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國家人民軍

國家人民軍(德語:Nationale Volksarmee,缩写为NVA)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武裝力量,由陸軍人民海軍空軍英语Air Force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Army邊防軍所組成,全軍接受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領導。

国家人民军
Nationale Volksarmee
国家人民军军徽
国家人民军军旗
建立1956年3月1日
解散1990年10月2日
軍事部門 国家人民军地面部队

人民海军
国家人民军空军英语Air Force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Army

民主德国边防军
總司令部东德东柏林施特劳斯贝格
領導
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貢·克倫茨(末任)
国防部部长Rainer Eppelmann (末任)
国防委员会主席Manfred Grätz(末任)
军力
服役年齡18–60
徵兵役期18个月
現役人數155,319(1989年)

構成

國家人民軍在建軍初期由志願者組成,1962年東德改為採取徵兵制後,軍隊的人數擴充至17萬人。如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東德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國家人民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一般的高級軍官大多為該黨黨員。

国家人民军陆军在平时分为第三和第五两个军区,第三军区负责东德南部,第五军区负责东德北部。每个军区拥有1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每个军区在战时组建一个集团军,亦有可能把下属各师交给苏军驻德集群的集团军指挥。东德的动员体制极其高效,预备役部队会在24-48小时内实现完全动员,因而其实与现役部队无异。东德还拥有准军事组织工人阶级战斗队,国家人民军与该武装的联系也很紧密。

歷史

冷戰時代(1955年-1990年)

 
國家人民軍在新崗哨門前換崗。
 
國家人民軍空軍於解散前裝備當時其中一款最先進的武器為蘇制米格-29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德國戰敗投降。經過波茨坦會議後,德國被盟國完全解除了武裝,德國不能再次建立任何武裝力量,只獲准建立一支部隊作為邊防守衛之用,而德國的國防事務則由四國負責。

1949年,德國的四個佔領區分別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及社会主義制度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兩個國家[1]。此外,自1950年代初韓戰以來,雙方的關係亦日趨緊張。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建立聯邦國防軍後,蘇聯也同其在東歐的附庸國家簽署《華沙公約》,建立華沙公約組織,並建構一支屬於東德的武裝力量,以抵抗來自西方的威脅,并負責看守柏林圍牆

1956年3月1日,東德的武裝力量正式建立,命名為「國家人民軍」(Nationale Volksarmee),這支軍隊最初主要由蘇聯在二戰時俘虜的前納粹德軍士兵,以及其他志願者所組成。自1961年後,東德政府制定徵兵政策,從自由德国青年团及各級學校中徵召新兵,把軍隊人數大幅擴充,以應付東西方陣營關係緊張所引發的衝突。

1990年9月24日,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沙公約組織,而東德政府亦於不久後停止運作;10月12日黃昏,國家人民軍於東德某軍營舉行鳴金收兵儀式。在東、西德國旗分別降下及升起後,最後一面軍旗隨即被銷毀,而軍隊亦告解散。

兩德統一後(1990年-現今)

1990年10月3日,分裂四十年的德國再次統一,東德併入西德,德國正式統一。因此,東德的國家人民軍部分兵力透過稱為「統合軍隊」(Armee der Einheit)的進程併入德國聯邦國防軍,並成立聯邦德軍東部司令部德语Bundeswehrkommando Ost作為德東地區部隊及軍用設施的指揮單位,其司令約爾格·舍恩博姆英语Jörg Schönbohm陸軍中將則負責協調國家人民軍的解散業務及官兵轉役進入聯邦國防軍的業務[2]。據此,5萬名的舊東德軍人繼續在德軍服役,但不久後退役,只剩下部份軍官繼續留在軍中工作。

自兩德統一後,國家人民軍的裝備大部分被廢棄及拆除,或是变卖到第三世界國家,極少數的裝備(如米格-29战斗机)續留在聯邦國防軍中繼續服役,使德軍成為北約陣營中少數配備華約陣營裝備的軍隊。

任務

國家人民軍在整個冷戰時代參加了幾次軍事任務,諸如鎮壓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民主化運動。另外,自1961年建立柏林圍牆後,隸屬國家人民軍的邊防軍便肩負戍衛東、西柏林邊界的任務。自此之後,不少欲投奔西柏林的東德居民被圍牆哨站的邊防軍士兵所逮捕、槍傷及槍殺[3]

