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徐宗幹

徐宗幹(1796年—1866年),伯楨樹人,室名斯未信齋主人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朝官員。

李騰芳古宅福建巡撫徐宗幹所贈「文魁」匾,1865年。

生平 编辑

徐宗幹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考中庚辰科進士,道光元年(1821年)初仕署山東曲阜知縣,後除武城泰安知縣,遷高唐知州,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臨清直隸州,後遷濟寧知州,道光二十一年署兗州府知府,隔年遷四川保寧知府,兼署川北道,後擢升福建汀漳龍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其治理臺灣期間,廣建書院,興辦義學,整頓綠營班兵,變通船政,頗有治績。咸豐三年(1853年)平鳳山林恭起事,後遭巡撫王懿德彈劾,解任改派赴河南幫辦剿匪。咸豐七年授浙江按察使,遷布政使。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福建巡撫,同年彰化戴潮春民變起事,命前署臺灣鎮曾玉明渡臺,又奏簡丁曰健臺灣道,平定民變。同治五年(1866年)卒於任內,“清惠”,入祀福建名宦祠。閩浙總督左宗棠、將軍英桂稱:「宗幹循良著聞,居官廉惠得民,所至有聲。」[1]

整頓臺灣綠營班兵 编辑

清道光18年(1838年)浙江道監察御史郭柏蔭曾提到臺灣綠營班兵「……渡臺以後包娼窩賭、結黨尋仇、訛索平民、挾制官長」,更由於清廷財政拮据,兵丁薪餉常不按時發放 ,且餉銀常被將領侵吞導致士兵生活無著,只能另謀生計。所以福建通志的作者陳壽祺,認為臺灣的營兵與奸民無異。道光咸豐年間任台灣府儒學訓導劉家謀曾言,臺灣班兵除白晝劫奪財物擄掠婦女之外,更開妓館、開鴉片煙渣館、開當舖、設賭局詐財及放高利貸營生[2]

道光28年農曆四月十五日(1848年5月28日)徐宗幹剛抵臺灣而尚未接印之時,他就聽聞郡城兵丁彼此械鬥乘機搶劫,甚至大白天殺人如草芥,導致城廂之內路徑不通,罷市閉門。徐宗幹認為「臺灣患不在盜賊,而在兵冗」,視將班兵管理好,臺灣治理才能上軌道。徐宗幹將臺灣班兵換班內渡的期限由三年一換改五年一換,因應臺灣營房傾倒甚多,故整修營房以消弭兵民雜居亂象。為治理漳泉兵械鬥問題,規定非操演及有事之時,所有軍備器械一律繳庫。禁止汛兵勒索府城來往農商惡習,道光29年(1849年)6月徐宗幹及總兵葉紹春在臺南城門勒石示禁,「農商負較車牛往來,不許兵役勒索,特示」。 [2]

著作 编辑

著有《斯未信齋文集》,編有《濟州金石錄》、《兵鑑》、《測海錄》、《瀛洲校士錄》等,輯《治臺必告錄》五卷授與丁曰健,為治臺史的重要文獻。其文納於《治臺必告錄》。曾修咸豐《濟寧直隸州志》。

相關條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清史稿/卷42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 编辑

書目
引用
  1. ^ . 成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七期,2017年6月,頁199-244.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2. ^ 2.0 2.1 李毓嵐,《徐宗幹對臺灣營務班兵之整頓(一八四八~一八五三)》. 臺灣文獻季刊52卷1期,2001年3月. 

外部連結 编辑

官衔
前任:
熊一本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道光二十八年-咸豐三年
(1848年-1853年)
繼任:
瑞璸(未到任)
前任:
瑞璸
福建巡撫
同治元年正月丙午-同治五年十一月丙寅
(1862年2月21日-1866年12月17日)
繼任:
李福泰


