期,拉丁階
撕蛙鱷的想像圖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演化支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
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演化支 蜥类 Sauria
演化支 主龜龍類 Archelosauria
下纲: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鱷腳類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鱷腳類 Eucrocopoda
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龍類 Archosauria
演化支 偽鱷類 Pseudosuchia
演化支 鳄类 Suchia
演化支 副鱷形類 Paracrocodylomorpha
属: 撕蛙鳄属 Batrachotomus
Gower, 1999
模式種
庫普弗采爾撕蛙鱷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Gower, 1999

撕蛙鱷被命名時,被推測會以同時代的大型兩棲動物為食,因此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青蛙撕裂」。

敘述 编辑

 
撕蛙鱷的骨架模型,斯圖加特自然史博物館
 
撕蛙鱷的頭顱骨,也位於斯圖加特

撕蛙鱷是種體型粗壯、大型、四足爬行動物,身長估計約6公尺。與其他副鳄形类相比,撕蛙鱷的最大特徵是背部有兩排小型、平坦鱗甲,沿者背部中線排列[2]。這些鱗甲是從鱗片形成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2]。這些鱗甲平坦、呈葉狀,從頸部排列到身體,再排列到尾巴末端、逐漸縮小[2]。撕蛙鱷的尾巴下側也覆蓋者小型鱗甲,如同鐵沁鱷。如此之外,身體兩側、腹部、四肢也附蓋者鱗甲[2]

如同其他副鳄形类,撕蛙鱷的四肢採直立步態。前肢長度較短,大約是後肢長度的70%,因此撕蛙鱷的臀部位置較高[2]。撕蛙鱷的手掌、腳掌部位化石保存狀態差,只有發現第五蹠骨,該蹠骨外形成鉤狀[2]。研究人員推測,撕蛙鱷的前肢有四指,而後肢有五趾[2]

撕蛙鱷的頭部高而狹窄,頭顱骨長約40到50公分[1]頭顱骨共有五對洞孔,最前方是鼻孔,中間是一對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e),之後是眼眶,最後方是兩對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頭部後段的兩對颞颥孔,有助於減輕頭顱骨重量,並使下頜肌肉附著,因此嘴巴可以張開更大[3]。鼻孔與眼眶之間有一對眶前孔,下頜後段有一對小洞孔,這些是主龍類的典型特徵

撕蛙鱷的頜部有銳利牙齒,牙齒側向扁平,各部位牙齒的形狀、大小不一致[1],因此撕蛙鱷屬於異型齒動物[1]前上頜骨牙齒修長,上頜骨牙齒後緣筆直[1]。上頜共有30顆牙齒,每塊前上頜骨有4顆牙齒,每塊上頜骨有11顆;下頜則共有22顆牙齒[1]

發現歷史與命名 编辑

 
撕蛙鱷的最初化石發現地-庫普弗采爾(Kupferzell)

在1977年,化石收集家Johann G. Wegele在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的庫普弗采爾發現一些化石,該地屬於埃爾福特組(Erfurt Formation),地質年代相當於拉丁尼階晚期[1][2]。鄰近的施韋比施哈爾克賴爾斯海姆(Crailsheim)也有發現撕蛙鱷的化石。在施韋比施哈爾發現兩個保存良好的撕蛙鱷化石,編號MHI 1895標本包含脊椎、肋骨,編號SMNS 90018標本則包含前肢、後肢[2]

自從發現以後,這些化石沒有經過正式研究,古生物學界多稱呼這些化石為「庫普弗采爾發現的勞氏鱷科[1]。在1999年,化石被發現後的第22年,古生物學家大衛·高爾(David J. Gower)將這些化石作命名研究。模式種庫普弗采爾撕蛙鱷B. kupferzellensis),屬名是由古希臘文青蛙batrachos/βάτραχος」與撕裂「tome/τομή」構成,因為化石發現處以前是沼澤地帶,撕蛙鱷被推測會以蝦蟆螈等大型兩棲動物為食;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的庫普弗采爾為名[1]

