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威廉·吉布森

威廉·福特·吉布森(英語:William Ford Gibson,1948年3月17日)是美国裔加拿大推想小说家、散文家,公认为科幻分支艺术形式赛博朋克的创始人。吉布森1970年代开始写作,早期作品多属黑色小说英语noir fiction,背景设于近未来,探讨技术控制论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结合低端生活高新科技”的影响[1],早在1990年代互联网普及前便绘出信息时代前景。[2]吉布森自创新词“信息空间”,意为“互相连通的普及数字技术”,在短篇小说《整垮铬萝米英语Burning Chrome》(1982年)首度应用,随后写入长篇小说处女作、名篇《神经漫游者》(1984年),自此广为人知。吉布森的上述早期作品在1980年代被认为是对科幻文学的“革新”。吉布森随后续写《神经漫游者》,于1986年写下《零伯爵英语Count Zero》,于1987年写下《重启蒙娜丽莎英语Mona Lisa Overdrive[3]。三部书统称为《蔓生三部曲英语Sprawl trilogy》,以反乌托邦为主题。吉布森此后与布鲁斯·斯特林合作,1990年合著的长篇小说《差分机》是蒸汽朋克艺术形式代表作。吉布森1990年代创作《桥梁三部曲英语Bridge trilogy》系列小说,探究近未来城市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后工业社会、以及晚期资本主义英语late capitalism等主题。自世纪之交,九·一一事件之后,吉布森写下了一系列愈发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即《模式识别》(2003年)、《幽灵山村英语Spook Country》(2007年)、《零历史英语Zero History》(2010年)三部作品,均设定于略同于当代的世界。这些作品是吉布森的首批主流畅销书。吉布森最新的两部长篇小说,《边缘世界》(2014年)和《机构英语Agency (novel)》(2020年),重新开始直白地引入技术主题和典型的科幻主题。1999年,英国《卫报》称吉布森“可能是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称其为赛博朋克的“黑暗先知”。[4]纵观吉布森的写作生涯,共著有短篇小说二十篇;并著有十部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其中一部与他人合作;为数部主要出版物供稿;并经常与演员、制片人、音乐家合作。他的作品被认为影响广泛,及于学术、设计、电影、文学、音乐、网络文化及技术等多个领域。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2008年3月17日,吉布森在巴黎宣傳《幽灵山村英语Spook Country》法國版
出生William Ford Gibson
(1948-03-17) 1948年3月17日74歲)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康威
職業小說家
國籍 美國
 加拿大
創作時期1977年-至今
體裁推想小說科幻
文學運動數碼龐克蒸汽龐克、後數碼龐克
代表作神經喚術士》(1984年)
獎項星雲獎雨果獎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迪特瑪獎英语Ditmar Award星雲獎極光獎英语Aurora Awards
官方網站
williamgibsonbooks.com

早年生活

 
1984年,七十岁生日派对上的威廉·巴勒斯。巴勒斯在垮掉的一代作家中对青春期时的吉布森影响最为重大

童年,流离,青少年

吉布森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临海城市康威,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父母生长的故乡,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小镇弗吉尼亚州威斯维尔度过。[5][6]吉布森小时候,家里因为他父亲在大型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经常搬家。[7]吉布森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就读派恩斯小学(Pines Elementary School)。学校老师不鼓励吉布森读书,他父母对此感到不悦。[8]吉布森年幼时,[a]上小学一年多,[8]父亲出差时在餐馆噎死。[5]母亲无法把这一噩耗告诉吉布森,让他人转达了他父亲的死讯。[9]汤姆·迈达克斯英语Tom Maddox评论道:吉布森“生长在一个和J·G·巴拉德的梦境一样令人不安的、光怪陆离的美国”。[10]

失去能给艺术家带来一些奇特的长处。我尊敬的艺术家不少都经历过痛心的生离死别。

——2007年8月19日威廉·吉布森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采访[9]

父亲去世几天后,吉布森和母亲搬回了威斯维尔。[6][11]吉布森后来把威斯维尔形容为“一个现代性虽然算是来到,但深受怀疑的地方”,并认为他与科幻文学的联系,他的“原生文学文化”,就是从忽然被放逐的感受中起源的。[11][5]吉布森十二岁时,“一心只想当科幻小说家”。[12]他就读热衷篮球的乔治·威斯高中(George Wythe High School),荒废了几年,大把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听唱片、读书。[8]十三岁那年,吉布森瞒着母亲买了一本垮掉的一代文选,从而接触到了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的作品;巴勒斯对吉布森的影响尤其深远,使他对科幻文学大为改观。[13][14]青少年时期的吉布森性格笨拙腼腆。他生长在他认为“大有问题”[12]的单一文化环境中,自觉地远离宗教,读科幻小说、巴勒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作为生活上的寄托。[11][15]吉布森学习成绩不好,他母亲不满意,威胁他要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结果他母亲惊讶地发现吉布森很乐意。[8]当时吉布森的母亲“长期焦虑,患有抑郁症”,自从丧夫之后就一直待在威斯维尔,付不起送吉布森去他想去的加州南部的费用,把他送到了图森的南亚利桑那州男子学校(Southern Arizona School for Boys)。[5][6][11]他愤恨私立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结构,但后来回忆时,却感激这段生活逼迫他社交。[8]吉布森在SAT考试中,写作部分得了148分(满分150分),但数学部分只得了5分(满分150分),他的老师都不满意。[8]

逃役,放逐,反文化

 
2007年,温哥华幽灵山村英语Spook Country》读者见面会上的吉布森。自从1985年受《温哥华杂志》之托,写下要求以温哥华为背景的《冬季市场英语The Winter Market》之后,吉布森一直极力避免设定他客居的这座城市为他作品的背景,直到写下《幽灵山村》这部作品,才打破循规[16]

吉布森年仅十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8]吉布森从此离校,没有毕业,很长时间孑然一身,去了加州和欧洲旅行,融入到反文化之中。[6][11][15]1967年,他“逃避因越南战争实行的兵役英语Draft dodger#Vietnam War”,前往加拿大定居。[5][11]当时,在兵役聆讯上,他对面试官坦白道,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把每一种精神药物都尝试一遍。[17]吉布森评论他自己的行为,说他“不算真的逃了兵役,反正他们也没征我”;[5]聆讯结束后,他回家买了张去多伦多的公交车票,一两周后就上路了。[11]在2000年拍摄的,给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英语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中,吉布森说他的动机与其说是良心拒服兵役,不如说更多的是想“跟嬉皮士小妞睡觉”和使劲抽大麻[11]他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这个话题阐述了一番:

我开始当作家的时候,标榜自己逃役,这不应该。我脑子里有点模糊的想法,想逃兵役,就来了加拿大,可我从来就没被征召,所以压根没必要做这个决定。我也不知道,如果真被征召,我会怎么办。我当时也没个主心骨。要是他们把我征了,我估计就哭一场,然后跟他们去了。当然,我肯定不会喜欢服役的。

——2008年6月10日威廉·吉布森在io9英语io9上的采访[18]

“流浪”了几个星期之后,吉布森被多伦多首家head shop英语head shop(贩卖吸毒用具的商店)聘为管理员。[19]吉布森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深陷于抑郁症、自杀和硬毒品之中的美国逃役流亡者群体。[11]1967年爱之夏,他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介绍多伦多約威老嬉皮士次文化的新闻片中出镜,[20]片酬“五百元”,相当于二十个星期的租金,被他充作旅费。[21]除了在华盛顿特区待过“被骚乱撕裂的短短一阵”之外,吉布森在1960年代后几年都待在多伦多;这段时间他邂逅了温哥华人黛博拉·简·汤普森[22],后来和她一起去了欧洲旅行。[5]吉布森回忆到,他们专门去法西斯当政、汇率划算的欧洲国家,包括1970年在希腊的某群岛上以及伊斯坦布尔待过一段时间,[23]因为他们“但凡是用的钱有一点儿像硬通货的地方都去不起”。[24]1972年,两人结婚,定居在温哥华,吉布森照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家人靠他妻子当教师的薪水生活。1970年代,吉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救世军旧货店里搜罗低价工艺品,再高价卖给专门经销商过活。[23]他发觉在大学保持好成绩可以拿不菲的奖学金,这比工作挣钱容易得多,[14]便就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1977年取得了“一个没什么用的英语学士学位”。[5][25]研习英语文学使吉布森接触了大量他原本不会读的虚构文学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给他提供了科幻文化中接触不到的想法,包括对后现代主义的意识。[26]吉布森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上了科幻文学课,教师是苏珊·伍德英语Susan Wood (science fiction)。结课时,他受到鼓励,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7]

早期作品与赛博朋克的演化

吉布森考虑进修硕士并以“作为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t (epithet)文学的硬科幻”为论题。[14]他随后在毕业前一年停止了写作,并据一位批评家称,收集了一些朋克唱片。[27]这段时间他从事了几份不同的工作,包括在母校的一堂电影史课上助教三年。[7]1980年或1981年,吉布森在温哥华一场他看得不耐烦的科幻展英语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上,遇见了同一讨论小组的成员,与他志趣相投的朋克音乐家、作家约翰·雪利英语John Shelly[28]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一生挚交。雪利说服吉布森,让他出售他的短篇小说,开始认真写作。[27][28][27][28]

1977年,我初为人父,极度缺乏对“事业”这类东西的热情,我开始重拾我十二岁时对科幻文学的兴趣。与此同时,纽约和伦敦传来了奇怪的声音。我认为朋克是社会侧面一颗十年前埋下、引线烧得缓慢的炸弹的爆炸,我认为这预示着什么。就这样,我开始写作了。

——威廉·吉布森《1948以来》[5]

吉布森通过雪利与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刘易斯·夏纳英语Lewis Shiner取得了联系。他们读了吉布森的作品,发觉这是(斯特林语)“突破性的作品”,需要他们“放下成见,留意一下这温哥华哥们;这可是前进的方向。”[11][29]1981年秋天,吉布森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的科幻展上遇见了斯特林,对着四个人朗读了史上第一篇赛博朋克短篇小说《整垮铬萝米英语Burning Chrome》;他后来说,斯特林“全明白了”。[11]1982年十月,吉布森前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参加ArmadilloCon英语ArmadilloCon科幻展,和雪利、斯特林和夏纳在同一个名叫“镜影之后:一览朋克科幻”(Behind the Mirrorshades: A Look at Punk SF)的讨论小组,夏纳注意到这时“一个运动的概念成形了”。[29]在讨论了一星期摇滚、MTV、日本、时尚、毒品、政治这些话题之后,吉布森离开这群讨论小组的骨干回到温哥华,半开玩笑地称“一个新的轴心形成了”。[29]斯特林、夏纳、雪利、吉布森和鲁迪·拉克后来一同成为了赛博朋克这一激进文学运动的核心。[30]

文学生涯

早期短篇小说

吉布森的早期作品,大多数是设定于近未来,探讨控制论和数字空间对人类影响的短篇小说。他所用的高科技贫民窟、录播的或广播的刺激物(后来发展成在《神经漫游者》中极为着重描写的“模拟-刺激”(Sim-Stig)组合)、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些主题,在他出版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中就已经出现;这篇小说刊载于科幻杂志《出土》 (Unearthed)1977年夏季刊。[14]吉布森对”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一主题的执着被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布鲁斯·斯特林形容为“布鲁斯打出的一套结合高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经典组合拳。”[31][32]1981年开始,[31]吉布森的短篇小说始见于《Omni英语Omni (magazine)》杂志和《Universe 11》杂志中,他收录于其中的作品开始发展出一种苍凉、黑色电影般的质感。他刻意与主流科幻尽量拉开距离(吉布森对主流科幻“有种美学上的厌恶”,这一点在他的《根斯巴克连续体英语The Gernsback Continuum》中有体现。),以至于他把最高目标设为成为“一个邪典人物,一个小号的J·G·巴拉德。”[14]斯特林散发这些短篇小说时,发现“他们都懵了……就是说这人写的文章他们都看不懂……他富有想象力的主题大家都不理解。”[11]拉里·麦卡菲里英语Larry McCaffery评论道,这些早期短篇小说只不过是吉布森写作才能的吉光片羽,科幻评论家达科·苏恩文英语Darko Suvin则认为它们“无疑是(赛博朋克类型中)最好的作品”,构成了这一艺术类型“最广阔的远景”。[28]吉布森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开发的主题:《整垮铬萝米英语Burning Chrome》中的蔓生(Sprawl)设定,《约翰尼的记忆英语Johnny Mnemonics》中的人物莫莉·米利安斯英语Molly Millions,最终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成形。[28]

《神经漫游者》

港口上空的天色犹如空白电视屏幕。

—《神经漫游者》开篇[33]

《神经漫游者》是受泰迪·卡尔英语Teddy Carr之托,为专门收录处女作Ace科幻特辑英语Ace Science Fiction Specials而作的。吉布森完成这部作品的期限是一年,[34]在写作过程中,吉布森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这个任务抱有一种“盲目的、本能的恐惧”,他认为他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还“差了四五年”。[14]1982年,《银翼杀手》上映,吉布森当时写完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他看了头二十分钟,就“估摸着,(《神经漫游者》)完了,毁了。大家都得觉得我的视觉效果是从这部好看得吓人的电影里边抄的。”[35]吉布森重写了小说的头三分之二十二遍,唯恐读者分神,出版之后,他确信自己要“永永远远地丢脸了”;然而他最终写出的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最终大大发展了他的创造力。[14]《神经漫游者》刚出版时,并未立刻就广受欢迎,但它迎合了文化潮流,[36]很快就在另类文化圈中口耳相传,有口皆碑。[28]《神经漫游者》成为了第一部获得科幻小说“三顶王冠”[14]殊荣的作品——它同时获得了星云奖雨果奖当年的最佳长篇小说奖,以及菲利普·K·迪克纪念奖当年的最佳原创平装本奖;[37]全球销量累计超过了六百五十万本。[38]1988年,劳伦斯·珀森英语Nova Express (fanzine)在他的《记后赛博朋克宣言》(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中提出,《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作品的典范”;[39]2005年,《时代杂志》把《神经漫游者》列入1923年以来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并评价道:“(《神经漫游者》)面世时,可谓激进无比。”[40]文学评论家拉里·麦卡菲里英语Larry McCaffery把《神经漫游者》中的矩阵描述成这样一个地方:“数据与人类意识共舞……人类记忆是成文的,机械的……跨越国界的信息系统变异增殖,成为惊人的新结构,它有着不可想像的、神秘的,最重要的是,非人的美丽和复杂。”[14]吉布森后来评价写作《神经漫游者》时的自己,说:“我肯定请他喝一杯,但钱借不借给他,我就不知道了。”并说这部小说是“青春期著作”。[11]《神经漫游者》获得的成功,使时年三十五岁的吉布森声名鹊起。[41]

《蔓生三部曲》、《差分机》、《桥梁三部曲》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吉布森《桥梁三部曲英语Bridge trilogy》设定地点的原型,在小说中被占用

尽管吉布森的声誉主要源于《神经漫游者》,他仍然改进着他作品的概念和风格。[42]他本打算新写一部毫不相干的后现代太空歌剧,题为《野马莎莉的日志》(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与Arbor House英语Arbor House出版社签了合同;但随后吉布森与出版社就《零伯爵》护封的配图一事意见不合,以至于闹翻,吉布森于是毁约。[43]放弃《野马莎莉的日志》后,吉布森在1988年写下《重启蒙娜丽莎英语Mona Lisa Overdrive》。[14][28]这部长篇小说续写吉布森的前两部长篇小说,达到剧情上的高潮,沿用了世界观和人物,是《蔓生三部曲英语Sprawl trilogy》的终篇。《蔓生三部曲》确立了吉布森的声誉,[44]三部曲中的后续两部小说,也都获得了星云奖、雨果奖和轨迹科幻奖的提名。[45][46][47]1990年,吉布森继《蔓生三部曲》之后和布鲁斯·斯特林合作写下了架空历史小说《差分机》,背景设于科技发达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背离了吉布森一贯以来的赛博朋克主题。1991年,《差分机》获得了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提名;随后于1992年获得了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英语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提名。这部小说的成功使新生的蒸汽朋克文学门类受到关注,它也是这一门类最著名的作品。[48][49]吉布森的第二部系列小说《桥梁三部曲英语Bridge trilogy》包括著于1993年的“黑色幽默都市侦探短篇小说”[50]虚拟之光英语Virtual Light》、著于1996年的《伊朵儿英语Idoru》、以及著于1999年的《明日之星英语All Tomorrow's Parties (novel)》。三部曲中,第一部和第三部小说均以近未来洛杉矶为中心。整部三部曲都用比上一步三部曲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风格探讨了吉布森小说中常见的身心和技术的超越这些主题。[51]沙龙网英语Salon (Website)记者安德鲁·莱昂纳德英语Andrew Leonard提到,在《桥梁三部曲中》,吉布森把笔下的反派从《蔓生三部曲》中的跨国公司和人工智能换成了大众媒体:具体而言,就是庸俗英语tabloid journalism电视和名声崇拜英语cult of celebrity[52]一条评论称,《虚拟之光》描绘的是“资本主义末期,私人企业和利润导向发展至其理论极点”。[53]认为大众媒体是资本主义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论点在情境主义著作《景观社会》开篇即有提及。莱昂纳德评论《伊朵儿》,称它是吉布森“重返巅峰”之作,[54]而评论家史蒂芬·普尔英语Stephen Poole则称《明日之星》标志着吉布森从“科幻大神到蹩脚近未来社会学家”的转变。[55]

蓝蚂蚁

继《明日之星》后,吉布森的文风更加倾向现实主义,保持叙事的连续性,是“猜想极近过去的虚构作品。”[56]科幻评论家约翰·克卢特英语John Clute把这种写作角度解释为吉布森对传统科幻在“一个没有可续的‘现在’的世界”中不再可能实现的认识,把这种角度定性为“新世纪的科幻”。[57]吉布森的长篇小说《模式识别》(2003)、《幽灵山村英语Spook Country》(2007)、《零历史英语Zero History》(2010)都把背景设定于当代,“差不多就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58]这也让吉布森的作品首次成为了主流畅销书。[59]在设定相同的同时,这几部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的人物,如神秘的营销公司蓝蚂蚁的雇员胡伯特斯·比根德英语Hubertus Bigend、帕梅拉·曼瓦林等。

