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稱腮腺炎病毒,是指引起腮腺、舌下腺、顎下腺肿大、頭痛、發燒,能引起多種併發症,男性还易引起睪丸腫脹。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 nm,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衣壳呈螺旋对称。包膜上有HA和NA等突起,成分是糖蛋白。至今发现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可在鸡胚羊膜腔内增殖,也可在猴肾细胞培养中增殖,能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腮腺炎病毒对热、脂溶剂和紫外线敏感,但耐低温,2℃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60℃可存活一年以上。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TEM 顯微鏡下的病毒(mumps virus).
科学分类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门: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纲: 單荊病毒綱 Monjiviricetes
目: 單股反鏈病毒目 Mononegavirales
科: 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属: 德国麻疹病毒属 Rubulavirus
种: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R. M. virus
二名法
Rubulavirus Mumps virus

现存的野生型种为88-1961[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ubin SA, Amexis G, Pletnikov M; et al. Changes in mumps virus gene sequence associated with variability in neurovirulent phenotype. J. Virol. November 2003, 77 (21): 11616–24. PMC 229304 . PMID 14557647. 

外部連結 编辑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 或稱, 是指引起腮腺, 舌下腺, 顎下腺肿大, 頭痛, 發燒, 能引起多種併發症, 男性还易引起睪丸腫脹, 属于副黏病毒科, 副黏病毒属, 病毒呈球形, 直径为100,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衣壳呈螺旋对称, 包膜上有ha和na等突起, 成分是糖蛋白, 至今发现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可在鸡胚羊膜腔内增殖, 也可在猴肾细胞培养中增殖, 能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对热, 脂溶剂和紫外线敏感, 但耐低温, 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 可存活一年以上, 流行性, 顯微鏡下的病毒, mumps, v.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或稱腮腺炎病毒 是指引起腮腺 舌下腺 顎下腺肿大 頭痛 發燒 能引起多種併發症 男性还易引起睪丸腫脹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 副黏病毒属 病毒呈球形 直径为100 200 nm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衣壳呈螺旋对称 包膜上有HA和NA等突起 成分是糖蛋白 至今发现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可在鸡胚羊膜腔内增殖 也可在猴肾细胞培养中增殖 能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腮腺炎病毒对热 脂溶剂和紫外线敏感 但耐低温 2 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 60 可存活一年以上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TEM 顯微鏡下的病毒 mumps virus 科学分类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门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纲 單荊病毒綱 Monjiviricetes 目 單股反鏈病毒目 Mononegavirales 科 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属 德国麻疹病毒属 Rubulavirus 种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R M virus 二名法 Rubulavirus Mumps virus 现存的野生型种为88 1961 1 参考资料 编辑 Rubin SA Amexis G Pletnikov M et al Changes in mumps virus gene sequence associated with variability in neurovirulent phenotype J Virol November 2003 77 21 11616 24 PMC 229304 nbsp PMID 14557647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外部連結 编辑微生物免疫學 Paramyxoviridae 副黏液病毒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腮腺炎病毒 amp oldid 7668320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