正模標本(編號SMNS 52970)是其中最大型標本,是在1977年發現的化石[1][2],包含:不完整的頭顱骨、身體骨骼[1]。在2002年發現的編號SMNS 80260標本,是一個腦殼,有助於古生物學界瞭解勞氏鱷目的演化關係[4]。在2009年,大衛·高爾、Rainer R. Schoch重新整理、研究撕蛙鱷的化石,並公布詳細的撕蛙鱷研究[2]

分類 编辑

撕蛙鱷目前屬於副鳄形类迅猛鱷科。在1996年,美國古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羅默(Alfred Romer)建立迅猛鱷科,迅猛鱷科是一群三疊紀的肉食性主龍類,體型從中型到大型,四肢採取直立步態,頭顱骨大而狹長,具有大型眶前孔[5]。迅猛鱷科經常包含以下屬:模式屬迅猛鱷蜥鱷卡拉穆魯鱷Karamuru)。勞氏鱷目本身則是個並系群,包含多群三疊紀的伪鳄类

在1993年,北伊利諾伊大學古生物學家J. Michael Parrish提出這些庫普弗采爾化石(當時還沒被命名)屬於勞氏鱷科,並是勞氏鱷屬的一個種;勞氏鱷科是副鳄形类的另一個演化支,也是群大型、四足、肉食性主龍類[1][6]。根據2002年發現的腦殼化石,麥可·班頓(Michael J. Benton)與艾力克·沃克(Alick Walker)提出三疊紀主龍類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發現撕蛙鱷與迅猛鱷的親緣關係較接近,因此將撕蛙鱷改歸類於迅猛鱷科[4][7]

古生態學 编辑

從1977年開始,德國巴登-符騰堡發現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這個地區在三疊紀中期應該是氣候潮濕地區。除了撕蛙鱷以外,該地區還發現許多魚類兩棲動物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大型兩棲動物包含蝦蟆螈異螈Gerrothorax),海生爬行動物則包含幻龍目長頸龍[1]。當地的植物化石則有:木賊屬蕨類植物蘇鐵松柏,顯示該地區有豐富的植被[8]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德文)Gower, David J. Cranial osteology of a new Rauisuchian Arch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outhern Germany.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B. 1999, 280: 1–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英文)Gower, David J.; Schoch, Rainer R. Postcranial Anatomy of the Rauisuchian Archosaur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1): 103–122. doi:10.1671/039.029.0122. 
  3. ^ (英文)Benton, Michael J. The Evolution of Early Amniotes.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Thi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First published 1990]. ISBN 0632056371. 
  4. ^ 4.0 4.1 (英文)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76.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5.x. 
  5. ^ (英文)Sill, William D. The anatomy of Saurosuchus galilei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rauisuchid thecodonts. Bulletin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Harvard. 1974, 146: 317–362. 
  6. ^ (英文)Parrish, J. Michael. Phylogeny of the Crocodylotarsi, with reference to archosaurian and crurotarsan monophyly.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3, 13 (3): 287–308. doi:10.1080/02724634.1993.10011511. 
  7. ^ (英文)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76.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5.x. 
  8. ^ (英文)Rozynek, Brigitte. Schozachia donaea n. gen., n. sp., a new cycad megasporophyll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Ladinian) of Southern Germany. Palaeodiversity (Stuttgart). 2008, 1: 1–17. 

外部連結 编辑

  • (英文) at palaeos.com.
  • (德文) Der "Lurchenschlächter" Batrachotom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bestiarium.kryptozoologie.net.