 
2010年,吉布森给所作的小说签名

吉布森回答推特上对这一系列小说的名称的提问(“《比根德三部曲》?《蓝蚂蚁系列》?到底叫啥呢?”)时,说“我还是喜欢‘丛书’,就《比根德丛书》吧。”[60]然而,“蓝蚂蚁”却成为了这一系列的通称。[61][62]后来,吉布森称他没有为这三部曲命名,说“我等着看别人怎么叫它呢”,[63]2016年,也在一则推文中用了“《蓝蚂蚁丛书》”一名。[64]

这一时期独特地出现了独立发展的同人注解网站,模识宅(PR-Otaku)和节点杂志英语Node Magazine,分别批注《模式识别》和《幽灵山村》这两部作品。[65]这两个网站利用维基百科谷歌等网络资源,考据引据来源、故事要素,并整合所得,相当于编纂了两部书的超文本版。[65][66]评论家约翰·苏特兰英语John Sutherland (author)认为这种现象恐将“重构文学评论的方式”。[67]911事件发生之后,写完了《模式识别》一百多页的吉布森忽然认为主角的背景故事已经变得不可信,不得不把这一部分重写了一遍;他称这是“我对一部小说最奇特的体验。”[68]他认为这场袭击是历史的一个节点,是“一种跳出文化的体验”,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21世纪的真正开始。”[69]他是第一位写出受911事件影响的长篇小说的作家,因此受到注意。[16]对911事件后美国文化的转变,包括部族主义英语tribalism的复兴、“社会婴儿化英语Infantilization[70][71]等的观察成为了日后吉布森作品的重要主题。[72]不过,他写作的重心仍然“处于偏执和技术的焦点”。[73]

头彩丛书

2014年10月28日,吉布森新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边缘世界》发表。[74] 2013年4月19日,他在纽约公立图书馆露面,对小说做了简短的描述,并朗读了第一章《触觉回馈装置》的选段。[75]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年代:其一在距今三十年后的未来,其二在更远的未来。[76]《边缘世界》的续作《机构英语Agency (novel)》原定于2018年12月份发表,后推迟到2021年1月21日方发表。[77]据《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特朗普当选和剑桥分析公司引发的争议都让他重新思考文本,对其进行修改。[78]2020年7月17日,吉布森发推特说:“第三/完结篇暂定名称:头彩”,[79]但2021年1月21日又收回前言,称“我还是不给《机构》的续作起名叫《头彩》了。不是因为(迈克尔·梅卡尼克的《头彩》),这本书我还打算读一下,而是因为《机构》原本叫《Tulpagochi》。这名字我还是很喜欢,但那就不是同一本书了。”[80]

视觉小说

2017年,《边缘世界》出版之后,《机构》出版之前,吉布森的漫画(或曰视觉小说)《大天使英语Archangel (Gibson comic)》出版。《大天使》和《边缘世界》都包括了各种时间旅行,但吉布森澄清道,这两部作品并无关联:“它们不是‘同一宇宙’的。撕裂者(The Splitter)和超连续虚拟性(trans-continual virtuality)不是一种装置(也不是同一种情节装置)。”[81]次年,黑马漫画分五卷发行约翰尼·克里斯马斯(Johnny Christmas)改编自吉布森的《异形3》剧本的同名漫画,[82]2019年出版精装合集。[83]

合作、改编及其他

 
布鲁斯·斯特林,与吉布森合著了短篇小说 《红星,冬季轨道英语Red Star, Winter Orbit》(1983)和蒸汽朋克长篇小说《差分机》(1990)

文学合作

全息玫瑰碎片》日后收录的短篇小说中,有三篇是吉布森与他人合著的:1981年与约翰·雪利英语John Shelly合著的《酒吧里的归栖者英语The Belonging Kind》、1983年与布鲁斯·斯特林合著的《红星,冬季轨道英语Red Star, Winter Orbit[65]、以及同年与迈克尔·斯万维克英语Michael Swanwick合著的《空战英语Dogfight (short story)》。吉布森此前为雪利198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城市走过来了》(City Come A-walkin')写了前言,[84]两人随后继续合作,吉布森又为雪利198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热者》(Heatseeker)写了前言。[85]雪利说服吉布森,让他给电视系列节目《双面麦斯英语Max Headroom (TV series)》写一段剧情;但写好之前,电视网就把节目取消了。[86]1990年,吉布森与斯特林合著短篇小说《歌利亚的天使》,[85]不久后扩写为长篇架空历史小说《差分机》,成书于1990年。1993年,两人被请去“公开做梦”(吉布森语),共同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技术与教育大会(“阿尔·戈尔他们”[86])致辞反对数位落差[87],“震惊全场”地提议把所有学校设在线上、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88]2007年接受采访时,吉布森透露斯特林正在构思“第二部递归科幻小说,想法极好”,但吉布森正有其他创作,无法与斯特林合作。[56]1993年,吉布森为黄色魔术交响乐团的专辑《Technodon英语Technodon》作词,并且受邀为主唱。[89][90]同年,吉布森又为黛比·哈利的专辑《Debravation英语Debravation》中的音轨《Dog Star Girl》作词。[91]

电影改编、剧本、出镜

吉布森开始受邀写电影剧本的契机,是一位制片人在泰国一处度假村的海滩上发现了一本浸了水的《神经漫游者》。[92]吉布森早期的电影剧本最终都未能成形:《整垮铬萝米》(原定由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和《神经旅馆》(Neuro-Hotel)两部改编电影最终都未能制作。[86]1980年代末,吉布森写下了《异形3》的一个(后来自评为“像塔尔科夫斯基”的)早期版本,其中只有几处在定稿中得以保留。[86]2018到19年,黑马漫画把这部剧本改编为漫画,共五部,由约翰尼·克里斯马斯编绘。2019年,Audible英语Audible (service)把这部剧本制作成广播剧,由德克·马格斯英语Dirk Maggs改编,迈克尔·比恩兰斯·亨利克森出演他们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93]吉布森初涉电影产业时,就已经不受好莱坞大片体系的限制。在一位美国制片人表达意向,要制作一部苏美合拍、由苏联摇滚乐手维克多·崔出演的电影后,他一度与哈萨克斯坦导演拉希德·努格马诺夫英语Rashid Nugmanov合作剧本。[94]吉布森当时忙于创作小说,但不愿放弃这一包括了“在某种平行未来的列宁格勒的群殴仪式”的“怪得绝妙的项目”,于是派杰克·沃马克英语Jack Womack去俄罗斯接班。由于崔遭遇车祸身亡,电影并未拍成。沃马克最终根据在俄罗斯的经历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把未来抛在身后吧英语Let's Put the Future Behind Us》,这段经历也影响了吉布森的《模式识别》一书中与俄罗斯有关的部分。[94]1991年吉布森与日本导演石井聪亘英语Sogo Ishii的合作同样未能成功,[28]两人本打算在九龙寨城拍摄一部电影,结果1993年,九龙寨城就拆毁了。[95]

 
除了小说之外,吉布森还写过几部电影剧本和电视节目脚本

吉布森的小说常被改编,却并不非常成功。吉布森《蔓生三部曲英语Sprawl trilogy》世界观下的两部短篇小说,曾大致遵照原著,被改编成电影:其一是1995年的《捍卫机密英语Johnny Mnemonics (film)》,由《约翰尼的记忆》改编,吉布森编剧,基努·里维斯、道夫·龙格尔、北野武出演;另一部是1998年的《新玫瑰旅馆英语New Rose Hotel (film)》,由同名小说改编,克里斯托弗·沃肯、威廉·达福、艾莎·阿基多出演。其中,《捍卫机密》是史上第一部与其原著改编的CD-ROM互动式电子游戏同时面世的电影。[53]截至2013年,尽管经历了数年的制作困境温琴佐·纳塔利仍然希望能把《神经漫游者》搬上荧幕。[96]零伯爵英语Count Zero》和《重启蒙娜丽莎英语Mona Lisa Overdrive》也被买下版权,有过改编成电影的计划。[97]2006年,消息称《伊朵儿英语Idoru》的日本动画版已经开工,[98] 而《模式识别》的电影版也在制作当中,由彼得·威尔导演;然而,据吉布森称,威尔已不再参与这一企划。[99]2015年,曾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的作家兼导演西蒙·帕梅尔英语Simon Pummell鹿特丹影展上宣布,计划将吉布森的短篇小说《空战》改编成电影。这部小说由吉布森与迈克尔·斯万维克英语Michael Swanwick合著,1985年七月首发于《Omni英语Omni (magazine)》杂志。这部电影计划由Hot Property Films制片公司的英国制片人珍宁·马莫特英语Janine Marmot制作。[100]吉布森也经常与他人合作参与电视领域。他与友人汤姆·迈达克斯英语Tom Maddox共同创作了电视剧《X档案》的两集,《人工智能英语Kill Switch (The X-Files)》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英语First Person Shooter (The X-Files)》,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视台在美国播出。[42][101]1998年,吉布森为《X档案》的周边出版物《X档案画集》(The Art of the X-Files)写了前言。[102]在原作者布鲁斯·瓦格纳英语Bruce Wagner的要求下,吉布森在电视迷你剧《野棕榈英语Wild Palms》中客串出演。[103]《野棕榈》的导演奥利弗·斯通在制作这部电视剧时,从吉布森的长篇小说中借用了大量元素,[50]电视剧停播后,吉布森为《野棕榈读本》(Wild Palms Reader)写了一篇文章《全息影像的去处》(Where The Holograms Go)。[103]2002年,吉布森又接下一个角色,在短片《我的爱我的伞英语Mon Amour Mon Parapluie》中与道格拉斯·柯普兰英语Douglass Coupland一同饰演哲学家。[104]除出演虚构电影作品之外,吉布森还是2000年由马克·尼尔英语Mark Neale导演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英语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的主角。这部纪录片给吉布森作传,跟踪吉布森驾车穿越北美大陆,探讨自己人生经历、文学生涯、文化解读的旅程。这部纪录片还包括了对杰克·沃马克和布鲁斯·斯特林的采访,以及博诺The Edge朗读《神经漫游者》的片段。[11]2016年,加拿大动画工作室Last Studio Standing Inc.买下了吉布森短篇小说《蛮荒之族英语Hinterlands》的改编权,宣布要将其改编为一部剧场版动画短片和一部电视动画剧集。[105]截至2018年4月,亚马逊的一部改编自吉布森小说《边缘世界》的电视连续剧正在制作当中。[106]

艺术展、诗歌、行为艺术

 
吉布森经常与La Fura dels Baus英语La Fura dels Baus剧团等行为艺术家合作。图为2007年五月La Fura dels Baus在新加坡艺术节英语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上表演

吉布森写作了大量行为艺术作品中使用的文章。1989年十月,吉布森就与著名雕塑家、后来导演了电影《捍卫机密英语Johnny Mnemonics (film)》的罗伯特·朗格英语Robert Longo合作,[41]为一个名为“Dream Jumbo: Working the Absolutes”的艺术项目写过这种文章,这一项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伊斯礼堂英语Royce Hall展览。[107]三年后,吉布森又为La Fura dels Baus在巴塞罗那举办的Art Futura '92艺术展上的表演秀“记忆宫”(Memory Palace)写了原始文案,表演秀上还使用了卡尔·西姆斯英语Karl Sims蕾贝卡·艾伦英语Rebecca Allen (artist)马克·佩灵顿英语Mark Pellington创作的图片,以及彼特·盖布瑞尔等人创作的音乐。[89]吉布森在行为艺术方面最新的创作在1997年,与温哥华一支饱受好评的舞团圣体纹身英语Holy Body Tattoo以及后来和吉布森成为朋友,为他管理网站的克里斯·哈尔克罗(Chris Halcrow)合作。[108][109]1990年,吉布森参与了“预见旧金山”(Visionary San Francisco)艺术展,这一艺术展设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从7月14日举办到8月26日;吉布森为此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斯金纳的房间英语Skinner's Room》,设定在日益衰败的旧金山,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关闭后被无家可归者占用,这一设定后在《桥梁三部曲英语Bridge trilogy》中被详细描写。[110]这一设定启发了由建筑师冯明(音译)(Ming Fung)和克雷格·霍杰茨(Craig Hodgetts)创作的展项,设想在未来的旧金山,富人住在高科技、太阳供能的塔楼里,俯瞰衰朽的城市、破败的大桥的情景。[111]这一展项还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吉布森探讨未来,朗读《斯金纳的房间》片段的画面。[89]《纽约时报》称赞这次展会为“过去十年内由我国博物馆发起的一次旨趣最高远的,也是最值得称道的,阐释建筑和城市两个领域的努力”,而又评价冯和霍杰茨受吉布森小说影响的展项道:“一件强有力,但悲伤而不无犬儒主义的作品”。[111]这部小说后稍作修改,一年后刊登于《Omni英语Omni (magazine)》杂志。[112]

密码学

吉布森的一部特受好评的作品就是1992年的《阿格里帕(死者之書)英语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一首三百行的电子自述诗,是吉布森与丹尼斯·阿什鲍英语Dennis Ashbaugh和发行人小凯文·贝戈斯(Kevin Begos, Jr.)合作的。[113]这篇文章聚焦于记忆(标题中的“阿格里帕”就是一本相册的名字)超脱于尘世的特性,原本录入在一张3.5寸软盘中,[114]附在一本艺术家书英语artist's book中发行。[115]这本书的内容是阿什鲍作的蚀刻画,本来计划做成光照下逐渐消失的效果,结果未能实现。[116]吉布森还提到,阿什鲍的设计“后来逐渐发展到包括了一个自我吞噬的软盘,要实现的效果是只显示文字一次,然后就自己把自己吃了。”[117]与五花八门的说法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所用的软盘从没有被“黑”(“hacked”)进去过: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的诗歌片段,都是从1992年十二月在曼哈顿的一场展示了诗歌内容的公开展览上,通过暗中录下的磁带传播开的:这盘磁带的内容在展览后的第二天,就被上传到MindVox英语MindVox布告板上,自此诗歌开始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118]自1992年首发以来,《阿格里帕》中的秘密隐藏了二十年。很多人都尝试着破解代码、破译代码,但程序的源码很早就散佚了。艾伦·刘(音译)(Alan Liu)率领团队建立了网站阿格里帕文件(The Agrippa Files)[119],广泛收集有助于破解《阿格里帕》代码的工具和资源。他们与马里兰人文技术研究所英语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的马修·柯申鲍姆(Matthew Kirschenbaum)、数字法医学实验室(Digital Forensics Lab)、多伦多大学密码学博士生奎因·杜邦(Quinn DuPont)展开合作,向密码学家求助,创立了“破解《阿格里帕》代码挑战”(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The Challenge),开出奖品悬赏破解这段加密诗歌的参与者。[120]2012年六月末,代码被罗伯特·萧(音译)(Robert Xiao)成功破解。[121]

论文和短篇非虚构作品

吉布森零散地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非虚构文章。他偶尔在《连线》杂志上刊登几篇长文,为《纽约时报》写过几篇社论对页版,也曾给《观察家报》、《噪声瘾英语Addicted to Noise》杂志、《纽约时报杂志》、《滚石》杂志、《细节杂志英语Details Magazine》供过稿。吉布森首篇重要的非虚构作品《有死刑的迪斯尼乐园英语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引起了评论界的热烈反响。[122][123]2003年一月起,吉布森开始创作博客,就他对他本人当时的新作小说《模式识别》的反应提供“窥视般的见解”;但同年九月,吉布森就因为担心可能影响创作,不再更新博客了。[124][125]

 
2007年九月,威廉·吉布森在伦敦布卢姆茨伯里。评论界对他的虚构作品对晚期资本主义英语late capitalism后工业化社会英语postindustrial society的定性以及对信息时代的预示大为赞赏

2004年十月,吉布森重新开始创作博客,在创作《幽灵山村》时,时常不按顺序地从小说中节选片段发布在博客上,在创作《零历史》时亦然,只是不如先前频繁。[126]到2009年七月,吉布森开始频繁在推特上用笔名“GreatDismal”发表微博,而博客基本弃置了。[127]2012年,吉布森发表了一部非虚构作品集,题为《不信那一味英语Distrust That Particular Flavor》。[128]

影响与评价

吉布森的行文为诸多学者所研究。2011年,一本研究吉布森行文的专著《威廉·吉布森文学导读英语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出版。[129]吉布森以影响力之巨,在1999年,被《卫报》记者史蒂芬·普尔英语Stephen Poole称为“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55]吉布森首部获得业界认可的作品,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三大科幻小说奖(即星云奖菲利普·K·迪克纪念奖雨果奖),《邮政卫报英语Mail & Guardian》就此形容道:“这就像是同一年获得了科幻小说界的龚古尔布克普利策一样。”[53]在科幻圈子外,《神经漫游者》作为“对1980年代末时的生活的一种唤起”所得到的业界和大众关注,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130]而《观察家报》注意到,“《纽约时报》过了十年”才开始提及这部小说。[6]吉布森的作品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受众不限于科幻爱好者。据劳拉·米勒所言,这是因为“读者发现,在(他)幻想的,时而径至于偏执的作品中折射出了对当代社会惊人的准确预言。”[131]这些作品经常被评论家带入后工业的语境中,据学者大卫·布兰德的说法,这种解读方式“构筑了一个对大型技术-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一种叙事化的后现代消费文化[132][133]评论家称赞其对晚期资本主义英语late capitalism的描绘,[132]和“对客观性,人类意识和由于技术而开始变得有问题的行为的重述”。[133]塔蒂亚妮·拉帕齐库(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学百科全书英语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将吉布森称为“北美洲最受好评的科幻作家之一”。[7]

文化影响

威廉吉布森——让我们变酷了的那个人。

赛博朋克作家理查德·K·摩根英语Richard K. Morgan[134]

在《文学百科全书英语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拉帕齐库称吉布森的早期作品“革新了”当时被普遍认为“不重要”的科幻文学,[7]而他作品中的后现代美学促进了科幻研究英语Science fiction studies新角度的发展。[36]电影制作人玛丽安·特伦希(Marianne Trench)称,吉布森描绘的幻景“在真实世界中激起了火花”,史无前例地“决定了人们如何思考和谈论”科幻文学。[135]1984年《神经漫游者》的出版迎合了文化潮流,[36]拉里·麦卡菲里英语Larry McCaffery因此认为,吉布森实际上开启了赛博朋克运动,[14]是“使整个运动看起来新颖、超凡的那一位新颖、超凡的作家。”[28][b]吉布森的作品,不仅是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的核心作品,更被太空历史学家德韦恩·A·戴英语Dwayne A. Day誉为太空背景科幻小说(又名“太阳科幻”,"solar sci-fi")最优秀的代表作,并称其为“可能是(太阳科幻小说中)唯一超越了单纯的幻想,而发人深省的作品”。[136]

