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二次打击学说

二次打击学说[1](英語:two-hit hypothesis),也称克努森假说(英語:Knudson hypothesis)或努德森雙擊假說(英語:Knudson Two-Hit Hypothesis[2]等,是美国遗传学家艾尔弗雷德·克努森于1971年提出[1]、用以解释癌症疾病致病机理的学说[3]。克努森通过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首次提出某些基因对癌症有抑制作用,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的识别与发现[4],并解释或研究了诸多癌症、乃至其它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5])的成因[6][7]。克努森也因此获得1998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6][4]

理论概述 编辑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单眼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对眼症状

在1944年到1969年间,他在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英语Fox Chase Cancer Center接诊了48位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并为这些病人记录下家庭病史、年龄、性别、发病眼、肿瘤数量等数据[8]。当时,人们认为该疾病是显性遗传的,即只要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就会引起疾病[6]。但是克努森注意到占病患总数四成的遗传病例和其余的非遗传病例在性状上有所差异[6],且幼儿是这型肿瘤的高发期,违反了当时人们“突变越多,则肿瘤发生的概率越大”的普遍观点[9]。他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散发病例的发病年龄大于遗传病例,散发病例多为单眼发病,遗传病例多为双眼发病[10][6]

克努森认为,肿瘤由恶性细胞增殖而来,一个细胞需要两次突变才能发生如此的增殖[11];遗传型的病人本身携带一个通过遗传得到的突变基因,出生后只需要再突变一次就会患病,因此发病较早,两只眼睛都带病;而非遗传型病人则一生中需要在同一个细胞发生两次罕见的突变[11],故而发病较晚,多只有一只眼睛带病[3]。而后生的突变可能由各种原因导致,如环境毒素、饮食因素、辐射,甚至随机突变[6]。克努森据此提出假说:非遗传的致癌需要两次基因突变才会突变,亦即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这两个基因都起到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两个基因同时缺失则会导致肿瘤的发生[3][10]

这一观点在当时受到质疑[6]。据克努森回忆,当时的癌症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理论即便是正确的,对于癌症研究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遗传学家对此产生了更多的兴趣。[9]

肿瘤抑制基因的提出 编辑

1976年,克努森等人发现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13号染色体均缺失一部分[6]。1982年,克努森将其猜想中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称为“抗癌基因”,以对应癌基因[3]。1983年,研究者发现RB1基因突变引发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RB1基因因此成为首个“抗癌基因”[12][3]。1986年,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技术手段,克隆了RB1基因,使其抑癌作用可以被研究[6]。此后,科学界不断发现这类基因[3],其中包括BRCA英语BRCA mutationAPC英语Protein Cp53PTEN[13][14],并称之为“肿瘤抑制基因[3]杂合性丢失则被用来代指第二份基因遗失的过程。其原因既包括点突变等功能缺失型突变破坏了基因编码的蛋白的功能,也可能是因为染色体缺失等删除了肿瘤抑制基因,或是体细胞重组导致正常基因拷贝被突变基因替换等[8]

理论缺陷 编辑

二次打击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癌症的发生[15]。癌症的发生既取决于原癌基因突变,也取决于抑癌基因的失活[15]

只有一个抑癌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癌症,而并非一定要两个均缺失[16][7]。如对BRCA基因英语BRCA mutation的研究中发现,少数情况下,丢失一个等位基因也会致癌[13]。抑癌细胞的单倍体不足可能产生癌症;换言之,仍然有一个抑癌基因起作用的杂合子,但由于其产物剂量不足,也可能会产生癌症[7]。组织中的微环境可能对单倍体不足产生的癌症起到促进作用。单倍体不足产生的癌症可能是组织特异性的,即只发生在特定组织的[7]

