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劉師知

劉師知(?—567年),本名劉師智,為避諱梁敬帝的名字而改名[1]沛國相縣[2][3]南梁南陳官员。

劉師知的祖父劉奚之是南齊晉安王蕭子懋的諮議參軍、淮南太守,有善政得齊武帝手詔經常獲褒賞;父親劉景彥則是南梁的尚書左丞、司農卿。他好學有當政才能,廣泛涉獵書史,練習文筆,熟悉禮儀,尚書的事都十分了解悉。南梁時曾擔任王府參軍。紹泰初年陳霸先輔政,任命劉師知為中書舍人,掌管詔令。當時戰亂剛剛平息,缺少禮儀,陳霸先擔任丞相、加九錫及受禪稱帝的儀式皆梁敬帝由他定制。梁敬帝在宮殿內經常由劉師知侍奉,到梁敬帝即將被害時,劉師知欺騙他出來,梁敬帝發現了就繞過床邊說:「劉師知你出賣我,陳霸先謀反;我根本不用當皇帝,為何要殺我?」劉師知拉著梁敬帝衣服,由行兇者殺死。事成後他向陳霸先說:「事情完了。」陳霸先回應:「你忠於我,之後不要背叛。」他不說話。南陳建立後,他仍為舍人;他個性散漫,不順從他人,雖然沒有轉官,但仍獲重用,他的建議都有增益[2][3]

陳霸先逝世,喪禮六天後需要穿著成服,朝廷大臣商議大行皇帝靈座守靈人之衣服制度。博士沈文阿認為應穿著吉服,劉師知回應:「既然穿著成服,應該具備喪禮的禮儀,靈筵和衣服器物都應該簡樸。現在雖然沒有大行皇帝的守靈人,但以前梁朝昭明太子過世,守靈人都穿縗斬,只有盔甲依舊,可以作參考。我認為六天成服的守靈人要穿縗斬。」中書舍人蔡景歷也說:「雖然不完全準確,唯按照山陵的禮儀,成服只有凶禮並無吉禮,守靈人不可以佩戴玉飾和貂尾,考慮禮儀,應穿著縗斬。」中書舍人江德藻謝岐等人也認同劉師知的議論[4][5]

沈文阿特援引晉朝劉宋的山陵禮儀認為守靈人可穿吉服,不認同劉師知的看法;由於二人意見不同,於是找尚書左丞徐陵決斷。徐陵說:「梓宮祭祀於山陵,靈筵祭祀於宗廟,有此分別才會知道吉凶。根據《山陵鹵簿》吉部伍中,公卿級別以下指路人,與武賁、鼓吹、執蓋、奉車都穿上吉服,守靈人怎會獨自穿上縗絰呢?如果說公卿、小官也穿喪服,那麼和梓宮隊列有何差別?若說禮樂用吉禮,官吏卻用凶禮,怎可能容許坐華蓋穿喪服;戴麻布卻坐在玉輅呢?我認同博士的意見。」[6][7]。劉師知就採用王俭《喪服明記》反駁,謝岐和蔡景歷一同附和,而江德藻就提出諮詢八座袁樞張種周弘正、周弘讓、沈炯孔奐,他們亦認同劉師知。最後二人上奏陳文帝,陳文帝採納劉師知的見解[8][9]

其後他遷轉為鴻臚卿,仍然擔任舍人,在天嘉元年(560年)被免官。陳文帝曾下令劉師知撰寫起居注,自永定二年(558年)秋天至天嘉元年冬天,編訂為十卷。之後朝廷再起用他為中書舍人,掌管詔令。天康元年(566年)陳文帝病重,他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人入宮侍奉醫藥。文帝去世,預先接受顧命。陳頊擔任尚書令時,劉師知入朝輔政,光大元年(567年),他和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讓陳頊回到東府,事發後在北獄被賜死[10][11]

引用 编辑

  1.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師知本名師智,以與敬帝諱同,改焉。
  2. ^ 2.0 2.1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劉師知,沛國相人也。家世素族。祖奚之,齊晉安王諮議參軍,淮南太守,有能政,齊武帝手詔頻褒賞。父景彥,梁尚書左丞、司農卿。師知好學,有當世才。博涉書史,工文筆,善儀體,臺閣故事,多所詳悉。梁世歷王府參軍。紹泰初,高祖入輔,以師知為中書舍人,掌詔誥。是時兵亂之後,禮儀多闕,高祖為丞相及加九錫并受禪,其儀注並師知所定焉。高祖受命,仍為舍人。性疏簡,與物多忤,雖位宦不遷,而委任甚重,其所獻替,皆有弘益。
