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十二使徒号战列舰

“十二使徒”号战列舰(俄語:Двенадцать апостолов羅馬化:Dvenadsat Apostolov直译:十二使徒[b]是为俄罗斯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前无畏舰,也是该舰级唯一一艘军舰。该舰于1893年加入黑海舰队,但直到1894年才完成整备并正式开始服役。1905年,该舰曾参与尝试夺回发生兵变的“波将金”号战列舰的行动。1911年该舰退役并解除武装,隔年被改装成一艘潜艇母舰。该舰于1918年在塞瓦斯托波尔被德军俘获,并于12月被移交给协约国,此后一直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1920年俄国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被遗弃,随后在俄国内战中曾被对战双方轮番俘获。

1893年的“十二使徒”号石版画
概况
名称 Двенадцать апостолов
使用者  俄羅斯帝國海軍
前级 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级
次级 “纳瓦林”号
建造期 1888-1892年
运行期 1893-1911年
规划数 2
完成数 1
取消数 1
报废数 1
历史
俄罗斯帝国
艦名 Двенадцать апостолов
艦名出處 耶稣·基督的十二使徒
使用者 俄罗斯帝国海军
下订日 1887年11月12日[a]
建造者 尼古拉耶夫海军部造船厂英语Mykolayiv Shipyard
動工日 1889年8月21日
下水日 1890年9月13日
完工日 1892年12月
退役日 1911年4月1日
启用 1893年6月17日
更名 1914年9月4日,“布洛克希夫8”号(Blokshiv No. 8
结局 1931年1月28日,出售并拆解
技术数据
艦型 前无畏舰
排水量 8,710長噸(8,850公噸
全長 342英尺(104.2米) (o/a)
全寬 60英尺(18.3米)
吃水 27英尺6英寸(8.4米)
動力輸出
  • 8座圆柱形锅炉英语Scotch marine boiler
  • 8,500 ihp(6,338 kW
動力來源 2轴,2台三胀往复蒸汽机英语triple-expansion steam engine
速度 14.5(26.9公里每小時;16.7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续航1,900 nmi(3,500 km;2,200 mi)
乘員 599
武器裝備
  • 2座双联12英寸(305 mm)炮
  • 4门单装6英寸(152 mm)炮
  • 12门单装47 mm(1.9英寸)炮
  • 4门五管37 mm(1.5英寸)转轮炮
  • 10门单装37 mm(1.5英寸)炮
  • 6具15英寸(381 mm)鱼雷发射管
装甲
  • 复合装甲
  • 水线装甲带:12—14英寸(305—356毫米)
  • 甲板:2—3英寸(51—76毫米)
  • 炮座:10—12英寸(254—305毫米)
  • 炮座罩:2.5英寸(64毫米)
  • 指挥塔:8英寸(203毫米)
  • 水密舱壁:9—12英寸(229—305毫米)

1925年,在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时,“十二使徒”号被用作电影中“波将金”号的替身,1931年该舰最终被拆解

设计 编辑

“十二使徒”号最初是黑海舰队订购的两艘同舰级战列舰之一。但是该舰级二号舰被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中标,因而最终只有“十二使徒”号开始建造。该舰最初的武器装备规划是8门9英寸(229毫米)炮,其中4门安装在两座双联炮塔中,其余几门放在舰体中央的炮廓英语Casemate内。在1888年初开始建造船体之后,俄国海军技术委员会在当年9月决定将水线装甲带的厚度从13英寸(330毫米)增加到14英寸(356毫米),并由此额外增加75長噸(76公噸排水量。由于委员会认为该舰设计案中的舰首过重,还决定将前炮塔向后移动7英尺8英寸(2.3米),并修改武器装备为安装在舰体两端双联炮座内的4门12英寸(305毫米)炮,另有4门6英寸(150毫米)炮则安装在一座缩短的炮廓内。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包括增加的装甲,使得舰体总排水量增加了100長噸(102公噸)。[2]

