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英語: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威廉·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被视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3]

约翰·杜威
摄于1902年
出生(1859-10-20)1859年10月20日
 美國佛蒙特州伯靈頓
逝世1952年6月1日(1952歲—06—01)(92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
母校佛蒙特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机构密歇根大学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哥伦比亚大学
时代20世纪哲学
地区西方哲学
学派实用主义哲学
主要领域
教育哲学, 认识论, 伦理学
著名思想
进步主义的教育方法
博士学生胡适陶行知 [1]冯友兰蒋梦麟林茂生

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4]杜威一生极力推崇民主制度,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的主题。[5][6][7]与此同时,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3]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於1896年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其太太担任学校校长。[8][9][10]

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培养了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11][12] 他也曾到访中国,两年间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数百场讲座,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促进了民主、科学的思想在中国传播。[11][12][13]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将杜威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merican History)”第40名。[10][14][15]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生活 编辑

约翰·杜威1859年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裡。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學,1884年獲约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学博士學位。

学术生涯 编辑

 
杜威和其学生胡适

1884-1888年、1890-1894年,杜威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哲学教授,1889年曾短期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6]

1894-1904年,杜威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7]1896年,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為他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他的太太爱丽丝·杜威(Alice Chipman Dewey)担任学校校长。[8][9][10]他反對傳统的灌输和機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張从實踐中學習。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實驗獲得知識,影響很大。

1904-1930年,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教職,直至退休。[18]

杜威还协助创办了美國心理学联合会英语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哲學會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等机构。[10]

国外访学 编辑

杜威曾經到世界許多地方演講,宣揚他的想法,他曾經到過中國、印度訪問,因此他的思想也影響著美國以外的地區。

杜威的哲學思想,經由北京大學胡適教授傳入中國。1919年,杜威至日本講學,接到胡適的邀請信。北京大學蔣夢麟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郭秉文等人隨後登門拜訪,正式邀請杜威至中國。4月30日,杜威由日本抵達中國上海,展開為期15個月的巡迴演講,遍及北京和華北、華東、華中11省。杜威在講學途中,见证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也曾會晤孫文[13]因為這次巡迴演講,使他的實用哲學在當時中國形成風潮,而他也被有识之士视为“民主”和“科学”的象征。1921年6月30日,杜威及家人启程离开中国。[13]

个人思想 编辑

心理学 编辑

哲学 编辑

教育学 编辑

 
约翰·杜威

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連續性以及實踐中學習(或譯從做中學),许多人称他为“現代教育之父”。

教育的連續性是指,一個人如果念完一個教育階段,或是他唸完了數學第一冊,卻不想再繼續唸下去,這代表教育是失敗的、沒有連續性。成功的教育是一直延續下去的,就是現在所謂的終身教育。做中學是經驗主義、行為主義、進步論的產物。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確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這種「無目的論」的確使人不敢輕易接受。必須記緊的是他在這兒說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會不能分割的,對他而言,特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他反映的可說是一種美國精神----個體的發展本身已是最終的目的。

他說:「教育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理解為教育是漫無目的的,顯然是一種誤解,他「只是要人不因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和當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淪為「別的目的的附屬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這樣詮釋:「一個人放槍,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槍對著放的鵠的。但這個對象不過是一個記號,(使我們對)所欲進行的活動有所專注。」放槍的最終目的並非鵠的本身,而是這記號使瞄準這動作變得具體和有意義,同樣,教育歷程的本身已具發展個體稟賦的圓滿的意義,教育的目標只是作為導向和指引。

事實上,他並不否定教育須有「良好的教育目的」,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

  1. 須建基於個人的固有活動與需要;
  2. 須能翻成實行的方法,與受教育的人的活動,共同合作;
  3. 教育家須防備所謂普通的與終極的目的。事實上,當代教育的定位的確搖擺在兩類教育目的之間:一是「使受教者成為定型的產品」,另一是「最終要提高受教者的(創進)能力」。

基於對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視,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視為一種神秘的筒子,以為我們能使知識經過這筒子,由外界把知識輸入心裏去……以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書本,使兒童常常聽著教師的話,就是求得完善知識的秘訣。」他認為灌輸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教育即成長」:「成長的第一條件,是未成長的狀態……『未』字卻有一種積極的意思,並不是僅僅虛無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這種未長成的狀態是充滿能動性和潛能的,不是一味灌輸能使之充分發展的。

對杜威來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但他又說:「經驗的價值怎樣,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或前因後果的關聯。」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說:「教育功用的經驗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的培養稱為「改造」,所以他說「教育即改造」。