 
吉布森(左)影响了科利·多克托罗(右)等赛博朋克[134]后赛博朋克英语Cyberpunk_derivatives#Postcyberpunk作家。[137]吉布森在写作《幽灵山村英语Spook Country》时,也曾向多克托罗请教过技术方面的问题[138]

据《观察家报》称,吉布森的早期小说“被新生的一代Slacker英语Slacker黑客发现,用作了一种人生指南。”[6]他的小说使“赛博空间”、“上网冲浪”、“ICE英语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脑后插管”、“神经植入物”等词成为流行语,并推广了网络意识(net consciousness)、虚拟交互(virtual interaction)和“矩阵”("the matrix")等概念。[139]吉布森在1982年出版的《整垮铬萝米》首创了“赛博空间”一词,[c][140]意指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大型自愿幻觉”。[141]艺术家戴克·布莱尔英语Dike Blair评论道,吉布森“简练而生动的用词所展现的是围绕着技术的情绪,而不是(技术的)机制。”[142] 吉布森的作品对一些流行音乐家也造成了影响:在音乐作品中受他小说影响的,有斯图尔特·哈姆英语Stuart Hamm[d]比利·爱多尔[e]沃伦·泽文英语Warren Zevon[f]Deltron 3030英语Deltron 3030[146]Straylight Run英语Straylight Run(乐队名称即出自《神经漫游者》)[147]音速青春[148]等。

U2乐队的专辑《Zooropa》受《神经漫游者》的影响很深[44],又为《神经漫游者》有声书版配乐,[44]还在为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中出镜[11]。吉布森也投桃报李,2009年八月作文点评其晕眩国度巡回演唱会英语Vertigo Tour,刊载于《连线》杂志。[149]Zeromancer英语Zeromancer乐队也得名于《神经漫游者》。[150]

1999年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从标题("The Matrix")到角色再到故事元素,均受《蔓生三部曲英语Sprawl trilogy》的启发。[151]其中,角色尼歐崔妮蒂英语Trinity (The Matrix)分别类似《零伯爵英语Count Zero》中的波比·纽马克和《约翰尼的记忆英语Johnny Mnemonics》及《神经漫游者》中的莫莉·米利安斯英语Molly Millions[97]而崔妮蒂和《零伯爵》的主角透纳学习开直升飞机时一样,直接把教程下载到脑中;此外,《神经漫游者》和《黑客帝国》的情节都涉及力图摆脱人类控制的人工智能[97]影评界还注意到,《黑客帝国》的摄影和基调也与《神经漫游者》十分相似。[152]吉布森本人最初在观影之后,对《黑客帝国》未予置评,[11]而后来则称其为“‘赛博朋克’中的极品”。[153]2008年,吉布森获颁发西门菲莎大学卡罗来纳海岸大学英语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的荣誉博士学位,[154]同年被选入科幻奇幻名人堂,由与吉布森有合作的好友杰克·沃马克英语Jack Womack致辞。[155]

预见,及预想造成的影响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

——威廉·吉布森[156][157]

早在早期互联网在1980年代初出现之前,吉布森就已在《神经漫游者》中用“矩阵”("matrix")一词来形容互联网的形象。[158][159][160]这意味着吉布森在万维网出现多年以前,就设想了一种环球通讯网络[42]虽然,类似的观念此前就已有人提出,其中也包括一些科幻作家。[g][b]在创作《整垮铬萝米英语Burning Chrome》时,吉布森“产生了一种直觉,感觉(互联网)会改变一切,就像汽车普及造成的大改观一样。”[11]1995年,吉布森提出,互联网的出现,演变和发展这一过程是“本世纪内人类成就中史无前例的一个,也是最有趣的一个”,作为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其重要性堪与城市的出现相类;[88]2000年,又预测互联网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11]

 
吉布森像。吉布森对技术、设计、都市社会学和网络文化多有预见,并以此对其造成影响,使社会提前适应之,以此闻名。2008年3月14日摄于法国巴黎斯库拉(Scylla)书店

观察家注意到,吉布森对网络发展造成的影响,已不止于预测;他被公认为远在主流社会认识互联网之前,就“建立了互联网时代的图像志”。[17]吉布森在《神经漫游者》中提出了“真人傀儡英语meatpuppet”这一概念;虚拟性交这一现象,也被认为是他首创的:他本人并未参与这种行为,而是首创了其概念。[164]桌面环境创作电子艺术设计的先驱艺术家,自认其设计受到了吉布森的启发;[165]艺术方面,吉布森还获帕森斯设计学院颁发荣誉博士学位。[166]史蒂芬·普尔英语Stephen Poole称,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为日后在现实中爆炸性发展的电子游戏和互联网这些虚拟环境奠定了观念上的基础”。[55]吉布森的合作者杰克·沃马克英语Jack Womack在《神经漫游者》2000年再版后记中提出,吉布森对赛博空间的设想有可能经由《神经漫游者》在1984年的初版推动了互联网(特别是万维网)未来的发展,就此设问道:“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把某个事物写下来,实际上就是促成了它?”[167]

研究吉布森的学者塔蒂亚妮·格·拉帕齐库(Tatiani G. Rapatzikou)在《威廉·吉布森小说中的哥特主题》中就赛博空间主题的起源评论道:

吉布森描绘的这种从终端综摄一切的意象中产生、体现于他笔下的赛博空间矩阵中的视觉效果,是受他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游戏厅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启发而得到的:玩家紧张的姿势,游戏对终端空间写实的投射——如同在屏幕后存在一个真实的空间一样——都显示出这种对实相界英语The Real的体现操控了实相界自身。[168]

吉布森被认为是为数不多探索了信息时代对城市社会空间构造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的几位观察家之一。[169]吉布森对此的预见招致了一些批评:如马克·佩斯英语Mark Pesce,尽管承认本人深受吉布森这些预见的影响,并认为“没有其他作家(如吉布森般)如此雄辩地在情感上影响了黑客社群”,[170]却摒弃了它们,斥其为“对暴力和脱离肉体的青春期幻想”。[171]

小说《模式识别》的剧情,围绕着一系列匿名发布、散布于互联网各处的电影片段展开。书中人物在各个网站上,对制片者的身份、动机、制影手法、灵感来源进行推测,这与日后2006年lonelygirl15英语lonelygirl15这一系列影片引起的互联网现象暗合;吉布森本人后来否认自己的作品对lonelygirl15产生过影响。[172][173][174]吉布森对后来大行其道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一社会现象也作了正确的预测[26]:如《虚拟之光英语Virtual Light》中就描写了一个以《美国警察英语Cops (TV program)》为戏仿原型而加以夸张的真人秀节目。[175]

有预见性的作家这个说法我能接受。先知谈不上。有这么一个事,是在我1991年刚见到布鲁斯·斯特林那会儿,我当时就喜欢上他了。(原文如此) 我们先握了个手,然后他就说,“干咱们这行简直了!咱们就四处忽悠人去,然后咱们还能挣着钱。咱们把这破玩意儿编出来,还他妈真有人信。”

——2008年3月,吉布森在ActuSf上的采访[71]

在1988年的一次采访中,吉布森被问到他作品中的BBS术语是否与他使用BBS的经验有关时,提到自己“在写《神经漫游者》的时候就没怎么碰过电脑”,而与有大量BBS使用者的科幻社群的成员比较熟悉;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电脑游戏,吉布森同样也没玩过。[176]吉布森写作《神经漫游者》,用的是一台1927年产的橄榄绿色爱马仕便携打字机,自述道:“就像是当年海明威出门的时候用的”。[53][176][176][h] 1988年,吉布森改用Apple IIc电脑写作,软件上使用的则是AppleWorks英语AppleWorks;电脑附有调制解调器(吉布森自称“就没用过”)。然而,截至1996年接受采访时,吉布森出于担心与陌生人通信会使自己分心、无法专注写作,并没有注册电子邮箱。[88]而吉布森第一次访问互联网网页,则是在写作《伊朵儿英语Idoru》时,请网页开发者为他设立个人站点之后了:在看到网页之前,他本以为网页“应该跟我以前见过的电邮和讨论组这些东西差不多,更多地是纯文本;结果等我一看,当场就目瞪口呆了。”[177]2007年,在被问及用哪款电脑写作、有何电脑配件时,吉布森这样说道:“我就只有一台2005年产的PowerBook G4,1G内存,(还有一个)无线路由器,就这几样。我就是赶不上时髦,基本上是赶不上。实话实说,我对电脑本身从来兴趣就不大。我观察的不是电脑,我观察的是围着电脑转的人,看他们都干些什么。现在做这种观察越来越困难了,因为一切都是在‘围着电脑转’。”[58]

作品

注释

  1. ^ 纽约时报杂志[9]和吉布森本人[5]称他父亲死时自己六岁,而研究吉布森的学者塔蒂亚妮·拉帕齐库(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学百科全书英语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称他丧父时八岁。[7]
  2. ^ 2.0 2.1 一组遍布世界各地、互相连接的计算机,所有人都可以用来不分地点地访问数据、使用程序这一想法,最早见于1962年当时为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工作的约瑟夫·利克莱德的一系列关于“银河系网络”(Galactic Network)的备忘录。[163]
  3. ^ 吉布森后来成功阻止了当时正计划向虚拟现实领域扩展的Autodesk公司将“赛博空间”(cyberspace)一词注册成商标。[44]
  4. ^ 哈姆《Kings of Sleep英语Kings of Sleep》 专辑中 《Black Ice英语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零伯爵英语Count Zero》、《Kings of Sleep英语The Winter Market》 等音轨的名称,都出自吉布森的作品。[143]
  5. ^ 1993年,爱多尔发行了一张名为《赛博朋克》的专辑,其中一道音轨题为《神经漫游者》。[44] 罗伯特·克里斯特高对爱多尔对赛博朋克的表达的评价很低,[144]而吉布森后来也说到,爱多尔“把(赛博朋克)搞得很蠢。”[86]
  6. ^ 泽文于1989年发行的专辑《Transverse City英语Transverse City》是受吉布森小说的启发而创作成的。[145]
  7. ^ 约翰·布鲁纳英语John Brunner著于1975年的小说《电波骑士英语The Shockwave Rider》是互联网和其深远的社会效应以及赛博朋克这一门类的先声。[161][162]
  8. ^ 1992年7月16日,吉布森在《重启蒙娜丽莎》中的《作者后记》中写道:

    我写《神经漫游者》时,用的是一台所谓“发条打字机”,就是朱利·迪恩在千叶城的办公室里的那种,你可能留意过的。那是一台爱马仕2000手动便携式打字机,是1930年代产的。它很耐用,又非常典雅,是E. PAILLARD & Cie S.A. YVERDON (SUISSE)这座工厂的产物。上覆有盖,比我现在用来写作的Macintosh SE/30英语Macintosh SE/30稍轻,表面刷了一层奇特的绿黑相间的裂纹漆,大概是要让人想起会计用的账簿封皮的颜色。按键也是绿色的,赛璐珞制,上面字母和符号的字样则是金丝雀黄色的。(我有一次不小心把Shift键用点着的烟头蹭了一下,于是这种早期塑料就给我来了一个现身说法,充分证明了自己有多么易燃。)想当年,爱马仕2000打字机是全世界便携打字机里面数一数二的,价格也最昂贵。我手头的这台是我妻子继祖父的,他当初算是个记者,当时就用它来写文章,赞美罗伯特·彭斯的诗歌。我第一次用这台打字机,是上本科时用来写英语文学论文,之后我头几次试着写短篇小说,再然后到《神经漫游者》,都是用它写的;电脑是从来就没怎么真的用过。

