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阿姆鲁·本·阿斯

阿姆鲁·本·阿斯·塞赫米(阿拉伯语:عمرو بن العاص‎,羅馬化ʿAmr ibn al-ʿĀṣ al-Sahmī; 约573年—664年) ,简称阿姆鲁·本·阿斯,又译作阿慕尔·本·阿绥,是一位穆斯林,曾率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并在640-646年与658-664年两度担任埃及总督。阿姆鲁出身古来氏部落,约于629年皈依伊斯兰教,随后穆罕默德指派他在穆斯林社群中担任重要职务。哈里发阿布·伯克尔任命阿姆鲁为征服叙利亚的指挥官之一,他带兵攻占巴勒斯坦大部,并被任命为当地的长官,随后他又参与了634年的阿季奈迪恩战役和636年的雅尔穆克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阿拉伯军取得了对拜占庭帝国的决定性胜利。

阿姆鲁·本·阿斯·塞赫米
عمرو بن العاص
位于埃及福斯塔特阿姆鲁·本·阿斯清真寺英语Mosque of Amr ibn al-As
埃及总督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Islamic Egypt
任期
640—646
君主奥斯曼
欧麦尔
前任首位
继任阿卜杜拉·本·萨尔赫
任期
658年8月或9月—664
君主穆阿维叶
前任穆罕默德·本·阿布·伯克尔英语Muhammad ibn Abi Bakr
继任乌塔巴·本·阿比·苏富扬英语Utba ibn Abi Sufyan[註 1]
巴勒斯坦总督
任期
634—639
君主欧麦尔
阿布·伯克尔
前任首位
继任耶齐德·本·阿比·苏富扬英语Yazid ibn Abi Sufyan
个人资料
出生约573年
麦加
逝世约664年9月
埃及
配偶赖塔(或希德)·宾特·穆纳比赫·本·哈杰
一位来自巴希部落英语Bali (tribe)的女性
乌姆·库勒苏姆·宾特·乌克巴英语Umm Kulthum bint Uqba
儿女阿卜杜拉·本·阿姆鲁·本·阿斯英语Abd Allah ibn Amr ibn al-As
穆罕默德
父母阿斯·本·瓦利英语Al-As ibn Wa'il
纳比加·宾特·哈麦拉英语Layla bint Harmalah

639年底,阿姆鲁主动请缨攻打埃及,取得了对拜占庭人的数场胜利,641或642年,埃及首府亚历山大投降,征服胜利结束,从此以后直到今天,埃及都由穆斯林统治。随后阿姆鲁发动了向西的远征,兵锋抵达利比亚的黎波里。在与拜占庭埃及总督居鲁士英语Cyrus of Alexandria签订的条约中,阿姆鲁保证了埃及人民的安全,并向非穆斯林成年男子征收人头税。他保留了以本地科普特人为主的官僚体系,与科普特牧首本雅明英语Pope Benjamin I of Alexandria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建立福斯塔特作为穆斯林埃及的首府,在新城中心建立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阿姆鲁相对独立地统治埃及,积攒了大量财富,并以此维护阿拉伯人征服者的利益,但哈里发奥斯曼在646年将阿姆鲁解职。

被解职后,阿姆鲁煽动埃及人反对哈里发,来自埃及的叛乱分子最终刺杀了奥斯曼,但这时他却与这些人保持距离。随后第一次穆斯林内战英语First Fitna爆发,阿姆鲁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联合,共同反对哈里发阿里。阿姆鲁作为穆阿维叶的代表参加了与阿里的和平谈判,成功削弱了阿里的势力。之后,他从阿里的支持者手中夺回了埃及的统治权,再次担任总督。661年,穆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后,继续让阿姆鲁统治埃及,直到他于664年去世。

早期生涯 编辑

阿姆鲁·本·阿斯出生于约573[2],他的父亲阿斯·本·瓦利英语Al-As ibn Wa'il出身麦加古来氏部落中的沙姆氏族英语Banu Sahm,是一位富有的地主[3]。他的母亲名叫纳比加·宾特·哈麦拉英语Layla bint Harmalah,出身阿纳扎部落英语Anazzah贾莱氏族(Banu Jallan)[4][5]。她实际是一个俘虏,古来氏中几名成员都曾买下她,其中包括阿姆鲁的父亲[6]。因此,阿姆鲁有几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阿迪氏族英语Banu Adi的阿姆鲁·本·阿塔萨(Amr ibn Atatha)、菲赫尔氏族英语Fihrids乌克巴·本·纳菲英语Uqba ibn Nafi,以及阿布·沙姆氏族英语Banu Abd-Shams的一位女性[5][6]。在传统描述中,阿姆鲁手臂很长,肩膀低而宽,有一个大脑袋,额头和嘴都很宽,胡子很长[5]

约622年,他的父亲去世,留给他一座位于塔伊夫附近的庄园兼葡萄园,利润十分丰厚[7]

关于阿姆鲁皈依伊斯兰教的时间,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最可信的说法称,他在629或630年,即穆罕默德征服麦加(630年)前不久[2][8],与哈立德·本·瓦利德乌斯曼·本·塔尔赫英语Uthman ibn Talha一起皈依[8]。另外,阿姆鲁的四世孙阿姆鲁·本·舒阿布(Amr ibn Shu'ayb)称,阿姆鲁是在国王阿尔玛赫英语Najashi的见证下在阿克苏姆皈依的,并于628年在麦地那与刚结束海巴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Khaybar的穆罕默德会面[9]。1176年,历史学家伊本·阿萨基尔英语Ibn Asakir引用一份文件指出,阿姆鲁皈依的主要理由是赎罪,但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也是他的一大目的[10]

629年10月,穆罕默德命令阿姆鲁带兵突袭代特·斯莱绥尔(Dhatas Salasil),此地位于汉志北部[11]。这次进攻的目的仍不清楚,据历史学家弗雷德·唐纳英语Fred Donner的推测,可能是打击受拜占庭帝国支持的几个敌对部落[12],但9世纪历史学家伊本·希夏姆认为阿姆鲁的目标是团结这些部落,共同对拜占庭发动战争[12]。此地生活的部族包括库杜阿部落英语Quda'a巴希部落英语Bali (tribe)[13],阿姆鲁可能受命在库杜阿部落中的巴尔盖氏族英语Banu al-Qayn及巴希部落中招募战士[13]。阿姆鲁的祖母来自巴希部落[14],这可能是穆罕默德任命他为指挥官的原因。突袭之后,巴希部落的一部分人皈依伊斯兰教[13],同时为了巩固关系,阿姆鲁从巴希部落中娶了一个女子,后与她生下儿子穆罕默德[15]

之后阿姆鲁被任命为阿曼总督,直到632年先知去世[16]。几个部落随即背叛麦地那的穆斯林政权,其中包括库杜阿部落和巴希部落的一个分支[17]。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派遣阿姆鲁去平定这两个部落,在将军舒拉比·本·哈萨纳英语Shurahbil ibn Hasana的支援下,阿姆鲁完成了任务,安定了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疆[18]

征服叙利亚与巴勒斯坦 编辑

633年,四位穆斯林将领奉命进攻叙利亚,阿姆鲁就是其中之一[19],他进攻的重点是巴勒斯坦,因此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提前任命他为巴勒斯坦长官[14]。作为一个商人,阿姆鲁可能相当熟悉从麦加到加沙的商路[20]。他沿着希贾兹(汉志)海岸线行军,到达已于630年被穆斯林占领的艾拉(今亚喀巴[21][22],然后进入内盖夫沙漠,也可能是穿过西奈半岛[21]。穿过沙漠后,他在加沙附近的两个村子达辛(Dathin)和巴丹(Badan)与拜占庭帝国的加沙指挥官会谈[21],谈判很快破裂,634年2月4日,阿姆鲁击败了敌军,史称达辛战役英语Battle of Dathin,胜利后,他在阿拉伯谷地中部的盖穆尔·阿拉巴特(今措法尔)建立营地[21][23]。9世纪历史学家瓦基迪英语Al-Waqidi认为,阿姆鲁的军队大约有3千人,以迁士辅士为主,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萨姆英语Ibn A'tham al-Kufi则认为阿穆鲁军队由3300名古来氏骑兵与其他盟军组成,其中1700人来自苏莱姆氏族英语Banu Sulaym,200人来自也门马兹阿希杰部落英语Madh'hij[24]。现代历史学家菲利普·迈尔森(Philip Mayerson)认为这两个数字都有夸大,但这仍是有史以来在南巴勒斯坦集结的最大规模的阿拉伯军队[25]

634年2-3月,阿姆鲁征服了加沙周围地区,7月开始包围巴勒斯坦首府凯撒利亚[26]。这时拜占庭帝国增援部队到达[26],阿姆鲁放弃围城,与在叙利亚的其他部队会合,“真主之剑”哈立德也奉命前来支援叙利亚战事;会合后的穆斯林军队超过2万,由阿姆鲁或哈立德统帅,在7-8月的阿季奈迪恩战役中打败拜占庭军,这也是穆斯林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第一场重要战役[26][27]。战后,阿姆鲁开始攻打巴勒斯坦各城镇,拜特·吉布林英语Bayt Jibrin伊布纳英语Yibna阿穆瓦斯英语Emmaus Nicopolis塞巴斯蒂亚英语Sebastia, Nablus卢德纳布卢斯雅法等地都被他攻占[28]。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没做什么抵抗,历史上没有太多关于这些战斗的信息[29]。哈里发欧麦尔随后正式任命阿姆鲁为腓力斯丁军事区英语Jund Filastin(即巴勒斯坦)长官[30]

 
雅尔穆克河谷,636年穆斯林军在此决定性地击败了拜占庭军

穆斯林向北追赶拜占庭军,在佩拉英语Pella, Jordan包围他们四个月[31],这时穆斯林军队的指挥权可能在哈立德或阿布·乌拜达英语Abu Ubaidah ibn al-Jarrah手里[31],无论如何,在634年12月或635年1月的法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Fahl中,拜占庭军再次被击败[31]。之后,阿姆鲁和另一位将领舒拉比·本·哈萨英语Shurahbil ibn Hasana可能被派去攻打贝特谢安,此城只做了轻微的抵抗就宣布投降[32]。在法尔战役和阿季奈迪恩战役中幸存的拜占庭军逃到大马士革,穆斯林军很快包围了这座城市,每位指挥官都被派去进攻一座城门,阿姆鲁负责的是多马之门[33]。635年8或9月,守军投降[34],阿姆鲁在城内购置了数处住宅[35]

一连串的失败后,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组织了一支大军来对抗穆斯林军,636年8月,两军在雅尔穆克河谷决战,战斗中,阿姆鲁担任穆斯林军右翼指挥,顽强地抵挡住了拜占庭军的进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最终穆斯林军取得了完全胜利,剩余的叙利亚土地成为阿拉伯人的囊中之物[36]。战后,阿姆鲁参加了阿布·乌拜达指挥的耶路撒冷围城战英语Siege of Jerusalem (636–637),阿姆鲁已在那里预先布下一支部队[37][38],但守军直到哈里发欧麦尔亲自前来谈判后才投降[37][38]。阿姆鲁见证了投降合约《欧麦尔条约英语Pact of Umar》的签订[39],之后返回巴勒斯坦,攻占了加沙城[40]

征服埃及与担任总督 编辑

征服埃及 编辑

 
穆斯林对埃及的征服

阿姆鲁以巴勒斯坦为基地,开始了对埃及的征服,他在皈依伊斯兰教前就已关注埃及,意识到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41][42]。传统的伊斯兰记载认为哈里发欧麦尔勉强批准了他的进攻计划,也有一些说法认为阿姆鲁没有获得许可就擅自发动了进攻[2][41]。639年12月12日,阿姆鲁率领一支仅有4千名骑兵,且没有攻城武器的部队到达埃及边境要塞阿里什[41],花费一个月时间攻占了战略要地培琉喜阿姆,然后又同样用一个月攻占了比勒拜斯[41]

阿姆鲁军随后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被拜占庭的巴比伦要塞阻挡,他向欧麦尔请求支援[41]。欧麦尔派遣穆罕默德的同伴祖拜尔·本·阿瓦姆英语Zubayr ibn al-Awam率4千军队前往,援军于640年6月与阿姆鲁会合[41],两支军队都由阿姆鲁指挥[43]。在赫利奥波利斯战役英语Battle of Heliopolis中,他领军大胜拜占庭人[41],乘势攻占了孟菲斯并包围了巴比伦要塞[41]。包围过程中,亚历山大牧首,实际上的埃及总督居鲁士英语Cyrus of Alexandria试图和谈,但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反对和谈并召回了居鲁士[44]。尽管要塞守军英勇抵抗,但641年2月,希拉克略的死讯传来,守军军心动摇[41]。谈判后,阿姆鲁允许守军于4月9日离开要塞退回埃及首府亚历山大[45]。几个部将被阿姆鲁派去占领埃及其他地区[46], 其中哈里杰·本·胡扎法英语Kharija ibn Hudhafa攻占了中埃及的法尤姆绿洲俄克喜林库斯赫尔墨波利斯英语Hermopolis艾赫米姆等地以及上埃及的一些村庄[44][46]

