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楊祥發

楊祥發(英語:Shang Fa Yang,1932年11月10日-2007年2月12日),臺灣科學家,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楊祥發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2-11-10)1932年11月10日
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
逝世2007年2月12日(2007歲-02-12)(74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32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07年)

生平

楊祥發是國立臺灣大學農化學士(1956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化博士(1962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蔬菜學系教授、乙烯生物合成途徑發現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1996年8月1日)、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2007年2月12日,楊祥發因病逝世於美國加州戴维斯

研究

 
楊氏循環流程示意

乙烯是著名的植物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首先由楊祥發發現,一般稱為蛋氨酸循環或楊氏循環(Yang cycle)。其中合成乙烯的前體物質是蛋氨酸甲硫氨酸),首先轉化為S-腺苷蛋氨酸,并在ACC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1-氨基環丙烷-1-羧酸(ACC)及5'-甲硫腺苷。5-甲硫腺苷可以發生一系列的反應再轉化為蛋氨酸,構成循環。ACC則可以與氧氣反應,失去二氧化碳氰化氫及水,得到乙烯。生成ACC的一步是反應的限速步,目前很多抑制植物成熟的轉基因方法,都是通過抑制ACC合成酶的作用而完成的。

外部連結

楊祥發, 英語, shang, yang, 1932年11月10日, 2007年2月12日, 臺灣科學家, 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 1932, 1932年11月10日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逝世2007年2月12日, 2007歲, 74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国籍, 大日本帝国, 1932年, 1945年, 中華民國, 1945年, 2007年, 学历,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1962年,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碩士, 1958年,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 1956年, 加州大學戴維. 楊祥發 英語 Shang Fa Yang 1932年11月10日 2007年2月12日 臺灣科學家 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楊祥發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 1932 11 10 1932年11月10日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逝世2007年2月12日 2007歲 02 12 74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国籍 大日本帝国 1932年 1945年 中華民國 1945年 2007年 学历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1962年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碩士 1958年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 1956年 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生化系博士後研究 1962年 1963年 紐约大學醫學院藥理系博士後研究 1963年 1964年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生物系博士後研究 1964年 1965年 经历 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蔬菜學系教授 1966年 2007年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1995年 1996年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長 1996年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1996年8月 1999年6月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2年 2007年 美國古根漢基金會院士 1982年 2007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命科學組 1992年第19屆 生平 编辑楊祥發是國立臺灣大學農化學士 1956年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化博士 1962年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蔬菜學系教授 乙烯生物合成途徑發現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副院長 1996年8月1日 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 2007年2月12日 楊祥發因病逝世於美國加州戴维斯 研究 编辑 楊氏循環流程示意 乙烯是著名的植物激素 其生物合成途徑首先由楊祥發發現 一般稱為蛋氨酸循環或楊氏循環 Yang cycle 其中合成乙烯的前體物質是蛋氨酸 甲硫氨酸 首先轉化為S 腺苷蛋氨酸 并在ACC合成酶的作用下 生成1 氨基環丙烷 1 羧酸 ACC 及5 甲硫腺苷 5 甲硫腺苷可以發生一系列的反應再轉化為蛋氨酸 構成循環 ACC則可以與氧氣反應 失去二氧化碳 氰化氫及水 得到乙烯 生成ACC的一步是反應的限速步 目前很多抑制植物成熟的轉基因方法 都是通過抑制ACC合成酶的作用而完成的 外部連結 编辑中央研究院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楊祥發 amp oldid 759741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