而作為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東德國家人民軍亦需要參加針對西方陣營的軍事任務[4]。如古巴導彈危機時,國家人民軍便開始部署作戰,不過東西方最後達成和解,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战斗序列(1989年)

  • 东德第5集团军指挥部 - 新布蘭登堡
    • 第9坦克师 (A级) - 艾格森
      • 第21坦克团
      • 第22坦克团
      • 第23坦克团
      • 第9摩托化步兵团
      • 第9炮兵团
      • 第9防空火箭团
      • 第9侦察营
      • 第9地地导弹营
      • 第9工兵营
    • 第1摩托化步兵师 (A级) - 波茨坦
      • 第1摩托化步兵团
      • 第2摩托化步兵团
      • 第3摩托化步兵团
      • 第1坦克团
      • 第1炮兵团
      • 第1防空火箭团
      • 第1侦察营
      • 第1地地导弹营
      • 第1工兵营
    • 第8摩托化步兵师 (A级) - 什未林
      • 第27摩托化步兵团
      • 第28摩托化步兵团
      • 第29摩托化步兵团
      • 第8坦克团
      • 第8炮兵团
      • 第8防空火箭团
      • 第8侦察营
      • 第8地地导弹营
      • 第8工兵营
    • 第19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 第20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 第5导弹旅 - 德门
    • 第5地空导弹旅 - 新布兰登堡
    • 第34直升机团 - 布兰登堡
    • 第5工兵旅 - 新布兰登堡
    • 第5反坦克营 - 新布兰登堡
  • 东德国家人民军直属:
      • 第2近卫摩托化步兵团 (A级):
      • 第40伞降突击团 (A级) - 勒宁,东德:
      • 1个炮兵团:
      • 5个工兵团:
      • 1个火箭炮营
      • 6个边防团正对北约北方集团军群
      • 6个边防团正对北约中央集团军群
      • 6个边防团正对波兰
  • 东德人民空军
    • 第1防空师 - 科特布斯
      • 4个歼击机团(第1、3、7、8): 45架米格-29,90架米格-23,45架米格-21 (每团45架)
      • 第31防空导弹团
      • 第41防空导弹旅
      • 第51防空导弹旅
    • 第3防空师 - 多伦哈根
      • 2个歼击机团(第2、9): 45架米格-23,45架米格-21 (每团45架)
      • 第13防空导弹团
      • 第23防空导弹团
      • 第43防空导弹旅
      • 第37歼击轰炸机团
    • 第47战术侦察机中队
    • 第87战术侦察机中队

注釋

  1.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三國的佔領區所組成;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由佔區組成。當中前者定都波昂,而後者定都東柏林。柏林亦同時分為東、西柏林兩部份,前者為蘇聯軍事佔領區,而後者是英美法三國的軍事佔領區。
  2. ^ . Embassy of Germany, Canberra英语Embassy of Germany, Canberra. 2020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3. ^ 據統計數字,在柏林圍牆建立至拆除的期間,共有3221人被捕,260人受傷,239人死亡。
  4. ^ 《華沙條約》列明,若組織內其中一個國家被敵對陣營所攻擊,其他的成員國需要對該國給予援助,包括武力增援。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Die Volksmarine der DDR., Siegfried Breyer, Peter Joachim Lapp, Bernard & Graefe, Koblenz 1985. ISBN 3-763-75423-7
  • Atlas of World History,Edited by Barry Cunliffe,Sandcastle Books Press,ISBN 0-9552478-7-X

