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會學應用社會學教育學的一門分支,以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及人際互動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和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概論

教育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的知識體系有賴兩個不同的派別。一方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 教育的社会流动性理论(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
  • 社区对教育的影响(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 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发展至1950年代的全过程。在1970年代以后,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演進

規範性研究 證驗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
原文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年代 ~1950 1950~1970 1970~
名稱 傳統教育社會學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新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
主要特徵 哲理+應用,社會學知識原理的教育應用,教育學者為主,其特色為:
  1. 重視社會行動
  2. 應用取向
  3. 偏重哲學性。

認為教育有「社會化」和「選擇」兩種功能

認為教育社會學為社會學的分支,教育組織是其良好的研究領域,採驗證取向,強調社會學理科學驗證、分析,以建立理論目的,研究者以社會學者為主 解釋的、批判性的、質的研究取向,微觀的研究內容,代表理論如現象學符號互動論俗民方法論知識社會學批判理論
代表人物
  • 華德(L.F. Ward)、
  • 涂爾幹(E. Durkheim)、
  • 韋柏(M. Weber)、
  • 孟漢(K. Mannheim)、
  • 杜威(J. Dewey)等人
  • 布魯克福(Broolover)、
  • 葛樂士(N. Gross)、
  • 畢德威(C.E. Bidwell)、
  • 班克斯(O. Bank)等人

重要內容

  • 鉅觀分析:教育目的與功能、分類與成就、選擇、改革。
  • 微觀分析:班級、師生關係、學校、校園倫理與校園民主。

重要人物與影響

人物 影響
孔德(A. Comte)─社會學之父
  1. 社會演化三時期「神學→玄學→科學(實證)」
  2. 社會動學(社會變遷)vs.社會靜學(社會秩序與安定)
史密斯(Smith) 出版《教育社會學概論》,第一本標題為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
史賓賽(H. Spencer)─有機比擬論 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
涂爾幹(E. Durkheim)─社會連帶論
  1. 由社會觀點分析社會現象,認為共同信念與價值使社會凝固
  2. 提出「社會連帶」、「集體意識」概念
華德(L.F. Ward)─社會導進論 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
華勒(W. Waller)─教育社會學 認為學校為社會有機體,強調學校師生之間的衝突。
馬克思(K. Marx) 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
帕森士(T. Parsons)
韋伯(M. Weber)—科層體制理論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墨頓(R.K. Merton)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
杜威(J. Dewey) 著有《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將學校當作一種社會制度。

主要理論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

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 結構與功能
  • 整合
  • 穩定
  • 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代表人物

涂爾幹

  •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 提出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T. Parsons)

  • 將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並將互相作用的網絡稱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
  • 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模式的維持(pattern-maintenance),體系的統整(integration),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適應的作用(adaptation)。
  • 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社會化」與「選擇」

墨頓

  • 功能主義的集大成者,將原有的理論加以修正,使其更為完備。

衝突理論學派(conflict theory)

  • 對立與衝突
  • 變遷
  • 強制

代表人物

馬克思
柯林思
包爾思與金提思
  • 「社會再製論」- 教育的功能在於透過「符應原理」,使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現象重現,並以符應原理為合理的藉口。

布迪爾

  • 「文化再製」-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
  • 勞動的兒童常不具「內化的文化資本」,所以導致學習失敗。

華勒 艾波 威里思

  • 提出「文化創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觀點(別於文化再製)。
  • 重視勞工學生的「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

伯恩斯坦

  • 提出「霸權再製」。
  • 「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
  • 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語言影響認知表現,認知表現影響教育成就。

解釋理論學派(interpretive theory)

重要理論

  • 現象學:胡賽爾(E. Husserl)所創。
  • 符號互動論
  • 源始於米得(G. H. Mead)的自我中心學、柯來(Cooley)的「鏡中我」,以及湯姆士(Thomas)的「情境定義」。
  • 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
  • 俗民方法論
  • 創始者-葛分科(Garfinkel)
  • 主要概念有兩者:
    • 反省性:所有行動者都具有反省意識。
    • 指標性:語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需要互動才能溝通。
  • 知識社會學
  • 楊格(Young)-關注教育的內容,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與組織,乃是教育知識的階層化過程,學校教育過程則是教育知識的分配過程。
  • 博恩斯坦(Bernstein)不同階級的子女語言有異質性,影響教育可能性。

和諧vs衝突

和諧 衝突
主要特徵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對立與衝突

變遷
強制

代表人物 涂爾幹(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

帕森斯(T.Parsons)==>
默頓(Merton)

