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林夜鹰

南亞夜鷹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又名南亚夜鹰疏林夜鹰臺灣話俗稱石磯仔白話字chio̍h-ki-á臺羅tsio̍h-ki-á[5]山蚊母(白話字:soaⁿ-bûn-bú,臺羅:suann-bûn-bú),是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鳥類,廣泛分布於東洋界地區,主要棲息於於低地草原、河岸與灌木叢環境[6],亦可見於部分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7]

林夜鹰
西方亞種雄鳥,可略見白色的外側尾羽
西方亞種雌鳥,尾羽均為褐色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科: 夜鷹科 Caprimulgidae
属: 夜鷹屬 Caprimulgus
种: 林夜鹰 C. affinis
二名法
Caprimulgus affinis
Horsfield英语Thomas Horsfield, 1821
亚种
  • C. a. affinis Horsfield, 1821
  • C. a. amoyensis (Baker英语E. C. Stuart Baker, 1931)
  • C. a. griseatus (Walden英语Arthur Hay, 9th Marquess of Tweeddale, 1875)
  • C. a. kasuidori Hachisuka日语蜂須賀正氏, 1932
  • C. a. mindanensis Mearns英语Edgar Alexander Mearns, 1905
  • C. a. monticolus (Franklin英语James Franklin (naturalist), 1831)
  • C. a. propinquus Riley, 1918
  • C. a. stictomus (Swinhoe, 1863)
  • C. a. timorensis Mayr, 1944
  • C. a. undulatus Mayr, 1944
異名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一帶,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南側、經印度塔爾沙漠以外所有地區、孟加拉中南半島中西部與中國華南,東至台灣菲律賓群島,南抵巽他群島西南群島[1]。南亞夜鷹在以上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留鳥,惟在印度中南部為冬候鳥,在巴基斯坦至印度西北部一帶屬(春)夏候鳥[6][8],在金門馬祖則屬稀有過境鳥[9]

亞種

南亞夜鷹目前有十個亞種被大多數學者認可,這些亞種依外觀和地理分布大致能區分成兩大支系[6][10],分別為:

  • 大陸支系(Franklin's Nightjar):以西方亞種為代表,主要分布於東洋界北方的亞洲大陸地區。體型較大,羽色較深。

荷蘭鳥類學家格洛夫·米斯英语Gerlof Mees(Gerlof F. Mees)則認為,蘇拉威西亞種(C. a. propinquus)、西小巽他亞種(C. a. undulatus)與中小巽他亞種(C. a. kasuidori)的外觀皆相當接近指名亞種,考量到夜鷹個體間羽色的多樣性,三者很可能都屬於指名亞種[19]

棲息環境

南亞夜鷹通常棲息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區[20],但在1600至3100公尺高的中高海拔地區也有出沒紀錄[21][22]。常見於開闊的草原灌木叢農田[5][23][24]、岩石露頭和低海拔森林[6],亦可見於內陸溼地潮間帶[1]溝壑質或礫石遍布的河床,以及部分地區的紅樹林、山坡地、機場、城鎮與人車稀少的郊區[21]。近半世紀以來亦有愈來愈多在大都市出沒,乃至穩定繁衍的紀錄[7][24][25]

外形描述

體型

體長20至27公分[21],翼展長度64公分[25]。雄鳥通常大於雌鳥,雄鳥體重54至98公克[13],雌鳥體重75至110公克,屬於中小型的夜鷹[6]。南亞夜鷹的體型有地域分布上的差異,其中又以大陸支系體型較大,體長皆大於23公分[21]。下表以各個亞種的翼長與尾長為例,說明  大陸支系  馬來支系  的差異。

南亞夜鷹各亞種翼長與尾長測量數據[註 1]
表中所檢視的雄鳥與雌鳥分別以♂️和♀表示(附數據來源[註 2]
亞種
翼長(毫米) 尾長(毫米)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monticolus
(n = 67)[11][註 3]
♂️ 201 184 190
199 180 187
amoyensis
(n = 7[11] / 3 ♂️ 3 ♀[13][19][註 4]
♂️ 194 186 186 118 116 117
206 179 186 123 112 117
stictomus
(46 ♂️ 32 ♀)[19][26][27]
♂️ 197 184 192 121 102 109
198 174 185 119 97 105
griseatus
(6 ♂️ 2 ♀)[19][28]
♂️ 170 160 165 103 87 93
167 164 166 100 91 96
mindanensis
(2 ♂️ 1 ♀)[19][29]
♂️ 166 163 165 100 89 95
157 81
affinis
(46 ♂️ 38 ♀)[19][註 5]
♂️ 171 154 162 97 86 94
170 152 160 96 84 91
propinquus
(2 ♂️ 1 ♀)[30][31]
♂️ 171 170 171 101 101 101
164 96
undulatus
(5 ♂️ 5 ♀)[19][31][註 5]
♂️ 168 162 165 100 92 96
165 159 162 99 89 94
kasuidori
(3 ♂️ 8 ♀)[19][31][註 5]
♂️ 169 163 165 101 97 98
165 162 164 98 90 94
timorensis
(6 ♂️ 6 ♀)[19][31][註 5]
♂️ 164 157 161 102 91 99
162 152 157 99 85 92