從以上可知,杜威主張教學方法的實施應緊扣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特別是在兒童的早期階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工作」,後期再慢慢再轉向「系統的、技術的知識」。正如伯內特(Joe R. Burnett)在1979年論及美國教育實踐時說:「杜威的教育學在當時或現在,不可能在學校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因為從來就沒有培訓過進行這種教育的教師,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長和政客們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學。」 我們也不能否認,馬利坦對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評是值得注意的:他認為「當人們忘記了傳授客體(the object to be taught)以及客體的首要性(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時,當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無目的的手段崇拜)僅以對主體的心理膜拜而告終時,錯誤便產生了。」

人物影响 编辑

 
杜威(前排右一)1919年来华期间与胡适(后排左一)、蒋梦麟(后排左二)、陶行知(后排左三)、史量才(前排左一)等人合影

对中国的影响 编辑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及台灣林茂生等均曾在美国哥倫比亞大學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杜威在後現代 编辑

理查德·罗蒂與Hassan都曾提及在後現代的方向上,必須注意杜威的見解。杜威對於回到「日常經驗」(common experience)的想法、「教育即經驗」及其所帶來的藝術傾向和「教育無目的論」亦應許人「自我完成」,而此「無用之用」亦有呈現後現代性格。

主要著作 编辑

著作列表 编辑

 
美国曾于1968年发行纪念杜威的邮票
  • 《心理学》(Psychology ,1887)
  • 《我的教育信條》(My Pedagogic Creed" ,1897)
  • 《学校与社会》(The School and Society ,1899)
  • 《儿童与课程》(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
  • 《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The Rel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Education ,1904)
  • 《我们如何思维》(How We Think ,1910)
  •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1916)(或譯為《民主與教育》)
  • 哲學之改造日语哲学の改造》(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1919)
  • 《中国、日本与美国》(China, Japan and the U.S.A. ,1921)
  • 《人性与行为》(Human Nature and Conduct: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1922)
  • 《经验与自然》(Experience and Nature,1925)
  • 《公众及其问题》(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1927)
  • 《确定性寻求》(The Quest for Certainty,1929)
  • 《哲学与文明》 (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 ,1931)
  • 《伦理学》(Ethics)第2版 (with James Hayden Tufts) (1932)
  • 《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 ,1934)
  • 《教育哲學》
  • 《明日之學校》
  •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
  • 《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1938)
  • 《自由与文化》(Freedom and Culture,1939)
  • 《评价理论》Theory of Valuation (1939).
  • 《非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Unmodern Philosophy and Modern Philosophy ,2012)
  • 《人类的问题》(Problems of Men)等

著作评价 编辑

杜威《思维术》的本质在于,大胆地假设,小心地限定并求证。(Hu Shih,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living philosophie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31, p.255.)

美國保守派的《人事》雜誌,將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列入「19和20世紀最有害的10本書」第五名,僅次於《共產黨宣言》、《我的奮鬥》、《毛澤東語錄》、《金賽性學報告》。[1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于其多. 和胡适同为留洋博士、师从杜威,为什么陶行知成了中国人民教育家. 上观新闻. [2023-03-11]. (原始内容于2023-06-03). 
  2. ^ Backe, A. John Dewey and early Chicago functionalism. History of Psychology. 2001-11, 4 (4): 323–340 [2019-08-24]. ISSN 1093-4510. PMID 11763887. (原始内容于2020-04-16). 
  3. ^ 3.0 3.1 PBS Online: Only A Teacher: Schoolhouse Pioneers. www.pbs.org. [2019-08-24]. (原始内容于2021-02-23). 
  4. ^ John Dewey. c250.columbia.edu. [2019-08-25]. (原始内容于2020-12-26). 
  5. ^ Festenstein, Matthew. Dewey's Political Philosophy.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08-27].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6. ^ John Dewey. .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7. ^ BRIA 24 1 c John Dewe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Democracy - Constitutional Rights Foundation. www.crf-usa.org. [2019-08-27]. (原始内容于2021-03-02). 
  8. ^ 8.0 8.1 About Lab -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 www.ucls.uchicago.edu. [2019-08-24]. (原始内容于2021-03-02) (美国英语). 
  9. ^ 9.0 9.1 Durst, Anne. John Dewey and the Beginnings of the Laboratory School. Durst, Anne (编). Women Educators in the Progressive Era: The Women behind Dewey’s Laboratory Schoo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0: 9–24. ISBN 9780230109957. doi:10.1057/9780230109957_2 (英语). 
  10. ^ 10.0 10.1 10.2 10.3 Hildebrand, David. John Dewey.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08-25].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11. ^ 11.0 11.1 A century later, John Dewey’s travels to China influence a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s. [2019-08-25]. (原始内容于2021-03-03) (英语). 
  12. ^ 12.0 12.1 阚超群2017年1月12日. 中国和日本的反差,杜威百年前怎么看?.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7-01-13 [2019-08-27]. (原始内容于2021-03-27) (中文(简体)). 
  13. ^ 13.0 13.1 13.2 1919-1921:杜威在中国-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19-08-27]. (原始内容于2021-03-02). 
  14. ^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Atlantic. 2006-12-01 [2019-08-23]. (原始内容于2019-08-23) (美国英语). 
  15. ^ Douthat, Ross. They Made America. The Atlantic. 2006-12-01 [2019-08-23]. (原始内容于2019-08-23) (美国英语). 
  16. ^ John Dewey. [2019-10-22]. (原始内容于2021-03-02) (英语). 
  17. ^ John Dewey,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www.lib.uchicago.edu. [2019-08-24]. (原始内容于2020-12-23). 
  18. ^ John Dewey. c250.columbia.edu. [2019-08-24]. (原始内容于2020-12-26). 
  19. ^ 存档副本. [2012-12-30]. (原始内容于2021-03-07). 

