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舊時又異寫作[1],是東亞傳統度量衡中的質量單位,起源於中國,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馬來半島等地。又稱司马斤。現時多為傳統市場慣用。

起源 编辑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馬主要掌管軍事,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於是「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扯上關係。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分,也稱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成語「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質量 编辑

不同時代、地區的斤實際質量有所變動,但與其他尺貫法單位的質量比例維持不變。一斤等於十六兩,一斤等於百分一,亦即十六或一百二十分之一晚清時開始英文通常寫成cattykan[2]

古代的斤 编辑

清朝之前 编辑

中国各地、各行业都有各自的斤、两重量标准,並不統一,故經常造成混亂。

清朝 编辑

清朝採用營造尺庫平兩。1斤約為596.816克,合16兩,即一兩約為37.301克。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制的《御製律呂正義》以及《御製數理精蘊》都定度量衡表,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推行劃一度量衡章程四十條》,形成營造尺、庫平兩的標準化。

現代的斤 编辑

如今斤分為根據國際單位製的“公斤”(1公斤等於1000克)和民間使用的“市斤”(或根據地區而稱為“<地區>+斤”,如在台灣使用的“台斤”,日本過去使用的“日本斤”),常簡稱“斤”,而市斤的重量根據地區和年代的不同而不同,比較常見的包括中國大陸、金门和马祖地区的500克,台灣和日本的600克,港澳以及東南亞的約605克。

現代的「斤」(市斤)按照各地使用習慣,與公制有如下換算:

中國大陆地区 编辑

1912年-1915年 编辑

北洋政府繼續沿用清朝營造尺庫平制的制度,即1斤約為596.816克。

1915年-1930年 编辑

1915年1月7日,北洋政府公佈《權度法》,規定除了原本的營造尺庫平制繼續沿用外,還額外並行萬國權度通制(即國際單位制)。

1930年-1959年 编辑

法定1斤等于600克,而16兩為1斤(即1兩等於37.5克)。

國民革命之後,取代北洋政府的國民政府市用制取代營造尺庫平制,營造尺庫平制走入歷史。

1929年2月制定、1930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民国度量衡法》第五条所规定:

“市用制長度以公尺三分之一為市尺(簡作尺),重量以公斤二分之一為市斤(簡作斤),容量以公升為市升(簡作升),一斤分為十六兩,一千五百尺定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為一畝,其餘均以十進。”

该法第六条规定:

“兩:等於斤十六分之一即十錢(0.0625斤)。 ”

这次度衡量改制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献大多采用公制与市用制并行,市制後方用括號括起對應的公制重量。

例如,1944年9月1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颁发的供给标准: “口粮(每人每天):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750克)”;1945年1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规定的供给标准:每人每天“油5钱(15.625克)”,其中的斤、两的定义都符合上述法规。

1959年至今 编辑

法定1斤等于500克,而10兩為1斤(即1兩等於50克)。而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即1斤為605克,而16兩為1斤)。

195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3]


台灣及金門、馬祖地區 编辑

中華民國台灣稱台斤,所謂的台斤,其實就是清朝時全國各地所使用的「斤」。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推行公制,但台人仍然沿襲自己的習慣,繼續使用舊有的度量衡。當中國大陸也不再使用清朝的舊制時,台灣使用的舊制度量衡,就自然而然成為所謂的「台制」了。 1台斤為600克,等於16台兩,1台兩等於37.5克。

中華民國金門馬祖地區未像台灣本岛经历日本統治,所以至今仍实行上述《度量衡法》之规定:1市斤為500 公克,等於16市兩,1 市兩為31.25 公克。[4]

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 编辑

据原香港法例,1884年第廿二條,一斤為113常衡(即3斤等如4)。現時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於一百分之一或者十六兩,即0.60478982 公斤[5]

同样,新加坡法律規定一斤為113常衡,等於十六兩,即0.6048 公斤[6]马来西亚因同是前英国殖民地,有相同的规定。

 
香港菜市場宣傳牌,标出公制单位、中国传统质量度衡量和英制单位的转换比例式,當中:
1 司馬斤 = 605 克

日本 编辑

日本,1斤等于600克,但几乎不用。例外情况是現時用在吐司切片前的大块面包日语食パン食パン)計價的斤,据日本面包公平交易协议会日语公正取引協議会日本パン公正取引協議会)的公正競争規約日语公正競争規約,一斤只需在340克以上,故510克即可称为1.5斤。[7]

