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归藏

歸藏是《周官》記載太卜所掌的三種筮法(三易)之一,三易唯《周易》傳行於世。《隋書·經籍志》載《歸藏》十三卷,晉太尉參軍薛貞注,其書至南宋散佚,僅存〈初經〉、〈齊母經〉、〈本蓍〉三篇,這三篇後亦亡佚。清人馬國翰從古籍記載中,蒐羅佚文,輯出《歸藏》一卷。

周易》為周之《易》,以乾卦為首,以變者爲占,占九、六之爻。據說,夏之《易》曰《連山》,以艮卦爲首,商之《易》曰《歸藏》,以坤卦為首。《連山》、《歸藏》皆以不變爲占,占七、八之爻。不過二易並亡,不知此說確實與否[1][2]

1993年3月于湖北省江陵市荆州镇(現荆州市郢城镇)王家台15號秦墓,出土了800餘枚的易類秦簡,與馬國翰《歸藏》輯本內容相符,整理者名為《歸藏》。

概述 编辑

據《周官》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連山、歸藏、周易,皆由八經卦兩兩重叠成六十四别卦[3]。不過,此三易之法,唯《周易》傳行於世,其餘二易亡失不傳。

鄭玄所釋:「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又謂歸藏為殷之《易》。桓譚《新論》曰:「《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煩而殷《易》簡」。王應麟玉海》謂:皇甫謐記云:「《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故以坤為首。」

又《禮記.禮運》:「孔子曰: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我得坤乾焉。」鄭玄注孔子所觀為「殷陰陽之書,存者有《歸藏》。」,故普遍認為《歸藏》以坤卦為首。

關於《歸藏》的由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歷代考究 编辑

在《汉书·艺文志》沒有紀錄,後人以此推測《归藏》在漢朝時可能部份已遺失。

魏晉時期,荀勗所編“晉《中經簿》”(中經“新簿”)則有〈归藏〉,主要記載卜筮相關的文辭”[6]。唐魏徵等撰《隋书·经籍志[7]收錄有〈歸藏十三卷〉(晉太尉參軍薛貞注)。目錄摘要也提到:

“昔宓羲氏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蓋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及乎三代,實為三易: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文王作卦辭,謂之周易。周公又作爻辭,孔子為彖、象、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而子夏為之傳。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之。……

……歸藏,漢初已亡,案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貫於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

孔穎達《左傳襄公九年正義》謂世傳之歸藏,非殷人易法,稱「《歸藏》偽妄之書,非殷易也」。

明朝杨慎以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见桓谭《新论》,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

清人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其见于传注所引者。”[8]

有專家以為晋代汲冢中出土的《易繇阴阳卦》,經過荀勗等人整理,就是今日所稱之《归藏》。[9]但《易繇阴阳卦》一書在宋朝已佚,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三代文》有张衡《灵宪》辑文,并注云:“当是《归藏》之文”,马国翰之《玉函山房辑佚书》亦有部份輯文。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稱為「王家台秦簡歸藏」,重啟研究《歸藏》的熱潮。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10]

也有人認為晋代前《归藏》易之文从未面世,晋以降历代《归藏》的版本均出自汲冢书《易繇阴阳卦》,而《易繇阴阳卦》的祖本则是孔子所见之《坤乾》,晋代荀勖将之命名为《归藏》,王家台秦简《易占》是以卦占为主体的《归藏》摘抄本[11]。朱渊清谓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其成书約在战国时代[12]

部份內容及衍生 编辑

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收錄〈歸藏〉一卷。其中引用明末清初的學者徐善,描述《歸藏》為:

“《歸藏》卦序:坤、震、坎、艮、兌、離、巽、乾,蓋震下一陽生於純坤,之後進坎而中,進艮而上,乃交於中五而得兌之二陽,然一陰猶在上也。至離而中陽進上,至巽而初陽進中,於是純乾體成,此陽氣漸長之序也。反而推之,巽下一陰生於純乾,之後進離而中,進兌而上,乃交於中五而得艮之二陰,然一陽猶在上也。至坎而中陰進上,至震而初陰進中,於是純坤體成,此陰氣漸長而陽氣歸藏之序也。‘歸藏’之名義殆本諸此,其數則自下而上者,始八終二,由於陽氣之生自無而有,其理為‘知來之逆’也。自下而上者,始二終八,由於陽氣之歸,自有而無,其理為‘數往者順’也。聖人命《歸藏》之名,蓋告人以反本復始之道焉。” ——徐善《四易》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春秋左傳》:「穆姜薨於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杜預注:「《周禮》大卜掌三易,然則雜用《連山》、《歸藏》、《周易》。二易皆以七八為占,故言遇艮之八。」孔穎達疏:「《周易》之爻,唯有九六,此筮乃言遇艮之八,二易皆以七八為占,故此筮遇八,謂艮之第二爻不變者是八也。揲蓍求爻,繋辭有法,其揲所得有七八九六說者,謂七爲少陽,八為少隂,其爻不變也;九為老陽,六為老隂,其爻皆變也。《周易》以變為占,占九六之爻,傳之諸筮皆是占變爻也,其《連山》、《歸藏》以不變為占,占七八之爻,二易並亡,不知實然以否」
  2. ^ 王應麟《玉海》謂:皇甫謐記云:「《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爲首,艮爲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以十三月爲正,人統,艮漸正月,故以艮爲首。……《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故以坤為首。」
  3. ^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4. ^ 《周禮》鄭玄注引杜子春:“連山,宓戲;歸藏,黃帝。”
  5. ^ 鄭玄《易贊》、《易論》說“夏曰連山”。賈公彥《周禮疏》:“蓋子者之意,宓戲黃帝造其名,夏殷因其名以作易”。
  6. ^ 晉《中經簿》始有之,阮孝緒《七録》云:“《歸藏》雜卜筮之書雜事。”
  7. ^ 《隋書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
  8. ^ 《经义考》卷三
  9. ^ 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389-392页
  10. ^ 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11. ^ 任俊华; 梁敢雄. 《归藏》、《坤乾》源流考——兼论秦简《归藏》两种摘抄本的由来与命名. 《周易研究》. 2002-08-17, 25 (6) [2023-03-17]. (原始内容于2023-03-17) (中文(简体)). 
  12. ^ 朱渊清.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周易研究》. 2002-08-17, 25 (6) [2023-03-17]. (原始内容于2023-03-17) (中文(简体)). 

