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威廉二世 (德国)

腓特烈·威廉·维克托·阿尔贝特·冯·普鲁士(德語: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ßen,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史称威廉二世(德語:Wilhelm II),末代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国王,1888年至1918年在位。

威廉二世
Wilhelm II von Preußen
德皇威廉二世
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国王
統治1888年6月15日-1918年11月28日(30年166天)
加冕1888年6月15日
前任腓特烈三世
首相
德国霍亨索伦家族首领
在位1888年6月15日-1941年6月4日(52年354天)
前任腓特烈三世
繼任德国皇储威廉
出生(1859-01-27)1859年1月27日
 普魯士王國柏林太子宫
逝世1941年6月4日(1941歲—06—04)(82歲)
荷蘭總督轄區多伦宫英语Huis Doorn
安葬1941年6月9日
配偶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的奧古斯塔·維多利亞
(1881年成婚,1921年妻故)
羅伊斯-格賴茨的赫爾敏
(1922年成婚,1941年夫故)
子嗣
全名
腓特烈·威廉·维克托·阿尔贝特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王朝霍亨索伦王朝
父親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
母親維多利亞長公主
宗教信仰信义宗
簽名

早年生活 编辑

 
时为储君的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右)与其长子日后的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左),攝於1863年

威廉二世於1859年出生在柏林,是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英国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长子。维多利亚长公主是统治英国长达63年7个月的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因此维多利亚女王是他的外祖母。维多利亚长公主和俄国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母亲是姐妹。 維多利亞女王是爱德华七世的母親。所以威廉二世是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姨表哥,亦即爱德华七世的外甥。

由于威廉二世寤生,使他罹患了厄尔布氏麻痹英语Erb's palsy,以致于左臂萎缩。从上面的相片可看出,他拍照时刻意侧着半身,巧妙凸显出功能正常的右手,并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二世经常用左手戴着手套,让左手看起来比较修长,他也喜欢用左手倚着佩剑或拐杖,让自己看起来比较体面一点。

1888年3月9日,其祖父威廉一世逝世,他57岁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继位,但在99天后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

近年来的宫廷文献中有关于他出生纪录:威廉可能因为罹患严重疾病,导致脑部功能有问题。他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使他日后性格变得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有些骄横。这是否妨碍了他的政治前途与日常生活,历史学家还尚未有定论。若此论点属实,那威廉的施政弊病肯定是来自于他的个性,例如辞退俾斯麦。他的母亲对他的管教太严,让公婆威廉一世夫妇有机会在威廉二世面前挑拨离间。他的母亲对儿子的生理缺陷有罪恶感,不断要求要威廉二世要勤加运动,却导致威廉二世与其母亲关系非常恶劣。另外,由于维多利亚长公主出身英国王室,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m”,但她以此名字的英語版“William”稱呼;類似地,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称为“Henry”。未来皇帝威廉二世从小就对英国有种极为复杂的感觉,也可能因此改变他对于英国的外交政策。

战前统治 编辑

社會經濟政策 编辑

 
政治漫畫《丢下领航员

威廉二世在未当皇帝前,其实是很仰慕俾斯麦,可是他即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这位少年皇帝不甘受制于人,想要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他在1890年解除俾斯麦的首相职务。他先后任命列奧·馮·卡普里維克洛德维希·楚·霍恩洛厄-席林斯菲尔斯特伯恩哈特·冯·比洛继承职务。在1909年,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成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贝特曼·霍尔韦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普鲁士选举法改革。经过三年的战争后,威廉才在1917年与贝特曼·霍尔韦格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像俾斯麦这样的政坛老手。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而俾斯麦退休后,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在社会政策上,帝相二人的意见同样充满分歧。至少,在统治初期,威廉对社会主义组织的容忍,赢得公众的正面评价。

外交政策与步向战争 编辑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故此未能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上保持理性。其中一个例子是,他跟统治英国的表弟英国一种爱恨纠缠的关系。对威廉二世而言,跟英国发生武装冲突是“最难以想象的事”;然而,随着威廉二世大量扩建海军的计划开始,德国的崛起令英国甚为忧心。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其舅父所设的外交陷阱而被卷入战争。实际上,威廉未曾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已经让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损。1896年,德蘭士瓦的总统保羅·克魯格成功镇压詹森遠征,威廉二世竟然用电报向德蘭士瓦总统祝贺。当时布尔人与英国关系紧张,因此英国对克魯格电报感到极为愤怒。而在八国联军事件中,他发表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仿效匈人般攻打中国。导致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上“匈人”的绰号。

他想为自己外交政策辩护,却屡次犯了严重的错误,反而使得外交关系更恶劣。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国报章《每日电讯报》的访问。他想借此机会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可是,他逞口舌之快,竟然冒犯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日本。他指出,德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以及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非英国。(他还讲了一句:“你们这些英国人真是疯了。”) 因为他这番激进的言论,连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蝉。而威廉二世本人在此事之后几个月,都保持低调。比洛由于没有适当编辑并取舍当天访问的纪录,被威廉给辞退。

虽然如此,德英两国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关系。在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的出席名单上,威廉名列第一。

不过,这次的报导的事件已令威廉二世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在他最后十年的统治期间,他极少参与政府事务,这是当时社会所意想不到的。

战争前,威廉不再继续俾斯麦所倡导的孤立法国政策。虽然威廉二世的诚意不足,却也努力尝试法国修好——不过因为法国之前在普法战争受到德国极大的羞辱,所以威廉二世想为两国关系破冰的计划,效果极为有限。

威廉尝试缓和法国的复仇心理,但还是跟对英国的建立外交政策一样,最后都宣告失败,这是因为他实在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1906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发生——他访问丹吉爾时,不经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独立的言论,触怒了想在该地扩展势力范围的法国。所幸,外交官员表现出色,才成功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避免德国与法国及两者同盟正面交锋。

辞退俾斯麦以后,跟俄国签订《再保險條約》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约。这令德国失去俄国的支持,从此之后无法保证俄國在德法两国有冲突时会保持中立。威廉的性格和主张,让德国对于英法俄三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摇摆不定。一方面,他坚持与奥匈帝国同盟——1889年,他甚至向奥皇表示,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德军也会全力支持,曾兼任奧地利陸軍元帥;此外,德国又与英国合作,甚至曾经想跟法俄两国组成强大的欧陆联盟─—威廉自认为在1905年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面后,就已经得到俄国的支持。

帝国主义的道路 编辑

威廉二世实行帝国主义,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他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

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在列强群起之下的立足之地,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

在1889年的海军演练中,英国海军邀请了威廉二世和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将军到临,以展示其军力。此后,德国不甘在海军上落后于英国,积极争取海上霸权。威廉二世批准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实行鐵必制计划,企图藉此赶上英国的海军力量。这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政策背道而驰。

萨拉热窝事件 编辑

1914年6月28日,德皇的朋友奧匈帝國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被人刺杀身亡。得知好友的死讯后,威廉感到大为震惊。于是,他向奥匈帝国提供协助,支持镇压计划刺杀行动的秘密组织,甚至容许奥国以武力对付该组织的幕后黑手──塞尔维亚。威廉想在事件平息前留在柏林,但他的部下建议他按每年习惯在7月6日到北海出航。这样的建议,可能是认为皇帝必定会干預事件,利用事件提升国家威望,甚至不惜一战。但即使威廉二世自视甚高,对此事却踌躇不定。

奥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後通牒,塞尔维亚于7月26日表示,除了第六条以外,接受其他所有条款:

在奥国政府指示下,塞尔维亚必须采取法律行动,惩罚在塞尔维亚境内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的人士

