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魏建功

魏建功(1901年11月20日—1980年2月18日),字益三,大學後改字天行,別號山鬼,江苏如皋人,祖籍江蘇高淳縣立信鄉中堡村。语言学文字学家,九三學社社员。

魏建功
个人资料
出生1901年11月20日
 大清江蘇省通州直隸州如皋縣
逝世1980年2月18日(1980歲—02—18)(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籍贯江蘇省高淳縣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九三學社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1901年11月20日,魏建功生於江蘇如皋。祖父魏霖是當地生員,籌辦玉成公小學,家中經營花炮業,開恒順號雜貨莊。父親魏晉藩,母親仲延康。1906年,五歲時入玉成公小學就讀。1911年,考入如皋初級師範兼中學附屬兩等小學堂。1914年,小學畢業,因距中學考試仍有半年,於是到師範部聽課,聽到繆文功講《說文》,引起了他對音韻學的興趣。7月,考入江蘇省立第七南通中學,受老師繆文功、孫伯龍、徐亦軒的影響,決定從事文字學研究。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俄文班,因肺病沒法入學、返家休養,跟隨劉之洵學習英文。1919年夏,考取北大文預科乙部英文班。兩年預科畢業後升入國文系。1922年,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任臨時書記,從事檔案整理、編製索引等工作,並參加歌謠研究會,結識鄭天挺羅庸商承祚董作賓容庚陸侃如臺靜農常惠等研究生。1925年,畢業後決定留校,待校「聘任委員會」通過期間,經劉半農推薦至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供職。1926年,任北大國文系及研究所國學門助教,協助劉半農進行「語音樂律實驗室」工作及《國學周刊》編輯。2月,因胸膜炎住院療養。三一八慘案發生時,在京學人紛紛南下。7月,應友人之邀,任江蘇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員,12月返北京。

1927年春,经沈尹默推薦,赴韓國京城帝國大學法、文学部任中國語講師,改變韓人學習漢語舊法,改以注音符號為工具,以《老殘遊記》為教材,同時傳授漢語與中國文化。[1]

1928年,返北京後任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教授。1930年,任北大《國學季刊》編輯委員會主任,次年升任北大國文系副教授。1937年,升任教授,時值七七事變,北平失守,隨校南下,在長沙臨大西南聯大任教。1940年,被國民政府調任大學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專任編輯,携眷往白沙赴任,與朱自清黎錦熙等共同編選《大學國文選》,期間與陳獨秀臺靜農等人交往。1941年,應徐炳昶之約往昆明任教中法大學,創辦文史系並兼任系主任。1942年,返回白沙任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

借調台灣 编辑

1945年末,應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邀請借調到台灣,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兼台灣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於臺大任國語專修科主任,培養國語師資外,並於廣播電臺開設講座,創辦《國語日報》[2]。時任國立臺灣大學代理校長羅宗洛聘他為中國文學教授兼文學系主任,他沒有就任,羅代理校長任內文學院都沒有院長,文學院各系也都沒有主任,名義上他是台大文學系第一位主任。1946年末,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陸志鴻想請魏建功做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魏沒有應允。1947年4月,魏建功應陸校長聘,兼任文學系中國文學特約教授。[3]

返回大陸 编辑

1948年2月18日晚上,沉睡中的許壽裳在寓所被砍死,這一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魏建功在6月學期結束後請辭特約教授兼職,馬上離開台灣,轉任北京大學教授。[4]1949年,任中國語文學系主任,配合政策調整教學目標與科目;被選為中國文字改革協會理事。1950年,辭系主任兼任《新華辭書社》社長,主持《新華字典》編纂。1952年,任「中國文字改革研究會」委員,參加「漢字整理」、「漢語拼音」兩組,並兼「漢字整理組」副主任,制訂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任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次年於北大中文系創設古典文獻專業以培養古籍整理之人才,並任北大古典文獻教研室主任。1961年,與翦伯赞傅鹰王竹溪同任副校长,兼圖書委員會主任。1966年,文革爆發後被列為「黑幫」、「反動學術權威」,與魯迅陳獨秀臺靜農之關係,成為批鬥重點,停止教學和研究。1970年,參加修訂《新華字典》,次年開始修訂《漢語成語小詞典》。之後做了江青的文學顧問。[來源請求]1978年,應邀參加《辭源(修訂版)》審稿。1979年,被聘為北大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0年2月18日,去世,享壽78歲。