参考书目

  1.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Books.
  2. David N. Aspin and Judith D. Chapman.(1994). Quality Schooling. NY: Cassell.
  3. 杜威(1916)。《民本主義與教育》。商務印書館編審部譯。台灣: 商務印書館。
  4.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 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 (美) 约翰·杜威著 伍中友譯 《我們怎麼思維》 新華出版社 2010
  6. 杜威全集第九卷 俞吾金/ 孔慧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 Hassan,Ihab(1987).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8. Rorty,Richard (1979):Phi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外部链接 编辑

  • 趙敦華:〈杜威的進化發生學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4)
  • 杜威与中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ohn Dewey, 1859-1952: Educator and 'America's Philosoph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约翰, 杜威, 英語, john, dewey, 1859年10月20日, 1952年6月1日, 是美国哲学家, 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查尔斯, 桑德斯, 皮尔士, 威廉, 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也被视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摄于1902年出生, 1859, 1859年10月20日, 美國佛蒙特州伯靈頓逝世1952年6月1日, 1952歲, 92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母校佛蒙特大学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机构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哥. 约翰 杜威 英語 John Dewey 1859年10月20日 1952年6月1日 是美国哲学家 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查尔斯 桑德斯 皮尔士 威廉 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也被视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2 3 约翰 杜威摄于1902年出生 1859 10 20 1859年10月20日 美國佛蒙特州伯靈頓逝世1952年6月1日 1952歲 06 01 92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母校佛蒙特大学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机构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哥伦比亚大学时代20世纪哲学地区西方哲学学派实用主义哲学主要领域教育哲学 认识论 伦理学著名思想进步主义的教育方法博士学生胡适 陶行知 1 冯友兰 蒋梦麟 林茂生受影响于 柏拉图 卢梭 黑格尔 皮尔士 詹姆士 查尔斯 达尔文 简 亚当斯影响于 理查德 罗蒂 希拉里 普特南 Cornel West 尤尔根 哈贝马斯 悉尼 胡克 诺姆 乔姆斯基 Thorstein Veblen 胡适 晏阳初 陶行知 林茂生杜威在学术生涯中 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芝加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 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4 杜威一生极力推崇民主制度 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 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的主题 5 6 7 与此同时 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 3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 於1896年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 其太太担任学校校长 8 9 10 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 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培养了包括胡适 冯友兰 陶行知 郭秉文 张伯苓 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11 12 他也曾到访中国 两年间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数百场讲座 见证了五四运动 并与孙中山会面 促进了民主 科学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11 12 13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2006年12月 美国知名杂志 大西洋月刊 将杜威评为 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merican History 第40名 10 14 15 目录 1 人物生平 1 1 早年生活 1 2 学术生涯 1 3 国外访学 2 个人思想 2 1 心理学 2 2 哲学 2 3 教育学 3 人物影响 3 1 对中国的影响 3 2 杜威在後現代 4 主要著作 4 1 著作列表 4 2 著作评价 5 参见 6 参考资料 7 外部链接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生活 编辑 约翰 杜威1859年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裡 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學 1884年獲约翰 霍普金斯大學哲学博士學位 学术生涯 编辑 nbsp 杜威和其学生胡适1884 1888年 1890 1894年 杜威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哲学教授 1889年曾短期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6 1894 1904年 杜威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 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 1902 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7 1896年 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為他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 他的太太爱丽丝 杜威 Alice Chipman Dewey 担任学校校长 8 9 10 他反對傳统的灌输和機械训练的教育方法 主張从實踐中學習 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 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實驗獲得知識 影響很大 1904 1930年 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教職 直至退休 18 杜威还协助创办了美國心理学联合会 英语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國哲學會 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 英语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等机构 10 国外访学 编辑 杜威曾經到世界許多地方演講 宣揚他的想法 他曾經到過中國 印度訪問 因此他的思想也影響著美國以外的地區 杜威的哲學思想 經由北京大學胡適教授傳入中國 1919年 杜威至日本講學 接到胡適的邀請信 北京大學蔣夢麟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郭秉文等人隨後登門拜訪 正式邀請杜威至中國 