塞尔维亚认为第六条条款违反了塞国的宪法规定,有损国家主权,所以拒绝接受此条款。威廉于7月28日赶回柏林。浏览过塞国的回应后,他回应:

“非常好。情况比我想像的更好。奥国赢了道义上的胜利。既然赢了,就再没有任何开战理由了。奥地利外交大使Giesl其实应该安心留在贝尔格莱德。读过这份文件后,我不应该下达总动员的命令。”[1]

威廉在开战的最后一刻之前,是想劝奧匈帝國和平解决事件。然而,在奥国政府还不清楚威廉二世的内心想法前,奧國部长和将军就已经说服了八十四岁的奧匈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 编辑

 
興登堡、威廉二世與魯登道夫;1917年1月。

虽然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但他是否有意挑起战争,目前难以有定论。他的确希望德国变得强大,但他从未想要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从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到德国向俄国宣战这段时间,德皇已经知道大战将要爆发,他还是竭力争取和平。威廉二世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7月29日会面,尝试避免战争。他乐观地解读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认为最坏情况之下:战争范围仅止于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两国。然而,威廉的努力为时已晚。在部下的劝说之下,德皇下令总动员并开始进行施里芬计划

当时,英国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皇的战争”(正如断言二战是希特勒的战争)。当时的看法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廉二世要负起个人责任,就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实在有失公允。其实,在威廉二世大力鼓吹军国主义,支持德国军扩,又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克虜伯公司),已经令德國陷入与周围国家之间的军事竞赛。当这场军事竞赛变得难以收场的时候,战争也就在所难免。

據說,威廉二世签署总动员之命令时,他曾经对部下说过“你们会后悔的”。不过,他却鼓励奥匈帝国要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政策。战争期间,威廉除了自任德军大元帅也兼任奧軍元帥。其後又授予多國君主與王公貴族兼任德軍元帥

影子皇帝 编辑

 
1933年的威廉二世

作为战时国务的最终决策者,威廉要承受的负担实在太沉重。当战事持续,他越来越依赖部下的意见,以至1916年后的帝国变成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由兴登堡鲁登道夫操控。战争期间,受到现实挫败与对胜利的幻想影响,威廉的策略始终摇摆不定。尽管如此,这位德国皇帝仍然是国家的重要象征。他监督军事生产、颁发奖章与发表演说鼓励士兵。

此外,德皇有自由任命官员的权力,掌握重要的军事指令。1915年,他撤换总参谋长小毛奇,改用埃里希·馮·法金漢。同样地,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后,威廉下令海军避免与英军正面冲突,同年德軍攻占俄屬波蘭

1918年,德军在西方戰線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儘管德國在東歐控制了波羅的海國家波蘭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的西面和烏克蘭國,然而革命的火種在柏林燃起。明显地,结束战争将会是明智之举。而那时,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权力。由于他不满被部下架空权力,他尝试在战争末期的危机中争取主导权。得知德军大势已去后,他支持德國向協約國求和,以免德国为继续打仗而遭受灭顶之灾。

退位 编辑

德國革命在首都柏林爆發時,威廉二世正身在比利時斯帕的德軍總部。他鍾愛的皇家陸戰隊參與叛變令他十分震惊。蜂起的革命燎原之時,威廉無法決定是否要退位。即便此時,他仍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头衔,仍可保留普魯士國王的身份。他認為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是基於他個人的共主邦聯。但根據帝國憲法,此二頭銜卻必然地被綁定,威廉的設想由此而落空。1918年11月9日,為求政治統一,帝国首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佈把威廉的兩個封號一併廢除。親王得知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國的局勢後,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後辭職。次日,艾伯特政府總理菲利普·謝德曼宣佈了德意志共和國的成立。

此外,德軍总参谋部陆軍总监魯登道夫辭職后流亡瑞典,其职位由威廉·格勒納接任。格勒納通知德皇:在陆军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的統率之下,德軍會撤回德國但不會鎮壓革命。因此,德皇只得选择退位。威廉二世已經失去最後的支持者,就連興登堡這個一生擁護帝制的元帥,也只能尷尬地勸說威廉二世接受現實。

1897年,在威廉二世與俾斯麥的最後一次會面中,他曾被前宰相再三警告過此種軍隊背叛的可能性,隨著軍隊影響力的增強,尤其當海軍強推新戰艦的建造預案時,俾斯麥預言:

前宰相隨後又精准地預告:

1918年11月10日,威廉二世离开德国,流亡前往一戰的中立國荷蘭。《凡爾賽條約》第227條明確規定將威廉定為戰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國際道德及條約的聖潔(例如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但荷蘭政府無視協約國要求,拒絕引渡他受審。英王喬治五世將他的威廉表兄形容為「史上最惡貫滿盈之罪犯」,但他還是駁回了首相大衛·勞合·喬治要求絞死德皇的提案。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也反對將威廉引渡,他認為處決前德皇會顛覆國際秩序及和平。

威廉首先定居於阿默龍恩,他在此於11月28日收到了將要被褫奪雙頭銜的消息,霍亨索倫王朝五百載的統治由此壽終正寢。他很快接受了這一事實,同時宣佈放棄這些頭銜。隨後他解放了那些仍守誓忠君的士兵和軍官。 威廉稍後於烏特勒支省多倫鄉間購置了一間別墅,世稱多倫莊園,並在1920年5月15日遷居於他最後的安身之處。威瑪共和國允許威廉將他的家當從波茨坦宮運到新家,它們包括二十三節火車皮的傢具,塞滿一輛車和一艘船的二十七箱雜物。

流亡生活 编辑

威廉在1922年出版了他篇幅極短的首卷回憶錄,主要重申了他不該為一战的爆發負責,和他對帝國政策的辯護(主要在對外政策方面)。前德皇餘下的二十年中,他時常宴請賓客(通常有一定身分),亦時刻參與國際事件的讨论。

對納粹的觀點 编辑

 
荷蘭多倫莊園

威廉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相信,納粹的成功能讓德國重歸君主制,他的長孫將成為第四任德皇。在威廉的支持下,赫爾敏娜,他的第二任皇妃,曾積極就此向納粹德國政府請願。但如其它的納粹頭目一樣,作為一戰老兵的希特勒對此提議不屑一顧,他們認為威廉該為大戰的失敗負責。儘管威廉這位前德皇曾在多倫莊園宴請過赫爾曼·戈林一次,但他與希特勒的罅隙與日俱增。尤其是在聽聞前共和國總理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夫婦雙雙被殺後,他說:「舊日的秩序已不存在,納粹的教條將驅逐良幣,所有人都會被其碾碎。」

1938年11月9至10日的水晶之夜使威廉震駭不已,他說:「我對小奧古斯特的看法更明確了,尤其把他和他兄弟們相比。他有膽量支持這場反猶騷亂,還能理解它為何發生。我告訴他:對所有正派的人,這都是一場暴徒的騷亂;而他對此毫不在意。這個家族失去了一個孩子。」他又說:「這是我第一次恥於當一個德國人。」

「有這麼一種人,他沒有家人,沒有後代,沒有信仰...他組建軍隊,但他不能組織一個國家。國家基於家庭,信仰和傳統:它源於上一代的心血與智慧和下一代的激情與朝氣...我曾有一段時間傾心於國家社會主義。曾覺得這是一場必要的狂熱。同時為他們之中的民族菁英深感欣慰。但這些驕子接連被拋棄甚至被殺。...那種人除了帶來一群黑襯衫的暴徒什麼都沒貢獻。他或許能使國民遠離危險並時常帶來雖然毫無榮耀的勝利。但我們的德意志,是文豪與勇士,藝術與音樂之國;他却用一群騙子與瘋子率領的暴徒把德国人自此變得狂熱而冷漠。」 ——威廉對希特勒的評價,1938年12月