此外,大陸支系的喙長(嘴峰長)介於9至12毫米,跗蹠長15.1至24.2毫米[13][32]。而馬來支系的喙長則介於8至10毫米,跗蹠長17至19毫米,同樣略小於大陸支系[29][30][33]

在臺灣動物學家王穎針對臺灣亞種的調查中,雄鳥和雌鳥體重均會隨繁殖期有所波動。整體而言,非繁殖期雄鳥的平均體重為110.0±19.0公克,明顯大於雌鳥的82.3±14.6公克;繁殖期雄鳥平均體重則降至76.8±10.1公克,雌鳥亦減至77.2±5.7公克,兩者體重較為相近。其中雄鳥的體重平均值變化比雌鳥顯著,非繁殖期的重量比繁殖期多了四成。王穎推測,這種繁殖期體重下降的現象和其他部分雀鳥一樣,是減輕飛行負擔的機制,以提高親鳥飛行和覓食的效率,特別是以南亞夜鷹這類多在飛行時捕食的食蟲性鳥類而言,體重下降能增加飛行的靈活度,連帶提高捕食成功率,親鳥亦因此能養育更多的子代[27]

形態

 
西方亞種雌鳥,攝於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康坎

南亞夜鷹雌雄羽色相近,全身大致呈灰褐色,雜有細小白點與淺黃色、栗色或深褐色的蟲蠹斑,斑紋大小與形狀在個體間有很高的多樣性;大陸支系的羽色較深且偏褐色,其中又以西方亞種的羽色最深[11],馬來支系則較淺且偏鐵灰色。

虹膜深褐色,眼周有黃色細眼圈。喙紅褐色,尖端為黑色。前額至眉部羽色稍亮。後頸羽色稍淺,形成一圈不甚明顯的黃褐色區域。肩羽外羽片端部為米色,基部為黑色,內羽片則有米色蟲蠹斑,停棲時肩羽交疊,於肩部周圍彷彿形成一條V形米色斑紋。雄鳥的喉部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白斑,雌鳥的斑塊則較暗淡,且後端較狹長,成頸圈狀。胸部至腹部密布深褐色細橫紋,腹部以下橫紋愈漸不明顯;胸部呈深灰色至褐色,至腹部以下逐漸過渡為米色,有些個體的尾下覆羽會接近白色[7][10][13]

翼上覆羽褐色,帶有大量米色細斑,小覆羽羽色稍深。飛羽有多道深褐色與淺褐色交錯的橫帶,愈外側的飛羽顏色愈深,橫帶也愈不明顯;最外側初級飛羽(P10)的內羽片中段,以及往內至多三枚初級飛羽(P7至P9)的兩側羽片有醒目的淺色斑塊,雄鳥的斑塊顏色比雌鳥更亮,接近白色,西方亞種、民答那峨亞種與中小巽他亞種的斑塊較大。次級與三級飛羽為褐色,帶淺色雜斑,端部為米色[7][10]

雄鳥最外側兩枚尾羽(R4和R5)幾近全白,惟端部略呈褐色或黑色,有別於其他夜鷹的尾羽只有部分區域為白色,是南亞夜鷹最顯著的特徵。這點也可用於分辨南亞夜鷹的性別,雌鳥的尾羽完全為褐色,沒有白色斑塊,但仍有極少數個體在最外側尾羽(R5)的內羽片端部有細小的白色斑點[7][10]

相似種

除了南亞夜鷹,東洋界同時也在其他多種夜鷹屬鳥類的分布範圍內,因此,在一些夜鷹物種多樣性較高的區域有機會看到多種夜鷹群聚。這裡列出幾種分布範圍與南亞夜鷹重疊,乃至有和本種一同出現之紀錄的夜鷹[13][34][35]

叫聲

西方亞種的叫聲(印度拉賈斯坦邦)

雄性成鳥會發出音頻上揚的「逐伊!」,並且重複多次。其聲高亢、尖銳而嘹亮,聲頻英语Audio frequency約在2至14千赫之間[27],主能量則大多落在2至5千赫的範圍內[21],音量可達90分貝以上[25],且傳播距離可超過800公尺[27],在文獻中尚有以「甚吵」[36]、「擾人清夢」[37]、「不入耳的哀鳴」[14]描述者。這種叫聲通常是在飛行時所發出,有宣示領域求偶的作用,自一月下旬[38]至十一月中旬[18]都有其紀錄,其中又以二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有特別高的鳴叫頻度[27]

