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香港社會

香港社會的政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多個政策局及部門負責,主要由勞工及福利局民政事務局領導。資源主要投放於:推動家庭關係、抗毒運動、教育改革、青少年發展、體育發展、長者服務、殘疾人士精神病患者康復服務、社會企業以及就業服務,以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人口

香港人口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380人。城市的人口密度比鄉郊地區為高,但隨着新市鎮發展伴隨而來的人口遷移,現時香港市區與鄉郊的人口密度差別,已比1970年度時的比例大大減低。[1]

香港的人口組成以華人為主,佔總人口接近95%。早期的人口統計亦有計算人口中各省籍的比例,當中香港華人有過半數在香港出生,而大多數是廣府人,其次有四邑人及潮汕人。[1][2]而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後,來自其他省市的移民開始增加,但主要以來自福建的為主。香港的華人人口並不全是漢人,而是有不少其他少數民族,如回族滿族等。華人以外的種族,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南亞人、印尼人、泰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

宗教

 
位於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

高度的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以佛教道教徒最多,有六十六萬的基督徒居次。另有孔教天主教回教印度教錫克教等。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興辦學校、提供衛生福利設施等。其他教派,如摩門教(即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神道教創價學會拜火教,在港亦有信徒。因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拜祭祖先非常普遍,很多人家中亦有「神主枱」(大部份有進行拜祭祖先及拜祭神祇的人會稱自己為佛教徒)。猶太教在香港也有信徒,主要是英國殖民地時代的英國猶太人

中國傳統宗教信仰主要不是以團體組織的形式出現。不過有「孔教學院」、「香港道教聯合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基督宗教組織有天主教香港教區香港聖公會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伊斯蘭教有「中華回教博愛社」。

教育改革

現時,香港政府正在推行一連串的教育制度改革(簡稱教改)措施[3][4][5],包括母語教學一條龍辦學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學幼稚園學券等。其中教育統籌局將於2006年至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將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為香港中學文憑,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同時,教育統籌局已於2007年至2008年起為3至6歲的幼稚園學生提供幼稚園學券津貼。上述改革主要是為香港教育帶來不同的教學模式,希望使学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但連串教改實施起,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批評教改為老師帶來沉重壓力,及使學生及家長無所適從[6]

貧富懸殊問題

香港貧富懸殊亞洲最嚴重。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發表年度報告,指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也是全球貧富懸殊先進地區之首,其堅尼系數高於0.4警戒線。

香港房屋問題

失業與貧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2009年上半年香港貧窮率為17.9%,貧窮人口較前一年增加2.6萬,總貧窮人口增至123.6萬,創歷年新高。其中15至24歲青少年屬增幅最大的群組,佔近18萬人,10年來增加20%。社聯指數字反映社會欠缺向上流動性,青年人「無盼望無機會」。

貧窮率以65歲以上老人組最嚴重,達32.1%,即約27萬。香港特區政府在2015年發表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5》顯示65歲及以上長者的貧窮人口及貧窮率為31萬人及30.1%[7];但按貧窮人口計算,則以45至64歲群組佔人數最多,達34.3萬人。社聯將住戶總收入低於入息中位數一半者界定為貧窮人口,以兩人家庭為例,中位數為13,500元,中位數的一半為二人住戶的貧窮線,即6,750元,三人家庭的貧窮線則為9,150元。

分析發現過去10年15至24歲青年貧窮問題加劇,貧窮率由1999年的15.4%上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20%,貧窮人口約有17.6萬人,較1999年的14萬人多出近20%。這組群於2009年第二季的失業率為12.6%,較成人及中年組高出逾一倍,若以失業超過半年計算,青年組群的長期失業率為2.6%。

青年貧窮問題近年加劇原因,一方面不少青年有專上教育機會,不管入讀大學副學位,都會令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同時延遲其入職年齡,變相成為家中貧窮人口一員;另一方面,青年失業率近年急升,以及青年父母步入中年後貧窮問題加劇。[8]

2016年12月統計處數字顯示香港人平均月薪為1.55萬港元。

N無人士的增加亦對社會構成沉重壓力。

 
在香港,香港人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

参考文献

  1. ^ 1.0 1.1 香港政府民政署中文公事管理局,(1977年),《一九七七年香港年報》 (中文本),pp.183
  2. ^ 香港政府民政署中文公事管理局,(1976年),《一九七六年香港年報》 (中文本),pp.168
  3. ^ 《廿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1-12-10. 1999年1月教育制度檢討文件
  4. ^ 《教育制度檢討:教育改革建議——終身學習 自強不息》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8-10-07. 1999年9月第二階段教育改革諮詢文件
  5. ^ 《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創造空間 追求卓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8-10-11. 2000年5月第三階段諮詢文件
  6.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致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意見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9-12-07. 2006年7月10日
  7. ^ 2015年貧窮長者逾30萬 學者:佢哋寧做嘢賺錢傍身. 蘋果日報 (香港). 2017-06-18 [2017-06-18]. (原始内容于2017-06-22). 
  8.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政策倡儀及國際事務)蔡海偉負責分析