1939年9月,波蘭戰役行將結束之際,威廉的秘書馮·多默斯將軍以前德皇之名聯繫希特勒,信中提到仍盡職守責的霍亨索倫家族和其在前線作戰的九個王子(一個皇子和八個皇孫),「因紛亂局勢而暂居中立國,陛下無法親自參與戰爭。故命我與您聯繫。」當希特勒最初在歐洲高奏凱歌時,威廉曾在1940年4月(荷蘭投降後)向他發了一封祝賀電報:「我的元首,祝賀您的勝利,同時熱切期待德國能在您的英明領導下重歸君主制。」希特勒在收到電報後據稱惱怒而無語,並向他的副官海茵次·林格評論道:「真是一個蠢貨!」攻陷巴黎不久後,在威廉給希特勒的另一封電報裡:「恭喜您又獲勝了,雖然是用我的軍隊。」威廉在給路易絲公主(威廉之女,布倫瑞克公爵夫人)得意地寫道:「愛德華叔叔的英法同盟自此完蛋了。」1940年5月,德國入侵荷蘭時,威廉曾婉拒了邱吉爾的避難提議,他說他更願死在多倫莊園。荷蘭戰役結束後,年邁的威廉完全淡出政治生活。

反猶陰謀論 编辑

在他逝世前的一年中,威廉相信君主制的德國歸於基督,而自由主義的英國屬於撒旦,因此反基督。他堅持認為英國的統治階級是「被猶大腐蝕的共濟會成員」。進而聲稱:「英國人民必須從反基督的統治裡被解放。我們要像之前把他們趕出歐陸那樣把他們趕出英國。」他相信兩次大戰的禍源皆在共濟會和猶太人,他們試圖用從英美賺來的錢建立一個猶太帝國。但「他們的計劃都落空了,連他們自己也被趕出了歐洲大陸!」他還寫道:「歐陸的聯合隔絕了英國人和猶太人的荼毒。」最後的結果將是一個「歐洲聯邦」!在一封1940年寫給他妹妹瑪格麗特公主裡:「上帝創造著這個完美的新世界...我們將會在德國的領導下走向歐洲聯邦,走向統一的歐陸。」「猶太人的邪惡觸手正伸向全世界,數世紀以來,這些寄生蟲一直致力於離間各國關係。」 同年,談及他母親百歲冥誕時,他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諷刺地說:「今天是我母親的一百歲生日!但卻沒一個「紀念組織」或...一個委員會來記住她對德國人民福祉所做的貢獻....這一代沒人再能記住關於她的任何事。」

去世 编辑

 
威廉二世的葬禮,前排從左到右為威廉·卡納里斯(海軍制服)、阿圖爾·賽斯-英誇特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弗里德里希·克里安斯蒂安森、赫爾曼·登施(海軍制服)

1941年6月4日(巴巴羅薩行動前两周),威廉於多倫莊園死於肺栓塞享壽82歲。希特勒此前命令部份納粹德軍守衛多倫莊園,但威廉卻一直保有自己的近衛隊。當德國軍官試圖命令此近衛隊時,威廉差點開除他。此事讓希特勒頗為惱火。儘管元首對前德皇還有諸多不滿,但當威廉二世身故後,他還是想把威廉的遺體運回柏林,舉行國葬。因為威廉畢竟是德國以及上次大戰的象徵。希特勒希望以此顯示第三帝國第二帝國的正統繼承人。但威廉曾發誓不會回到沒有君主制的德國。荷蘭總督辖区的總督為威廉舉辦了一場小型軍事葬禮。參與悼念的約百人,其中包括奧古斯特·馮·馬肯森(是時身著舊式帝國輕騎兵禮服),海軍上將威廉·卡納里斯,驻荷德軍軍官阿圖爾·賽斯-英誇特及一些軍官。他生前希望在葬禮上不擺設納粹黨和國家社會主義有關的旗幟與符號,但納粹黨領導人並沒有理會這個要求[2]。葬禮的過程由一荷蘭攝影師記錄。

前德皇葬於多倫莊園旁的一間陵墓中。此地於是成為德國君主制擁護者的聖地,他們每年都會在威廉二世的忌日集結於此,以行紀念。

宗教 编辑

個人信仰 编辑

皇帝本身信仰信義宗,隸屬普魯士教會。普魯士教會是改革宗路德宗合一教會

對伊斯蘭的態度 编辑

威廉二世向來對穆斯林世界友好。他將自己稱為「三億穆斯林之友」。在他1898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旅(威廉共拜訪此城三次,對於任何一位歐洲君主而言,此紀錄前所未有)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封信中:「如果我來之前沒有信仰,我一定會成為一個穆斯林!」對於基督教內將教堂或紀念碑修建得愈加浮誇的競賽,威廉認為這讓那些競爭者變得偶像崇拜,同時讓穆斯林們愈加遠離基督的啟示。

祖先 编辑

先祖
 
 
 
 
 
 
 
 
 
 
 
 
 
 
 
 
 
 
高祖父:普鲁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
 
 
 
 
 
 
 
曾祖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
 
 
 
 
 
 
 
 
 
 
 
高祖母:黑森-達姆施塔特的弗蕾德里克·路易絲
 
 
 
 
 
 
 
祖父: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
 
 
 
 
 
 
 
 
 
 
 
 
 
 
外高祖父: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卡尔二世
 
 
 
 
 
 
 
曾祖母: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的路易絲
 
 
 
 
 
 
 
 
 
 
 
外高祖母:黑森-達姆施塔特的弗蕾德里克
 
 
 
 
 
 
 
父: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
 
 
 
 
 
 
 
 
 
 
 
 
 
 
 
 
 
外高祖父: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卡尔·奥古斯特
 
 
 
 
 
 
 
外曾祖父:薩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卡尔·腓特烈
 
 
 
 
 
 
 
 
 
 
 
外高祖母: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路易絲
 
 
 
 
 
 
 
祖母: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的奧古斯塔
 
 
 
 
 
 
 
 
 
 
 
 
 
 
外高祖父:俄罗斯沙皇保羅一世
 
 
 
 
 
 
 
外曾祖母:俄羅斯的瑪麗亞·巴甫洛夫娜
 
 
 
 
 
 
 
 
 
 
 
外高祖母: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外高祖父: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西斯
 
 
 
 
 
 
 
外曾祖父:萨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
 
 
 
 
 
 
 
 
 
 
 
外高祖母:羅伊斯-埃伯斯多夫的奧古斯塔
 
 
 
 
 
 
 
外祖父:英国王夫阿爾伯特親王
 
 
 
 
 
 
 
 
 
 
 
 
 
 
外高祖父: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公爵奧古斯特
 
 
 
 
 
 
 
外曾祖母: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的路易絲
 
 
 
 
 
 
 
 
 
 
 
外高祖母:梅克倫堡-施威林的路易絲·夏洛特
 
 
 
 
 
 
 
母:維多利亞長公主
 
 
 
 
 
 
 
 
 
 
 
 
 
 
 
 
 
外高祖父:英国国王喬治三世
 
 
 
 
 
 
 
外曾祖父:肯特及斯特拉森公爵爱德華王子
 
 
 
 
 
 
 
 
 
 
 
外高祖母: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外祖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外高祖父: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西斯(同上)
 
 
 
 
 
 
 
外曾祖母: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
 
 
 
 
 
 
 
 
 
 
 
外高祖母:羅伊斯-埃伯斯多夫的奧古斯塔(同上)
 
 
 
 
 
 

婚姻和家庭 编辑

 
威廉二世与其妻奥古斯塔·维多利亚
 
威廉二世與家人

1881年2月27日,威廉二世与表姐奥古斯塔·维多莉亚结婚。他们有七个孩子(六子一女):