生活習性

註釋

  1. ^ 平均長度經四捨五入簡化
  2. ^ 引註超過一份文獻者代表本文同時計入這些文獻的數據
  3. ^ Baker僅列出67個個體的翼長數據。Jordon(1862)記載翼長8英寸(203.2毫米),尾長4.5英寸(114.3毫米),但未指出是雄鳥還是雌鳥。Beavan(1868)對一個體測得翼長8英寸(203.2毫米),尾長5英寸(127毫米),但同樣未註記性別。Baker & Inglis(1930)則記載雄鳥翼長7.5英寸(190.5毫米),尾長4.5英寸(114.3毫米)。
  4. ^ Baker僅列出七個個體的翼長數據,故尾長另採譚(2003)與Mees(2006)總共對三隻雄鳥和三隻雌鳥測量得的數據。
  5. ^ 5.0 5.1 5.2 5.3 Mees認為指名亞種、蘇拉威西亞種(C. a. propinquus)、西小巽他亞種(C. a. undulatus)和中小巽他亞種(C. a. kasuidori)皆為同一亞種,因此其文中附表是依發現地點條列數據,本文的表則是從《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中對各亞種分布的敘述對應Mees報告中的紀錄,以此區分這四個Mees的報告中未註明的亞種。由於大多數學者目前仍認可這四個亞種的有效性,故本文仍採用十個亞種的版本。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primulgus affin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2.0 2.1 Deignan, H. G. The birds of northern Thailand. Bulletin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1945, 186: 1–616 [2020-03-22]. ISSN 0362-9236. (原始内容于2020-06-18). 
  3. ^ 3.0 3.1 Hartert, E. Notes on the Caprimulgidæ. Ibis. 1892, 34: 274–288 [2020-04-25]. ISSN 1474-919X. (原始内容于2018-12-28). 
  4. ^ Barrowclough, G. F.; Groth, J. G.; Mertz, L. A. The RAG-1 exon in the avian order Caprimulgiformes: Phylogeny, heterozygosity, and base compositio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6, 41 (1): 238–248 [2021-04-21]. ISSN 1055-7903. doi:10.1016/j.ympev.2006.05.013. (原始内容于2016-04-12). 
  5. ^ 5.0 5.1 周鎮. 臺灣鄉土鳥誌. 國立鳳凰谷鳥園. 1999: 166–167. ISBN 957973468-2. 
  6. ^ 6.0 6.1 6.2 6.3 6.4 6.5 N. Cleere in Josep del Hoyo, Andrew Elliott, Jordi Sargatal. ed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5: Barn-owls to Hummingbirds. Lynx Edicions. 1999. ISBN 978-84-87334-25-2. 
  7. ^ 7.0 7.1 7.2 7.3 7.4 劉小如, 丁宗蘇, 方偉宏, 林文宏, 蔡牧起, 顏重威. 台灣鳥類誌第二版(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12: 443–447 [2021-01-11]. ISBN 978-986-03-3926-0. (原始内容于2020-05-20). 
  8. ^ Grimmett, R.; Roberts, T.; Inskipp, T. Birds of Pakistan. Helm. 2008: 80–81. ISBN 978-0-7136-8800-9. 
  9. ^ 楊玉祥, 丁宗蘇, 吳森雄, 吳建龍, 阮錦松, 林瑞興, 蔡乙榮. (PDF).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2020 [2020-07-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0-28). 
  10. ^ 10.0 10.1 10.2 10.3 Cleere, N. Nightjars: A Guide to Nightjars and related bird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9–271. ISBN 0-300-07457-3.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Baker, E. C. S. [Remarks on the Nightjar, Caprimulgus monticolus].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31, 51: 100–103 [2020-03-21]. ISSN 0007-1595. (原始内容于2020-07-02). 
  12. ^ 芦琦, 陈国玲, 李欣彤, 王晓宇, 巫嘉伟, 阙品甲, 张正旺. 四川省再次记录林夜鹰. 四川动物. 2017, 36 (6): 720. ISSN 1000-7083.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谭耀匡, 关贯勋. 中国动物志:鸟纲 第七卷.夜鹰目、雨燕目、咬鹃目、佛法僧目、鴷形目. 科学出版社. 2003: 14–17. ISBN 7-03-011418-3. 
  14. ^ 14.0 14.1 約翰∙馬敬能(John MacKinnon), 卡倫∙菲利普斯(Karen Phillipps), 何芬奇.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111–112. ISBN 7-5355-3224-1. 
  15. ^ 林文宏. 台灣鳥類發現史. 玉山社. 1997: 257. ISBN 957-9361-70-3. 
  16. ^ 丁昶升. 暗瞑中的翼者--夜鷹. 冠羽. 2013年7月, 231: 10–14. OCLC 859163065. 
  17. ^ Holmes, D.; Nash, S. The Birds of Java and Bal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4. ISBN 0-19-588927-4. 
  18. ^ 18.0 18.1 Trainor, C. R.; Verbelen, P. New distributional records from forgotten Banda Sea islands: The birds of Babar, Romang, Sermata, Leti and Kisar, Maluku, Indonesia.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2013, 133 (4): 272–317 [2020-05-23]. ISSN 0007-1595. (原始内容于2016-03-24).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Mees, G. F. The avifauna of Flores (Lesser Sunda Islands) (PDF). Zoologische Mededelingen Leiden. 2006, 80 (3): 1–261 [2020-07-29]. ISSN 0024-0672.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2-12). 