撕蛙鱷屬, 屬名, batrachotomus, 是三疊紀副鳄形类的一屬, 化石發現於德國, 地質年代相當於2億4200萬到2億3700萬年前, 相當於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 撕蛙鱷是種大型肉食性動物, 四足採直立步態, 因此牠們行動較為靈活, 撕蛙鱷的背部中線有兩排平坦鱗甲, 皮內成骨, 撕蛙鱷可能是迅猛鱷的近親, 迅猛鱷生存於較晚時期, 與最早的恐龍生存於相同時期, 撕蛙鳄属, 化石时期, 三疊紀中期, 拉丁階, preЄ, 撕蛙鱷的想像圖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 撕蛙鱷屬 屬名 Batrachotomus 是三疊紀副鳄形类的一屬 化石發現於德國 地質年代相當於2億4200萬到2億3700萬年前 相當於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 撕蛙鱷是種大型肉食性動物 四足採直立步態 因此牠們行動較為靈活 撕蛙鱷的背部中線有兩排平坦鱗甲 皮內成骨 撕蛙鱷可能是迅猛鱷的近親 迅猛鱷生存於較晚時期 與最早的恐龍生存於相同時期 1 撕蛙鳄属 化石时期 三疊紀中期 拉丁階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撕蛙鱷的想像圖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爬行綱 Reptilia演化支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演化支 蜥类 Sauria演化支 主龜龍類 Archelosauria下纲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演化支 鱷腳類 Crocopoda演化支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演化支 真鱷腳類 Eucrocopoda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演化支 主龍類 Archosauria演化支 偽鱷類 Pseudosuchia演化支 鳄类 Suchia演化支 副鱷形類 Paracrocodylomorpha属 撕蛙鳄属 Batrachotomus Gower 1999模式種庫普弗采爾撕蛙鱷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Gower 1999撕蛙鱷被命名時 被推測會以同時代的大型兩棲動物為食 因此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 青蛙撕裂 目录 1 敘述 2 發現歷史與命名 3 分類 4 古生態學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敘述 编辑 nbsp 撕蛙鱷的骨架模型 斯圖加特自然史博物館 nbsp 撕蛙鱷的頭顱骨 也位於斯圖加特撕蛙鱷是種體型粗壯 大型 四足爬行動物 身長估計約6公尺 與其他副鳄形类相比 撕蛙鱷的最大特徵是背部有兩排小型 平坦鱗甲 沿者背部中線排列 2 這些鱗甲是從鱗片形成的皮內成骨 Osteoderms 2 這些鱗甲平坦 呈葉狀 從頸部排列到身體 再排列到尾巴末端 逐漸縮小 2 撕蛙鱷的尾巴下側也覆蓋者小型鱗甲 如同鐵沁鱷 如此之外 身體兩側 腹部 四肢也附蓋者鱗甲 2 如同其他副鳄形类 撕蛙鱷的四肢採直立步態 前肢長度較短 大約是後肢長度的70 因此撕蛙鱷的臀部位置較高 2 撕蛙鱷的手掌 腳掌部位化石保存狀態差 只有發現第五蹠骨 該蹠骨外形成鉤狀 2 研究人員推測 撕蛙鱷的前肢有四指 而後肢有五趾 2 撕蛙鱷的頭部高而狹窄 頭顱骨長約40到50公分 1 頭顱骨共有五對洞孔 最前方是鼻孔 中間是一對眶前孔 Antorbital fenestrae 之後是眼眶 最後方是兩對颞颥孔 Temporal fenestrae 頭部後段的兩對颞颥孔 有助於減輕頭顱骨重量 並使下頜肌肉附著 因此嘴巴可以張開更大 3 鼻孔與眼眶之間有一對眶前孔 下頜後段有一對小洞孔 這些是主龍類的典型特徵撕蛙鱷的頜部有銳利牙齒 牙齒側向扁平 各部位牙齒的形狀 大小不一致 1 因此撕蛙鱷屬於異型齒動物 1 前上頜骨牙齒修長 上頜骨牙齒後緣筆直 1 上頜共有30顆牙齒 每塊前上頜骨有4顆牙齒 每塊上頜骨有11顆 下頜則共有22顆牙齒 1 發現歷史與命名 编辑 nbsp 撕蛙鱷的最初化石發現地 庫普弗采爾 Kupferzell 在1977年 化石收集家Johann G Wegele在德國南部巴登 符騰堡的庫普弗采爾發現一些化石 該地屬於埃爾福特組 Erfurt Formation 地質年代相當於拉丁尼階晚期 1 2 鄰近的施韋比施哈爾 克賴爾斯海姆 Crailsheim 也有發現撕蛙鱷的化石 在施韋比施哈爾發現兩個保存良好的撕蛙鱷化石 編號MHI 1895標本包含脊椎 肋骨 編號SMNS 90018標本則包含前肢 後肢 2 自從發現以後 這些化石沒有經過正式研究 古生物學界多稱呼這些化石為 庫普弗采爾發現的勞氏鱷科 1 在1999年 化石被發現後的第22年 古生物學家大衛 高爾 David J Gower 將這些化石作命名研究 模式種是庫普弗采爾撕蛙鱷 B kupferzellensis 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青蛙 batrachos batraxos 與撕裂 tome tomh 構成 因為化石發現處以前是沼澤地帶 撕蛙鱷被推測會以蝦蟆螈等大型兩棲動物為食 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的庫普弗采爾為名 1 正模標本 編號SMNS 52970 是其中最大型標本 是在1977年發現的化石 1 2 包含 不完整的頭顱骨 身體骨骼 1 