参考文献

  1.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2. ^ Schactman, Noah. 26 Years After Gibson, Pentagon Defines 'Cyberspace'. Wired. 2008-05-23 [2008-09-15]. (原始内容于2008-09-14). 
  3. ^ 胡, 戈. 由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看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 (PDF). 东南亚纵横. 2010年2月 [2020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 (PDF)于2021年4月24日). 
  4.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09-07 [2008-01-21]. (原始内容于2007-09-1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Gibson, William. . 2002-11-06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0). 
  6. ^ 6.0 6.1 6.2 6.3 6.4 6.5 Adams, Tim; Emily Stokes; James Flint. Space to think. The Observer (London). 2007-08-12 [2007-10-26]. (原始内容于2007-10-16). 
  7. ^ 7.0 7.1 7.2 7.3 7.4 7.5 Rapatzikou, Tatiani. .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The Literary Dictionary Company. 2003-06-17 [200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Sale, Jonathan. Passed/Failed: William Gibson, novelist and scriptwrit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News & Media). 2003-06-19 [2009-03-12]. [失效連結]
  9. ^ 9.0 9.1 9.2 Solomon, Deborah. Questions for William Gibson: Back From the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08-19: 13 [2007-10-13]. (原始内容于2013-05-12). 
  10. ^ Maddox, Tom. . 1989 [200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3). This story originally appeared in a Canadian 'zine, Virus 23, 1989.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Mark Neale (director), William Gibson (subject).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Documentary). Docurama. 2000. 
  12. ^ 12.0 12.1 Gibson, William. Sci-fi special: William Gibson. New Scientist. 2008-11-12 [2008-11-17]. (原始内容于2008-11-21). 
  13. ^ Gibson, William. God's Little Toys: Confessions of a cut & paste artist. Wired.com. July 2005 [2007-11-04]. (原始内容于2007-02-21).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McCaffery, Larry.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63–285 [2007-11-05].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原始内容于2012-01-25). 
  15. ^ 15.0 15.1 Marshall, John. William Gibson's new novel asks, is the truth stranger than science fiction today?. Books.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3-02-06 [2007-11-03]. (原始内容于2021-04-19). 
  16. ^ 16.0 16.1 Wiebe, Joe. . The Vancouver Sun. 2007-10-13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17. ^ 17.0 17.1 Leonard, Andrew. . Salon.com. February 2001 [200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7). 
  18. ^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Talks to io9 About Canada, Draft Dodging, and Godzilla. io9. Interview with Annalee Newitz (San Francisco). June 10, 2008 [June 10, 2008]. (原始内容于2008-06-11). 
  19. ^ William Gibson. Desert Island Discs. 事件发生在 16:41. November 19, 1999 [June 27, 2011]. BBC.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于2011-04-30). 有那么几个星期实际上我算是流浪了,但那是一段愉快宜人,飘忽不定的时光,现在想起那时候是在流浪我都觉得很奇怪。后来慢慢地,呃,不如说我很快就成了多伦多第一家head shop的管理员。 
  20. ^ Yorkville: Hippie haven (14 min Windows Media Video; "This is Bill" appears first after 0:45). 1967-09-04 [2021-05-24]. (原始内容于2020-11-12).  Rochdale College: Organized anarchy (16 min radio recording Windows Media Audio; interviews start after 4:11). Yorkville, Toronto: CBC.ca. [2008-02-01]. (原始内容于2008-01-15). 
  21. ^ Gibson, William. . 2003-05-01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22. ^ Poole, Steven. Profile: William Gibson. guardian.co.uk (London). 2003-05-03 [2010-04-27]. (原始内容于2014-01-25). 
  23. ^ 23.0 23.1 Gibson, William. My Obsession. Wired.com. January 1999, 7 (1) [2007-12-02]. (原始内容于2008-05-13). 
  24. ^ Rogers, Mike. In Same Universe. Lysator Sweden Science Fiction Archive. 1993-10-01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07-04-19). 
  25. ^ . UBC Reports. 2004-03-04, 50 (3) [200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8). 
  26. ^ 26.0 26.1 Parker, T. Virgil. . College Crier. Summer 2007, 6 (2)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9). 
  27. ^ 27.0 27.1 27.2 Calcutt, Andrew. Cult Fiction.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99. ISBN 978-0-8092-2506-4. OCLC 42363052.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McCaffery, Larry.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29. ^ 29.0 29.1 29.2 Shiner, Lewis; George Edgar Slusser; Tom Shippey. Inside the Mov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iction 2000:Cyberpunk and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ISBN 978-0-8203-1425-9. OCLC 24953403. 
  30. ^ Bould, Mark. Cyberpunk. David Seed (编). 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2005: 217–218. ISBN 978-1-4051-1218-5. OCLC 56924865. 
  31. ^ 31.0 31.1 網路推理小說資料庫上的威廉·吉布森 (ISFDB). Retrieved April 13, 2013.
  32.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33. ^ 威廉·吉布森. 神经漫游者. Denovo译. 江苏凤凰文艺. 2013-08-01: 3 [2021-05-24]. ISBN 9787539951331. (原始内容于2021-04-26). 
  34. ^ Gibson, William. . 2003-09-04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35. ^ Gibson, William. . 2003-01-17 [2008-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36. ^ 36.0 36.1 36.2 Hollinger, Veronica. Contemporary Trends in Science Fiction Criticism, 1980–1999.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1999, 26 (78)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07-10-22). 
  37. ^ "Gibson, Willia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0-12-07..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Index of Literary Nominees. Locus Publications. Retrieved April 12, 2013.
  38. ^ Cheng, Alastair. . The LRC 100: Canada's Most Important Books. 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 [2007-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9). 
  39. ^ Person, Lawrence.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Nova Express. Winter–Spring 1998, 4 (4)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09-04-26). 
  40. ^ Grossman, Lev; Richard Lacayo. Neuromancer (1984). TIME Magazine All-Time 100 Novels (時代雜誌). 2005-10-16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11-10-22). 
  41. ^ 41.0 41.1 van Bakel, Rogier. Remembering Johnny. Wired. June 1995, 3 (6) [2008-01-10]. (原始内容于2008-05-16). 
  42. ^ 42.0 42.1 42.2 Johnston, Antony. William Gibson : All Tomorrow's Parties : Waiting For The Man. Spike Magazine. August 1999 [2007-10-14]. (原始内容于2007-06-08). 
  43. ^ Gibson, William. . 2005-08-15 [2008-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8).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Bolhafner, J. Stephen.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 Starlog. March 1994, (200): 72 [2009-07-14]. (原始内容于2011-07-08). 
  45. ^ 1986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内容于2016-04-11). 
  46. ^ 1987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47. ^ 1989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内容于2017-02-20). 
  48. ^ Bebergal, Peter. The age of steampunk. The Boston Globe. 2007-08-26: 3 [2007-10-14]. (原始内容于2007-09-04). 
  49. ^ Walter, Damien G. Steampunk: the future of the past.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9-01-07 [2009-01-11]. (原始内容于2019-04-07). 
  50. ^ 50.0 50.1 Platt, Adam. Cyberhero. The Talk of the Town (The New Yorker). 1993-09-16: 24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1999-02-23). 
  51. ^ Alexander, Scott. . Playboy.com. 2007-08-09 [200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52. ^ Leonard, Andrew. . Salon.com. 1999-07-27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8). 
  53. ^ 53.0 53.1 53.2 53.3 Walker, Martin. Blade Runner on electro-steroids. Mail & Guardian Online. M&G Media. 1996-09-03 [2007-11-11]. (原始内容于2014-07-14). 
  54. ^ Leonard, Andrew. Is cyberpunk still breathing?. Salon.com. 1998-09-14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14-07-14). 
  55. ^ 55.0 55.1 55.2 Poole, Steven. Nearing the nodal. Books by genre (London: The Guardian). 1999-10-30 [2007-11-03]. (原始内容于2008-01-08). 
  56. ^ 56.0 56.1 Dueben, Alex. . California Literary Review. 2007-10-02 [200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57. ^ Clute, John. . Excessive Candour. SciFi.com. [200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0). 
  58. ^ 58.0 58.1 Chang, Angela. Q&A: William Gibson. PC Magazine. 2007-01-10, 26 (3): 19 [2017-09-18]. (原始内容于2009-05-01). 
  59. ^ Hirst, Christopher. Books: Hardbacks. The Independent. 2003-05-10. 
  60. ^ Gibson, William. 23:28 - 7 okt. 2010.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内容于2021-03-07). 
  61. ^ Blue Ant Series. Goodreads. [2017-11-26]. (原始内容于2021-04-19). 
  62. ^ Blue Ant Book Series. Amazon. [2017-11-26].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63. ^ Gibson, William. 19:26 - 30 dec. 2012.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内容于2021-03-07). 
  64. ^ Gibson, William. 11:46 - 9 juli 2016.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65. ^ 65.0 65.1 65.2 Garreau, Joel.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09-06 [2007-10-30]. (原始内容于2016-08-05). 
  66. ^ Lim, Dennis. . Salon.com. 2007-08-11 [200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67. ^ Sutherland, John. Node idea.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08-31 [2007-11-11]. (原始内容于2007-09-06). 
  68. ^ Lim, Dennis. Think Different. The Village Voice (Village Voice Media). 2003-02-18 [2019-05-30]. (原始内容于2019-05-30). 
  69.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09-07 [2008-01-21]. (原始内容于2007-09-11). 
  70. ^ William Gibson Hates Futurists. TheTyee.ca. 2007-10-18 [2007-10-26]. (原始内容于2007-10-26). 
  71. ^ 71.0 71.1 Gibson, William. Interview de William Gibson VO. ActuSF. transcription with Eric Holstein and Raoul Abdaloff (Paris). March 2008 [April 6, 2008]. (原始内容于2008-04-05). 
  72. ^ William Gibson with Spook Country. Studio One Bookclub (CBC British Columbia). [2007-10-26]. (原始内容于2007-10-13). 
  73. ^ . Providence Journal. [200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6). 
  74. ^ Sloan, Robin. William Gibson's 'The Peripheral' stars a plucky female gamer with 3D printing skill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10-27 [2014-10-28]. (原始内容于2014-10-28). 
  75. ^ Fenlon, Wesley. William Gibson Talks Sci-Fi and His Next Novel at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Tested. 2013-04-24 [2014-04-08]. (原始内容于2013-12-20). 
  76. ^ Watch William Gibson read from his brand new science fiction novel. io9. 2013-04-29 [2014-04-08]. (原始内容于2015-10-22). 
  77. ^ Compare https://www.amazon.com/Agency-William-Gibson/dp/110198693X/ref=sr_1_1?keywords=agency+william+gibson&qid=1554137189&s=gateway&sr=8-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530536/agency-by-william-gibson/978110198693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8. ^ Rothman, Joshua. How William Gibson Keeps His Science Fiction Real. The New Yorker. 2019-12-09 [2019-12-16]. ISSN 0028-792X. (原始内容于2019-12-16) (英语).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帮助)
  79. ^ Gibson, William. Third/final volume's working title: Jackpot. Twitter. [2020-09-06]. (原始内容于2020-08-14). 
  80. ^ Gibson, William. I don't think I'm going to call Agency's sequel Jackpot after all. Twitter. [2021-02-19]. (原始内容于2021-01-23). 
  81. ^ Gibson, William. To readers of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Archangel. Twitter. [2017-11-18]. (原始内容于2021-03-08). 
  82. ^ Terror, Jude. Johnnie Christmas to Adapt William Gibson's Unpublished Aliens 3 Script as a Comic Book. Bleeding Cool. [2020-09-06]. (原始内容于2020-11-09). 
  83. ^ Conner, Shawn. Join William Gibson and Johnnie Christmas for a special launch of their book Alien 3!. Inside Vancouver. [2020-09-06]. (原始内容于2020-08-03). 
  84. ^ Gibson, William. . 1996-03-31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6). 
  85. ^ 85.0 85.1 Brown, Charles N.; William G. Contento. Stories, Listed by Author. The Locus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 (1984–1998). Locus. 2004-07-10 [2007-10-29]. (原始内容于2007-03-04). 
  86. ^ 86.0 86.1 86.2 86.3 86.4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ed by Giuseppe Salza (Interview). Cannes. May 1994 [October 28, 2007]. (原始内容于2011-10-11). 
  87. ^ Sterling, Bruce; William Gibson. . The WELL. 1993-05-10 [200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7). 
  88. ^ 88.0 88.1 88.2 Gibson, William. I Don't Even Have A Modem. Rapport. Interview with Dan Josefsson (Stockholm: TV2). November 3, 1994 [November 5, 2007]. (原始内容于2007-10-11). 
  89. ^ 89.0 89.1 89.2 S. Page. .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90. ^ Yellow Magic Orchestra – Technodon. Discogs. [2008-01-10]. (原始内容于2008-02-25). 
  91. ^ Pener, Degen. EGOS & IDS; Deborah Harry Is Low-Key – And Unblond.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8-22 [2007-11-07]. (原始内容于2021-04-19). 
  92. ^ Edwards, Gavin. Cyber Lit. Details. June 1992, (134) [2008-09-29]. (原始内容于2008-09-24). 
  93. ^ Alien III Teaser. [2019-04-29]. (原始内容于2019-05-01). 
  94. ^ 94.0 94.1 Gibson, William. . 2003-03-06 [200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95. ^ Gibson, William. . 2006-07-21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 
  96. ^ Williams, Owen. Vincenzo Natali Still Hopeful For Neuromancer. Empire. 2013-10-28 [2014-02-25]. (原始内容于2013-12-12). 
  97. ^ 97.0 97.1 97.2 Loder, Kurt. . MTV's Movie House. Mtv.com. [200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3). 
  98. ^ . cyberpunkreview.com. 2006-04-21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4). 
  99. ^ Gibson, William. . 2007-05-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3). 
  100. ^ Macnab, Geoffrey. Simon Pummell preps William Gibson adaptation Dogfight. 2015-01-27 [2015-01-27]. (原始内容于2015-02-02). 
  101. ^ Fridman, Sherman. "X-Files" Writer Fights For Online Privacy. News Briefs (Newsbytes PM). 2000-02-24. 
  102. ^ The Art of the X-Files. edited by Chris Carter and Carole Kismaric, introduction written by William Gibson. HarperEntertainment. 1998-10-07. ISBN 0061050377. 
  103. ^ 103.0 103.1 Gibson, William. . 2006-07-22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 
  104. ^ . Mon Amour Mon Parapluie. [200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21). 
  105. ^ Milligan, Mercedes. Last Studio Standing Bringing Sci-Fi Saga ‘Hinterlands’ to Screen. Animation Magazine. 2017-06-26 [2021-05-25]. (原始内容于2021-05-25). 
  106. ^ Amazon is developing a TV show based on William Gibson's 'The Peripheral'. [2018-08-31]. (原始内容于2018-09-01). 
  107. ^ Sullivan, Dan. STAGE REVIEW : A Young Pro Who Knows His Technology. Los Angeles Times. 1989-10-09 [2021-05-25]. (原始内容于2021-05-25). 
  108. ^ Gibson, William. . 2003-05-31 [200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109. ^ Ditlea, Steve. Father of Cyberspace Sires Techno-Naïve Web Sights. 1997-03-12 [2021-05-28]. (原始内容于2021-09-21). 
  110. ^ Polledri, Paolo. Visionary San Francisco. Munich: Prestal. 1990. ISBN 978-3-7913-1060-2. OCLC 22115872. 
  111. ^ 111.0 111.1 Goldberger, Paul. In San Francisco, A Good Idea Falls With a Thud. The New York Times. 1990-08-12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07-10-13). 
  112. ^ Gibson, William. Skinner's Room. Omni. November 1991. 
  113. ^ Liu, Alan. The laws of cool : knowledge work and the culture of in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06-30: 339–48. ISBN 978-0-226-48698-7. OCLC 53823956. 
  114. ^ Original 1992 Agrippa Diskette Used to Make Emulated Run of William Gibson’s Poem.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内容于2021-05-26). 
  115. ^ Liu, Alan; Hehmeyer, Paxton; Hodge, James; Knight, Kimberly; Roh, David; Swanstrom, Elizabeth. “I hesitated before untying the bow that bound this book together…”.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内容于2021-05-26). 
  116. ^ Simulation of Dennis Ashbaugh’s Fading Ink Concept.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内容于2021-05-26). 
  117. ^ Gibson, William. . 1992 [200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0). 
  118. ^ Kirschenbaum, Matthew G. Hacking 'Agrippa': The Source of the Online Text.. Mechanisms : new media and the forensic imagination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08 [2007-11-11]. ISBN 978-0-262-11311-3. OCLC 79256819. (原始内容于2007-11-15). 
  119. ^ The Agrippa Files. Agrippa.english.ucsb.edu. [2015-12-09]. (原始内容于2011-10-17). 
  120. ^ Goodin, Dan. Solve 20-year-old mystery in William Gibson's "Agrippa"; win prizes. Ars Technica. 2012-07-11 [2012-07-24]. (原始内容于2012-07-26). 
  121. ^ 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Crackingagrippa.net. March 25, 1992 [December 9, 2015]. (原始内容于September 15, 2015). 
  122. ^ Gibson, William. 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 Wired. September–October 1993, 1 (4) [2008-09-23]. (原始内容于2008-10-01). 
  123. ^ Mehegan, David. Multimedia Animal Wired Visionary Nicholas Negroponte is MIT's Loud Voice of the Future. Boston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5-03-01 [2008-09-23]. (原始内容于2015-04-02). 
  124. ^ Orlowski, Andrew. William Gibson 'gives up blogging'. Music and Media (The Register). 2003-04-25 [2007-11-03]. (原始内容于2007-08-14). 
  125. ^ Gibson, William. .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3-09-12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126. ^ Gibson, William. .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6-06-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 Gibson, William. .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6-09-23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1). 
    • Gibson, William. .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6-10-03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1). 
  127. ^ Gibson, William. .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9-07-30 [201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0). 
  128. ^ Kennedy, Pagan. William Gibson's Future Is Now.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ew York, NY). New York Times. 2012-01-13 [2012-01-22]. (原始内容于2012-01-21). 
  129. ^ Frelik, Paweł. Review of 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 Journal of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 2012, 23 (3 (86)): 506–508. ISSN 0897-0521. JSTOR 24353095. 
  130. ^ Fitting, Peter. The Lessons of Cyberpunk. Penley, C.; Ross, A. (编). Techno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uly 1991: 295–315. ISBN 978-0-8166-1930-6. OCLC 22859126. [Gibson's work] has attracted an audience from outside, people who read it as a poetic evocation of life in the late eighties rather than as science fiction. 
  131. ^ Miller, Laura. Introduction. The Salon. Com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Author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0. ISBN 978-0-14-028088-3. OCLC 43384794. 
  132. ^ 132.0 132.1 Brande, David. The Business of Cyberpunk: Symbolic Economy and Ideology in William Gibson. Configurations. 1994, 2 (3): 509–536 [August 27, 2007]. doi:10.1353/con.1994.0040. (原始内容于February 11, 2009). 
  133. ^ 133.0 133.1 Sponsler, Claire. Cyberpunk and the Dilemmas of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 Example of William Gibs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nter 1992, 33 (4): 625–644 [2020-01-18]. JSTOR 1208645. S2CID 163362863. doi:10.2307/1208645. (原始内容于2021-04-19). 
  134. ^ 134.0 134.1 Morgan, Richard. .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1). 
  135. ^ Trench, Marianne and Peter von Brandenburg, producers. 1992. Cyberpunk. Mystic Fire Video: Intercon Productions.
  136. ^ Day, Dwayne A. Miles to go before the Moon. The Space Review. 2008-04-21 [2008-04-21]. (原始内容于2008-05-14). 
  137. ^ Dyer-Bennet, Cynthia. Cory Doctorow Talks About Nearly Everything. Inkwell: Authors and Artists. The Well. [2007-08-30]. (原始内容于2007-09-27). 
  138. ^ Writing Fiction in the Age of Google: William Gibson Q&A, Part 3. Amazon Bookstore's Blog. 2007-06-24 [2007-11-04]. (原始内容于2007-11-20). 
  139. ^ Doherty, Michael E., Jr. Marshall McLuhan Meets William Gibson in "Cyberspace". CMC Magazine. September 1995: 4 [2007-10-28]. (原始内容于2007-10-20). 
  140. ^ Branch, Jordan. What's in a Name? Metaphors and Cyber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20, 75: 39–70 [2020-09-26]. ISSN 0020-8183. S2CID 224886794. doi:10.1017/S002081832000051X. (原始内容于2020-09-27) (英语). 
  141. ^ Prucher, Jeff. Brave New Words: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1. ISBN 978-0-19-530567-8. OCLC 76074298. 
  142. ^ "Liquid Science Fictio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by Bernard Joisten and Ken Lum", Purple Prose, (Paris), N°9, été, pp.10–16
  143. ^ Stuart Hamm. Kings of Sleep (CD liner). Relativity Records. 1989. 
  144. ^ Christgau, Robert. Virtual Hep. Village Voice. 1993-08-10 [200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145. ^ Cook, Bob. Requiem for a Rock Satirist. Flak Magazine. February 10, 2002 [November 11, 2007]. (原始内容于2007-10-15). 
  146. ^ Patrin, Nate. Deltron 3030 Event II. Pitchfork. 2013-10-02 [2021-06-26]. (原始内容于2021-06-30). 
  147. ^ . MTV.com. [2007-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148. ^ Grayson, Haver Currin. Sonic Youth: where to start in their back catalogue. The Guardian. 2020-05-25 [2021-06-26]. (原始内容于2021-06-28). 
  149. ^ Gibson William. U2's City of Blinding Lights. Wired. 2005, 13 (8) [2017-03-12]. (原始内容于2012-10-24). 
  150. ^ Interviews: Zeromancer. MK Magazine. 2003-11-01 [2008-09-02]. (原始内容于2008-07-04). 
  151. ^ Hepfer, Karl. The Matrix Problem I: The Matrix, Mind and Knowledge. Erfurt Electronic Studies in English. 2001 [2007-08-27]. ISSN 1430-6905. (原始内容于2004-07-05). 
  152. ^ Blackford, Russell. Reading the Ruined Citie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2004, 31 (93) [2007-12-02]. (原始内容于2007-11-24). 
  153. ^ Gibson, William. . 2003-01-28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154. ^ . Reading Eagle. Associated Press. 2008-05-10 [200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55. ^ .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0). . Press release April/May 2008.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and Science Fiction Museum and Hall of Fame (empsfm.org). Archived May 10, 2008. Retrieved 2013-03-19.
  156. ^ Rosenberg, Scott. Virtual Reality Check Digital Daydreams, Cyberspace Nightmares. San Francisco Examiner. 1992-04-19: C1. 
  157. ^ btr. 语言并不模仿现实,语言创造现实. 思南文学选刊. 2020-01 [2021-07-11]. (原始内容于2021-09-21). 刊于《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一期)资讯栏目……(吉布森)最有名的警句是:‘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 
  158. ^ Postel, J.. NCP/TCP Transition Plan. November 1981. RFC 801. 
  159. ^ Zakon, Robert H. Hobbes' Internet Timeline v8.2. Zakon Group LLC. 2006-11-01 [2007-10-31]. (原始内容于2009-05-05). 
  160. ^ Matrix. Netlingo. [2007-09-09]. (原始内容于2007-09-27). 
  161. ^ Roger Clarke. . 1993 [200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4). 
  162. ^ Hollinger, Veronica; Joan Gordon. Edging Into the Fu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35. ISBN 978-0-8122-1804-6. 
  163. ^ Barry M. Leiner; Vinton G. Cerf; David D. Clark; Robert E. Kahn; Leonard Kleinrock; Daniel C. Lynch; Jon Postel; Larry G. Roberts; Stephen Wolf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3.32. Internet Society: 1011. 2003-12-10 [2007-11-03]. Bibcode:1999cs........1011L. arXiv:cs/9901011 . (原始内容于2001-12-22). 
  164. ^ Blanchard, Jayne M. Sci-Fi Author Gibson Is 'Cyber'-Crowd's Guru. St. Paul Pioneer Press (MediaNews Group). 1993-09-12. 威廉吉布森虽然想出了虚拟性交这个概念,他可从来没想跟这种事沾上一点边,我可得说明白了。我还得解释一下,这不是他死正经;这是因为科幻比现实精彩多了,科幻里的东西,现实中根本赶不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165. ^ Kahney, Leander. Early Desktop Pic Ahead of Time. Wired. 2002-11-14 [2008-01-10]. (原始内容于2008-12-27). 
  166. ^ Sci-Fi Writer, High-Tech Marketer on Awards Jury. Mediacaster. 2008-04-03 [200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167. ^ Gibson, William; Jack Womack. Neuromancer. New York: Ace Books. 2004: 269. ISBN 978-0-441-01203-9. OCLC 55745255. 
  168. ^ Rapatzikou, Tatiani. Gothic Motifs in the Fiction of William Gibson. Amsterdam: Rodopi. 2004. ISBN 978-90-420-1761-0. OCLC 55807961. 
  169. ^ Dear, Michael; Steven Flusty. Postmodern Urbanism.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March 1998, 88 (1): 50–72. doi:10.1111/1467-8306.00084. 
  170. ^ Pesce, Mark. Magic Mirror: The Novel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MIT Communications Foru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12-02]. (原始内容于2008-06-11). 
  171. ^ Pesce, Mark. 3-D epiphany. Salon.com. 1998-07-13 [2007-11-06]. (原始内容于2014-07-14). 
  172. ^ edition of August 14, 2006 of the free daily Metro International, interview by Amy Benfer (amybenfer (at) metro.us)
  173. ^ Arndorfer, James B. Before Lonelygirl15, There Was William Gibson. Ad Age. 2007-12-11 [2021-08-17]. (原始内容于2021-08-17). 
  174. ^ Ahrens, Frank. The Lessons of 'Lonelygirl': We Can Be Fooled, And We Probably Don't Care. Washington Post. 2006-09-17 [2021-08-17]. (原始内容于2021-09-21). 
  175. ^ Gibson, William. . 2003-09-03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176. ^ 176.0 176.1 176.2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Computer Gaming World. September 1988: 30 [November 3, 2013]. (原始内容于2019-10-02). 
  177. ^ Rosenberg, Scott. . The Salon Interview. Salon.com.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7, 2007). 

