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福建臺灣省

福建臺灣省满语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fugiyan taiwan golo),簡稱臺灣省满语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taiwan golo),為清朝在1885年至1895年間存在的一個行省,管轄原福建省臺灣府臺北府,以及新設的臺南府

福建臺灣省
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大清
1885年-1895年
福建臺灣巡撫關防


1894年福建臺灣省行政區劃範圍,黑色為未控制的番地,灰色為臺東直隸州宣稱的控制範圍,然許多地方其實未受控制
首府臺灣府(至1894年,名義上)
臺北府(1894年至1895年,實際上1894年前)
歷史 
• 成立
1885年
• 废除
1895年
今属于 中華民國

清廷雖在1885年便下令要建省,但劉銘傳認為時機尚早,最後到了1887年才定案,並於次年頒發關防印信[1]:101、106。另外《清史稿‧地理志》將臺灣改建行省時間定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2],而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1886年1月20日),臺灣總糧臺給選用縣丞姜紹基之捐銀正實收文書上,仍寫「福建省臺北府新竹縣」等字[1]:102。不過《清史稿‧德宗本紀》又將臺灣建省的時間定在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庚子(1885年10月12日),《清史稿‧疆臣年表》也將劉銘傳補授臺灣巡撫的日期定在這一天[2]

沿革

建省之議

臺灣設省的提議,最早可追溯到乾隆二年四月十一日(1737年5月10日),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吳金的奏請[1]:99[3]。但當時朝廷認為臺灣在官制方面設有總兵、御史已經足夠,且臺灣一地不過一府四縣竟要改為省,於是此奏議並未被採納[1]:100

同治十三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更加重視臺灣地位,但對於如何處理臺灣發展分成二派[1]:100丁日昌等人主張派重臣督辦即可,袁保恆(刑部侍郎)等人則主張要建省[1]:100。最後在李鴻章力言建省並非妥策[註 1],且沈葆楨提到「臺灣別設一省,苦於器局未成,彼此相依,不能離而為二」的情況下,最後決定不建省[1]:100

建省經過

光緒十年(1884年)發生中法戰爭法軍曾攻打臺灣的基隆、滬尾(今淡水區)等地[1]:101。戰後,欽差大臣左宗棠上奏贊同過去袁保恆建省的提議,表示“惟有如袁保恒所請,福建巡抚改为臺灣巡撫,所有臺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臺防善后大有裨益”[1]:101[3]。在此同時中法戰爭期間到臺灣督辦軍務的劉銘傳也決心要辭去「福建巡撫」一職,專注於臺灣建設[1]:101。光緒十一年(1885年)六月,清廷雖然未開設臺灣巡撫一職,但是讓閩浙總督楊昌濬兼署福建巡撫,命劉銘傳專辦臺灣善後事宜[1]:101

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1885年10月12日),慈禧太后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会同议奏的结果,颁诏决定:“臺灣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臺灣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1]:101[3]。而對於設省之事,劉銘傳認為時機尚早,上奏〈籌度臺灣情形暫難改省會〉摺(11月23日)[註 2],閩浙總督楊昌濬則上奏〈籌度臺灣改設事宜請添設藩司〉摺(12月25日)[註 3][1]:101。而對於兩人的奏摺,清廷在十二月十二日(1886年1月16日)做出回應,決定臺灣建省之事仍要進行,但參考甘肅新疆之制(甘肅新疆省),臺灣、福建要聯成一氣[1]:101、102。詳細事宜,則由楊昌濬、劉銘傳會商之後,奏明辦理[1]:102

光緒十二年六月十三日(1886年7月14日),楊昌濬與劉銘傳會奏〈遵議臺灣建省事宜〉摺,呈報相關事宜等候裁決[1]:102[3]。而在此摺中,打算將彰化縣城改設為「省垣」,並指出臺灣各縣轄域太廣,必須再加以細分[1]:105。光緒十三年二月十六日(1887年3月10日),朝廷聽從吏部的奏請,添設布政司一缺[註 4][1]:106。同年八月初二(9月18日),劉銘傳奏請頒發福建臺灣巡撫關防及布政使等印信[1]:106。八月十七日(10月3日),劉銘傳與楊昌濬會奏〈臺灣郡縣添改撤裁〉摺,重新規劃臺灣的行政區劃[註 5][1]:106。其中關於省城之事,則改為參照之前的福建巡撫岑毓英之提議,改在彰化縣橋孜圖一地建立省城[1]:107。九月初八(10月24日)奉准,於是臺灣的行政區劃正式改為三府一直隸州[1]:108

