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蘭嶼

坐标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

蘭嶼達悟語Pongso no Tao),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

蘭嶼
Pongso no Tao
蘭嶼西北角,蘭嶼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地理

蘭嶼的位置
位置臺灣的東南方,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 位置 : 蘭嶼位於台東市東南方,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航程約2.5小時,距離綠島73公里。
坐标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
面積48.3892平方公里(18.6832平方英里)
海岸線38.45千米(23.892英里)
最高海拔548米(1798英尺)
最高點紅頭山
管轄
臺東縣
蘭嶼鄉
人口统计
人口5,230人(2,022年2月)
族群達悟族

名稱

 
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1]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台語音譯紅頭嶼(白话字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話字:Âng-tāu-sū),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日语:紅頭嶼こうとうしょ Kōtō sho */?)之名。1947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鑑於「紅頭」的名稱極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的恐懼,又因島上盛產蝴蝶蘭而改名「蘭嶼」。[2]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Koto island」(源自日語)或是「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另外阿美族人稱蘭嶼為Futud,撒奇萊雅族人叫它做Butud,卑南族人稱它做Butul[3]或Butrulr,而布農族人則稱之為Pangkalkalan。

歷史

1644年,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645年,荷蘭人二度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康熙雍正時期(1720年代)成書的《臺海使槎錄》(作者黃叔璥)赤嵌筆談卷一中已有「沙馬磯頭之南,行四更至紅頭嶼,皆生番聚處,不入版圖」的記錄,顯示1720年代清人已得知紅頭嶼,但尚未收入清帝國版圖。在卷七中則有對島上原住民的介紹,「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由沙馬磯放洋,東行二更至雞心嶼,又二更至紅頭嶼。小山孤立海中,山內四圍平曠,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渡。山無草木,番以石為屋,卑隘不堪起立。產金,番無鐵,以金為鏢鏃、槍舌。昔年臺人利其金,私與貿易;因言語不諳,臺人殺番奪金。後復邀瑯嶠番同往,紅頭嶼番盡殺之;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顯示最晚至康熙末年,已有在臺漢人與達悟族人貿易,並發生糾紛殺人事件,引起達悟族反撲殺漢人,導致漢人不敢前往。

1877年(清光緒三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將紅頭嶼(蘭嶼)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恆春縣[4]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明治二十八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臺灣改隸於日本。8月,日本與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波旁復辟時期)兩帝國對巴士海峽協議版圖界線。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為臺灣、菲律賓之版圖境界線。[5]:5411897年(明治三十年)3月15日,日本拓殖大臣以陸軍步兵少佐菊池主殿為監督,率文武官僚數十人,上島「撫慰土番」,踏察實境。由於該島位置在巴士海峽與西班牙國領接壤,因此此舉確認紅頭嶼為日本領土。[5]:503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紅頭嶼內開發,並設立研究區。

 
人類學者宮本延人(前列左端)與移川子之藏(前排右和服者)、鹿野忠雄馬淵東一等人。紅頭嶼警察署前。1929年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03年,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後來日人在蘭嶼設立駐在所,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日人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今蘭嶼國小)。

1932年,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今東清國小)。

1940年,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今蘭嶼氣象站),於1941年竣工。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簡稱「蘭指部」。

1958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蘭嶼農場,為安置軍中過剩人力。徵收33筆計240.19公頃土地,佔蘭嶼約三成的土地。蘭嶼農場為統稱,其下分為定嶼、椰油、榮民、翠微、中興、復興、龍門、介壽、天山等農場、新莊、或新村,收容榮民、一般重刑犯。[6]這十個「管訓農場」收「有案榮民」;次年還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職業訓練總隊代管,收一般重刑犯。也就是說,這些佔地廣大的「農場」,其中關的「隊員」都是在台灣本島遭判重刑的犯人,而被稱做「場員」的管理者是有案在身的退伍軍人—這些「勵德班」裡全都是被強制勞動監禁的。這樣的凶惡之徒一度高達數千人,比島上的達悟人還多。他們常在晚上跑出來,到部落裡面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場方又帶來一堆黃牛來放養,常常散落到達悟人的水芋田踐踏農作物,到蕃薯田吃地瓜葉等。雖然日日都有達悟人去軍方的蘭嶼警備指揮部申訴,但軍方置之不理。 [7][8][9][10]