  20. ^ Brazil, M. Birds of East Asia: China, Taiwan, Korea, Japan, and Russia. Helm. 2009: 270–271. ISBN 978-0-7136-7040-0.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Holyoak , D. T. Nightjars and their Allies: The Caprimulgifor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854987-3. 
  22. ^ 李晶晶, 韩联宪, 曹宏芬, 田园, 彭波涌, 王斌, 胡慧建.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动物学研究. 2013, 34 (6): 531–548 [2020-04-03]. ISSN 0254-5853. doi:10.11813/j.issn.0254-5853.2013.6.0531. (原始内容于2015-07-11). 
  23. ^ 陳加盛. 台灣鳥類圖誌. 田野. 2006: 320–321. ISBN 978-957-4132-66-9. 
  24. ^ 24.0 24.1 Harvey, W. G. Caprimulgus affinis as an urban species in Indonesia.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76, 96: 122–123 [2020-03-20]. ISSN 0007-1595. (原始内容于2017-06-29). 
  25. ^ 25.0 25.1 25.2 Cheng, B.-Y.; Shyu, G.-S.; Wu, S.-C.; Lin, H.-H.; Hsu, C.-H.; LePage, B. A.; Fang, W. T. Fragmented riverine habitats in Taiwan have Spatio-Temporal Consequences, Re-Distributing Caprimulgus affinis into urban areas leading to a human-wildlife conflict. Sustainability. 2019, 11 (6): 1778. ISSN 2071-1050. doi:10.3390/su11061778. 
  26. ^ Swinhoe, R. The Ornithology of Formosa, or Taiwan. Ibis. 1863, 5: 198–219, 250–311, 377–435 [2020-03-21]. ISSN 1474-919X. (原始内容于2020-10-18).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王穎. 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保育研究系列97-18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9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20-12-05). 
  28. ^ Hachisuka, M. The Birds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 volume 2. H. F. & G. Witherby. 1934[1935]: 114–115. 
  29. ^ 29.0 29.1 Mearns, E. A. Descriptions of eight new Philippine birds, with notes on other species new to the Island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05, 18: 83–90. 
  30. ^ 30.0 30.1 Riley, J, H. Two new genera and eight new birds from Celebes.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18, 31: 155–160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20-12-05). 
  31. ^ 31.0 31.1 31.2 31.3 Mayr, E. The birds of Timor and Sumb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44, 83: 123–194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32. ^ 馮雙. 夜鷹的觀察. 冠羽. 2009年1月, 182: 1. OCLC 859163065. 
  33. ^ Hartert, E. Podargidae, Caprimulgidae und Macropterygidae. Reichenow, A. (编). Das Tierreich 1. Lieferung. Aves. Friedländer. 1897: 50–52 [2020-04-05]. (原始内容于2020-11-13). 
  34. ^ Guillemard, F. H. H. Report on the Collections of Birds made during the Voyage of the Yacht 'Marchesa.'—Part III. On the Collection of Birds from the Island of Sumbaw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5: 501–511 [2020-08-06]. ISSN 0952-8369. (原始内容于2020-11-12). 
  35. ^ Jathar, G.; Anpat, S.; Bhangare, B.; Patil, D. Unusual Congregation of Savanna Nightjar Caprimulgus affinis in a Wheat Field.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2014, 111 (2): 135–136. ISSN 0006-6982. 
  36. ^ 沙謙中. 賞鳥Easy Go:陸鳥篇. 遠流. 2008: 58–59. ISBN 978-957-326-362-3. 
  37. ^ 廖本興. 台灣野鳥圖鑑:陸鳥篇. 晨星. 2012: 124–125. ISBN 978-986-177-563-0. 
  38. ^ 洪福龍, 張進隆, 羅柳墀. 台灣夜鷹的繁殖行為研究 (PDF). 鳥語. 2004, 258: 34–39 [2017-10-18].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0-18). 

