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篆书

篆书,又称篆文篆体,是古老的漢字書體,篆書指隸書以前的書體,又指大篆小篆

大篆 编辑

普遍認爲大篆在周宣王期間以系統化,並以垂直規則出現的瘦長字體描繪,成為籀文戰國又有石鼓文,古代被當作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

小篆 编辑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方文字,当时的丞相李斯奏请始皇帝统一全国的文字,始皇帝命他主持文字的统一工作,一方面废除六国的古文以及区域用字,一方面以秦国通用的籀文(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造,属于大篆的一种)为基础加以简化,使之成为秦朝的官方文字,并且汉唐沿用了几百年,至漢朝时期,民间普遍盛行隶书。至此,小篆不再具有法定地位。

李斯曾編寫《倉頡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小篆为秦代通用的标准字体,选“汉·许慎《说文解字·叙》”[1],大約3300個小篆漢字認可名單的非現存作品。它們的形式較不長方形和更加似方形。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公元100年—121年),在540部首之下顯示9353小篆字體,是許慎漢代的畢生事業。

三國時期,曹魏正始二年(241),以古文小篆隸書三種字體刻立三體石經孫吳天璽元年(276),以篆書分別刻立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

后世小篆另有演化出的铁线篆。字体形式变化不大,但用笔圆活,字划细硬似铁、笔划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形似如线。主要是由秦代峄山刻石》等李斯手书的碑刻中演化出来。唐代李阳冰犹善此种书法。即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代表作品为《三坟记》。

踏入現代,隨著電腦出現而對傳統書法藝術帶來衝擊,電腦字庫開始收錄一些小篆的書體,学术类北师大说文小篆和商业类以書法家張永明書寫、方正集團開發的小篆體[2]漢儀公司開發的篆書[3][4]系列為代表。

道教傳說 编辑

六朝道教傳說,天界所用文字及道經都是篆書,仙真或有道之士把篆書轉寫成隸書,使道經流傳世間。如東晉《太上靈寶五符序》說該經本是「科斗古書,字不可解」;東晉《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則稱天書本是「雲篆」或「祕篆文」。靈寶經上常記載了天書上的「雲篆」與經轉寫的隸字。[5]

篆文与現代字体对照 编辑

其他变体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國語辭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4-12-27.
  2. ^ . [201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2). 
  3. ^ 汉仪字库 - 汉仪篆书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07-16.
  4. ^ 汉仪字库 - 汉仪粗篆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1-07-16.
  5. ^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99-108。

延伸阅读 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篆書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篆书, 又称篆文, 篆体, 是古老的漢字書體, 篆書指隸書以前的書體, 又指大篆和小篆, 目录, 大篆, 小篆, 道教傳說, 篆文与現代字体对照, 其他变体, 注釋, 延伸阅读大篆, 编辑普遍認爲大篆在周宣王期間以系統化, 並以垂直規則出現的瘦長字體描繪, 成為籀文, 戰國秦又有石鼓文, 古代被當作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 小篆, 编辑小篆又称秦篆, 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公元前221年, 向全国颁布的官方文字, 当时的丞相李斯奏请始皇帝统一全国的文字, 始皇帝命他主持文字的统一工作, 一方面废除六国的古文以及区域用字. 篆书 又称篆文 篆体 是古老的漢字書體 篆書指隸書以前的書體 又指大篆和小篆 目录 1 大篆 2 小篆 3 道教傳說 4 篆文与現代字体对照 5 其他变体 6 注釋 7 延伸阅读大篆 编辑普遍認爲大篆在周宣王期間以系統化 並以垂直規則出現的瘦長字體描繪 成為籀文 戰國秦又有石鼓文 古代被當作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 小篆 编辑小篆又称秦篆 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公元前221年 向全国颁布的官方文字 当时的丞相李斯奏请始皇帝统一全国的文字 始皇帝命他主持文字的统一工作 一方面废除六国的古文以及区域用字 一方面以秦国通用的籀文 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造 属于大篆的一种 为基础加以简化 使之成为秦朝的官方文字 并且汉唐沿用了几百年 至漢朝时期 民间普遍盛行隶书 至此 小篆不再具有法定地位 李斯曾編寫 倉頡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篇 太史令胡毋敬作 博学篇 小篆为秦代通用的标准字体 选 汉 许慎 说文解字 叙 1 大約3300個小篆漢字認可名單的非現存作品 它們的形式較不長方形和更加似方形 第一本字典 說文解字 公元100年 121年 在540部首之下顯示9353小篆字體 是許慎在漢代的畢生事業 三國時期 曹魏正始二年 241 以古文 小篆 隸書三種字體刻立三體石經 孫吳天璽元年 276 以篆書分別刻立天發神讖碑 禪國山碑 后世小篆另有演化出的铁线篆 字体形式变化不大 但用笔圆活 字划细硬似铁 笔划从头至尾粗细一致 形似如线 主要是由秦代 峄山刻石 等李斯手书的碑刻中演化出来 唐代李阳冰犹善此种书法 即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 铁线篆 代表作品为 三坟记 踏入現代 隨著電腦出現而對傳統書法藝術帶來衝擊 電腦字庫開始收錄一些小篆的書體 学术类北师大说文小篆和商业类以書法家張永明書寫 方正集團開發的小篆體 2 及漢儀公司開發的篆書 3 4 系列為代表 道教傳說 编辑六朝道教傳說 天界所用文字及道經都是篆書 仙真或有道之士把篆書轉寫成隸書 使道經流傳世間 如東晉 太上靈寶五符序 說該經本是 科斗古書 字不可解 東晉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 則稱天書本是 雲篆 或 祕篆文 靈寶經上常記載了天書上的 雲篆 與經轉寫的隸字 5 篆文与現代字体对照 编辑 nbsp 一 nbsp 二 nbsp 三 nbsp 七 nbsp 八 nbsp 九 nbsp 十 nbsp 千 nbsp 萬 nbsp 日 nbsp 月 nbsp 光 nbsp 世 nbsp 昔 nbsp 今 nbsp 天 nbsp 山 nbsp 川 nbsp 雨 nbsp 水 nbsp 夏 nbsp 冬 nbsp 人 nbsp 父 nbsp 母 nbsp 女 nbsp 子 nbsp 主 nbsp 我 nbsp 心 nbsp 生 nbsp 死 nbsp 喪 nbsp 弔 nbsp 目 nbsp 見 nbsp 立 nbsp 舞 nbsp 弓 nbsp 矢 nbsp 犬 nbsp 馬 nbsp 鹿 nbsp 牛 nbsp 羊 nbsp 魚 nbsp 虫 nbsp 高 nbsp 大 nbsp 小 nbsp 食 nbsp 豆 nbsp 皿 nbsp 色 nbsp 黃 nbsp 黑 nbsp 要 nbsp 到 nbsp 止 nbsp 在 nbsp 有 nbsp 無 nbsp 不其他变体 编辑鸟虫文 九曲文注釋 编辑 國語辭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4 12 27 方正新字体介绍 2011 06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22 汉仪字库 汉仪篆书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07 16 汉仪字库 汉仪粗篆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 07 16 謝世維 天界之文 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0 頁99 108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篆書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篆书 amp oldid 7863609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