  3. ^ 3.0 3.1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劉師知,沛國相人也。家本素族。祖奚之,齊淮南太守,以善政聞。父景彥,梁司農卿。……好學,有當務才,博涉書傳,工文筆,善儀體,台閣故事,多所詳悉。紹泰初,陳武帝入輔,以師知為中書舍人,掌詔誥。時兵亂後,朝儀多闕,武帝為丞相及加九錫並受禪,其儀注多師知所定。梁敬帝在內殿,師知常侍左右。及將加害,師知詐帝令出,帝覺,遶床走曰:「師知賣我,陳霸先反。我本不須作天子,何意見殺。」師知執帝衣,行事者加刃焉。既而報陳武帝曰:「事已了。」武帝曰:「卿乃忠於我,後莫復爾。」師知不對。武帝受命,仍兼舍人。性疏簡,與物多忤,雖位宦不遷,而任遇甚重,其所獻替,皆有弘益。
  4.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及高祖崩,六日成服,朝臣共議大行皇帝靈座俠御人所服衣服吉凶之制,博士沈文阿議,宜服吉服。師知議云:「既稱成服,本備喪禮,靈筵服物,皆悉縞素。今雖無大行俠御官事,按梁昭明太子薨,成服俠侍之官,悉著縗斬,唯著鎧不異,此即可擬。愚謂六日成服,俠靈座須服縗絰。」中書舍人蔡景歷亦云:「雖不悉準,按山陵有凶吉羽儀,成服唯凶無吉,文武俠御,不容獨鳴玉珥貂,情禮二三,理宜縗斬。」中書舍人江德藻、謝岐等並同師知議。
  5.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及武帝崩,六日成服,時朝臣共議大行皇帝靈座俠御人衣服吉凶之制,博士沈文阿議宜服吉,師知議云:「既稱成服,本備喪禮。案梁昭明太子薨,成服,俠侍之官,悉著衰斬,唯著鎧不異,此即可擬。愚謂六日成服,俠靈座須服衰絰。」中書舍人蔡景曆、江德藻、謝岐等同師知議。
  6.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文阿重議云:「檢晉、宋山陵儀:『靈輿梓宮降殿,各侍中奏。』又成服儀稱:『靈輿梓宮容俠御官及香橙。』又檢靈輿梓宮進止儀稱:『直靈俠御吉服,在吉鹵簿中。』又云:『梓宮俠御縗服,在凶鹵簿中。』是則在殿吉凶兩俠御也。」時以二議不同,乃啟取左丞徐陵決斷。陵云:「梓宮祔山陵,靈筵祔宗廟,有此分判,便驗吉凶。按山陵鹵簿吉部伍中,公卿以下導引者,爰及武賁、鼓吹、執蓋、奉車,並是吉服,豈容俠御獨為縗絰邪?斷可知矣。若言公卿胥吏並服縗苴,此與梓宮部伍有何差別?若言文物並吉,司事者凶,豈容衽絰而奉華蓋,縗衣而升玉輅邪?同博士議。」
  7.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時以二議不同,乃啟取左丞徐陵決斷。陵云:「案山陵鹵簿吉部伍中,公卿以下導引者,爰及武賁、鼓吹、執蓋、奉車,並是吉服,豈容俠禦獨為衰絰?若言公卿胥吏並服衰絰,此與梓宮部伍有何差別?若言文物並吉,司事者凶,豈容衽絰而奉華蓋,衰衣而升玉路邪?同博士議。」