外部鏈結

延伸閱讀

  • 台灣夜鷹的繁殖行為研究!! -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rshall, J. T. Systematics of Smaller Asian Night Birds Based on Voice (PDF). Ornithological Monographs. 1978, 25: 1–58 [2020-03-22]. ISSN 0078-6594. (原始内容 (PDF)于2017-08-08). 
  • Lawrie, Y.; Swann, R.; Stronach, P.; Perlman, Y.; Collinson, J. M. The taxonomic position and breeding range of Golden Nightjar Caprimulgus eximius (Caprimulgidae). Ostrich. 2017, 88 (3): 281–286 [2021-04-21]. ISSN 0030-6525. (原始内容于2021-04-21). 
  • Tsai, P.-Y.; Ko, C.-J.; Hsieh, C.; Su, Y.-T.; Lu, Y.-J.; Lin, R.-S. A trait dataset for Taiwan's breeding birds.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2020, 8: e49735 [2021-04-21]. ISSN 1314-2828. (原始内容于2021-05-14). 

林夜鹰, 南亞夜鷹,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又名南亚夜鹰或疏, 臺灣話俗稱石磯仔, 白話字, chio, 臺羅, tsio, 或山蚊母, 白話字, soaⁿ, bûn, 臺羅, suann, bûn, 是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的鳥類, 廣泛分布於東洋界地區, 主要棲息於於低地草原, 河岸與灌木叢環境, 亦可見於部分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 西方亞種雄鳥, 可略見白色的外側尾羽西方亞種雌鳥, 尾羽均為褐色保护状况无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 南亞夜鷹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又名南亚夜鹰或疏林夜鹰 臺灣話俗稱石磯仔 白話字 chio h ki a 臺羅 tsio h ki a 5 或山蚊母 白話字 soaⁿ bun bu 臺羅 suann bun bu 是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的鳥類 廣泛分布於東洋界地區 主要棲息於於低地草原 河岸與灌木叢環境 6 亦可見於部分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 7 林夜鹰西方亞種雄鳥 可略見白色的外側尾羽西方亞種雌鳥 尾羽均為褐色保护状况无危 IUCN 3 1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鸟纲 Aves目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科 夜鷹科 Caprimulgidae属 夜鷹屬 Caprimulgus种 林夜鹰 C affinis二名法Caprimulgus affinisHorsfield 英语 Thomas Horsfield 1821亚种C a affinis Horsfield 1821 C a amoyensis Baker 英语 E C Stuart Baker 1931 C a griseatus Walden 英语 Arthur Hay 9th Marquess of Tweeddale 1875 C a kasuidori Hachisuka 日语 蜂須賀正氏 1932 C a mindanensis Mearns 英语 Edgar Alexander Mearns 1905 C a monticolus Franklin 英语 James Franklin naturalist 1831 C a propinquus Riley 1918 C a stictomus Swinhoe 1863 C a timorensis Mayr 1944 C a undulatus Mayr 1944異名列表 Caprimulgus monticolusFranklin 1831 2 Caprimulgus gymnopusHodgson 1844Caprimulgus arundinaceusHombron amp Jacquinot in Jacquinot amp Pucheran 1853 3 Caprimulgus stictomusSwinhoe 1863Caprimulgus griseatusWalden 1875Caprimulgus faberiMeyer 1885 3 Caprimulgus Hypsiphornis affinis stictomusBarrowclough et al 2006 4 目录 1 分布地區 1 1 亞種 2 棲息環境 3 外形描述 3 1 體型 3 2 形態 3 2 1 相似種 4 叫聲 5 生活習性 6 註釋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鏈結 8 1 延伸閱讀分布地區 编辑主要分布於東南亞至南亞一帶 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脈與興都庫什山脈南側 經印度除塔爾沙漠以外所有地區 孟加拉 中南半島中西部與中國華南 東至台灣及菲律賓群島 南抵巽他群島與西南群島 1 南亞夜鷹在以上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留鳥 惟在印度中南部為冬候鳥 在巴基斯坦至印度西北部一帶屬 春 夏候鳥 6 8 在金門和馬祖則屬稀有過境鳥 9 亞種 编辑 南亞夜鷹目前有十個亞種被大多數學者認可 這些亞種依外觀和地理分布大致能區分成兩大支系 6 10 分別為 大陸支系 Franklin s Nightjar 以西方亞種為代表 主要分布於東洋界北方的亞洲大陸地區 體型較大 羽色較深 西方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monticolus 分布於巴基斯坦東北部 印度塔爾沙漠以東 緬甸 泰國中西部及柬埔寨西部 一些早期的研究會將緬甸的族群當作獨立的 burmanicus 亞種 11 但由於兩者幾無差異 此觀點現已少被採納 2 6 華南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amoyensis 或稱廈門亞種 分布於越南北部 以及中國西藏東南部 四川南部 12 雲南中部與東南部 福建 廣東 海南 廣西 香港與澳門 11 13 14 台灣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stictomus 台灣特有亞種 又名台灣夜鷹 曾一度是僅於東部河川流域較常見的稀有亞種 15 2000年代起似有向北擴散趨勢 如今已成為本島的普遍留鳥 16 馬來支系 Savanna Nightjar 以指名亞種為代表 分布於東洋界南方的馬來群島 體型偏中小型 羽色傾向於較淡的灰色調 北菲律賓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griseatus 分布於呂宋 卡坦端內斯 民都洛 錫布延 內格羅斯與宿霧等島嶼 民答那峨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mindanensis 僅分布於民答那峨島 指名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affinis 分布於印尼的蘇門答臘 婆羅洲 爪哇 峇里島與龍目島 另自1980年代起在馬來半島南端的柔佛與新加坡也有漸多紀錄 