Marx的階級鬥爭論

Gumplowicz的種族鬥爭論
G. Simmel的形式社會學
當代衝突理論則以R. Dahrendorf與L. A. Coser

教育機會均等

  • 垂直公平 - 對差別特性者,給予差別的對待。
  • 現代中學
  • 補償教育
  • 教育優先區(重要)-目的使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源分配合理化。
  • 積極差別待遇
  • 教育選擇權-可以自選學校。
  • 教育卷-美國學者認為公立學校經營不佳,提出要自由競爭,提昇教學品質。

 教育均等的策略

立法精神

民國88年,通過教育基本法,不分貧賤,入學機會均等。

教育制度

  • 延長國教年限
  • 公平客觀的入學考試
  • 學校制度單軌化。

教育措施

  • 推行輔導工作,試探學生性向。
  • 發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零拒絕。
  • 推行多元文化。
  • 合理分配教育經費
  • 能力分班

教育與經濟

1960年代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觀念興起,蕭資(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資本論。

蕭資(Schultz,1963)的人力資本理論

  • 教育服務成本-直接成本,每年在教育企業的投入量,即是經濟學上的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
  • 機會成本-間接成本,估算學生因就學而失去的所得收入。

其他名詞

  • 涵化(acculturation)
  • 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途爾幹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接觸,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協和、平衡和規律。
  • 社會階層 - 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及權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級狀態。
  • 社會組織 - 組織即指具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其特點是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唯一性。
  •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 社會變遷影響教育,教育形成社會變遷,教育常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 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認為人們向同年紀、同輩分者學習。
  • 文化貧窮-認為學生學習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家庭文化不佳。
  •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 文化再生(Cultural reproduction英语Cultural reproduction