  8.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師知又議曰:「左丞引梓宮祔山陵,靈筵祔宗廟,必有吉凶二部,成服不容上凶,博士猶執前斷,終是山陵之禮。若龍駕啟殯,鑾輿兼設,吉凶之儀,由來本備,準之成服,愚有未安。夫喪禮之制,自天子達。按王文憲喪服明記云:『官品第三,侍靈人二十。官品第四,下達士禮,侍靈之數,並有十人。皆白布褶,著白絹帽。內喪女侍數如外,而著齊縗。或問內外侍靈是同,何忽縗服有異?答云,若依君臣之禮,則外侍斬,內侍齊。頃世多故,禮隨事省。諸侯以下,臣吏蓋微,至於侍奉,多出義附,君臣之節不全,縗冠之費實闕,所以因其常服,止變帽而已。婦人侍者,皆是卑隸,君妾之道既純,服章所以備矣。』皇朝之典,猶自不然,以此而推,是知服斬。彼有侍靈,則猶俠御,既著白帽,理無彤服。且梁昭明儀注,今則見存,二文顯證,差為成準。且禮出人情,可得消息。凡人有喪,既陳筵机,繐帷靈扆,變其常儀,蘆箔草廬,即其凶禮。堂室之內,親賓具來,齊斬麻緦,差池哭次,玄冠不弔,莫非素服。豈見門生故吏,綃縠間趨,左姬右姜,紅紫相糅?況四海遏密,率土之情是同,三軍縞素,為服之制斯壹。遂使千門旦啟,非塗堊於彤闈,百僚戾止,變服麤於朱韍,而耀金在列,鳴玉節行,求之懷抱,固為未愜,準以禮經,彌無前事。豈可成服之儀,譬以山陵之禮?葬既始終已畢,故有吉凶之儀,所謂成服,本成喪禮,百司外內,皆變吉容,俠御獨不,何謂成服?若靈無俠御則已,有則必應縗服。」謝岐議曰:「靈筵祔宗廟,梓宮祔山陵,實如左丞議。但山陵鹵簿,備有吉凶,從靈輿者儀服無變,從梓宮者皆服苴縗。爰至士禮,悉同此制,此自是山陵之儀,非關成服。今謂梓宮靈扆,共在西階,稱為成服,亦無鹵簿,直是爰自胥吏,上至王公,四海之內,必備縗絰。案梁昭明太子薨,略是成例,豈容凡百士庶,悉皆服重,而侍中至於武衛,最是近官,反鳴玉紆青,與平吉不異?左丞既推以山陵事,愚意或謂與成服有殊。若爾日俠御,文武不異,維侍靈之人,主書、宣傳、齊幹、應敕,悉應不改。」蔡景歷又議云:「俠御之官,本出五百,爾日備服居廬,仍於本省,引上登殿,豈應變服貂玉?若別攝餘官,以充簪珥,則爾日便有不成服者。山陵自有吉凶二議,成服凶而不吉,猶依前議,同劉舍人。」德藻又議云:「愚謂祖葬之辰,始終永畢,達官有追贈,須表恩榮,有吉鹵簿,恐由此義,私家放效,因以成俗。上服本變吉為凶,理不應猶襲紈綺。劉舍人引王衛軍喪儀及檢梁昭明故事,此明據已審,博士、左丞乃各盡事衷,既未取證,須更詢詳,宜諮八座、詹事、太常、中丞及中庶諸通袁樞、張種、周弘正、弘讓、沈炯、孔奐。」時八座以下,並請:「案群議,斟酌舊儀,梁昭明太子喪成服儀注,明文見存,足為準的。成服日,侍官理不容猶從吉禮。其葬禮分吉,自是山陵之時,非關成服之日。愚謂劉舍人議於事為允。」陵重答云:「老病屬纊,不能多說,古人爭議,多成怨府,傅玄見尤於晉代,王商取陷於漢朝,謹自三緘,敬同高命。若萬一不死,猶得展言,庶與朝賢更申揚搉。」文阿猶執所見,眾議不能決,乃具錄二議奏聞,從師知議。
  9.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謝岐議曰:「靈筵祔宗廟,梓宮祔山陵,實如左丞議。但山陵鹵簿,備有吉凶,從靈輿者儀服無變,從梓宮者皆服苴衰,爰至士禮,悉同此制。此自是山陵之儀,非關成服。今謂梓宮靈扆,共在西階,稱為成服,亦無鹵簿,直是爰自胥吏,上至王公,四海之內,必備衰絰。案梁昭明太子薨,略是成例,豈容凡百士庶,悉皆服重,而侍中至於武衛,最是近官,反鳴玉紆青,與平吉不異?左丞既推以山陵事,愚意或謂與成服有殊。」陵重答云:「老病屬纊,不能多說。古人爭議,多成怨府,傅玄見尤于晉代,王商取陷於漢朝。謹自三緘,敬同高命。若萬一不死,猶得展言,庶與群賢,更申揚榷。」文阿猶執所見,眾議不能決,乃具錄二議奏聞,上從師知議。
