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膨大弯颈霉

膨大彎頸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2],是一種無性子囊菌,最初分離自挪威的土壤,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產生免疫抑制劑环孢素。其性世代是寄生在金龜子身上,在金龜子死後形成子囊果,在無性世代是生長在土壤的白色真菌[3]

膨大弯颈霉
科学分类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纲: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
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科: 线虫草科 Ophiocordycipitaceae
属: 弯颈霉属 Tolypocladium
种: 膨大弯颈霉 T. inflatum
二名法
Tolypocladium inflatum
W. Gams
異名[1]
  • 多孔木霉 Trichoderma polysporum
  • 鉤狀木霉菌 Pachybasium niveum
  • 雪白彎頸霉 Tolypocladium niveum
  • 短柄鹿虫草 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

由於顯微形態的相似性,最初研究人員認為其是會產生環孢素的木霉菌屬真菌,因此將它命名為多孔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後來甘姆斯等人認為它是一個新屬,以它的外形取名為膨大彎頸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1971年,奧利地真菌學家瓦爾特·加姆斯發現一種真菌並取名為鉤狀木霉菌Pachybasium niveum)。1983年,約翰·比賽特在研究時發現鉤狀木霉菌Pachybasium niveum)其實就是膨大彎頸霉。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較早出現的命名有優先權,因此將這兩個名字合併改為雪白彎頸霉Tolypocladium niveum)。然而這種真菌在醫藥工業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醫藥公司早就大量使用膨大彎頸霉生產的環孢素A,膨大彎頸霉的稱呼早就被廣泛使用,成為最常用的名字[1]

1996年,凱蒂·霍琪和她的同事確認膨大彎頸霉其實是有性世代的,性世代形態與無性世代不同,性世代形態取名為短柄鹿虫草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1]。由於2011年《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新增了「一種真菌,一個名字」的規定,不同形態不能使用不同名字,故此短柄鹿虫草之後也成為膨大彎頸霉的別名。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顾晓哲. 真菌改变人类文明史. 廣東: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20-11-30: 23–24. ISBN 978-7535975812 (中文(简体)). 
  2. ^ 杨晓青. 膨大弯颈霉基因组进化及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 中國知網. 2018 [2021-06-14]. (原始内容于2021-06-14). 
  3. ^ Dhillion, Shivcharn S.; Svarstad, Hanne; Amundsen, Cathrine; Bugge, Hans Chr. Bioprospecting: Effect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2002-09, 31 (6): 491–493. doi:10.1579/0044-7447-31.6.491. 

膨大弯颈霉, 膨大彎頸霉, tolypocladium, inflatum, 是一種無性子囊菌, 最初分離自挪威的土壤, 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產生免疫抑制劑环孢素, 其性世代是寄生在金龜子身上, 在金龜子死後形成子囊果, 在無性世代是生長在土壤的白色真菌, 科学分类界, 真菌界, fungi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纲,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科, 线虫草科, ophiocordycipitaceae属, 弯颈霉属, tolypocladium种,. 膨大彎頸霉 Tolypocladium inflatum 2 是一種無性子囊菌 最初分離自挪威的土壤 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產生免疫抑制劑环孢素 其性世代是寄生在金龜子身上 在金龜子死後形成子囊果 在無性世代是生長在土壤的白色真菌 3 膨大弯颈霉科学分类界 真菌界 Fungi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纲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科 线虫草科 Ophiocordycipitaceae属 弯颈霉属 Tolypocladium种 膨大弯颈霉 T inflatum二名法Tolypocladium inflatumW Gams異名 1 多孔木霉 Trichoderma polysporum 鉤狀木霉菌 Pachybasium niveum 雪白彎頸霉 Tolypocladium niveum 短柄鹿虫草 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由於顯微形態的相似性 最初研究人員認為其是會產生環孢素的木霉菌屬真菌 因此將它命名為多孔木霉 Trichoderma polysporum 後來甘姆斯等人認為它是一個新屬 以它的外形取名為膨大彎頸霉 Tolypocladium inflatum 1971年 奧利地真菌學家瓦爾特 加姆斯發現一種真菌並取名為鉤狀木霉菌 Pachybasium niveum 1983年 約翰 比賽特在研究時發現鉤狀木霉菌 Pachybasium niveum 其實就是膨大彎頸霉 依據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較早出現的命名有優先權 因此將這兩個名字合併改為雪白彎頸霉 Tolypocladium niveum 然而這種真菌在醫藥工業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醫藥公司早就大量使用膨大彎頸霉生產的環孢素A 膨大彎頸霉的稱呼早就被廣泛使用 成為最常用的名字 1 1996年 凱蒂 霍琪和她的同事確認膨大彎頸霉其實是有性世代的 性世代形態與無性世代不同 性世代形態取名為短柄鹿虫草 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 1 由於2011年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新增了 一種真菌 一個名字 的規定 不同形態不能使用不同名字 故此短柄鹿虫草之後也成為膨大彎頸霉的別名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顾晓哲 真菌改变人类文明史 廣東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20 11 30 23 24 ISBN 978 7535975812 中文 简体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杨晓青 膨大弯颈霉基因组进化及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 中國知網 2018 2021 06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14 Dhillion Shivcharn S Svarstad Hanne Amundsen Cathrine Bugge Hans Chr Bioprospecting Effect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2002 09 31 6 491 493 doi 10 1579 0044 7447 31 6 491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膨大弯颈霉 amp oldid 7304206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