1960年,漁人、紅頭村興建示範住宅十棟。

1967年,蘭嶼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對外開放。

 
原能會在蘭嶼東南隅設置核廢料貯存場。

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展開「蘭嶼計劃」,計畫於蘭嶼隆民地區設立核廢場。

1981年,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11]早期係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惟於1990年7月臺灣電力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該場之經營,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12]。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13]

1990年,蘭嶼農場裁撤,但當年徵收之土地未進一步處理及交撥而任其荒廢。[6] 1996年,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14]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15]

2012年8月,天秤颱風有二度經過台灣東南海域,對綠島、蘭嶼造成嚴重災情。以蘭嶼災情而言,由於水電中斷,加上島上唯一超市、加油站全被掃平而消失,出現無法供油、缺糧、通信中斷等災情,並還有消防隊因為被土石擋道,無法出動救援車輛前往救災,信用部與雜貨店也都有毀損。在蘭嶼的海陸交通方面:開元港積滿殘骸,港內漁船毀損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甚至於有漁船被海浪給沖上岸;環島公路全佈滿巨岩礁石擋道,還有路基掏空、坍方等路阻狀況;蘭嶼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礁石擋道,還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現象,使得航空站得關閉進行清理與搶修,造成二天無法正常營運。

地理

 
哨兵2號衛星拍攝的蘭嶼和小蘭嶼(右下)

蘭嶼位於西太平洋位置,在臺灣本島達悟語稱做Ilaod)的東南方,在綠島的南方,南臨巴士海峽菲律賓巴丹群島遙遙相望。巴丹群島最北端的雅米島,距離小蘭嶼99公里。即東經121度5分,北緯22度間。面積有48.3892平方公里熱帶地區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蘭嶼為火山島地形,最高點紅頭山海拔548公尺,大部分為山地,島上丘陵綿亙,溪流分歧,只有沿海部分為平地、海岸線曲折,熱帶林木遍佈。

蘭嶼的地質以角閃石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

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蘭嶼正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旋轉、移向台東,約120萬年後就會在台東縣台東市位置連接,成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

氣候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 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年溫差小,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氣溫較低),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冬季氣候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

蘭嶼氣象站-海拔324米(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7.3
(81.1)
29.3
(84.7)
29.8
(85.6)
32.1
(89.8)
32.1
(89.8)
33.1
(91.6)
33.1
(91.6)
35.2
(95.4)
32.2
(90.0)
31.1
(88.0)
29.8
(85.6)
28.5
(83.3)
35.2
(95.4)
平均高温 °C(°F) 20.7
(69.3)
21.4
(70.5)
23.0
(73.4)
24.9
(76.8)
26.7
(80.1)
27.8
(82.0)
28.6
(83.5)
28.5
(83.3)
27.6
(81.7)
25.9
(78.6)
23.8
(74.8)
21.4
(70.5)
25.0
(77.0)
日均气温 °C(°F) 18.5
(65.3)
19.0
(66.2)
20.5
(68.9)
22.4
(72.3)
24.3
(75.7)
25.7
(78.3)
26.3
(79.3)
26.1
(79.0)
25.2
(77.4)
23.8
(74.8)
22.7
(72.9)
19.4
(66.9)
22.8
(73.1)
平均低温 °C(°F) 17.0
(62.6)
17.4
(63.3)
18.8
(65.8)
20.8
(69.4)
22.2
(72.0)
24.1
(75.4)
24.6
(76.3)
24.3
(75.7)
23.5
(74.3)
22.3
(72.1)
20.3
(68.5)
17.9
(64.2)
21.1
(70.0)
历史最低温 °C(°F) 9.2
(48.6)
9.5
(49.1)
10.3
(50.5)
11.3
(52.3)
16.1
(61.0)
17.6
(63.7)
19.6
(67.3)
20.2
(68.4)
19.3
(66.7)
13.3
(55.9)
14.1
(57.4)
10.8
(51.4)
9.2
(48.6)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248.1
(9.77)
203.9
(8.03)
154.0
(6.06)
149.0
(5.87)
249.3
(9.81)
287.4
(11.31)
231.2
(9.10)
287.9
(11.33)
384.2
(15.13)
305.6
(12.03)
267.0
(10.51)
212.2
(8.35)
2,979.8
(117.3)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22.2 19.0 16.7 15.1 15.7 15.3 14.2 16.6 19.5 19.6 20.5 21.0 215.4
平均相對濕度(%) 86.3 88.3 88.6 90.2 90.3 92.1 91.0 90.8 90.3 87.3 86.6 84.9 88.9
月均日照時數 80.8 78.8 106.0 113.0 136.5 140.8 196.2 171.6 143.7 134.1 94.7 77.6 1,473.8
数据来源:中央氣象局