  10.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尋遷鴻臚卿,舍人如故。天嘉元年,坐事免。初,世祖敕師知撰起居注,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年冬,為十卷。起為中書舍人,復掌詔誥。天康元年,世祖不豫,師知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入侍醫藥。世祖崩,預受顧命。及高宗為尚書令,入輔,光大元年,師知與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令高宗還東府,事覺,於北獄賜死。
  11.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遷鴻臚卿,舍人如故。天嘉元年,坐事免。尋起為中書舍人,復掌詔誥。天康元年,文帝不豫,師知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入侍醫藥。帝崩,豫顧命。宣帝入輔,師知與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令宣帝還東府,事覺,於北獄賜死。初,文帝敕師知撰起居注,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年為十卷。

延伸阅读 编辑

[]

  《陳書·卷16》,出自姚思廉陳書
  《南史/卷68》,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劉師知, 567年, 本名劉師智, 為避諱梁敬帝的名字而改名, 沛國相縣人, 南梁, 南陳官员, 的祖父劉奚之是南齊晉安王蕭子懋的諮議參軍, 淮南太守, 有善政得齊武帝手詔經常獲褒賞, 父親劉景彥則是南梁的尚書左丞, 司農卿, 他好學有當政才能, 廣泛涉獵書史, 練習文筆, 熟悉禮儀, 尚書的事都十分了解悉, 南梁時曾擔任王府參軍, 紹泰初年陳霸先輔政, 任命為中書舍人, 掌管詔令, 當時戰亂剛剛平息, 缺少禮儀, 陳霸先擔任丞相, 加九錫及受禪稱帝的儀式皆梁敬帝由他定制, 梁敬帝在宮殿內經常由侍奉, 到梁敬帝即將. 劉師知 567年 本名劉師智 為避諱梁敬帝的名字而改名 1 沛國相縣人 2 3 南梁 南陳官员 劉師知的祖父劉奚之是南齊晉安王蕭子懋的諮議參軍 淮南太守 有善政得齊武帝手詔經常獲褒賞 父親劉景彥則是南梁的尚書左丞 司農卿 他好學有當政才能 廣泛涉獵書史 練習文筆 熟悉禮儀 尚書的事都十分了解悉 南梁時曾擔任王府參軍 紹泰初年陳霸先輔政 任命劉師知為中書舍人 掌管詔令 當時戰亂剛剛平息 缺少禮儀 陳霸先擔任丞相 加九錫及受禪稱帝的儀式皆梁敬帝由他定制 梁敬帝在宮殿內經常由劉師知侍奉 到梁敬帝即將被害時 劉師知欺騙他出來 梁敬帝發現了就繞過床邊說 劉師知你出賣我 陳霸先謀反 我根本不用當皇帝 為何要殺我 劉師知拉著梁敬帝衣服 由行兇者殺死 事成後他向陳霸先說 事情完了 陳霸先回應 你忠於我 之後不要背叛 他不說話 南陳建立後 他仍為舍人 他個性散漫 不順從他人 雖然沒有轉官 但仍獲重用 他的建議都有增益 2 3 陳霸先逝世 喪禮六天後需要穿著成服 朝廷大臣商議大行皇帝靈座守靈人之衣服制度 博士沈文阿認為應穿著吉服 劉師知回應 既然穿著成服 應該具備喪禮的禮儀 靈筵和衣服器物都應該簡樸 現在雖然沒有大行皇帝的守靈人 但以前梁朝昭明太子過世 守靈人都穿縗斬 只有盔甲依舊 可以作參考 我認為六天成服的守靈人要穿縗斬 中書舍人蔡景歷也說 雖然不完全準確 唯按照山陵的禮儀 成服只有凶禮並無吉禮 守靈人不可以佩戴玉飾和貂尾 