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张静愚

張靜愚(1895年—1984年6月27日)原名張保,字精一,山東省高唐縣魚邱湖南街人,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系畢業後,返國初任广州中國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旋调黄埔军校,任校长英文秘书,東征戰役擔任校軍教导团第二团党代表,歷任廣東航空局業務處處長、航空局局長、校軍教導團黨代表、國民革命軍航空處處長、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署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國文總教官、空軍官校[2]第一任校長、訓總監部政治訓練處處長、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主任秘書、河南省建設廳廳長、行政院參議、財政部全國税務署署長、財政部川康禁煙督察處處長、財政部參事、經濟部政務次長、經濟部顧問、立法院立法委員[3],臺灣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政府職務。

張靜愚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5年
 大清山東省高唐縣
逝世1984年6月27日(1984歲—06—27)(89歲)
臺灣
籍贯山東高唐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早年經歷 编辑

祖父張玉珍是當時高唐縣較開明的士紳,為人寬厚,德高望重,祖母勤儉持家,支撐家業,撫育三個孩子。10歲失怙,賴母仲太夫人教養成人,幼入基督格致學堂學習。

1903年,張靜愚入高唐縣立高等小學堂讀書。1910年(16歲)考入山東省立濟南農業學堂(今山東農業大學),嗣赴北京,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

一次大戰時,張靜愚在清華學堂應招赴歐,1920年負笈歐洲考入英國利物浦工學院機械工程科(今利物浦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科就讀就讀,以優異成績成為首批機械工程系華人畢業生。其間加入中國國民黨旅歐總支部,1922年被孫中山委派為中國國民黨利物浦支部負責人。

 
1928年9月23日航空處長張靜愚先生與中西女塾高材生陳秀德女士結婚儷影

1924年,結業回國,追隨孫中山,經邵元沖推薦旋調黃埔軍校,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1924年6月黃埔軍校成立,先擔任教授部(主任王柏齡)英文秘書,是黃埔軍校第1期最早聘任的文官之一,後參與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的英文秘書,隨侍校長等高級官員,蘇聯顧問團斡旋與涉外聯絡事務。

1924年8、9月間接到校長蔣中正手令,命張靜愚會同大元帥府一位副官長,乘江固砲船,攔截從香港開至廣州之挪威船,在白鵝潭巡視時,果見一艘挪威船,經一番登船與船長交涉,並查扣私運軍火捷克式長短槍五、六千枝及大批槍彈,這批軍械也是黃埔軍校取得之第一批軍械,並運用於日後東征使用。

1924年12月27日,被任命為由學生編成的教導團第二團黃埔軍校教導第2團(團長王柏齡)黨代表。1925年2月隨黨軍參加第一次東征(擔任黨代表),3月參加棉湖戰役。隨軍返回廣州後,任廣東石井兵工廠黨代表。1925年7月,任廣東航空局業務處處長。

1926年3月,任廣州國民政府航空局局長。1926年7月北伐誓師,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黨代表,並兼任海軍處黨代表,繼又代理航空處處長。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處長黃秉衡)黨代表。1927年10月,繼任航空處處長,奉命派飛機隊討伐唐生智部。

192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北伐軍航空隊司令,主持將徐州之飛機第1隊、第2隊組成航空大隊,以蔣逵為參謀長,參與魯南之役。1928年9月23日,與陳秀德女士結婚(廣東中山人),同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立航空隊,任隊長,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開設航空班肇始,航空出身的厲汝燕任副隊長,同時被後人視為國民政府辦理航空開端。1928年11月,航空處改設置為軍政部航空署(署長熊斌兼),任副署長,主持管理署內業務,分設軍務、航政、機械、管理、教育、文書、醫務等科。

1929年4月,熊斌辭職,張靜愚繼任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代署長,同時兼任中國航空公司理事。1929年6月10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航空隊改為航空班,為首任班主任,開啟航空教育收歸中央化,其間出任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首任校長。1929年6月22日,任軍政部參事,仍兼航空班主任。1929年7月2日,改任為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委員,航空班主任由黃秉衡繼任。1929年8月10日,免軍政部參事職,9月1日免中國航空公司理事職。