族群與人口

 
臺灣被視為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南島語系的主要源頭之一。
 
達悟族的傳統房屋。

根據考古與語言學的理論,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蘭嶼、巴丹島,到達菲律賓,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達悟族(雅美族)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與巴丹島人相似,但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16]

日治時期,蘭嶼被稱做「紅頭嶼社」,下轄7個小字。歷經戰後整併,現有4個行政,六個部落:

達悟語 中文現名 日治時期名 備考
Jiayo / Yayo 椰油 (雅又) ヤユー
Jiraralay / Iraraley 朗島(伊拉拉來) イララライ
Jiranmilek / Iranmeylek 東清(伊然枚樂可) イラヌミリク
Jivalino / Ivalino 野銀(伊伐里怒) イワギヌ 非行政村,valino原指馬鞍藤
Jimowrod / Imowzod 紅頭(伊莫潤) イマウルツル
Jiratay / Iratey 漁人(伊拉代) イラタイ 1946 年併入紅頭村
Iwatas / Ivatas 伊瓦達斯 イワタス 1940 年併入椰油村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蘭嶼第一位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17]

蘭嶼人口現約有5157人[18],居民多為原住民達悟族,約4303人。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

生物與生態環境

島上生物數量分佈約有以下幾類: 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鳥類約有101種,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維管束植物約有800種,其中稀有植物占121種。

以下列出較具代表性物種:

動物

植物 

以蘭嶼命名
以紅頭嶼命名

交通

 
 
開元漁港(左)與蘭嶼機場(右)是蘭嶼主要的對外交通
 
穿梭於蘭嶼島上的公路大多為剛性鋪面,少有柏油路面。

海運

客運: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旺季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淡季墾丁後壁湖航班不行駛,台東富岡航班每週兩天早上下午來回一航次。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連假期間如元旦、春節等,視情況加開班次。目前共有兩家船公司營運蘭嶼航線。[19]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臺東綠島,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預訂乘客滿80人即開船。[20]

貨運:

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巨龍」貨輪、「龍春」貨輪,每週定期行駛兩次(同船經營每週台東-綠島、台東-蘭嶼各往返兩次)及新發航運所有之「大發壹號」貨輪,每週不定期行駛,主要承攬貨物與車輛運送。[21]

空運

目前僅蘭嶼機場臺東機場間設有每日定期航線。4月至10月每週一、五、六、日,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6班,每週二、三、四,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4班。11月至3月台東-蘭嶼每日往返12航班。營運者為德安航空,使用19人座DHC-6型飛機。[22]蘭嶼機場的起降標準是能見度5000公尺或雲幂高1500呎。座位少,班次亦少,旺季時班班客滿,不易買到機票。

公路

蘭嶼鄉公所經營之大型客車,每日行駛島內兩班次。絕大部分登島旅客以租用島上汽機車或腳踏車為主,亦常見旅客自行攜帶腳踏車搭船前往。

旅遊景點

  • 大天池
  • 小天池
  • 八代灣
  • 東清灣
  • 饅頭岩
  • 紅頭岩
  • 軍艦岩
  • 鱷魚岩
  • 五孔洞
  • 氣象站
  • 青青草原
  • 東清祕境
  • 野銀舊部落
  • 位於野銀部落海岸未命名的冷泉[23]
  • 紅頭溪瀑布(一層瀑布、兩層瀑布、三層瀑布)