17 蘇拉威西南部的族群可能亦屬於此亞種 蘇拉威西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propinquus 分布於蘇拉威西島的大部分地區 西小巽他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undulatus 分布於小巽他群島西部的松巴哇島 科莫多島與弗洛勒斯島 中小巽他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kasuidori 分布於小巽他群島中部的松巴島與薩武群島 亞種名稱由日文中夜鷹的別稱 蚊吸鳥 平假名 かすいどり 轉寫而來 東小巽他亞種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timorensis 分布於小巽他群島東部的阿勒群島 帝汶島 羅地島與基薩爾島 2010年 有研究者在更東方的勒蒂島 英语 Leti island 錄得雄鳥的叫聲 將本亞種 乃至南亞夜鷹這個物種 的分布疆域東界 從原先認為的帝汶島拓展至勒蒂島 18 荷蘭鳥類學家格洛夫 米斯 英语 Gerlof Mees Gerlof F Mees 則認為 蘇拉威西亞種 C a propinquus 西小巽他亞種 C a undulatus 與中小巽他亞種 C a kasuidori 的外觀皆相當接近指名亞種 考量到夜鷹個體間羽色的多樣性 三者很可能都屬於指名亞種 19 棲息環境 编辑南亞夜鷹通常棲息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區 20 但在1600至3100公尺高的中高海拔地區也有出沒紀錄 21 22 常見於開闊的草原 灌木叢 農田 5 23 24 岩石露頭和低海拔森林 6 亦可見於內陸溼地 潮間帶 1 溝壑 沙質或礫石遍布的河床 以及部分地區的紅樹林 山坡地 機場 城鎮與人車稀少的郊區 21 近半世紀以來亦有愈來愈多在大都市出沒 乃至穩定繁衍的紀錄 7 24 25 外形描述 编辑體型 编辑 體長20至27公分 21 翼展長度64公分 25 雄鳥通常大於雌鳥 雄鳥體重54至98公克 13 雌鳥體重75至110公克 屬於中小型的夜鷹 6 南亞夜鷹的體型有地域分布上的差異 其中又以大陸支系體型較大 體長皆大於23公分 21 下表以各個亞種的翼長與尾長為例 說明 大陸支系 與 馬來支系 的差異 南亞夜鷹各亞種翼長與尾長測量數據 註 1 表中所檢視的雄鳥與雌鳥分別以 和 表示 附數據來源 註 2 亞種 翼長 毫米 尾長 毫米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monticolus n 67 11 註 3 201 184 190 199 180 187amoyensis n 7 11 3 3 13 19 註 4 194 186 186 118 116 117 206 179 186 123 112 117stictomus 46 32 19 26 27 197 184 192 121 102 109 198 174 185 119 97 105griseatus 6 2 19 28 170 160 165 103 87 93 167 164 166 100 91 96mindanensis 2 1 19 29 166 163 165 100 89 95 157 81affinis 46 38 19 註 5 171 154 162 97 86 94 170 152 160 96 84 91propinquus 2 1 30 31 171 170 171 101 101 101 164 96undulatus 5 5 19 31 註 5 168 162 165 100 92 96 165 159 162 99 89 94kasuidori 3 8 19 31 註 5 169 163 165 101 97 98 165 162 164 98 90 94timorensis 6 6 19 31 註 5 164 157 161 102 91 99 162 152 157 99 85 92此外 大陸支系的喙長 嘴峰 長 介於9至12毫米 跗蹠長15 1至24 2毫米 13 32 而馬來支系的喙長則介於8至10毫米 跗蹠長17至19毫米 同樣略小於大陸支系 29 30 33 在臺灣動物學家王穎針對臺灣亞種的調查中 雄鳥和雌鳥體重均會隨繁殖期有所波動 整體而言 非繁殖期雄鳥的平均體重為7002110000000000000 110 0 19 0 公克 明顯大於雌鳥的7001823000000000000 82 3 14 6 公克 繁殖期雄鳥平均體重則降至7001768000000000000 76 8 10 1 公克 雌鳥亦減至7001772000000000000 77 2 5 7 公克 兩者體重較為相近 其中雄鳥的體重平均值變化比雌鳥顯著 非繁殖期的重量比繁殖期多了四成 王穎推測 這種繁殖期體重下降的現象和其他部分雀鳥一樣 是減輕飛行負擔的機制 以提高親鳥飛行和覓食的效率 特別是以南亞夜鷹這類多在飛行時捕食的食蟲性鳥類而言 體重下降能增加飛行的靈活度 連帶提高捕食成功率 親鳥亦因此能養育更多的子代 27 形態 编辑 西方亞種雌鳥 攝於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康坎 南亞夜鷹雌雄羽色相近 全身大致呈灰褐色 雜有細小白點與淺黃色 栗色或深褐色的蟲蠹斑 斑紋大小與形狀在個體間有很高的多樣性 大陸支系的羽色較深且偏褐色 其中又以西方亞種的羽色最深 11 馬來支系則較淺且偏鐵灰色 虹膜深褐色 眼周有黃色細眼圈 喙紅褐色 尖端為黑色 前額至眉部羽色稍亮 後頸羽色稍淺 形成一圈不甚明顯的黃褐色區域 肩羽外羽片端部為米色 基部為黑色 內羽片則有米色蟲蠹斑 停棲時肩羽交疊 於肩部周圍彷彿形成一條V形米色斑紋 雄鳥的喉部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白斑 雌鳥的斑塊則較暗淡 且後端較狹長 成頸圈狀 胸部至腹部密布深褐色細橫紋 腹部以下橫紋愈漸不明顯 胸部呈深灰色至褐色 至腹部以下逐漸過渡為米色 有些個體的尾下覆羽會接近白色 7 10 13 翼上覆羽褐色 帶有大量米色細斑 小覆羽羽色稍深 飛羽有多道深褐色與淺褐色交錯的橫帶 愈外側的飛羽顏色愈深 橫帶也愈不明顯 最外側初級飛羽 P10 的內羽片中段 以及往內至多三枚初級飛羽 P7至P9 的兩側羽片有醒目的淺色斑塊 雄鳥的斑塊顏色比雌鳥更亮 接近白色 西方亞種 民答那峨亞種與中小巽他亞種的斑塊較大 次級與三級飛羽為褐色 帶淺色雜斑 端部為米色 7 10 雄鳥最外側兩枚尾羽 R4和R5 幾近全白 惟端部略呈褐色或黑色 有別於其他夜鷹的尾羽只有部分區域為白色 是南亞夜鷹最顯著的特徵 這點也可用於分辨南亞夜鷹的性別 雌鳥的尾羽完全為褐色 沒有白色斑塊 但仍有極少數個體在最外側尾羽 R5 的內羽片端部有細小的白色斑點 7 10 相似種 编辑 除了南亞夜鷹 東洋界同時也在其他多種夜鷹屬鳥類的分布範圍內 因此 在一些夜鷹物種多樣性較高的區域有機會看到多種夜鷹群聚 這裡列出幾種分布範圍與南亞夜鷹重疊 乃至有和本種一同出現之紀錄的夜鷹 13 34 35 普通夜鷹 叢林夜鷹 長尾夜鷹 印度夜鷹 英语 Indian nightjar 叫聲 编辑 source source 西方亞種的叫聲 印度拉賈斯坦邦 雄性成鳥會發出音頻上揚的 逐伊 並且重複多次 其聲高亢 尖銳而嘹亮 聲頻 英语 Audio frequency 約在2至14千赫之間 27 主能量則大多落在2至5千赫的範圍內 21 音量可達90分貝以上 25 且傳播距離可超過800公尺 27 在文獻中尚有以 甚吵 36 擾人清夢 37 不入耳的哀鳴 14 描述者 這種叫聲通常是在飛行時所發出 有宣示領域和求偶的作用 自一月下旬 38 至十一月中旬 18 都有其紀錄 其中又以二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有特別高的鳴叫頻度 27 生活習性 编辑註釋 编辑 平均長度經四捨五入簡化 引註超過一份文獻者代表本文同時計入這些文獻的數據 Baker僅列出67個個體的翼長數據 Jordon 1862 記載翼長8英寸 203 2毫米 尾長4 5英寸 114 3毫米 但未指出是雄鳥還是雌鳥 Beavan 1868 對一個體測得翼長8英寸 203 2毫米 尾長5英寸 127毫米 但同樣未註記性別 Baker amp Inglis 1930 