建省之後

光緒十四年正月十九日(1888年3月1日),劉銘傳領回福建臺灣巡撫關防,兩天後(3月3日)啟用[1]:106。最初因為省城尚未築成,所以巡撫暫駐臺北[1]:108。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開始興建省城[1]:109。然而在築好之前,劉銘傳去職,由邵友濂繼任,並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停工[1]:109。光緒二十年二月三十日(1894年4月5日),巡撫邵友濂會同閩浙總督譚鍾麟奏准,將省會正式移到臺北[1]:109。而邵友濂任內,以節省經費、與民休息等理由,將劉銘傳任內推動的新政廢止,像是撤廢西學堂、番學堂等等[3]

廢除

1895年大清帝國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福建臺灣省全境皆割讓給日本,福建臺灣省自然消滅。前後存在10年。

行政區劃

1684年臺灣納清版圖,設臺廈道,1727年改為臺灣道,1885年臺灣建省[4],下設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以及臺東直隸州[5]

臺灣府,1684年设,初設時僅有臺灣、鳳山、諸羅三縣

臺北府,1875年分臺湾府设

臺南府,1887年原臺湾府改设

臺東直隸州,1888年设,初設時共分五鄉九堡[6][7]

  • 南鄉:卑南堡
  • 廣鄉:成廣澳堡
  • 新鄉:新開源堡、璞石閣堡
  • 奉鄉:水尾堡、新福堡、萬安堡、復興堡
  • 蓮鄉:花蓮港堡

官制

福建臺灣省設巡撫一人,正二品[3]。其下設有布政使(從二品)、臺灣道(加按察使銜,正三品)[3]

註釋

  1. ^ 李鴻章認為建省「為一時之計,固非良策,為百年之計,更非常局」[3]
  2. ^ 認為獨立設省一事,憑當下臺灣財力難以負荷,必須要與福建聯成一氣,設「福建臺灣巡撫」,等五年之後全番歸化,再行改省[1]:101
  3. ^ 對於是否在臺灣增設「臺北道」之事做出回應,認為與其設臺北道不如添設藩司[1]:102
  4. ^ 光緒十三年二月廿四(1887年3月18日),任命邵友濂為首任福建臺灣布政使[1]:106
  5. ^ 增設臺灣縣雲林縣苗栗縣臺東直隸州,原本的臺灣府、臺灣縣改為臺南府安平縣[1]:107、108

參考來源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劉寧顏(總纂)、王世慶.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06-30. 
  2. ^ 2.0 2.1 莊吉發. 〈從故宮檔案看清代臺灣行政區域的調整〉. 《臺灣文獻》. 1998-12, 第49卷 (第4期): 127-148頁.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楊正寬. 〈臺灣建省演繹〉. 《臺灣文獻》. 1998-12, 第49卷 (第4期): 79-126頁. 
  4. ^ 廈門日報,閩臺密不可分:臺灣省由來,2005-10-11. [2006-07-21]. (原始内容于2015-09-24). 
  5. ^ 5.0 5.1 5.2 5.3 施雅軒. 《台灣的行政區變遷》.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03. ISBN 9867630122 (中文(臺灣)). 
  6. ^ .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5-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7. ^ 潘繼道. 《評介林玉茹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 《臺灣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0-09, 17 (3): 190. 