总体特征 编辑

“十二使徒”号水线长335英尺6英寸(102.3米),全长342英尺(104.2米),舷宽60英尺(18.3米),吃水深27英尺6英寸(8.4米)。该舰的确切排水量从来没有测量过,但估计为8,710長噸(8,850公噸),比设计的8,076長噸(8,206公噸)超出600長噸(610公噸)。[3]

该舰的舰体形状与皇帝亚历山大二级相类似,但安装有一具4英尺(1.2米)长的撞角。船体内由十一个横向和一个中线纵向水密舱壁区隔,船底有一个完整的35.4英寸(900毫米)深双层底英语Double bottom。该舰的稳心高度为2.62英尺(80厘米)。在1894年10月的一次风暴中,尽管“十二使徒”号翻滚严重,舱口和舱盖都出现了漏水,但还是展现出了比老式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更好的耐波性能[4]。海军历史学家N·J·M·坎贝尔(N.J.M.Campbell)评价该舰比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级要出色得多[5]

“十二使徒”号装有两台由波罗的海造船厂制造的三缸垂直三胀蒸汽机,设计总输出功率8,500匹指示馬力(6,338千瓦特[6]。八座圆柱形锅炉为发动机提供蒸汽,驱动两具5.26米(17英尺)直径的螺旋桨[7]。在1894年9月的海试中,在1894年9月的海试中,该舰的动力装置输出达到了8,758匹指示馬力(6,531千瓦特),并在强制通风下达到了最高速度15.2(28.2公里每小時;17.5英里每小時),而正常通风情况下速度大约是14.5節(26.9公里每小時;16.7英里每小時)。在初次进行引擎试验后,为了提高吸气效率并保持上层建筑不受烟囱排气的影响,该舰的烟囱被提高了12英尺6英寸(3.81米)。满载着710長噸(720公噸)煤的情况下,该舰可以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驶1,900海里(3,500公里;2,200英里)。“十二使徒”号还有六台西门子发电机,总输出功率540千瓦特(720匹馬力)[8]

武器和防护 编辑

 
“十二使徒”号的平面图和左侧图,主炮标记为“A”,副炮标记为“D”,出自1900年版的《简氏战舰》

“十二使徒”号的主要武器装备包括两组30倍径12英寸(305毫米)奥布霍夫1877型火炮,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双联炮座上。炮管设计转向最大仰角+15°,俯角可到-5°,横向270°。每门炮备弹66发[3],使用731.3英磅(331.7公斤)炮弹,初速为1,870英尺每秒(570米每秒),炮口6°仰角时射程为5,570碼(5,090米)[9]。开炮频率为每五分钟一发,但如果舰体倾斜角度超过5°,装弹机械就无法正常工作[4]

四门35倍径6英寸(152毫米)1877型火炮被放置在中央炮台的枢轴架上。舰体的两侧面向内倾斜,以提供轴向火力支持。它们总共可以横向转向100°,而每门炮都有130度的射击弧度。这几门炮各备弹130发[4]。所用炮弹重达91.5英磅(41.5公斤)、炮口初速为2,300英尺每秒(700米每秒)[10]。为了防御鱼雷艇,舰上安装了12门47毫米(1.9英寸)霍奇基斯机炮英语Hotchkiss gun,安装在舰体或上层建筑的炮膛里。这些霍奇基斯炮使用3.2英磅(1.5公斤)炮弹,炮口初速为1,867英尺每秒(569米每秒)[11]。两门5管37毫米(1.5英寸)霍奇基斯旋转加农炮安装在上层建筑的前端,另外两门安装在第二个烟囱后面的平台上。在前桅的战斗桅楼英语Top (sailing ship)安装了6门单管炮,在上层建筑的末端安装了两个小炮膛。其余两门炮的位置未知,可能是作为舰上的小艇所装备的武器[4]。“十二使徒”号另外还装备有6具15英寸(381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和舰尾各一具,两舷各装有两具[12]