 
巴比伦要塞遗迹(2008)

641年底,阿姆鲁包围了亚历山大英语Siege of Alexandria (641),之前被免职的居鲁士在新帝即位后回到埃及,他与阿姆鲁在巴比伦堡垒进行谈判,阿姆鲁承诺保证市民的安全,但要向他们征收吉兹亚[47],亚历山大最终在642年11月投降[48]。攻占亚历山大后,阿姆鲁以一封著名的信向欧麦尔报告自己的胜利:

我已夺取一座城市,我不过多描绘了,我这样说就够了:城里有四千座别墅,四千家浴场,四万个纳人丁税的犹太人,四百个皇家的娱乐场所[49]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一些拜占庭、科普特和阿拉伯记载证明这座城市并没有被阿拉伯人牢牢控制[50]。645年,趁欧麦尔死后穆斯林内部不稳,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派将领曼努埃尔率海军攻打亚历山大,拜占庭军在战斗中取得胜利,歼灭了亚历山大的阿拉伯驻军[51]。拜占庭军继续向尼罗河三角洲进攻,但在尼基乌战役英语Battle of Nikiou中被阿姆鲁击败,646年夏天,他再次攻占亚历山大,拜占庭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曼努埃尔被杀,穆斯林军胜利后又屠杀了许多市民[52]。此战之后,穆斯林军在埃及的统治趋于稳定[53]

与拜占庭军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姆鲁军队的的令行禁止,为了保持协调,阿姆鲁还经常与哈里发欧麦尔商议军事[54]。在围攻巴比伦要塞的过程中,缺乏攻城武器的阿姆鲁充分扬长避短,用自己的游牧骑兵发动突袭,快速穿越沙漠和绿洲,切断敌军补给线进行消耗战[55],同时使用定居者步兵保持包围[55]。历史学家瓦西列斯·克里斯蒂德斯(Vassilios Christides)认为阿姆鲁“通过巧妙的战略战术,弥补了自己在人数和装备上的劣势”,尽管缺乏“明确长期的计划……但他们保持行动灵活”[55]

进攻昔兰尼加与的黎波里塔尼亚 编辑

642年亚历山大沦陷后,阿姆鲁向西远征,绕过三个拜占庭帝国的坚固沿海要塞:帕莱托尼乌姆(今马特鲁港)、阿波罗尼亚英语Apollonia (Cyrenaica)托勒密英语Ptolemais, Cyrenaica,直接攻占了巴尔卡英语Barca (ancient city),到达昔兰尼加的托尔卡(Torca)城[56]。年底,阿姆鲁的骑兵向的黎波里塔尼亚发起进攻,的黎波里城防守严密,港口中还停泊着一支拜占庭舰队[56],穆斯林军缺乏攻城武器,只能像在埃及那样发起漫长的围攻[56]。一个月之后,穆斯林军发现了城墙上的一个弱点,从而攻陷并洗劫了城市[56]。随后在642或643-644年,这一地区的拜占庭守军和大部分居民坐船撤走。阿姆鲁攻占的黎波里后数年,此城又被拜占庭军夺回,但除了于690年被拜占庭军短暂夺回外,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以南的宰维拉英语Zawila等地仍由穆斯林控制。阿拉伯人对北非的征服直到哈里发马利克的时代(8世纪初)才最终完成[56]

主政埃及 编辑

 
阿姆鲁·本·阿斯清真寺英语Mosque of Amr ibn al-As的庭院(2013)
 
清真寺的外墙(2011)

历史学家韦辛克德语A.J.Wensinck指出,阿姆鲁全面掌握着埃及的行政、司法和财政[2]。围攻巴比伦要塞期间,阿姆鲁在要塞附近建立了一个营地[57],攻占亚历山大后,他本想在那里建立统治,但哈里发欧麦尔拒绝了这一提议,他的理由是,亚历山大在尼罗河西岸,而哈里发的军队与哈里发本人不应该被水隔开[58][59][60][註 2]。所以,完成埃及的征服后[62],阿姆鲁将巴比伦要塞附近的营地建设成了一座“驻军城镇”,命名为福斯塔特,它也成为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的第一座城镇[63][64][65]。这座城镇位于尼罗河东岸,三角洲的南端,东临沙漠,具有控制上下埃及的战略意义[57]。在巴比伦要塞,阿姆鲁也设置了驻军,以雇佣并监督在巴比伦的由科普特人(本地基督徒)组成的官僚团体,这些人在新政府日常事务的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66][59]

阿姆鲁开始用泥砖和烤砖修建福斯塔特城[63],在赫尔墨波利斯发现的7世纪40年代的文件记录了政府的命令:将建筑材料运往巴比伦要塞以建设新城[67]。规划中,新城建在尼罗河以东1-2公里处,南北延伸5-6公里[59]。城市的土地被分给阿姆鲁旗下军队的各个部分,古来氏族人、辅士们及阿姆鲁的私人卫队(阿拉伯语称阿赫·拉耶Ahl al-Rāya,其中包括一些因姻亲关系追随阿姆鲁的巴希部落人[15])得到了优先分配权[59]。也有文件记载称,阿姆鲁并没有主动去分配土地,而是各部族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所以他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解决土地纠纷[68]。在新城的中心,阿姆鲁建造了一座会众清真寺,后来此清真寺就被称为阿姆鲁·本·阿斯清真寺英语Mosque of Amr ibn al-As,原建筑在827年被改建并扩展[66]。在清真寺东面,阿姆鲁修建了自己的住宅,很可能也作为他的统治中枢使用[67]

在亚历山大城西北部,阿姆鲁也建立了一座会众清真寺,后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69],645年拜占庭帝国第二次占领亚历山大前,他还修建了一座名为“仁慈”的清真寺[70],但现都已不存,也无法确定其位置[71]。在会众清真寺旁,阿姆鲁拥有一座堡垒,后来他将其捐出供政府使用[72]。阿姆鲁建立的这些建筑成为了亚历山大阿拉伯定居区的政治和社会中心[73]。阿姆鲁在亚历山大的驻军数量变化不定,主要是来自阿兹德英语Azd和法赫姆两个部落的1千名士兵,每半年轮换四分之一[74]

按照641年与拜占庭总督居鲁士签订的合约,阿姆鲁向每个非穆斯林成年男子征收两个金币的吉兹亚(异教税)[75],在欧麦尔哈里发的批准下,他还要求居民定期提供小麦、蜂蜜、油和醋,作为给阿拉伯军队的生活补贴[76]。他把这些物品存放在一个名叫代尔·里兹格(dār al-rizq)的仓库里[75]。在普查穆斯林数量后,他要求全体埃及人每年向每个穆斯林提供一套衣物,包括高档刺绣羊毛长袍(阿拉伯人非常珍视埃及长袍)、长斗篷、头巾西瓦尔裤英语Sirwal与鞋子[76]。643年1月8日的一份希腊语纸莎草纸上盖着阿姆鲁的印章(斗牛图案),文件中,阿姆鲁命令一个埃及村庄提供饲料和面包给他的部队[77]。历史学家马丁·希德英语Martin Hinds认为,没有证据能表明阿姆鲁采取了措施来简化埃及原有的繁琐的财政系统,且他的征服使得这一财政体系更加容易被滥用[78]

进入亚历山大后,阿姆鲁邀请科普特牧首本雅明英语Pope Benjamin I of Alexandria返回城市,在信仰正统教义的居鲁士统治时期,他因其一性论信仰流亡在外[79]。本雅明与阿姆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主持恢复了纳吞谷英语Wadi El Natrun中的修道院,包括著名的圣马卡里乌斯修道院英语Monastery of Saint Macarius the Great[79]。历史学家休·肯尼迪指出:“本雅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科普特教会的存亡关头挽救了它,成功把它融入了阿拉伯人的统治体制[80]。”

解职 编辑

作为地方长官,阿姆鲁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保留了埃及的大部分税收来为其驻军谋福利,但在哈里发欧麦尔的压力下,一部分收入也被麦地那政府收回[81]。他个人也从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曾在欧麦尔的命令下被穆罕默德·本·麦斯莱拉英语Muhammad ibn Maslamah没收[82]。之后的某一时间,哈里发又剥夺了阿姆鲁对上埃及的管辖权,任命阿卜杜拉·本·萨尔赫管理这一地区[78]

欧麦尔的继承者奥斯曼最初承认阿姆鲁的地位,并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乌姆·库勒苏姆·宾特·乌克巴英语Umm Kulthum bint Uqba嫁给他[83]。但奥斯曼又于645或646年命令阿姆鲁交出埃及的财政权,将其交给阿卜杜拉·本·萨尔赫,后者也是奥斯曼的亲戚,阿姆鲁只保留军权[84]。二人很快都向奥斯曼抱怨对方不称职,随后奥斯曼决定收回阿姆鲁的一切权利,阿卜杜拉成为唯一总督[84]。新总督在旧拜占庭财政制度的基础上改变了埃及的财政模式[78],削减了埃及阿拉伯人的财政特权,并把余款交回麦地那[85]。这一政策引起了当地阿拉伯驻军、官员与贵族的不满,按马丁·西德的话说,他们“被剥夺了一直享有的自我致富的机会”[86]。在古来氏族人穆罕默德·本·阿布·胡宰法英语Muhammad ibn Abi Hudhayfa的带领下,他们于654或655年发起了公开反对奥斯曼和阿卜杜拉的活动[87]

反对哈里发奥斯曼 编辑

被解职后阿姆鲁回到麦地那,与乌姆·苏勒库姆(奥斯曼的姐妹)离婚,开始公开批评奥斯曼[88]。奥斯曼与阿姆鲁之间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公开的激烈对峙,传统的阿拉伯文献记载阿姆鲁煽动穆罕默德的亲信阿里、祖拜尔、泰勒海·本·乌拜杜拉以及麦加的朝觐者反对奥斯曼[89]。他还成功游说了穆罕默德的孀妻阿伊莎,后者以驻军满意阿姆鲁的统治为由,敦促奥斯曼恢复阿姆鲁的地位。 656年6月,奥斯曼在麦地那的一次布道以及寄给叙利亚穆斯林领袖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本愿意恢复阿姆鲁的官职,但阿姆鲁过分的侮辱使哈里发放弃了这一打算。学者马德隆认为,奥斯曼所提到的侮辱指的是阿姆鲁对奥斯曼的一个声明的公开回应,声明称,那些为抗议哈里发的政策而来到麦地那的埃及军人是被误导了;阿姆鲁对此的回应则是:“要敬畏真主,奥斯曼,你越过的深渊是我们和你一起越过的,所以要让我们悔改,你就要先向真主悔改。”[90]

结束与奥斯曼的对峙后,阿姆鲁退居他在巴勒斯坦南部的庄园[91]。此庄园位于“萨卜(Al-sab)”地区,名为“阿季兰(Ajlan)”,据现代历史学家迈克尔·莱克(Michael Lecker)及中世纪学者雅古特·哈迈维拜拉祖里的观点,此庄园大概在现代的贝尔谢巴,也可能是在拜特·吉布林英语Bayt Jibrin[92][93][註 3]。这片地可能是哈里发赐给他的,也可能是他在征战巴勒斯坦时占有的[97]。阿姆鲁和儿子穆罕默德和阿卜杜拉一起住在庄园里。享有租税[98][註 4]

656年6月,哈里发奥斯曼被来自埃及等地的反叛者包围并被刺杀[102][103],当时大约有400-600名埃及军人在麦地那发动抗议,批评奥斯曼的财政政策,指责他只顾亲戚们的利益(奥斯曼属倭马亚家族)而忽略早期伊斯兰皈依者[85]。哈里发说服他们撤退,但叛军又截获了奥斯曼的一封信,信中奥斯曼命令埃及总督阿卜杜拉·本·萨尔赫惩罚这些军人;愤怒的叛军转身袭击奥斯曼的住宅,并杀死了他[85]。中世纪学者拜拉祖里称,阿姆鲁暗中参与了此事件[104]。之后阿里接任哈里发,但他也没有恢复阿姆鲁的官职[105]。倭马亚家族认为阿姆鲁是杀害奥斯曼的幕后黑手之一,尤其是奥斯曼的兄弟瓦利德·本·乌克巴英语Al-Walid ibn Uqba[106]。但同属倭马亚家族,管辖范围包括巴勒斯坦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却允许阿姆鲁继续平静地在巴勒斯坦居住[104]。尽管如此,阿姆鲁面对倭马亚家族的压力,仍需尽力与此事件撇开关系,他写信给穆阿维叶,要求处决或流放途径叙利亚时被穆阿维叶逮捕的埃及反叛者[107]

