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元曉

元曉大師(617年 - 686年,朝鮮語:원효대사元曉大師 Wonhyo Daesa),諡号和諍国師,俗名薛誓幢,又名薛新幢、薛毛,号小性居士、西谷沙彌、百部論主、海東法師、海東宗主、誓幢和尙、高仙大師、元曉聖師。新罗国华严宗僧人,朝鲜半岛歷史上的佛教大师,他畢生致力將王室貴族佛教轉為生活化、大眾化,普及於民間,并在新罗率先弘扬净土宗,開創了朝鮮半島佛教界與學術界的新紀元。他不但是一位宗教實踐家,更是會通經、律、論三藏,學術造詣深厚的思想家。計有百餘部,共二百四十餘卷的著作留傳於世。[1]

元曉
元晓画像(元曉大師 影幀)
諺文설사
汉字薛思
文观部式Sul Sa
马-赖式Seol Sa
諺文원효
汉字元曉
文观部式yon hyo
马-赖式won hyo

生平

出生

元晓的祖父爲仍皮公(잉피공,?——634年),也叫赤大公(적대공);父親爲談捺乃末(朝鮮語:내마 설담날乃末 薛談捺,?——629年);母親浦會趙氏;兄薛乙臣,嫂定山白氏。一家居住在押梁郡佛地村(今庆尚北道慶山市慈仁縣),617年誕下元曉。

据《三国遗事》记载的传说,薛母因夢到流星落入怀中而受孕,懷胎十月後的某日,經過栗谷樹下,忽覺胎兒即將出生,倉惶間無法回家,以夫婿的衣衫懸掛樹林間遮蔽而臨時生产,将元晓诞下,当时天空同時出現五色雲彩覆蓋其間。这棵樹今日也稱為「裟羅栗」。[1]

僧侣生活

元晓29岁在皇龍寺出家为僧,随师父四方参学,精研教义。31歲受比丘戒。後捐獻家宅,改建為寺院初開寺和裟羅寺。因其文辭縱橫,辯難風發,被號稱為「萬人之敵」。

34岁(646年)时,元晓听闻大唐玄奘法师的唯识学派十分兴隆,便邀约后来爲新罗华严宗师的同学義湘入唐求法。650年,元晓同義湘西行大唐,不料途經陸路至高句麗(今遼東地區)時,竟被誤認是新羅國派來的間諜,在囚禁數十日後,終於無罪獲釋,但東行計畫因此作罷。

十年後於新羅文武王元年(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元晓再次邀約義湘改採海路入唐。二人到了海門唐州邊界,尋了船,預備渡海時,竟然遇上一陣風雨,加上天色已昏暗,不利前行,便借宿於路旁土龕。翌日清晨,環顧四周,只見古墳骸骨四散,但由於雨勢未歇,道路泥濘難行,只好再宿一晚。到了半夜,就覺得有鬼作怪,輾轉難眠。元曉大師因而有所感悟:「前晚以為是土龕,因此安心,不見有怪。今夜知道是寄居鬼鄉,所以心生鬼業。可知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則龕墳不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別無心外之法可求!」因而決定攜囊返國,不再前行。[1]

狂放生涯

此番開悟後的元曉,心境空灵,言行羈狂。他居住在芬皇寺[1],然而有時隨興入於酒肆,有時於祠中撫琴;或講經論道,或參禪唸佛;偶而留宿閭閻(平民生活区),或隨性寄於山水,任運隨機,優遊自在。

在此期间,他研究佛经,著作无数。在新羅太宗武烈王敕令元曉住於公主(即瑤石宮公主,或稱瑤石公主)的瑤石宮期間,更与瑶石公主朝鲜语요석공주生下一子,即後来的新罗著名学者薛聪(설총),此後元晓著起俗裝,自称“小性居士”或“卜性居士”。[1]

圆寂

於新罗神文王六年(686年),元晓居芬皇寺著《华严经疏》至四十回〈回向品〉时绝笔,是年三月三十日,在庆州南山的穴寺(혈사)圆寂,世寿70。薛聪將其遺骸和土塑像,安奉於芬皇寺中,以表追慕之意。據說當薛聰立在塑像旁禮敬時,塑像忽然回頭,此像至今還留存著。

追谥

高丽朝肃宗六年(1101年),国王下令追谥元晓为「和诤国师」,建立「和诤国师塔碑」以兹纪念元晓及其“和诤”思想。[1]

後裔

  • 兒子:薛聪(설총)
  • 第一任兒媳:盧氏(노씨),無子嗣。
  • 第二任兒媳:佚名
    • 孫子:薛洪鱗(설홍린)、薛命鱗(설명린)、薛好鱗(설호린)