外部連結 编辑

归藏, 歸藏是, 周官, 記載太卜所掌的三種筮法, 三易, 之一, 三易唯, 周易, 傳行於世, 隋書, 經籍志, 歸藏, 十三卷, 晉太尉參軍薛貞注, 其書至南宋散佚, 僅存, 初經, 齊母經, 本蓍, 三篇, 這三篇後亦亡佚, 清人馬國翰從古籍記載中, 蒐羅佚文, 輯出, 歸藏, 一卷, 周易, 為周之, 以乾卦為首, 以變者爲占, 占九, 六之爻, 據說, 夏之, 連山, 以艮卦爲首, 商之, 歸藏, 以坤卦為首, 連山, 歸藏, 皆以不變爲占, 占七, 八之爻, 不過二易並亡, 不知此說確實與否, 1993. 歸藏是 周官 記載太卜所掌的三種筮法 三易 之一 三易唯 周易 傳行於世 隋書 經籍志 載 歸藏 十三卷 晉太尉參軍薛貞注 其書至南宋散佚 僅存 初經 齊母經 本蓍 三篇 這三篇後亦亡佚 清人馬國翰從古籍記載中 蒐羅佚文 輯出 歸藏 一卷 周易 為周之 易 以乾卦為首 以變者爲占 占九 六之爻 據說 夏之 易 曰 連山 以艮卦爲首 商之 易 曰 歸藏 以坤卦為首 連山 歸藏 皆以不變爲占 占七 八之爻 不過二易並亡 不知此說確實與否 1 2 1993年3月于湖北省江陵市荆州镇 現荆州市郢城镇 王家台15號秦墓 出土了800餘枚的易類秦簡 與馬國翰 歸藏 輯本內容相符 整理者名為 歸藏 目录 1 概述 2 歷代考究 3 部份內容及衍生 4 參考來源 5 外部連結概述 编辑據 周官 記載 太卜掌三易之法 連山 歸藏 周易 皆由八經卦兩兩重叠成六十四别卦 3 不過 此三易之法 唯 周易 傳行於世 其餘二易亡失不傳 據鄭玄所釋 歸藏者 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 又謂歸藏為殷之 易 桓譚 新論 曰 連山 八萬言 歸藏 四千三百言 夏 易 煩而殷 易 簡 王應麟 玉海 謂 皇甫謐記云 歸藏易 以純坤為首 坤為地 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 殷以十二月為正 地統 故以坤為首 又 禮記 禮運 孔子曰 吾欲觀殷道 是故之宋 而不足徵也 我得坤乾焉 鄭玄注孔子所觀為 殷陰陽之書 存者有 歸藏 故普遍認為 歸藏 以坤卦為首 關於 歸藏 的由來 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杜子春以 歸藏 為黃帝之易 4 賈公彥曰 黃帝造其名 殷因其名以作易 5 又孔穎達據 世譜 等羣書 認為 歸藏 起於黃帝 以黃帝號歸藏氏 論衡 以古者烈山氏之王得 河圖 殷人因之曰歸藏 歷代考究 编辑在 汉书 艺文志 沒有紀錄 後人以此推測 归藏 在漢朝時可能部份已遺失 在魏晉時期 荀勗所編 晉 中經簿 中經 新簿 則有 归藏 主要記載卜筮相關的文辭 6 唐魏徵等撰 隋书 经籍志 7 收錄有 歸藏十三卷 晉太尉參軍薛貞注 目錄摘要也提到 昔宓羲氏始畫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蓋因而重之 為六十四卦 及乎三代 實為三易 夏曰連山 殷曰歸藏 周文王作卦辭 謂之周易 周公又作爻辭 孔子為彖 象 繫辭 文言 序卦 說卦 雜卦 而子夏為之傳 及秦焚書 周易獨以卜筮得存 唯失說卦三篇 後河內女子得之 歸藏 漢初已亡 案晉 中經 有之 唯載卜筮 不似聖人之旨 以本卦尚存 故取貫於周易之首 以備殷易之缺 孔穎達 左傳襄公九年正義 謂世傳之歸藏 非殷人易法 稱 歸藏 偽妄之書 非殷易也 明朝杨慎以為汉代时 归藏 未失 连山 藏于兰台 归藏 藏于太卜 见桓谭 新论 则后汉时 连山 归藏 犹存 未可以 艺文志 不列其目而疑之 清人朱彝尊云 归藏 隋时尚存 至宋犹有 初经 齐母 本蓍 三篇 其见于传注所引者 8 有專家以為晋代汲冢中出土的 易繇阴阳卦 經過荀勗等人整理 就是今日所稱之 归藏 9 但 易繇阴阳卦 一書在宋朝已佚 清代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上古三代文 有张衡 灵宪 辑文 并注云 当是 归藏 之文 马国翰之 玉函山房辑佚书 亦有部份輯文 1993年3月 