1930年2月1日,張靜愚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文總教官,主持並指導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文各語種教學與教材編纂。1931年4月29日,黃埔本校校史開始編纂,張靜愚被蔣介石任命為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長(陳宇編著:華文出版社2014年5月《黃埔軍校年譜長編》第429頁記載。),組織人力編纂校史,任編纂委員會常務委員,該委員會辦公室設置于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主樓三樓。

1932年1月20日,繼周佛海任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政治訓練處處長,為當時國民革命軍軍隊政治訓練工作最高主管。1932年6月1日,訓練總監部政治訓練處改組為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仍任處長。其間應劉峙邀請,出任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主任秘書。

1932年7月10日,張靜愚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委員兼省政府建設廳廳長,參與並主持完成開封、鄭州等城市電訊及水利工程,榮獲“大禹勳章”。繼而完成豫南公路網路、洛潼公路等,利於軍事與交通,貢獻較大。

中年經歷 编辑

1935年12月,河南省政府改組,仍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委員,兼任省政府建設廳廳長。1936年7月,獲頒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勳章,當時軍職中將師長以上高階軍官才具授予資格,因此,他是獲得該項殊榮的少數幾名文官之一。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2月,張靜愚免河南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職。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財政部派駐川康兩省禁煙督察處處長。1939年9月,任四川省政府肅清私存煙土督辦公署(督辦王纘緒,會辦賀國光)第二處處長。

1940年12月10日,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稅務署署長(劉紹唐主編: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4月1日印行《民國人物小傳》第八輯第275頁記載、陳宇編著:華文出版社2014年5月《黃埔軍校年譜長編》第429頁記載。),其間與尹任先、胡宣明等合力創辦基督教聖光學校,致力培養英語教育人才。後奉派入重慶復興關中央訓練團受訓。

1945年5月20日,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10月,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參與制憲工作。1948年當選為行憲後國民政府第一屆立法院立法委員


張靜愚為基督徒,与尹任先先生、胡宣明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4]等氏合力於重慶创办基督教圣光学校[5]

 
民國十年~十一年攝於英國利物浦
 
張委員兼建設廳長靜愚肖像
 
張靜愚先生於北伐途中航空司令部內留影

1949年,張靜愚到臺灣。1950年春,任經濟部政務次長。1953年春,會同中外熱心教育人士,在桃園縣中壢市籌備中原理工學院,培養工程人才。1954年6月,免政務次長職,旋任經濟部顧問,臺灣鋁業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國民黨生產事業黨部第三支部主任委員。

晚年經歷 编辑

1955年,張靜愚與賈嘉美牧師(Rev. James Graham)、鈕永建院長、郭克悌先生、陳維屏牧師、瞿荊洲總經理及桃園中壢地方士紳吳鴻森先生、前縣長徐崇德先生等成立中原理工學院(今日的中原大學) 1956年,主持中原理工學院招生開學,擴展為理、工、商三個學院。1956年,任中原理工學院董事長。

1956年9月,兼任東海大學董事長。後與韓時俊先生等成立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分會。1962年,組織“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並任首屆理事長。1966年,襄助張其昀所辦的中華學術院,設立基督教研究所。1967年,調任臺灣機械公司董事長。1971年退休,受聘任行政院顧問,曾先後七次代表臺灣出席日內瓦聯合國國際勞工大會。1980年,中原理工學院升格為中原大學,仍任董事長。

張靜愚畢生主張工業救國,熱心辦實業、興教育。他性格謙和,做事認真負責,有魄力,有經營管理才能。他思念家鄉,盼望兩岸統一。1984年3月,因中風入住三軍總醫院。1984年6月27日,因病在臺北逝世。張靜愚、陳秀德夫婦一生儉樸,癡心教育事業,每到一處都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影響積極辦學,先後在重慶、蘇州、臺灣等地辦學多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

