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独蕊草科

独蕊草科学名Hydatellaceae)也叫排水草科,现存一约12[1],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印度东部一小块区域。

独蕊草科
化石时期:130–0 Ma
白垩纪早期 - 現在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目: 睡莲目 Nymphaeales
科: 独蕊草科 Hydatellaceae
U.Hamann (1976)

特征 编辑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植物,沉或浮水,单围绕段生长,在水下;小单性或两性,形成总状花序,自花授粉;果实瘦果[2]

分类 编辑

以前一直认为本植物为一种单子叶植物,但Saarela et al.发现本科和睡莲科基因最接近,且有胚胎学证据支持,因此是一种比较基底的被子植物[3], 所以将其从单子叶植物中剔除。[4]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个独蕊草目,列在鸭跖草亚纲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禾本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延续这种分类,但随着2007年的最新发现,APG网站把本科移入睡莲目[5]。不过 Saarela et al.认为本科应该和睡莲目并列[3]

2009年APG III分类法正式把它列入睡莲目[6]

种系发生学 编辑

独蕊草科与其睡莲目亲属的关系如下[5]

睡莲目 Nymphaeales

独蕊草科 Hydatellaceae

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莼菜科 Cabombaceae

内部分类 编辑

2008年以前,植物学家曾将独蕊草科现存物种分为两属——排水草属(Hydatella)及独蕊草属(Trithuria),并以两个特征来区分两者:一、花单性或两性;二、果实有三瓣开裂或者无瓣不开裂。然而,研究者发现,两属花的类型与果实的形态实际上并无直接关连。另外,过去被视为两个不同属不同物种的澳洲西南特有种——Trithuria occidentalisHydatella dioica也被发现实为同一物种的雌株及雄株,因两性异形而被误认。植物学家因而将两属合并,成为单独的独蕊草属[1]

另外,存在于1.24亿年前的史前化石类群——古果属Archaefructus)也依其形态而被视为现存独蕊草属的可能旁系群[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Sokoloff, Dmitry D., Margarita V. Remizowa, Terry D. Macfarlane, Paula J. Rudall. 2008. Classification of the early-divergent angiosperm family Hydatellaceae: one genus instead of two, four new species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dioecious taxa. Taxon 57: 179-200.
  2. ^ T.D. Macfarlane, L. Watson and N.G. Marchant (Editors) (2000 onwards). Western Australian Genera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Western Australian Herbarium. Version: August 2002. FloraBase: Hydatellace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20 March 2007.
  3. ^ 3.0 3.1 Saarela, Jeffery M., Hardeep S. Rai, James A. Doyle, Peter K. Endress, Sarah Mathews, Adam D. Marchant, Barbara G. Briggs & Sean W. Graham. 2007. Hydatellaceae identified as a new branch near the bas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etic tree. Nature 446:312-315.
  4. ^ Graham, 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07-17..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Botanical Garden press release, 14 March 2007.
  5. ^ 5.0 5.1 5.2 Stevens, P. F. (2001 onwards). Nymphaea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Version 7, May 2006. Accessed 21 March 2007.
  6. ^ (英文)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Archive-It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5-25.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2): 105-121.

外部链接 编辑

  • 被子植物分类学网(APWeb):独蕊草科(英文)
  • 在L. Watson和M.J. Dallwitz (1992年)《有花植物分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的独蕊草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CBI中的独蕊草科
  • CSDL中的独蕊草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riginal paper recognising the family[永久失效連結]

独蕊草科, 学名, hydatellaceae, 也叫排水草科, 现存一属约12种, 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 新西兰, 塔斯马尼亚岛和印度东部一小块区域, 化石时期, preЄ, 白垩纪早期, 現在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目, 睡莲目, nymphaeales科, hydatellaceae, hamann, 1976, 属独蕊草属, trithuria, 古果属, archaefructus, 目录, 特征, 分. 独蕊草科 学名 Hydatellaceae 也叫排水草科 现存一属约12种 1 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 新西兰 塔斯马尼亚岛和印度东部一小块区域 独蕊草科 化石时期 130 0 Ma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 白垩纪早期 現在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目 睡莲目 Nymphaeales科 独蕊草科 Hydatellaceae U Hamann 1976 属独蕊草属 Trithuria 古果属 Archaefructus 目录 1 特征 2 分类 2 1 种系发生学 2 2 内部分类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特征 编辑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植物 沉水或浮水 单叶围绕段茎生长 根在水下 小花单性或两性 形成总状花序 自花授粉 果实为瘦果 2 分类 编辑以前一直认为本科植物为一种单子叶植物 但Saarela et al 发现本科和睡莲科的基因最接近 且有胚胎学证据支持 因此是一种比较基底的被子植物 3 所以将其从单子叶植物中剔除 4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个独蕊草目 列在鸭跖草亚纲下 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禾本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延续这种分类 但随着2007年的最新发现 APG网站把本科移入睡莲目 5 不过 Saarela et al 认为本科应该和睡莲目并列 3 2009年APG III分类法正式把它列入睡莲目 6 种系发生学 编辑 独蕊草科与其睡莲目亲属的关系如下 5 睡莲目 Nymphaeales 独蕊草科 Hydatellaceae 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莼菜科 Cabombaceae 内部分类 编辑 2008年以前 植物学家曾将独蕊草科现存物种分为两属 排水草属 Hydatella 及独蕊草属 Trithuria 并以两个特征来区分两者 一 花单性或两性 二 果实有三瓣开裂或者无瓣不开裂 然而 研究者发现 两属花的类型与果实的形态实际上并无直接关连 另外 过去被视为两个不同属不同物种的澳洲西南特有种 Trithuria occidentalis及Hydatella dioica也被发现实为同一物种的雌株及雄株 因两性异形而被误认 植物学家因而将两属合并 成为单独的独蕊草属 1 另外 存在于1 24亿年前的史前化石类群 古果属 Archaefructus 也依其形态而被视为现存独蕊草属的可能旁系群 5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Sokoloff Dmitry D Margarita V Remizowa Terry D Macfarlane Paula J Rudall 2008 Classification of the early divergent angiosperm family Hydatellaceae one genus instead of two four new species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dioecious taxa Taxon 57 179 200 T D Macfarlane L Watson and N G Marchant Editors 2000 onwards Western Australian Genera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Western Australian Herbarium Version August 2002 FloraBase Hydatellacea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20 March 2007 3 0 3 1 Saarela Jeffery M Hardeep S Rai James A Doyle Peter K Endress Sarah Mathews Adam D Marchant Barbara G Briggs amp Sean W Graham 2007 Hydatellaceae identified as a new branch near the bas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etic tree Nature 446 312 315 Graham 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07 17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Botanical Garden press release 14 March 2007 5 0 5 1 5 2 Stevens P F 2001 onwards Nymphaeal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Version 7 May 2006 Accessed 21 March 2007 英文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Archive It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7 05 25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2 105 121 外部链接 编辑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独蕊草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独蕊草科被子植物分类学网 APWeb 独蕊草科 英文 在L Watson和M J Dallwitz 1992年 有花植物分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的独蕊草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独蕊草科照片 NCBI中的独蕊草科 CSDL中的独蕊草科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riginal paper recognising the family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独蕊草科 amp oldid 7402203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