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印度河

印度河(英語:Indus River乌尔都语دریائے سندھ‎‎,印地語सिन्धु信德語سنڌو‎,標準藏語སེང་གེ་གཙང་པོ།),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其支流也有經過西藏北印度

印度河
印度河盆地卫星图
国家 巴基斯坦(93%)
印度(5%)
中国(2%)
支流
 - 左侧支流 赞斯卡河潘季納德河象泉河索安河
 - 右侧支流 什约克河吉尔吉特河喀布尔河庫拉姆河古马尔河
城市 莱镇苏库尔海得拉巴、德拉伊斯梅尔汗
主源 狮泉河
 - 位置 青藏高原
次源 噶尔河
 - 位置 青藏高原
河口 阿拉伯海
 - 位置 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
 - 海拔 m(0 ft
 - 坐标 23°59′40″N 67°25′51″E / 23.99444°N 67.43083°E / 23.99444; 67.43083
长度 3,200 km(1,988 mi
流域面积 1,165,000 km²(449,809 mi²
流量 阿拉伯海
 - 平均流量 6,600 /s(233,077 ft³/s
印度河盆地地图

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该河流上源为狮泉河森格藏布),它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东北方向的切日阿弄拉山口西侧,源头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境内,源头溪流名为邦果贡[1]。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在信德省卡拉奇附近流進阿拉伯海。河流总长度3180公里,流域面积100万1549平方公里[1]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後來因為約二百年的乾旱而滅亡[2]

印度河每年的流量約有207立方公里,是世界流量第二十一名的河流。贊斯卡河是位在拉達克的左岸支流,在進入平原後,印度河的左岸支流是潘季納德河(五河),其五條主要支流分別是傑赫勒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比亞斯河萨特莱杰河。印度河的主要右岸支流有什约克河吉尔吉特河喀布尔河庫拉姆河古馬爾河及。印度河的沿岸有溫帶森林、平原及乾旱鄉村等不同的生態系統

印度河形成了印度河三角洲英语Indus River Delta,在古印度的《梨俱吠陀》中稱為Sapta Sindhu,在伊朗人波斯古經中稱做Hapta Hindu,兩者都是「七河」的意思。波斯王大流士曾在西元前510年派西拉克斯英语Scylax of Caryanda探索印度河。

語源

河名出自梵文Sindhu拉丁语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

印度(India)的字源就是來自印度河。在古代,India是指印度河東岸的地區,但在西元前300年時,包括麥加斯梯尼的希臘作者用India一詞表示整個印度次大陸[3]

歷史

 
西元前三千年印度河文明的範圍及主要據點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附近的波托哈高原英语Pothohar Plateau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文明,以及索恩文化英语Soan Culture的石器。在古健馱邏國(在今天伊斯蘭瑪巴德附近的馬爾丹)發現有15,000年之前穴居的證據。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主要都市,像哈拉帕摩亨佐-達羅,可以回溯到西元前3300年,是古代世界的最多人口群聚的地方之一。印度河流域文明包括巴基斯坦及西北印度,還延伸到傑赫勒姆河以東,到上萨特莱杰河魯普納加爾。住在沿海的人從有在伊朗邊界,巴基斯坦的蘇特卡根多爾英语Sutkagan Dor到印度古吉拉特邦喀奇縣

大部份學者認為犍陀罗墓葬文化英语Gandhara grave culture印度雅利安人英语Indo-Aryans在西元前1700年到600年曾在犍陀罗,當時的摩亨佐-達羅哈拉帕已經荒蕪了。

印度河下游的盆地形成伊朗高原印度次大陸之間的自然邊界,這個區域包括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開伯爾-普什圖省旁遮普地区信德省的全部或一部份,以及印度及阿富汗的一部份。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曾越過印度河,但在馬其頓王國攻克了印度河的東岸以後,他們選擇由河的南邊撤退,結束了這一場戰爭。印度平原之後由波斯帝國貴霜帝國統治,幾個世紀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伽色尼的馬哈茂德帖木儿巴卑爾等人的部隊也越過印度河,入侵印度次大陸的東邊及南邊。

地質學

 
印度河和贊斯卡河匯流處,印度河在圖的下方,由左邊流到右邊。贊斯卡河的水量比較多,在圖中央的左側

印度河的沈積產生了印度河海底扇,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沈積體,約有從高山上侵蝕的沈積體,體積約五百萬立方公里。研究現在河流中的沈積物,發現沈積物主要是來自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喀喇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是第二大的沈積物來源,主要是由旁遮普地區的大河(杰赫勒姆河、拉維河、杰纳布河、比亚斯河及萨特莱杰河)。分析阿拉伯海的沈積物發現在五百萬年前印度河不是流向旁遮普的河流,而是流到恆河,後來印度河才改道,流到旁遮普[4]。較早的研究發現來自在4500萬年前,西西藏的沙子和淤泥已流到阿拉伯海,意味著當時有另一條此流向的古印度河[5]。已在卡塔瓦茲盆地找到原印度河的三角洲,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上。