越南 编辑

越南目前使用稱之為「cân ta」:1司馬斤cân ta) = 0.6046千克 = 604.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舊唐書·文宗紀》:「燒灰煎鹽,每石灰得鹽一十二觔一兩。」;《葛長庚·金丹賦》:藥材觔兩。○按前漢貨殖傳本作斤,从斤爲正。
  2. ^ 莫文暢. 唐字音英語. 20世紀初. 
  3. ^ 《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 [2015-01-12]. (原始内容于2010-12-06). 
  4. ^ 金門媳婦. 一斤16兩、半斤8兩. 金門縣金門日報社. 2004-09-03 [2022-07-12] (中文(臺灣)). 
  5. ^ 度量衡條例.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17-03-18]. (原始内容于2021-05-18). 
  6. ^ Weights and Measures Act (CHAPTER 349) Third Schedule. Singapore Statues. [2010-11-12]. (原始内容于2017-08-20). 
  7. ^ 日本パン公正取引協議会:包装食パンの斤表示の義務化. www.pan-koutorikyo.jp. [2018-08-17]. (原始内容于2020-11-01). 

参閱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 《法律停看聽》未敘明斤兩 未必構成詐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市斤制與台斤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条目介紹的是東亞傳統度量衡, 關於中國近代市制單位, 請見, 市制, 關於中文部首, 請見, 舊時又異寫作觔, 是東亞傳統度量衡中的質量單位, 起源於中國, 再傳到日本, 朝鮮半島, 越南, 馬來半島等地, 又稱司马, 現時多為傳統市場慣用, 目录, 起源, 質量, 古代的, 清朝之前, 清朝, 現代的, 中國大陆地区, 1912年, 1915年, 1915年, 1930年, 1930年, 1959年, 1959年至今, 台灣及金門, 馬祖地區, 香港,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日本, 越南, 参考文献, 参閱, . 此条目介紹的是東亞傳統度量衡 關於中國近代市制單位 請見 市制 關於中文部首 請見 斤部 斤 舊時又異寫作觔 1 是東亞傳統度量衡中的質量單位 起源於中國 再傳到日本 朝鮮半島 越南 馬來半島等地 又稱司马斤 現時多為傳統市場慣用 目录 1 起源 2 質量 3 古代的斤 3 1 清朝之前 3 2 清朝 4 現代的斤 4 1 中國大陆地区 4 1 1 1912年 1915年 4 1 2 1915年 1930年 4 1 3 1930年 1959年 4 1 4 1959年至今 4 2 台灣及金門 馬祖地區 4 3 香港 马来西亚 新加坡 4 4 日本 4 5 越南 5 参考文献 6 参閱 7 外部連結起源 编辑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 司马 司馬主要掌管軍事 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 於是 司馬 就和重量單位扯上關係 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 斤 两 钱 分 也稱为 司马斤 司马两 等 计量的工具叫做 司马秤 这一标准也叫 司马平制标识 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 成語 半斤八两 就是这么来的 質量 编辑不同時代 地區的斤實際質量有所變動 但與其他尺貫法單位的質量比例維持不變 一斤等於十六兩 一斤等於百分一擔 亦即十六兩或一百二十分之一石 晚清時開始英文通常寫成catty或kan 2 古代的斤 编辑更多信息 中國度量衡 清朝之前 编辑 中国各地 各行业都有各自的斤 两重量标准 並不統一 故經常造成混亂 清朝 编辑 清朝採用營造尺 庫平兩 1斤約為596 816克 合16兩 即一兩約為37 301克 清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制的 御製律呂正義 以及 御製數理精蘊 都定度量衡表 而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推行劃一度量衡章程四十條 形成營造尺 庫平兩的標準化 現代的斤 编辑如今斤分為根據國際單位製的 公斤 1公斤等於1000克 和民間使用的 市斤 或根據地區而稱為 lt 地區 gt 斤 如在台灣使用的 台斤 日本過去使用的 日本斤 常簡稱 斤 而市斤的重量根據地區和年代的不同而不同 比較常見的包括中國大陸 金门和马祖地区的500克 台灣和日本的600克 港澳以及東南亞的約605克 現代的 斤 市斤 按照各地使用習慣 與公制有如下換算 中國大陆地区 编辑 1912年 1915年 编辑 北洋政府繼續沿用清朝營造尺庫平制的制度 即1斤約為596 816克 1915年 1930年 编辑 1915年1月7日 北洋政府公佈 權度法 規定除了原本的營造尺庫平制繼續沿用外 還額外並行萬國權度通制 即國際單位制 1930年 1959年 编辑 法定1斤等于600克 而16兩為1斤 即1兩等於37 5克 國民革命之後 取代北洋政府的國民政府以市用制取代營造尺庫平制 