威廉与妻子一直感情良好,而妻子在1921年4月21日去世,令他悲痛不已。在威廉被迫流亡荷兰后,他的幼子约阿希姆王子因受到参战后的忧郁症与婚姻失败之影响,在1920年开枪自杀身亡。

1922年1月27日,舍奈希-卡洛拉特的约翰·格奥尔格王子的儿子向威廉贺寿。威廉邀请他与其母羅伊斯-格賴茨的赫爾敏到他家做客。威廉觉得她非常吸引,并决定要娶她。威廉受到其支持者与子女反对,但仍在11月9日与她结婚。赫尔敏的女儿亨丽埃特英语Princess Henriette of Schönaich-Carolath与约阿希姆王子之子卡尔·法蘭茲·约瑟夫于1940年10月5日结婚,却在1946年离婚。赫尔敏则与丈夫感情良好,一直至威廉去世。

 
威廉二世和其第二任妻子以及繼女。

初恋 编辑

在威廉婚前,他曾深深倾慕美丽脱俗的伊丽莎白·费奥多萝芙娜(后来成为俄罗斯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的妻子,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亦即威廉的姨表妹),更为她写下数段情诗。艾拉最初受到他吸引,但后来因无法忍受威廉对周围人的恶劣态度(尤其是其父母)而拒绝了他的追求。在一战期间,威廉曾派专员协助她逃离俄罗斯,但她不为所动。最后,她于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党人杀害,但是威廉到老年时承认没有忘记过她。

传闻 编辑

威廉在位期间,曾经有传闻指他与其好友菲利普·楚-奥伊伦堡-赫特费尔德英语Philipp zu Eulenburg-Hertefeld有染。在当时,这种同性恋行为乃德国法律所不容许(德國刑事法第175條禁止男性同性恋行为)。传言引致1907年的“哈登-奥伊伦堡事件”。俾斯麦曾经指出威廉与奥伊伦堡有“不正当关系”,但此话可能只是纯粹的推测。

琐事 编辑

  • 威廉是英國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威廉还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世。当时,英国民众曾因此深深感动,但威廉的形象在1914年一戰爆發時被破坏了。
  • 威廉曾经到希腊科孚岛旅游,自此对考古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也喜欢在悠闲时描绘宏伟的建筑物与战船,但专家认为他的构想过于浮夸与不切现实。威廉也爱好打猎和砍伐树木。流亡荷蘭期间,他在自己的别墅大量砍伐树木。该地的森林在最近才恢复。
  • 威廉收藏了大量制服与服装,经常转换服装,多达一天内更衣四次。
  • 威廉在斯图加特有一座行宫。他在行宫时,会在每个星期日的中午进行巡游。他与部下及骑兵穿上军服,在大街上巡游,吸引附近居民观看。
  • 基于与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威廉二世有不少亲戚是欧洲王室领导人。德国后来与英国俄国交战,而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是威廉的表弟;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則是威廉的表妹,所以尼古拉就是威廉的表妹夫。三位君主都能说流利英语,并以兄弟互相称呼(分别叫做 Willy(德皇)、Georgie(英王) 和 Nicky(沙皇))。
  • 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小群支持君主制的德国人在每年威廉的逝世周年到多伦住宅聚会,以示他们对这位末代德国皇帝的忠诚。

文献 编辑

在历史研究中,威廉二世在德国历史的角色颇受争议。在1950年代前,他最初被视为重要而令德国历史蒙羞的人物。但后来,一般认为对于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角色不太重要,甚至完全没有影响。可是,在1970年代,John C. G. Röhl教授等人又不同意此论调。无论如何,曾经有很多关于威廉二世传记推出,其中以第一部传记(Emil Ludwig)最为著名。

  • Michael Balfour, The Kaiser and His Time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4.
  • E. F. Benson, The Kaiser and English Relations,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36.
  • Lamar Cecil, Wilhelm II: Prince and Emperor, 1859-1900,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9.
  • Lamar Cecil, Wilhelm II: Emperor and Exile, 1900-1941,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6.
  • Isabel V. Hull, The Entourage of Kaiser Wilhelm II, 1888-19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 Thomas A. Kohut, Wilhelm II and the Germans: A Study in Leader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New York: Ames Press, 1970 (originally published 1926).
  • Giles Macdonogh, The Last Kaiser: William the Impetuous, London: Weidenfeld & Nicholson, 2001.
  • Annika Mombauer & Wilhelm Deist (eds), The Kaiser: New Research on Wilhelm II's Role in Imperial Germa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 Alan Palmer, The Kaiser: Warlord of the Second Reich, London: Weidenfeld & Nicholson, 1978.
  • James Retallack, Germany in the Age of Kaiser Wilhelm II, Basingstoke: St. Martin's Press, 1996.
  • John C. G. Röhl & Nicholaus Sombart (eds), Kaiser Wilhelm II: New Interpretations - the Corfu Pap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reprinted 2005).
  • John C. G. Röhl, The Kaiser and His Court: Wilhelm II and the Government of Germany, trans. Terence F. Co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John C. G. Röhl, Young Wilhelm: The Kaiser's Early Life, 1859-18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Volume I of Röhl's massive new biography).
  • John C. G. Röhl, The Kaiser's Personal Monarchy, 1888-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Volume II of Röhl's masive new biography).
  • John Van der Kiste, Kaiser Wilhelm II: Germany's Last Emperor,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1999.
  • Tyler Whittle, The Last Kaiser: A Biography of William II, Emperor of Germany and King of Prussia, London: Heinemann, 1977.
  • Wilhelm II, My Memoirs: 1878-1918, London: Cassell & Co., 192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G.P. Putnam's Sons, New York, 1927 (trans. by Ethel Colburn Mayne), p. 444
  2. ^ Kaiser: William the Impetuous,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ISBN 978-1-84212-478-9.

外部链接 编辑

  • The German Emperor as shown in his public utterances
  • Hohenzollern, William II, , London: Cassell & Co, 1922 [202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 Google Books.
  • The German emperor's speeches: being a selection from the speeches, edicts, letters, and telegrams of the Emperor William II
  • 威廉二世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互联网档案馆中威廉二世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mostly in German
  •   William II. of German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1911. 
  • YouTube上的The Last German Emperor, Living in Exile in The Netherlands 1918–1941
  • Historical film documents on Wilhelm II from the time of World War 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European Film Gateway
  • 有关威廉二世在德国经济学中央图书馆(ZBW)20世纪新闻档案英语20th Century Press Archives中的剪报。
  • The 1922 book review of My Memoir from The Specta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威廉二世 (德国)
出生于:1859年1月27日逝世於:1941年6月3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腓特烈三世
德意志皇帝
1888年—1918年
德国十一月革命废除君主制