考慮禮儀 應穿著縗斬 中書舍人江德藻和謝岐等人也認同劉師知的議論 4 5 沈文阿特援引晉朝和劉宋的山陵禮儀認為守靈人可穿吉服 不認同劉師知的看法 由於二人意見不同 於是找尚書左丞徐陵決斷 徐陵說 梓宮祭祀於山陵 靈筵祭祀於宗廟 有此分別才會知道吉凶 根據 山陵鹵簿 吉部伍中 公卿級別以下指路人 與武賁 鼓吹 執蓋 奉車都穿上吉服 守靈人怎會獨自穿上縗絰呢 如果說公卿 小官也穿喪服 那麼和梓宮隊列有何差別 若說禮樂用吉禮 官吏卻用凶禮 怎可能容許坐華蓋穿喪服 戴麻布卻坐在玉輅呢 我認同博士的意見 6 7 劉師知就採用王俭 喪服明記 反駁 謝岐和蔡景歷一同附和 而江德藻就提出諮詢八座袁樞 張種 周弘正 周弘讓 沈炯 孔奐 他們亦認同劉師知 最後二人上奏陳文帝 陳文帝採納劉師知的見解 8 9 其後他遷轉為鴻臚卿 仍然擔任舍人 在天嘉元年 560年 被免官 陳文帝曾下令劉師知撰寫起居注 自永定二年 558年 秋天至天嘉元年冬天 編訂為十卷 之後朝廷再起用他為中書舍人 掌管詔令 天康元年 566年 陳文帝病重 他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人入宮侍奉醫藥 文帝去世 預先接受顧命 陳頊擔任尚書令時 劉師知入朝輔政 光大元年 567年 他和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讓陳頊回到東府 事發後在北獄被賜死 10 11 引用 编辑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師知本名師智 以與敬帝諱同 改焉 2 0 2 1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劉師知 沛國相人也 家世素族 祖奚之 齊晉安王諮議參軍 淮南太守 有能政 齊武帝手詔頻褒賞 父景彥 梁尚書左丞 司農卿 師知好學 有當世才 博涉書史 工文筆 善儀體 臺閣故事 多所詳悉 梁世歷王府參軍 紹泰初 高祖入輔 以師知為中書舍人 掌詔誥 是時兵亂之後 禮儀多闕 高祖為丞相及加九錫并受禪 其儀注並師知所定焉 高祖受命 仍為舍人 性疏簡 與物多忤 雖位宦不遷 而委任甚重 其所獻替 皆有弘益 3 0 3 1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劉師知 沛國相人也 家本素族 祖奚之 齊淮南太守 以善政聞 父景彥 梁司農卿 好學 有當務才 博涉書傳 工文筆 善儀體 台閣故事 多所詳悉 紹泰初 陳武帝入輔 以師知為中書舍人 掌詔誥 時兵亂後 朝儀多闕 武帝為丞相及加九錫並受禪 其儀注多師知所定 梁敬帝在內殿 師知常侍左右 及將加害 師知詐帝令出 帝覺 遶床走曰 師知賣我 陳霸先反 我本不須作天子 何意見殺 師知執帝衣 行事者加刃焉 既而報陳武帝曰 事已了 武帝曰 卿乃忠於我 後莫復爾 師知不對 武帝受命 仍兼舍人 性疏簡 與物多忤 雖位宦不遷 而任遇甚重 其所獻替 皆有弘益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及高祖崩 六日成服 朝臣共議大行皇帝靈座俠御人所服衣服吉凶之制 博士沈文阿議 宜服吉服 師知議云 既稱成服 本備喪禮 靈筵服物 皆悉縞素 今雖無大行俠御官事 按梁昭明太子薨 成服俠侍之官 悉著縗斬 唯著鎧不異 此即可擬 愚謂六日成服 俠靈座須服縗絰 中書舍人蔡景歷亦云 雖不悉準 按山陵有凶吉羽儀 成服唯凶無吉 文武俠御 不容獨鳴玉珥貂 情禮二三 理宜縗斬 中書舍人江德藻 