後代子孫 编辑

後嗣致力法學理工,享譽國際造福鄉里。張靜愚和陳秀德夫婦(廣東中山人),共養育子女7人。長子張志華,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留學加拿大,主修都市計畫,學成後任職加拿大政府,後因心臟病於1972年辭世。次子張新時留居內地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生態生物學領域著名科學家。三子張衛中,為電腦資訊管理專家。四子張光正,兩度出任中原大學校長,現任中原大學董事長。長女張建君,加拿大生化碩士,曾任職美國衛生總署研究員。二女張培士,從事特殊教育多年,嘉惠殘障無數。三女張惠平,從事防癌研究,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教授,為國際知名學者。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參考:參考上海大学图书馆 出版日期 著者
    • 河南建設述要 ; 上 ; 張靜愚講述
    •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年 [1935-1941] 张静愚
    • 河南建設述要 ; 下 ; 張靜愚講述
    •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年 [1935-1941] 张静愚
  2. ^ 參考:空軍官校
  3. ^ 參考:第一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名單隠匿参考文獻區 [民國三十七年]
  4. ^ 參考: 1915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獲醫學博士, 回國後繼任內政部公共衛生部門技術專家;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武勝康健中心主任;1928年11月任鐵道部環境衛生專家;1929年11月任鐵路衛生署主任兼衛生部下屬中央衛生委員會成員,衛生部和勞工商業部聯合組織的勞工衛生委員會會員,考試院的醫療委員會會員;1934年以後任立法院委員 -->。 ---- (上海聖約翰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人物誌)
  5. ^ 參考:圣光学校校于重庆市。郊20公里的山洞镇

 

