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戴均元

戴均元(1746年-1840年),修原可亭江西大庾(今大余)人,籍貫江南休寧隆阜(今安徽),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戴均元

《玉瀾堂十五老臣像》之戴均元像,·沈振麟繪


大清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籍貫 江南休寧隆阜(今安徽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修原,號可亭
出生 乾隆十一年(1746年)
江西大庾縣(今大余縣
逝世 道光二十年(1840年)
江西大庾縣(今大余縣
親屬 戴第元(兄)
戴心亨戴衢亨(侄)
戴詩亨(子)
出身
  •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舉人
  •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進士

生平

太僕寺少卿戴第元[1]之弟,湖北學政戴心亨[2]體仁閣大學士戴衢亨[3]之叔。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戊子科江西鄉試舉人[4]乾隆四十年(1775年)登乙未科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四川學政鴻臚寺光祿寺大理寺山東學政、刑部戶部吏部侍郎都御史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管理三庫大臣協辦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文淵閣大學士、實錄館總裁、太子太師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崩,戴均元與托津盧蔭溥撰寫遺詔,因有「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之語,大學士曹振鏞軍機擬遺詔犯了「重大錯誤」,道光帝嚴懲戴均元降四級留任,逐出軍機道光元年(1821年)與莊親王綿課、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寶華峪萬年吉地。道光七年(1827年)陵寢完工,孝穆成皇后入葬。翌年,地宮滲水一尺七寸,帝震怒,嚴譴在事諸臣,褫戴均元職,逮治罪,擬重闢,念其耄老,免罪釋歸。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於故居,享耆壽九十五歲[5]。與兄長戴第元,侄子戴心亨、戴衢亨等並稱“西江四戴”[6]

家庭

有子戴詩亨,官戶部郎中,侍養在籍,年近八十,依依膝下如嬰兒,人呼為小萊子[7]

註釋

  1.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第元 癸酉舉人,翰林院編修,官至太僕寺少卿。”
  2.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心亨 庚寅舉人,翰林院編修,湖北學政。”
  3.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衢亨 辛卯舉人,丙申召試中書,戊戌狀元,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4.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均元 戊子舉人,翰林院編修,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5.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341):“戴均元,字修原。乾隆四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迭典江南、湖北鄉試,督四川、安徽學政。嘉慶三年,由安徽任滿還京,兄子衢亨先已超授軍機大臣,故事,大臣親屬任科道者,對品迴避,均元例改六部員外郎,特命以鴻臚寺少卿候補。累擢工部侍郎。
    八年,偕侍郎貢楚克扎布察視張秋運河及衡家樓決口工程。歷戶部、吏部侍郎。十年,南河黃流奪運,高堰石工壞,特命馳視籌度。明年,詔以湖、河異漲,高堰堤工賴先築子堰,保衛無虞,清水暢注,河口積淤刷滌,已復三分入運、七分入黃舊制,為河事一大轉機,嘉均元盡心宣防,特復正、副總河舊制,授南河總督,以舊督徐端副之。在任三年,堵合黃河周家堡、郭家坊、王營減壩、陳家浦,及運河二堡、壯原墩,築高堰義字壩,拆修惠濟閘,以減壩合龍,加太子少保。病,乞解任,尋愈,因事降三品京堂,授左副都御史,督順天學政。未幾,遷倉場侍郎。十八年秋,河決睢州,出為東河總督。詔以均元曾任南河,許便宜調用工員,責速堵合。明年春,以吏部侍郎內召,途次擢左都御史。尋遷禮部尚書,調吏部。二十年,協辦大學士。逾年,授軍機大臣,充上書房總師傅。二十三年,拜文淵閣大學士,晉太子太保,管理刑部。二十四年,河決武陟馬營壩,自秋徂冬尚未啟工,奉命馳視,還報購料未集,詔嚴斥在事諸臣以示儆。
    二十五年七月,扈從熱河,甫駐蹕,帝不豫,鄉夕大漸。均元與大學士托津督內侍檢禦篋,得小金盒,啟鐍,宣示御書立宣宗為皇太子,奉嗣尊位,然後發喪。洎還京,因撰擬遺詔有「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之語,誤引御製詩注,樞臣皆被譴鐫級,均元與托津並罷直。道光二年,裕陵隆恩殿柱蠹朽,距修建甫二十年,承辦工員俱獲罪。均元以在事未久,從寬罷管部務,奪宮銜,責同賠修,工畢復之。漳水北徙,命均元馳視。次年,因漳水下流潰直隸元城紅花堤,塞之則元城北境水無所洩,不塞則山東館陶受其害,復命均元往視。議展寬舊有引河,俾積水穿堤入衛水,別就堤下新刷水溝挑成河道,分流洩入館陶境,築堤防溢。复偕巡撫程祖洛勘上游,議:「漳水自乾隆五十一年南徙合洹水後,衛水為所格阻,頻年沖決,由於合則為患。今漳水北徙,與洹水分流入衛,當因勢利導,各完堤防,使漳、洹不再合。」疏上,詔從之。四年,予告回籍,食全俸。
    先是建萬年吉地於寶華峪,均元相度選定。帝敦崇儉樸,命偕莊親王綿課、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面戒規制一從節減。迨七年,孝穆皇后梓宮奉安,帝親視,嘉其工程堅固,晉均元太子太師。及是,地宮有浸水,上震怒,嚴譴在事諸臣,褫均元職,逮京治罪,擬重闢,念其耄老,免罪釋歸。
    均元歷官五十馀年,叔侄繼為樞相,家門鼎盛。自在翰林,數司文柄,及躋卿貳,典順天鄉試一,典會試三。晚歲獲咎家居,世猶推為耆宿。二十年,卒,年九十有五。”
  6. ^ 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10):“大庾之戴,自文端公父太仆寺少卿第元,始以翰林起家。乾隆乙未,仆少弟可亭相國、子心亨同成進士,散館皆授編修。戊戌,文端繼之以大魁,除修撰。父子兄弟,並在詞垣,而主試督學之差,星軺交馳,絡繹道路,故其時階皆未崇,天下翕然稱西江四戴。”
  7. ^ 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10):“三代賢臣,享年最永者,以召公為第一,春秋則推蘧伯玉。本朝宰輔,頤耋引年,可亭相國其稱首矣。公年九十有五,公長子戶部郎中詩亨,侍養在籍,年將八十,依依膝下如嬰兒,人呼為小萊子。”