神異事跡

元曉一生異行,頗受非議。當時,新羅王曾設百座《仁王經》大會,遍請有德僧人,元曉亦在推舉之列,卻因其他大德嫌惡而遭排斥。不久,王妃罹患癰腫,群醫束手,國王聽從巫師的話,遣使到國外求醫。传说渡海到唐途中,使者遇見一位老翁,邀請他進入龍宮。龍王(名鈐海)告訴使者:「王妃是青帝的第三女兒,今龍宮有《金剛三昧經》,欲借王妃之病為緣,使此經在新羅國流布。」於是龍王交代使者將經本帶回,交由大安聖者詮釋,並請元曉大師造疏宣說,王后即可不藥而癒。使者如實稟報,國王大喜,立即召請大安入宮,並命元曉造疏,於皇龍寺開講。王醫道俗一時雲集,稱揚之聲四起。元曉唱言:「昔日採百椽時,雖不預會;今朝橫一棟處,唯我獨能。」在座大德聞言自愧,深悔當時失察。後來這注疏傳入中國,即是著名的《金剛三昧論》。

元曉尚有另一異行聞名遐邇:一次駐錫於慶南梁山郡長安面佛光山的庵堂(後稱「擲板庵」),藥石[2]時間,他以天眼見到中國有一古剎即將傾塌,連忙放下碗筷,拿起盤子便朝中國古剎方向擲去。當時在古剎中用餐的大眾,聽見空中傳來陣陣怪聲,紛紛走出查看,只見一奇異之物在庭院中旋轉不停。說時遲,那時快,轟然一聲巨響,大地震動,寺院在剎那間化為斷垣殘壁。險遭不測的大眾,受驚之餘,往前探看,只見一陶製盤碟,上面寫著「海東元曉擲盤救大眾」。眾人嘖嘖稱奇,一起朝東禮謝。至今,梁山通度寺(통도사)屬於比丘尼道場的千聖山內院寺(내원사),仍有文獻記載此一異行。

貢獻

庶民佛教

朝鮮半島的文化背景特殊,佛教自始即與國家王權相結合,各宗各派的發展並未進入庶民階層。在新羅真平王時代,圓光法師為貴王、帚項二賢士說五戒:一、事君以忠;二、事親以孝;三、交友有信;四、臨戰不退;五、殺生有擇。這些戒法其實並非居士五戒,可說是貴族的倫理規範,一般大眾並未接觸。然而可貴的是,當時有一批僧人甘冒被指責為墮落、破戒的罪名,仍孜孜矻矻,努力地將佛法廣佈於民間,打破新羅佛教的貴族意識,元曉大師就是其中的特出者。

元曉悟機超妙。當時,新羅太宗武烈王金春秋為培育優秀人才,敕令元曉住於公主(即瑤石宮公主,或稱瑤石公主)的瑤石宮。其後,公主生了一子,名叫薛聰,他天資穎悟,敏睿異常,博通經史,是新羅十大賢人之一。他能以地方語音通曉華夷各地民風,並能訓解六經文學。海東明經者,至今傳受不絕,薛聰實功不可沒。薛聰出生後,元曉改換俗服,以俗家生活從事各種佛教活動,以“小性居士”白衣名義自號,於舞伶技者處,取大瓢瓜作道具,唱著《華嚴經》中「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일체무애인,일도출생사)的《無礙歌》(무애가),吟詠諷誦。就這麼又歌又舞,走遍千家萬戶、大小村落,使得「桑樞甕牖玃猴之輩,皆識佛陀之號,咸作南無之稱」。元曉躬親教化下層庶民,影響深廣,可見一斑。

由於元曉等人的努力,使朝鮮佛教從此得以人間化、大眾化,而元曉教導唸佛的法門,更是影響至今。而其名「元曉」,原是方言「佛日初輝」之意,似乎也巧合地說明他將佛法普濟庶民的悲願,是其來有自的。

和會與和諍思想

元曉大師教化的作風,突破了新羅當時的宗教形態,他深入經藏,研究教理,興起新的學風,對《華嚴經》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說:「釋尊說法豈有優劣哉?《華嚴》與他經雖有總別差異,並無勝劣之分。」這是他與師兄、新羅華嚴宗祖師義湘觀點最大不同的地方。

其一生著述百餘部,二百四十餘卷,無論質、量,均受後人所推崇。作品內容含括大、小二乘:華嚴、般若、唯識、法華,乃至淨土、戒律等,無所不包,貫通了經、律、論三藏。他所著的《大乘起信论疏》在中国也被称为《海东疏》、《晓公疏》等,影響頗廣。[3]