徐宗幹, 1796年, 1866年, 字伯楨, 號樹人, 室名斯未信齋主人, 江蘇通州, 今南通市, 清朝官員, 李騰芳古宅中福建巡撫所贈, 文魁, 1865年, 目录, 生平, 整頓臺灣綠營班兵, 著作, 相關條目,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於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考中庚辰科進士, 道光元年, 1821年, 初仕署山東曲阜知縣, 後除武城, 泰安知縣, 遷高唐知州, 道光十七年, 1837年, 署臨清直隸州, 後遷濟寧知州, 道光二十一年署兗州府知府, 隔年遷四川保寧知府, 兼署川北道. 徐宗幹 1796年 1866年 字伯楨 號樹人 室名斯未信齋主人 江蘇通州 今南通市 人 清朝官員 李騰芳古宅中福建巡撫徐宗幹所贈 文魁 匾 1865年 目录 1 生平 2 整頓臺灣綠營班兵 3 著作 4 相關條目 5 延伸阅读 6 參考資料 7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徐宗幹於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考中庚辰科進士 道光元年 1821年 初仕署山東曲阜知縣 後除武城 泰安知縣 遷高唐知州 道光十七年 1837年 署臨清直隸州 後遷濟寧知州 道光二十一年署兗州府知府 隔年遷四川保寧知府 兼署川北道 後擢升福建汀漳龍道 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其治理臺灣期間 廣建書院 興辦義學 整頓綠營班兵 變通船政 頗有治績 咸豐三年 1853年 平鳳山林恭起事 後遭巡撫王懿德彈劾 解任改派赴河南幫辦剿匪 咸豐七年授浙江按察使 遷布政使 同治元年 1862年 升任福建巡撫 同年彰化戴潮春民變起事 命前署臺灣鎮曾玉明渡臺 又奏簡丁曰健為臺灣道 平定民變 同治五年 1866年 卒於任內 諡 清惠 入祀福建名宦祠 閩浙總督左宗棠 將軍英桂稱 宗幹循良著聞 居官廉惠得民 所至有聲 1 整頓臺灣綠營班兵 编辑清道光18年 1838年 浙江道監察御史郭柏蔭曾提到臺灣綠營班兵 渡臺以後包娼窩賭 結黨尋仇 訛索平民 挾制官長 更由於清廷財政拮据 兵丁薪餉常不按時發放 且餉銀常被將領侵吞導致士兵生活無著 只能另謀生計 所以福建通志的作者陳壽祺 認為臺灣的營兵與奸民無異 道光咸豐年間任台灣府儒學訓導的劉家謀曾言 臺灣班兵除白晝劫奪財物擄掠婦女之外 更開妓館 開鴉片煙渣館 開當舖 設賭局詐財及放高利貸營生 2 道光28年農曆四月十五日 1848年5月28日 徐宗幹剛抵臺灣而尚未接印之時 他就聽聞郡城兵丁彼此械鬥乘機搶劫 甚至大白天殺人如草芥 導致城廂之內路徑不通 罷市閉門 徐宗幹認為 臺灣患不在盜賊 而在兵冗 視將班兵管理好 臺灣治理才能上軌道 徐宗幹將臺灣班兵換班內渡的期限由三年一換改五年一換 因應臺灣營房傾倒甚多 故整修營房以消弭兵民雜居亂象 為治理漳泉兵械鬥問題 規定非操演及有事之時 所有軍備器械一律繳庫 禁止汛兵勒索府城來往農商惡習 道光29年 1849年 6月徐宗幹及總兵葉紹春在臺南城門勒石示禁 農商負較車牛往來 不許兵役勒索 特示 2 著作 编辑著有 斯未信齋文集 編有 濟州金石錄 兵鑑 測海錄 瀛洲校士錄 等 輯 治臺必告錄 五卷授與丁曰健 為治臺史的重要文獻 其文納於 治臺必告錄 曾修咸豐 濟寧直隸州志 相關條目 编辑後港仔竹圍會戰 戴潮春事件戰役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清史稿 卷426 出自趙爾巽 清史稿 參考資料 编辑書目 劉寧顏編 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九人物志 台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年 吳密察編 台灣史小事典 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2000年 清史稿 卷四二六 清史列傳 卷四十九 臺灣通史 卷三十二 頁818 治臺必告錄 臺灣文獻叢刊 第十七種 民48 7 引用 黃啓書 由孔廟淵源談徐宗幹對魯臺二地之文教貢獻 成大中文學報 第五十七期 2017年6月 頁199 244 2020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21 2 0 2 1 李毓嵐 徐宗幹對臺灣營務班兵之整頓 一八四八 一八五三 臺灣文獻季刊52卷1期 2001年3月 外部連結 编辑 徐宗幹 中央研究院 失效連結 官衔 前任 熊一本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道光二十八年 咸豐三年 1848年 1853年 繼任 瑞璸 未到任 前任 瑞璸 福建巡撫同治元年正月丙午 同治五年十一月丙寅 1862年2月21日 1866年12月17日 繼任 李福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徐宗幹 amp oldid 8064326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