威廉二世, 德国,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6月13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 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6月13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腓特.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6月13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 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6月13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威廉二世 德国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腓特烈 威廉 维克托 阿尔贝特 冯 普鲁士 德語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ssen 1859年1月27日 1941年6月4日 史称威廉二世 德語 Wilhelm II 末代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 1888年至1918年在位 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Preussen德皇威廉二世德意志皇帝 普鲁士国王統治1888年6月15日 1918年11月28日 30年166天 加冕1888年6月15日前任腓特烈三世首相见列表 奥托 冯 俾斯麦列奥 冯 卡普里维克洛德维希 霍恩洛厄 希灵斯菲斯特伯恩哈德 冯 比洛特奥巴登 冯 贝特曼 霍尔维格乔治 米夏埃利斯乔治 冯 赫特林马克西米连 冯 巴登德国霍亨索伦家族首领在位1888年6月15日 1941年6月4日 52年354天 前任腓特烈三世繼任德国皇储威廉出生 1859 01 27 1859年1月27日 普魯士王國柏林太子宫逝世1941年6月4日 1941歲 06 04 82歲 荷蘭總督轄區多伦宫 英语 Huis Doorn 安葬1941年6月9日荷蘭總督轄區烏德勒支省多伦宫 今屬于 荷兰王国乌得勒支省多伦宫 配偶什勒斯維希 霍爾斯坦的奧古斯塔 維多利亞 1881年成婚 1921年妻故 羅伊斯 格賴茨的赫爾敏 1922年成婚 1941年夫故 子嗣德国皇储威廉 埃特尔 弗雷德里希王子 阿达尔贝特王子 奥古斯特 威廉王子 奥斯卡王子 约阿希姆王子 维多利亚 路易丝公主 不伦瑞克公爵夫人 全名腓特烈 威廉 维克托 阿尔贝特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王朝霍亨索伦王朝父親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母親維多利亞長公主宗教信仰信义宗簽名 目录 1 早年生活 2 战前统治 2 1 社會經濟政策 2 2 外交政策与步向战争 2 3 帝国主义的道路 3 萨拉热窝事件 4 战争 4 1 影子皇帝 5 退位 5 1 流亡生活 5 2 對納粹的觀點 5 3 反猶陰謀論 6 去世 7 宗教 7 1 個人信仰 7 2 對伊斯蘭的態度 8 祖先 9 婚姻和家庭 9 1 初恋 9 2 传闻 10 琐事 11 文献 12 参考文献 13 外部链接早年生活 编辑 nbsp 时为储君的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 右 与其长子日后的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 左 攝於1863年威廉二世於1859年出生在柏林 是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和英国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长子 维多利亚长公主是统治英国长达63年7个月的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因此维多利亚女王是他的外祖母 维多利亚长公主和俄国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母亲是姐妹 維多利亞女王是爱德华七世的母親 所以威廉二世是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姨表哥 亦即爱德华七世的外甥 由于威廉二世寤生 使他罹患了厄尔布氏麻痹 英语 Erb s palsy 以致于左臂萎缩 从上面的相片可看出 他拍照时刻意侧着半身 巧妙凸显出功能正常的右手 并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 在很多相片中 威廉二世经常用左手戴着手套 让左手看起来比较修长 他也喜欢用左手倚着佩剑或拐杖 让自己看起来比较体面一点 1888年3月9日 其祖父威廉一世逝世 他57岁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继位 但在99天后死于咽喉癌 同年六月 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 近年来的宫廷文献中有关于他出生纪录 威廉可能因为罹患严重疾病 导致脑部功能有问题 他如此的健康问题 可能使他日后性格变得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 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有些骄横 这是否妨碍了他的政治前途与日常生活 历史学家还尚未有定论 若此论点属实 那威廉的施政弊病肯定是来自于他的个性 例如辞退俾斯麦 他的母亲对他的管教太严 让公婆威廉一世夫妇有机会在威廉二世面前挑拨离间 他的母亲对儿子的生理缺陷有罪恶感 不断要求要威廉二世要勤加运动 却导致威廉二世与其母亲关系非常恶劣 另外 由于维多利亚长公主出身英国王室 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 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 威廉在德语作 Wilhelm 但她以此名字的英語版 William 稱呼 類似地 次子之名字是 Heinrich 就被称为 Henry 未来皇帝威廉二世从小就对英国有种极为复杂的感觉 也可能因此改变他对于英国的外交政策 战前统治 编辑社會經濟政策 编辑 nbsp 政治漫畫 丢下领航员 威廉二世在未当皇帝前 其实是很仰慕俾斯麦 可是他即位后 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 这位少年皇帝不甘受制于人 想要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 于是 他在1890年解除俾斯麦的首相职务 他先后任命列奧 馮 卡普里維 克洛德维希 楚 霍恩洛厄 席林斯菲尔斯特和伯恩哈特 冯 比洛继承职务 在1909年 特奥巴登 冯 贝特曼 霍尔维格成为首相 威廉尤其尊重贝特曼 霍尔韦格的意见 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 例如普鲁士选举法改革 经过三年的战争后 威廉才在1917年与贝特曼 霍尔韦格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 而不像俾斯麦这样的政坛老手 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 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 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 才可会见皇帝 而俾斯麦退休后 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在社会政策上 帝相二人的意见同样充满分歧 至少 在统治初期 威廉对社会主义组织的容忍 赢得公众的正面评价 外交政策与步向战争 编辑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 故此未能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上保持理性 其中一个例子是 他跟统治英国的表弟及英国一种爱恨纠缠的关系 对威廉二世而言 跟英国发生武装冲突是 最难以想象的事 然而 随着威廉二世大量扩建海军的计划开始 德国的崛起令英国甚为忧心 在1914年 战争爆发时 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其舅父所设的外交陷阱而被卷入战争 实际上 威廉未曾想到 自己的鲁莽行为已经让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损 1896年 德蘭士瓦的总统保羅 克魯格成功镇压詹森遠征 威廉二世竟然用电报向德蘭士瓦总统祝贺 当时布尔人与英国关系紧张 因此英国对克魯格电报感到极为愤怒 而在八国联军事件中 他发表演说 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 要仿效匈人般攻打中国 导致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上 匈人 的绰号 他想为自己外交政策辩护 却屡次犯了严重的错误 反而使得外交关系更恶劣 最著名的例子 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国报章 每日电讯报 的访问 他想借此机会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 可是 他逞口舌之快 竟然冒犯英国 法国 俄国以及日本 他指出 德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 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 以及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 而非英国 他还讲了一句 你们这些英国人真是疯了 因为他这番激进的言论 