张静愚, 張靜愚, 1895年, 1984年6月27日, 原名張保, 字精一, 山東省高唐縣魚邱湖南街人, 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系畢業後, 返國初任广州中國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 旋调黄埔军校, 任校长英文秘书, 東征戰役擔任校軍教导团第二团党代表, 歷任廣東航空局業務處處長, 航空局局長, 校軍教導團黨代表, 國民革命軍航空處處長, 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署長,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國文總教官, 空軍官校, 第一任校長, 訓總監部政治訓練處處長, 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主任秘書, 河南省建設廳廳長, 行政院參議, 財. 張靜愚 1895年 1984年6月27日 原名張保 字精一 山東省高唐縣魚邱湖南街人 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系畢業後 返國初任广州中國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 旋调黄埔军校 任校长英文秘书 東征戰役擔任校軍教导团第二团党代表 歷任廣東航空局業務處處長 航空局局長 校軍教導團黨代表 國民革命軍航空處處長 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署長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國文總教官 空軍官校 2 第一任校長 訓總監部政治訓練處處長 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主任秘書 河南省建設廳廳長 行政院參議 財政部全國税務署署長 財政部川康禁煙督察處處長 財政部參事 經濟部政務次長 經濟部顧問 立法院立法委員 3 臺灣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政府職務 張靜愚个人资料性别男出生1895年 大清山東省高唐縣逝世1984年6月27日 1984歲 06 27 89歲 臺灣籍贯山東高唐国籍 中華民國政党 中國國民黨学历 1903年入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 1910年考入省立济南农业学堂 欧战时在清华学校应招赴欧 战止公费续留英国 英國利物浦工學院机械工程科畢業经历 1924年结业回国 先任广州中國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 旋调黄埔军校 任校长英文秘书 此间 曾以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二团党代表的身份参与东征戰役 1925年 任广东航空局业务处长 以后改组为航空司令部 以张静愚为司令 以后的航空署 航空委员会 一直到现在台湾的空军总司令部 1925年3月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7月 张静愚为党代表 1926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长 后改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处长兼海军处国民党代表 1926年7月 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 司令部 张静愚仍任党代表出任航空副处长 1927年1月由广东航空处党代表张静愚代理处长 1928年南京政府航空署署副处长张静愚随任国民政府北伐军航空队司令 参与北伐 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署中将署长 相当于空军总司令 北伐后 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外语教官 1932年 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总政治训练处长 不久 改任河南省建设厅长 1 1940年任國民政府财政部全国税务署署长 1946年出任中華民國制憲国大代表 1948年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员 1950年隨國府去台 任经济部次长 台灣鋁業公司和机械公司董事长等职 1953年创办了中原理工学院 后升格为中原大学 1957年擔任東海大學董事長 1962年 组织 基督教护教反共联合会 并任首届理事长 1971年退休 目录 1 早年經歷 2 中年經歷 3 晚年經歷 4 後代子孫 5 參考文獻早年經歷 编辑祖父張玉珍是當時高唐縣較開明的士紳 為人寬厚 德高望重 祖母勤儉持家 支撐家業 撫育三個孩子 10歲失怙 賴母仲太夫人教養成人 幼入基督格致學堂學習 1903年 張靜愚入高唐縣立高等小學堂讀書 1910年 16歲 考入山東省立濟南農業學堂 今山東農業大學 嗣赴北京 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 一次大戰時 張靜愚在清華學堂應招赴歐 1920年負笈歐洲考入英國利物浦工學院機械工程科 今利物浦大學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科就讀就讀 以優異成績成為首批機械工程系華人畢業生 其間加入中國國民黨旅歐總支部 1922年被孫中山委派為中國國民黨利物浦支部負責人 nbsp 1928年9月23日航空處長張靜愚先生與中西女塾高材生陳秀德女士結婚儷影1924年 結業回國 追隨孫中山 經邵元沖推薦旋調黃埔軍校 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 1924年6月黃埔軍校成立 先擔任教授部 主任王柏齡 英文秘書 是黃埔軍校第1期最早聘任的文官之一 後參與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的英文秘書 隨侍校長等高級官員 蘇聯顧問團斡旋與涉外聯絡事務 1924年8 9月間接到校長蔣中正手令 命張靜愚會同大元帥府一位副官長 乘江固砲船 攔截從香港開至廣州之挪威船 在白鵝潭巡視時 果見一艘挪威船 經一番登船與船長交涉 並查扣私運軍火捷克式長短槍五 六千枝及大批槍彈 這批軍械也是黃埔軍校取得之第一批軍械 並運用於日後東征使用 1924年12月27日 被任命為由學生編成的教導團第二團黃埔軍校教導第2團 團長王柏齡 黨代表 1925年2月隨黨軍參加第一次東征 擔任黨代表 3月參加棉湖戰役 隨軍返回廣州後 任廣東石井兵工廠黨代表 1925年7月 任廣東航空局業務處處長 1926年3月 任廣州國民政府航空局局長 1926年7月北伐誓師 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黨代表 並兼任海軍處黨代表 繼又代理航空處處長 1927年4月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 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 處長黃秉衡 黨代表 1927年10月 繼任航空處處長 奉命派飛機隊討伐唐生智部 1928年1月 任國民革命軍北伐軍航空隊司令 主持將徐州之飛機第1隊 第2隊組成航空大隊 以蔣逵為參謀長 參與魯南之役 1928年9月23日 與陳秀德女士結婚 廣東中山人 同時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立航空隊 任隊長 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開設航空班肇始 航空出身的厲汝燕任副隊長 同時被後人視為國民政府辦理航空開端 1928年11月 航空處改設置為軍政部航空署 署長熊斌兼 任副署長 主持管理署內業務 分設軍務 航政 機械 管理 教育 文書 醫務等科 1929年4月 熊斌辭職 