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莊培初

莊培初(1916年—2009年)[1],筆名青陽哲嚴墨嘯、庄訊濃,於大正5年生於今佳里區營頂。他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詩人,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莊培初
漢字 莊培初
白話字 Chng Pôe-chho͘
臺羅拼音Tsng Puê-tshoo
筆名
漢字 青陽哲
白話字 Chheng-iông-tiat
臺羅拼音Tshing-iông-tiat
筆名
漢字 嚴墨嘯
白話字 Giâm-be̍k-siàu
臺羅拼音Giâm-bi̍k-siàu

生平事跡 编辑

就讀州立台南一中(今台南二中),曾任《台灣新民報》、《台灣日日新報》等報的社會部記者。昭和10年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成立,莊培初成為該會會員,與王登山林精鏐郭水潭吳新榮等人積極創作投稿,分別在分別在當時的文藝刊物《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台灣文學》、《文藝台灣》等,以及《台灣新民報》、《台灣新聞》、《台南新報》發表作品,有〈一個女性的畫像〉、〈冬月〉、〈冬晴〉、〈壺〉等詩作問世,可惜作品不曾集結出版。文學活動的參與方面,除了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所辦的活動,2011年時可知的,還有:1941年9月7日莊培初應吳新榮的邀請,與郭水潭林芳年王登山王碧蕉陳岸、黃清澤等人開歡迎會,招待來訪的張文環黃得時王井泉巫永福陳逸松,以及楊逵[2] 戰後,莊培初「為保持祖先遺下來的田地曾當過一段農夫生活」[3],之後從商遠離文學創作,不願與任何人談論自身過往的文學活動,即使後來鹽分地帶文藝營開辦以後,情況也是如此。莊培初不願與任何人談論自身過往文學活動的原因,由於欠缺個人說法,迄今仍是個謎,究竟是個人因素還是戰後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刺激,莫衷一是。

主要作品 编辑

  • 主要作品:莊培初的文學創作幾乎是在日治時期完成,戰後不僅遠離文壇,而且罕有文學活動與創作,因此絕大部份作品是在日治時期創作。〈一個女性的畫像〉、〈冬月〉、〈冬晴〉、〈壺〉、〈一片感傷〉、〈想著〉等作是他幾篇被伙伴及後人記住的詩作,另有小說〈鄙地世俗事〉。可惜這些作品,目前尚未被集結出版,因此除了林芳年、郭水潭等文友,以及少數的研究者,社會大眾無緣一睹其作品風采。
  • 目前(2011/6/29)可知的刊載情況,有:〈一個女性的畫像〉發表在《台灣文藝》(※但是提到此事的林芳年卻沒有註明報紙的年份與日期)(※1982年出版《廣闊的海》羊子喬、陳千武編有收錄,上面寫到「載於台灣新聞,一九三五年」);1936年2月的《台灣文藝》刊載了莊培初的〈冬月〉、〈冬晴〉、〈壺〉等作品。[4]
  • 評價:對於他的作品,文友及研究者均有正面的評價。
    • 文友之一的林芳年,曾在民國71年(第4屆)鹽分地帶文藝營文學展評論裡說:「莊培初的作品措辭優美、構造完璧,有極生動的詩情,給人像誦讀外國名家詩朵一樣的感覺;的確,莊培初的詩甚有奇特之處,他在鹽分地帶文學同仁中,是一位極被器重的人物,可惜因光復之後熱中商場,已經挽不回他回來文壇的心了。」[5]
    • 當地的後輩作家羊子喬曾評論說:「從莊培初這首〈有一天早晨的感情〉詩中,我們可以發現寫作技巧凝練了,寫作內容擴張了,在抒寫個人的觀感上,亦受到西洋文學作品的影響,大概莊培初的英文能力不錯所致吧。」[5]
    • 佳里區中山公園文學步道碑文上的評語:「1935年與林芳年創刊《易多那》文學雜誌。創作以新詩為主,間及小說、評論。其詩作受西方詩人創作理論影響,抒寫個人浪漫情感,追求純文學創作,重視寫作技巧。終戰之後,全盤放棄寫作,在台南從事貿易工作,絕口不談文學。」[5]