營造尺庫平制走入歷史 1929年2月制定 1930年1月1日施行的 中华民国度量衡法 第五条所规定 市用制長度以公尺三分之一為市尺 簡作尺 重量以公斤二分之一為市斤 簡作斤 容量以公升為市升 簡作升 一斤分為十六兩 一千五百尺定為一里 六千平方尺定為一畝 其餘均以十進 该法第六条规定 兩 等於斤十六分之一即十錢 0 0625斤 这次度衡量改制后 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献大多采用公制与市用制并行 市制後方用括號括起對應的公制重量 例如 1944年9月1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颁发的供给标准 口粮 每人每天 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 750克 1945年1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规定的供给标准 每人每天 油5钱 15 625克 其中的斤 两的定义都符合上述法规 1959年至今 编辑 法定1斤等于500克 而10兩為1斤 即1兩等於50克 而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即1斤為605克 而16兩為1斤 195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 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 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 因为折算麻烦 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3 台灣及金門 馬祖地區 编辑 中華民國台灣稱台斤 所謂的台斤 其實就是清朝時全國各地所使用的 斤 1895年 台灣割讓給日本 日本人推行公制 但台人仍然沿襲自己的習慣 繼續使用舊有的度量衡 當中國大陸也不再使用清朝的舊制時 台灣使用的舊制度量衡 就自然而然成為所謂的 台制 了 1台斤為600克 等於16台兩 1台兩等於37 5克 中華民國金門 馬祖地區未像台灣本岛经历日本統治 所以至今仍实行上述 度量衡法 之规定 1市斤為500 公克 等於16市兩 1 市兩為31 25 公克 4 香港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编辑 据原香港法例 1884年第廿二條 一斤為11 3常衡磅 即3斤等如4磅 現時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於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兩 即0 60478982 公斤 5 同样 新加坡法律規定一斤為11 3常衡磅 等於十六兩 即0 6048 公斤 6 马来西亚因同是前英国殖民地 有相同的规定 nbsp 香港菜市場宣傳牌 标出公制单位 中国传统质量度衡量和英制单位的转换比例式 當中 1 司馬斤 605 克日本 编辑 在日本 1斤等于600克 但几乎不用 例外情况是現時用在吐司切片前的大块面包 日语 食パン 食パン 計價的斤 据日本面包公平交易协议会 日语 公正取引協議会 日本パン公正取引協議会 的公正競争規約 日语 公正競争規約 一斤只需在340克以上 故510克即可称为1 5斤 7 越南 编辑 越南目前使用斤稱之為 can ta 1司馬斤 can ta 0 6046千克 604 6 克 参考文献 编辑 舊唐書 文宗紀 燒灰煎鹽 每石灰得鹽一十二觔一兩 葛長庚 金丹賦 藥材觔兩 按前漢貨殖傳本作斤 从斤爲正 莫文暢 唐字音英語 20世紀初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 2015 0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06 金門媳婦 一斤16兩 半斤8兩 金門縣金門日報社 2004 09 03 2022 07 12 中文 臺灣 度量衡條例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17 03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8 Weights and Measures Act CHAPTER 349 Third Schedule Singapore Statues 2010 11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20 日本パン公正取引協議会 包装食パンの斤表示の義務化 www pan koutorikyo jp 2018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1 参閱 编辑質量單位 度量衡 中國度量衡 公斤 市斤外部連結 编辑 法律停看聽 未敘明斤兩 未必構成詐欺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市斤制與台斤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改用公制度量衡 台灣的度量衡 度量衡就在你身邊 下 台斤和市斤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斤 amp oldid 7886192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