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辮軍

辮軍或稱辮子軍,特指張勳率領的軍隊,官兵皆留辮子而得名。曾用名「武衛前軍」或「定武軍」,辮軍復辟之後,被段祺瑞討逆軍打敗,部隊解散。

簡介 编辑

宣統年間,張勳率「武衛前軍」二萬多人駐守於山東兗州。1912年宣統退位之後,張勳依然留辮子,亦命所部之官兵皆留辮子,以示忠於清廷(其實清末北洋軍人多有剪辮者,1911年清朝正式廢除剃髮留辮)。人稱此軍為「辮軍」;張勳為「辮帥」。

1913年,張勳奉袁世凱命,率辮軍往江蘇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鎮壓二次革命,但軍紀敗壞,四處劫掠,殺害鄉民數千人。

1914年,張勳受「定武上將軍」之銜,此軍改稱為「定武軍」(與袁世凱之「定武軍」不同)。麾下有駐紮徐州(今江蘇徐州市)的徐州鎮守使兼魯蘇豫皖剿匪督辦張文生;及駐紮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的海州鎮守使白寶山等。

1917年張勳率辮軍三千餘人進入燕京,武裝調停總統黎元洪閣揆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但張勳乘機擁前清宣統帝溥儀登基,人稱辮軍復辟[註 1][1][2][3]。旋被段祺瑞討逆軍打敗,張勳逃至天津租界辮軍被撤銷番號,部眾被張敬堯倪嗣沖李纯張樹元等瓜分。

倪嗣冲收編辮軍三十個營,佔較大人數,命剪去辮子,改编为「新安武军」,並以张文生殷恭先、钱广汉、李绍臣、陈德修五人領導。

注释 编辑

  1. ^ 北洋政府的檔案稱之「辮軍復辟」。1918年3月,以「時事多艱,人才難得」為由,對「洪憲帝制禍首」和與張勳的「辮軍復辟等案人犯」,一律特赦,獲得自由後寄居天津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張勳復辟失利 卻在另一跑道走向人生巔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2. ^ 王立本 余浩然. 現代中國的序幕:從一戰走向五四. 香港中華書局. ISBN 978-988-880808-3. (繁體中文)
  3. ^ 何子炘. 警專中外歷史. 鼎文書局. ISBN 978-957-479142-2. (繁體中文)

辮軍, 提示, 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清朝軍隊, 或稱辮子軍, 特指張勳率領的軍隊, 官兵皆留辮子而得名, 曾用名, 武衛前軍, 定武軍, 復辟之後, 被段祺瑞討逆軍打敗, 部隊解散, 簡介, 编辑宣統年間, 張勳率, 武衛前軍, 二萬多人駐守於山東兗州, 1912年宣統退位之後, 張勳依然留辮子, 亦命所部之官兵皆留辮子, 以示忠於清廷, 其實清末北洋軍人多有剪辮者, 1911年清朝正式廢除剃髮留辮, 人稱此軍為, 張勳為, 辮帥, 1913年, 張勳奉袁世凱命, 率往江蘇江寧, 今江蘇南京市, 鎮壓二次革命, 但軍. 提示 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清朝軍隊 辮軍或稱辮子軍 特指張勳率領的軍隊 官兵皆留辮子而得名 曾用名 武衛前軍 或 定武軍 辮軍復辟之後 被段祺瑞討逆軍打敗 部隊解散 簡介 编辑宣統年間 張勳率 武衛前軍 二萬多人駐守於山東兗州 1912年宣統退位之後 張勳依然留辮子 亦命所部之官兵皆留辮子 以示忠於清廷 其實清末北洋軍人多有剪辮者 1911年清朝正式廢除剃髮留辮 人稱此軍為 辮軍 張勳為 辮帥 1913年 張勳奉袁世凱命 率辮軍往江蘇江寧 今江蘇南京市 鎮壓二次革命 但軍紀敗壞 四處劫掠 殺害鄉民數千人 1914年 張勳受 定武上將軍 之銜 此軍改稱為 定武軍 與袁世凱之 定武軍 不同 麾下有駐紮徐州 今江蘇徐州市 的徐州鎮守使兼魯蘇豫皖剿匪督辦張文生 及駐紮海州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 的海州鎮守使白寶山等 1917年張勳率辮軍三千餘人進入燕京 武裝調停總統黎元洪和閣揆段祺瑞的 府院之爭 但張勳乘機擁前清宣統帝溥儀登基 人稱辮軍復辟 註 1 1 2 3 旋被段祺瑞討逆軍打敗 張勳逃至天津租界 辮軍被撤銷番號 部眾被張敬堯 倪嗣沖 李纯 張樹元等瓜分 倪嗣冲收編辮軍三十個營 佔較大人數 命剪去辮子 改编为 新安武军 並以张文生 殷恭先 钱广汉 李绍臣 陈德修五人領導 注释 编辑 北洋政府的檔案稱之 辮軍復辟 1918年3月 以 時事多艱 人才難得 為由 對 洪憲帝制禍首 和與張勳的 辮軍復辟等案人犯 一律特赦 獲得自由後寄居天津 参考文献 编辑 張勳復辟失利 卻在另一跑道走向人生巔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王立本 余浩然 現代中國的序幕 從一戰走向五四 香港中華書局 ISBN 978 988 880808 3 繁體中文 何子炘 警專中外歷史 鼎文書局 ISBN 978 957 479142 2 繁體中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辮軍 amp oldid 759313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