爭議

因「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新舊港合併工程、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但並未有「劃定區域」,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若推動次此一建設,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消費模式改變,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雙方各說各話),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24]
  •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5]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Karl Theodor Stöpel. 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1905. 
  2. ^ 楊政賢. 「蘭嶼」地名與「雅美族」族稱的由來. 2012-04-15 [2022-08-17]. (原始内容于2022-08-17) (中文(臺灣)). 
  3. ^ 馬耀‧基朗、林志興、希南・巴娜妲燕.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 由文魯彬翻译. 新自然主義. 2021. 
  4. ^ 《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林熊祥,1958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5. ^ 5.0 5.1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初版. ISBN 978-957-9542-98-2. 
  6. ^ 6.0 6.1 《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夏黎明等,2007年,臺東:臺東縣政府
  7. ^ <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 席萳•嘉斐弄編著, 台北市:南天, 2010
  8. ^ <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Syaman Macinanao, 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2004
  9. ^ <憶達悟之父紀守常 蘭嶼女子出書> 自由電子報
  10. ^ 不死守常規—紀守常神父 <下>. [2017-11-12]. (原始内容于2017-03-25). 
  11. ^ 謝來光. .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 [2015-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12. ^ . [202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13. ^ . [200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5). 
  14. ^ 《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蘭嶼 綠色壕溝藏「惡靈」. [2007-10-08]. (原始内容于2007-09-29). 
  15. ^ 立法院法律系統《離島建設條例》民國91年(2002年)條文立法理由. [2012-05-15]. (原始内容于2014-07-16). 
  16. ^ 雅美族啟示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11-2-28
  17. ^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8年1月13日
  18. ^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2018年12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東縣政統計,2018年12月
  19.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20. ^ 船期及線上預訂船票詳見飛魚船票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永久失效連結]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頁
  22. ^ 航期及訂票詳見德安航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美麗生命力 動員自救 重建西岸廢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VBS,2012-08-30
  24. ^ 陳品君、何怡君、陳芛薇、洪育增、陳孟君.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 新頭殼. 2014-09-20 [2014-11-10]. (原始内容于2014-11-10) (中文). 
  25. ^ 怡君、陳品君、陳芛薇.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2014-04-17 [2014-11-10]. (原始内容于2021-02-01) (中文). 

研究文獻來源

蘭嶼從荷蘭在台灣時期、清朝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在台時期都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及其著作,因此該區將會試著整理蘭嶼島的相關研究