謝岐等並同師知議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及武帝崩 六日成服 時朝臣共議大行皇帝靈座俠御人衣服吉凶之制 博士沈文阿議宜服吉 師知議云 既稱成服 本備喪禮 案梁昭明太子薨 成服 俠侍之官 悉著衰斬 唯著鎧不異 此即可擬 愚謂六日成服 俠靈座須服衰絰 中書舍人蔡景曆 江德藻 謝岐等同師知議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文阿重議云 檢晉 宋山陵儀 靈輿梓宮降殿 各侍中奏 又成服儀稱 靈輿梓宮容俠御官及香橙 又檢靈輿梓宮進止儀稱 直靈俠御吉服 在吉鹵簿中 又云 梓宮俠御縗服 在凶鹵簿中 是則在殿吉凶兩俠御也 時以二議不同 乃啟取左丞徐陵決斷 陵云 梓宮祔山陵 靈筵祔宗廟 有此分判 便驗吉凶 按山陵鹵簿吉部伍中 公卿以下導引者 爰及武賁 鼓吹 執蓋 奉車 並是吉服 豈容俠御獨為縗絰邪 斷可知矣 若言公卿胥吏並服縗苴 此與梓宮部伍有何差別 若言文物並吉 司事者凶 豈容衽絰而奉華蓋 縗衣而升玉輅邪 同博士議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時以二議不同 乃啟取左丞徐陵決斷 陵云 案山陵鹵簿吉部伍中 公卿以下導引者 爰及武賁 鼓吹 執蓋 奉車 並是吉服 豈容俠禦獨為衰絰 若言公卿胥吏並服衰絰 此與梓宮部伍有何差別 若言文物並吉 司事者凶 豈容衽絰而奉華蓋 衰衣而升玉路邪 同博士議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師知又議曰 左丞引梓宮祔山陵 靈筵祔宗廟 必有吉凶二部 成服不容上凶 博士猶執前斷 終是山陵之禮 若龍駕啟殯 鑾輿兼設 吉凶之儀 由來本備 準之成服 愚有未安 夫喪禮之制 自天子達 按王文憲喪服明記云 官品第三 侍靈人二十 官品第四 下達士禮 侍靈之數 並有十人 皆白布 褶 著白絹帽 內喪女侍數如外 而著齊縗 或問內外侍靈是同 何忽縗服有異 答云 若依君臣之禮 則外侍斬 內侍齊 頃世多故 禮隨事省 諸侯以下 臣吏蓋微 至於侍奉 多出義附 君臣之節不全 縗冠之費實闕 所以因其常服 止變帽而已 婦人侍者 皆是卑隸 君妾之道既純 服章所以備矣 皇朝之典 猶自不然 以此而推 是知服斬 彼有侍靈 則猶俠御 既著白帽 理無彤服 且梁昭明儀注 今則見存 二文顯證 差為成準 且禮出人情 可得消息 凡人有喪 既陳筵机 繐帷靈扆 變其常儀 蘆箔草廬 即其凶禮 堂室之內 親賓具來 齊斬麻緦 差池哭次 玄冠不弔 莫非素服 豈見門生故吏 綃縠間趨 左姬右姜 紅紫相糅 況四海遏密 率土之情是同 三軍縞素 為服之制斯壹 遂使千門旦啟 非塗堊於彤闈 百僚戾止 變服麤於朱韍 而耀金在列 鳴玉節行 求之懷抱 固為未愜 準以禮經 彌無前事 豈可成服之儀 譬以山陵之禮 葬既始終已畢 故有吉凶之儀 所謂成服 本成喪禮 百司外內 皆變吉容 俠御獨不 何謂成服 若靈無俠御則已 有則必應縗服 謝岐議曰 靈筵祔宗廟 梓宮祔山陵 實如左丞議 但山陵鹵簿 備有吉凶 從靈輿者儀服無變 從梓宮者皆服苴縗 爰至士禮 悉同此制 此自是山陵之儀 非關成服 今謂梓宮靈扆 共在西階 稱為成服 亦無鹵簿 直是爰自胥吏 上至王公 四海之內 必備縗絰 案梁昭明太子薨 略是成例 豈容凡百士庶 悉皆服重 而侍中至於武衛 最是近官 反鳴玉紆青 與平吉不異 左丞既推以山陵事 愚意或謂與成服有殊 若爾日俠御 文武不異 維侍靈之人 主書 宣傳 齊幹 應敕 悉應不改 蔡景歷又議云 俠御之官 本出五百 爾日備服居廬 仍於本省 引上登殿 豈應變服貂玉 若別攝餘官 以充簪珥 