南迦帕爾巴特峰地區,印度河的大量侵蝕應該是造成山峰中較低部份的岩石露出的原因[6]

流域

国家 流域面积
(万km²
  中华人民共和国 5.3
  阿富汗 6.6
  印度 35.4
  巴基斯坦 56.1
合计 103.4

主要支流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依序列出兩側主要支流:

經濟

印度河是旁遮普和信德平原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維持巴基斯坦農業及食品生產的重要因素。因為在印度河下游的降雨十分稀少,因此印度河格外的重要。最早印度河文明時曾經修築灌溉水道[來源請求],後來貴霜帝國莫卧儿帝国的工程人員也有修築類似用途的水道。現代的灌溉水道是英屬東印度公司在1850年修築的,修築現代的水道時也同時拻復舊的水道。英國興建了世界上複雜度數一數二的灌溉水道。古杜堰英语Guddu Barrage長1,350米(4,430英尺),灌溉蘇庫爾雅各布阿巴德拉爾卡納喀拉特縣蘇庫爾堰英语Sukkur Barrag灌溉範圍超過20,000 km2(7,700 sq mi)。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喻菲. 中国科学家确定雅鲁藏布江等四条国际河流源头. 科学网. 2011-08-22 [2011-08-23]. (原始内容于2021-02-10). 
  2. ^ 台灣醒報. 印度河文明終結 肇因 200年乾旱. tw.news.yahoo.com. 2014-03-05 [2014-07-30]. (原始内容于2021-02-10). 
  3. ^ Henry Yule英语Henry Yule: India, Indies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6-28. In Hobson-Jobson英语Hobson-Jobson: A glossary of colloquial Anglo-Indian words and phrases, and of kindred terms, etymological,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discursive. New ed. edited by William Crooke, B.A. London: J. Murray, 1903
  4. ^ Clift, Peter D.; Blusztajn, Jerzy. Reorganization of the western Himalayan river system after five million years ago. Nature. 15 December 2005, 438 (7070): 1001–1003. PMID 16355221. doi:10.1038/nature04379. 
  5. ^ Clift, Peter D.; Shimizu, N.; Layne, G.D.; Blusztajn, J.S.; Gaedicke, C.; Schlüter, H.-U.; Clark, M.K.; Amjad, 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 Fa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erosional history of the Western Himalaya and Karakoram. GSA Bulletin. August 2001, 113 (8): 1039–1051. doi:10.1130/0016-7606(2001)113<1039:DOTIFA>2.0.CO;2. 
  6. ^ Zeitler, Peter K.; Koons, Peter O.; Bishop, Michael P.; Chamberlain, C. Page; Craw, David; Edwards, Michael A.; Hamidullah, Syed; Jam, Qasim M.; Kahn, M. Asif; Khattak, M. Umar Khan; Kidd, William S. F.; Mackie, Randall L.; Meltzer, Anne S.; Park, Stephen K.; Pecher, Arnaud; Poage, Michael A.; Sarker, Golam; Schneider, David A.; Seeber, Leonardo; and Shroder, John F. Crustal reworking at Nanga Parbat, Pakistan: Metamorphic consequences of 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facilitated by erosion. Tectonics. October 2001, 20 (5): 712–728. doi:10.1029/2000TC001243. 