參見

福建臺灣省, 满语, 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 fugiyan, taiwan, golo, 簡稱臺灣省, 满语,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 taiwan, golo, 為清朝在1885年至1895年間存在的一個行省, 管轄原福建省的臺灣府和臺北府, 以及新設的臺南府, 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大清的省1885年, 1895年福建臺灣巡撫關防1894年行政區劃範圍, 黑色為未控制的番地, 灰色為臺東直隸州宣稱的控制範圍, 然許多地方其實未受控制. 福建臺灣省 满语 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 fugiyan taiwan golo 簡稱臺灣省 满语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 taiwan golo 為清朝在1885年至1895年間存在的一個行省 管轄原福建省的臺灣府和臺北府 以及新設的臺南府 福建臺灣省ᡶᡠᡤᡳᠶᠠᠨ ᡨᠠᡳᠸᠠᠨ ᡤᠣᠯᠣ 大清的省1885年 1895年福建臺灣巡撫關防1894年福建臺灣省行政區劃範圍 黑色為未控制的番地 灰色為臺東直隸州宣稱的控制範圍 然許多地方其實未受控制首府臺灣府 至1894年 名義上 臺北府 1894年至1895年 實際上1894年前 歷史 成立1885年 废除1895年继承日治台灣臺灣民主國今属于 中華民國本页面包含满文字母 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確显示为滿文字母 否则可能出现未成連寫體的字母或其他符號 清廷雖在1885年便下令要建省 但劉銘傳認為時機尚早 最後到了1887年才定案 並於次年頒發關防印信 1 101 106 另外 清史稿 地理志 將臺灣改建行省時間定在光緒十三年 1887年 2 而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1886年1月20日 臺灣總糧臺給選用縣丞姜紹基之捐銀正實收文書上 仍寫 福建省臺北府新竹縣 等字 1 102 不過 清史稿 德宗本紀 又將臺灣建省的時間定在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庚子 1885年10月12日 清史稿 疆臣年表 也將劉銘傳補授臺灣巡撫的日期定在這一天 2 目录 1 沿革 1 1 建省之議 1 2 建省經過 1 3 建省之後 1 4 廢除 2 行政區劃 3 官制 4 註釋 5 參考來源 6 參見沿革 编辑建省之議 编辑 臺灣設省的提議 最早可追溯到乾隆二年四月十一日 1737年5月10日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吳金的奏請 1 99 3 但當時朝廷認為臺灣在官制方面設有總兵 御史已經足夠 且臺灣一地不過一府四縣竟要改為省 於是此奏議並未被採納 1 100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牡丹社事件後 清廷更加重視臺灣地位 但對於如何處理臺灣發展分成二派 1 100 丁日昌等人主張派重臣督辦即可 袁保恆 刑部侍郎 等人則主張要建省 1 100 最後在李鴻章力言建省並非妥策 註 1 且沈葆楨提到 臺灣別設一省 苦於器局未成 彼此相依 不能離而為二 的情況下 最後決定不建省 1 100 建省經過 编辑 光緒十年 1884年 發生中法戰爭 法軍曾攻打臺灣的基隆 滬尾 今淡水區 等地 1 101 戰後 欽差大臣左宗棠上奏贊同過去袁保恆建省的提議 表示 惟有如袁保恒所請 福建巡抚改为臺灣巡撫 所有臺澎一切应办事宜 概归该抚一手经理 庶事有专责 于臺防善后大有裨益 1 101 3 在此同時中法戰爭期間到臺灣督辦軍務的劉銘傳也決心要辭去 福建巡撫 一職 專注於臺灣建設 1 101 光緒十一年 1885年 六月 清廷雖然未開設臺灣巡撫一職 但是讓閩浙總督楊昌濬兼署福建巡撫 命劉銘傳專辦臺灣善後事宜 1 101 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 1885年10月12日 慈禧太后据军机大臣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会同议奏的结果 颁诏决定 臺灣为南洋门户 关系紧要 自应因时变通 以资控制 着将福建巡抚改为臺灣巡抚 常川驻扎 福建巡抚事 即着闽浙总督兼管 所有一切改设事宜 该督详细筹议 奏明办理 1 101 3 而對於設省之事 劉銘傳認為時機尚早 上奏 籌度臺灣情形暫難改省會 摺 11月23日 註 2 閩浙總督楊昌濬則上奏 籌度臺灣改設事宜請添設藩司 摺 12月25日 註 3 1 101 而對於兩人的奏摺 清廷在十二月十二日 1886年1月16日 做出回應 決定臺灣建省之事仍要進行 但參考甘肅新疆之制 甘肅新疆省 臺灣 福建要聯成一氣 1 101 102 詳細事宜 則由楊昌濬 劉銘傳會商之後 奏明辦理 1 102 光緒十二年六月十三日 1886年7月14日 楊昌濬與劉銘傳會奏 遵議臺灣建省事宜 摺 呈報相關事宜等候裁決 1 102 3 而在此摺中 打算將彰化縣城改設為 省垣 並指出臺灣各縣轄域太廣 必須再加以細分 1 105 光緒十三年二月十六日 1887年3月10日 