参考文献

  • Olsen, Lance. William Gibson. San Bernardino: Borgo Press. 1992. ISBN 978-1-55742-198-2. OCLC 27254726. 
  • Cavallaro, Dani. Cyberpunk and Cyberculture: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Work of William Gibson. London: Athlone Press. 2000. ISBN 978-0-485-00607-0. OCLC 43751735. 
  • Tatsumi, Takayuki. Full Metal Apache: Transactions between Cyberpunk Japan and Avant-Pop Americ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8223-3774-4. OCLC 63125607. 
  • Yoke, Carl B.; Robinson, Carol (编).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of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Science Fiction.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 2007. ISBN 978-0-7734-5467-5. OCLC 173809083. 

外部链接

威廉, 吉布森, 威廉, 福特, 吉布森, 英語, 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3月17日, 是美国裔加拿大推想小说家, 散文家, 公认为科幻分支艺术形式赛博朋克的创始人, 吉布森1970年代开始写作, 早期作品多属黑色小说, 英语, noir, fiction, 背景设于近未来, 探讨技术, 控制论和计算机网络对人类, 结合低端生活和高新科技, 的影响, 早在1990年代互联网普及前便绘出信息时代前景, 吉布森自创新词, 信息空间, 意为, 互相连通的普及数字技术, 在短篇小说, 整垮. 威廉 福特 吉布森 英語 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3月17日 是美国裔加拿大推想小说家 散文家 公认为科幻分支艺术形式赛博朋克的创始人 吉布森1970年代开始写作 早期作品多属黑色小说 英语 noir fiction 背景设于近未来 探讨技术 控制论和计算机网络对人类 结合低端生活和高新科技 的影响 1 早在1990年代互联网普及前便绘出信息时代前景 2 吉布森自创新词 信息空间 意为 互相连通的普及数字技术 在短篇小说 整垮铬萝米 英语 Burning Chrome 1982年 首度应用 随后写入长篇小说处女作 名篇 神经漫游者 1984年 自此广为人知 吉布森的上述早期作品在1980年代被认为是对科幻文学的 革新 吉布森随后续写 神经漫游者 于1986年写下 零伯爵 英语 Count Zero 于1987年写下 重启蒙娜丽莎 英语 Mona Lisa Overdrive 3 三部书统称为 蔓生三部曲 英语 Sprawl trilogy 以反乌托邦为主题 吉布森此后与布鲁斯 斯特林合作 1990年合著的长篇小说 差分机 是蒸汽朋克艺术形式代表作 吉布森1990年代创作 桥梁三部曲 英语 Bridge trilogy 系列小说 探究近未来城市环境下的社会发展 后工业社会 以及晚期资本主义 英语 late capitalism 等主题 自世纪之交 九 一一事件之后 吉布森写下了一系列愈发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 即 模式识别 2003年 幽灵山村 英语 Spook Country 2007年 零历史 英语 Zero History 2010年 三部作品 均设定于略同于当代的世界 这些作品是吉布森的首批主流畅销书 吉布森最新的两部长篇小说 边缘世界 2014年 和 机构 英语 Agency novel 2020年 重新开始直白地引入技术主题和典型的科幻主题 1999年 英国 卫报 称吉布森 可能是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 澳大利亚 悉尼先驱晨报 称其为赛博朋克的 黑暗先知 4 纵观吉布森的写作生涯 共著有短篇小说二十篇 并著有十部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 其中一部与他人合作 为数部主要出版物供稿 并经常与演员 制片人 音乐家合作 他的作品被认为影响广泛 及于学术 设计 电影 文学 音乐 网络文化及技术等多个领域 威廉 吉布森William Gibson2008年3月17日 吉布森在巴黎宣傳 幽灵山村 英语 Spook Country 法國版出生William Ford Gibson 1948 03 17 1948年3月17日 74歲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康威職業小說家國籍 美國 加拿大創作時期1977年 至今體裁推想小說 科幻文學運動數碼龐克 蒸汽龐克 後數碼龐克代表作 神經喚術士 1984年 獎項星雲獎 雨果獎 菲利普 K 迪克紀念獎 迪特瑪獎 英语 Ditmar Award 星雲獎 極光獎 英语 Aurora Awards 官方網站williamgibsonbooks wbr com 目录 1 早年生活 1 1 童年 流离 青少年 1 2 逃役 放逐 反文化 1 3 早期作品与赛博朋克的演化 2 文学生涯 2 1 早期短篇小说 2 2 神经漫游者 2 3 蔓生三部曲 差分机 桥梁三部曲 2 4 蓝蚂蚁 2 5 头彩丛书 2 6 视觉小说 3 合作 改编及其他 3 1 文学合作 3 2 电影改编 剧本 出镜 3 3 艺术展 诗歌 行为艺术 3 4 密码学 3 5 论文和短篇非虚构作品 4 影响与评价 4 1 文化影响 4 2 预见 及预想造成的影响 5 作品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早年生活 编辑 1984年 七十岁生日派对上的威廉 巴勒斯 巴勒斯在垮掉的一代作家中对青春期时的吉布森影响最为重大 童年 流离 青少年 编辑 吉布森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临海城市康威 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父母生长的故乡 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小镇弗吉尼亚州威斯维尔度过 5 6 吉布森小时候 家里因为他父亲在大型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经常搬家 7 吉布森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就读派恩斯小学 Pines Elementary School 学校老师不鼓励吉布森读书 他父母对此感到不悦 8 吉布森年幼时 a 上小学一年多 8 父亲出差时在餐馆噎死 5 母亲无法把这一噩耗告诉吉布森 让他人转达了他父亲的死讯 9 汤姆 迈达克斯 英语 Tom Maddox 评论道 吉布森 生长在一个和J G 巴拉德的梦境一样令人不安的 光怪陆离的美国 10 失去能给艺术家带来一些奇特的长处 我尊敬的艺术家不少都经历过痛心的生离死别 2007年8月19日威廉 吉布森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采访 9 父亲去世几天后 吉布森和母亲搬回了威斯维尔 6 11 吉布森后来把威斯维尔形容为 一个现代性虽然算是来到 但深受怀疑的地方 并认为他与科幻文学的联系 他的 原生文学文化 就是从忽然被放逐的感受中起源的 11 5 吉布森十二岁时 一心只想当科幻小说家 12 他就读热衷篮球的乔治 威斯高中 George Wythe High School 荒废了几年 大把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听唱片 读书 8 十三岁那年 吉布森瞒着母亲买了一本垮掉的一代文选 从而接触到了艾伦 金斯堡 杰克 凯鲁亚克 威廉 巴勒斯的作品 巴勒斯对吉布森的影响尤其深远 使他对科幻文学大为改观 13 14 青少年时期的吉布森性格笨拙腼腆 他生长在他认为 大有问题 12 的单一文化环境中 自觉地远离宗教 读科幻小说 巴勒斯和亨利 米勒的作品作为生活上的寄托 11 15 吉布森学习成绩不好 他母亲不满意 威胁他要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 结果他母亲惊讶地发现吉布森很乐意 8 当时吉布森的母亲 长期焦虑 患有抑郁症 自从丧夫之后就一直待在威斯维尔 付不起送吉布森去他想去的加州南部的费用 把他送到了图森的南亚利桑那州男子学校 Southern Arizona School for Boys 5 6 11 他愤恨私立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结构 但后来回忆时 却感激这段生活逼迫他社交 8 吉布森在SAT考试中 写作部分得了148分 满分150分 但数学部分只得了5分 满分150分 他的老师都不满意 8 逃役 放逐 反文化 编辑 2007年 温哥华 幽灵山村 英语 Spook Country 读者见面会上的吉布森 自从1985年受 温哥华杂志 之托 写下要求以温哥华为背景的 冬季市场 英语 The Winter Market 之后 吉布森一直极力避免设定他客居的这座城市为他作品的背景 直到写下 幽灵山村 这部作品 才打破循规 16 吉布森年仅十八岁时 母亲就去世了 8 吉布森从此离校 没有毕业 很长时间孑然一身 去了加州和欧洲旅行 融入到反文化之中 6 11 15 1967年 他 逃避因越南战争实行的兵役 英语 Draft dodger Vietnam War 前往加拿大定居 5 11 当时 在兵役聆讯上 他对面试官坦白道 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把每一种精神药物都尝试一遍 17 吉布森评论他自己的行为 说他 不算真的逃了兵役 反正他们也没征我 5 聆讯结束后 他回家买了张去多伦多的公交车票 一两周后就上路了 11 在2000年拍摄的 给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 威廉 吉布森的旅行 英语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中 吉布森说他的动机与其说是良心拒服兵役 不如说更多的是想 跟嬉皮士小妞睡觉 和使劲抽大麻 11 他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 就这个话题阐述了一番 我开始当作家的时候 标榜自己逃役 这不应该 我脑子里有点模糊的想法 想逃兵役 就来了加拿大 可我从来就没被征召 所以压根没必要做这个决定 我也不知道 如果真被征召 我会怎么办 我当时也没个主心骨 要是他们把我征了 我估计就哭一场 然后跟他们去了 当然 我肯定不会喜欢服役的 2008年6月10日威廉 吉布森在io9 英语 io9 上的采访 18 流浪 了几个星期之后 吉布森被多伦多首家head shop 英语 head shop 贩卖吸毒用具的商店 聘为管理员 19 吉布森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深陷于抑郁症 自杀和硬毒品之中的美国逃役流亡者群体 11 1967年爱之夏 他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介绍多伦多約威老嬉皮士次文化的新闻片中出镜 20 片酬 五百元 相当于二十个星期的租金 被他充作旅费 21 除了在华盛顿特区待过 被骚乱撕裂的短短一阵 之外 吉布森在1960年代后几年都待在多伦多 这段时间他邂逅了温哥华人黛博拉 简 汤普森 22 后来和她一起去了欧洲旅行 5 吉布森回忆到 他们专门去法西斯当政 汇率划算的欧洲国家 包括1970年在希腊的某群岛上以及伊斯坦布尔待过一段时间 23 因为他们 但凡是用的钱有一点儿像硬通货的地方都去不起 24 1972年 两人结婚 定居在温哥华 吉布森照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一家人靠他妻子当教师的薪水生活 1970年代 吉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救世军旧货店里搜罗低价工艺品 再高价卖给专门经销商过活 23 他发觉在大学保持好成绩可以拿不菲的奖学金 这比工作挣钱容易得多 14 便就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在1977年取得了 一个没什么用的英语学士学位 5 25 研习英语文学使吉布森接触了大量他原本不会读的虚构文学作品 他认为这些作品给他提供了科幻文化中接触不到的想法 包括对后现代主义的意识 26 吉布森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上了科幻文学课 教师是苏珊 伍德 英语 Susan Wood science fiction 结课时 他受到鼓励 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全息玫瑰碎片 7 早期作品与赛博朋克的演化 编辑 吉布森考虑进修硕士并以 作为法西斯主义 英语 Fascist epithet 文学的硬科幻 为论题 14 他随后在毕业前一年停止了写作 并据一位批评家称 收集了一些朋克唱片 27 这段时间他从事了几份不同的工作 包括在母校的一堂电影史课上助教三年 7 1980年或1981年 吉布森在温哥华一场他看得不耐烦的科幻展 英语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 上 遇见了同一讨论小组的成员 与他志趣相投的朋克音乐家 作家约翰 雪利 英语 John Shelly 28 两人一见如故 结为一生挚交 雪利说服吉布森 让他出售他的短篇小说 开始认真写作 27 28 27 28 1977年 我初为人父 极度缺乏对 事业 这类东西的热情 我开始重拾我十二岁时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与此同时 纽约和伦敦传来了奇怪的声音 我认为朋克是社会侧面一颗十年前埋下 引线烧得缓慢的炸弹的爆炸 我认为这预示着什么 就这样 我开始写作了 威廉 吉布森 1948以来 5 吉布森通过雪利与科幻作家布鲁斯 斯特林和刘易斯 夏纳 英语 Lewis Shiner 取得了联系 他们读了吉布森的作品 发觉这是 斯特林语 突破性的作品 需要他们 放下成见 留意一下这温哥华哥们 这可是前进的方向 11 29 1981年秋天 吉布森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的科幻展上遇见了斯特林 对着四个人朗读了史上第一篇赛博朋克短篇小说 整垮铬萝米 英语 Burning Chrome 他后来说 斯特林 全明白了 11 1982年十月 吉布森前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参加ArmadilloCon 英语 ArmadilloCon 科幻展 和雪利 斯特林和夏纳在同一个名叫 镜影之后 一览朋克科幻 Behind the Mirrorshades A Look at Punk SF 的讨论小组 夏纳注意到这时 一个运动的概念成形了 29 在讨论了一星期摇滚 MTV 日本 时尚 毒品 政治这些话题之后 吉布森离开这群讨论小组的骨干回到温哥华 半开玩笑地称 一个新的轴心形成了 29 斯特林 夏纳 雪利 吉布森和鲁迪 拉克后来一同成为了赛博朋克这一激进文学运动的核心 30 文学生涯 编辑早期短篇小说 编辑 更多信息 全息玫瑰碎片 短篇小说集 吉布森的早期作品 大多数是设定于近未来 探讨控制论和数字空间对人类影响的短篇小说 他所用的高科技贫民窟 录播的或广播的刺激物 后来发展成在 神经漫游者 中极为着重描写的 模拟 刺激 Sim Stig 组合 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些主题 在他出版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全息玫瑰碎片 中就已经出现 这篇小说刊载于科幻杂志 出土 Unearthed 1977年夏季刊 14 吉布森对 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 这一主题的执着被他的朋友和合作者 布鲁斯 斯特林形容为 布鲁斯打出的一套结合高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经典组合拳 31 32 1981年开始 31 吉布森的短篇小说始见于 Omni 英语 Omni magazine 杂志和 Universe 11 杂志中 他收录于其中的作品开始发展出一种苍凉 黑色电影般的质感 他刻意与主流科幻尽量拉开距离 吉布森对主流科幻 有种美学上的厌恶 这一点在他的 根斯巴克连续体 英语 The Gernsback Continuum 中有体现 以至于他把最高目标设为成为 一个邪典人物 一个小号的J G 巴拉德 14 斯特林散发这些短篇小说时 发现 他们都懵了 就是说这人写的文章他们都看不懂 他富有想象力的主题大家都不理解 11 拉里 麦卡菲里 英语 Larry McCaffery 评论道 这些早期短篇小说只不过是吉布森写作才能的吉光片羽 科幻评论家达科 苏恩文 英语 Darko Suvin 则认为它们 无疑是 赛博朋克类型中 最好的作品 构成了这一艺术类型 最广阔的远景 28 吉布森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开发的主题 整垮铬萝米 英语 Burning Chrome 中的蔓生 Sprawl 设定 约翰尼的记忆 英语 Johnny Mnemonics 中的人物莫莉 米利安斯 英语 Molly Millions 最终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神经漫游者 中成形 28 神经漫游者 编辑 港口上空的天色犹如空白电视屏幕 神经漫游者 开篇 33 神经漫游者 是受泰迪 卡尔 英语 Teddy Carr 之托 为专门收录处女作的Ace科幻特辑 英语 Ace Science Fiction Specials 而作的 吉布森完成这部作品的期限是一年 34 在写作过程中 吉布森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这个任务抱有一种 盲目的 本能的恐惧 他认为他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还 差了四五年 14 1982年 银翼杀手 上映 吉布森当时写完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 他看了头二十分钟 就 估摸着 神经漫游者 完了 毁了 大家都得觉得我的视觉效果是从这部好看得吓人的电影里边抄的 35 吉布森重写了小说的头三分之二十二遍 唯恐读者分神 出版之后 他确信自己要 永永远远地丢脸了 然而他最终写出的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最终大大发展了他的创造力 14 神经漫游者 刚出版时 并未立刻就广受欢迎 但它迎合了文化潮流 36 很快就在另类文化圈中口耳相传 有口皆碑 28 神经漫游者 成为了第一部获得科幻小说 三顶王冠 14 殊荣的作品 它同时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当年的最佳长篇小说奖 以及菲利普 K 迪克纪念奖当年的最佳原创平装本奖 37 全球销量累计超过了六百五十万本 38 1988年 劳伦斯 珀森 英语 Nova Express fanzine 在他的 记后赛博朋克宣言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中提出 神经漫游者 是 赛博朋克作品的典范 39 2005年 时代杂志 把 神经漫游者 列入1923年以来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 并评价道 神经漫游者 面世时 可谓激进无比 40 文学评论家拉里 麦卡菲里 英语 Larry McCaffery 把 神经漫游者 中的矩阵描述成这样一个地方 数据与人类意识共舞 人类记忆是成文的 机械的 跨越国界的信息系统变异增殖 成为惊人的新结构 它有着不可想像的 神秘的 最重要的是 非人的美丽和复杂 14 吉布森后来评价写作 神经漫游者 时的自己 说 我肯定请他喝一杯 但钱借不借给他 我就不知道了 并说这部小说是 青春期著作 11 神经漫游者 获得的成功 使时年三十五岁的吉布森声名鹊起 41 蔓生三部曲 差分机 桥梁三部曲 编辑 主条目 蔓生三部曲 英语 Sprawl trilogy 差分机 小说 和桥梁三部曲 英语 Bridge trilogy 旧金山 奥克兰海湾大桥 吉布森 桥梁三部曲 英语 Bridge trilogy 设定地点的原型 在小说中被占用 尽管吉布森的声誉主要源于 神经漫游者 他仍然改进着他作品的概念和风格 42 他本打算新写一部毫不相干的后现代太空歌剧 题为 野马莎莉的日志 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 与Arbor House 英语 Arbor House 出版社签了合同 但随后吉布森与出版社就 零伯爵 护封的配图一事意见不合 以至于闹翻 吉布森于是毁约 43 放弃 野马莎莉的日志 后 吉布森在1988年写下 重启蒙娜丽莎 英语 Mona Lisa Overdrive 14 28 这部长篇小说续写吉布森的前两部长篇小说 达到剧情上的高潮 沿用了世界观和人物 是 蔓生三部曲 英语 Sprawl trilogy 的终篇 蔓生三部曲 确立了吉布森的声誉 44 三部曲中的后续两部小说 也都获得了星云奖 雨果奖和轨迹科幻奖的提名 45 46 47 1990年 吉布森继 蔓生三部曲 之后和布鲁斯 斯特林合作写下了架空历史小说 差分机 背景设于科技发达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 背离了吉布森一贯以来的赛博朋克主题 1991年 差分机 获得了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提名 随后于1992年获得了约翰 W 坎贝尔纪念奖 英语 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 提名 这部小说的成功使新生的蒸汽朋克文学门类受到关注 它也是这一门类最著名的作品 48 49 吉布森的第二部系列小说 桥梁三部曲 英语 Bridge trilogy 包括著于1993年的 黑色幽默都市侦探短篇小说 50 虚拟之光 英语 Virtual Light 著于1996年的 伊朵儿 英语 Idoru 以及著于1999年的 明日之星 英语 All Tomorrow s Parties novel 三部曲中 第一部和第三部小说均以近未来洛杉矶为中心 整部三部曲都用比上一步三部曲更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风格探讨了吉布森小说中常见的身心和技术的超越这些主题 51 沙龙网 英语 Salon Website 记者安德鲁 莱昂纳德 英语 Andrew Leonard 提到 在 桥梁三部曲中 吉布森把笔下的反派从 蔓生三部曲 中的跨国公司和人工智能换成了大众媒体 具体而言 就是庸俗 英语 tabloid journalism 电视和名声崇拜 英语 cult of celebrity 52 一条评论称 虚拟之光 描绘的是 资本主义末期 私人企业和利润导向发展至其理论极点 53 认为大众媒体是资本主义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论点在情境主义著作 景观社会 开篇即有提及 莱昂纳德评论 伊朵儿 称它是吉布森 重返巅峰 之作 54 而评论家史蒂芬 普尔 英语 Stephen Poole 则称 明日之星 标志着吉布森从 科幻大神到蹩脚近未来社会学家 的转变 55 蓝蚂蚁 编辑 继 明日之星 后 吉布森的文风更加倾向现实主义 保持叙事的连续性 是 猜想极近过去的虚构作品 56 科幻评论家约翰 克卢特 英语 John Clute 把这种写作角度解释为吉布森对传统科幻在 一个没有可续的 现在 的世界 中不再可能实现的认识 把这种角度定性为 新世纪的科幻 57 吉布森的长篇小说 模式识别 2003 幽灵山村 英语 Spook Country 2007 零历史 英语 Zero History 2010 都把背景设定于当代 差不多就是我们生活的那个 世界 58 这也让吉布森的作品首次成为了主流畅销书 59 在设定相同的同时 这几部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的人物 如神秘的营销公司蓝蚂蚁的雇员胡伯特斯 比根德 英语 Hubertus Bigend 帕梅拉 曼瓦林等 2010年 吉布森给所作的小说签名 吉布森回答推特上对这一系列小说的名称的提问 比根德三部曲 蓝蚂蚁系列 到底叫啥呢 时 说 我还是喜欢 丛书 就 比根德丛书 吧 60 然而 蓝蚂蚁 却成为了这一系列的通称 61 62 后来 吉布森称他没有为这三部曲命名 说 我等着看别人怎么叫它呢 63 2016年 也在一则推文中用了 蓝蚂蚁丛书 一名 64 这一时期独特地出现了独立发展的同人注解网站 模识宅 PR Otaku 和节点杂志 英语 Node Magazine 分别批注 模式识别 和 幽灵山村 这两部作品 65 这两个网站利用维基百科 谷歌等网络资源 考据引据来源 故事要素 并整合所得 相当于编纂了两部书的超文本版 65 66 评论家约翰 苏特兰 英语 John Sutherland author 认为这种现象恐将 重构文学评论的方式 67 911事件发生之后 写完了 模式识别 一百多页的吉布森忽然认为主角的背景故事已经变得不可信 不得不把这一部分重写了一遍 他称这是 我对一部小说最奇特的体验 68 他认为这场袭击是历史的一个节点 是 一种跳出文化的体验 并且 在某种意义上 是21世纪的真正开始 69 他是第一位写出受911事件影响的长篇小说的作家 因此受到注意 16 对911事件后美国文化的转变 包括部族主义 英语 tribalism 的复兴 社会婴儿化 英语 Infantilization 70 71 等的观察成为了日后吉布森作品的重要主题 72 不过 他写作的重心仍然 处于偏执和技术的焦点 73 头彩丛书 编辑 2014年10月28日 吉布森新系列小说的第一部 边缘世界 发表 74 2013年4月19日 他在纽约公立图书馆露面 对小说做了简短的描述 并朗读了第一章 触觉回馈装置 的选段 75 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年代 其一在距今三十年后的未来 其二在更远的未来 76 边缘世界 的续作 机构 英语 Agency novel 原定于2018年12月份发表 后推迟到2021年1月21日方发表 77 据 纽约客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 特朗普当选和剑桥分析公司引发的争议都让他重新思考文本 对其进行修改 78 2020年7月17日 吉布森发推特说 第三 完结篇暂定名称 头彩 79 但2021年1月21日又收回前言 称 我还是不给 机构 的续作起名叫 头彩 了 不是因为 迈克尔 梅卡尼克的 头彩 这本书我还打算读一下 而是因为 机构 原本叫 Tulpagochi 这名字我还是很喜欢 但那就不是同一本书了 80 视觉小说 编辑 2017年 边缘世界 出版之后 机构 出版之前 吉布森的漫画 或曰视觉小说 大天使 英语 Archangel Gibson comic 出版 大天使 和 边缘世界 都包括了各种时间旅行 但吉布森澄清道 这两部作品并无关联 它们不是 同一宇宙 的 撕裂者 The Splitter 和超连续虚拟性 trans continual virtuality 不是一种装置 也不是同一种情节装置 81 次年 黑马漫画分五卷发行约翰尼 克里斯马斯 Johnny Christmas 改编自吉布森的 异形3 剧本的同名漫画 82 2019年出版精装合集 83 合作 改编及其他 编辑 布鲁斯 斯特林 与吉布森合著了短篇小说 红星 冬季轨道 英语 Red Star Winter Orbit 1983 和蒸汽朋克长篇小说 差分机 1990 文学合作 编辑 全息玫瑰碎片 日后收录的短篇小说中 有三篇是吉布森与他人合著的 1981年与约翰 雪利 英语 John Shelly 合著的 酒吧里的归栖者 英语 The Belonging Kind 1983年与布鲁斯 斯特林合著的 红星 冬季轨道 英语 Red Star Winter Orbit 65 以及同年与迈克尔 斯万维克 英语 Michael Swanwick 合著的 空战 英语 Dogfight short story 吉布森此前为雪利198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城市走过来了 City Come A walkin 写了前言 84 两人随后继续合作 吉布森又为雪利198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寻热者 Heatseeker 写了前言 85 雪利说服吉布森 让他给电视系列节目 双面麦斯 英语 Max Headroom TV series 写一段剧情 但写好之前 电视网就把节目取消了 86 1990年 吉布森与斯特林合著短篇小说 歌利亚的天使 85 不久后扩写为长篇架空历史小说 差分机 成书于1990年 1993年 两人被请去 公开做梦 吉布森语 共同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技术与教育大会 阿尔 戈尔他们 86 致辞反对数位落差 87 震惊全场 地提议把所有学校设在线上 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 