外部链接

  • 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920-2004(法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entre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會學是應用社會學及教育學的一門分支, 以宏觀層面, 中觀層面及人際互動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和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目录, 概論, 演進, 重要內容, 重要人物與影響, 主要理論, 和諧理論學派, consensus, theory, 代表人物, 衝突理論學派, conflict, theory, 代表人物, 解釋理論學派, interpretive, theory, 重要理論, 和諧vs衝突, 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均等的策略, 立法精神, 教育制度, 教育措施, 教育與經濟, 蕭資, schult. 教育社會學是應用社會學及教育學的一門分支 以宏觀層面 中觀層面及人際互動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和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目录 1 概論 2 演進 3 重要內容 4 重要人物與影響 5 主要理論 5 1 和諧理論學派 consensus theory 5 1 1 代表人物 5 2 衝突理論學派 conflict theory 5 2 1 代表人物 5 3 解釋理論學派 interpretive theory 5 3 1 重要理論 5 3 2 和諧vs衝突 6 教育機會均等 6 1 教育均等的策略 6 1 1 立法精神 6 1 2 教育制度 6 1 3 教育措施 7 教育與經濟 7 1 蕭資 Schultz 1963 的人力資本理論 8 其他名詞 9 外部链接概論 编辑教育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它的知識體系有賴兩個不同的派別 一方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 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 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教育的社会流动性理论 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 社区对教育的影响 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 发展至1950年代的全过程 在1970年代以后 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 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公平和社会公正 全球化以及学校教育的扩张 社会网络以及他们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准则的影响演進 编辑規範性研究 證驗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原文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年代 1950 1950 1970 1970 名稱 傳統教育社會學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新的 解釋的 教育社會學主要特徵 哲理 應用 社會學知識原理的教育應用 教育學者為主 其特色為 重視社會行動 應用取向 偏重哲學性 認為教育有 社會化 和 選擇 兩種功能 認為教育社會學為社會學的分支 教育組織是其良好的研究領域 採驗證取向 強調社會學理科學驗證 分析 以建立理論目的 研究者以社會學者為主 解釋的 批判性的 質的研究取向 微觀的研究內容 代表理論如現象學 符號互動論 俗民方法論 知識社會學 批判理論等代表人物 華德 L F Ward 涂爾幹 E Durkheim 韋柏 M Weber 孟漢 K Mannheim 杜威 J Dewey 等人 布魯克福 Broolover 葛樂士 N Gross 畢德威 C E Bidwell 班克斯 O Bank 等人 夏普 Sharp 格林 Green 等人重要內容 编辑鉅觀分析 教育目的與功能 分類與成就 選擇 改革 微觀分析 班級 師生關係 學校 校園倫理與校園民主 重要人物與影響 编辑人物 影響孔德 A Comte 社會學之父 社會演化三時期 神學 玄學 科學 實證 社會動學 社會變遷 vs 社會靜學 社會秩序與安定 史密斯 Smith 出版 教育社會學概論 第一本標題為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史賓賽 H Spencer 有機比擬論 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涂爾幹 E Durkheim 社會連帶論 由社會觀點分析社會現象 認為共同信念與價值使社會凝固 提出 社會連帶 集體意識 概念華德 L F Ward 社會導進論 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 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華勒 W Waller 教育社會學 認為學校為社會有機體 強調學校師生之間的衝突 馬克思 K Marx 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帕森士 T Parsons 韋伯 M Weber 科層體制理論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 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墨頓 R K Merton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杜威 J Dewey 著有 學校與社會 School and Society 認為教育即生活 學校即社會 將學校當作一種社會制度 主要理論 编辑和諧理論學派 consensus theory 编辑 又稱結構功能論 structural functionism 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代表人物 编辑 涂爾幹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提出社會連帶 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 T Parsons 將社會行為 social action 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 並將互相作用的網絡稱為社會體系 social system 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 也就是 角色 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 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 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 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 模式的維持 pattern maintenance 體系的統整 integration 目標的達成 goal attainment 適應的作用 adaptation 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 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 社會化 與 選擇 墨頓 功能主義的集大成者 將原有的理論加以修正 使其更為完備 衝突理論學派 conflict theory 编辑 對立與衝突 變遷 強制代表人物 编辑 馬克思 柯林思 包爾思與金提思 社會再製論 教育的功能在於透過 符應原理 使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現象重現 並以符應原理為合理的藉口 布迪爾 文化再製 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 勞動的兒童常不具 內化的文化資本 所以導致學習失敗 華勒 艾波 威里思 提出 文化創生 cultural production 的觀點 別於文化再製 重視勞工學生的 反學校文化 anti school cultures 研究 伯恩斯坦 提出 霸權再製 文化霸權 culture hegemony 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 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 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 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 語言影響認知表現 認知表現影響教育成就 解釋理論學派 interpretive theory 编辑 重要理論 编辑 現象學 胡賽爾 E Husserl 所創 符號互動論源始於米得 G H Mead 的自我中心學 柯來 Cooley 的 鏡中我 以及湯姆士 Thomas 的 情境定義 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 俗民方法論創始者 葛分科 Garfinkel 主要概念有兩者 反省性 所有行動者都具有反省意識 指標性 語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 需要互動才能溝通 知識社會學楊格 Young 關注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的選擇 確定與組織 乃是教育知識的階層化過程 學校教育過程則是教育知識的分配過程 博恩斯坦 Bernstein 不同階級的子女語言有異質性 影響教育可能性 和諧vs衝突 编辑 和諧 衝突主要特徵 結構與功能整合 穩定 共識 對立與衝突變遷 強制代表人物 涂爾幹 E Durkheim gt 社會分工論帕森斯 T Parsons gt 默頓 Merton Marx的階級鬥爭論Gumplowicz的種族鬥爭論 G Simmel的形式社會學 當代衝突理論則以R Dahrendorf與L A Coser教育機會均等 编辑垂直公平 對差別特性者 給予差別的對待 現代中學 補償教育 教育優先區 重要 目的使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資源分配合理化 積極差別待遇 教育選擇權 可以自選學校 教育卷 美國學者認為公立學校經營不佳 提出要自由競爭 提昇教學品質 教育均等的策略 编辑 立法精神 编辑 民國88年 通過教育基本法 不分貧賤 入學機會均等 教育制度 编辑 延長國教年限 公平客觀的入學考試 學校制度單軌化 教育措施 编辑 推行輔導工作 試探學生性向 發展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零拒絕 推行多元文化 合理分配教育經費 能力分班 教育與經濟 编辑1960年代人力資本 human capital 的觀念興起 蕭資 Schultz 1963 最先提出人力資本論 蕭資 Schultz 1963 的人力資本理論 编辑 教育服務成本 直接成本 每年在教育企業的投入量 即是經濟學上的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 機會成本 間接成本 估算學生因就學而失去的所得收入 其他名詞 编辑涵化 acculturation 社會連帶 social solidarity 途爾幹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接觸 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協和 平衡和規律 社會階層 一個社會體系中 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 因其不同的特權 聲望 影響力 及權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級狀態 社會組織 組織即指具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 其特點是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唯一性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社會變遷影響教育 教育形成社會變遷 教育常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同朔性文化 米得 Mead 認為人們向同年紀 同輩分者學習 文化貧窮 認為學生學習成就不佳的原因 是因為學生家庭文化不佳 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文化再生 Cultural reproduction 英语 Cultural reproduction 外部链接 编辑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1920 2004 法语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entre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教育社会学 amp oldid 6232265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