MEN1英语MEN1WT1英语WT1等基因的作用实际尚不能确认,但根据二次打击假说,被推定为抑癌基因[1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提出肿瘤“二次打击”学说的大师Alfred G. Knudson,一路走好 - 癌症研究专区. 生物谷. 2016-08-12 [2019-07-28]. (原始内容于2019-07-28). 
  2. ^ 藥學雜誌電子報111期. 藥學雜誌電子報111期. [2019-07-28]. (原始内容于2017-01-06).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郭晓强. 肿瘤抑制基因理论的奠基者----记科学家卡纳德森 (PDF). 生命科学. 2005, (4): 294-295 [2019-07-28]. doi:10.3969/j.issn.1004-0374.2005.04.003.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7-28). 
  4. ^ 4.0 4.1 Goldsmith, Marsha F. 1998 Albert Lasker and 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Winners Honored. JAMA. 1998-11-04, 280 (17): 1468–1471. ISSN 0098-7484. doi:10.1001/jama.280.17.1468-JMN1104-2-1 (英语). 
  5. ^ Pei, Y. A "two-hit" model of cystogenesis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01-04, 7 (4): 151–156 [2019-08-01]. ISSN 1471-4914. PMID 11286938. (原始内容于2019-08-02).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s a cause of cancer. The Lasker Foundation. [2019-07-28]. (原始内容于2020-11-13) (英语). 
  7. ^ 7.0 7.1 7.2 7.3 Hino, Okio; Kobayashi, Toshiyuki. Mourning Dr. Alfred G. Knudson: the two-hit hypothesis,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the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Cancer Science. 2017-01, 108 (1): 5–11. PMC 5276834 . PMID 27862655. doi:10.1111/cas.13116 (英语). 
  8. ^ 8.0 8.1 Heidi Chial. Tumor Suppressor (TS) Genes and the Two-Hit Hypothesis. Scitable. Nature Education. [2019-07-28]. (原始内容于2017-05-30) (英语). 
  9. ^ 9.0 9.1 Eugene Russo. . The Scientist Magazine®. 1999-11-22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英语). 
  10. ^ 10.0 10.1 Knudson, Alfred G.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1-04, 68 (4): 820–823 [2019-07-28]. ISSN 0027-8424. PMC 389051 . PMID 5279523. doi:10.1073/pnas.68.4.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11. ^ 11.0 11.1 遗传因素与恶性肿瘤. 公卫百科-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12-13 [2019-07-28]. 
  12. ^ Cavenee, W. K.; Dryja, T. P.; Phillips, R. A.; Benedict, W. F.; Godbout, R.; Gallie, B. L.; Murphree, A. L.; Strong, L. C.; White, R. L. Expression of recessive alleles by chromosomal mechanisms in retinoblastoma. Nature. 1983-10, 305 (5937): 779–784. ISSN 0028-0836. doi:10.1038/305779a0. 
  13. ^ 13.0 13.1 Meric-Bernstam, Funda. Heterogenic Loss of BRCA in Breast Cancer: The “Two-Hit” Hypothesis Takes a Hit.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07-09-10, 14 (9): 2428–2429. ISSN 1068-9265. doi:10.1245/s10434-007-9379-7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14. ^ Tomlinson, I P M. Two hits revisited agai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01-02-01, 38 (2): 81–85. PMC 1734812 . PMID 11158170. doi:10.1136/jmg.38.2.81. 
  15. ^ 15.0 15.1 Wang, Li-Hui; Wu, Chun-Fu; Rajasekaran, Nirmal; Shin, Young Kee. Los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Function in Human Cancer: An Overview.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8, 51 (6): 2647–2693 [2019-07-28]. ISSN 1015-8987. doi:10.1159/000495956. (原始内容于2020-11-12) (英语). 
  16. ^ Paige, A. J. W. Redefining tumour suppressor genes: exceptions to the two-hit hypothesi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CMLS). 2003-10-01, 60 (10): 2147–2163. ISSN 1420-682X. doi:10.1007/s00018-003-3027-6. 
  17. ^ Kumar, Vinay; Abbas, Abul K.; Aster, Jon C. Robbins &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09-05 [2019-07-28]. ISBN 9780323296359. (原始内容于2016-11-27) (英语). 