连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蝉 而威廉二世本人在此事之后几个月 都保持低调 比洛由于没有适当编辑并取舍当天访问的纪录 被威廉给辞退 虽然如此 德英两国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关系 在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的出席名单上 威廉名列第一 不过 这次的报导的事件已令威廉二世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 在他最后十年的统治期间 他极少参与政府事务 这是当时社会所意想不到的 在战争前 威廉不再继续俾斯麦所倡导的孤立法国政策 虽然威廉二世的诚意不足 却也努力尝试法国修好 不过因为法国之前在普法战争受到德国极大的羞辱 所以威廉二世想为两国关系破冰的计划 效果极为有限 威廉尝试缓和法国的复仇心理 但还是跟对英国的建立外交政策一样 最后都宣告失败 这是因为他实在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1906年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发生 他访问丹吉爾时 不经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独立的言论 触怒了想在该地扩展势力范围的法国 所幸 外交官员表现出色 才成功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避免德国与法国及两者同盟正面交锋 辞退俾斯麦以后 跟俄国签订 再保險條約 在1890年失效 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约 这令德国失去俄国的支持 从此之后无法保证俄國在德法两国有冲突时会保持中立 威廉的性格和主张 让德国对于英法俄三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摇摆不定 一方面 他坚持与奥匈帝国的同盟 1889年 他甚至向奥皇表示 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 德军也会全力支持 曾兼任奧地利陸軍元帥 此外 德国又与英国合作 甚至曾经想跟法俄两国组成强大的欧陆联盟 威廉自认为在1905年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面后 就已经得到俄国的支持 帝国主义的道路 编辑 威廉二世实行帝国主义 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 他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 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 他欲借殖民地扩张 为德国寻找在列强群起之下的立足之地 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 在1889年的海军演练中 英国海军邀请了威廉二世和阿爾弗雷德 馮 鐵必制将军到临 以展示其军力 此后 德国不甘在海军上落后于英国 积极争取海上霸权 威廉二世批准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 实行鐵必制计划 企图藉此赶上英国的海军力量 这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政策背道而驰 萨拉热窝事件 编辑1914年6月28日 德皇的朋友奧匈帝國皇储弗朗茨 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人刺杀身亡 得知好友的死讯后 威廉感到大为震惊 于是 他向奥匈帝国提供协助 支持镇压计划刺杀行动的秘密组织 甚至容许奥国以武力对付该组织的幕后黑手 塞尔维亚 威廉想在事件平息前留在柏林 但他的部下建议他按每年习惯在7月6日到北海出航 这样的建议 可能是认为皇帝必定会干預事件 利用事件提升国家威望 甚至不惜一战 但即使威廉二世自视甚高 对此事却踌躇不定 奥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後通牒 塞尔维亚于7月26日表示 除了第六条以外 接受其他所有条款 在奥国政府指示下 塞尔维亚必须采取法律行动 惩罚在塞尔维亚境内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的人士 塞尔维亚认为第六条条款违反了塞国的宪法规定 有损国家主权 所以拒绝接受此条款 威廉于7月28日赶回柏林 浏览过塞国的回应后 他回应 非常好 情况比我想像的更好 奥国赢了道义上的胜利 既然赢了 就再没有任何开战理由了 奥地利外交大使Giesl其实应该安心留在贝尔格莱德 读过这份文件后 我不应该下达总动员的命令 1 威廉在开战的最后一刻之前 是想劝奧匈帝國和平解决事件 然而 在奥国政府还不清楚威廉二世的内心想法前 奧國部长和将军就已经说服了八十四岁的奧匈皇帝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 编辑主条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nbsp 興登堡 威廉二世與魯登道夫 1917年1月 虽然威廉二世野心勃勃 但他是否有意挑起战争 目前难以有定论 他的确希望德国变得强大 但他从未想要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 从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到德国向俄国宣战这段时间 德皇已经知道大战将要爆发 他还是竭力争取和平 威廉二世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7月29日会面 尝试避免战争 他乐观地解读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认为最坏情况之下 战争范围仅止于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两国 然而 威廉的努力为时已晚 在部下的劝说之下 德皇下令总动员并开始进行施里芬计划 当时 英国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德皇的战争 正如断言二战是希特勒的战争 当时的看法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威廉二世要负起个人责任 就以现在的观点来看 实在有失公允 其实 在威廉二世大力鼓吹军国主义 支持德国军扩 又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克虜伯公司 已经令德國陷入与周围国家之间的军事竞赛 当这场军事竞赛变得难以收场的时候 战争也就在所难免 據說 威廉二世签署总动员之命令时 他曾经对部下说过 你们会后悔的 不过 他却鼓励奥匈帝国要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政策 战争期间 威廉除了自任德军大元帅也兼任奧軍元帥 其後又授予多國君主與王公貴族兼任德軍元帥 影子皇帝 编辑 nbsp 1933年的威廉二世作为战时国务的最终决策者 威廉要承受的负担实在太沉重 当战事持续 他越来越依赖部下的意见 以至1916年后的帝国变成一个军事独裁政权 由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操控 战争期间 受到现实挫败与对胜利的幻想影响 威廉的策略始终摇摆不定 尽管如此 这位德国皇帝仍然是国家的重要象征 他监督军事生产 颁发奖章与发表演说鼓励士兵 此外 德皇有自由任命官员的权力 掌握重要的军事指令 1915年 他撤换总参谋长小毛奇 改用埃里希 馮 法金漢 同样地 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后 威廉下令海军避免与英军正面冲突 同年德軍攻占俄屬波蘭 1918年 德军在西方戰線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 四面楚歌 儘管德國在東歐控制了波羅的海國家 波蘭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的西面和烏克蘭國 然而革命的火種在柏林燃起 明显地 结束战争将会是明智之举 而那时 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权力 由于他不满被部下架空权力 他尝试在战争末期的危机中争取主导权 得知德军大势已去后 他支持德國向協約國求和 以免德国为继续打仗而遭受灭顶之灾 退位 编辑主条目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退位 德國革命在首都柏林爆發時 威廉二世正身在比利時斯帕的德軍總部 他鍾愛的皇家陸戰隊參與叛變令他十分震惊 蜂起的革命燎原之時 威廉無法決定是否要退位 即便此時 他仍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头衔 仍可保留普魯士國王的身份 他認為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是基於他個人的共主邦聯 但根據帝國憲法 此二頭銜卻必然地被綁定 威廉的設想由此而落空 1918年11月9日 為求政治統一 帝国首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佈把威廉的兩個封號一併廢除 親王得知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 艾伯特能控制德國的局勢後 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後辭職 次日 艾伯特政府總理菲利普 謝德曼宣佈了德意志共和國的成立 此外 德軍总参谋部陆軍总监魯登道夫辭職后流亡瑞典 其职位由威廉 格勒納接任 格勒納通知德皇 在陆军元帥保羅 馮 興登堡的統率之下 德軍會撤回德國但不會鎮壓革命 因此 德皇只得选择退位 威廉二世已經失去最後的支持者 就連興登堡這個一生擁護帝制的元帥 也只能尷尬地勸說威廉二世接受現實 1897年 在威廉二世與俾斯麥的最後一次會面中 他曾被前宰相再三警告過此種軍隊背叛的可能性 隨著軍隊影響力的增強 尤其當海軍強推新戰艦的建造預案時 