地理資訊

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

原住民委員會

數位典藏

  • 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論文、期刊

延伸閱讀

  • 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

外部連結

    蘭嶼, 坐标, 0567358, 5324732, 0567358, 5324732, 此条目的主題是臺灣臺東縣島嶼地理, 关于所屬行政區劃, 請見, 達悟語, pongso, 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 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鄉所管轄, 四面環海, 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 遠近馳名, pongso, tao西北角, 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地理的位置位置臺灣的東南方, 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位置, 位於台東市東南方, 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 航程約2, 5小時, 距離綠島73公里. 坐标 22 03 24 N 121 31 57 E 22 0567358 N 121 5324732 E 22 0567358 121 5324732 此条目的主題是臺灣臺東縣島嶼地理 关于蘭嶼所屬行政區劃 請見 蘭嶼鄉 蘭嶼 達悟語 Pongso no Tao 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 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 四面環海 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 遠近馳名 蘭嶼Pongso no Tao蘭嶼西北角 蘭嶼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地理蘭嶼的位置位置臺灣的東南方 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位置 蘭嶼位於台東市東南方 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 航程約2 5小時 距離綠島73公里 坐标22 03 24 N 121 31 57 E 22 0567358 N 121 5324732 E 22 0567358 121 5324732面積48 3892平方公里 18 6832平方英里 海岸線38 45千米 23 892英里 最高海拔548米 1798英尺 最高點紅頭山管轄 中華民國縣臺東縣鄉蘭嶼鄉人口统计人口5 230人 2 022年2月 族群達悟族 目录 1 名稱 2 歷史 3 地理 3 1 氣候 4 族群與人口 5 生物與生態環境 5 1 動物 5 2 植物 6 交通 6 1 海運 6 2 空運 6 3 公路 7 旅遊景點 8 爭議 9 相關條目 10 參考文獻 11 研究文獻來源 12 延伸閱讀 13 外部連結名稱 编辑 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 Botel Tobago Insel 1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 Ponso no Tao 意思是 人之島 漢人最早以台語音譯紅頭嶼 白话字 Ang thau su 或紅豆嶼 白話字 Ang tau su 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 日语 紅頭嶼 こうとうしょ Kōtō sho 之名 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鑑於 紅頭 的名稱極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的恐懼 又因島上盛產蝴蝶蘭而改名 蘭嶼 2 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 Botel Tobago 譯為煙草島 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Koto island 源自日語 或是 Orchid Island 意為蘭花之島 此即蘭嶼的意譯 另外阿美族人稱蘭嶼為Futud 撒奇萊雅族人叫它做Butud 卑南族人稱它做Butul 3 或Butrulr 而布農族人則稱之為Pangkalkalan 歷史 编辑1644年 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645年 荷蘭人二度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在康熙雍正時期 1720年代 成書的 臺海使槎錄 作者黃叔璥 赤嵌筆談卷一中已有 沙馬磯頭之南 行四更至紅頭嶼 皆生番聚處 不入版圖 的記錄 顯示1720年代清人已得知紅頭嶼 但尚未收入清帝國版圖 在卷七中則有對島上原住民的介紹 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 由沙馬磯放洋 東行二更至雞心嶼 又二更至紅頭嶼 小山孤立海中 山內四圍平曠 傍岸皆礁 大船不能泊 每用小艇以渡 山無草木 番以石為屋 卑隘不堪起立 產金 番無鐵 以金為鏢鏃 槍舌 昔年臺人利其金 私與貿易 因言語不諳 臺人殺番奪金 後復邀瑯嶠番同往 紅頭嶼番盡殺之 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 顯示最晚至康熙末年 已有在臺漢人與達悟族人貿易 並發生糾紛殺人事件 引起達悟族反撲殺漢人 導致漢人不敢前往 1877年 清光緒三年 恆春知縣周有基將紅頭嶼 蘭嶼 併入清帝國版圖 隸屬恆春縣 4 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 日明治二十八年 4月 馬關條約 簽訂 臺灣改隸於日本 8月 日本與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 波旁復辟時期 兩帝國對巴士海峽協議版圖界線 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 為臺灣 菲律賓之版圖境界線 5 5411897年 明治三十年 3月15日 日本拓殖大臣以陸軍步兵少佐菊池主殿為監督 率文武官僚數十人 上島 撫慰土番 踏察實境 由於該島位置在巴士海峽與西班牙國領接壤 因此此舉確認紅頭嶼為日本領土 5 503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紅頭嶼內開發 並設立研究區 人類學者宮本延人 前列左端 與移川子之藏 前排右和服者 鹿野忠雄 馬淵東一等人 紅頭嶼警察署前 1929年 1897年 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 稱居民 yami 雅美 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03年 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 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 後來日人在蘭嶼設立駐在所 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 日人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 今蘭嶼國小 1932年 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 今東清國小 1940年 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 今蘭嶼氣象站 於1941年竣工 1945年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 簡稱 蘭指部 1958年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蘭嶼農場 為安置軍中過剩人力 徵收33筆計240 19公頃土地 佔蘭嶼約三成的土地 蘭嶼農場為統稱 其下分為定嶼 椰油 榮民 翠微 中興 復興 龍門 介壽 天山等農場 新莊 或新村 收容榮民 一般重刑犯 6 這十個 管訓農場 收 有案榮民 次年還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職業訓練總隊代管 收一般重刑犯 也就是說 這些佔地廣大的 農場 其中關的 隊員 都是在台灣本島遭判重刑的犯人 而被稱做 場員 