4月30日 杜威由日本抵達中國上海 展開為期15個月的巡迴演講 遍及北京和華北 華東 華中11省 杜威在講學途中 见证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也曾會晤孫文 13 因為這次巡迴演講 使他的實用哲學在當時中國形成風潮 而他也被有识之士视为 民主 和 科学 的象征 1921年6月30日 杜威及家人启程离开中国 13 个人思想 编辑心理学 编辑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4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哲学 编辑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4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教育学 编辑 nbsp 约翰 杜威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 連續性以及實踐中學習 或譯從做中學 许多人称他为 現代教育之父 教育的連續性是指 一個人如果念完一個教育階段 或是他唸完了數學第一冊 卻不想再繼續唸下去 這代表教育是失敗的 沒有連續性 成功的教育是一直延續下去的 就是現在所謂的終身教育 做中學是經驗主義 行為主義 進步論的產物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中明確表示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 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 去尋覓別的目的 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 這種 無目的論 的確使人不敢輕易接受 必須記緊的是他在這兒說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會不能分割的 對他而言 特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 他反映的可說是一種美國精神 個體的發展本身已是最終的目的 他說 教育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 只有人 父母 教師才有目的 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理解為教育是漫無目的的 顯然是一種誤解 他 只是要人不因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和當前生活 他不甘心教育淪為 別的目的的附屬物 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這樣詮釋 一個人放槍 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槍對著放的鵠的 但這個對象不過是一個記號 使我們對 所欲進行的活動有所專注 放槍的最終目的並非鵠的本身 而是這記號使瞄準這動作變得具體和有意義 同樣 教育歷程的本身已具發展個體稟賦的圓滿的意義 教育的目標只是作為導向和指引 事實上 他並不否定教育須有 良好的教育目的 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 須建基於個人的固有活動與需要 須能翻成實行的方法 與受教育的人的活動 共同合作 教育家須防備所謂普通的與終極的目的 事實上 當代教育的定位的確搖擺在兩類教育目的之間 一是 使受教者成為定型的產品 另一是 最終要提高受教者的 創進 能力 基於對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視 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 他指出 有人把感官視為一種神秘的筒子 以為我們能使知識經過這筒子 由外界把知識輸入心裏去 以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書本 使兒童常常聽著教師的話 就是求得完善知識的秘訣 他認為灌輸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 因為 教育即成長 成長的第一條件 是未成長的狀態 未 字卻有一種積極的意思 並不是僅僅虛無或缺乏的意思 他肯定這種未長成的狀態是充滿能動性和潛能的 不是一味灌輸能使之充分發展的 對杜威來說 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 經驗 是教育的關鍵 所謂經驗 本來是一件 主動而又被動的 active passive 事情 本來不是 認識的 cognitive 事情 杜威 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 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 progressive 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 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 但他又說 經驗的價值怎樣 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 或前因後果的關聯 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 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 正因如此 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 他說 教育功用的經驗的另一方面 即是能增加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 他把這種能力的培養稱為 改造 所以他說 教育即改造 從以上可知 杜威主張教學方法的實施應緊扣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 特別是在兒童的早期階段的教育 更多地是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工作 後期再慢慢再轉向 系統的 技術的知識 正如伯內特 Joe R Burnett 在1979年論及美國教育實踐時說 杜威的教育學在當時或現在 不可能在學校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因為從來就沒有培訓過進行這種教育的教師 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人力物力 家長和政客們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學 我們也不能否認 馬利坦對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評是值得注意的 他認為 當人們忘記了傳授客體 the object to be taught 以及客體的首要性 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 時 當手段崇拜 不是有目的 而是無目的的手段崇拜 僅以對主體的心理膜拜而告終時 錯誤便產生了 人物影响 编辑 nbsp 杜威 前排右一 1919年来华期间与胡适 后排左一 蒋梦麟 后排左二 陶行知 后排左三 史量才 前排左一 等人合影对中国的影响 编辑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 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 冯友兰 陶行知 郭秉文 张伯苓 蒋梦麟及台灣林茂生等均曾在美国哥倫比亞大學留学 曾是杜威的学生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 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 对蔡元培 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杜威在後現代 编辑 理查德 罗蒂與Hassan都曾提及在後現代的方向上 必須注意杜威的見解 杜威對於回到 日常經驗 common experience 的想法 教育即經驗 及其所帶來的藝術傾向和 教育無目的論 亦應許人 自我完成 而此 無用之用 亦有呈現後現代性格 主要著作 编辑著作列表 编辑 nbsp 美国曾于1968年发行纪念杜威的邮票 心理学 Psychology 1887 我的教育信條 My Pedagogic Creed 1897 学校与社会 The School and Society 1899 儿童与课程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 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The Rel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Education 1904 我们如何思维 How We Think 1910 民主主义与教育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1916 或譯為 民主與教育 维基语录上的约翰 杜威语录 哲學之改造 日语 