則記載雄鳥翼長7 5英寸 190 5毫米 尾長4 5英寸 114 3毫米 Baker僅列出七個個體的翼長數據 故尾長另採譚 2003 與Mees 2006 總共對三隻雄鳥和三隻雌鳥測量得的數據 5 0 5 1 5 2 5 3 Mees認為指名亞種 蘇拉威西亞種 C a propinquus 西小巽他亞種 C a undulatus 和中小巽他亞種 C a kasuidori 皆為同一亞種 因此其文中附表是依發現地點條列數據 本文的表則是從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中對各亞種分布的敘述對應Mees報告中的紀錄 以此區分這四個Mees的報告中未註明的亞種 由於大多數學者目前仍認可這四個亞種的有效性 故本文仍採用十個亞種的版本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primulgus affin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0 2 1 Deignan H G The birds of northern Thailand Bulletin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1945 186 1 616 2020 03 22 ISSN 0362 92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8 3 0 3 1 Hartert E Notes on the Caprimulgidae Ibis 1892 34 274 288 2020 04 25 ISSN 1474 91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8 Barrowclough G F Groth J G Mertz L A The RAG 1 exon in the avian order Caprimulgiformes Phylogeny heterozygosity and base compositio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6 41 1 238 248 2021 04 21 ISSN 1055 7903 doi 10 1016 j ympev 2006 05 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2 5 0 5 1 周鎮 臺灣鄉土鳥誌 國立鳳凰谷鳥園 1999 166 167 ISBN 957973468 2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N Cleere in Josep del Hoyo Andrew Elliott Jordi Sargatal ed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5 Barn owls to Hummingbirds Lynx Edicions 1999 ISBN 978 84 87334 25 2 7 0 7 1 7 2 7 3 7 4 劉小如 丁宗蘇 方偉宏 林文宏 蔡牧起 顏重威 台灣鳥類誌第二版 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12 443 447 2021 01 11 ISBN 978 986 03 3926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20 Grimmett R Roberts T Inskipp T Birds of Pakistan Helm 2008 80 81 ISBN 978 0 7136 8800 9 楊玉祥 丁宗蘇 吳森雄 吳建龍 阮錦松 林瑞興 蔡乙榮 台灣鳥類名錄 PDF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2020 2020 07 2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10 28 10 0 10 1 10 2 10 3 Cleere N Nightjars A Guide to Nightjars and related bird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9 271 ISBN 0 300 07457 3 11 0 11 1 11 2 11 3 11 4 Baker E C S Remarks on the Nightjar Caprimulgus monticolus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31 51 100 103 2020 03 21 ISSN 0007 1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02 芦琦 陈国玲 李欣彤 王晓宇 巫嘉伟 阙品甲 张正旺 四川省再次记录林夜鹰 四川动物 2017 36 6 720 ISSN 1000 7083 13 0 13 1 13 2 13 3 13 4 13 5 谭耀匡 关贯勋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科学出版社 2003 14 17 ISBN 7 03 011418 3 14 0 14 1 約翰 馬敬能 John MacKinnon 卡倫 菲利普斯 Karen Phillipps 何芬奇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111 112 ISBN 7 5355 3224 1 林文宏 台灣鳥類發現史 玉山社 1997 257 ISBN 957 9361 70 3 丁昶升 暗瞑中的翼者 夜鷹 冠羽 2013年7月 231 10 14 OCLC 859163065 Holmes D Nash S The Birds of Java and Bal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4 ISBN 0 19 588927 4 18 0 18 1 Trainor C R Verbelen P New distributional records from forgotten Banda Sea islands The birds of Babar Romang Sermata Leti and Kisar Maluku Indonesia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2013 133 4 272 317 2020 05 23 ISSN 0007 1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24 19 0 19 1 19 2 19 3 19 4 19 5 19 6 19 7 19 8 Mees G F The avifauna of Flores Lesser Sunda Islands PDF Zoologische Mededelingen Leiden 2006 80 3 1 261 2020 07 29 ISSN 0024 067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2 12 Brazil M Birds of East Asia China Taiwan Korea Japan and Russia Helm 2009 270 271 ISBN 978 0 7136 7040 0 21 0 21 1 21 2 21 3 21 4 Holyoak D T Nightjars and their Allies The Caprimulgifor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 19 854987 3 李晶晶 韩联宪 曹宏芬 田园 彭波涌 王斌 胡慧建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动物学研究 2013 34 6 531 548 2020 04 03 