的管理者是有案在身的退伍軍人 這些 勵德班 裡全都是被強制勞動監禁的 這樣的凶惡之徒一度高達數千人 比島上的達悟人還多 他們常在晚上跑出來 到部落裡面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 場方又帶來一堆黃牛來放養 常常散落到達悟人的水芋田踐踏農作物 到蕃薯田吃地瓜葉等 雖然日日都有達悟人去軍方的蘭嶼警備指揮部申訴 但軍方置之不理 7 8 9 10 1960年 漁人 紅頭村興建示範住宅十棟 1967年 蘭嶼撤除山地管制 正式對外開放 原能會在蘭嶼東南隅設置核廢料貯存場 1974年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原能會 展開 蘭嶼計劃 計畫於蘭嶼隆民地區設立核廢場 1981年 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 11 早期係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 惟於1990年7月臺灣電力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 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 接管該場之經營 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 12 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13 1990年 蘭嶼農場裁撤 但當年徵收之土地未進一步處理及交撥而任其荒廢 6 1996年 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 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 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 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 14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離島建設條例 民國91年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 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 離島建設條例 第十四條修正案 規定 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 其立法理由是 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 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 賠 償 15 2012年8月 天秤颱風有二度經過台灣東南海域 對綠島 蘭嶼造成嚴重災情 以蘭嶼災情而言 由於水電中斷 加上島上唯一超市 加油站全被掃平而消失 出現無法供油 缺糧 通信中斷等災情 並還有消防隊因為被土石擋道 無法出動救援車輛前往救災 信用部與雜貨店也都有毀損 在蘭嶼的海陸交通方面 開元港積滿殘骸 港內漁船毀損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 甚至於有漁船被海浪給沖上岸 環島公路全佈滿巨岩礁石擋道 還有路基掏空 坍方等路阻狀況 蘭嶼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 礁石擋道 還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現象 使得航空站得關閉進行清理與搶修 造成二天無法正常營運 地理 编辑 哨兵2號衛星拍攝的蘭嶼和小蘭嶼 右下 蘭嶼位於西太平洋位置 在臺灣本島 達悟語稱做Ilaod 的東南方 在綠島的南方 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之巴丹群島遙遙相望 巴丹群島最北端的雅米島 距離小蘭嶼99公里 即東經121度5分 北緯22度間 面積有48 3892平方公里 熱帶地區氣候 屬海洋性氣候 年雨量常在3 000公釐以上 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蘭嶼為火山島地形 最高點紅頭山海拔548公尺 大部分為山地 島上丘陵綿亙 溪流分歧 只有沿海部分為平地 海岸線曲折 熱帶林木遍佈 蘭嶼的地質以角閃石的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 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 蘭嶼正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旋轉 移向台東 約120萬年後就會在台東縣台東市位置連接 成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 氣候 编辑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 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 年溫差小 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 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 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 因此氣溫較低 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 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 冬季氣候溫和潮溼 夏季炎熱多雨 蘭嶼氣象站 海拔324米 1981 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历史最高温 C F 27 3 81 1 29 3 84 7 29 8 85 6 32 1 89 8 32 1 89 8 33 1 91 6 33 1 91 6 35 2 95 4 32 2 90 0 31 1 88 0 29 8 85 6 28 5 83 3 35 2 95 4 平均高温 C F 20 7 69 3 21 4 70 5 23 0 73 4 24 9 76 8 26 7 80 1 27 8 82 0 28 6 83 5 28 5 83 3 27 6 81 7 25 9 78 6 23 8 74 8 21 4 70 5 25 0 77 0 日均气温 C F 18 5 65 3 19 0 66 2 20 5 68 9 22 4 72 3 24 3 75 7 25 7 78 3 26 3 79 3 26 1 79 0 25 2 77 4 23 8 74 8 22 7 72 9 19 4 66 9 22 8 73 1 平均低温 C F 17 0 62 6 17 4 63 3 18 8 65 8 20 8 69 4 22 2 72 0 24 1 75 4 24 6 76 3 24 3 75 7 23 5 74 3 22 3 72 1 20 3 68 5 17 9 64 2 21 1 70 0 历史最低温 C F 9 2 48 6 9 5 49 1 10 3 50 5 11 3 52 3 16 1 61 0 17 6 63 7 19 6 67 3 20 2 68 4 19 3 66 7 13 3 55 9 14 1 57 4 10 8 51 4 9 2 48 6 平均降雨量 mm 英寸 248 1 9 77 203 9 8 03 154 0 6 06 149 0 5 87 249 3 9 81 287 4 11 31 231 2 9 10 287 9 11 33 384 2 15 13 305 6 12 03 267 0 10 51 212 2 8 35 2 979 8 117 3 平均降雨天数 0 1 mm 22 2 19 0 16 7 15 1 15 7 15 3 14 2 16 6 19 5 19 6 20 5 21 0 215 4平均相對濕度 86 3 88 3 88 6 90 2 90 3 92 1 91 0 90 8 90 3 87 3 86 6 84 9 88 9月均日照時數 80 8 78 8 106 0 113 0 136 5 140 8 196 2 171 6 143 7 134 1 94 7 77 6 1 473 8数据来源 中央氣象局族群與人口 编辑 臺灣被視為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和南島語系的主要源頭之一 達悟族的傳統房屋 根據考古與語言學的理論 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蘭嶼 巴丹島 到達菲律賓 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 達悟族 雅美族 