该舰主要使用由英国谢菲尔德凯莫尔·莱尔德造船厂英语Cammell Laird所提供的复合装甲英语Compound armour。主水线装甲带的最大厚度为14英寸(356毫米),主要敷设在推进舱室两侧,但到弹药库两侧时减薄到12英寸,而下边缘只有7—8英寸(178—203毫米)厚。这片装甲带有228英尺8英寸(70米)长,5英尺6英寸(1.68米)高,但因为超重,其中大部分(约4英尺3英寸(1.3米))低于实际吃水线。9—12英寸(229—305毫米)厚的水密舱壁为舰体的重要部位提供横向防护。较低的炮廓装甲长214英尺(65.2米),厚12英寸。其上是5英寸(127毫米)钢板所保护的6英寸炮。炮塔装甲厚10—12英寸(254—305毫米)。最初设计的炮塔是开放式的,但可能在1893年又加装了2.5英寸(64毫米)厚的半球形盖。指挥塔被8英寸厚的钢制装甲包覆。[12]

舰历 编辑

“十二使徒”号是在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海军部造船厂建造的。该舰于1889年8月21日铺设龙骨,1890年9月13日下水,1892年5月11日航行到塞瓦斯托波尔进行舾装。该舰于1893年6月17日加入舰队,12月正式竣工,但直到1894年才完全准备好服役[13]。1895年,该舰被用来测试由A·P·伊格鲁莫夫(A. P. Ygrumov)中尉发明的一种新型轨道布雷系统,同时也用来评估反鱼雷网及其炸药的当量。在这最后一次试验中,该舰展开反鱼雷网后,接受鱼雷射击[14]。1903年,舰上一门未知口径的炮发生了爆炸,导致一人死亡,两人受伤[15]

1905年6月30日,“十二使徒”号参与了夺回发生舰员兵变的俄国战列舰“波将金”号的任务,但最终失败[15]。作战中,该舰试图撞击“波将金”号,但舰上同情兵变的水手们将引擎反转,并阻止了“十二使徒”号的指挥官科兰兹引爆该舰以炸沉“波将金”号的企图[16]

塞瓦斯托波尔港务局在1904年提议给该舰安装贝尔维尔锅炉英语Belleville boiler,但是这个计划被改为换装战列舰“切斯马”号上拆下的锅炉。三年后,海军总参谋部提议两座炮塔中安装4门10英寸炮,而炮廓中的几门6英寸大炮则换新。据估计,这项计划将花费1,275,000卢布,而且只会增加15長噸(15公噸)的排水量。但海军技术委员会认为,鉴于该舰过时的布局,这项计划是一种浪费。1909年,总参谋部提出了另一项议案,即用较小口径的舰炮对该舰进行重新装备,使其成为一艘警备舰英语Guard ship,用来防御敌方轻型部队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这个提议最初在1909年6月得到了时任海军部长、海军上将伊万·格里戈罗维奇英语Ivan Grigorovich的批准,但后来被撤销。[17]

“十二使徒”号于1911年4月1日被移交塞瓦斯托波尔港务局,从海军名单上除名,并于4月15日解除武装[15]。该舰先是在1912年成为一艘固定的潜艇母舰[7]。而后在1914年9月4日被更名为“布洛克希夫8”号,用于港口作业。1918年5月,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被德军俘虏,并于1918年12月被移交给协约国。在俄国内战期间,该舰先是被布尔什维克俘获,然后又被白军俘获。最终在1920年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被遗弃[15]。第二年,舰上的推进装置被拆除[7]。据记载,在1931年1月28日被当作废品出售之前,该舰曾在1925年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时被用作“波将金”号的替身,彼时该舰还是一艘水雷趸船[15]

脚注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本条目中使用的所有日期均为新历
  2. ^ 译名参考自《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1]