外部連結

  • (英文)
  • (德文) 國家人民軍資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人民軍, 德語, nationale, volksarmee, 缩写为nva, 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東德, 的武裝力量, 由陸軍, 人民海軍, 空軍, 英语, forces, national, people, army, 及邊防軍所組成, 全軍接受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領導, 国家人民军nationale, volksarmee国家人民军军徽国家人民军军旗建立1956年3月1日解散1990年10月2日軍事部門国家人民军地面部队人民海军, 国家人民军空军, 英语, forces, national, people,. 國家人民軍 德語 Nationale Volksarmee 缩写为NVA 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東德 的武裝力量 由陸軍 人民海軍 空軍 英语 Air Forces of the National People s Army 及邊防軍所組成 全軍接受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領導 国家人民军Nationale Volksarmee国家人民军军徽国家人民军军旗建立1956年3月1日解散1990年10月2日軍事部門国家人民军地面部队人民海军 国家人民军空军 英语 Air Forces of the National People s Army 民主德国边防军總司令部东德东柏林施特劳斯贝格領導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貢 克倫茨 末任 国防部部长Rainer Eppelmann 末任 国防委员会主席Manfred Gratz 末任 军力服役年齡18 60徵兵役期18个月現役人數155 319 1989年 目录 1 構成 2 歷史 2 1 冷戰時代 1955年 1990年 2 2 兩德統一後 1990年 現今 3 任務 4 战斗序列 1989年 5 注釋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構成 编辑國家人民軍在建軍初期由志願者組成 1962年東德改為採取徵兵制後 軍隊的人數擴充至17萬人 如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 東德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國家人民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一般的高級軍官大多為該黨黨員 国家人民军陆军在平时分为第三和第五两个军区 第三军区负责东德南部 第五军区负责东德北部 每个军区拥有1个坦克师 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每个军区在战时组建一个集团军 亦有可能把下属各师交给苏军驻德集群的集团军指挥 东德的动员体制极其高效 预备役部队会在24 48小时内实现完全动员 因而其实与现役部队无异 东德还拥有准军事组织工人阶级战斗队 国家人民军与该武装的联系也很紧密 歷史 编辑冷戰時代 1955年 1990年 编辑 國家人民軍在新崗哨門前換崗 國家人民軍空軍於解散前裝備當時其中一款最先進的武器為蘇制米格 29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經過波茨坦會議後 德國被盟國完全解除了武裝 德國不能再次建立任何武裝力量 只獲准建立一支部隊作為邊防守衛之用 而德國的國防事務則由美 英 法 蘇四國負責 1949年 德國的四個佔領區分別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西德 及社会主義制度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東德 兩個國家 1 此外 自1950年代初韓戰以來 雙方的關係亦日趨緊張 1955年 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並建立聯邦國防軍後 蘇聯也同其在東歐的附庸國家簽署 華沙公約 建立華沙公約組織 並建構一支屬於東德的武裝力量 以抵抗來自西方的威脅 并負責看守柏林圍牆 1956年3月1日 東德的武裝力量正式建立 命名為 國家人民軍 Nationale Volksarmee 這支軍隊最初主要由蘇聯在二戰時俘虜的前納粹德軍士兵 以及其他志願者所組成 自1961年後 東德政府制定徵兵政策 從自由德国青年团及各級學校中徵召新兵 把軍隊人數大幅擴充 以應付東西方陣營關係緊張所引發的衝突 1990年9月24日 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沙公約組織 而東德政府亦於不久後停止運作 10月12日黃昏 國家人民軍於東德某軍營舉行鳴金收兵儀式 在東 西德國旗分別降下及升起後 最後一面軍旗隨即被銷毀 而軍隊亦告解散 兩德統一後 1990年 現今 编辑 1990年10月3日 分裂四十年的德國再次統一 東德併入西德 德國正式統一 因此 東德的國家人民軍部分兵力透過稱為 統合軍隊 Armee der Einheit 的進程併入德國聯邦國防軍 並成立聯邦德軍東部司令部 德语 Bundeswehrkommando Ost 作為德東地區部隊及軍用設施的指揮單位 其司令約爾格 舍恩博姆 英语 Jorg Schonbohm 陸軍中將則負責協調國家人民軍的解散業務及官兵轉役進入聯邦國防軍的業務 2 據此 5萬名的舊東德軍人繼續在德軍服役 但不久後退役 只剩下部份軍官繼續留在軍中工作 自兩德統一後 國家人民軍的裝備大部分被廢棄及拆除 或是变卖到第三世界國家 極少數的裝備 如米格 29战斗机 續留在聯邦國防軍中繼續服役 