88 2007年接受采访时 吉布森透露斯特林正在构思 第二部递归科幻小说 想法极好 但吉布森正有其他创作 无法与斯特林合作 56 1993年 吉布森为黄色魔术交响乐团的专辑 Technodon 英语 Technodon 作词 并且受邀为主唱 89 90 同年 吉布森又为黛比 哈利的专辑 Debravation 英语 Debravation 中的音轨 Dog Star Girl 作词 91 电影改编 剧本 出镜 编辑 吉布森开始受邀写电影剧本的契机 是一位制片人在泰国一处度假村的海滩上发现了一本浸了水的 神经漫游者 92 吉布森早期的电影剧本最终都未能成形 整垮铬萝米 原定由凯瑟琳 毕格罗导演 和 神经旅馆 Neuro Hotel 两部改编电影最终都未能制作 86 1980年代末 吉布森写下了 异形3 的一个 后来自评为 像塔尔科夫斯基 的 早期版本 其中只有几处在定稿中得以保留 86 2018到19年 黑马漫画把这部剧本改编为漫画 共五部 由约翰尼 克里斯马斯编绘 2019年 Audible 英语 Audible service 把这部剧本制作成广播剧 由德克 马格斯 英语 Dirk Maggs 改编 迈克尔 比恩和兰斯 亨利克森出演他们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 93 吉布森初涉电影产业时 就已经不受好莱坞大片体系的限制 在一位美国制片人表达意向 要制作一部苏美合拍 由苏联摇滚乐手维克多 崔出演的电影后 他一度与哈萨克斯坦导演拉希德 努格马诺夫 英语 Rashid Nugmanov 合作剧本 94 吉布森当时忙于创作小说 但不愿放弃这一包括了 在某种平行未来的列宁格勒的群殴仪式 的 怪得绝妙的项目 于是派杰克 沃马克 英语 Jack Womack 去俄罗斯接班 由于崔遭遇车祸身亡 电影并未拍成 沃马克最终根据在俄罗斯的经历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把未来抛在身后吧 英语 Let s Put the Future Behind Us 这段经历也影响了吉布森的 模式识别 一书中与俄罗斯有关的部分 94 1991年吉布森与日本导演石井聪亘 英语 Sogo Ishii 的合作同样未能成功 28 两人本打算在九龙寨城拍摄一部电影 结果1993年 九龙寨城就拆毁了 95 除了小说之外 吉布森还写过几部电影剧本和电视节目脚本 吉布森的小说常被改编 却并不非常成功 吉布森 蔓生三部曲 英语 Sprawl trilogy 世界观下的两部短篇小说 曾大致遵照原著 被改编成电影 其一是1995年的 捍卫机密 英语 Johnny Mnemonics film 由 约翰尼的记忆 改编 吉布森编剧 基努 里维斯 道夫 龙格尔 北野武出演 另一部是1998年的 新玫瑰旅馆 英语 New Rose Hotel film 由同名小说改编 克里斯托弗 沃肯 威廉 达福 艾莎 阿基多出演 其中 捍卫机密 是史上第一部与其原著改编的CD ROM互动式电子游戏同时面世的电影 53 截至2013年 尽管经历了数年的制作困境 温琴佐 纳塔利仍然希望能把 神经漫游者 搬上荧幕 96 零伯爵 英语 Count Zero 和 重启蒙娜丽莎 英语 Mona Lisa Overdrive 也被买下版权 有过改编成电影的计划 97 2006年 消息称 伊朵儿 英语 Idoru 的日本动画版已经开工 98 而 模式识别 的电影版也在制作当中 由彼得 威尔导演 然而 据吉布森称 威尔已不再参与这一企划 99 2015年 曾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的作家兼导演西蒙 帕梅尔 英语 Simon Pummell 在鹿特丹影展上宣布 计划将吉布森的短篇小说 空战 改编成电影 这部小说由吉布森与迈克尔 斯万维克 英语 Michael Swanwick 合著 1985年七月首发于 Omni 英语 Omni magazine 杂志 这部电影计划由Hot Property Films制片公司的英国制片人珍宁 马莫特 英语 Janine Marmot 制作 100 吉布森也经常与他人合作参与电视领域 他与友人汤姆 迈达克斯 英语 Tom Maddox 共同创作了电视剧 X档案 的两集 人工智能 英语 Kill Switch The X Files 和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英语 First Person Shooter The X Files 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视台在美国播出 42 101 1998年 吉布森为 X档案 的周边出版物 X档案画集 The Art of the X Files 写了前言 102 在原作者布鲁斯 瓦格纳 英语 Bruce Wagner 的要求下 吉布森在电视迷你剧 野棕榈 英语 Wild Palms 中客串出演 103 野棕榈 的导演奥利弗 斯通在制作这部电视剧时 从吉布森的长篇小说中借用了大量元素 50 电视剧停播后 吉布森为 野棕榈读本 Wild Palms Reader 写了一篇文章 全息影像的去处 Where The Holograms Go 103 2002年 吉布森又接下一个角色 在短片 我的爱我的伞 英语 Mon Amour Mon Parapluie 中与道格拉斯 柯普兰 英语 Douglass Coupland 一同饰演哲学家 104 除出演虚构电影作品之外 吉布森还是2000年由马克 尼尔 英语 Mark Neale 导演的纪录片 威廉 吉布森的旅行 英语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的主角 这部纪录片给吉布森作传 跟踪吉布森驾车穿越北美大陆 探讨自己人生经历 文学生涯 文化解读的旅程 这部纪录片还包括了对杰克 沃马克和布鲁斯 斯特林的采访 以及博诺和The Edge朗读 神经漫游者 的片段 11 2016年 加拿大动画工作室Last Studio Standing Inc 买下了吉布森短篇小说 蛮荒之族 英语 Hinterlands 的改编权 宣布要将其改编为一部剧场版动画短片和一部电视动画剧集 105 截至2018年4月 亚马逊的一部改编自吉布森小说 边缘世界 的电视连续剧正在制作当中 106 艺术展 诗歌 行为艺术 编辑 吉布森经常与La Fura dels Baus 英语 La Fura dels Baus 剧团等行为艺术家合作 图为2007年五月La Fura dels Baus在新加坡艺术节 英语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上表演 吉布森写作了大量行为艺术作品中使用的文章 1989年十月 吉布森就与著名雕塑家 后来导演了电影 捍卫机密 英语 Johnny Mnemonics film 的罗伯特 朗格 英语 Robert Longo 合作 41 为一个名为 Dream Jumbo Working the Absolutes 的艺术项目写过这种文章 这一项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斯礼堂 英语 Royce Hall 展览 107 三年后 吉布森又为La Fura dels Baus在巴塞罗那举办的Art Futura 92艺术展上的表演秀 记忆宫 Memory Palace 写了原始文案 表演秀上还使用了卡尔 西姆斯 英语 Karl Sims 蕾贝卡 艾伦 英语 Rebecca Allen artist 马克 佩灵顿 英语 Mark Pellington 创作的图片 以及彼特 盖布瑞尔等人创作的音乐 89 吉布森在行为艺术方面最新的创作在1997年 与温哥华一支饱受好评的舞团圣体纹身 英语 Holy Body Tattoo 以及后来和吉布森成为朋友 为他管理网站的克里斯 哈尔克罗 Chris Halcrow 合作 108 109 1990年 吉布森参与了 预见旧金山 Visionary San Francisco 艺术展 这一艺术展设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从7月14日举办到8月26日 吉布森为此写了一篇短篇小说 斯金纳的房间 英语 Skinner s Room 设定在日益衰败的旧金山 旧金山 奥克兰海湾大桥关闭后被无家可归者占用 这一设定后在 桥梁三部曲 英语 Bridge trilogy 中被详细描写 110 这一设定启发了由建筑师冯明 音译 Ming Fung 和克雷格 霍杰茨 Craig Hodgetts 创作的展项 设想在未来的旧金山 富人住在高科技 太阳供能的塔楼里 俯瞰衰朽的城市 破败的大桥的情景 111 这一展项还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吉布森探讨未来 朗读 斯金纳的房间 片段的画面 89 纽约时报 称赞这次展会为 过去十年内由我国博物馆发起的一次旨趣最高远的 也是最值得称道的 阐释建筑和城市两个领域的努力 而又评价冯和霍杰茨受吉布森小说影响的展项道 一件强有力 但悲伤而不无犬儒主义的作品 111 这部小说后稍作修改 一年后刊登于 Omni 英语 Omni magazine 杂志 112 密码学 编辑 吉布森的一部特受好评的作品就是1992年的 阿格里帕 死者之書 英语 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 一首三百行的电子自述诗 是吉布森与丹尼斯 阿什鲍 英语 Dennis Ashbaugh 和发行人小凯文 贝戈斯 Kevin Begos Jr 合作的 113 这篇文章聚焦于记忆 标题中的 阿格里帕 就是一本相册的名字 超脱于尘世的特性 原本录入在一张3 5寸软盘中 114 附在一本艺术家书 英语 artist s book 中发行 115 这本书的内容是阿什鲍作的蚀刻画 本来计划做成光照下逐渐消失的效果 结果未能实现 116 吉布森还提到 阿什鲍的设计 后来逐渐发展到包括了一个自我吞噬的软盘 要实现的效果是只显示文字一次 然后就自己把自己吃了 117 与五花八门的说法不同的是 这部作品所用的软盘从没有被 黑 hacked 进去过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的诗歌片段 都是从1992年十二月在曼哈顿的一场展示了诗歌内容的公开展览上 通过暗中录下的磁带传播开的 这盘磁带的内容在展览后的第二天 就被上传到MindVox 英语 MindVox 布告板上 自此诗歌开始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118 自1992年首发以来 阿格里帕 中的秘密隐藏了二十年 很多人都尝试着破解代码 破译代码 但程序的源码很早就散佚了 艾伦 刘 音译 Alan Liu 率领团队建立了网站阿格里帕文件 The Agrippa Files 119 广泛收集有助于破解 阿格里帕 代码的工具和资源 他们与马里兰人文技术研究所 英语 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 的马修 柯申鲍姆 Matthew Kirschenbaum 数字法医学实验室 Digital Forensics Lab 多伦多大学密码学博士生奎因 杜邦 Quinn DuPont 展开合作 向密码学家求助 创立了 破解 阿格里帕 代码挑战 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The Challenge 开出奖品悬赏破解这段加密诗歌的参与者 120 2012年六月末 代码被罗伯特 萧 音译 Robert Xiao 成功破解 121 论文和短篇非虚构作品 编辑 吉布森零散地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非虚构文章 他偶尔在 连线 杂志上刊登几篇长文 为 纽约时报 写过几篇社论对页版 也曾给 观察家报 噪声瘾 英语 Addicted to Noise 杂志 纽约时报杂志 滚石 杂志 细节杂志 英语 Details Magazine 供过稿 吉布森首篇重要的非虚构作品 有死刑的迪斯尼乐园 英语 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 引起了评论界的热烈反响 122 123 2003年一月起 吉布森开始创作博客 就他对他本人当时的新作小说 模式识别 的反应提供 窥视般的见解 但同年九月 吉布森就因为担心可能影响创作 不再更新博客了 124 125 2007年九月 威廉 吉布森在伦敦布卢姆茨伯里 评论界对他的虚构作品对晚期资本主义 英语 late capitalism 和后工业化社会 英语 postindustrial society 的定性以及对信息时代的预示大为赞赏 2004年十月 吉布森重新开始创作博客 在创作 幽灵山村 时 时常不按顺序地从小说中节选片段发布在博客上 在创作 零历史 时亦然 只是不如先前频繁 126 到2009年七月 吉布森开始频繁在推特上用笔名 GreatDismal 发表微博 而博客基本弃置了 127 2012年 吉布森发表了一部非虚构作品集 题为 不信那一味 英语 Distrust That Particular Flavor 128 影响与评价 编辑更多信息 威廉 吉布森提名和获奖作品列表 英语 List of awards and nominations received by William Gibson 吉布森的行文为诸多学者所研究 2011年 一本研究吉布森行文的专著 威廉 吉布森文学导读 英语 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 出版 129 吉布森以影响力之巨 在1999年 被 卫报 记者史蒂芬 普尔 英语 Stephen Poole 称为 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 55 吉布森首部获得业界认可的作品 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 神经漫游者 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三大科幻小说奖 即星云奖 菲利普 K 迪克纪念奖 雨果奖 邮政卫报 英语 Mail amp Guardian 就此形容道 这就像是同一年获得了科幻小说界的龚古尔 布克 普利策一样 53 在科幻圈子外 神经漫游者 作为 对1980年代末时的生活的一种唤起 所得到的业界和大众关注 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 130 而 观察家报 注意到 纽约时报 过了十年 才开始提及这部小说 6 吉布森的作品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受众不限于科幻爱好者 据劳拉 米勒所言 这是因为 读者发现 在 他 幻想的 时而径至于偏执的作品中折射出了对当代社会惊人的准确预言 131 这些作品经常被评论家带入后工业的语境中 据学者大卫 布兰德的说法 这种解读方式 构筑了一个对大型技术 社会关系的反映 也是一种叙事化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132 133 评论家称赞其对晚期资本主义 英语 late capitalism 的描绘 132 和 对客观性 人类意识和由于技术而开始变得有问题的行为的重述 133 塔蒂亚妮 拉帕齐库 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学百科全书 英语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中 将吉布森称为 北美洲最受好评的科幻作家之一 7 文化影响 编辑 威廉吉布森 让我们变酷了的那个人 赛博朋克作家理查德 K 摩根 英语 Richard K Morgan 134 在 文学百科全书 英语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中 拉帕齐库称吉布森的早期作品 革新了 当时被普遍认为 不重要 的科幻文学 7 而他作品中的后现代美学促进了科幻研究 英语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新角度的发展 36 电影制作人玛丽安 特伦希 Marianne Trench 称 吉布森描绘的幻景 在真实世界中激起了火花 史无前例地 决定了人们如何思考和谈论 科幻文学 135 1984年 神经漫游者 的出版迎合了文化潮流 36 拉里 麦卡菲里 英语 Larry McCaffery 因此认为 吉布森实际上开启了赛博朋克运动 14 是 使整个运动看起来新颖 超凡的那一位新颖 超凡的作家 28 b 吉布森的作品 不仅是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的核心作品 更被太空历史学家德韦恩 A 戴 英语 Dwayne A Day 誉为太空背景科幻小说 又名 太阳科幻 solar sci fi 最优秀的代表作 并称其为 可能是 太阳科幻小说中 唯一超越了单纯的幻想 而发人深省的作品 136 吉布森 左 影响了科利 多克托罗 右 等赛博朋克 134 和后赛博朋克 英语 Cyberpunk derivatives Postcyberpunk 作家 137 吉布森在写作 幽灵山村 英语 Spook Country 时 也曾向多克托罗请教过技术方面的问题 138 据 观察家报 称 吉布森的早期小说 被新生的一代Slacker 英语 Slacker 和黑客发现 用作了一种人生指南 6 他的小说使 赛博空间 上网冲浪 ICE 英语 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 脑后插管 神经植入物 等词成为流行语 并推广了网络意识 net consciousness 虚拟交互 virtual interaction 和 矩阵 the matrix 等概念 139 吉布森在1982年出版的 整垮铬萝米 首创了 赛博空间 一词 c 140 意指计算机网络构成的 大型自愿幻觉 141 艺术家戴克 布莱尔 英语 Dike Blair 评论道 吉布森 简练而生动的用词所展现的是围绕着技术的情绪 而不是 技术的 机制 142 吉布森的作品对一些流行音乐家也造成了影响 在音乐作品中受他小说影响的 有斯图尔特 哈姆 英语 Stuart Hamm d 比利 爱多尔 e 沃伦 泽文 英语 Warren Zevon f Deltron 3030 英语 Deltron 3030 146 Straylight Run 英语 Straylight Run 乐队名称即出自 神经漫游者 147 音速青春 148 等 U2乐队的专辑 Zooropa 受 神经漫游者 的影响很深 44 又为 神经漫游者 有声书版配乐 44 还在为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 威廉 吉布森的旅行 中出镜 11 吉布森也投桃报李 2009年八月作文点评其晕眩国度巡回演唱会 英语 Vertigo Tour 刊载于 连线 杂志 149 Zeromancer 英语 Zeromancer 乐队也得名于 神经漫游者 150 1999年上映的电影 黑客帝国 从标题 The Matrix 到角色再到故事元素 均受 蔓生三部曲 英语 Sprawl trilogy 的启发 151 其中 角色尼歐和崔妮蒂 英语 Trinity The Matrix 分别类似 零伯爵 英语 Count Zero 中的波比 纽马克和 约翰尼的记忆 英语 Johnny Mnemonics 及 神经漫游者 中的莫莉 米利安斯 英语 Molly Millions 97 而崔妮蒂和 零伯爵 的主角透纳学习开直升飞机时一样 直接把教程下载到脑中 此外 神经漫游者 和 黑客帝国 的情节都涉及力图摆脱人类控制的人工智能 97 影评界还注意到 黑客帝国 的摄影和基调也与 神经漫游者 十分相似 152 吉布森本人最初在观影之后 对 黑客帝国 未予置评 11 而后来则称其为 赛博朋克 中的极品 153 2008年 吉布森获颁发西门菲莎大学和卡罗来纳海岸大学 英语 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 的荣誉博士学位 154 同年被选入科幻奇幻名人堂 由与吉布森有合作的好友杰克 沃马克 英语 Jack Womack 致辞 155 预见 及预想造成的影响 编辑 未来已经到来 只是分布不均 威廉 吉布森 156 157 早在早期互联网在1980年代初出现之前 吉布森就已在 神经漫游者 中用 矩阵 matrix 一词来形容互联网的形象 158 159 160 这意味着吉布森在万维网出现多年以前 就设想了一种环球通讯网络 42 虽然 类似的观念此前就已有人提出 其中也包括一些科幻作家 g b 在创作 整垮铬萝米 英语 Burning Chrome 时 吉布森 产生了一种直觉 感觉 互联网 会改变一切 就像汽车普及造成的大改观一样 11 1995年 吉布森提出 互联网的出现 演变和发展这一过程是 本世纪内人类成就中史无前例的一个 也是最有趣的一个 作为一种新文明的出现 其重要性堪与城市的出现相类 88 2000年 又预测互联网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 11 吉布森像 吉布森对技术 设计 都市社会学和网络文化多有预见 并以此对其造成影响 使社会提前适应之 以此闻名 2008年3月14日摄于法国巴黎斯库拉 Scylla 书店 观察家注意到 吉布森对网络发展造成的影响 已不止于预测 他被公认为远在主流社会认识互联网之前 就 建立了互联网时代的图像志 17 吉布森在 神经漫游者 中提出了 真人傀儡 英语 meatpuppet 这一概念 虚拟性交这一现象 也被认为是他首创的 他本人并未参与这种行为 而是首创了其概念 164 为桌面环境创作电子艺术设计的先驱艺术家 自认其设计受到了吉布森的启发 165 艺术方面 吉布森还获帕森斯设计学院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166 史蒂芬 普尔 英语 Stephen Poole 称 吉布森的 蔓生三部曲 为日后在现实中爆炸性发展的电子游戏和互联网这些虚拟环境奠定了观念上的基础 55 吉布森的合作者杰克 沃马克 英语 Jack Womack 在 神经漫游者 2000年再版后记中提出 吉布森对赛博空间的设想有可能经由 神经漫游者 在1984年的初版推动了互联网 特别是万维网 未来的发展 就此设问道 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把某个事物写下来 实际上就是促成了它 167 研究吉布森的学者塔蒂亚妮 格 拉帕齐库 Tatiani G Rapatzikou 在 威廉 吉布森小说中的哥特主题 中就赛博空间主题的起源评论道 吉布森描绘的这种从终端综摄一切的意象中产生 体现于他笔下的赛博空间矩阵中的视觉效果 是受他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游戏厅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启发而得到的 玩家紧张的姿势 游戏对终端空间写实的投射 如同在屏幕后存在一个真实的空间一样 都显示出这种对实相界 英语 The Real 的体现操控了实相界自身 168 吉布森被认为是为数不多探索了信息时代对城市社会空间构造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的几位观察家之一 169 吉布森对此的预见招致了一些批评 如马克 佩斯 英语 Mark Pesce 尽管承认本人深受吉布森这些预见的影响 并认为 没有其他作家 如吉布森般 如此雄辩地在情感上影响了黑客社群 170 却摒弃了它们 斥其为 对暴力和脱离肉体的青春期幻想 171 小说 模式识别 的剧情 围绕着一系列匿名发布 散布于互联网各处的电影片段展开 书中人物在各个网站上 对制片者的身份 动机 制影手法 灵感来源进行推测 这与日后2006年lonelygirl15 英语 lonelygirl15 这一系列影片引起的互联网现象暗合 吉布森本人后来否认自己的作品对lonelygirl15产生过影响 172 173 174 吉布森对后来大行其道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一社会现象也作了正确的预测 26 如 虚拟之光 英语 Virtual Light 中就描写了一个以 美国警察 英语 Cops TV program 为戏仿原型而加以夸张的真人秀节目 175 有预见性的作家这个说法我能接受 先知谈不上 有这么一个事 是在我1991年刚见到布鲁斯 斯特林那会儿 我当时就喜欢上他了 原文如此 我们先握了个手 然后他就说 干咱们这行简直了 咱们就四处忽悠人去 然后咱们还能挣着钱 咱们把这破玩意儿编出来 还他妈真有人信 2008年3月 吉布森在ActuSf上的采访 71 在1988年的一次采访中 吉布森被问到他作品中的BBS术语是否与他使用BBS的经验有关时 提到自己 在写 神经漫游者 的时候就没怎么碰过电脑 而与有大量BBS使用者的科幻社群的成员比较熟悉 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电脑游戏 吉布森同样也没玩过 176 吉布森写作 神经漫游者 用的是一台1927年产的橄榄绿色爱马仕便携打字机 自述道 就像是当年海明威出门的时候用的 53 176 176 h 1988年 吉布森改用Apple IIc电脑写作 软件上使用的则是AppleWorks 英语 AppleWorks 电脑附有调制解调器 吉布森自称 就没用过 然而 截至1996年接受采访时 吉布森出于担心与陌生人通信会使自己分心 无法专注写作 并没有注册电子邮箱 88 而吉布森第一次访问互联网网页 则是在写作 伊朵儿 英语 Idoru 时 请网页开发者为他设立个人站点之后了 在看到网页之前 他本以为网页 应该跟我以前见过的电邮和讨论组这些东西差不多 更多地是纯文本 结果等我一看 当场就目瞪口呆了 177 2007年 在被问及用哪款电脑写作 有何电脑配件时 吉布森这样说道 我就只有一台2005年产的PowerBook G4 1G内存 还有一个 无线路由器 就这几样 我就是赶不上时髦 基本上是赶不上 实话实说 我对电脑本身从来兴趣就不大 我观察的不是电脑 我观察的是围着电脑转的人 看他们都干些什么 现在做这种观察越来越困难了 因为一切都是在 围着电脑转 58 作品 编辑 神經喚術士 Neuromancer 1984 邊緣世界 The Peripheral 2014 注释 编辑 纽约时报杂志 9 和吉布森本人 5 称他父亲死时自己六岁 而研究吉布森的学者塔蒂亚妮 拉帕齐库 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学百科全书 英语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中称他丧父时八岁 7 2 0 2 1 一组遍布世界各地 互相连接的计算机 所有人都可以用来不分地点地访问数据 使用程序这一想法 最早见于1962年当时为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工作的约瑟夫 利克莱德的一系列关于 银河系网络 Galactic Network 的备忘录 163 吉布森后来成功阻止了当时正计划向虚拟现实领域扩展的Autodesk公司将 赛博空间 cyberspace 一词注册成商标 44 哈姆 Kings of Sleep 英语 Kings of Sleep 专辑中 Black Ice 英语 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 零伯爵 英语 Count Zero Kings of Sleep 英语 The Winter Market 等音轨的名称 都出自吉布森的作品 143 1993年 爱多尔发行了一张名为 赛博朋克 的专辑 其中一道音轨题为 神经漫游者 44 罗伯特 克里斯特高对爱多尔对赛博朋克的表达的评价很低 144 而吉布森后来也说到 爱多尔 把 赛博朋克 搞得很蠢 86 泽文于1989年发行的专辑 Transverse City 英语 Transverse City 是受吉布森小说的启发而创作成的 145 约翰 布鲁纳 英语 John Brunner 著于1975年的小说 电波骑士 英语 The Shockwave Rider 是互联网和其深远的社会效应以及赛博朋克这一门类的先声 161 162 1992年7月16日 吉布森在 重启蒙娜丽莎 中的 作者后记 中写道 我写 神经漫游者 时 用的是一台所谓 发条打字机 就是朱利 迪恩在千叶城的办公室里的那种 你可能留意过的 那是一台爱马仕2000手动便携式打字机 是1930年代产的 它很耐用 又非常典雅 是E PAILLARD amp Cie S A YVERDON SUISSE 这座工厂的产物 上覆有盖 比我现在用来写作的Macintosh SE 30 英语 Macintosh SE 30 稍轻 表面刷了一层奇特的绿黑相间的裂纹漆 大概是要让人想起会计用的账簿封皮的颜色 按键也是绿色的 赛璐珞制 上面字母和符号的字样则是金丝雀黄色的 我有一次不小心把Shift键用点着的烟头蹭了一下 于是这种早期塑料就给我来了一个现身说法 充分证明了自己有多么易燃 想当年 爱马仕2000打字机是全世界便携打字机里面数一数二的 价格也最昂贵 我手头的这台是我妻子继祖父的 他当初算是个记者 当时就用它来写文章 赞美罗伯特 彭斯的诗歌 我第一次用这台打字机 是上本科时用来写英语文学论文 之后我头几次试着写短篇小说 再然后到 神经漫游者 都是用它写的 电脑是从来就没怎么真的用过 参考文献 编辑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 0 06 053982 5 OCLC 51342671 Schactman Noah 26 Years After Gibson Pentagon Defines Cyberspace Wired 2008 05 23 2008 09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14 胡 戈 由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看威廉 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 PDF 东南亚纵横 2010年2月 