則爾日便有不成服者 山陵自有吉凶二議 成服凶而不吉 猶依前議 同劉舍人 德藻又議云 愚謂祖葬之辰 始終永畢 達官有追贈 須表恩榮 有吉鹵簿 恐由此義 私家放效 因以成俗 上服本變吉為凶 理不應猶襲紈綺 劉舍人引王衛軍喪儀及檢梁昭明故事 此明據已審 博士 左丞乃各盡事衷 既未取證 須更詢詳 宜諮八座 詹事 太常 中丞及中庶諸通袁樞 張種 周弘正 弘讓 沈炯 孔奐 時八座以下 並請 案群議 斟酌舊儀 梁昭明太子喪成服儀注 明文見存 足為準的 成服日 侍官理不容猶從吉禮 其葬禮分吉 自是山陵之時 非關成服之日 愚謂劉舍人議於事為允 陵重答云 老病屬纊 不能多說 古人爭議 多成怨府 傅玄見尤於晉代 王商取陷於漢朝 謹自三緘 敬同高命 若萬一不死 猶得展言 庶與朝賢更申揚搉 文阿猶執所見 眾議不能決 乃具錄二議奏聞 從師知議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謝岐議曰 靈筵祔宗廟 梓宮祔山陵 實如左丞議 但山陵鹵簿 備有吉凶 從靈輿者儀服無變 從梓宮者皆服苴衰 爰至士禮 悉同此制 此自是山陵之儀 非關成服 今謂梓宮靈扆 共在西階 稱為成服 亦無鹵簿 直是爰自胥吏 上至王公 四海之內 必備衰絰 案梁昭明太子薨 略是成例 豈容凡百士庶 悉皆服重 而侍中至於武衛 最是近官 反鳴玉紆青 與平吉不異 左丞既推以山陵事 愚意或謂與成服有殊 陵重答云 老病屬纊 不能多說 古人爭議 多成怨府 傅玄見尤于晉代 王商取陷於漢朝 謹自三緘 敬同高命 若萬一不死 猶得展言 庶與群賢 更申揚榷 文阿猶執所見 眾議不能決 乃具錄二議奏聞 上從師知議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尋遷鴻臚卿 舍人如故 天嘉元年 坐事免 初 世祖敕師知撰起居注 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年冬 為十卷 起為中書舍人 復掌詔誥 天康元年 世祖不豫 師知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入侍醫藥 世祖崩 預受顧命 及高宗為尚書令 入輔 光大元年 師知與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令高宗還東府 事覺 於北獄賜死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遷鴻臚卿 舍人如故 天嘉元年 坐事免 尋起為中書舍人 復掌詔誥 天康元年 文帝不豫 師知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入侍醫藥 帝崩 豫顧命 宣帝入輔 師知與仲舉等遣舍人殷不佞矯詔令宣帝還東府 事覺 於北獄賜死 初 文帝敕師知撰起居注 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年為十卷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陳書 卷16 出自姚思廉 陳書 nbsp 南史 卷68 出自李延寿 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南史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劉師知 amp oldid 7500700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