外部連結

  • Blankonthema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orthern Kashmir WebSite
  • Bibliography on Water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La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ace Palace Library
  • Baglihar Dam issu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印度河, 英語, indus, river, 乌尔都语, دریائے, سندھ, 印地語, 信德語, سنڌو, 標準藏語, གཙང, 巴基斯坦主要河流, 其支流也有經過西藏及北印度, 盆地卫星图国家, 巴基斯坦, 印度, 中国, 支流, 左侧支流, 赞斯卡河, 潘季納德河, 象泉河, 索安河, 右侧支流, 什约克河, 吉尔吉特河, 喀布尔河, 庫拉姆河, 古马尔河城市, 莱镇, 苏库尔, 海得拉巴, 德拉伊斯梅尔汗主源, 狮泉河, 位置, 青藏高原次源, 噶尔河, 位置, 青藏高原河口, 阿拉伯海, 位置, . 印度河 英語 Indus River 乌尔都语 دریائے سندھ 印地語 स न ध 信德語 سنڌو 標準藏語 ས ང ག གཙང པ 巴基斯坦主要河流 其支流也有經過西藏及北印度 印度河印度河盆地卫星图国家 巴基斯坦 93 印度 5 中国 2 支流 左侧支流 赞斯卡河 潘季納德河 象泉河 索安河 右侧支流 什约克河 吉尔吉特河 喀布尔河 庫拉姆河 古马尔河城市 莱镇 苏库尔 海得拉巴 德拉伊斯梅尔汗主源 狮泉河 位置 青藏高原次源 噶尔河 位置 青藏高原河口 阿拉伯海 位置 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 海拔 0 m 0 ft 坐标 23 59 40 N 67 25 51 E 23 99444 N 67 43083 E 23 99444 67 43083长度 3 200 km 1 988 mi 流域面积 1 165 000 km 449 809 mi 流量 阿拉伯海 平均流量 6 600 m s 233 077 ft s 印度河盆地地图 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 印度河仅次于恒河 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 该河流上源为狮泉河 森格藏布 它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东北方向的切日阿弄拉山口西侧 源头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境内 源头溪流名为邦果贡 1 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 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 在信德省的卡拉奇附近流進阿拉伯海 河流总长度3180公里 流域面积100万1549平方公里 1 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後來因為約二百年的乾旱而滅亡 2 印度河每年的流量約有207立方公里 是世界流量第二十一名的河流 贊斯卡河是位在拉達克的左岸支流 在進入平原後 印度河的左岸支流是潘季納德河 五河 其五條主要支流分別是傑赫勒姆河 奇納布河 拉維河 比亞斯河及萨特莱杰河 印度河的主要右岸支流有什约克河 吉尔吉特河 喀布尔河 庫拉姆河及古馬爾河及 印度河的沿岸有溫帶森林 平原及乾旱鄉村等不同的生態系統 印度河形成了印度河三角洲 英语 Indus River Delta 在古印度的 梨俱吠陀 中稱為Sapta Sindhu 在伊朗人的波斯古經中稱做Hapta Hindu 兩者都是 七河 的意思 波斯王大流士曾在西元前510年派西拉克斯 英语 Scylax of Caryanda 探索印度河 目录 1 語源 2 歷史 3 地質學 4 流域 5 主要支流 6 經濟 7 相關條目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連結語源 编辑河名出自梵文Sindhu 的拉丁语式拼法Indus 即 河流 之意 印度 India 的字源就是來自印度河 在古代 India是指印度河東岸的地區 但在西元前300年時 包括麥加斯梯尼的希臘作者用India 一詞表示整個印度次大陸 3 歷史 编辑 西元前三千年印度河文明的範圍及主要據點 主条目 印度河流域文明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附近的波托哈高原 英语 Pothohar Plateau 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文明 以及索恩文化 英语 Soan Culture 的石器 在古健馱邏國 在今天伊斯蘭瑪巴德附近的馬爾丹 發現有15 000年之前穴居的證據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主要都市 像哈拉帕及摩亨佐 達羅 可以回溯到西元前3300年 是古代世界的最多人口群聚的地方之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包括巴基斯坦及西北印度 還延伸到傑赫勒姆河以東 到上萨特莱杰河的魯普納加爾 住在沿海的人從有在伊朗邊界 巴基斯坦的蘇特卡根多爾 英语 Sutkagan Dor 到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喀奇縣 大部份學者認為犍陀罗墓葬文化 英语 Gandhara grave culture 的印度雅利安人 英语 Indo Aryans 在西元前1700年到600年曾在犍陀罗 當時的摩亨佐 達羅和哈拉帕已經荒蕪了 印度河下游的盆地形成伊朗高原及印度次大陸之間的自然邊界 這個區域包括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開伯爾 普什圖省 旁遮普地区及信德省的全部或一部份 以及印度及阿富汗的一部份 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曾越過印度河 但在馬其頓王國攻克了印度河的東岸以後 他們選擇由河的南邊撤退 結束了這一場戰爭 印度平原之後由波斯帝國及貴霜帝國統治 幾個世紀後穆罕默德 伊本 卡西木 伽色尼的馬哈茂德 帖木儿及巴卑爾等人的部隊也越過印度河 入侵印度次大陸的東邊及南邊 地質學 编辑 印度河和贊斯卡河匯流處 印度河在圖的下方 由左邊流到右邊 贊斯卡河的水量比較多 在圖中央的左側 印度河的沈積產生了印度河海底扇 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沈積體 約有從高山上侵蝕的沈積體 體積約五百萬立方公里 研究現在河流中的沈積物 發現沈積物主要是來自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喀喇崑崙山脈 喜馬拉雅山是第二大的沈積物來源 主要是由旁遮普地區的大河 杰赫勒姆河 拉維河 杰纳布河 比亚斯河及萨特莱杰河 分析阿拉伯海的沈積物發現在五百萬年前印度河不是流向旁遮普的河流 而是流到恆河 後來印度河才改道 流到旁遮普 4 較早的研究發現來自在4500萬年前 