俾斯麥預言 當陛下尚能駕馭軍隊時 您盡可隨心所欲 但當您不能駕馭軍隊時 全局當風雲突變 前宰相隨後又精准地預告 腓特烈大帝身後廿載 有耶拿的慘敗 若世事未變 混亂也會在我死後的二十年到來 1918年11月10日 威廉二世离开德国 流亡前往一戰的中立國荷蘭 凡爾賽條約 第227條明確規定將威廉定為戰犯 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國際道德及條約的聖潔 例如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 但荷蘭政府無視協約國要求 拒絕引渡他受審 英王喬治五世將他的威廉表兄形容為 史上最惡貫滿盈之罪犯 但他還是駁回了首相大衛 勞合 喬治要求絞死德皇的提案 美國總統伍德羅 威爾遜也反對將威廉引渡 他認為處決前德皇會顛覆國際秩序及和平 威廉首先定居於阿默龍恩 他在此於11月28日收到了將要被褫奪雙頭銜的消息 霍亨索倫王朝五百載的統治由此壽終正寢 他很快接受了這一事實 同時宣佈放棄這些頭銜 隨後他解放了那些仍守誓忠君的士兵和軍官 威廉稍後於烏特勒支省的多倫鄉間購置了一間別墅 世稱多倫莊園 並在1920年5月15日遷居於他最後的安身之處 威瑪共和國允許威廉將他的家當從波茨坦宮運到新家 它們包括二十三節火車皮的傢具 塞滿一輛車和一艘船的二十七箱雜物 流亡生活 编辑 威廉在1922年出版了他篇幅極短的首卷回憶錄 主要重申了他不該為一战的爆發負責 和他對帝國政策的辯護 主要在對外政策方面 前德皇餘下的二十年中 他時常宴請賓客 通常有一定身分 亦時刻參與國際事件的讨论 對納粹的觀點 编辑 nbsp 荷蘭多倫莊園威廉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相信 納粹的成功能讓德國重歸君主制 他的長孫將成為第四任德皇 在威廉的支持下 赫爾敏娜 他的第二任皇妃 曾積極就此向納粹德國政府請願 但如其它的納粹頭目一樣 作為一戰老兵的希特勒對此提議不屑一顧 他們認為威廉該為大戰的失敗負責 儘管威廉這位前德皇曾在多倫莊園宴請過赫爾曼 戈林一次 但他與希特勒的罅隙與日俱增 尤其是在聽聞前共和國總理庫爾特 馮 施萊謝爾夫婦雙雙被殺後 他說 舊日的秩序已不存在 納粹的教條將驅逐良幣 所有人都會被其碾碎 1938年11月9至10日的水晶之夜使威廉震駭不已 他說 我對小奧古斯特的看法更明確了 尤其把他和他兄弟們相比 他有膽量支持這場反猶騷亂 還能理解它為何發生 我告訴他 對所有正派的人 這都是一場暴徒的騷亂 而他對此毫不在意 這個家族失去了一個孩子 他又說 這是我第一次恥於當一個德國人 有這麼一種人 他沒有家人 沒有後代 沒有信仰 他組建軍隊 但他不能組織一個國家 國家基於家庭 信仰和傳統 它源於上一代的心血與智慧和下一代的激情與朝氣 我曾有一段時間傾心於國家社會主義 曾覺得這是一場必要的狂熱 同時為他們之中的民族菁英深感欣慰 但這些驕子接連被拋棄甚至被殺 那種人除了帶來一群黑襯衫的暴徒什麼都沒貢獻 他或許能使國民遠離危險並時常帶來雖然毫無榮耀的勝利 但我們的德意志 是文豪與勇士 藝術與音樂之國 他却用一群騙子與瘋子率領的暴徒把德国人自此變得狂熱而冷漠 威廉對希特勒的評價 1938年12月1939年9月 波蘭戰役行將結束之際 威廉的秘書馮 多默斯將軍以前德皇之名聯繫希特勒 信中提到仍盡職守責的霍亨索倫家族和其在前線作戰的九個王子 一個皇子和八個皇孫 因紛亂局勢而暂居中立國 陛下無法親自參與戰爭 故命我與您聯繫 當希特勒最初在歐洲高奏凱歌時 威廉曾在1940年4月 荷蘭投降後 向他發了一封祝賀電報 我的元首 祝賀您的勝利 同時熱切期待德國能在您的英明領導下重歸君主制 希特勒在收到電報後據稱惱怒而無語 並向他的副官海茵次 林格評論道 真是一個蠢貨 攻陷巴黎不久後 在威廉給希特勒的另一封電報裡 恭喜您又獲勝了 雖然是用我的軍隊 威廉在給路易絲公主 威廉之女 布倫瑞克公爵夫人 得意地寫道 愛德華叔叔的英法同盟自此完蛋了 1940年5月 德國入侵荷蘭時 威廉曾婉拒了邱吉爾的避難提議 他說他更願死在多倫莊園 荷蘭戰役結束後 年邁的威廉完全淡出政治生活 反猶陰謀論 编辑 在他逝世前的一年中 威廉相信君主制的德國歸於基督 而自由主義的英國屬於撒旦 因此反基督 他堅持認為英國的統治階級是 被猶大腐蝕的共濟會成員 進而聲稱 英國人民必須從反基督的統治裡被解放 我們要像之前把他們趕出歐陸那樣把他們趕出英國 他相信兩次大戰的禍源皆在共濟會和猶太人 他們試圖用從英美賺來的錢建立一個猶太帝國 但 他們的計劃都落空了 連他們自己也被趕出了歐洲大陸 他還寫道 歐陸的聯合隔絕了英國人和猶太人的荼毒 最後的結果將是一個 歐洲聯邦 在一封1940年寫給他妹妹瑪格麗特公主裡 上帝創造著這個完美的新世界 我們將會在德國的領導下走向歐洲聯邦 走向統一的歐陸 猶太人的邪惡觸手正伸向全世界 數世紀以來 這些寄生蟲一直致力於離間各國關係 同年 談及他母親百歲冥誕時 他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諷刺地說 今天是我母親的一百歲生日 但卻沒一個 紀念組織 或 一個委員會來記住她對德國人民福祉所做的貢獻 這一代沒人再能記住關於她的任何事 去世 编辑 nbsp 威廉二世的葬禮 前排從左到右為威廉 卡納里斯 海軍制服 阿圖爾 賽斯 英誇特 奧古斯特 馮 馬肯森 弗里德里希 克里安斯蒂安森 赫爾曼 登施 海軍制服 1941年6月4日 巴巴羅薩行動前两周 威廉於多倫莊園死於肺栓塞 享壽82歲 希特勒此前命令部份納粹德軍守衛多倫莊園 但威廉卻一直保有自己的近衛隊 當德國軍官試圖命令此近衛隊時 威廉差點開除他 此事讓希特勒頗為惱火 儘管元首對前德皇還有諸多不滿 但當威廉二世身故後 他還是想把威廉的遺體運回柏林 舉行國葬 因為威廉畢竟是德國以及上次大戰的象徵 希特勒希望以此顯示第三帝國是第二帝國的正統繼承人 但威廉曾發誓不會回到沒有君主制的德國 荷蘭總督辖区的總督為威廉舉辦了一場小型軍事葬禮 參與悼念的約百人 其中包括奧古斯特 馮 馬肯森 是時身著舊式帝國輕騎兵禮服 海軍上將威廉 卡納里斯 驻荷德軍軍官阿圖爾 賽斯 英誇特及一些軍官 他生前希望在葬禮上不擺設納粹黨和國家社會主義有關的旗幟與符號 但納粹黨領導人並沒有理會這個要求 2 葬禮的過程由一荷蘭攝影師記錄 前德皇葬於多倫莊園旁的一間陵墓中 此地於是成為德國君主制擁護者的聖地 他們每年都會在威廉二世的忌日集結於此 以行紀念 宗教 编辑個人信仰 编辑 皇帝本身信仰信義宗 隸屬普魯士教會 普魯士教會是改革宗和路德宗的合一教會 對伊斯蘭的態度 编辑 威廉二世向來對穆斯林世界友好 他將自己稱為 三億穆斯林之友 在他1898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旅 威廉共拜訪此城三次 對於任何一位歐洲君主而言 此紀錄前所未有 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封信中 如果我來之前沒有信仰 我一定會成為一個穆斯林 對於基督教內將教堂或紀念碑修建得愈加浮誇的競賽 威廉認為這讓那些競爭者變得偶像崇拜 同時讓穆斯林們愈加遠離基督的啟示 祖先 编辑先祖 高祖父 普鲁士國王腓特烈 威廉二世 曾祖父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 威廉三世 高祖母 黑森 達姆施塔特的弗蕾德里克 路易絲 祖父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 外高祖父 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大公卡尔二世 曾祖母 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的路易絲 外高祖母 黑森 達姆施塔特的弗蕾德里克 父 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 外高祖父 萨克森 魏玛 艾森纳赫大公卡尔 奥古斯特 外曾祖父 薩克森 魏玛 艾森纳赫大公卡尔 腓特烈 外高祖母 黑森 達姆施塔特的路易絲 祖母 薩克森 魏瑪 艾森納赫的奧古斯塔 外高祖父 俄罗斯沙皇保羅一世 外曾祖母 俄羅斯的瑪麗亞 巴甫洛夫娜 外高祖母 玛丽亚 费奥多罗芙娜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外高祖父 薩克森 科堡 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西斯 外曾祖父 萨克森 科堡 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 外高祖母 羅伊斯 埃伯斯多夫的奧古斯塔 外祖父 英国王夫阿爾伯特親王 外高祖父 薩克森 哥達 阿爾滕堡公爵奧古斯特 外曾祖母 薩克森 哥達 阿爾滕堡的路易絲 外高祖母 梅克倫堡 施威林的路易絲 夏洛特 母 維多利亞長公主 外高祖父 英国国王喬治三世 外曾祖父 肯特及斯特拉森公爵爱德華王子 外高祖母 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外祖母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外高祖父 薩克森 科堡 薩爾費爾德公爵法蘭西斯 同上 外曾祖母 薩克森 科堡 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 外高祖母 羅伊斯 埃伯斯多夫的奧古斯塔 同上 婚姻和家庭 编辑 nbsp 威廉二世与其妻奥古斯塔 维多利亚 nbsp 威廉二世與家人1881年2月27日 威廉二世与表姐奥古斯塔 维多莉亚结婚 他们有七个孩子 六子一女 威廉皇储 1882 1951 有四子二女 埃特尔 弗雷德里希王子 1883 1942 阿达尔贝特王子 1884 1948 有一子二女 奥古斯特 威廉王子 1887 1949 有一子 奥斯卡王子 1888 1958 有三子一女 约阿希姆王子 1890 1920 有一子 他的其中一位曾孫是格奥尔基 米哈伊洛维奇 罗曼诺夫 有俄羅斯大公和普魯士親王兩個稱號 維多利亞 路易丝 1892 1980 有四子一女 威廉与妻子一直感情良好 而妻子在1921年4月21日去世 令他悲痛不已 在威廉被迫流亡荷兰后 他的幼子约阿希姆王子因受到参战后的忧郁症与婚姻失败之影响 在1920年开枪自杀身亡 1922年1月27日 舍奈希 卡洛拉特的约翰 格奥尔格王子的儿子向威廉贺寿 威廉邀请他与其母羅伊斯 格賴茨的赫爾敏到他家做客 威廉觉得她非常吸引 并决定要娶她 威廉受到其支持者与子女反对 但仍在11月9日与她结婚 赫尔敏的女儿亨丽埃特 英语 Princess Henriette of Schonaich Carolath 与约阿希姆王子之子卡尔 法蘭茲 约瑟夫于1940年10月5日结婚 却在1946年离婚 赫尔敏则与丈夫感情良好 一直至威廉去世 nbsp 威廉二世和其第二任妻子以及繼女 