哲学の改造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1919 中国 日本与美国 China Japan and the U S A 1921 人性与行为 Human Nature and Conduct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1922 经验与自然 Experience and Nature 1925 公众及其问题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1927 确定性寻求 The Quest for Certainty 1929 哲学与文明 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 1931 伦理学 Ethics 第2版 with James Hayden Tufts 1932 艺术即经验 Art as Experience 1934 教育哲學 明日之學校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 经验与教育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1938 自由与文化 Freedom and Culture 1939 评价理论 Theory of Valuation 1939 非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 Unmodern Philosophy and Modern Philosophy 2012 人类的问题 Problems of Men 等著作评价 编辑 杜威 思维术 的本质在于 大胆地假设 小心地限定并求证 Hu Shih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living philosophies New York Simon amp Schuster 1931 p 255 美國保守派的 人事 雜誌 將杜威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 列入 19和20世紀最有害的10本書 第五名 僅次於 共產黨宣言 我的奮鬥 毛澤東語錄 金賽性學報告 19 参见 编辑民主学校 借由教而学 实用主义哲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参考资料 编辑 于其多 和胡适同为留洋博士 师从杜威 为什么陶行知成了中国人民教育家 上观新闻 2023 03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6 03 Backe A John Dewey and early Chicago functionalism History of Psychology 2001 11 4 4 323 340 2019 08 24 ISSN 1093 4510 PMID 117638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6 3 0 3 1 PBS Online Only A Teacher Schoolhouse Pioneers www pbs org 2019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3 John Dewey c250 columbia edu 2019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6 Festenstein Matthew Dewey s Political Philosophy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John Dewey On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05 BRIA 24 1 c John Dewe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 Rights Foundation www crf usa org 2019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2 8 0 8 1 About Lab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 www ucls uchicago edu 2019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2 美国英语 9 0 9 1 Durst Anne John Dewey and the Beginnings of the Laboratory School Durst Anne 编 Women Educators in the Progressive Era The Women behind Dewey s Laboratory Schoo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0 9 24 ISBN 9780230109957 doi 10 1057 9780230109957 2 英语 10 0 10 1 10 2 10 3 Hildebrand David John Dewey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11 0 11 1 A century later John Dewey s travels to China influence a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s 2019 08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3 英语 12 0 12 1 阚超群2017年1月12日 中国和日本的反差 杜威百年前怎么看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7 01 13 2019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27 中文 简体 13 0 13 1 13 2 1919 1921 杜威在中国 中华读书报 光明网 epaper gmw cn 2019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2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Atlantic 2006 12 01 2019 08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3 美国英语 Douthat Ross They Made America The Atlantic 2006 12 01 2019 08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3 美国英语 John Dewey 2019 10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2 英语 John Dewey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www lib uchicago edu 2019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3 John Dewey c250 columbia edu 2019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26 存档副本 2012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7 参考书目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Books David N Aspin and Judith D Chapman 1994 Quality Schooling NY Cassell 杜威 1916 民本主義與教育 商務印書館編審部譯 台灣 商務印書館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 约翰 杜威著 王承绪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美 约翰 杜威著 伍中友譯 我們怎麼思維 新華出版社 2010 杜威全集第九卷 俞吾金 孔慧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Hassan Ihab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orty Richard 1979 Phi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外部链接 编辑趙敦華 杜威的進化發生學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4 杜威与中国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n Dewey 1859 1952 Educator and America s Philosoph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约翰 杜威 amp oldid 790221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