与穆阿维叶联合 编辑

哈里发阿里上任后面临着不少反对者,他先是于656年11月的骆驼之战中击败了祖拜尔、泰勒海和阿伊莎,此后,坚持反对阿里的穆阿维叶成为他的主要敌人。这种情况下,穆阿维叶请来阿姆鲁,与他商讨共同反对阿里的问题[108]。阿姆鲁要求事成之后穆阿维叶授予他埃及的终身统治权,在弟弟乌塔巴·本·阿比·素福彦英语Utba ibn Abi Sufyan的劝告下,穆阿维叶同意了这一条件[108]。随后由阿姆鲁的释奴瓦尔丹(Wardan)执笔[109],二人在耶路撒冷缔结了公开协议[108],阿姆鲁宣布效忠穆阿维叶,作为回报,得到埃及的统治权[108]。学者马德隆认为两人的联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并推测,穆阿维叶想从阿姆鲁的政治智慧、实战经验与战略眼光中获益,同时也想把埃及变为支持自己的坚实基地[110]。接下来,阿姆鲁成为穆阿维叶的首席顾问[111],为了阻止在埃及的阿里支持者攻击叙利亚,他建议穆阿维叶宽恕占据巴勒斯坦,曾夺取地方金库的朱德哈姆氏族英语Banu Judham酋长纳提尔·本·盖斯英语Natil ibn Qays以拉拢他,纳提尔随后加入了穆阿维叶一派[112];他还建议穆阿维叶亲自率军与阿里对抗,穆阿维叶接受了这一建议,于657年5月末开始进军[112]

6月初,阿里的部队到达拉卡城南边的绥芬(Siffin)地带,穆阿维叶的先锋阿布·阿瓦尔英语Abu al-A'war拒绝让他们使用水源,阿里为此提出抗议[113]。阿姆鲁劝穆阿维叶接受阿里的要求,以免本来缺乏斗志的阿里军因缺水而团结起来,但被拒绝[114]。随后两军爆发战斗,在被称为“幼发拉底之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阿里军击败了阿姆鲁和阿瓦尔[115]。随后的绥芬战役中,阿姆鲁担任骑兵指挥[2],有时也亲自上阵厮杀[116]。一次,他在自己的长矛上挂上穆罕默德送给他的黑色织物,以示他的指挥权是先知授予的[117]

阿里军在战场上逐渐获得优势,阿姆鲁向穆阿维叶提议,让士兵们把《古兰经》中的篇章绑在矛尖上,向阿里军表示愿意以谈判解决问题[2][118]。事实证明,这一计谋非常有效,不仅使敌军在占上风的时候放弃了战斗,还在阿里的支持者中制造了矛盾[118]。阿里的部队多数希望和谈,阿里也只能同意,穆阿维叶派阿姆鲁前去与阿里的代表阿布·穆萨·艾什尔里英语Abu Musa al-Ash'ari谈判[111]。阿姆鲁也曾与阿里本人会面,两人互相辱骂,但阿里还是同意了阿姆鲁于8月2日提出的初步协议,即阿里与穆阿维叶都放弃哈里发头衔(穆阿维叶已自称哈里发)[119]。这实际把阿里和穆阿维叶放到了平等的位置上,从而削弱了阿里的领导权力[120]

阿姆鲁和阿布穆萨会面两次以达成最终协议,先是在杜马特·贾达尔英语Dumat al-Jandal,第二次在乌兹鲁赫英语Udhruh[121]。第一次会面时,阿姆鲁成功使对方承认奥斯曼是被错误杀害的(一种观点认为是阿里指使人杀害了奥斯曼,穆阿维叶正是以为奥斯曼报仇为由起兵反对阿里),这一成果使得叙利亚更加坚定地支持穆阿维叶[122]。第二次会面中,讨论了哈里发头衔的问题,但没有得出成果,会议以暴力收场:双方发生斗殴,一个阿里支持者试图攻击阿姆鲁,但被他的儿子挡开。会议后,阿布·穆萨退居麦加,阿姆鲁回到叙利亚,658年4月或5月,阿姆鲁违反协议,和叙利亚人一起正式承认穆阿维叶为哈里发(信士们的长官)并宣誓向他效忠[123]。因此,阿里在之后的晨祷讲话中开始诅咒阿姆鲁,他也成为了阿里支持者们讽刺嘲笑的对象[124]

重返埃及 编辑

656-657年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本·阿布·胡宰法本是叛军首领(见上文),在奥斯曼死后,他掌控了埃及,后他被阿里罢免,穆阿维叶和阿姆鲁成功将其诱至阿里什并逮捕处死了他,但他们没有进一步进攻埃及[125]。阿里派来的新总督盖斯·本·赛义德·安萨里英语Qays ibn Sa'd则在657年底被召回,因为阿里担心他会倒向穆阿维叶一边;第三位总督马利克·阿什塔尔英语Malik al-Ashtar在上任途中在苏伊士被穆阿维叶的刺客毒死[126][127]。第四位总督穆罕默德·本·阿布·伯克尔英语Muhammad ibn Abi Bakr是第一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之子,并被阿里认作养子,到达埃及后,他烧毁了两位支持哈里发奥斯曼(反对阿里)的驻军首领穆阿维叶·本·胡代杰·基迪英语Mu'awiya ibn Hudayj麦斯莱麦·本·穆哈拉德·安萨里英语Maslama ibn Mukhallad al-Ansari的房屋,逮捕了他们的家属[128]。这两位首领决定向穆阿维叶求援,穆阿维叶随即派阿姆鲁率4千-6千名士兵前往埃及[128][129]。尽管阿姆鲁已离开埃及13年,当地的驻军仍然支持他[80],658年7月或8月,他在赫利奥波利斯与福斯塔特之间的穆萨纳(al-Musannah)击败敌军,占领福斯塔特[128]。伊本·胡代杰抓住了总督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的兄长阿卜杜拉赫曼·本·阿布·伯克尔英语Abdul-Rahman ibn Abi Bakr曾请求阿姆鲁饶弟弟一命,但尽管阿姆鲁表示反对,旧总督还是被胡代杰处死[130]

根据之前的协议,穆阿维叶任命阿姆鲁为埃及终身总督,且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比起下属,更像是穆阿维叶的盟友,穆阿维叶则于661年阿里被刺杀,其子哈桑退位后自称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128][131]。同年1月22日,阿姆鲁躲过了哈瓦利吉派信徒的刺杀,他们在主麻日上,错把他的副手哈里杰·本·胡扎法英语Kharija ibn Hudhafa认成总督本人,并把他杀死[2][132]。刺客被带到阿姆鲁面前,阿姆鲁说:“你想杀死我,但真主想要的是哈里杰!”随后亲手杀死了凶手[132]

哈里发允许阿姆鲁在支付军队津贴和行政费用后,自己保留剩下的收入[128]。他以从叙利亚带来的军队增加了福斯塔特的驻军,使之达到1万5千人[59]。按历史学家克莱夫·福斯(Clive Foss)的说法,阿姆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和特权,成功地统治了埃及,直到他去世[1]

死亡与评价 编辑

 
哈里发国及周边国家的地图,图中以红色圈出的地区——巴勒斯坦、埃及、昔兰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亚都是由阿姆鲁征服的

阿姆鲁后自然死亡,死时超过90岁[2],关于他的死亡日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可信的记载称他死于伊斯兰历43年(公历663-664年)[133][註 5]。死后,阿姆鲁被葬于福斯塔特东边的莫卡塔姆山英语Mokattam脚下[134]。由于早期穆斯林不愿为死者的墓地做标记,今天我们也无法辨认阿姆鲁坟墓的具体位置[134]。阿姆鲁的遗产有70袋金币,但他的儿子阿卜杜拉和穆罕默德都拒绝继承这笔财富,这些钱最终被穆阿维叶没收[1]。阿卜杜拉接替阿姆鲁做了几星期的总督,之后埃及由穆阿维叶的兄弟乌塔巴·本·阿比·苏富扬英语Utba ibn Abi Sufyan接管[1]

阿拉伯记载和科普特记载对阿姆鲁的评价以积极为主[134]。9世纪的伊本·阿布达·哈卡姆作为穆斯林征服埃及历史的主要记载者[135],赞扬了阿姆鲁征服埃及的成就,并指出他在正统哈里发时代和倭马亚时代都努力地维护了埃及驻军及其家属的利益[134]。他被誉为是“早期阿拉伯人中的四位政治天才之一”[136],传统埃及-阿拉伯记载称阿姆鲁曾被穆罕默德亲自赞扬,在临终前,阿姆鲁成为了一个智慧而虔诚的人[134]。与阿姆鲁同时代的科普特史家尼基乌的约翰英语John of Nikiû虽称“阿姆鲁对埃及人没有怜悯,并且违反了与他们签订的协议[137]”,但他也说“阿姆鲁按固定的金额征税,没有掠夺教会的财富,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做出强抢或掠夺人民财富的行为[134]”。历史学家肯尼迪说:“作为一名指挥官和政治家,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的公正和正直也是值得称赞的[134]”。阿姆鲁以区区两年时间就征服了埃及,在穆斯林征服中也算得上是最快的[134]。尽管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在埃及仍居少数,但直到今天,埃及仍是一个由穆斯林统治的国家[134]

后裔 编辑

阿姆鲁在巴勒斯坦的地产直到10或11世纪都掌握在他的后人手里[138],他的孙女乌姆·阿卜杜拉·宾特·阿卜杜拉嫁给了685-705年间在任的埃及总督阿卜杜拉·阿齐兹·本·麦尔旺英语Abd al-Aziz ibn Marwan,与他生下了两个儿子苏海尔(Suhayl)和萨赫(Sahl),以及两个女儿萨赫拉(Sahla)和乌姆·哈卡姆(Umm al-Hakam)[139][140][141]。750年阿拔斯王朝消灭倭马亚王朝后,阿姆鲁家在麦地那的地产被没收[142],但由于他的曾孙女阿比达·哈萨纳·宾特·舒阿比·本·阿卜杜拉与阿拔斯家族成员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乌卜杜拉·本·阿拔斯英语Abdallah ibn Ubaydallah ibn al-Abbas结婚,这片地产又被交还给阿姆鲁的后人[142]

注释 编辑

  1. ^ 阿姆鲁的儿子阿卜杜拉·本·阿姆鲁·本·阿斯英语Abd Allah ibn Amr ibn al-As在穆阿维叶派遣乌塔巴前来接任前,曾统治埃及几个星期[1]
  2. ^ 历史学家阿尔布雷希特·诺斯德语Albrecht Noth认为,阿拉伯传统记载中欧麦尔的反对理由只是文学化的结果[60] ,欧麦尔实际上是希望埃及新都能与麦地那建立更便捷的联系,因为巴比伦要塞(新都建在其附近)和红海之间有一条运河[61]
  3. ^ 历史学家迈克尔·莱克(Michael Lecker)断言,位于迦特镇西南,特尔·赫希英语Tell el-Hesi北边的历史遗迹希尔伯特·阿季兰(Khirbet Ajlan)就是当年的阿季兰(Ajlan)[94],考古学家杰弗瑞·布莱克利(Jeffrey A. Blakely)则认为此遗址以南一公里的更大的希尔伯特·坦纳(Khirbet Tannar)与希尔伯特·哈扎拉赫(Khirbet Hazzarah)遗址更可能是阿季兰(Ajlan)[95],他进一步认定十字军时代的小村阿格兰·阿赫塞斯(Agelen el Ahsses)和16世纪的奥斯曼村庄阿季兰(Ajlan)所指也是该遗址[96]
  4. ^ 阿姆鲁长子阿卜杜拉的母亲名叫赖塔(Rayta)或(Hind),其父名叫穆纳比赫·本·哈杰。赖塔曾与阿姆鲁及古来氏其他成员一起参与武侯德战役与穆罕默德作战[99][100]。629或630年麦加被征服后,赖塔与其他古来氏妇女一起皈依伊斯兰教[101]
  5. ^ 传统阿拉伯记载给出的具体时间是664年1月(开斋节[128],或3月[1]