引文 编辑

  1. ^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 1983年,第665页
  2. ^ McLaughlin 2003,第47–48頁
  3. ^ 3.0 3.1 McLaughlin 2003,第46, 48頁
  4. ^ 4.0 4.1 4.2 4.3 McLaughlin 2003,第48頁
  5. ^ Campbell 1979,第179頁
  6. ^ McLaughlin 2003,第46頁
  7. ^ 7.0 7.1 7.2 Arbuzov 1992,第388頁
  8. ^ McLaughlin 2003,第49, 52頁
  9. ^ Friedman 2011,第251頁
  10. ^ Campbell 1978,第49頁
  11. ^ Friedman 2011,第118頁
  12. ^ 12.0 12.1 McLaughlin 2003,第49頁
  13. ^ McLaughlin 2003,第46, 52頁
  14. ^ Arbuzov 1992,第381, 387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McLaughlin 2003,第52頁
  16. ^ Bascomb 2007,第184頁
  17. ^ Arbuzov 1992,第387頁

参考书目 编辑

  • Arbuzov, Vladimir V. The Battleship Dvenadstadt Apostolov. Warship International. 1992, XXIX (4): 368–388. ISSN 0043-0374 (英语). 
  • Bascomb, Neal. Red Mutiny: Eleven Fateful Days on the Battleship Potemki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7. ISBN 978-0-618-59206-7 (英语). 
  • Campbell, N. J. M. Preston, Antony , 编. Warship 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8: 46–49. ISBN 0-87021-976-6 (英语). 
  • Campbell, N. J. M.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 编. Russia . New York: Mayflower Books. 1979: 170–217. ISBN 0-8317-0302-4 (英语).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UK: Seaforth.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英语). 
  • McLaughlin, Stephen. Russian & Soviet Battleshi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5750-481-4 (英语). 
  • (美)唐纳德·W·米切尔.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 由朱协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08. CSBN 11017·598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Dvenadsat Apostolov (ship, 1892)
  • Russian naval site (俄語)
  • Black Sea Fleet (俄語)