延伸阅读

[]

  《清史稿/卷34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咸豐大庾縣續志》
  •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 陳康祺,《郎潛紀聞》
西江四戴
戴第元 - 戴均元 - 戴心亨 - 戴衢亨
官衔
前任:
章煦
吏部漢尚書
嘉慶二十一年閏六月壬寅-嘉慶二十五年二月癸卯
(1816年8月17日-1820年3月30日)
繼任:
吳璥

戴均元, 1746年, 1840年, 字修原, 號可亭, 江西大庾, 今大余, 籍貫江南休寧隆阜, 今安徽, 清朝政治人物, 進士出身, 玉瀾堂十五老臣像, 之像, 沈振麟繪大清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籍貫, 江南休寧隆阜, 今安徽, 族裔, 漢族字號, 字修原, 號可亭出生, 乾隆十一年, 1746年, 江西大庾縣, 今大余縣, 逝世,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江西大庾縣, 今大余縣, 親屬, 戴第元, 戴心亨, 戴衢亨, 戴詩亨, 出身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舉人,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進士, 目录, 生平, 家庭, 註. 戴均元 1746年 1840年 字修原 號可亭 江西大庾 今大余 人 籍貫江南休寧隆阜 今安徽 清朝政治人物 進士出身 戴均元 玉瀾堂十五老臣像 之戴均元像 清 沈振麟繪大清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籍貫 江南休寧隆阜 今安徽 族裔 漢族字號 字修原 號可亭出生 乾隆十一年 1746年 江西大庾縣 今大余縣 逝世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江西大庾縣 今大余縣 親屬 戴第元 兄 戴心亨 戴衢亨 侄 戴詩亨 子 出身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舉人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進士 目录 1 生平 2 家庭 3 註釋 4 延伸阅读 5 參考文獻生平 编辑太僕寺少卿戴第元 1 之弟 湖北學政戴心亨 2 體仁閣大學士戴衢亨 3 之叔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 中戊子科江西鄉試舉人 4 乾隆四十年 1775年 登乙未科進士 點翰林院庶吉士 授編修 歷任四川學政 鴻臚寺 光祿寺 大理寺 山東學政 刑部 戶部 吏部侍郎 都御史 禮部尚書 吏部尚書 管理三庫大臣 協辦大學士 上書房總師傅 文淵閣大學士 實錄館總裁 太子太師 嘉慶二十三年 1818年 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嘉慶帝崩 戴均元與托津 盧蔭溥撰寫遺詔 因有 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 之語 大學士曹振鏞指軍機擬遺詔犯了 重大錯誤 道光帝嚴懲戴均元降四級留任 逐出軍機 道光元年 1821年 與莊親王綿課 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寶華峪萬年吉地 道光七年 1827年 陵寢完工 孝穆成皇后入葬 翌年 地宮滲水一尺七寸 帝震怒 嚴譴在事諸臣 褫戴均元職 逮京治罪 擬重闢 念其耄老 免罪釋歸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卒於故居 享耆壽九十五歲 5 與兄長戴第元 侄子戴心亨 戴衢亨等並稱 西江四戴 6 家庭 编辑有子戴詩亨 官戶部郎中 侍養在籍 年近八十 依依膝下如嬰兒 人呼為小萊子 7 註釋 编辑 清 余光璧 譚習篆 汪報閏等 大庾縣續志 卷1 戴第元 癸酉舉人 翰林院編修 官至太僕寺少卿 清 余光璧 譚習篆 汪報閏等 大庾縣續志 卷1 戴心亨 庚寅舉人 翰林院編修 湖北學政 清 余光璧 譚習篆 汪報閏等 大庾縣續志 卷1 戴衢亨 辛卯舉人 丙申召試中書 戊戌狀元 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清 