二次打击学说, 英語, hypothesis, 也称克努森假说, 英語, knudson, hypothesis, 或努德森雙擊假說, 英語, knudson, hypothesis, 是美国遗传学家艾尔弗雷德, 克努森于1971年提出, 用以解释癌症疾病致病机理的学说, 克努森通过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 首次提出某些基因对癌症有抑制作用, 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的识别与发现, 并解释或研究了诸多癌症, 乃至其它疾病, 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的成因, 克努森也因此获得1998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 二次打击学说 1 英語 two hit hypothesis 也称克努森假说 英語 Knudson hypothesis 或努德森雙擊假說 英語 Knudson Two Hit Hypothesis 2 等 是美国遗传学家艾尔弗雷德 克努森于1971年提出 1 用以解释癌症疾病致病机理的学说 3 克努森通过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 首次提出某些基因对癌症有抑制作用 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的识别与发现 4 并解释或研究了诸多癌症 乃至其它疾病 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5 的成因 6 7 克努森也因此获得1998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6 4 目录 1 理论概述 1 1 肿瘤抑制基因的提出 2 理论缺陷 3 参见 4 参考资料理论概述 编辑 nbsp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单眼症状 nbsp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对眼症状在1944年到1969年间 他在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 英语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接诊了48位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 并为这些病人记录下家庭病史 年龄 性别 发病眼 肿瘤数量等数据 8 当时 人们认为该疾病是显性遗传的 即只要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就会引起疾病 6 但是克努森注意到占病患总数四成的遗传病例和其余的非遗传病例在性状上有所差异 6 且幼儿是这型肿瘤的高发期 违反了当时人们 突变越多 则肿瘤发生的概率越大 的普遍观点 9 他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散发病例的发病年龄大于遗传病例 散发病例多为单眼发病 遗传病例多为双眼发病 10 6 克努森认为 肿瘤由恶性细胞增殖而来 一个细胞需要两次突变才能发生如此的增殖 11 遗传型的病人本身携带一个通过遗传得到的突变基因 出生后只需要再突变一次就会患病 因此发病较早 两只眼睛都带病 而非遗传型病人则一生中需要在同一个细胞发生两次罕见的突变 11 故而发病较晚 多只有一只眼睛带病 3 而后生的突变可能由各种原因导致 如环境毒素 饮食因素 辐射 甚至随机突变 6 克努森据此提出假说 非遗传的致癌需要两次基因突变才会突变 亦即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这两个基因都起到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 两个基因同时缺失则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3 10 这一观点在当时受到质疑 6 据克努森回忆 当时的癌症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理论即便是正确的 对于癌症研究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遗传学家对此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9 肿瘤抑制基因的提出 编辑 1976年 克努森等人发现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13号染色体均缺失一部分 6 1982年 克努森将其猜想中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称为 抗癌基因 以对应癌基因 3 1983年 研究者发现RB1基因突变引发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 RB1基因因此成为首个 抗癌基因 12 3 1986年 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技术手段 克隆了RB1基因 使其抑癌作用可以被研究 6 此后 科学界不断发现这类基因 3 其中包括BRCA 英语 BRCA mutation APC 英语 Protein C p53 PTEN等 13 14 并称之为 肿瘤抑制基因 3 杂合性丢失则被用来代指第二份基因遗失的过程 其原因既包括点突变等功能缺失型突变破坏了基因编码的蛋白的功能 也可能是因为染色体缺失等删除了肿瘤抑制基因 或是体细胞重组导致正常基因拷贝被突变基因替换等 8 理论缺陷 编辑二次打击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癌症的发生 15 癌症的发生既取决于原癌基因突变 也取决于抑癌基因的失活 15 只有一个抑癌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癌症 而并非一定要两个均缺失 16 7 如对BRCA基因 英语 BRCA mutation 的研究中发现 少数情况下 丢失一个等位基因也会致癌 13 抑癌细胞的单倍体不足可能产生癌症 换言之 仍然有一个抑癌基因起作用的杂合子 但由于其产物剂量不足 也可能会产生癌症 7 组织中的微环境可能对单倍体不足产生的癌症起到促进作用 单倍体不足产生的癌症可能是组织特异性的 即只发生在特定组织的 7 MEN1 英语 MEN1 WT1 英语 WT1 等基因的作用实际尚不能确认 但根据二次打击假说 被推定为抑癌基因 17 参见 编辑癌基因及抑癌基因 杂合性丢失参考资料 编辑 1 0 1 1 提出肿瘤 二次打击 学说的大师Alfred G Knudson 一路走好 癌症研究专区 生物谷 2016 08 12 2019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28 藥學雜誌電子報111期 藥學雜誌電子報111期 2019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06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郭晓强 