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張光直

張光直(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3日),生於北京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

張光直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1年4月15日
 中華民國北平市
逝世2001年1月3日(2001歲-01-03)(69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
国籍 中華民國
配偶李卉
亲属張我軍(父)

生平

父親張我軍台灣新文學健將、哥哥張光正於青少年時就到蘇區參加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弟弟張光誠和他一起從中國大陸回台,後來都去美國。

他和父母返台後,就讀台北市建國中學,在左派校長陳文彬和國文教師羅鐵鷹的影響下,接受了左派思想,並培養了文學的興趣。張光直在白色恐怖四六事件中被捕,被關押一年多,通過父亲的黨政關係才得釋放。

張光直留學美國,於哈佛大學師從戈登·藍道夫·威利,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張光直於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任教長達16年,1977年回到母校哈佛人類學系任教,曾任該系系主任一職。

他在1994年應李遠哲邀請回台灣,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1996年健康因素辭職,到美國休養,2001年因帕金森氏症美國麻塞諸塞州去世[1]

为纪念张光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将图书室命名为“張光直紀念圖書室”。[2]

學術成就

張氏學術主要成就有二:

  1. 在聚落考古學(settlement archaeology)有卓著的貢獻。
  2. 將當代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理論以及方法應用在中國考古學與臺灣考古學,並促成兩者與當代考古學發展的接軌。

其代表作《古代中國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曾修訂多次,其中最後一版提出中國文化的多元起源論,迄今仍然是中國考古學最主要的指導理論。

著作

  • Rethinking Archaeology (1967)
  • Settlement Archaeology (1968)
  •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ISBN 978-0-913516-06-5 (1969)
  •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1976)
  •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1977)
  • Fong, Wen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n exhibition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0. ISBN 0870992260.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Chang has essay in)
  •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1983) 《美術、神話與祭祀》
  •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02)
  • 《Souvenirs de la patate douce : une adolescence taiwanaise》 (2005)
  • 《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 (1973)
  • 《張我軍詩文集》 (1975)
  •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1977)
  • 《中國青銅時代》 (1983)
  • 《考古學專題六講》 (1988)
  • 《九洲學刊選編(一)》 (1988)
  •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1990)
  • 《美術.神話與祭祀》 (1992)
  • 《考古人類學隨筆》 (1995年),ISBN 978-957-08-1442-2
  •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1995)
  • 《蕃薯人的故事》 (1998),ISBN 978-957-08-1757-7
  • 《古代中國考古學》 (2002)
  • 《商文明》(Shang Civilization)(2002)
  • 《張光直文學作品集 :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2005)

受獎榮譽

  • 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3]

人物評價

余英时:「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4]

註釋

  1. ^ 張光直先生-生平紀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1 [2015-06-26]. (原始内容于2019-12-28) (中文(臺灣)). 
  2.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圖書室簡介. www.nmp.gov.tw. [2022-12-05]. 
  3. ^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1-06-06
  4. ^ .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參考文獻

  • Ferrie, Helke, 1995, "A Conversation with K.C. Chang," Current Anthropology, 36(2): 307-325.
  • Keightley, David N., 2001, "Kwang-Chih Chang (1931–2001),"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0(2): 619-621.

外部連結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Biographical Memoi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張光直, 1931年4月15日, 2001年1月3日, 生於北京, 考古學家, 人類學家, 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 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1931年4月15日, 中華民國北平市逝世2001年1月3日, 2001歲, 69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国籍, 中華民國配偶李卉亲属張我軍, 学历,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哲學博士, 1960年,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系畢業, 1954年, 经历, 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1974年第10屆, 1974年, 200. 張光直 1931年4月15日 2001年1月3日 生於北京 考古學家 人類學家 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 張光直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1931年4月15日 中華民國北平市逝世2001年1月3日 2001歲 01 03 69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国籍 中華民國配偶李卉亲属張我軍 父 学历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哲學博士 1960年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系畢業 1954年 经历 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1974年第10屆 1974年 2001年1月3日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1994年8月3日 1996年8月1日 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1994年 1996年4月30日 目录 1 生平 2 學術成就 3 著作 4 受獎榮譽 5 人物評價 6 註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父親張我軍為台灣新文學健將 哥哥張光正於青少年時就到蘇區參加革命 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弟弟張光誠和他一起從中國大陸回台 後來都去美國 他和父母返台後 就讀台北市建國中學 在左派校長陳文彬和國文教師羅鐵鷹的影響下 接受了左派思想 並培養了文學的興趣 張光直在白色恐怖四六事件中被捕 被關押一年多 通過父亲的黨政關係才得釋放 張光直留學美國 於哈佛大學師從戈登 藍道夫 威利 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 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張光直於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任教長達16年 1977年回到母校哈佛人類學系任教 曾任該系系主任一職 他在1994年應李遠哲邀請回台灣 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1996年健康因素辭職 到美國休養 2001年因帕金森氏症在美國麻塞諸塞州去世 1 为纪念张光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将图书室命名为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 2 學術成就 编辑張氏學術主要成就有二 在聚落考古學 settlement archaeology 有卓著的貢獻 將當代文化人類學及考古學的理論以及方法應用在中國考古學與臺灣考古學 並促成兩者與當代考古學發展的接軌 其代表作 古代中國考古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曾修訂多次 其中最後一版提出中國文化的多元起源論 迄今仍然是中國考古學最主要的指導理論 著作 编辑 本表是動態列表 可能永遠無法完結 歡迎您參考可靠來源來查漏補缺 Rethinking Archaeology 1967 Settlement Archaeology 1968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ISBN 978 0 913516 06 5 1969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1976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1977 Fong Wen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n exhibition from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0 ISBN 0870992260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Chang has essay in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1983 美術 神話與祭祀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02 Souvenirs de la patate douce une adolescence taiwanaise 2005 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 1973 張我軍詩文集 1975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1977 中國青銅時代 1983 考古學專題六講 1988 九洲學刊選編 一 1988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1990 美術 神話與祭祀 1992 考古人類學隨筆 1995年 ISBN 978 957 08 1442 2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1995 蕃薯人的故事 1998 ISBN 978 957 08 1757 7 古代中國考古學 2002 商文明 Shang Civilization 2002 張光直文學作品集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2005 受獎榮譽 编辑亞洲研究協會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3 人物評價 编辑余英时 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4 註釋 编辑 張光直先生 生平紀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1 2015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28 中文 臺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圖書室簡介 www nmp gov tw 2022 12 05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1 06 06 悼张光直 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2014 06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06 參考文獻 编辑Ferrie Helke 1995 A Conversation with K C Chang Current Anthropology 36 2 307 325 Keightley David N 2001 Kwang Chih Chang 1931 2001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0 2 619 621 外部連結 编辑Short Biography with a link to K C Chang s complete bibliography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Biographical Memoi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張光直 amp oldid 7579352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