脚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3. JSTOR 40378842. doi:10.1017/S0041977X0900001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Wensinck 1960,第451頁.
  3. ^ Lecker 1989,第24–25頁.
  4. ^ Lecker 1989,第25頁.
  5. ^ 5.0 5.1 5.2 Raisuddin 1981,第277頁.
  6. ^ 6.0 6.1 Lecker 1987,第25頁.
  7. ^ Lecker 1989,第25–26頁.
  8. ^ 8.0 8.1 Lecker 1989,第27頁.
  9. ^ Lecker 1989,第27, 33頁.
  10. ^ Donner 1981,第67頁.
  11. ^ Donner 1981,第65, 101–102頁.
  12. ^ 12.0 12.1 Donner 1981,第102頁.
  13. ^ 13.0 13.1 13.2 Donner 1981,第104頁.
  14. ^ 14.0 14.1 Lecker 1989,第28頁.
  15. ^ 15.0 15.1 Lecker 1989,第28, note 34頁.
  16. ^ Lecker 1989,第27–28頁.
  17. ^ Donner 1981,第104–105頁.
  18. ^ Donner 1981,第111頁.
  19. ^ Donner 1981,第114頁.
  20. ^ Mayerson 1964,第160, note 14頁.
  21. ^ 21.0 21.1 21.2 21.3 Donner 1981,第115頁.
  22. ^ Mayerson 1964,第198頁.
  23. ^ Kennedy 2007,第73頁.
  24. ^ Donner 1981,第118–119頁.
  25. ^ Mayerson 1964,第195, note 126頁.
  26. ^ 26.0 26.1 26.2 Sourdel 1965,第910頁.
  27. ^ Donner 1981,第129頁.
  28. ^ Sourdel 1965,第910–911頁.
  29. ^ Donner 1981,第153頁.
  30. ^ Donner 1981,第136頁.
  31. ^ 31.0 31.1 31.2 Donner 1981,第130頁.
  32. ^ Donner 1981,第137頁.
  33. ^ Donner 1981,第131頁.
  34. ^ Donner 1981,第131–132頁.
  35. ^ Kennedy 2007,第96頁.
  36. ^ Donner 1981,第133–135頁.
  37. ^ 37.0 37.1 Sourdel 1965,第911頁.
  38. ^ 38.0 38.1 Donner 1981,第151頁.
  39. ^ Kennedy 2007,第91–92頁.
  40. ^ Kennedy 2007,第88頁.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Christides 1993,第153頁.
  42. ^ Madelung 1997,第61–62頁.
  43. ^ Kennedy 2004,第65頁.
  44. ^ 44.0 44.1 Christides 1993,第154頁.
  45. ^ Christides 1993,第153–154頁.
  46. ^ 46.0 46.1 Bruning 2018,第90頁.
  47. ^ Christides 1993,第154–155頁.
  48. ^ Bruning 2018,第27頁.
  49. ^ 希提, P.K. 阿拉伯通史. 由马坚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91. OCLC 866268465. 
  50. ^ Bruning 2018,第40–42頁.
  51. ^ Bruning 2018,第40頁.
  52. ^ Kennedy 2007,第162頁.
  53. ^ Bruning 2018,第43頁.
  54. ^ Christides 1993,第155頁.
  55. ^ 55.0 55.1 55.2 Christides 1993,第156頁.
  56. ^ 56.0 56.1 56.2 56.3 56.4 Christides 2000,第212頁.
  57. ^ 57.0 57.1 Jomier 1965,第957頁.
  58. ^ Kennedy 2004,第67頁.
  59. ^ 59.0 59.1 59.2 59.3 59.4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I: Middle Egypt, Fusṭāṭ and Alexandri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2): 268. JSTOR 40379004. doi:10.1017/S0041977X09000512. 
  60. ^ 60.0 60.1 Bruning 2018,第24頁.
  61. ^ Bruning 2018,第24, note 10頁.
  62. ^ Akbar 1989,第26頁.
  63. ^ 63.0 63.1 Scanlon 1968,第188頁.
  64. ^ Jomier 1965,第957–958頁.
  65. ^ Bruning 2018,第30–31頁.
  66. ^ 66.0 66.1 Jomier 1965,第958頁.
  67. ^ 67.0 67.1 Bruning 2018,第31頁.
  68. ^ Akbar 1989,第26–27頁.
  69. ^ Bruning 2018,第33–34頁.
  70. ^ Bruning 2018,第33, note 56頁.
  71. ^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I: Middle Egypt, Fusṭāṭ and Alexandri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2): 271. JSTOR 40379004. doi:10.1017/S0041977X09000512. 
  72. ^ Bruning 2018,第35頁.
  73. ^ Bruning 2018,第35–36頁.
  74. ^ Bruning 2018,第39頁.
  75. ^ 75.0 75.1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7. JSTOR 40378842. doi:10.1017/S0041977X09000019. 
  76. ^ 76.0 76.1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7–18. JSTOR 40378842. doi:10.1017/S0041977X09000019. 
  77. ^ Trombley 2013,第29–30頁.
  78. ^ 78.0 78.1 78.2 Hinds 1972,第453頁.
  79. ^ 79.0 79.1 Kennedy 2007,第163頁.
  80. ^ 80.0 80.1 Kennedy 2007,第164頁.
  81. ^ Kennedy 2004,第69頁.
  82. ^ Madelung 1997,第62, 112 note 163頁.
  83. ^ Lecker 1989,第29頁.
  84. ^ 84.0 84.1 Lecker 1989,第29, note 49頁.
  85. ^ 85.0 85.1 85.2 Kennedy 2004,第74頁.
  86. ^ Hinds 1972,第453–454頁.
  87. ^ Hinds 1972,第454頁.
  88. ^ Madelung 1997,第90頁.
  89. ^ Madelung 1997,第91頁.
  90. ^ Madelung 1997,第91–92頁.
  91. ^ Madelung 1997,第92頁.
  92. ^ Lecker 1989,第31–32, 36頁.
  93. ^ Lecker 1989,第32–33頁.
  94. ^ Lecker 1989,第36頁.
  95. ^ Blakely 2010,第217頁.
  96. ^ Blakely 2010,第211, 213, 217頁.
  97. ^ Lecker 1989,第37頁.
  98. ^ Lecker 1989,第31–32, 37頁.
  99. ^ McDonald 1987,第107頁.
  100. ^ Faizer 2011,第101頁.
  101. ^ Faizer 2011,第418頁.
  102. ^ Lecker 1989,第31–32頁.
  103. ^ Madelung 1997,第186頁.
  104. ^ 104.0 104.1 Madelung 1997,第187頁.
  105. ^ Madelung 1997,第152頁.
  106. ^ Madelung 1997,第185頁.
  107. ^ Madelung 1997,第186–187頁.
  108. ^ 108.0 108.1 108.2 108.3 Madelung 1997,第196頁.
  109. ^ Lecker 1989,第30, note 61頁.
  110. ^ Madelung 1997,第197頁.
  111. ^ 111.0 111.1 Kennedy 2004,第78頁.
  112. ^ 112.0 112.1 Madelung 1997,第224頁.
  113. ^ Madelung 1997,第225–226頁.
  114. ^ Madelung 1997,第226–227頁.
  115. ^ Madelung 1997,第227頁.
  116. ^ Madelung 1997,第237頁.
  117. ^ Lecker 1997,第554頁.
  118. ^ 118.0 118.1 Madelung 1997,第238頁.
  119. ^ Madelung 1997,第242–243頁.
  120. ^ Kennedy 2004,第78–79頁.
  121. ^ Madelung 1997,第254–255頁.
  122. ^ Madelung 1997,第256頁.
  123. ^ Madelung 1997,第257頁.
  124. ^ Madelung 1997,第257, 258 note 440頁.
  125. ^ Wellhausen 1927,第95–96頁.
  126. ^ Kennedy 1998,第68–69頁.
  127. ^ Wellhausen 1927,第96頁.
  128. ^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Kennedy 1998,第69頁.
  129. ^ Madelung 1997,第267頁.
  130. ^ Hawting 1996,第157頁.
  131. ^ Kennedy 2004,第80, 83頁.
  132. ^ 132.0 132.1 Hawting 1996,第223–224頁.
  133. ^ Lecker 1989,第29, note 50頁.
  134. ^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Kennedy 2007,第165頁.
  135. ^ Kennedy 2007,第139–140頁.
  136. ^ 希提, P.K. 阿拉伯通史. 由马坚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86. OCLC 866268465. 
  137. ^ Charles, Robert H. The Chronicle of John, Bishop of Nikiu: Translated from Zotenberg's Ethiopic Text, Chapter CXX: paragraph 36. 1913. 
  138. ^ Lecker 1989,第31頁.
  139. ^ Muhammad ibn Sa'd 1904–1940,第9–11頁.
  140. ^ Bewley 2000,第153頁.
  141. ^ Sijpesteijn 2014,第183頁.
  142. ^ 142.0 142.1 Elad 2016,第156–157頁.

参考文献 编辑

  • Akbar, Jamel. . Grabar, Oleg (编). Muqarnas: An Annual on Islamic Art and Architecture, Volume 6. Leiden: Brill. 1989: 22–32 [2020-08-23]. ISBN 90-04-0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Bewley, Aisha. The Men of Madina by Muhammad Ibn Sa'd, Volume 2. Ta-Ha Publishers. 2000. ISBN 9781897940907. 
  • Blakely, Jeffrey A. Ajlan: Locating the Estate of Amr b. al-As.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December 2010, 73 (4): 210–222. JSTOR 25769690. doi:10.1086/NEA41103939. 
  • Bruning, Jelle. The Rise of a Capital: Al-Fusṭāṭ and Its Hinterland, 18-132/639-750.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8. ISBN 978-90-04-36635-0. 
  • Christides, V., , 1993 [2020-08-23], ISBN 90-04-0941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Christides, V., , 2000 [2020-08-23], ISBN 90-04-112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Donner, Fred M. The Early Islamic Conques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0-691-05327-8. 
  • Elad, Amikam. The Rebellion of Muḥammad al-Nafs al-Zakiyya in 145/762: Ṭālibīs and Early ʿAbbāsīs in Conflict. Leiden: Brill. 2016. ISBN 978-90-04-22989-1. 
  • Faizer, Rizwi. The Life of Muhammad: Al-Waqidi's Kitab Al-Maghazi. Abingdon, Oxon: Routledge. 2011. ISBN 978-0-415-57434-1. 
  •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ā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24. JSTOR 40378842. doi:10.1017/S0041977X09000019. 
  • Hawting, G.R. .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2020-08-23]. ISBN 978-0-7914-239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Hinds, Martin. The Murder of the Caliph 'Uth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October 1972, 13 (4): 450–469. JSTOR 162492. doi:10.1017/S0020743800025216. 
  • Jomier, J., 2: 957–959, 1965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article=被忽略 (帮助)
  • Kennedy, Hugh. . Petry, Carl F.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Volume One: Islamic Egypt, 640–151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62–85 [2020-08-23]. ISBN 0-521-4713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Harlow: Longman. 2004. ISBN 978-0-306-81585-0. 
  • Kennedy, Hugh. The Great Arab Conquests: How the Spread of Islam Changed the World We Live In. Philadelphia: Da Capo Press. 2007. ISBN 978-0-306-81585-0. 
  • Lecker, Michael. A Note on Early Marriage Links between Qurashīs and Jewish Women. Jerusalem Studies in Arabic and Islam. 1987, 10: 17–40. 
  • Lecker, Michael. The Estates of 'Amr b. al-'Āṣ in Palestine: Notes on a New Negev Arabic Inscriptio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9, 52 (1): 24–37. JSTOR 617911. doi:10.1017/S0041977X00023041. 
  • Lecker, M., , 1997 [2020-08-23], ISBN 90-04-104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Madelung, Wilferd. The Succession to Muhammad: A Study of the Early Caliph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56181-7. 
  • Mayerson, Philip. The First Muslim Attacks on Southern Palestine (A.D. 633–634).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1964, 95: 155–199. JSTOR 283789. doi:10.2307/283789. 
  • McDonald, M.V., , Albany,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2022-07-27], ISBN 978-0-88706-34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Muhammad ibn Sa'd. Sachau, E. , 编. Kitāb aṭ-Ṭabaqāt al-kabīr 5. Leiden. 1904–1940. 
  • Raisuddin, Abu Nayeem Muhammad. Amr ibn al-As and His Conquest of Egypt. Islamic Culture. April 1981, 55 (4): 277–290. 
  • Scanlon, George T. Fustat and the Islamic Art of Egypt. Archaeology. June 1968, 21 (3): 188–195. JSTOR 41667856. 
  • Sijpesteijn, Petra M. An Early Umayyad Papyrus Invitation for the Ḥajj.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October 2014, 73 (2): 179–190. JSTOR 10.1086/677240. doi:10.1086/677240. 
  • Sourdel, D., , 1965 [2020-08-23], OCLC 4954694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Trombley, Frank R. Fiscal documents from the Muslim conquest of Egypt: military supplies and administrative dislocation, ca 639-644. Revue des Études Byzantines. 2013, 71: 5–38. doi:10.3406/rebyz.2013.4989. 
  • Wellhausen, Julius, The Arab Kingdom and its Fall, 由Margaret Graham Weir翻译, Calcutta: University of Calcutta, 1927, OCLC 752790641 
  • Wensinck, A. J., 1: 451, 1960 [2020-08-23], OCLC 4954694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前任者:
首位
埃及总督
640–646
繼任者:
阿卜杜拉·本·萨尔赫
前任者:
穆罕默德·本·阿布·伯克尔英语Muhammad ibn Abi Bakr
埃及总督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Islamic Egypt
658–664
繼任者:
乌塔巴·本·阿比·苏富扬英语Utba ibn Abi Sufyan