香港社會,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5年7月3日,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 完成修改時, 請移除本模板,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7月3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的政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多個政策局及部門負責, 主要由勞工及福利局及民政事務局領導, 資源主要投放於, 推動家庭關係, 抗毒運動, 教育改革, 青少年發展, 體育發展, 長者服務, 殘疾人士及精.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5年7月3日 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 完成修改時 請移除本模板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7月3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香港社會的政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多個政策局及部門負責 主要由勞工及福利局及民政事務局領導 資源主要投放於 推動家庭關係 抗毒運動 教育改革 青少年發展 體育發展 長者服務 殘疾人士及精神病患者康復服務 社會企業以及就業服務 以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目录 1 人口 2 宗教 3 教育改革 4 貧富懸殊問題 5 香港房屋問題 6 失業與貧窮 7 参考文献人口 编辑主条目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地方之一 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 380人 城市的人口密度比鄉郊地區為高 但隨着新市鎮發展伴隨而來的人口遷移 現時香港市區與鄉郊的人口密度差別 已比1970年度時的比例大大減低 1 香港的人口組成以華人為主 佔總人口接近95 早期的人口統計亦有計算人口中各省籍的比例 當中香港華人有過半數在香港出生 而大多數是廣府人 其次有四邑人及潮汕人 1 2 而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後 來自其他省市的移民開始增加 但主要以來自福建的為主 香港的華人人口並不全是漢人 而是有不少其他少數民族 如回族 滿族等 華人以外的種族 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 其次為南亞人 印尼人 泰國人 英國人 日本人和韓國人 宗教 编辑 位於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 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 主条目 香港宗教 高度的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 並受法例保障 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 其中以佛教及道教徒最多 有六十六萬的基督徒居次 另有孔教 天主教 回教 印度教和錫克教等 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 也興辦學校 提供衛生福利設施等 其他教派 如摩門教 即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神道教 創價學會及拜火教 在港亦有信徒 因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 拜祭祖先非常普遍 很多人家中亦有 神主枱 大部份有進行拜祭祖先及拜祭神祇的人會稱自己為佛教徒 猶太教在香港也有信徒 主要是英國殖民地時代的英國猶太人 中國傳統宗教信仰主要不是以團體組織的形式出現 不過有 孔教學院 香港道教聯合會 香港佛教聯合會 基督宗教組織有天主教香港教區 香港聖公會 中華基督教會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伊斯蘭教有 中華回教博愛社 教育改革 编辑主条目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 現時 香港政府正在推行一連串的教育制度改革 簡稱教改 措施 3 4 5 包括母語教學 一條龍辦學模式 三三四高中教育 小班教學 幼稚園學券等 其中教育統籌局將於2006年至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 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 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 將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為香港中學文憑 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 校本評核 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 同時 教育統籌局已於2007年至2008年起為3至6歲的幼稚園學生提供幼稚園學券津貼 上述改革主要是為香港教育帶來不同的教學模式 希望使学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 但連串教改實施起 引發社會廣泛爭議 批評教改為老師帶來沉重壓力 及使學生及家長無所適從 6 貧富懸殊問題 编辑主条目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 香港貧富懸殊全亞洲最嚴重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發表年度報告 指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 也是全球貧富懸殊先進地區之首 其堅尼系數高於0 4警戒線 香港房屋問題 编辑主条目 香港房屋問題失業與貧窮 编辑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 2009年上半年香港貧窮率為17 9 貧窮人口較前一年增加2 6萬 總貧窮人口增至123 6萬 創歷年新高 其中15至24歲青少年屬增幅最大的群組 佔近18萬人 10年來增加20 社聯指數字反映社會欠缺向上流動性 青年人 無盼望無機會 貧窮率以65歲以上老人組最嚴重 達32 1 即約27萬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5年發表的 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5 顯示65歲及以上長者的貧窮人口及貧窮率為31萬人及30 1 7 但按貧窮人口計算 則以45至64歲群組佔人數最多 達34 3萬人 社聯將住戶總收入低於入息中位數一半者界定為貧窮人口 以兩人家庭為例 中位數為13 500元 中位數的一半為二人住戶的貧窮線 即6 750元 三人家庭的貧窮線則為9 150元 分析發現過去10年15至24歲青年貧窮問題加劇 貧窮率由1999年的15 4 上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20 貧窮人口約有17 6萬人 較1999年的14萬人多出近20 這組群於2009年第二季的失業率為12 6 較成人及中年組高出逾一倍 若以失業超過半年計算 青年組群的長期失業率為2 6 青年貧窮問題近年加劇原因 一方面不少青年有專上教育機會 不管入讀大學或副學位 都會令家庭經濟負擔加重 同時延遲其入職年齡 變相成為家中貧窮人口一員 另一方面 青年失業率近年急升 以及青年父母步入中年後貧窮問題加劇 8 2016年12月統計處數字顯示香港人平均月薪為1 55萬港元 N無人士的增加亦對社會構成沉重壓力 在香港 香港人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香港政府民政署中文公事管理局 1977年 一九七七年香港年報 中文本 pp 183 香港政府民政署中文公事管理局 1976年 一九七六年香港年報 中文本 pp 168 廿一世紀教育藍圖 教育制度檢討 教育目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1 12 10 1999年1月教育制度檢討文件 教育制度檢討 教育改革建議 終身學習 自強不息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 10 07 1999年9月第二階段教育改革諮詢文件 教育制度檢討 改革方案 創造空間 追求卓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 10 11 2000年5月第三階段諮詢文件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致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意見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9 12 07 2006年7月10日 2015年貧窮長者逾30萬 學者 佢哋寧做嘢賺錢傍身 蘋果日報 香港 2017 06 18 2017 06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22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 政策倡儀及國際事務 蔡海偉負責分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香港社會 amp oldid 7535840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