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漢字注音史

漢字注音史指古代至今為漢語等語言所用漢字記音的歷史。

宋朝以前 编辑

古人曾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

漢末魏晉南北朝時,相繼漸知反切,分辨五音,分別平上去入四聲[1]

佛教傳入後,漢字切韻生於西域,舊所傳十四字,貫一切音,稱為婆羅門書,其後又得三十六字母,音韻之道始備[2]

唐朝时期日本人创造的假名,也可能是最早用于拼注汉字语音的注音符号之一。

元明清 编辑

明朝时期朝鲜人创造了谚文。明代回回创造了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小经。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早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早期的汉语拼音以南京官话为蓝本。以后又出现了以北京官话为蓝本的汉语拼音以及广东话等拼音。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采用北京官话作为蓝本。威妥瑪拼音的使用時間相當長,直到2010年台灣仍然廣泛使用。

1892年,卢戆章仿拉丁字母造“中国切音新字”字母,并主张以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这被认为是统一全国语音的首倡者。1900年王照受日本片假名启发,创制汉字笔画型拼音字母“官话合声字母”,并主张以北京官話为官話的标准音。

清末至今 编辑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方言電影史
  • 語言電影列表
    • 1949年前
    • 1950年-1978年
    • 1979年-1999年
    • 2000年-2004年
    • 2005年-2009年
    • 2010年-2014年
    • 2015年-2019年
  • 语言電影史
  • 港產片
  • 澳門電影
  • 藏語電影
  • 停產
方言童謠/民歌
  • 按地域:京
  • 内蒙
  • 川渝
  •  

方、语言電視廣播史
各地讀音字典
  • 方言口述材料庫:乡音苑(2013-)
    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2020-)

  • 各地字音速查:古音小鏡
    東方語言學(上海師大)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詳見以下主條目。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
  2. ^ 鄭樵:《通志·七音略》

漢字注音史, 指古代至今為漢語等語言所用漢字記音的歷史, 目录, 宋朝以前, 元明清, 清末至今, 參考來源宋朝以前, 编辑古人曾采用直音, 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 漢末魏晉南北朝時, 相繼漸知反切, 分辨宮商角徵羽五音, 分別平上去入四聲, 佛教傳入後, 漢字切韻生於西域, 舊所傳十四字, 貫一切音, 稱為婆羅門書, 其後又得三十六字母, 音韻之道始備, 唐朝时期日本人创造的假名, 也可能是最早用于拼注汉字语音的注音符号之一, 元明清, 编辑明朝时期朝鲜人创造了谚文, 明代回回创造了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小经,. 漢字注音史指古代至今為漢語等語言所用漢字記音的歷史 目录 1 宋朝以前 2 元明清 3 清末至今 4 參考來源宋朝以前 编辑古人曾采用直音 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 漢末魏晉南北朝時 相繼漸知反切 分辨宮商角徵羽五音 分別平上去入四聲 1 佛教傳入後 漢字切韻生於西域 舊所傳十四字 貫一切音 稱為婆羅門書 其後又得三十六字母 音韻之道始備 2 唐朝时期日本人创造的假名 也可能是最早用于拼注汉字语音的注音符号之一 元明清 编辑明朝时期朝鲜人创造了谚文 明代回回创造了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小经 1605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早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1626年 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 早期的汉语拼音以南京官话为蓝本 以后又出现了以北京官话为蓝本的汉语拼音以及广东话等拼音 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采用北京官话作为蓝本 威妥瑪拼音的使用時間相當長 直到2010年台灣仍然廣泛使用 1892年 卢戆章仿拉丁字母造 中国切音新字 字母 并主张以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 这被认为是统一全国语音的首倡者 1900年王照受日本片假名启发 创制汉字笔画型拼音字母 官话合声字母 并主张以北京官話为官話的标准音 清末至今 编辑中國各地語言生活近代語言史 京 津 冀 晉 内蒙 辽 吉 黑 滬 苏 浙 徽 閩 贛 魯 豫 鄂 湘 粵 桂 瓊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方言電影史語言電影列表 1949年前 1950年 1978年 1979年 1999年 2000年 2004年 2005年 2009年 2010年 2014年 2015年 2019年 语言電影史 港產片 澳門電影 藏語電影 停產 滬語片 厦语片方言童謠 民歌按地域 京 津 冀 晋 内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徽 閩 贛 魯 豫 鄂 湘 粵 桂 瓊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nbsp 按語言 國語歌 吳語歌 粵語歌 陝西話歌 四川話歌 客語歌 閩南語歌 苗語歌 彝語歌 壯語歌 藏語歌 維語歌 蒙語歌 民族唱腔方 语言電視廣播史京 津 冀 晋 内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徽 閩 贛 魯 豫 鄂 湘 粵 桂 瓊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革命电视剧里中共领导人的方言各地讀音字典方言口述材料庫 乡音苑 2013 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 2020 各地字音速查 古音小鏡東方語言學 上海師大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WikiProject 中國傳統聲音詳見以下主條目 主條目 官話拼音歷史 南京官話 北京官話等 主条目 晉語拼音歷史 主条目 湘語拼音歷史 主条目 閩南語拉丁化歷史 主条目 粵語拼音歷史 主条目 吳語拼音歷史 主条目 贛語拼音歷史參考來源 编辑 柳翼謀 中國文化史 鄭樵 通志 七音略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漢字注音史 amp oldid 740499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