余光璧 譚習篆 汪報閏等 大庾縣續志 卷1 戴均元 戊子舉人 翰林院編修 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民國 趙爾巽等 清史稿 卷341 戴均元 字修原 乾隆四十年進士 選庶吉士 授編修 遷御史 迭典江南 湖北鄉試 督四川 安徽學政 嘉慶三年 由安徽任滿還京 兄子衢亨先已超授軍機大臣 故事 大臣親屬任科道者 對品迴避 均元例改六部員外郎 特命以鴻臚寺少卿候補 累擢工部侍郎 八年 偕侍郎貢楚克扎布察視張秋運河及衡家樓決口工程 歷戶部 吏部侍郎 十年 南河黃流奪運 高堰石工壞 特命馳視籌度 明年 詔以湖 河異漲 高堰堤工賴先築子堰 保衛無虞 清水暢注 河口積淤刷滌 已復三分入運 七分入黃舊制 為河事一大轉機 嘉均元盡心宣防 特復正 副總河舊制 授南河總督 以舊督徐端副之 在任三年 堵合黃河周家堡 郭家坊 王營減壩 陳家浦 及運河二堡 壯原墩 築高堰義字壩 拆修惠濟閘 以減壩合龍 加太子少保 病 乞解任 尋愈 因事降三品京堂 授左副都御史 督順天學政 未幾 遷倉場侍郎 十八年秋 河決睢州 出為東河總督 詔以均元曾任南河 許便宜調用工員 責速堵合 明年春 以吏部侍郎內召 途次擢左都御史 尋遷禮部尚書 調吏部 二十年 協辦大學士 逾年 授軍機大臣 充上書房總師傅 二十三年 拜文淵閣大學士 晉太子太保 管理刑部 二十四年 河決武陟馬營壩 自秋徂冬尚未啟工 奉命馳視 還報購料未集 詔嚴斥在事諸臣以示儆 二十五年七月 扈從熱河 甫駐蹕 帝不豫 鄉夕大漸 均元與大學士托津督內侍檢禦篋 得小金盒 啟鐍 宣示御書立宣宗為皇太子 奉嗣尊位 然後發喪 洎還京 因撰擬遺詔有 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 之語 誤引御製詩注 樞臣皆被譴鐫級 均元與托津並罷直 道光二年 裕陵隆恩殿柱蠹朽 距修建甫二十年 承辦工員俱獲罪 均元以在事未久 從寬罷管部務 奪宮銜 責同賠修 工畢復之 漳水北徙 命均元馳視 次年 因漳水下流潰直隸元城紅花堤 塞之則元城北境水無所洩 不塞則山東館陶受其害 復命均元往視 議展寬舊有引河 俾積水穿堤入衛水 別就堤下新刷水溝挑成河道 分流洩入館陶境 築堤防溢 复偕巡撫程祖洛勘上游 議 漳水自乾隆五十一年南徙合洹水後 衛水為所格阻 頻年沖決 由於合則為患 今漳水北徙 與洹水分流入衛 當因勢利導 各完堤防 使漳 洹不再合 疏上 詔從之 四年 予告回籍 食全俸 先是建萬年吉地於寶華峪 均元相度選定 帝敦崇儉樸 命偕莊親王綿課 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 面戒規制一從節減 迨七年 孝穆皇后梓宮奉安 帝親視 嘉其工程堅固 晉均元太子太師 及是 地宮有浸水 上震怒 嚴譴在事諸臣 褫均元職 逮京治罪 擬重闢 念其耄老 免罪釋歸 均元歷官五十馀年 叔侄繼為樞相 家門鼎盛 自在翰林 數司文柄 及躋卿貳 典順天鄉試一 典會試三 晚歲獲咎家居 世猶推為耆宿 二十年 卒 年九十有五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二筆 卷10 大庾之戴 自文端公父太仆寺少卿第元 始以翰林起家 乾隆乙未 仆少弟可亭相國 子心亨同成進士 散館皆授編修 戊戌 文端繼之以大魁 除修撰 父子兄弟 並在詞垣 而主試督學之差 星軺交馳 絡繹道路 故其時階皆未崇 天下翕然稱西江四戴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二筆 卷10 三代賢臣 享年最永者 以召公為第一 春秋則推蘧伯玉 本朝宰輔 頤耋引年 可亭相國其稱首矣 公年九十有五 公長子戶部郎中詩亨 侍養在籍 年將八十 依依膝下如嬰兒 人呼為小萊子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清史稿 卷341 出自趙爾巽 清史稿 參考文獻 编辑余光璧 譚習篆 汪報閏等 咸豐大庾縣續志 趙爾巽等 清史稿 中華書局點校本 陳康祺 郎潛紀聞 西江四戴戴第元 戴均元 戴心亨 戴衢亨官衔前任 章煦 吏部漢尚書嘉慶二十一年閏六月壬寅 嘉慶二十五年二月癸卯 1816年8月17日 1820年3月30日 繼任 吳璥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戴均元 amp oldid 745995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