西西藏的沙子和淤泥已流到阿拉伯海 意味著當時有另一條此流向的古印度河 5 已在卡塔瓦茲盆地找到原印度河的三角洲 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上 在南迦帕爾巴特峰地區 印度河的大量侵蝕應該是造成山峰中較低部份的岩石露出的原因 6 流域 编辑国家 流域面积 万km 中华人民共和国 5 3 阿富汗 6 6 印度 35 4 巴基斯坦 56 1合计 103 4主要支流 编辑以下由河口至源頭依序列出兩側主要支流 印度河 潘季納德河 左 旁遮普地區 五河 最終河段 奇纳布河 五河 之一 拉維河 五河 之一 杰赫勒姆河 五河 之一 萨特莱杰河 五河 之一 源流象泉河 藏语为朗钦藏布河位於中国境内 比亚斯河 五河 之一 古馬勒河 右 源于阿富汗境内 昆達河 佐布河 庫拉姆河 右 源于阿富汗境内 托奇河 索安河 左 科哈特托伊河 右 哈罗河 左 喀布尔河 右 源于阿富汗境内 斯瓦特河 庫納河 西兰河 左 吉尔吉特河 右 克什米尔境内 什約克河 右 最遠源流奇普恰普河源于中印邊界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 贊斯卡河 左 經濟 编辑印度河是旁遮普和信德平原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 維持巴基斯坦農業及食品生產的重要因素 因為在印度河下游的降雨十分稀少 因此印度河格外的重要 最早印度河文明時曾經修築灌溉水道 來源請求 後來貴霜帝國及莫卧儿帝国的工程人員也有修築類似用途的水道 現代的灌溉水道是英屬東印度公司在1850年修築的 修築現代的水道時也同時拻復舊的水道 英國興建了世界上複雜度數一數二的灌溉水道 古杜堰 英语 Guddu Barrage 長1 350米 4 430英尺 灌溉蘇庫爾 雅各布阿巴德 拉爾卡納及喀拉特縣 蘇庫爾堰 英语 Sukkur Barrag 灌溉範圍超過20 000 km2 7 700 sq mi 相關條目 编辑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水協定 信德學 薩拉斯瓦蒂河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喻菲 中国科学家确定雅鲁藏布江等四条国际河流源头 科学网 2011 08 22 2011 08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0 台灣醒報 印度河文明終結 肇因 200年乾旱 tw news yahoo com 2014 03 05 2014 07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10 Henry Yule 英语 Henry Yule India Indies Archive is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6 28 In Hobson Jobson 英语 Hobson Jobson A glossary of colloquial Anglo Indian words and phrases and of kindred terms etymological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discursive New ed edited by William Crooke B A London J Murray 1903 Clift Peter D Blusztajn Jerzy Reorganization of the western Himalayan river system after five million years ago Nature 15 December 2005 438 7070 1001 1003 PMID 16355221 doi 10 1038 nature04379 Clift Peter D Shimizu N Layne G D Blusztajn J S Gaedicke C Schluter H U Clark M K Amjad 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 Fa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erosional history of the Western Himalaya and Karakoram GSA Bulletin August 2001 113 8 1039 1051 doi 10 1130 0016 7606 2001 113 lt 1039 DOTIFA gt 2 0 CO 2 Zeitler Peter K Koons Peter O Bishop Michael P Chamberlain C Page Craw David Edwards Michael A Hamidullah Syed Jam Qasim M Kahn M Asif Khattak M Umar Khan Kidd William S F Mackie Randall L Meltzer Anne S Park Stephen K Pecher Arnaud Poage Michael A Sarker Golam Schneider David A Seeber Leonardo and Shroder John F Crustal reworking at Nanga Parbat Pakistan Metamorphic consequences of thermal mechanical coupling facilitated by erosion Tectonics October 2001 20 5 712 728 doi 10 1029 2000TC00124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印度河 分類 Blankonthemap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orthern Kashmir WebSite Bibliography on Water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ace Palace Library Northern Areas Development Gateway The Mountain Areas Conservancy Project Indus River watershed map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Indus Treaty Baglihar Dam issu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us First raft and kayak descents of the Indus headwaters in Tibet 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Reporting s project on water issues in South Asia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印度河 amp oldid 6826635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