張靜愚繼任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代署長 同時兼任中國航空公司理事 1929年6月10日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航空隊改為航空班 為首任班主任 開啟航空教育收歸中央化 其間出任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首任校長 1929年6月22日 任軍政部參事 仍兼航空班主任 1929年7月2日 改任為河南省政府 主席劉峙 委員 航空班主任由黃秉衡繼任 1929年8月10日 免軍政部參事職 9月1日免中國航空公司理事職 1930年2月1日 張靜愚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文總教官 主持並指導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文各語種教學與教材編纂 1931年4月29日 黃埔本校校史開始編纂 張靜愚被蔣介石任命為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長 陳宇編著 華文出版社2014年5月 黃埔軍校年譜長編 第429頁記載 組織人力編纂校史 任編纂委員會常務委員 該委員會辦公室設置于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主樓三樓 1932年1月20日 繼周佛海任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政治訓練處處長 為當時國民革命軍軍隊政治訓練工作最高主管 1932年6月1日 訓練總監部政治訓練處改組為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 仍任處長 其間應劉峙邀請 出任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主任秘書 1932年7月10日 張靜愚任河南省政府 主席劉峙 委員兼省政府建設廳廳長 參與並主持完成開封 鄭州等城市電訊及水利工程 榮獲 大禹勳章 繼而完成豫南公路網路 洛潼公路等 利於軍事與交通 貢獻較大 中年經歷 编辑1935年12月 河南省政府改組 仍任河南省政府 主席商震 委員 兼任省政府建設廳廳長 1936年7月 獲頒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勳章 當時軍職中將師長以上高階軍官才具授予資格 因此 他是獲得該項殊榮的少數幾名文官之一 抗日戰爭爆發後 1938年2月 張靜愚免河南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職 1938年4月 任國民政府財政部派駐川康兩省禁煙督察處處長 1939年9月 任四川省政府肅清私存煙土督辦公署 督辦王纘緒 會辦賀國光 第二處處長 1940年12月10日 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稅務署署長 劉紹唐主編 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4月1日印行 民國人物小傳 第八輯第275頁記載 陳宇編著 華文出版社2014年5月 黃埔軍校年譜長編 第429頁記載 其間與尹任先 胡宣明等合力創辦基督教聖光學校 致力培養英語教育人才 後奉派入重慶復興關中央訓練團受訓 1945年5月20日 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10月 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參與制憲工作 1948年當選為行憲後國民政府第一屆立法院立法委員 張靜愚為基督徒 与尹任先先生 胡宣明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等氏合力於重慶创办基督教圣光学校 5 nbsp 民國十年 十一年攝於英國利物浦 nbsp 張委員兼建設廳長靜愚肖像 nbsp 張靜愚先生於北伐途中航空司令部內留影1949年 張靜愚到臺灣 1950年春 任經濟部政務次長 1953年春 會同中外熱心教育人士 在桃園縣中壢市籌備中原理工學院 培養工程人才 1954年6月 免政務次長職 旋任經濟部顧問 臺灣鋁業公司董事長 兼任中國國民黨生產事業黨部第三支部主任委員 晚年經歷 编辑1955年 張靜愚與賈嘉美牧師 Rev James Graham 鈕永建院長 郭克悌先生 陳維屏牧師 瞿荊洲總經理及桃園中壢地方士紳吳鴻森先生 前縣長徐崇德先生等成立中原理工學院 今日的中原大學 1956年 主持中原理工學院招生開學 擴展為理 工 商三個學院 1956年 任中原理工學院董事長 1956年9月 兼任東海大學董事長 後與韓時俊先生等成立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分會 1962年 組織 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 並任首屆理事長 1966年 襄助張其昀所辦的中華學術院 設立基督教研究所 1967年 調任臺灣機械公司董事長 1971年退休 受聘任行政院顧問 曾先後七次代表臺灣出席日內瓦聯合國國際勞工大會 1980年 中原理工學院升格為中原大學 仍任董事長 張靜愚畢生主張工業救國 熱心辦實業 興教育 他性格謙和 做事認真負責 有魄力 有經營管理才能 他思念家鄉 盼望兩岸統一 1984年3月 因中風入住三軍總醫院 1984年6月27日 因病在臺北逝世 張靜愚 陳秀德夫婦一生儉樸 癡心教育事業 每到一處都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影響積極辦學 先後在重慶 蘇州 臺灣等地辦學多處 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 後代子孫 编辑後嗣致力法學理工 享譽國際造福鄉里 張靜愚和陳秀德夫婦 廣東中山人 共養育子女7人 長子張志華 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 留學加拿大 主修都市計畫 學成後任職加拿大政府 後因心臟病於1972年辭世 次子張新時留居內地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是生態生物學領域著名科學家 三子張衛中 為電腦資訊管理專家 四子張光正 兩度出任中原大學校長 現任中原大學董事長 長女張建君 加拿大生化碩士 曾任職美國衛生總署研究員 二女張培士 從事特殊教育多年 嘉惠殘障無數 三女張惠平 從事防癌研究 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教授 為國際知名學者 參考文獻 编辑 參考 參考上海大学图书馆 出版日期 著者 河南建設述要 上 張靜愚講述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年 1935 1941 张静愚 河南建設述要 下 張靜愚講述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年 1935 1941 张静愚 參考 空軍官校 參考 第一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名單隠匿参考文獻區 民國三十七年 參考 1915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獲醫學博士 回國後繼任內政部公共衛生部門技術專家 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武勝康健中心主任 1928年11月任鐵道部環境衛生專家 1929年11月任鐵路衛生署主任兼衛生部下屬中央衛生委員會成員 衛生部和勞工商業部聯合組織的勞工衛生委員會會員 考試院的醫療委員會會員 1934年以後任立法院委員 gt 上海聖約翰大學 gt 上海聖約翰大學人物誌 參考 圣光学校校于重庆市 郊20公里的山洞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张静愚 amp oldid 781737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