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與巴丹島人相似 但在遺傳上 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 16 日治時期 蘭嶼被稱做 紅頭嶼社 下轄7個小字 歷經戰後整併 現有4個行政村 六個部落 達悟語 中文現名 日治時期名 備考Jiayo Yayo 椰油 雅又 ヤユーJiraralay Iraraley 朗島 伊拉拉來 イララライJiranmilek Iranmeylek 東清 伊然枚樂可 イラヌミリクJivalino Ivalino 野銀 伊伐里怒 イワギヌ 非行政村 valino原指馬鞍藤Jimowrod Imowzod 紅頭 伊莫潤 イマウルツルJiratay Iratey 漁人 伊拉代 イラタイ 1946 年併入紅頭村Iwatas Ivatas 伊瓦達斯 イワタス 1940 年併入椰油村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 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 穿著 藤帽 髮型等特徵 及主食 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 都極相似 研判屬同一族群 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 甕棺葬 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 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 蘭嶼第一位博士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 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 美國 菲律賓治理 西化程度較高 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 保留較多傳統文化 17 蘭嶼人口現約有5157人 18 居民多為原住民達悟族 約4303人 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 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 時有交流活動 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 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 亦稱為 飛魚季 有 飛魚的故鄉 之稱 生物與生態環境 编辑島上生物數量分佈約有以下幾類 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 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 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 鳥類約有101種 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 維管束植物約有800種 其中稀有植物占121種 以下列出較具代表性物種 動物 编辑 鳥類魚鷹 紫綬帶 灰面鷲 東方澤鵟 蘭嶼角鴞哺乳類台灣狐蝠 瓶鼻海豚 爬蟲類玳瑁 革龜 綠蠵龜 欖蠵龜 岩岸島蜥 庫氏真稜蜥 梭德氏草蜥 菊池氏壁虎 雅美鱗趾虎 黑唇青斑海蛇 魚類鱸鰻 黑鰭飛魚 白鰭飛魚 斑鰭飛魚 蘭嶼吻鰕虎 昆蟲類珠光裳鳳蝶 蘭嶼姬兜 蘭嶼熊蟬 蘭嶼大葉螽 蘭嶼筒胸竹節蟲 擬硬象天牛 英语 Doliops similis 蘭嶼縱紋長角天牛 英语 Epepeotes ambigenus 白點球背象鼻蟲 條紋球背象鼻蟲 斷紋球背象鼻蟲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無脊椎動物椰子蟹 長硨磲蛤 蘭嶼澤蟹 蘭嶼蝸牛 蘭嶼球蝸牛 蘭嶼小山蝸牛 蘭嶼光澤蝸牛 蘭嶼東洋蝸牛 蘭嶼細煙管蝸牛植物 编辑 以蘭嶼命名蘭嶼芋 蘭嶼柿 蘭嶼海桐 蘭嶼胡桐 蘭嶼樹杞 蘭嶼樹蘭 蘭嶼月橘 蘭嶼肉桂 蘭嶼椌木 蘭嶼福木 蘭嶼風藤 蘭嶼魚藤 蘭嶼粉藤 蘭嶼血藤 蘭嶼省藤 蘭嶼鐵莧 蘭嶼芭蕉 蘭嶼木藍 蘭嶼山柑 蘭嶼山欖 蘭嶼赤楠 蘭嶼裸實 蘭嶼括樓 蘭嶼蘋婆 蘭嶼竹芋 蘭嶼花椒 蘭嶼椒草 蘭嶼絡石 蘭嶼田薯 蘭嶼羅漢松 蘭嶼千金藤 蘭嶼念珠藤 蘭嶼九節木 蘭嶼擬樫木 蘭嶼脈葉蘭 蘭嶼斑葉蘭 蘭嶼袋唇蘭 蘭嶼法氏薑 蘭嶼土沉香 蘭嶼土防己 蘭嶼馬蹄花 蘭嶼山桂花 蘭嶼野櫻花 蘭嶼麵包樹 蘭嶼筆筒樹 蘭嶼厚殼樹 蘭嶼紅厚殼 蘭嶼紫金牛 蘭嶼牛皮消 蘭嶼牛栓藤 蘭嶼秋海棠 蘭嶼木薑子 蘭嶼懸鉤子 蘭嶼姑婆芋 蘭嶼水絲麻 蘭嶼百脈根 蘭嶼山檳榔 蘭嶼八角金盤 蘭嶼大葉毛蕨 蘭嶼小鞘蕊花 蘭嶼吊石苣苔 蘭嶼新木薑子 蘭嶼銹葉灰木 蘭嶼野牡丹藤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榿葉懸鉤子以紅頭嶼命名紅頭薹 紅頭李欖 紅頭鐵莧 紅頭咬人狗交通 编辑 開元漁港 左 與蘭嶼機場 右 是蘭嶼主要的對外交通 穿梭於蘭嶼島上的公路大多為剛性鋪面 少有柏油路面 海運 编辑 客運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 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 旺季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 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 淡季墾丁後壁湖航班不行駛 台東富岡航班每週兩天早上下午來回一航次 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 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 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 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 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 連假期間如元旦 春節等 視情況加開班次 目前共有兩家船公司營運蘭嶼航線 19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 臺東 綠島 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 預訂乘客滿80人即開船 20 貨運 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 巨龍 貨輪 龍春 貨輪 每週定期行駛兩次 同船經營每週台東 綠島 台東 蘭嶼各往返兩次 及新發航運所有之 大發壹號 貨輪 每週不定期行駛 主要承攬貨物與車輛運送 21 空運 编辑 目前僅蘭嶼機場與臺東機場間設有每日定期航線 4月至10月每週一 五 六 日 台東 蘭嶼每日往返計16班 每週二 三 四 台東 蘭嶼每日往返計14班 11月至3月台東 蘭嶼每日往返12航班 營運者為德安航空 使用19人座DHC 6型飛機 22 蘭嶼機場的起降標準是能見度5000公尺或雲幂高1500呎 座位少 班次亦少 旺季時班班客滿 不易買到機票 公路 编辑 蘭嶼鄉公所經營之大型客車 每日行駛島內兩班次 絕大部分登島旅客以租用島上汽機車或腳踏車為主 亦常見旅客自行攜帶腳踏車搭船前往 旅遊景點 编辑大天池 小天池 八代灣 東清灣 饅頭岩 紅頭岩 軍艦岩 鱷魚岩 五孔洞 氣象站 青青草原 東清祕境 野銀舊部落 位於野銀部落海岸未命名的冷泉 23 紅頭溪瀑布 一層瀑布 兩層瀑布 三層瀑布 爭議 编辑因 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 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 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 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 新舊港合併工程 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 但並未有 劃定區域 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 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 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 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 若推動次此一建設 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 