著作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朴宰雨. 1920年代魏建功游记《侨韩琐谈》价值的探索. 当代韩国. 2008. 
  2. ^ 黃英哲. 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68).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2005, (1): 79–107. 
  3. ^ 李東華、歐素瑛等人引用的1封1947年4月1日魏建功寫給北大學友傅斯年的信(台大《傅斯年檔案》藏),可以看到作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兼國語推行委員會的魏建功對陳儀當局和台大的看法:台省全局是「有為『不』治」,而教育則「無為而『亂』」!中心人物,皆在於此。
  4. ^ 王正方. 國語童年. 聯合報·聯合副刊. [2007年4月18至19日]. (原始内容于2021-10-08). 魏建功伯伯在台北籌建《國語日報》,地址在台北植物園建功神社,兩個『建功』純屬巧合。我們全家到了台北暫住魏伯伯家,重慶南路三段某巷口的一所豪華日本房子:榻榻米鋪了一大片,打開紙門,房間都是通的。屋外有一座日本花園,花木扶疏,還有小溪石塔,幾處小片沙地園丁每天用耙子耙出幾道痕跡來,非常新奇別緻。魏伯伯幾天後有急事匆忙搭機去北平,說辦完事就搭下一班飛機回台北,但是此後就沒有下一班飛機了。 