作品的發表與出版 编辑

  • 目前為止(2011/6/29),要讀到莊培初的作品,需要去翻閱日治時期台灣文藝刊物、報紙及其影印、複刻本,或者是透過林芳年羊子喬黃勁連等人的轉引,還有羊子喬、張恒豪所編的《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
  • 目前為止(2011/6/21),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搜尋,查無作品出版。
  • 目前為止(2011/6/22),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搜尋,沒有找到莊培初在1945年以後所撰寫、翻譯的文章。
  • 以「青陽哲」為筆名,所寫的日文詩作〈想著〉、〈一片傷感〉、〈有一天早晨的感情〉,戰後由台灣詩人陳千武翻譯成中文,之後被收錄在陳明台主編的《陳千武譯詩選集》裡。[6]
  • 在1982年羊子喬、陳千武編的《廣闊的海》當中,有收錄「青陽哲」為筆名的詩作〈有一天早晨的感情〉、〈一片傷感〉、〈想著〉、〈一個女性的畫像〉、〈冬月〉、〈冬晴〉、〈壺〉,(遠景出版,1982)

延伸閱讀 编辑

  • 相關研究與介紹:
    • 許獻平,〈鹽分地帶新文學拓荒者—北門七子〉,民國94年9月的《南瀛文獻》,頁146~173。
    • 羊子喬,〈戰前的台灣新詩〉,民國89年10月的《國文天地》,頁16~25。
  • 博碩士論文:
    • 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8年碩士論文。
    • 蔡惠甄,《鹽窩裡的靈魂—北門七子文學研究》,私立佛光大學文學系,2008年碩士論文。
    • 王秀珠,《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作析論—以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4年碩士論文。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台南鹽分地帶文學作家「北門七子」莊培初故居掛牌. 自由電子報. 2018-05-12 [2018-10-04]. (原始内容于2018-10-04). 
  2. ^ 林慧姃,〈吳新榮先生年表(1907~1967年)〉,《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精神歷程:吳新榮研究》,頁172~262。
  3. ^ 林芳年〈鹽分地帶作家論〉,《南瀛文學選—論評卷(一)》,頁54。
  4. ^ 林芳年,〈鹽分地帶作家論〉,《南瀛文學選論評卷(一)》,頁51~52。
  5. ^ 5.0 5.1 5.2 謝玲玉,《鹽分地帶藝文人物誌》,頁43。
  6. ^ 陳明台主編,《陳千武譯詩選集》,台中市文化局,2003年8月初版。