2020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年4月24日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 09 07 2008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11 5 0 5 1 5 2 5 3 5 4 5 5 5 6 5 7 5 8 5 9 Gibson William Since 1948 2002 11 06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0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Adams Tim Emily Stokes James Flint Space to think The Observer London 2007 08 12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6 7 0 7 1 7 2 7 3 7 4 7 5 Rapatzikou Tatiani William Gibson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The Literary Dictionary Company 2003 06 17 2007 08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0 8 0 8 1 8 2 8 3 8 4 8 5 8 6 Sale Jonathan Passed Failed William Gibson novelist and scriptwrit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News amp Media 2003 06 19 2009 03 12 失效連結 9 0 9 1 9 2 Solomon Deborah Questions for William Gibson Back From the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 08 19 13 2007 10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12 Maddox Tom Maddox on Gibson 1989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3 This story originally appeared in a Canadian zine Virus 23 1989 11 00 11 01 11 02 11 03 11 04 11 05 11 06 11 07 11 08 11 09 11 10 11 11 11 12 11 13 11 14 11 15 11 16 11 17 Mark Neale director William Gibson subject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Documentary Docurama 2000 12 0 12 1 Gibson William Sci fi special William Gibson New Scientist 2008 11 12 2008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21 Gibson William God s Little Toys Confessions of a cut amp paste artist Wired com July 2005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21 14 00 14 01 14 02 14 03 14 04 14 05 14 06 14 07 14 08 14 09 14 10 McCaffery Larry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63 285 2007 11 05 ISBN 978 0 8223 1168 3 OCLC 233845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25 15 0 15 1 Marshall John William Gibson s new novel asks is the truth stranger than science fiction today Books Seattle Post Intelligencer 2003 02 06 2007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9 16 0 16 1 Wiebe Joe Writing Vancouver The Vancouver Sun 2007 10 13 2017 03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2 17 0 17 1 Leonard Andrew Riding shotgun with William Gibson Salon com February 2001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07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Talks to io9 About Canada Draft Dodging and Godzilla io9 Interview with Annalee Newitz San Francisco June 10 2008 June 10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1 William Gibson Desert Island Discs 事件发生在 16 41 November 19 1999 June 27 2011 BBC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4 30 有那么几个星期实际上我算是流浪了 但那是一段愉快宜人 飘忽不定的时光 现在想起那时候是在流浪我都觉得很奇怪 后来慢慢地 呃 不如说我很快就成了多伦多第一家head shop的管理员 Yorkville Hippie haven 14 min Windows Media Video This is Bill appears first after 0 45 1967 09 04 2021 05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2 Rochdale College Organized anarchy 16 min radio recording Windows Media Audio interviews start after 4 11 Yorkville Toronto CBC ca 2008 02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5 Gibson William That CBC Archival Footage 2003 05 01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0 Poole Steven Profile William Gibson guardian co uk London 2003 05 03 2010 04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25 23 0 23 1 Gibson William My Obsession Wired com January 1999 7 1 2007 1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3 Rogers Mike In Same Universe Lysator Sweden Science Fiction Archive 1993 10 01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19 UBC Alumni The First Cyberpunk UBC Reports 2004 03 04 50 3 2007 11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8 26 0 26 1 Parker T Virgil William Gibson Sci Fi Icon Becomes Prophet of the Present College Crier Summer 2007 6 2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09 27 0 27 1 27 2 Calcutt Andrew Cult Fiction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99 ISBN 978 0 8092 2506 4 OCLC 42363052 28 0 28 1 28 2 28 3 28 4 28 5 28 6 28 7 28 8 McCaffery Larry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 0 8223 1168 3 OCLC 23384573 29 0 29 1 29 2 Shiner Lewis George Edgar Slusser Tom Shippey Inside the Mov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iction 2000 Cyberpunk and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ISBN 978 0 8203 1425 9 OCLC 24953403 Bould Mark Cyberpunk David Seed 编 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2005 217 218 ISBN 978 1 4051 1218 5 OCLC 56924865 31 0 31 1 網路推理小說資料庫上的威廉 吉布森 ISFDB Retrieved April 13 2013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 0 06 053982 5 OCLC 51342671 威廉 吉布森 神经漫游者 Denovo译 江苏凤凰文艺 2013 08 01 3 2021 05 24 ISBN 9787539951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6 Gibson William Neuromancer The Timeline 2003 09 04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Gibson William Oh Well While I m Here Bladerunner 2003 01 17 2008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6 36 0 36 1 36 2 Hollinger Veronica Contemporary Trends in Science Fiction Criticism 1980 1999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1999 26 78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2 Gibson Willia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0 12 07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Index of Literary Nominees Locus Publications Retrieved April 12 2013 Cheng Alastair 77 Neuromancer 1984 The LRC 100 Canada s Most Important Books 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 2007 09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9 Person Lawrence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Nova Express Winter Spring 1998 4 4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4 26 Grossman Lev Richard Lacayo Neuromancer 1984 TIME Magazine All Time 100 Novels 時代雜誌 2005 10 16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22 41 0 41 1 van Bakel Rogier Remembering Johnny Wired June 1995 3 6 2008 0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6 42 0 42 1 42 2 Johnston Antony William Gibson All Tomorrow s Parties Waiting For The Man Spike Magazine August 1999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08 Gibson William 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 2005 08 15 2008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08 44 0 44 1 44 2 44 3 44 4 Bolhafner J Stephen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 Starlog March 1994 200 72 2009 07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08 1986 Award Winners amp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1 1987 Award Winners amp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22 1989 Award Winners amp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20 Bebergal Peter The age of steampunk The Boston Globe 2007 08 26 3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04 Walter Damien G Steampunk the future of the past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9 01 07 2009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7 50 0 50 1 Platt Adam Cyberhero The Talk of the Town The New Yorker 1993 09 16 24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 02 23 Alexander Scott Spook Country Playboy com 2007 08 09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5 Leonard Andrew An engine of anarchy Salon com 1999 07 27 2021 05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8 53 0 53 1 53 2 53 3 Walker Martin Blade Runner on electro steroids Mail amp Guardian Online M amp G Media 1996 09 03 2007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4 Leonard Andrew Is cyberpunk still breathing Salon com 1998 09 14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4 55 0 55 1 55 2 Poole Steven Nearing the nodal Books by genre London The Guardian 1999 10 30 2007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08 56 0 56 1 Dueben Alex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California Literary Review 2007 10 02 2007 10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Clute John The Case of the World Excessive Candour SciFi com 200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30 58 0 58 1 Chang Angela Q amp A William Gibson PC Magazine 2007 01 10 26 3 19 2017 09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01 Hirst Christopher Books Hardbacks The Independent 2003 05 10 Gibson William 23 28 7 okt 2010 Twitter 201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7 Blue Ant Series Goodreads 201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9 Blue Ant Book Series Amazon 201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Gibson William 19 26 30 dec 2012 Twitter 201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7 Gibson William 11 46 9 juli 2016 Twitter 201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65 0 65 1 65 2 Garreau Joel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 09 06 2007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05 Lim Dennis Now Romancer Salon com 2007 08 11 2007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01 Sutherland John Node idea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 08 31 2007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06 Lim Dennis Think Different The Village Voice Village Voice Media 2003 02 18 2019 05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30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 09 07 2008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11 William Gibson Hates Futurists TheTyee ca 2007 10 18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6 71 0 71 1 Gibson William Interview de William Gibson VO ActuSF transcription with Eric Holstein and Raoul Abdaloff Paris March 2008 April 6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05 William Gibson with Spook Country Studio One Bookclub CBC British Columbia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3 Gibson still scares up a spooky atmosphere Providence Journal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1 16 Sloan Robin William Gibson s The Peripheral stars a plucky female gamer with 3D printing skill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 10 27 2014 10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0 28 Fenlon Wesley William Gibson Talks Sci Fi and His Next Novel at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Tested 2013 04 24 2014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20 Watch William Gibson read from his brand new science fiction novel io9 2013 04 29 2014 04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22 Compare https www amazon com Agency William Gibson dp 110198693X ref sr 1 1 keywords agency william gibson amp qid 1554137189 amp s gateway amp sr 8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https www penguinrandomhouse com books 530536 agency by william gibson 9781101986936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thman Joshua How William Gibson Keeps His Science Fiction Real The New Yorker 2019 12 09 2019 12 16 ISSN 0028 79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6 英语 参数 magazine 与模板 cite news 不匹配 建议改用 cite magazine 或 newspaper 帮助 Gibson William Third final volume s working title Jackpot Twitter 2020 09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4 Gibson William I don t think I m going to call Agency s sequel Jackpot after all Twitter 2021 02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3 Gibson William To readers of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Archangel Twitter 2017 11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08 Terror Jude Johnnie Christmas to Adapt William Gibson s Unpublished Aliens 3 Script as a Comic Book Bleeding Cool 2020 09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9 Conner Shawn Join William Gibson and Johnnie Christmas for a special launch of their book Alien 3 Inside Vancouver 2020 09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3 Gibson William Foreword to City Come a walkin 1996 03 31 2007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26 85 0 85 1 Brown Charles N William G Contento Stories Listed by Author The Locus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 1984 1998 Locus 2004 07 10 2007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04 86 0 86 1 86 2 86 3 86 4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ed by Giuseppe Salza Interview Cannes May 1994 October 28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1 Sterling Bruce William Gibson Speeches by William Gibson and Bruce Sterling 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 C The WELL 1993 05 10 2007 10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27 88 0 88 1 88 2 Gibson William I Don t Even Have A Modem Rapport Interview with Dan Josefsson Stockholm TV2 November 3 1994 November 5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89 0 89 1 89 2 S Page William Gibson Bibliography Mediagraphy 2008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5 Yellow Magic Orchestra Technodon Discogs 2008 0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2 25 Pener Degen EGOS amp IDS Deborah Harry Is Low Key And Unblond The New York Times 1993 08 22 2007 1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9 Edwards Gavin Cyber Lit Details June 1992 134 2008 09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24 Alien III Teaser 2019 04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1 94 0 94 1 Gibson