肿瘤抑制基因理论的奠基者 记科学家卡纳德森 PDF 生命科学 2005 4 294 295 2019 07 28 doi 10 3969 j issn 1004 0374 2005 04 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7 28 4 0 4 1 Goldsmith Marsha F 1998 Albert Lasker and 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Winners Honored JAMA 1998 11 04 280 17 1468 1471 ISSN 0098 7484 doi 10 1001 jama 280 17 1468 JMN1104 2 1 英语 Pei Y A two hit model of cystogenesis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01 04 7 4 151 156 2019 08 01 ISSN 1471 4914 PMID 112869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02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 6 8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s a cause of cancer The Lasker Foundation 2019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3 英语 7 0 7 1 7 2 7 3 Hino Okio Kobayashi Toshiyuki Mourning Dr Alfred G Knudson the two hit hypothesis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the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Cancer Science 2017 01 108 1 5 11 PMC 5276834 nbsp PMID 27862655 doi 10 1111 cas 13116 英语 8 0 8 1 Heidi Chial Tumor Suppressor TS Genes and the Two Hit Hypothesis Scitable Nature Education 2019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5 30 英语 9 0 9 1 Eugene Russo Two Hit Hypothesis The Scientist Magazine 1999 11 22 2019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14 英语 10 0 10 1 Knudson Alfred G Mutation and Cancer Statistical Study of Retinoblastom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1 04 68 4 820 823 2019 07 28 ISSN 0027 8424 PMC 389051 nbsp PMID 5279523 doi 10 1073 pnas 68 4 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5 11 0 11 1 遗传因素与恶性肿瘤 公卫百科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 12 13 2019 07 28 Cavenee W K Dryja T P Phillips R A Benedict W F Godbout R Gallie B L Murphree A L Strong L C White R L Expression of recessive alleles by chromosomal mechanisms in retinoblastoma Nature 1983 10 305 5937 779 784 ISSN 0028 0836 doi 10 1038 305779a0 13 0 13 1 Meric Bernstam Funda Heterogenic Loss of BRCA in Breast Cancer The Two Hit Hypothesis Takes a Hit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07 09 10 14 9 2428 2429 ISSN 1068 9265 doi 10 1245 s10434 007 9379 7 英语 永久失效連結 Tomlinson I P M Two hits revisited agai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01 02 01 38 2 81 85 PMC 1734812 nbsp PMID 11158170 doi 10 1136 jmg 38 2 81 15 0 15 1 Wang Li Hui Wu Chun Fu Rajasekaran Nirmal Shin Young Kee Los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Function in Human Cancer An Overview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8 51 6 2647 2693 2019 07 28 ISSN 1015 8987 doi 10 1159 0004959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2 英语 Paige A J W Redefining tumour suppressor genes exceptions to the two hit hypothesi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CMLS 2003 10 01 60 10 2147 2163 ISSN 1420 682X doi 10 1007 s00018 003 3027 6 Kumar Vinay Abbas Abul K Aster Jon C Robbins amp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09 05 2019 07 28 ISBN 97803232963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7 英语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二次打击学说 amp oldid 7259662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