阿姆鲁, 阿斯, 塞赫米, 阿拉伯语, عمرو, بن, العاص, 羅馬化, ʿamr, ʿĀṣ, sahmī, 约573年, 664年, 简称, 又译作阿慕尔, 阿绥, 是一位穆斯林, 曾率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 并在640, 646年与658, 664年两度担任埃及总督, 阿姆鲁出身古来氏部落, 约于629年皈依伊斯兰教, 随后穆罕默德指派他在穆斯林社群中担任重要职务, 哈里发阿布, 伯克尔任命阿姆鲁为征服叙利亚的指挥官之一, 他带兵攻占巴勒斯坦大部, 并被任命为当地的长官, 随后他又参与了634年的阿季奈. 阿姆鲁 本 阿斯 塞赫米 阿拉伯语 عمرو بن العاص 羅馬化 ʿAmr ibn al ʿAṣ al Sahmi 约573年 664年 简称阿姆鲁 本 阿斯 又译作阿慕尔 本 阿绥 是一位穆斯林 曾率阿拉伯军队征服埃及 并在640 646年与658 664年两度担任埃及总督 阿姆鲁出身古来氏部落 约于629年皈依伊斯兰教 随后穆罕默德指派他在穆斯林社群中担任重要职务 哈里发阿布 伯克尔任命阿姆鲁为征服叙利亚的指挥官之一 他带兵攻占巴勒斯坦大部 并被任命为当地的长官 随后他又参与了634年的阿季奈迪恩战役和636年的雅尔穆克战役 在这两次战役中 阿拉伯军取得了对拜占庭帝国的决定性胜利 阿姆鲁 本 阿斯 塞赫米 عمرو بن العاص位于埃及福斯塔特的阿姆鲁 本 阿斯清真寺 英语 Mosque of Amr ibn al As 埃及总督 英语 List of governors of Islamic Egypt 任期 640 646君主奥斯曼 欧麦尔前任首位继任阿卜杜拉 本 萨尔赫任期 658年8月或9月 664君主穆阿维叶前任穆罕默德 本 阿布 伯克尔 英语 Muhammad ibn Abi Bakr 继任乌塔巴 本 阿比 苏富扬 英语 Utba ibn Abi Sufyan 註 1 巴勒斯坦总督任期 634 639君主欧麦尔 阿布 伯克尔前任首位继任耶齐德 本 阿比 苏富扬 英语 Yazid ibn Abi Sufyan 个人资料出生约573年麦加逝世约664年9月埃及配偶赖塔 或希德 宾特 穆纳比赫 本 哈杰一位来自巴希部落 英语 Bali tribe 的女性 乌姆 库勒苏姆 宾特 乌克巴 英语 Umm Kulthum bint Uqba 儿女阿卜杜拉 本 阿姆鲁 本 阿斯 英语 Abd Allah ibn Amr ibn al As 穆罕默德父母阿斯 本 瓦利 英语 Al As ibn Wa il 纳比加 宾特 哈麦拉 英语 Layla bint Harmalah 639年底 阿姆鲁主动请缨攻打埃及 取得了对拜占庭人的数场胜利 641或642年 埃及首府亚历山大投降 征服胜利结束 从此以后直到今天 埃及都由穆斯林统治 随后阿姆鲁发动了向西的远征 兵锋抵达利比亚的的黎波里 在与拜占庭埃及总督居鲁士 英语 Cyrus of Alexandria 签订的条约中 阿姆鲁保证了埃及人民的安全 并向非穆斯林成年男子征收人头税 他保留了以本地科普特人为主的官僚体系 与科普特牧首本雅明 英语 Pope Benjamin I of Alexandria 保持良好的关系 他建立福斯塔特作为穆斯林埃及的首府 在新城中心建立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 阿姆鲁相对独立地统治埃及 积攒了大量财富 并以此维护阿拉伯人征服者的利益 但哈里发奥斯曼在646年将阿姆鲁解职 被解职后 阿姆鲁煽动埃及人反对哈里发 来自埃及的叛乱分子最终刺杀了奥斯曼 但这时他却与这些人保持距离 随后第一次穆斯林内战 英语 First Fitna 爆发 阿姆鲁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联合 共同反对哈里发阿里 阿姆鲁作为穆阿维叶的代表参加了与阿里的和平谈判 成功削弱了阿里的势力 之后 他从阿里的支持者手中夺回了埃及的统治权 再次担任总督 661年 穆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后 继续让阿姆鲁统治埃及 直到他于664年去世 目录 1 早期生涯 2 征服叙利亚与巴勒斯坦 3 征服埃及与担任总督 3 1 征服埃及 3 2 进攻昔兰尼加与的黎波里塔尼亚 3 3 主政埃及 3 4 解职 4 反对哈里发奥斯曼 5 与穆阿维叶联合 6 重返埃及 7 死亡与评价 8 后裔 9 注释 10 脚注 11 参考文献早期生涯 编辑阿姆鲁 本 阿斯出生于约573 年 2 他的父亲阿斯 本 瓦利 英语 Al As ibn Wa il 出身麦加古来氏部落中的沙姆氏族 英语 Banu Sahm 是一位富有的地主 3 他的母亲名叫纳比加 宾特 哈麦拉 英语 Layla bint Harmalah 出身阿纳扎部落 英语 Anazzah 贾莱氏族 Banu Jallan 4 5 她实际是一个俘虏 古来氏中几名成员都曾买下她 其中包括阿姆鲁的父亲 6 因此 阿姆鲁有几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阿迪氏族 英语 Banu Adi 的阿姆鲁 本 阿塔萨 Amr ibn Atatha 菲赫尔氏族 英语 Fihrids 的乌克巴 本 纳菲 英语 Uqba ibn Nafi 以及阿布 沙姆氏族 英语 Banu Abd Shams 的一位女性 5 6 在传统描述中 阿姆鲁手臂很长 肩膀低而宽 有一个大脑袋 额头和嘴都很宽 胡子很长 5 约622年 他的父亲去世 留给他一座位于塔伊夫附近的庄园兼葡萄园 利润十分丰厚 7 关于阿姆鲁皈依伊斯兰教的时间 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 最可信的说法称 他在629或630年 即穆罕默德征服麦加 630年 前不久 2 8 与哈立德 本 瓦利德和乌斯曼 本 塔尔赫 英语 Uthman ibn Talha 一起皈依 8 另外 阿姆鲁的四世孙阿姆鲁 本 舒阿布 Amr ibn Shu ayb 称 阿姆鲁是在国王阿尔玛赫 英语 Najashi 的见证下在阿克苏姆皈依的 并于628年在麦地那与刚结束海巴尔战役 英语 Battle of Khaybar 的穆罕默德会面 9 1176年 历史学家伊本 阿萨基尔 英语 Ibn Asakir 引用一份文件指出 阿姆鲁皈依的主要理由是赎罪 但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也是他的一大目的 10 629年10月 穆罕默德命令阿姆鲁带兵突袭代特 斯莱绥尔 Dhatas Salasil 此地位于汉志北部 11 这次进攻的目的仍不清楚 据历史学家弗雷德 唐纳 英语 Fred Donner 的推测 可能是打击受拜占庭帝国支持的几个敌对部落 12 但9世纪历史学家伊本 希夏姆认为阿姆鲁的目标是团结这些部落 共同对拜占庭发动战争 12 此地生活的部族包括库杜阿部落 英语 Quda a 和巴希部落 英语 Bali tribe 13 阿姆鲁可能受命在库杜阿部落中的巴尔盖氏族 英语 Banu al Qayn 及巴希部落中招募战士 13 阿姆鲁的祖母来自巴希部落 14 这可能是穆罕默德任命他为指挥官的原因 突袭之后 巴希部落的一部分人皈依伊斯兰教 13 同时为了巩固关系 阿姆鲁从巴希部落中娶了一个女子 后与她生下儿子穆罕默德 15 之后阿姆鲁被任命为阿曼总督 直到632年先知去世 16 几个部落随即背叛麦地那的穆斯林政权 其中包括库杜阿部落和巴希部落的一个分支 17 哈里发阿布 伯克尔派遣阿姆鲁去平定这两个部落 在将军舒拉比 本 哈萨纳 英语 Shurahbil ibn Hasana 的支援下 阿姆鲁完成了任务 安定了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疆 18 征服叙利亚与巴勒斯坦 编辑633年 四位穆斯林将领奉命进攻叙利亚 阿姆鲁就是其中之一 19 他进攻的重点是巴勒斯坦 因此哈里发阿布 伯克尔提前任命他为巴勒斯坦长官 14 作为一个商人 阿姆鲁可能相当熟悉从麦加到加沙的商路 20 他沿着希贾兹 汉志 海岸线行军 到达已于630年被穆斯林占领的艾拉 今亚喀巴 21 22 然后进入内盖夫沙漠 也可能是穿过西奈半岛 21 穿过沙漠后 他在加沙附近的两个村子达辛 Dathin 和巴丹 Badan 与拜占庭帝国的加沙指挥官会谈 21 谈判很快破裂 634年2月4日 阿姆鲁击败了敌军 史称达辛战役 英语 Battle of Dathin 胜利后 他在阿拉伯谷地中部的盖穆尔 阿拉巴特 今措法尔 建立营地 21 23 9世纪历史学家瓦基迪 英语 Al Waqidi 认为 阿姆鲁的军队大约有3千人 以迁士和辅士为主 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 阿萨姆 英语 Ibn A tham al Kufi 则认为阿穆鲁军队由3300名古来氏骑兵与其他盟军组成 其中1700人来自苏莱姆氏族 英语 Banu Sulaym 200人来自也门的马兹阿希杰部落 英语 Madh hij 24 现代历史学家菲利普 迈尔森 Philip Mayerson 认为这两个数字都有夸大 但这仍是有史以来在南巴勒斯坦集结的最大规模的阿拉伯军队 25 634年2 3月 阿姆鲁征服了加沙周围地区 7月开始包围巴勒斯坦首府凯撒利亚 26 这时拜占庭帝国增援部队到达 26 阿姆鲁放弃围城 与在叙利亚的其他部队会合 真主之剑 哈立德也奉命前来支援叙利亚战事 会合后的穆斯林军队超过2万 由阿姆鲁或哈立德统帅 在7 8月的阿季奈迪恩战役中打败拜占庭军 这也是穆斯林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第一场重要战役 26 27 战后 阿姆鲁开始攻打巴勒斯坦各城镇 拜特 吉布林 英语 Bayt Jibrin 伊布纳 英语 Yibna 阿穆瓦斯 英语 Emmaus Nicopolis 塞巴斯蒂亚 英语 Sebastia Nablus 卢德 纳布卢斯和雅法等地都被他攻占 28 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没做什么抵抗 历史上没有太多关于这些战斗的信息 29 哈里发欧麦尔随后正式任命阿姆鲁为腓力斯丁军事区 英语 Jund Filastin 即巴勒斯坦 长官 30 nbsp 雅尔穆克河谷 636年穆斯林军在此决定性地击败了拜占庭军穆斯林向北追赶拜占庭军 在佩拉 英语 Pella Jordan 包围他们四个月 31 这时穆斯林军队的指挥权可能在哈立德或阿布 乌拜达 英语 Abu Ubaidah ibn al Jarrah 手里 31 无论如何 在634年12月或635年1月的法尔战役 英语 Battle of Fahl 中 拜占庭军再次被击败 31 之后 阿姆鲁和另一位将领舒拉比 本 哈萨 英语 Shurahbil ibn Hasana 可能被派去攻打贝特谢安 此城只做了轻微的抵抗就宣布投降 32 在法尔战役和阿季奈迪恩战役中幸存的拜占庭军逃到大马士革 穆斯林军很快包围了这座城市 每位指挥官都被派去进攻一座城门 阿姆鲁负责的是多马之门 33 635年8或9月 守军投降 34 阿姆鲁在城内购置了数处住宅 35 一连串的失败后 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组织了一支大军来对抗穆斯林军 636年8月 两军在雅尔穆克河谷决战 战斗中 阿姆鲁担任穆斯林军右翼指挥 顽强地抵挡住了拜占庭军的进攻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最终穆斯林军取得了完全胜利 剩余的叙利亚土地成为阿拉伯人的囊中之物 36 战后 阿姆鲁参加了阿布 乌拜达指挥的耶路撒冷围城战 英语 Siege of Jerusalem 636 637 阿姆鲁已在那里预先布下一支部队 37 38 但守军直到哈里发欧麦尔亲自前来谈判后才投降 37 38 阿姆鲁见证了投降合约 欧麦尔条约 英语 Pact of Umar 的签订 39 之后返回巴勒斯坦 攻占了加沙城 40 征服埃及与担任总督 编辑征服埃及 编辑 nbsp 穆斯林对埃及的征服阿姆鲁以巴勒斯坦为基地 开始了对埃及的征服 他在皈依伊斯兰教前就已关注埃及 意识到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41 42 传统的伊斯兰记载认为哈里发欧麦尔勉强批准了他的进攻计划 也有一些说法认为阿姆鲁没有获得许可就擅自发动了进攻 2 41 639年12月12日 阿姆鲁率领一支仅有4千名骑兵 且没有攻城武器的部队到达埃及边境要塞阿里什 41 花费一个月时间攻占了战略要地培琉喜阿姆 然后又同样用一个月攻占了比勒拜斯 41 阿姆鲁军随后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被拜占庭的巴比伦要塞阻挡 他向欧麦尔请求支援 41 欧麦尔派遣穆罕默德的同伴祖拜尔 本 阿瓦姆 英语 Zubayr ibn al Awam 率4千军队前往 援军于640年6月与阿姆鲁会合 41 两支军队都由阿姆鲁指挥 43 在赫利奥波利斯战役 英语 Battle of Heliopolis 中 他领军大胜拜占庭人 41 乘势攻占了孟菲斯并包围了巴比伦要塞 41 包围过程中 亚历山大牧首 实际上的埃及总督居鲁士 英语 Cyrus of Alexandria 试图和谈 但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反对和谈并召回了居鲁士 44 尽管要塞守军英勇抵抗 但641年2月 希拉克略的死讯传来 守军军心动摇 41 谈判后 阿姆鲁允许守军于4月9日离开要塞退回埃及首府亚历山大 45 几个部将被阿姆鲁派去占领埃及其他地区 46 其中哈里杰 本 胡扎法 英语 Kharija ibn Hudhafa 攻占了中埃及的法尤姆绿洲 俄克喜林库斯 赫尔墨波利斯 英语 Hermopolis 和艾赫米姆等地以及上埃及的一些村庄 44 46 nbsp 巴比伦要塞遗迹 2008 641年底 阿姆鲁包围了亚历山大 英语 Siege of Alexandria 641 之前被免职的居鲁士在新帝即位后回到埃及 他与阿姆鲁在巴比伦堡垒进行谈判 阿姆鲁承诺保证市民的安全 但要向他们征收吉兹亚 47 亚历山大最终在642年11月投降 48 攻占亚历山大后 阿姆鲁以一封著名的信向欧麦尔报告自己的胜利 我已夺取一座城市 我不过多描绘了 我这样说就够了 城里有四千座别墅 四千家浴场 四万个纳人丁税的犹太人 四百个皇家的娱乐场所 49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 一些拜占庭 科普特和阿拉伯记载证明这座城市并没有被阿拉伯人牢牢控制 50 645年 趁欧麦尔死后穆斯林内部不稳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派将领曼努埃尔率海军攻打亚历山大 