William Victor Tsoi 2003 03 06 2007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0 Gibson William Burst City Trailer 2006 07 21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1 Williams Owen Vincenzo Natali Still Hopeful For Neuromancer Empire 2013 10 28 2014 02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12 97 0 97 1 97 2 Loder Kurt The Matrix Preloaded MTV s Movie House Mtv com 2007 11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13 William Gibson s Idoru Coming to Anime cyberpunkreview com 2006 04 21 2021 05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14 Gibson William I ve Forgotten More Neuromancer Film Deals Than You ve Ever Heard Of 2007 05 01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23 Macnab Geoffrey Simon Pummell preps William Gibson adaptation Dogfight 2015 01 27 2015 0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02 Fridman Sherman X Files Writer Fights For Online Privacy News Briefs Newsbytes PM 2000 02 24 The Art of the X Files edited by Chris Carter and Carole Kismaric introduction written by William Gibson HarperEntertainment 1998 10 07 ISBN 0061050377 103 0 103 1 Gibson William Where The Holograms Go 2006 07 22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1 Cast Mon Amour Mon Parapluie 2007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6 21 Milligan Mercedes Last Studio Standing Bringing Sci Fi Saga Hinterlands to Screen Animation Magazine 2017 06 26 2021 05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25 Amazon is developing a TV show based on William Gibson s The Peripheral 2018 08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01 Sullivan Dan STAGE REVIEW A Young Pro Who Knows His Technology Los Angeles Times 1989 10 09 2021 05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25 Gibson William Holy Body Tattoo 2003 05 31 2007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10 Ditlea Steve Father of Cyberspace Sires Techno Naive Web Sights 1997 03 12 2021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21 Polledri Paolo Visionary San Francisco Munich Prestal 1990 ISBN 978 3 7913 1060 2 OCLC 22115872 111 0 111 1 Goldberger Paul In San Francisco A Good Idea Falls With a Thud The New York Times 1990 08 12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3 Gibson William Skinner s Room Omni November 1991 Liu Alan The laws of cool knowledge work and the culture of in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06 30 339 48 ISBN 978 0 226 48698 7 OCLC 53823956 Original 1992 Agrippa Diskette Used to Make Emulated Run of William Gibson s Poem The Agrippa Files 2021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26 Liu Alan Hehmeyer Paxton Hodge James Knight Kimberly Roh David Swanstrom Elizabeth I hesitated before untying the bow that bound this book together The Agrippa Files 2021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26 Simulation of Dennis Ashbaugh s Fading Ink Concept The Agrippa Files 2021 05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26 Gibson William Introduction to 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 1992 2007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0 Kirschenbaum Matthew G Hacking Agrippa The Source of the Online Text Mechanisms new media and the forensic imagination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08 2007 11 11 ISBN 978 0 262 11311 3 OCLC 79256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15 The Agrippa Files Agrippa english ucsb edu 2015 1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7 Goodin Dan Solve 20 year old mystery in William Gibson s Agrippa win prizes Ars Technica 2012 07 11 2012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26 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Crackingagrippa net March 25 1992 December 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5 2015 Gibson William 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 Wired September October 1993 1 4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1 Mehegan David Multimedia Animal Wired Visionary Nicholas Negroponte is MIT s Loud Voice of the Future Boston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5 03 01 2008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Orlowski Andrew William Gibson gives up blogging Music and Media The Register 2003 04 25 2007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14 Gibson William Endgame WilliamGibsonBooks com 2003 09 12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Gibson William Moor WilliamGibsonBooks com 2006 06 01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Gibson William Johnson Bros WilliamGibsonBooks com 2006 09 23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1 Gibson William Their Different Drummer WilliamGibsonBooks com 2006 10 03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1 Gibson William My poor old blog s just sitting there WilliamGibsonBooks com 2009 07 30 2010 09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20 Kennedy Pagan William Gibson s Future Is Now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ew York NY New York Times 2012 01 13 2012 0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21 Frelik Pawel Review of 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 Journal of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 2012 23 3 86 506 508 ISSN 0897 0521 JSTOR 24353095 Fitting Peter The Lessons of Cyberpunk Penley C Ross A 编 Techno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uly 1991 295 315 ISBN 978 0 8166 1930 6 OCLC 22859126 Gibson s work has attracted an audience from outside people who read it as a poetic evocation of life in the late eighties rather than as science fiction Miller Laura Introduction The Salon Com Reader s Guide to Contemporary Author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0 ISBN 978 0 14 028088 3 OCLC 43384794 132 0 132 1 Brande David The Business of Cyberpunk Symbolic Economy and Ideology in William Gibson Configurations 1994 2 3 509 536 August 27 2007 doi 10 1353 con 1994 0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1 2009 133 0 133 1 Sponsler Claire Cyberpunk and the Dilemmas of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 Example of William Gibs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nter 1992 33 4 625 644 2020 01 18 JSTOR 1208645 S2CID 163362863 doi 10 2307 12086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9 134 0 134 1 Morgan Richard Recommended Reading List 2010 07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4 11 Trench Marianne and Peter von Brandenburg producers 1992 Cyberpunk Mystic Fire Video Intercon Productions Day Dwayne A Miles to go before the Moon The Space Review 2008 04 21 2008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4 Dyer Bennet Cynthia Cory Doctorow Talks About Nearly Everything Inkwell Authors and Artists The Well 2007 08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7 Writing Fiction in the Age of Google William Gibson Q amp A Part 3 Amazon Bookstore s Blog 2007 06 24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0 Doherty Michael E Jr Marshall McLuhan Meets William Gibson in Cyberspace CMC Magazine September 1995 4 2007 10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0 Branch Jordan What s in a Name Metaphors and Cyber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20 75 39 70 2020 09 26 ISSN 0020 8183 S2CID 224886794 doi 10 1017 S00208183200005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7 英语 Prucher Jeff Brave New Words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1 ISBN 978 0 19 530567 8 OCLC 76074298 Liquid Science Fictio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by Bernard Joisten and Ken Lum Purple Prose Paris N 9 ete pp 10 16 Stuart Hamm Kings of Sleep CD liner Relativity Records 1989 Christgau Robert Virtual Hep Village Voice 1993 08 10 2007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31 Cook Bob Requiem for a Rock Satirist Flak Magazine February 10 2002 November 1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5 Patrin Nate Deltron 3030 Event II Pitchfork 2013 10 02 2021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30 Straylight Run MTV com 2007 09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01 Grayson Haver Currin Sonic Youth where to start in their back catalogue The Guardian 2020 05 25 2021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28 Gibson William U2 s City of Blinding Lights Wired 2005 13 8 2017 03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4 Interviews Zeromancer MK Magazine 2003 11 01 2008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4 Hepfer Karl The Matrix Problem I The Matrix Mind and Knowledge Erfurt Electronic Studies in English 2001 2007 08 27 ISSN 1430 6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7 05 Blackford Russell Reading the Ruined Citie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2004 31 93 2007 1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24 Gibson William The Matrix Fair Cop 2003 01 28 2007 1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6 Cyberspace coiner returns to native SC for honorary degree Reading Eagle Associated Press 2008 05 10 2008 06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4 2008 Science Fiction Hall of Fame Ceremony Tickets On Sale May 15 2013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0 Press release April May 2008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and Science Fiction Museum and Hall of Fame empsfm org Archived May 10 2008 Retrieved 2013 03 19 Rosenberg Scott Virtual Reality Check Digital Daydreams Cyberspace Nightmares San Francisco Examiner 1992 04 19 C1 btr 语言并不模仿现实 语言创造现实 思南文学选刊 2020 01 2021 07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21 刊于 思南文学选刊 2020年第一期 资讯栏目 吉布森 最有名的警句是 未来已经到来 只是分布不均 Postel J NCP TCP Transition Plan November 1981 RFC 801 Zakon Robert H Hobbes Internet Timeline v8 2 Zakon Group LLC 2006 11 01 2007 10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5 05 Matrix Netlingo 2007 09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7 Roger Clarke A Future Trace on Dataveillance The Anti Utopian and Cyberpunk Literary Genres 1993 2008 09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14 Hollinger Veronica Joan Gordon Edging Into the Fu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35 ISBN 978 0 8122 1804 6 Barry M Leiner Vinton G Cerf David D Clark Robert E Kahn Leonard Kleinrock Daniel C Lynch Jon Postel Larry G Roberts Stephen Wolf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3 32 Internet Society 1011 2003 12 10 2007 11 03 Bibcode 1999cs 1011L arXiv cs 99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 12 22 Blanchard Jayne M Sci Fi Author Gibson Is Cyber Crowd s Guru St Paul Pioneer Press MediaNews Group 1993 09 12 威廉吉布森虽然想出了虚拟性交这个概念 他可从来没想跟这种事沾上一点边 我可得说明白了 我还得解释一下 这不是他死正经 这是因为科幻比现实精彩多了 科幻里的东西 现实中根本赶不上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Kahney Leander Early Desktop Pic Ahead of Time Wired 2002 11 14 2008 01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27 Sci Fi Writer High Tech Marketer on Awards Jury Mediacaster 2008 04 03 2008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28 Gibson William Jack Womack Neuromancer New York Ace Books 2004 269 ISBN 978 0 441 01203 9 OCLC 55745255 Rapatzikou Tatiani Gothic Motifs in the Fiction of William Gibson Amsterdam Rodopi 2004 ISBN 978 90 420 1761 0 OCLC 55807961 Dear Michael Steven Flusty Postmodern Urbanism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March 1998 88 1 50 72 doi 10 1111 1467 8306 00084 Pesce Mark Magic Mirror The Novel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MIT Communications Foru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1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1 Pesce Mark 3 D epiphany Salon com 1998 07 13 2007 1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4 edition of August 14 2006 of the free daily Metro International interview by Amy Benfer amybenfer at metro us Arndorfer James B Before Lonelygirl15 There Was William Gibson Ad Age 2007 12 11 2021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7 Ahrens Frank The Lessons of Lonelygirl We Can Be Fooled And We Probably Don t Care Washington Post 2006 09 17 2021 08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21 Gibson William Humility and Prescience 2003 09 03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176 0 176 1 176 2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Computer Gaming World September 1988 30 November 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02 Rosenberg Scott William Gibson Webmaster The Salon Interview Salon com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7 2007 参考文献 编辑Olsen Lance William Gibson San Bernardino Borgo Press 1992 ISBN 978 1 55742 198 2 OCLC 27254726 Cavallaro Dani Cyberpunk and Cyberculture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Work of William Gibson London Athlone Press 2000 ISBN 978 0 485 00607 0 OCLC 43751735 Tatsumi Takayuki Full Metal Apache Transactions between Cyberpunk Japan and Avant Pop Americ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 0 8223 3774 4 OCLC 63125607 Yoke Carl B Robinson Carol 编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of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Science Fiction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 2007 ISBN 978 0 7734 5467 5 OCLC 173809083 外部链接 编辑威廉 吉布森的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威廉 吉布森 amp oldid 754331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