ISSN 0254 5853 doi 10 11813 j issn 0254 5853 2013 6 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11 陳加盛 台灣鳥類圖誌 田野 2006 320 321 ISBN 978 957 4132 66 9 24 0 24 1 Harvey W G Caprimulgus affinis as an urban species in Indonesia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76 96 122 123 2020 03 20 ISSN 0007 1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29 25 0 25 1 25 2 Cheng B Y Shyu G S Wu S C Lin H H Hsu C H LePage B A Fang W T Fragmented riverine habitats in Taiwan have Spatio Temporal Consequences Re Distributing Caprimulgus affinis into urban areas leading to a human wildlife conflict Sustainability 2019 11 6 1778 ISSN 2071 1050 doi 10 3390 su11061778 Swinhoe R The Ornithology of Formosa or Taiwan Ibis 1863 5 198 219 250 311 377 435 2020 03 21 ISSN 1474 91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0 18 27 0 27 1 27 2 27 3 27 4 王穎 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保育研究系列97 18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9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5 Hachisuka M The Birds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 volume 2 H F amp G Witherby 1934 1935 114 115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29 0 29 1 Mearns E A Descriptions of eight new Philippine birds with notes on other species new to the Island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05 18 83 90 30 0 30 1 Riley J H Two new genera and eight new birds from Celebes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18 31 155 160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5 31 0 31 1 31 2 31 3 Mayr E The birds of Timor and Sumb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44 83 123 194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馮雙 夜鷹的觀察 冠羽 2009年1月 182 1 OCLC 859163065 Hartert E Podargidae Caprimulgidae und Macropterygidae Reichenow A 编 Das Tierreich 1 Lieferung Aves Friedlander 1897 50 52 2020 04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3 Guillemard F H H Report on the Collections of Birds made during the Voyage of the Yacht Marchesa Part III On the Collection of Birds from the Island of Sumbaw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5 501 511 2020 08 06 ISSN 0952 83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2 Jathar G Anpat S Bhangare B Patil D Unusual Congregation of Savanna Nightjar Caprimulgus affinis in a Wheat Field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2014 111 2 135 136 ISSN 0006 6982 沙謙中 賞鳥Easy Go 陸鳥篇 遠流 2008 58 59 ISBN 978 957 326 362 3 廖本興 台灣野鳥圖鑑 陸鳥篇 晨星 2012 124 125 ISBN 978 986 177 563 0 洪福龍 張進隆 羅柳墀 台灣夜鷹的繁殖行為研究 PDF 鳥語 2004 258 34 39 2017 10 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0 18 外部鏈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林夜鹰 分類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林夜鹰夜鷹首鳴 中華鳥會 台灣夜鷹 環境資訊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编辑 台灣夜鷹的繁殖行為研究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shall J T Systematics of Smaller Asian Night Birds Based on Voice PDF Ornithological Monographs 1978 25 1 58 2020 03 22 ISSN 0078 659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08 08 Lawrie Y Swann R Stronach P Perlman Y Collinson J M The taxonomic position and breeding range of Golden Nightjar Caprimulgus eximius Caprimulgidae Ostrich 2017 88 3 281 286 2021 04 21 ISSN 0030 6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1 Tsai P Y Ko C J Hsieh C Su Y T Lu Y J Lin R S A trait dataset for Taiwan s breeding birds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2020 8 e49735 2021 04 21 ISSN 1314 2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林夜鹰 amp oldid 743737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