外部鏈接 编辑

  • 魏建功先生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1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魏建功, 1901年11月20日, 1980年2月18日, 字益三, 大學後改字天行, 別號山鬼, 江苏如皋人, 祖籍江蘇高淳縣立信鄉中堡村, 语言学, 文字学家, 九三學社社员, 个人资料出生1901年11月20日, 大清江蘇省通州直隸州如皋縣逝世1980年2月18日, 1980歲, 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籍贯江蘇省高淳縣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九三學社学历, 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 國立北京大學, 1920年, 经历, 北京大學國學門助教京城帝國大學講師中法大學教授西南聯大教授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 魏建功 1901年11月20日 1980年2月18日 字益三 大學後改字天行 別號山鬼 江苏如皋人 祖籍江蘇高淳縣立信鄉中堡村 语言学 文字学家 九三學社社员 魏建功个人资料出生1901年11月20日 大清江蘇省通州直隸州如皋縣逝世1980年2月18日 1980歲 02 18 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籍贯江蘇省高淳縣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九三學社学历 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 國立北京大學 1920年 经历 北京大學國學門助教京城帝國大學講師中法大學教授西南聯大教授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授大學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專任編輯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兼台灣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國立台灣大學任國語專修科主任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新華辭書社 社長中國文字改革研究會委員 目录 1 生平 1 1 借調台灣 1 2 返回大陸 2 著作 3 參考文獻 4 外部鏈接生平 编辑1901年11月20日 魏建功生於江蘇如皋 祖父魏霖是當地生員 籌辦玉成公小學 家中經營花炮業 開恒順號雜貨莊 父親魏晉藩 母親仲延康 1906年 五歲時入玉成公小學就讀 1911年 考入如皋初級師範兼中學附屬兩等小學堂 1914年 小學畢業 因距中學考試仍有半年 於是到師範部聽課 聽到繆文功講 說文 引起了他對音韻學的興趣 7月 考入江蘇省立第七南通中學 受老師繆文功 孫伯龍 徐亦軒的影響 決定從事文字學研究 1918年 考入北京大學預科俄文班 因肺病沒法入學 返家休養 跟隨劉之洵學習英文 1919年夏 考取北大文預科乙部英文班 兩年預科畢業後升入國文系 1922年 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任臨時書記 從事檔案整理 編製索引等工作 並參加歌謠研究會 結識鄭天挺 羅庸 商承祚 董作賓 容庚 陸侃如 臺靜農 常惠等研究生 1925年 畢業後決定留校 待校 聘任委員會 通過期間 經劉半農推薦至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供職 1926年 任北大國文系及研究所國學門助教 協助劉半農進行 語音樂律實驗室 工作及 國學周刊 編輯 2月 因胸膜炎住院療養 三一八慘案發生時 在京學人紛紛南下 7月 應友人之邀 任江蘇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員 12月返北京 1927年春 经沈尹默推薦 赴韓國京城帝國大學法 文学部任中國語講師 改變韓人學習漢語舊法 改以注音符號為工具 以 老殘遊記 為教材 同時傳授漢語與中國文化 1 1928年 返北京後任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教授 1930年 任北大 國學季刊 編輯委員會主任 次年升任北大國文系副教授 1937年 升任教授 時值七七事變 北平失守 隨校南下 在長沙臨大和西南聯大任教 1940年 被國民政府調任大學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專任編輯 携眷往白沙赴任 與朱自清 黎錦熙等共同編選 大學國文選 期間與陳獨秀 臺靜農等人交往 1941年 應徐炳昶之約往昆明任教中法大學 創辦文史系並兼任系主任 1942年 返回白沙任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 借調台灣 编辑 1945年末 應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邀請借調到台灣 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兼台灣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於臺大任國語專修科主任 培養國語師資外 並於廣播電臺開設講座 創辦 國語日報 2 時任國立臺灣大學代理校長羅宗洛聘他為中國文學教授兼文學系主任 他沒有就任 羅代理校長任內文學院都沒有院長 文學院各系也都沒有主任 名義上他是台大文學系第一位主任 1946年末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陸志鴻想請魏建功做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魏沒有應允 1947年4月 魏建功應陸校長聘 兼任文學系中國文學特約教授 3 返回大陸 编辑 1948年2月18日晚上 沉睡中的許壽裳在寓所被砍死 這一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魏建功在6月學期結束後請辭特約教授兼職 馬上離開台灣 轉任北京大學教授 4 1949年 任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配合政策調整教學目標與科目 被選為中國文字改革協會理事 1950年 辭系主任兼任 新華辭書社 社長 主持 新華字典 編纂 1952年 任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會 委員 參加 漢字整理 漢語拼音 兩組 並兼 漢字整理組 副主任 制訂汉字简化方案 1958年 任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 次年於北大中文系創設古典文獻專業以培養古籍整理之人才 並任北大古典文獻教研室主任 1961年 與翦伯赞 傅鹰 王竹溪同任副校长 兼圖書委員會主任 1966年 文革爆發後被列為 黑幫 反動學術權威 與魯迅 陳獨秀 臺靜農之關係 成為批鬥重點 停止教學和研究 1970年 參加修訂 新華字典 次年開始修訂 漢語成語小詞典 之後做了江青的文學顧問 來源請求 1978年 應邀參加 辭源 修訂版 審稿 1979年 被聘為北大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0年2月18日 去世 享壽78歲 著作 编辑侨韩琐谈 古音系研究 中华书局 1935 ISBN 9787101014426 中華新韻 1941 魏建功文集 江苏教育 2001 ISBN 9787534342110 汉字形体变迁史 商务印书馆 2013 ISBN 9787100088923 參考文獻 编辑 朴宰雨 1920年代魏建功游记 侨韩琐谈 价值的探索 当代韩国 2008 黃英哲 魏建功與戰後台灣 國語 運動 1946 1968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2005 1 79 107 李東華 歐素瑛等人引用的1封1947年4月1日魏建功寫給北大學友傅斯年的信 台大 傅斯年檔案 藏 可以看到作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兼國語推行委員會的魏建功對陳儀當局和台大的看法 台省全局是 有為 不 治 而教育則 無為而 亂 中心人物 皆在於此 王正方 國語童年 聯合報 聯合副刊 2007年4月18至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0 08 魏建功伯伯在台北籌建 國語日報 地址在台北植物園建功神社 兩個 建功 純屬巧合 我們全家到了台北暫住魏伯伯家 重慶南路三段某巷口的一所豪華日本房子 榻榻米鋪了一大片 打開紙門 房間都是通的 屋外有一座日本花園 花木扶疏 還有小溪石塔 幾處小片沙地園丁每天用耙子耙出幾道痕跡來 非常新奇別緻 魏伯伯幾天後有急事匆忙搭機去北平 說辦完事就搭下一班飛機回台北 但是此後就沒有下一班飛機了 请检查 access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外部鏈接 编辑魏建功先生傳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魏建功 用执着缔造中国语言文字学新成就 2019 09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魏建功 amp oldid 7984051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