拜占庭军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歼灭了亚历山大的阿拉伯驻军 51 拜占庭军继续向尼罗河三角洲进攻 但在尼基乌战役 英语 Battle of Nikiou 中被阿姆鲁击败 646年夏天 他再次攻占亚历山大 拜占庭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曼努埃尔被杀 穆斯林军胜利后又屠杀了许多市民 52 此战之后 穆斯林军在埃及的统治趋于稳定 53 与拜占庭军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姆鲁军队的的令行禁止 为了保持协调 阿姆鲁还经常与哈里发欧麦尔商议军事 54 在围攻巴比伦要塞的过程中 缺乏攻城武器的阿姆鲁充分扬长避短 用自己的游牧骑兵发动突袭 快速穿越沙漠和绿洲 切断敌军补给线进行消耗战 55 同时使用定居者步兵保持包围 55 历史学家瓦西列斯 克里斯蒂德斯 Vassilios Christides 认为阿姆鲁 通过巧妙的战略战术 弥补了自己在人数和装备上的劣势 尽管缺乏 明确长期的计划 但他们保持行动灵活 55 进攻昔兰尼加与的黎波里塔尼亚 编辑 642年亚历山大沦陷后 阿姆鲁向西远征 绕过三个拜占庭帝国的坚固沿海要塞 帕莱托尼乌姆 今马特鲁港 阿波罗尼亚 英语 Apollonia Cyrenaica 和托勒密 英语 Ptolemais Cyrenaica 直接攻占了巴尔卡 英语 Barca ancient city 到达昔兰尼加的托尔卡 Torca 城 56 年底 阿姆鲁的骑兵向的黎波里塔尼亚发起进攻 的黎波里城防守严密 港口中还停泊着一支拜占庭舰队 56 穆斯林军缺乏攻城武器 只能像在埃及那样发起漫长的围攻 56 一个月之后 穆斯林军发现了城墙上的一个弱点 从而攻陷并洗劫了城市 56 随后在642或643 644年 这一地区的拜占庭守军和大部分居民坐船撤走 阿姆鲁攻占的黎波里后数年 此城又被拜占庭军夺回 但除了于690年被拜占庭军短暂夺回外 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以南的宰维拉 英语 Zawila 等地仍由穆斯林控制 阿拉伯人对北非的征服直到哈里发马利克的时代 8世纪初 才最终完成 56 主政埃及 编辑 nbsp 阿姆鲁 本 阿斯清真寺 英语 Mosque of Amr ibn al As 的庭院 2013 nbsp 清真寺的外墙 2011 历史学家韦辛克 德语 A J Wensinck 指出 阿姆鲁全面掌握着埃及的行政 司法和财政 2 围攻巴比伦要塞期间 阿姆鲁在要塞附近建立了一个营地 57 攻占亚历山大后 他本想在那里建立统治 但哈里发欧麦尔拒绝了这一提议 他的理由是 亚历山大在尼罗河西岸 而哈里发的军队与哈里发本人不应该被水隔开 58 59 60 註 2 所以 完成埃及的征服后 62 阿姆鲁将巴比伦要塞附近的营地建设成了一座 驻军城镇 命名为福斯塔特 它也成为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的第一座城镇 63 64 65 这座城镇位于尼罗河东岸 三角洲的南端 东临沙漠 具有控制上下埃及的战略意义 57 在巴比伦要塞 阿姆鲁也设置了驻军 以雇佣并监督在巴比伦的由科普特人 本地基督徒 组成的官僚团体 这些人在新政府日常事务的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66 59 阿姆鲁开始用泥砖和烤砖修建福斯塔特城 63 在赫尔墨波利斯发现的7世纪40年代的文件记录了政府的命令 将建筑材料运往巴比伦要塞以建设新城 67 规划中 新城建在尼罗河以东1 2公里处 南北延伸5 6公里 59 城市的土地被分给阿姆鲁旗下军队的各个部分 古来氏族人 辅士们及阿姆鲁的私人卫队 阿拉伯语称阿赫 拉耶Ahl al Raya 其中包括一些因姻亲关系追随阿姆鲁的巴希部落人 15 得到了优先分配权 59 也有文件记载称 阿姆鲁并没有主动去分配土地 而是各部族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所以他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解决土地纠纷 68 在新城的中心 阿姆鲁建造了一座会众清真寺 后来此清真寺就被称为阿姆鲁 本 阿斯清真寺 英语 Mosque of Amr ibn al As 原建筑在827年被改建并扩展 66 在清真寺东面 阿姆鲁修建了自己的住宅 很可能也作为他的统治中枢使用 67 在亚历山大城西北部 阿姆鲁也建立了一座会众清真寺 后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69 645年拜占庭帝国第二次占领亚历山大前 他还修建了一座名为 仁慈 的清真寺 70 但现都已不存 也无法确定其位置 71 在会众清真寺旁 阿姆鲁拥有一座堡垒 后来他将其捐出供政府使用 72 阿姆鲁建立的这些建筑成为了亚历山大阿拉伯定居区的政治和社会中心 73 阿姆鲁在亚历山大的驻军数量变化不定 主要是来自阿兹德 英语 Azd 和法赫姆两个部落的1千名士兵 每半年轮换四分之一 74 按照641年与拜占庭总督居鲁士签订的合约 阿姆鲁向每个非穆斯林成年男子征收两个金币的吉兹亚 异教税 75 在欧麦尔哈里发的批准下 他还要求居民定期提供小麦 蜂蜜 油和醋 作为给阿拉伯军队的生活补贴 76 他把这些物品存放在一个名叫代尔 里兹格 dar al rizq 的仓库里 75 在普查穆斯林数量后 他要求全体埃及人每年向每个穆斯林提供一套衣物 包括高档刺绣羊毛长袍 阿拉伯人非常珍视埃及长袍 长斗篷 头巾 西瓦尔裤 英语 Sirwal 与鞋子 76 643年1月8日的一份希腊语纸莎草纸上盖着阿姆鲁的印章 斗牛图案 文件中 阿姆鲁命令一个埃及村庄提供饲料和面包给他的部队 77 历史学家马丁 希德 英语 Martin Hinds 认为 没有证据能表明阿姆鲁采取了措施来简化埃及原有的繁琐的财政系统 且他的征服使得这一财政体系更加容易被滥用 78 进入亚历山大后 阿姆鲁邀请科普特牧首本雅明 英语 Pope Benjamin I of Alexandria 返回城市 在信仰正统教义的居鲁士统治时期 他因其一性论信仰流亡在外 79 本雅明与阿姆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主持恢复了纳吞谷 英语 Wadi El Natrun 中的修道院 包括著名的圣马卡里乌斯修道院 英语 Monastery of Saint Macarius the Great 79 历史学家休 肯尼迪指出 本雅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在科普特教会的存亡关头挽救了它 成功把它融入了阿拉伯人的统治体制 80 解职 编辑 作为地方长官 阿姆鲁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保留了埃及的大部分税收来为其驻军谋福利 但在哈里发欧麦尔的压力下 一部分收入也被麦地那政府收回 81 他个人也从中积累了大量财富 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曾在欧麦尔的命令下被穆罕默德 本 麦斯莱拉 英语 Muhammad ibn Maslamah 没收 82 之后的某一时间 哈里发又剥夺了阿姆鲁对上埃及的管辖权 任命阿卜杜拉 本 萨尔赫管理这一地区 78 欧麦尔的继承者奥斯曼最初承认阿姆鲁的地位 并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乌姆 库勒苏姆 宾特 乌克巴 英语 Umm Kulthum bint Uqba 嫁给他 83 但奥斯曼又于645或646年命令阿姆鲁交出埃及的财政权 将其交给阿卜杜拉 本 萨尔赫 后者也是奥斯曼的亲戚 阿姆鲁只保留军权 84 二人很快都向奥斯曼抱怨对方不称职 随后奥斯曼决定收回阿姆鲁的一切权利 阿卜杜拉成为唯一总督 84 新总督在旧拜占庭财政制度的基础上改变了埃及的财政模式 78 削减了埃及阿拉伯人的财政特权 并把余款交回麦地那 85 这一政策引起了当地阿拉伯驻军 官员与贵族的不满 按马丁 西德的话说 他们 被剥夺了一直享有的自我致富的机会 86 在古来氏族人穆罕默德 本 阿布 胡宰法 英语 Muhammad ibn Abi Hudhayfa 的带领下 他们于654或655年发起了公开反对奥斯曼和阿卜杜拉的活动 87 反对哈里发奥斯曼 编辑被解职后阿姆鲁回到麦地那 与乌姆 苏勒库姆 奥斯曼的姐妹 离婚 开始公开批评奥斯曼 88 奥斯曼与阿姆鲁之间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公开的激烈对峙 传统的阿拉伯文献记载阿姆鲁煽动穆罕默德的亲信阿里 祖拜尔 泰勒海 本 乌拜杜拉以及麦加的朝觐者反对奥斯曼 89 他还成功游说了穆罕默德的孀妻阿伊莎 后者以驻军满意阿姆鲁的统治为由 敦促奥斯曼恢复阿姆鲁的地位 656年6月 奥斯曼在麦地那的一次布道以及寄给叙利亚穆斯林领袖的一封信中提到 他本愿意恢复阿姆鲁的官职 但阿姆鲁过分的侮辱使哈里发放弃了这一打算 学者马德隆认为 奥斯曼所提到的侮辱指的是阿姆鲁对奥斯曼的一个声明的公开回应 声明称 那些为抗议哈里发的政策而来到麦地那的埃及军人是被误导了 阿姆鲁对此的回应则是 要敬畏真主 奥斯曼 你越过的深渊是我们和你一起越过的 所以要让我们悔改 你就要先向真主悔改 90 结束与奥斯曼的对峙后 阿姆鲁退居他在巴勒斯坦南部的庄园 91 此庄园位于 萨卜 Al sab 地区 名为 阿季兰 Ajlan 据现代历史学家迈克尔 莱克 Michael Lecker 及中世纪学者雅古特 哈迈维和拜拉祖里的观点 此庄园大概在现代的贝尔谢巴 也可能是在拜特 吉布林 英语 Bayt Jibrin 92 93 註 3 这片地可能是哈里发赐给他的 也可能是他在征战巴勒斯坦时占有的 97 阿姆鲁和儿子穆罕默德和阿卜杜拉一起住在庄园里 享有租税 98 註 4 656年6月 哈里发奥斯曼被来自埃及等地的反叛者包围并被刺杀 102 103 当时大约有400 600名埃及军人在麦地那发动抗议 批评奥斯曼的财政政策 指责他只顾亲戚们的利益 奥斯曼属倭马亚家族 而忽略早期伊斯兰皈依者 85 哈里发说服他们撤退 但叛军又截获了奥斯曼的一封信 信中奥斯曼命令埃及总督阿卜杜拉 本 萨尔赫惩罚这些军人 愤怒的叛军转身袭击奥斯曼的住宅 并杀死了他 85 中世纪学者拜拉祖里称 阿姆鲁暗中参与了此事件 104 之后阿里接任哈里发 但他也没有恢复阿姆鲁的官职 105 倭马亚家族认为阿姆鲁是杀害奥斯曼的幕后黑手之一 尤其是奥斯曼的兄弟瓦利德 本 乌克巴 英语 Al Walid ibn Uqba 106 但同属倭马亚家族 管辖范围包括巴勒斯坦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却允许阿姆鲁继续平静地在巴勒斯坦居住 104 尽管如此 阿姆鲁面对倭马亚家族的压力 仍需尽力与此事件撇开关系 他写信给穆阿维叶 要求处决或流放途径叙利亚时被穆阿维叶逮捕的埃及反叛者 107 与穆阿维叶联合 编辑哈里发阿里上任后面临着不少反对者 他先是于656年11月的骆驼之战中击败了祖拜尔 泰勒海和阿伊莎 此后 坚持反对阿里的穆阿维叶成为他的主要敌人 这种情况下 穆阿维叶请来阿姆鲁 与他商讨共同反对阿里的问题 108 阿姆鲁要求事成之后穆阿维叶授予他埃及的终身统治权 在弟弟乌塔巴 本 阿比 素福彦 英语 Utba ibn Abi Sufyan 的劝告下 穆阿维叶同意了这一条件 108 随后由阿姆鲁的释奴瓦尔丹 Wardan 执笔 109 二人在耶路撒冷缔结了公开协议 108 阿姆鲁宣布效忠穆阿维叶 作为回报 得到埃及的统治权 108 学者马德隆认为两人的联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并推测 穆阿维叶想从阿姆鲁的政治智慧 实战经验与战略眼光中获益 同时也想把埃及变为支持自己的坚实基地 110 接下来 阿姆鲁成为穆阿维叶的首席顾问 111 为了阻止在埃及的阿里支持者攻击叙利亚 他建议穆阿维叶宽恕占据巴勒斯坦 曾夺取地方金库的朱德哈姆氏族 英语 Banu Judham 酋长纳提尔 本 盖斯 英语 Natil ibn Qays 以拉拢他 纳提尔随后加入了穆阿维叶一派 112 他还建议穆阿维叶亲自率军与阿里对抗 穆阿维叶接受了这一建议 于657年5月末开始进军 112 6月初 阿里的部队到达拉卡城南边的绥芬 Siffin 地带 穆阿维叶的先锋阿布 阿瓦尔 英语 Abu al A war 拒绝让他们使用水源 阿里为此提出抗议 113 阿姆鲁劝穆阿维叶接受阿里的要求 以免本来缺乏斗志的阿里军因缺水而团结起来 但被拒绝 114 随后两军爆发战斗 在被称为 幼发拉底之日 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 阿里军击败了阿姆鲁和阿瓦尔 115 随后的绥芬战役中 阿姆鲁担任骑兵指挥 2 有时也亲自上阵厮杀 116 一次 他在自己的长矛上挂上穆罕默德送给他的黑色织物 以示他的指挥权是先知授予的 117 阿里军在战场上逐渐获得优势 阿姆鲁向穆阿维叶提议 让士兵们把 古兰经 中的篇章绑在矛尖上 向阿里军表示愿意以谈判解决问题 2 118 事实证明 这一计谋非常有效 不仅使敌军在占上风的时候放弃了战斗 还在阿里的支持者中制造了矛盾 118 阿里的部队多数希望和谈 阿里也只能同意 穆阿维叶派阿姆鲁前去与阿里的代表阿布 穆萨 艾什尔里 英语 Abu Musa al Ash ari 谈判 111 阿姆鲁也曾与阿里本人会面 两人互相辱骂 但阿里还是同意了阿姆鲁于8月2日提出的初步协议 即阿里与穆阿维叶都放弃哈里发头衔 穆阿维叶已自称哈里发 119 这实际把阿里和穆阿维叶放到了平等的位置上 从而削弱了阿里的领导权力 120 阿姆鲁和阿布穆萨会面两次以达成最终协议 先是在杜马特 贾达尔 英语 Dumat al Jandal 第二次在乌兹鲁赫 英语 Udhruh 121 第一次会面时 阿姆鲁成功使对方承认奥斯曼是被错误杀害的 一种观点认为是阿里指使人杀害了奥斯曼 穆阿维叶正是以为奥斯曼报仇为由起兵反对阿里 这一成果使得叙利亚更加坚定地支持穆阿维叶 122 第二次会面中 讨论了哈里发头衔的问题 但没有得出成果 会议以暴力收场 双方发生斗殴 一个阿里支持者试图攻击阿姆鲁 但被他的儿子挡开 会议后 阿布 穆萨退居麦加 阿姆鲁回到叙利亚 658年4月或5月 阿姆鲁违反协议 和叙利亚人一起正式承认穆阿维叶为哈里发 信士们的长官 并宣誓向他效忠 123 因此 阿里在之后的晨祷讲话中开始诅咒阿姆鲁 他也成为了阿里支持者们讽刺嘲笑的对象 124 重返埃及 编辑656 