使德軍成為北約陣營中少數配備華約陣營裝備的軍隊 任務 编辑國家人民軍在整個冷戰時代參加了幾次軍事任務 諸如鎮壓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民主化運動 另外 自1961年建立柏林圍牆後 隸屬國家人民軍的邊防軍便肩負戍衛東 西柏林邊界的任務 自此之後 不少欲投奔西柏林的東德居民被圍牆哨站的邊防軍士兵所逮捕 槍傷及槍殺 3 而作為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 東德國家人民軍亦需要參加針對西方陣營的軍事任務 4 如古巴導彈危機時 國家人民軍便開始部署作戰 不過東西方最後達成和解 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战斗序列 1989年 编辑东德第5集团军指挥部 新布蘭登堡 第9坦克师 A级 艾格森 第21坦克团 第22坦克团 第23坦克团 第9摩托化步兵团 第9炮兵团 第9防空火箭团 第9侦察营 第9地地导弹营 第9工兵营 第1摩托化步兵师 A级 波茨坦 第1摩托化步兵团 第2摩托化步兵团 第3摩托化步兵团 第1坦克团 第1炮兵团 第1防空火箭团 第1侦察营 第1地地导弹营 第1工兵营 第8摩托化步兵师 A级 什未林 第27摩托化步兵团 第28摩托化步兵团 第29摩托化步兵团 第8坦克团 第8炮兵团 第8防空火箭团 第8侦察营 第8地地导弹营 第8工兵营 第19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第20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第5导弹旅 德门 第5地空导弹旅 新布兰登堡 第34直升机团 布兰登堡 第5工兵旅 新布兰登堡 第5反坦克营 新布兰登堡东德第3集团军指挥部 莱比锡 第7坦克师 A级 德累斯顿 第14坦克团 施普伦伯格 第15坦克团 科特布斯 第16坦克团 格洛森海因 第7摩托化步兵团 马林伯格 第7炮兵团 弗兰肯伯格 第7防空火箭团 蔡特海因 第7侦察营 德累斯顿 第7地地导弹营 蔡特海因 第7工兵营 德累斯顿 第4摩托化步兵师 A级 爱尔福特 第4坦克团 戈萨 第22摩托化步兵团 米尔豪森 第23摩托化步兵团 巴特萨尔聪根 第24摩托化步兵团 爱尔福特 第4炮兵团 爱尔福特 第4防空火箭团 爱尔福特 第4侦察营 巴特萨尔聪根 第4地地导弹营 爱尔福特 第4工兵营 爱尔福特 第4反坦克营 爱尔福特 第11摩托化步兵师 A级 哈勒 第11坦克团 松德斯豪森 第16摩托化步兵团 巴特弗兰肯豪森 第17摩托化步兵团 哈勒 第18摩托化步兵团 威森菲尔斯 第11炮兵团 比特菲尔德 第11防空火箭团 威森菲尔斯 第11侦察营 巴特弗兰肯豪森 第11地地导弹营 海姆斯多夫 第11工兵营 哈勒 第11反坦克营 哈勒 第6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第10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第17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 第3导弹旅 海姆斯多夫 第3地空导弹旅 莱比锡 第57直升机团 卑斯波尔 第3工兵旅 哈勒 第3反坦克团 哈勒东德国家人民军直属 第2近卫摩托化步兵团 A级 第40伞降突击团 A级 勒宁 东德 1个炮兵团 5个工兵团 1个火箭炮营 6个边防团正对北约北方集团军群 6个边防团正对北约中央集团军群 6个边防团正对波兰东德人民空军 第1防空师 科特布斯 4个歼击机团 第1 3 7 8 45架米格 29 90架米格 23 45架米格 21 每团45架 第31防空导弹团 第41防空导弹旅 第51防空导弹旅 第3防空师 多伦哈根 2个歼击机团 第2 9 45架米格 23 45架米格 21 每团45架 第13防空导弹团 第23防空导弹团 第43防空导弹旅 第37歼击轰炸机团 第47战术侦察机中队 第87战术侦察机中队注釋 编辑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由美 英 法三國的佔領區所組成 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由蘇佔區組成 當中前者定都波昂 而後者定都東柏林 柏林亦同時分為東 西柏林兩部份 前者為蘇聯軍事佔領區 而後者是英美法三國的軍事佔領區 Army of Unity Embassy of Germany Canberra 英语 Embassy of Germany Canberra 2020 2021 05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5 據統計數字 在柏林圍牆建立至拆除的期間 共有3221人被捕 260人受傷 239人死亡 華沙條約 列明 若組織內其中一個國家被敵對陣營所攻擊 其他的成員國需要對該國給予援助 包括武力增援 相關條目 编辑费利克斯 捷尔任斯基警卫团 魏玛防衛軍 德國國防軍 德國聯邦國防軍 冷戰 華沙公約組織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參考資料 编辑Die Volksmarine der DDR Siegfried Breyer Peter Joachim Lapp Bernard amp Graefe Koblenz 1985 ISBN 3 763 75423 7 Atlas of World History Edited by Barry Cunliffe Sandcastle Books Press ISBN 0 9552478 7 X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國家人民軍 英文 國家人民軍歷史 德文 國家人民軍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國家人民軍 amp oldid 7419114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