十二使徒号战列舰, 十二使徒, 号战列舰, 俄語, Двенадцать, апостолов, 羅馬化, dvenadsat, apostolov, 直译, 十二使徒, 是为俄罗斯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前无畏舰, 也是该舰级唯一一艘军舰, 该舰于1893年加入黑海舰队, 但直到1894年才完成整备并正式开始服役, 1905年, 该舰曾参与尝试夺回发生兵变的, 波将金, 号战列舰的行动, 1911年该舰退役并解除武装, 隔年被改装成一艘潜艇母舰, 该舰于1918年在塞瓦斯托波尔被德军俘获, 并于12月被移交给协约国, . 十二使徒 号战列舰 俄語 Dvenadcat apostolov 羅馬化 Dvenadsat Apostolov 直译 十二使徒 b 是为俄罗斯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前无畏舰 也是该舰级唯一一艘军舰 该舰于1893年加入黑海舰队 但直到1894年才完成整备并正式开始服役 1905年 该舰曾参与尝试夺回发生兵变的 波将金 号战列舰的行动 1911年该舰退役并解除武装 隔年被改装成一艘潜艇母舰 该舰于1918年在塞瓦斯托波尔被德军俘获 并于12月被移交给协约国 此后一直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 1920年俄国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被遗弃 随后在俄国内战中曾被对战双方轮番俘获 1893年的 十二使徒 号石版画概况名称Dvenadcat apostolov使用者 俄羅斯帝國海軍前级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级次级 纳瓦林 号建造期1888 1892年运行期1893 1911年规划数2完成数1取消数1报废数1历史俄罗斯帝国艦名Dvenadcat apostolov艦名出處耶稣 基督的十二使徒使用者俄罗斯帝国海军下订日1887年11月12日 a 建造者尼古拉耶夫海军部造船厂 英语 Mykolayiv Shipyard 動工日1889年8月21日下水日1890年9月13日完工日1892年12月退役日1911年4月1日启用1893年6月17日更名1914年9月4日 布洛克希夫8 号 Blokshiv No 8 结局1931年1月28日 出售并拆解技术数据艦型前无畏舰排水量8 710長噸 8 850公噸 全長342英尺 104 2米 o a 全寬60英尺 18 3米 吃水27英尺6英寸 8 4米 動力輸出8座圆柱形锅炉 英语 Scotch marine boiler 8 500 ihp 6 338 kW 動力來源2轴 2台三胀往复蒸汽机 英语 triple expansion steam engine 速度14 5節 26 9公里每小時 16 7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10節 19公里每小時 12英里每小時 航速下续航1 900 nmi 3 500 km 2 200 mi 乘員599武器裝備2座双联12英寸 305 mm 炮 4门单装6英寸 152 mm 炮 12门单装47 mm 1 9英寸 炮 4门五管37 mm 1 5英寸 转轮炮 10门单装37 mm 1 5英寸 炮 6具15英寸 381 mm 鱼雷发射管装甲复合装甲 水线装甲带 12 14英寸 305 356毫米 甲板 2 3英寸 51 76毫米 炮座 10 12英寸 254 305毫米 炮座罩 2 5英寸 64毫米 指挥塔 8英寸 203毫米 水密舱壁 9 12英寸 229 305毫米 1925年 在导演谢尔盖 爱森斯坦拍摄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 时 十二使徒 号被用作电影中 波将金 号的替身 1931年该舰最终被拆解 目录 1 设计 1 1 总体特征 1 2 武器和防护 2 舰历 3 脚注 3 1 注释 3 2 引文 4 参考书目 5 外部链接设计 编辑 十二使徒 号最初是黑海舰队订购的两艘同舰级战列舰之一 但是该舰级二号舰被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中标 因而最终只有 十二使徒 号开始建造 该舰最初的武器装备规划是8门9英寸 229毫米 炮 其中4门安装在两座双联炮塔中 其余几门放在舰体中央的炮廓 英语 Casemate 内 在1888年初开始建造船体之后 俄国海军技术委员会在当年9月决定将水线装甲带的厚度从13英寸 330毫米 增加到14英寸 356毫米 并由此额外增加75長噸 76公噸 排水量 由于委员会认为该舰设计案中的舰首过重 还决定将前炮塔向后移动7英尺8英寸 2 3米 并修改武器装备为安装在舰体两端双联炮座内的4门12英寸 305毫米 炮 另有4门6英寸 150毫米 炮则安装在一座缩短的炮廓内 总的来说这些变化 包括增加的装甲 使得舰体总排水量增加了100長噸 102公噸 2 总体特征 编辑 十二使徒 号水线长335英尺6英寸 102 3米 全长342英尺 104 2米 舷宽60英尺 18 3米 吃水深27英尺6英寸 8 4米 该舰的确切排水量从来没有测量过 但估计为8 710長噸 8 850公噸 比设计的8 076長噸 8 206公噸 超出600長噸 610公噸 3 该舰的舰体形状与皇帝亚历山大二级相类似 但安装有一具4英尺 1 2米 长的撞角 船体内由十一个横向和一个中线纵向水密舱壁区隔 