657年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 本 阿布 胡宰法本是叛军首领 见上文 在奥斯曼死后 他掌控了埃及 后他被阿里罢免 穆阿维叶和阿姆鲁成功将其诱至阿里什并逮捕处死了他 但他们没有进一步进攻埃及 125 阿里派来的新总督盖斯 本 赛义德 安萨里 英语 Qays ibn Sa d 则在657年底被召回 因为阿里担心他会倒向穆阿维叶一边 第三位总督马利克 阿什塔尔 英语 Malik al Ashtar 在上任途中在苏伊士被穆阿维叶的刺客毒死 126 127 第四位总督穆罕默德 本 阿布 伯克尔 英语 Muhammad ibn Abi Bakr 是第一位哈里发阿布 伯克尔之子 并被阿里认作养子 到达埃及后 他烧毁了两位支持哈里发奥斯曼 反对阿里 的驻军首领穆阿维叶 本 胡代杰 基迪 英语 Mu awiya ibn Hudayj 和麦斯莱麦 本 穆哈拉德 安萨里 英语 Maslama ibn Mukhallad al Ansari 的房屋 逮捕了他们的家属 128 这两位首领决定向穆阿维叶求援 穆阿维叶随即派阿姆鲁率4千 6千名士兵前往埃及 128 129 尽管阿姆鲁已离开埃及13年 当地的驻军仍然支持他 80 658年7月或8月 他在赫利奥波利斯与福斯塔特之间的穆萨纳 al Musannah 击败敌军 占领福斯塔特 128 伊本 胡代杰抓住了总督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的兄长阿卜杜拉赫曼 本 阿布 伯克尔 英语 Abdul Rahman ibn Abi Bakr 曾请求阿姆鲁饶弟弟一命 但尽管阿姆鲁表示反对 旧总督还是被胡代杰处死 130 根据之前的协议 穆阿维叶任命阿姆鲁为埃及终身总督 且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比起下属 更像是穆阿维叶的盟友 穆阿维叶则于661年阿里被刺杀 其子哈桑退位后自称哈里发 建立倭马亚王朝 128 131 同年1月22日 阿姆鲁躲过了哈瓦利吉派信徒的刺杀 他们在主麻日上 错把他的副手哈里杰 本 胡扎法 英语 Kharija ibn Hudhafa 认成总督本人 并把他杀死 2 132 刺客被带到阿姆鲁面前 阿姆鲁说 你想杀死我 但真主想要的是哈里杰 随后亲手杀死了凶手 132 哈里发允许阿姆鲁在支付军队津贴和行政费用后 自己保留剩下的收入 128 他以从叙利亚带来的军队增加了福斯塔特的驻军 使之达到1万5千人 59 按历史学家克莱夫 福斯 Clive Foss 的说法 阿姆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和特权 成功地统治了埃及 直到他去世 1 死亡与评价 编辑 nbsp 哈里发国及周边国家的地图 图中以红色圈出的地区 巴勒斯坦 埃及 昔兰尼加 的黎波里塔尼亚都是由阿姆鲁征服的阿姆鲁后自然死亡 死时超过90岁 2 关于他的死亡日期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最可信的记载称他死于伊斯兰历43年 公历663 664年 133 註 5 死后 阿姆鲁被葬于福斯塔特东边的莫卡塔姆山 英语 Mokattam 脚下 134 由于早期穆斯林不愿为死者的墓地做标记 今天我们也无法辨认阿姆鲁坟墓的具体位置 134 阿姆鲁的遗产有70袋金币 但他的儿子阿卜杜拉和穆罕默德都拒绝继承这笔财富 这些钱最终被穆阿维叶没收 1 阿卜杜拉接替阿姆鲁做了几星期的总督 之后埃及由穆阿维叶的兄弟乌塔巴 本 阿比 苏富扬 英语 Utba ibn Abi Sufyan 接管 1 阿拉伯记载和科普特记载对阿姆鲁的评价以积极为主 134 9世纪的伊本 阿布达 哈卡姆作为穆斯林征服埃及历史的主要记载者 135 赞扬了阿姆鲁征服埃及的成就 并指出他在正统哈里发时代和倭马亚时代都努力地维护了埃及驻军及其家属的利益 134 他被誉为是 早期阿拉伯人中的四位政治天才之一 136 传统埃及 阿拉伯记载称阿姆鲁曾被穆罕默德亲自赞扬 在临终前 阿姆鲁成为了一个智慧而虔诚的人 134 与阿姆鲁同时代的科普特史家尼基乌的约翰 英语 John of Nikiu 虽称 阿姆鲁对埃及人没有怜悯 并且违反了与他们签订的协议 137 但他也说 阿姆鲁按固定的金额征税 没有掠夺教会的财富 在他的有生之年 没有做出强抢或掠夺人民财富的行为 134 历史学家肯尼迪说 作为一名指挥官和政治家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他的公正和正直也是值得称赞的 134 阿姆鲁以区区两年时间就征服了埃及 在穆斯林征服中也算得上是最快的 134 尽管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 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在埃及仍居少数 但直到今天 埃及仍是一个由穆斯林统治的国家 134 后裔 编辑阿姆鲁在巴勒斯坦的地产直到10或11世纪都掌握在他的后人手里 138 他的孙女乌姆 阿卜杜拉 宾特 阿卜杜拉嫁给了685 705年间在任的埃及总督阿卜杜拉 阿齐兹 本 麦尔旺 英语 Abd al Aziz ibn Marwan 与他生下了两个儿子苏海尔 Suhayl 和萨赫 Sahl 以及两个女儿萨赫拉 Sahla 和乌姆 哈卡姆 Umm al Hakam 139 140 141 750年阿拔斯王朝消灭倭马亚王朝后 阿姆鲁家在麦地那的地产被没收 142 但由于他的曾孙女阿比达 哈萨纳 宾特 舒阿比 本 阿卜杜拉与阿拔斯家族成员侯赛因 本 阿卜杜拉 本 乌卜杜拉 本 阿拔斯 英语 Abdallah ibn Ubaydallah ibn al Abbas 结婚 这片地产又被交还给阿姆鲁的后人 142 注释 编辑 阿姆鲁的儿子阿卜杜拉 本 阿姆鲁 本 阿斯 英语 Abd Allah ibn Amr ibn al As 在穆阿维叶派遣乌塔巴前来接任前 曾统治埃及几个星期 1 历史学家阿尔布雷希特 诺斯 德语 Albrecht Noth 认为 阿拉伯传统记载中欧麦尔的反对理由只是文学化的结果 60 欧麦尔实际上是希望埃及新都能与麦地那建立更便捷的联系 因为巴比伦要塞 新都建在其附近 和红海之间有一条运河 61 历史学家迈克尔 莱克 Michael Lecker 断言 位于迦特镇西南 特尔 赫希 英语 Tell el Hesi 北边的历史遗迹希尔伯特 阿季兰 Khirbet Ajlan 就是当年的阿季兰 Ajlan 94 考古学家杰弗瑞 布莱克利 Jeffrey A Blakely 则认为此遗址以南一公里的更大的希尔伯特 坦纳 Khirbet Tannar 与希尔伯特 哈扎拉赫 Khirbet Hazzarah 遗址更可能是阿季兰 Ajlan 95 他进一步认定十字军时代的小村阿格兰 阿赫塞斯 Agelen el Ahsses 和16世纪的奥斯曼村庄阿季兰 Ajlan 所指也是该遗址 96 阿姆鲁长子阿卜杜拉的母亲名叫赖塔 Rayta 或 Hind 其父名叫穆纳比赫 本 哈杰 赖塔曾与阿姆鲁及古来氏其他成员一起参与武侯德战役与穆罕默德作战 99 100 629或630年麦加被征服后 赖塔与其他古来氏妇女一起皈依伊斯兰教 101 传统阿拉伯记载给出的具体时间是664年1月 开斋节 128 或3月 1 脚注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3 JSTOR 40378842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01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Wensinck 1960 第451頁 Lecker 1989 第24 25頁 Lecker 1989 第25頁 5 0 5 1 5 2 Raisuddin 1981 第277頁 6 0 6 1 Lecker 1987 第25頁 Lecker 1989 第25 26頁 8 0 8 1 Lecker 1989 第27頁 Lecker 1989 第27 33頁 Donner 1981 第67頁 Donner 1981 第65 101 102頁 12 0 12 1 Donner 1981 第102頁 13 0 13 1 13 2 Donner 1981 第104頁 14 0 14 1 Lecker 1989 第28頁 15 0 15 1 Lecker 1989 第28 note 34頁 Lecker 1989 第27 28頁 Donner 1981 第104 105頁 Donner 1981 第111頁 Donner 1981 第114頁 Mayerson 1964 第160 note 14頁 21 0 21 1 21 2 21 3 Donner 1981 第115頁 Mayerson 1964 第198頁 Kennedy 2007 第73頁 Donner 1981 第118 119頁 Mayerson 1964 第195 note 126頁 26 0 26 1 26 2 Sourdel 1965 第910頁 Donner 1981 第129頁 Sourdel 1965 第910 911頁 Donner 1981 第153頁 Donner 1981 第136頁 31 0 31 1 31 2 Donner 1981 第130頁 Donner 1981 第137頁 Donner 1981 第131頁 Donner 1981 第131 132頁 Kennedy 2007 第96頁 Donner 1981 第133 135頁 37 0 37 1 Sourdel 1965 第911頁 38 0 38 1 Donner 1981 第151頁 Kennedy 2007 第91 92頁 Kennedy 2007 第88頁 41 0 41 1 41 2 41 3 41 4 41 5 41 6 41 7 41 8 Christides 1993 第153頁 Madelung 1997 第61 62頁 Kennedy 2004 第65頁 44 0 44 1 Christides 1993 第154頁 Christides 1993 第153 154頁 46 0 46 1 Bruning 2018 第90頁 Christides 1993 第154 155頁 Bruning 2018 第27頁 希提 P K 阿拉伯通史 由马坚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91 OCLC 866268465 Bruning 2018 第40 42頁 Bruning 2018 第40頁 Kennedy 2007 第162頁 Bruning 2018 第43頁 Christides 1993 第155頁 55 0 55 1 55 2 Christides 1993 第156頁 56 0 56 1 56 2 56 3 56 4 Christides 2000 第212頁 57 0 57 1 Jomier 1965 第957頁 Kennedy 2004 第67頁 59 0 59 1 59 2 59 3 59 4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I Middle Egypt Fusṭaṭ and Alexandri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2 268 JSTOR 40379004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512 60 0 60 1 Bruning 2018 第24頁 Bruning 2018 第24 note 10頁 Akbar 1989 第26頁 63 0 63 1 Scanlon 1968 第188頁 Jomier 1965 第957 958頁 Bruning 2018 第30 31頁 66 0 66 1 Jomier 1965 第958頁 67 0 67 1 Bruning 2018 第31頁 Akbar 1989 第26 27頁 Bruning 2018 第33 34頁 Bruning 2018 第33 note 56頁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I Middle Egypt Fusṭaṭ and Alexandri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2 271 JSTOR 40379004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512 Bruning 2018 第35頁 Bruning 2018 第35 36頁 Bruning 2018 第39頁 75 0 75 1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7 JSTOR 40378842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019 76 0 76 1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7 18 JSTOR 40378842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019 Trombley 2013 第29 30頁 78 0 78 1 78 2 Hinds 1972 第453頁 79 0 79 1 Kennedy 2007 第163頁 80 0 80 1 Kennedy 2007 第164頁 Kennedy 2004 第69頁 Madelung 1997 第62 112 note 163頁 Lecker 1989 第29頁 84 0 84 1 Lecker 1989 第29 note 49頁 85 0 85 1 85 2 Kennedy 2004 第74頁 Hinds 1972 第453 454頁 Hinds 1972 第454頁 Madelung 1997 第90頁 Madelung 1997 第91頁 Madelung 1997 第91 92頁 Madelung 1997 第92頁 Lecker 1989 第31 32 36頁 Lecker 1989 第32 33頁 Lecker 1989 第36頁 Blakely 2010 第217頁 Blakely 2010 第211 213 217頁 Lecker 1989 第37頁 Lecker 1989 第31 32 37頁 McDonald 1987 第107頁 Faizer 2011 第101頁 Faizer 2011 第418頁 Lecker 1989 第31 32頁 Madelung 1997 第186頁 104 0 104 1 Madelung 1997 