初恋 编辑 在威廉婚前 他曾深深倾慕美丽脱俗的伊丽莎白 费奥多萝芙娜 后来成为俄罗斯谢尔盖 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的妻子 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 亦即威廉的姨表妹 更为她写下数段情诗 艾拉最初受到他吸引 但后来因无法忍受威廉对周围人的恶劣态度 尤其是其父母 而拒绝了他的追求 在一战期间 威廉曾派专员协助她逃离俄罗斯 但她不为所动 最后 她于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党人杀害 但是威廉到老年时承认没有忘记过她 传闻 编辑 威廉在位期间 曾经有传闻指他与其好友菲利普 楚 奥伊伦堡 赫特费尔德 英语 Philipp zu Eulenburg Hertefeld 有染 在当时 这种同性恋行为乃德国法律所不容许 德國刑事法第175條禁止男性同性恋行为 传言引致1907年的 哈登 奥伊伦堡事件 俾斯麦曾经指出威廉与奥伊伦堡有 不正当关系 但此话可能只是纯粹的推测 琐事 编辑威廉是英國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 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 威廉还握着她的手 直到她离世 当时 英国民众曾因此深深感动 但威廉的形象在1914年一戰爆發時被破坏了 威廉曾经到希腊的科孚岛旅游 自此对考古学产生浓厚兴趣 他也喜欢在悠闲时描绘宏伟的建筑物与战船 但专家认为他的构想过于浮夸与不切现实 威廉也爱好打猎和砍伐树木 流亡荷蘭期间 他在自己的别墅大量砍伐树木 该地的森林在最近才恢复 威廉收藏了大量制服与服装 经常转换服装 多达一天内更衣四次 威廉在斯图加特有一座行宫 他在行宫时 会在每个星期日的中午进行巡游 他与部下及骑兵穿上军服 在大街上巡游 吸引附近居民观看 基于与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 威廉二世有不少亲戚是欧洲王室领导人 德国后来与英国和俄国交战 而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是威廉的表弟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 费奥多萝芙娜則是威廉的表妹 所以尼古拉就是威廉的表妹夫 三位君主都能说流利英语 并以兄弟互相称呼 分别叫做 Willy 德皇 Georgie 英王 和 Nicky 沙皇 时至今日 仍然有一小群支持君主制的德国人在每年威廉的逝世周年到多伦住宅聚会 以示他们对这位末代德国皇帝的忠诚 文献 编辑在历史研究中 威廉二世在德国历史的角色颇受争议 在1950年代前 他最初被视为重要而令德国历史蒙羞的人物 但后来 一般认为对于世界大战的爆发 他的角色不太重要 甚至完全没有影响 可是 在1970年代 John C G Rohl教授等人又不同意此论调 无论如何 曾经有很多关于威廉二世传记推出 其中以第一部传记 Emil Ludwig 最为著名 Michael Balfour The Kaiser and His Time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4 E F Benson The Kaiser and English Relations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36 Lamar Cecil Wilhelm II Prince and Emperor 1859 1900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9 Lamar Cecil Wilhelm II Emperor and Exile 1900 1941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6 Isabel V Hull The Entourage of Kaiser Wilhelm II 1888 19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Thomas A Kohut Wilhelm II and the Germans A Study in Leader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New York Ames Press 1970 originally published 1926 Giles Macdonogh The Last Kaiser William the Impetuous London Weidenfeld amp Nicholson 2001 Annika Mombauer amp Wilhelm Deist eds The Kaiser New Research on Wilhelm II s Role in Imperial Germa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Alan Palmer The Kaiser Warlord of the Second Reich London Weidenfeld amp Nicholson 1978 James Retallack Germany in the Age of Kaiser Wilhelm II Basingstoke St Martin s Press 1996 John C G Rohl amp Nicholaus Sombart eds Kaiser Wilhelm II New Interpretations the Corfu Pap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reprinted 2005 John C G Rohl The Kaiser and His Court Wilhelm II and the Government of Germany trans Terence F Co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John C G Rohl Young Wilhelm The Kaiser s Early Life 1859 18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Volume I of Rohl s massive new biography John C G Rohl The Kaiser s Personal Monarchy 1888 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Volume II of Rohl s masive new biography John Van der Kiste Kaiser Wilhelm II Germany s Last Emperor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1999 Tyler Whittle The Last Kaiser A Biography of William II Emperor of Germany and King of Prussia London Heinemann 1977 Wilhelm II My Memoirs 1878 1918 London Cassell amp Co 1922 参考文献 编辑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G P Putnam s Sons New York 1927 trans by Ethel Colburn Mayne p 444 Kaiser William the Impetuous London Weidenfeld amp Nicolson ISBN 978 1 84212 478 9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威廉二世 德国 维基语录上的威廉二世 德国 语录The German Emperor as shown in his public utterances Hohenzollern William II My Memoirs 1878 1918 London Cassell amp Co 1922 2022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18 Google Books The German emperor s speeches being a selection from the speeches edicts letters and telegrams of the Emperor William II 威廉二世的作品 古騰堡計劃 互联网档案馆中威廉二世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mostly in German nbsp William II of German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1911 YouTube上的The Last German Emperor Living in Exile in The Netherlands 1918 1941 Historical film documents on Wilhelm II from the time of World War 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European Film Gateway 有关威廉二世在德国经济学中央图书馆 ZBW 20世纪新闻档案 英语 20th Century Press Archives 中的剪报 The 1922 book review of My Memoir from The Spectato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威廉二世 德国 霍亨索伦王朝出生于 1859年1月27日 逝世於 1941年6月3日統治者頭銜前任 腓特烈三世 德意志皇帝1888年 1918年 德国十一月革命废除君主制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威廉二世 德国 amp oldid 801072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