船底有一个完整的35 4英寸 900毫米 深双层底 英语 Double bottom 该舰的稳心高度为2 62英尺 80厘米 在1894年10月的一次风暴中 尽管 十二使徒 号翻滚严重 舱口和舱盖都出现了漏水 但还是展现出了比老式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更好的耐波性能 4 海军历史学家N J M 坎贝尔 N J M Campbell 评价该舰比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级要出色得多 5 十二使徒 号装有两台由波罗的海造船厂制造的三缸垂直三胀蒸汽机 设计总输出功率8 500匹指示馬力 6 338千瓦特 6 八座圆柱形锅炉为发动机提供蒸汽 驱动两具5 26米 17英尺 直径的螺旋桨 7 在1894年9月的海试中 在1894年9月的海试中 该舰的动力装置输出达到了8 758匹指示馬力 6 531千瓦特 并在强制通风下达到了最高速度15 2節 28 2公里每小時 17 5英里每小時 而正常通风情况下速度大约是14 5節 26 9公里每小時 16 7英里每小時 在初次进行引擎试验后 为了提高吸气效率并保持上层建筑不受烟囱排气的影响 该舰的烟囱被提高了12英尺6英寸 3 81米 满载着710長噸 720公噸 煤的情况下 该舰可以以10節 19公里每小時 12英里每小時 的速度行驶1 900海里 3 500公里 2 200英里 十二使徒 号还有六台西门子发电机 总输出功率540千瓦特 720匹馬力 8 武器和防护 编辑 nbsp 十二使徒 号的平面图和左侧图 主炮标记为 A 副炮标记为 D 出自1900年版的 简氏战舰 十二使徒 号的主要武器装备包括两组30倍径12英寸 305毫米 奥布霍夫1877型火炮 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双联炮座上 炮管设计转向最大仰角 15 俯角可到 5 横向270 每门炮备弹66发 3 使用731 3英磅 331 7公斤 炮弹 初速为1 870英尺每秒 570米每秒 炮口6 仰角时射程为5 570碼 5 090米 9 开炮频率为每五分钟一发 但如果舰体倾斜角度超过5 装弹机械就无法正常工作 4 四门35倍径6英寸 152毫米 1877型火炮被放置在中央炮台的枢轴架上 舰体的两侧面向内倾斜 以提供轴向火力支持 它们总共可以横向转向100 而每门炮都有130度的射击弧度 这几门炮各备弹130发 4 所用炮弹重达91 5英磅 41 5公斤 炮口初速为2 300英尺每秒 700米每秒 10 为了防御鱼雷艇 舰上安装了12门47毫米 1 9英寸 霍奇基斯机炮 英语 Hotchkiss gun 安装在舰体或上层建筑的炮膛里 这些霍奇基斯炮使用3 2英磅 1 5公斤 炮弹 炮口初速为1 867英尺每秒 569米每秒 11 两门5管37毫米 1 5英寸 霍奇基斯旋转加农炮安装在上层建筑的前端 另外两门安装在第二个烟囱后面的平台上 在前桅的战斗桅楼 英语 Top sailing ship 安装了6门单管炮 在上层建筑的末端安装了两个小炮膛 其余两门炮的位置未知 可能是作为舰上的小艇所装备的武器 4 十二使徒 号另外还装备有6具15英寸 381毫米 鱼雷发射管 舰首和舰尾各一具 两舷各装有两具 12 该舰主要使用由英国谢菲尔德的凯莫尔 莱尔德造船厂 英语 Cammell Laird 所提供的复合装甲 英语 Compound armour 主水线装甲带的最大厚度为14英寸 356毫米 主要敷设在推进舱室两侧 但到弹药库两侧时减薄到12英寸 而下边缘只有7 8英寸 178 203毫米 厚 这片装甲带有228英尺8英寸 70米 长 5英尺6英寸 1 68米 高 但因为超重 其中大部分 约4英尺3英寸 1 3米 低于实际吃水线 9 12英寸 229 305毫米 厚的水密舱壁为舰体的重要部位提供横向防护 较低的炮廓装甲长214英尺 65 2米 厚12英寸 其上是5英寸 127毫米 钢板所保护的6英寸炮 炮塔装甲厚10 12英寸 254 305毫米 最初设计的炮塔是开放式的 但可能在1893年又加装了2 5英寸 64毫米 厚的半球形盖 指挥塔被8英寸厚的钢制装甲包覆 12 舰历 编辑 十二使徒 号是在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海军部造船厂建造的 该舰于1889年8月21日铺设龙骨 1890年9月13日下水 1892年5月11日航行到塞瓦斯托波尔进行舾装 该舰于1893年6月17日加入舰队 12月正式竣工 但直到1894年才完全准备好服役 13 1895年 该舰被用来测试由A P 伊格鲁莫夫 A P Ygrumov 中尉发明的一种新型轨道布雷系统 同时也用来评估反鱼雷网及其炸药的当量 在这最后一次试验中 该舰展开反鱼雷网后 接受鱼雷射击 14 1903年 舰上一门未知口径的炮发生了爆炸 导致一人死亡 两人受伤 15 1905年6月30日 十二使徒 号参与了夺回发生舰员兵变的俄国战列舰 波将金 号的任务 但最终失败 15 作战中 该舰试图撞击 波将金 号 但舰上同情兵变的水手们将引擎反转 并阻止了 十二使徒 号的指挥官科兰兹引爆该舰以炸沉 波将金 号的企图 16 塞瓦斯托波尔港务局在1904年提议给该舰安装贝尔维尔锅炉 英语 Belleville boiler 但是这个计划被改为换装战列舰 切斯马 号上拆下的锅炉 三年后 海军总参谋部提议两座炮塔中安装4门10英寸炮 而炮廓中的几门6英寸大炮则换新 据估计 这项计划将花费1 275 000卢布 而且只会增加15長噸 15公噸 的排水量 