第187頁 Madelung 1997 第152頁 Madelung 1997 第185頁 Madelung 1997 第186 187頁 108 0 108 1 108 2 108 3 Madelung 1997 第196頁 Lecker 1989 第30 note 61頁 Madelung 1997 第197頁 111 0 111 1 Kennedy 2004 第78頁 112 0 112 1 Madelung 1997 第224頁 Madelung 1997 第225 226頁 Madelung 1997 第226 227頁 Madelung 1997 第227頁 Madelung 1997 第237頁 Lecker 1997 第554頁 118 0 118 1 Madelung 1997 第238頁 Madelung 1997 第242 243頁 Kennedy 2004 第78 79頁 Madelung 1997 第254 255頁 Madelung 1997 第256頁 Madelung 1997 第257頁 Madelung 1997 第257 258 note 440頁 Wellhausen 1927 第95 96頁 Kennedy 1998 第68 69頁 Wellhausen 1927 第96頁 128 0 128 1 128 2 128 3 128 4 128 5 Kennedy 1998 第69頁 Madelung 1997 第267頁 Hawting 1996 第157頁 Kennedy 2004 第80 83頁 132 0 132 1 Hawting 1996 第223 224頁 Lecker 1989 第29 note 50頁 134 0 134 1 134 2 134 3 134 4 134 5 134 6 134 7 134 8 Kennedy 2007 第165頁 Kennedy 2007 第139 140頁 希提 P K 阿拉伯通史 由马坚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86 OCLC 866268465 Charles Robert H The Chronicle of John Bishop of Nikiu Translated from Zotenberg s Ethiopic Text Chapter CXX paragraph 36 1913 Lecker 1989 第31頁 Muhammad ibn Sa d 1904 1940 第9 11頁 Bewley 2000 第153頁 Sijpesteijn 2014 第183頁 142 0 142 1 Elad 2016 第156 157頁 参考文献 编辑Akbar Jamel Khaṭṭa and the Territorial Structure of Early Muslim Towns Grabar Oleg 编 Muqarnas An Annual on Islamic Art and Architecture Volume 6 Leiden Brill 1989 22 32 2020 08 23 ISBN 90 04 09050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Bewley Aisha The Men of Madina by Muhammad Ibn Sa d Volume 2 Ta Ha Publishers 2000 ISBN 9781897940907 Blakely Jeffrey A Ajlan Locating the Estate of Amr b al As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December 2010 73 4 210 222 JSTOR 25769690 doi 10 1086 NEA41103939 Bruning Jelle The Rise of a Capital Al Fusṭaṭ and Its Hinterland 18 132 639 750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8 ISBN 978 90 04 36635 0 Christides V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Miṣr 1 The Byzantine background the Arab conquest and the Umayyad period 602 750 1993 2020 08 23 ISBN 90 04 09419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Christides V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Ṭarabulus al Gharb 2 In pre and early Islamic times 2000 2020 08 23 ISBN 90 04 11211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Donner Fred M The Early Islamic Conques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0 691 05327 8 Elad Amikam The Rebellion of Muḥammad al Nafs al Zakiyya in 145 762 Ṭalibis and Early ʿAbbasis in Conflict Leiden Brill 2016 ISBN 978 90 04 22989 1 Faizer Rizwi The Life of Muhammad Al Waqidi s Kitab Al Maghazi Abingdon Oxon Routledge 2011 ISBN 978 0 415 57434 1 Foss Clive Egypt under Muʿawiya Part I Flavius Papas and Upper Egyp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9 72 1 1 24 JSTOR 40378842 doi 10 1017 S0041977X09000019 Hawting G R The History of al Ṭabari Volume XVII The First Civil War From the Battle of Siffin to the Death of ʿAli A D 656 661 A H 36 40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2020 08 23 ISBN 978 0 7914 2393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5 Hinds Martin The Murder of the Caliph Uth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October 1972 13 4 450 469 JSTOR 162492 doi 10 1017 S0020743800025216 Jomier J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 957 959 1965 2020 08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article 被忽略 帮助 Kennedy Hugh Egypt as a Province in the Islamic Caliphate 641 868 Petry Carl F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Volume One Islamic Egypt 640 151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62 85 2020 08 23 ISBN 0 521 47137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8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Harlow Longman 2004 ISBN 978 0 306 81585 0 Kennedy Hugh The Great Arab Conquests How the Spread of Islam Changed the World We Live In Philadelphia Da Capo Press 2007 ISBN 978 0 306 81585 0 Lecker Michael A Note on Early Marriage Links between Qurashis and Jewish Women Jerusalem Studies in Arabic and Islam 1987 10 17 40 Lecker Michael The Estates of Amr b al Aṣ in Palestine Notes on a New Negev Arabic Inscriptio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9 52 1 24 37 JSTOR 617911 doi 10 1017 S0041977X00023041 Lecker M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Ṣiffin 1997 2020 08 23 ISBN 90 04 10422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Madelung Wilferd The Succession to Muhammad A Study of the Early Caliph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 521 56181 7 Mayerson Philip The First Muslim Attacks on Southern Palestine A D 633 634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1964 95 155 199 JSTOR 283789 doi 10 2307 283789 McDonald M V The History of al Ṭabari Volume VII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unity Muḥammad at Madina A D 622 626 Albany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2022 07 27 ISBN 978 0 88706 344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Muhammad ibn Sa d Sachau E 编 Kitab aṭ Ṭabaqat al kabir 5 Leiden 1904 1940 Raisuddin Abu Nayeem Muhammad Amr ibn al As and His Conquest of Egypt Islamic Culture April 1981 55 4 277 290 Scanlon George T Fustat and the Islamic Art of Egypt Archaeology June 1968 21 3 188 195 JSTOR 41667856 Sijpesteijn Petra M An Early Umayyad Papyrus Invitation for the Ḥajj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October 2014 73 2 179 190 JSTOR 10 1086 677240 doi 10 1086 677240 Sourdel D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Filasṭin I Palestine under Islamic Rule 1965 2020 08 23 OCLC 4954694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Trombley Frank R Fiscal documents from the Muslim conquest of Egypt military supplies and administrative dislocation ca 639 644 Revue des Etudes Byzantines 2013 71 5 38 doi 10 3406 rebyz 2013 4989 Wellhausen Julius The Arab Kingdom and its Fall 由Margaret Graham Weir翻译 Calcutta University of Calcutta 1927 OCLC 752790641 Wensinck A J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ʿAmr b al ʿAṣ al Sahmi 1 451 1960 2020 08 23 OCLC 4954694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1 前任者 首位 埃及总督640 646 繼任者 阿卜杜拉 本 萨尔赫前任者 穆罕默德 本 阿布 伯克尔 英语 Muhammad ibn Abi Bakr 埃及总督 英语 List of governors of Islamic Egypt 658 664 繼任者 乌塔巴 本 阿比 苏富扬 英语 Utba ibn Abi Sufyan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阿姆鲁 本 阿斯 amp oldid 797277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