朝廷聽從吏部的奏請 添設布政司一缺 註 4 1 106 同年八月初二 9月18日 劉銘傳奏請頒發福建臺灣巡撫關防及布政使等印信 1 106 八月十七日 10月3日 劉銘傳與楊昌濬會奏 臺灣郡縣添改撤裁 摺 重新規劃臺灣的行政區劃 註 5 1 106 其中關於省城之事 則改為參照之前的福建巡撫岑毓英之提議 改在彰化縣橋孜圖一地建立省城 1 107 九月初八 10月24日 奉准 於是臺灣的行政區劃正式改為三府一直隸州 1 108 建省之後 编辑 光緒十四年正月十九日 1888年3月1日 劉銘傳領回福建臺灣巡撫關防 兩天後 3月3日 啟用 1 106 最初因為省城尚未築成 所以巡撫暫駐臺北 1 108 光緒十五年 1889年 八月 開始興建省城 1 109 然而在築好之前 劉銘傳去職 由邵友濂繼任 並在光緒十八年 1892年 停工 1 109 光緒二十年二月三十日 1894年4月5日 巡撫邵友濂會同閩浙總督譚鍾麟奏准 將省會正式移到臺北 1 109 而邵友濂任內 以節省經費 與民休息等理由 將劉銘傳任內推動的新政廢止 像是撤廢西學堂 番學堂等等 3 廢除 编辑 1895年因大清帝國和日本帝國簽訂 馬關條約 福建臺灣省全境皆割讓給日本 福建臺灣省自然消滅 前後存在10年 行政區劃 编辑主条目 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1684年臺灣納清版圖 設臺廈道 1727年改為臺灣道 1885年臺灣建省 4 下設臺北府 臺灣府 臺南府 以及臺東直隸州 5 臺灣府 1684年设 初設時僅有臺灣 鳳山 諸羅三縣 下辖 彰化县 1723年分諸羅縣新闢領土设 埔里社厅 1875年分彰化县设 臺湾县 1887年分彰化縣设 雲林县 1887年分彰化縣设 苗栗县 1887年分新竹縣设 5 臺北府 1875年分臺湾府设 下辖 新竹县 1731年分彰化縣設淡水厅 1875年改為新竹縣 宜兰县 1810年新闢領土设噶玛兰厅 1875年改为宜蘭县 淡水县 附郭 1875年分淡水廳設 基隆厅 1875年分淡水廳设 南雅厅 擬分淡水廳设 5 臺南府 1887年原臺湾府改设 下辖 嘉義縣 原稱諸羅 1787年改稱嘉義 安平县 附郭 原臺灣縣 1684年改稱安平 凤山县 澎湖厅 1727年分臺湾县设 恒春县 1875年分鳳山縣设 5 臺東直隸州 1888年设 初設時共分五鄉九堡 6 7 南鄉 卑南堡 廣鄉 成廣澳堡 新鄉 新開源堡 璞石閣堡 奉鄉 水尾堡 新福堡 萬安堡 復興堡 蓮鄉 花蓮港堡官制 编辑福建臺灣省設巡撫一人 正二品 3 其下設有布政使 從二品 臺灣道 加按察使銜 正三品 3 註釋 编辑 李鴻章認為建省 為一時之計 固非良策 為百年之計 更非常局 3 認為獨立設省一事 憑當下臺灣財力難以負荷 必須要與福建聯成一氣 設 福建臺灣巡撫 等五年之後全番歸化 再行改省 1 101 對於是否在臺灣增設 臺北道 之事做出回應 認為與其設臺北道不如添設藩司 1 102 光緒十三年二月廿四 1887年3月18日 任命邵友濂為首任福建臺灣布政使 1 106 增設臺灣縣 雲林縣 苗栗縣 臺東直隸州 原本的臺灣府 臺灣縣改為臺南府 安平縣 1 107 108 參考來源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劉寧顏 總纂 王世慶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七 政治志 建置沿革篇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 06 30 2 0 2 1 莊吉發 從故宮檔案看清代臺灣行政區域的調整 臺灣文獻 1998 12 第49卷 第4期 127 148頁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楊正寬 臺灣建省演繹 臺灣文獻 1998 12 第49卷 第4期 79 126頁 廈門日報 閩臺密不可分 臺灣省由來 2005 10 11 2006 07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4 5 0 5 1 5 2 5 3 施雅軒 台灣的行政區變遷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03 ISBN 9867630122 中文 臺灣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臺東直隸州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5 10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7 潘繼道 評介林玉茹著 殖民地的邊區 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 臺灣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0 09 17 3 190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參見 编辑 中国主题 台湾主题 清朝行政區劃 臺灣清治時期 福建臺灣巡撫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福建臺灣省 amp oldid 7533905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