外部連結 编辑

莊培初, 1916年, 2009年, 筆名青陽哲, 嚴墨嘯, 庄訊濃, 於大正5年生於今佳里區營頂, 他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 相當重要的一位詩人, 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漢字白話字chng, pôe, chho, 臺羅拼音tsng, puê, tshoo筆名漢字青陽哲白話字chheng, iông, tiat臺羅拼音tshing, iông, tiat筆名漢字嚴墨嘯白話字giâm, siàu臺羅拼音giâm, siàu, 目录, 生平事跡, 主要作品, 作品的發表與出版, 延伸閱讀, 參見, 參考文. 莊培初 1916年 2009年 1 筆名青陽哲 嚴墨嘯 庄訊濃 於大正5年生於今佳里區營頂 他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 相當重要的一位詩人 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莊培初漢字莊培初白話字Chng Poe chho 臺羅拼音Tsng Pue tshoo筆名漢字青陽哲白話字Chheng iong tiat臺羅拼音Tshing iong tiat筆名漢字嚴墨嘯白話字Giam be k siau臺羅拼音Giam bi k siau 目录 1 生平事跡 2 主要作品 3 作品的發表與出版 4 延伸閱讀 5 參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生平事跡 编辑就讀州立台南一中 今台南二中 曾任 台灣新民報 台灣日日新報 等報的社會部記者 昭和10年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成立 莊培初成為該會會員 與王登山 林精鏐 郭水潭 吳新榮等人積極創作投稿 分別在分別在當時的文藝刊物 台灣文藝 台灣新文學 台灣文學 文藝台灣 等 以及 台灣新民報 台灣新聞 台南新報 發表作品 有 一個女性的畫像 冬月 冬晴 壺 等詩作問世 可惜作品不曾集結出版 文學活動的參與方面 除了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所辦的活動 2011年時可知的 還有 1941年9月7日莊培初應吳新榮的邀請 與郭水潭 林芳年 王登山 王碧蕉 陳岸 黃清澤等人開歡迎會 招待來訪的張文環 黃得時 王井泉 巫永福 陳逸松 以及楊逵 2 戰後 莊培初 為保持祖先遺下來的田地曾當過一段農夫生活 3 之後從商遠離文學創作 不願與任何人談論自身過往的文學活動 即使後來鹽分地帶文藝營開辦以後 情況也是如此 莊培初不願與任何人談論自身過往文學活動的原因 由於欠缺個人說法 迄今仍是個謎 究竟是個人因素還是戰後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刺激 莫衷一是 主要作品 编辑主要作品 莊培初的文學創作幾乎是在日治時期完成 戰後不僅遠離文壇 而且罕有文學活動與創作 因此絕大部份作品是在日治時期創作 一個女性的畫像 冬月 冬晴 壺 一片感傷 想著 等作是他幾篇被伙伴及後人記住的詩作 另有小說 鄙地世俗事 可惜這些作品 目前尚未被集結出版 因此除了林芳年 郭水潭等文友 以及少數的研究者 社會大眾無緣一睹其作品風采 目前 2011 6 29 可知的刊載情況 有 一個女性的畫像 發表在 台灣文藝 但是提到此事的林芳年卻沒有註明報紙的年份與日期 1982年出版 廣闊的海 羊子喬 陳千武編有收錄 上面寫到 載於台灣新聞 一九三五年 1936年2月的 台灣文藝 刊載了莊培初的 冬月 冬晴 壺 等作品 4 評價 對於他的作品 文友及研究者均有正面的評價 文友之一的林芳年 曾在民國71年 第4屆 鹽分地帶文藝營文學展評論裡說 莊培初的作品措辭優美 構造完璧 有極生動的詩情 給人像誦讀外國名家詩朵一樣的感覺 的確 莊培初的詩甚有奇特之處 他在鹽分地帶文學同仁中 是一位極被器重的人物 可惜因光復之後熱中商場 已經挽不回他回來文壇的心了 5 當地的後輩作家羊子喬曾評論說 從莊培初這首 有一天早晨的感情 詩中 我們可以發現寫作技巧凝練了 寫作內容擴張了 在抒寫個人的觀感上 亦受到西洋文學作品的影響 大概莊培初的英文能力不錯所致吧 5 佳里區中山公園文學步道碑文上的評語 1935年與林芳年創刊 易多那 文學雜誌 創作以新詩為主 間及小說 評論 其詩作受西方詩人創作理論影響 抒寫個人浪漫情感 追求純文學創作 重視寫作技巧 終戰之後 全盤放棄寫作 在台南從事貿易工作 絕口不談文學 5 作品的發表與出版 编辑目前為止 2011 6 29 要讀到莊培初的作品 需要去翻閱日治時期台灣文藝刊物 報紙及其影印 複刻本 或者是透過林芳年 羊子喬 黃勁連等人的轉引 還有羊子喬 張恒豪所編的 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 目前為止 2011 6 21 使用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搜尋 查無作品出版 目前為止 2011 6 22 使用 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搜尋 沒有找到莊培初在1945年以後所撰寫 翻譯的文章 以 青陽哲 為筆名 所寫的日文詩作 想著 一片傷感 有一天早晨的感情 戰後由台灣詩人陳千武翻譯成中文 之後被收錄在陳明台主編的 陳千武譯詩選集 裡 6 在1982年羊子喬 陳千武編的 廣闊的海 當中 有收錄 青陽哲 為筆名的詩作 有一天早晨的感情 一片傷感 想著 一個女性的畫像 冬月 冬晴 壺 遠景出版 1982 延伸閱讀 编辑相關研究與介紹 許獻平 鹽分地帶新文學拓荒者 北門七子 民國94年9月的 南瀛文獻 頁146 173 羊子喬 戰前的台灣新詩 民國89年10月的 國文天地 頁16 25 博碩士論文 莊曉明 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8年碩士論文 蔡惠甄 鹽窩裡的靈魂 北門七子文學研究 私立佛光大學文學系 2008年碩士論文 王秀珠 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作析論 以吳新榮 郭水潭 王登山為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2004年碩士論文 參見 编辑鹽分地帶 北門七子 佳里青風會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 吳新榮 郭水潭 林芳年 徐清吉 王登山 參考文獻 编辑 台南鹽分地帶文學作家 北門七子 莊培初故居掛牌 自由電子報 2018 05 12 2018 10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04 林慧姃 吳新榮先生年表 1907 1967年 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精神歷程 吳新榮研究 頁172 262 林芳年 鹽分地帶作家論 南瀛文學選 論評卷 一 頁54 林芳年 鹽分地帶作家論 南瀛文學選論評卷 一 頁51 52 5 0 5 1 5 2 謝玲玉 鹽分地帶藝文人物誌 頁43 陳明台主編 陳千武譯詩選集 台中市文化局 2003年8月初版 外部連結 编辑走讀佳里之美 gt 社區介紹 gt 文學家莊培初 台南縣本土教學資源網 南瀛探索電子書 gt 新文學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莊培初 amp oldid 6447210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