在2002年發現的編號SMNS 80260標本 是一個腦殼 有助於古生物學界瞭解勞氏鱷目的演化關係 4 在2009年 大衛 高爾 Rainer R Schoch重新整理 研究撕蛙鱷的化石 並公布詳細的撕蛙鱷研究 2 分類 编辑撕蛙鱷目前屬於副鳄形类的迅猛鱷科 在1996年 美國古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 羅默 Alfred Romer 建立迅猛鱷科 迅猛鱷科是一群三疊紀的肉食性主龍類 體型從中型到大型 四肢採取直立步態 頭顱骨大而狹長 具有大型眶前孔 5 迅猛鱷科經常包含以下屬 模式屬迅猛鱷 蜥鱷 卡拉穆魯鱷 Karamuru 勞氏鱷目本身則是個並系群 包含多群三疊紀的伪鳄类 在1993年 北伊利諾伊大學古生物學家J Michael Parrish提出這些庫普弗采爾化石 當時還沒被命名 屬於勞氏鱷科 並是勞氏鱷屬的一個種 勞氏鱷科是副鳄形类的另一個演化支 也是群大型 四足 肉食性主龍類 1 6 根據2002年發現的腦殼化石 麥可 班頓 Michael J Benton 與艾力克 沃克 Alick Walker 提出三疊紀主龍類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 發現撕蛙鱷與迅猛鱷的親緣關係較接近 因此將撕蛙鱷改歸類於迅猛鱷科 4 7 古生態學 编辑從1977年開始 德國巴登 符騰堡發現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 這個地區在三疊紀中期應該是氣候潮濕地區 除了撕蛙鱷以外 該地區還發現許多魚類 兩棲動物 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大型兩棲動物包含蝦蟆螈 異螈 Gerrothorax 海生爬行動物則包含幻龍目 長頸龍 1 當地的植物化石則有 木賊屬 蕨類植物 蘇鐵 松柏 顯示該地區有豐富的植被 8 參考資料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德文 Gower David J Cranial osteology of a new Rauisuchian Arch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outhern Germany Stuttgarter Beitrage zur Naturkunde B 1999 280 1 9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英文 Gower David J Schoch Rainer R Postcranial Anatomy of the Rauisuchian Archosaur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1 103 122 doi 10 1671 039 029 0122 英文 Benton Michael J The Evolution of Early Amniotes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Thi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First published 1990 ISBN 0632056371 4 0 4 1 英文 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 76 doi 10 1046 j 1096 3642 2002 00025 x 英文 Sill William D The anatomy of Saurosuchus galilei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rauisuchid thecodonts Bulletin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Harvard 1974 146 317 362 英文 Parrish J Michael Phylogeny of the Crocodylotarsi with reference to archosaurian and crurotarsan monophyly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3 13 3 287 308 doi 10 1080 02724634 1993 10011511 英文 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 76 doi 10 1046 j 1096 3642 2002 00025 x 英文 Rozynek Brigitte Schozachia donaea n gen n sp a new cycad megasporophyll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Ladinian of Southern Germany Palaeodiversity Stuttgart 2008 1 1 17 外部連結 编辑 英文 Batrachotomus at palaeos com 德文 Der Lurchenschlachter Batrachotomu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bestiarium kryptozoologie net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撕蛙鱷屬 amp oldid 691668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