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 消費模式改變 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 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 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 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 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 雙方各說各話 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 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 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 進度到哪 24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 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 0417報導內容初版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相關條目 编辑等待飛魚 只有大海知道 小蘭嶼 拼板舟 蘭嶼國家公園 紀守常 綠島 台東縣另一個離岸行政區劃參考文獻 编辑 Karl Theodor Stopel 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1905 楊政賢 蘭嶼 地名與 雅美族 族稱的由來 2012 04 15 2022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8 17 中文 臺灣 馬耀 基朗 林志興 希南 巴娜妲燕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2 阿美族 卑南族 達悟族 由文魯彬翻译 新自然主義 2021 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 林熊祥 1958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5 0 5 1 伊能嘉矩著 吳密察譯 伊能嘉矩 臺灣地名辭書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初版 ISBN 978 957 9542 98 2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6 0 6 1 放逐孤島的他者 蘭嶼 農場 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 夏黎明等 2007年 臺東 臺東縣政府 lt 達悟之父 紀守常影像集 gt 席萳 嘉斐弄編著 台北市 南天 2010 lt 蘭嶼之父 紀守常神父 gt Syaman Macinanao 台東縣 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2004 lt 憶達悟之父紀守常 蘭嶼女子出書 gt 自由電子報 不死守常規 紀守常神父 lt 下 gt 2017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3 25 謝來光 近代歷史沿革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 2015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21 蘭嶼貯存場安全管理說明 2021 05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09 反核廢料 蘭嶼鄉民明天抗爭 不滿政府及台電未兌現年底遷離貯存場承諾 2007 10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5 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 蘭嶼 綠色壕溝藏 惡靈 2007 10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9 立法院法律系統 離島建設條例 民國91年 2002年 條文立法理由 2012 05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6 雅美族啟示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1 2 28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08年1月13日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 2018年12月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東縣政統計 2018年12月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船期及線上預訂船票詳見飛魚船票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永久失效連結 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頁 航期及訂票詳見德安航空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麗生命力 動員自救 重建西岸廢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2012 08 30 陳品君 何怡君 陳芛薇 洪育增 陳孟君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 進度到哪 新頭殼 2014 09 20 2014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10 中文 怡君 陳品君 陳芛薇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 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 0417報導內容初版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2014 04 17 2014 1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1 中文 研究文獻來源 编辑蘭嶼從荷蘭在台灣時期 清朝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在台時期都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及其著作 因此該區將會試著整理蘭嶼島的相關研究 中央研究院 台史所檔案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海外博物館 台灣民族學藏品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地理資訊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發現天生科學家 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 飛鼠部落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原住民委員會 原住民文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數位典藏 阿美族 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論文 期刊 碩博士論文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華藝線上圖書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编辑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外部連結 编辑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 蘭嶼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蘭嶼蘭嶼鄉公所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蘭嶼 amp oldid 7508336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