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了 歸藏 稱為 王家台秦簡歸藏 重啟研究 歸藏 的熱潮 有人认为 秦简 易占 不仅是 归藏 更准确一点 应当是 归藏 易中的 郑母经 10 也有人認為晋代前 归藏 易之文从未面世 晋以降历代 归藏 的版本均出自汲冢书 易繇阴阳卦 而 易繇阴阳卦 的祖本则是孔子所见之 坤乾 晋代荀勖将之命名为 归藏 王家台秦简 易占 是以卦占为主体的 归藏 摘抄本 11 朱渊清谓王家台 归藏 内容多出 穆天子传 其成书約在战国时代 12 部份內容及衍生 编辑馬國翰輯 玉函山房輯佚書 收錄 歸藏 一卷 其中引用明末清初的學者徐善 描述 歸藏 為 歸藏 卦序 坤 震 坎 艮 兌 離 巽 乾 蓋震下一陽生於純坤 之後進坎而中 進艮而上 乃交於中五而得兌之二陽 然一陰猶在上也 至離而中陽進上 至巽而初陽進中 於是純乾體成 此陽氣漸長之序也 反而推之 巽下一陰生於純乾 之後進離而中 進兌而上 乃交於中五而得艮之二陰 然一陽猶在上也 至坎而中陰進上 至震而初陰進中 於是純坤體成 此陰氣漸長而陽氣歸藏之序也 歸藏 之名義殆本諸此 其數則自下而上者 始八終二 由於陽氣之生自無而有 其理為 知來之逆 也 自下而上者 始二終八 由於陽氣之歸 自有而無 其理為 數往者順 也 聖人命 歸藏 之名 蓋告人以反本復始之道焉 徐善 四易 參考來源 编辑 春秋左傳 穆姜薨於東宮 始往而筮之 遇艮之八 杜預注 周禮 大卜掌三易 然則雜用 連山 歸藏 周易 二易皆以七八為占 故言遇艮之八 孔穎達疏 周易 之爻 唯有九六 此筮乃言遇艮之八 二易皆以七八為占 故此筮遇八 謂艮之第二爻不變者是八也 揲蓍求爻 繋辭有法 其揲所得有七八九六說者 謂七爲少陽 八為少隂 其爻不變也 九為老陽 六為老隂 其爻皆變也 周易 以變為占 占九六之爻 傳之諸筮皆是占變爻也 其 連山 歸藏 以不變為占 占七八之爻 二易並亡 不知實然以否 王應麟 玉海 謂 皇甫謐記云 連山易 其卦以純艮爲首 艮爲山 山上山下 是名 連山 雲氣出內於山 夏以十三月爲正 人統 艮漸正月 故以艮爲首 歸藏易 以純坤為首 坤為地 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 殷以十二月為正 地統 故以坤為首 周禮 春官 大卜 掌三易之法 一曰連山 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 其別皆六十有四 周禮 鄭玄注引杜子春 連山 宓戲 歸藏 黃帝 鄭玄 易贊 易論 說 夏曰連山 賈公彥 周禮疏 蓋子者之意 宓戲 黃帝造其名 夏殷因其名以作易 晉 中經簿 始有之 阮孝緒 七録 云 歸藏 雜卜筮之書雜事 隋書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 经义考 卷三 郭沫若 青铜时代 周易 之制作时代 第389 392页 廖名春 王家台秦简 归藏 管窥 任俊华 梁敢雄 归藏 坤乾 源流考 兼论秦简 归藏 两种摘抄本的由来与命名 周易研究 2002 08 17 25 6 2023 03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3 17 中文 简体 引文格式1维护 日期与年 link 朱渊清 王家台 归藏 与 穆天子传 周易研究 2002 08 17 25 6 2023 03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3 17 中文 简体 引文格式1维护 日期与年 link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歸藏 连山 归藏 名称由来考 歸藏 平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欽定四庫全書收錄馬國翰輯 玉函山房輯佚書 歸藏一卷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归藏 amp oldid 784037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