但海军技术委员会认为 鉴于该舰过时的布局 这项计划是一种浪费 1909年 总参谋部提出了另一项议案 即用较小口径的舰炮对该舰进行重新装备 使其成为一艘警备舰 英语 Guard ship 用来防御敌方轻型部队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 这个提议最初在1909年6月得到了时任海军部长 海军上将伊万 格里戈罗维奇 英语 Ivan Grigorovich 的批准 但后来被撤销 17 十二使徒 号于1911年4月1日被移交塞瓦斯托波尔港务局 从海军名单上除名 并于4月15日解除武装 15 该舰先是在1912年成为一艘固定的潜艇母舰 7 而后在1914年9月4日被更名为 布洛克希夫8 号 用于港口作业 1918年5月 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被德军俘虏 并于1918年12月被移交给协约国 在俄国内战期间 该舰先是被布尔什维克俘获 然后又被白军俘获 最终在1920年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被遗弃 15 第二年 舰上的推进装置被拆除 7 据记载 在1931年1月28日被当作废品出售之前 该舰曾在1925年谢尔盖 爱森斯坦拍摄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 时被用作 波将金 号的替身 彼时该舰还是一艘水雷趸船 15 脚注 编辑 nbsp 俄罗斯主题 nbsp 战争主题 注释 编辑 本条目中使用的所有日期均为新历 译名参考自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 1 引文 编辑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 1983年 第665页 McLaughlin 2003 第47 48頁 3 0 3 1 McLaughlin 2003 第46 48頁 4 0 4 1 4 2 4 3 McLaughlin 2003 第48頁 Campbell 1979 第179頁 McLaughlin 2003 第46頁 7 0 7 1 7 2 Arbuzov 1992 第388頁 McLaughlin 2003 第49 52頁 Friedman 2011 第251頁 Campbell 1978 第49頁 Friedman 2011 第118頁 12 0 12 1 McLaughlin 2003 第49頁 McLaughlin 2003 第46 52頁 Arbuzov 1992 第381 387頁 15 0 15 1 15 2 15 3 15 4 McLaughlin 2003 第52頁 Bascomb 2007 第184頁 Arbuzov 1992 第387頁参考书目 编辑Arbuzov Vladimir V The Battleship Dvenadstadt Apostolov Warship International 1992 XXIX 4 368 388 ISSN 0043 0374 英语 Bascomb Neal Red Mutiny Eleven Fateful Days on the Battleship Potemki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7 ISBN 978 0 618 59206 7 英语 Campbell N J M Preston Antony 编 Warship 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8 46 49 ISBN 0 87021 976 6 英语 Campbell N J M Chesneau Roger amp Kolesnik Eugene M 编 Russia nbsp New York Mayflower Books 1979 170 217 ISBN 0 8317 0302 4 英语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UK Seaforth 2011 ISBN 978 1 84832 100 7 英语 McLaughlin Stephen Russian amp Soviet Battleshi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 55750 481 4 英语 美 唐纳德 W 米切尔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 由朱协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08 CSBN 11017 598 中文 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 nbsp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Dvenadsat Apostolov ship 1892 Russian naval site 俄語 Black Sea Fleet 俄語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十二使徒号战列舰 amp oldid 8219778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