元曉的思想重心在於「和會」與「和諍」——會通諸宗風,和諍諸宗門。把全部佛教「和會歸一」。他不偏某一宗、某一派,或受一經一論的拘束。如此總攝一佛乘的思想,於其著述中可以明白得見。如《涅槃經宗要》裡說:「統眾典之部分,歸萬流之一味,開佛意之至公,和百家之異諍。」《法華經宗要》說:「三世諸佛初成佛時,直至涅槃,為成就一切法門,達一切智地,一言一句皆為一佛乘。」又《金剛三昧經論》中提到:「如來所說一切教法,無不令人入一味覺故,皆從如來一味之說,無不終歸一心之源,故言一念即是一乘。」如此宏闊、融和的思想是當時所未曾見的。

所謂“和诤论”,是一種辯證法,他在谈到“同”与“异”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关系时明确指出:“不能同者即同而异也,不能异者即异而同也”,即认为“差异”是对“同一”而言的,“同一”是对“差异”而言的;还说“同者辨同于异,异者明异于同”,即“同一”只有在“差异”之中才能辨别,“差异”只有在“同一”之中才能明确;“差异”中辨别“同一”并不是意味着“分同为异”,“同一”中明确“差异”也不是意味着“销异为同”;“差异”可以说成“同一”,同样,“同一”也可以说成“差异”。他还认为“有”和“无”是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的,“有即无,无即有”,无“无”无所谓“有”,无“有”无所谓“无”。[3]

開創海東宗

元曉提出“一心”的哲學概念,認為“一心”即“真如”。他在著作《金刚三昧经论》中说:“一心之体本来寂静,故言决定性也”,而“决定性者,谓真如性不可破坏”;“四相(生、住、壞、灭)俱有为心所成,离一心外无别自体”。他用“一心”这一根本概念来概括佛教各宗派的异说,创立了朝韓的一佛乘華嚴宗支流海东宗(해동종)。故元曉也被尊稱爲“海東宗主”(해동종주)。[3]

日本華嚴宗

元曉的弟子審祥回到日本傳揚華嚴宗,此後東大寺為首的日本南部寺院開始興盛起來,在華嚴宗高山寺中,元曉的傳說仍在口口相誦。

影響

賴於元曉大師在朝鮮半島開創的佛教庶民化新時代,千年以來,他在韓國受歡迎的程度,有如「觀世音菩薩」一般地普遍。時至今日,韓國學者專家撰著專論研究元曉思想者有之,歌頌追慕者有之。

  • 韓國電影《元曉大師》(2004,원효대사)。
  • 在韓國,有多個以元曉命名的地名,如首尔汉江元晓大桥朝鮮語:원효대교元曉大橋,Wonhyo Bridge)。
  • 全羅南道光州市無等山北部有一座元曉寺(원효사),據傳爲元曉主持修建,當時叫元晓庵,現爲韩国曹溪宗第21教区松广寺的末寺之一。

著書舉例

  • 《初發心自警文》
  • 《金剛三昧經論》
  • 《大乘起信論疏》
  • 《涅槃宗要》

參見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看“元晓--双花别曲”想到六祖惠能, 南普陀在线, [2018-08-26], (原始内容于2018-08-26) 
  2. ^ 原始佛教戒律要求过午不食,汉地爲农耕文明,汉传佛教改爲丛林制度後僧人也要耕種勞作,體力消耗過後不吃晚飯非常飢餓,因此允許漢地僧將晚飯當做藥物來食用,稱爲藥食藥石
  3. ^ 3.0 3.1 3.2 朱紅星, , 中國百科網,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元曉, 大師, 617年, 686年, 朝鮮語, 원효대사, 大師, wonhyo, daesa, 諡号和諍国師, 俗名薛誓幢, 又名薛新幢, 薛毛, 号小性居士, 西谷沙彌, 百部論主, 海東法師, 海東宗主, 誓幢和尙, 高仙大師, 聖師, 新罗国华严宗僧人, 朝鲜半岛歷史上的佛教大师, 他畢生致力將王室貴族佛教轉為生活化, 大眾化, 普及於民間, 并在新罗率先弘扬净土宗, 開創了朝鮮半島佛教界與學術界的新紀元, 他不但是一位宗教實踐家, 更是會通經, 論三藏, 學術造詣深厚的思想家, 計有百餘部, 共二百四十. 元曉大師 617年 686年 朝鮮語 원효대사 元曉大師 Wonhyo Daesa 諡号和諍国師 俗名薛誓幢 又名薛新幢 薛毛 号小性居士 西谷沙彌 百部論主 海東法師 海東宗主 誓幢和尙 高仙大師 元曉聖師 新罗国华严宗僧人 朝鲜半岛歷史上的佛教大师 他畢生致力將王室貴族佛教轉為生活化 大眾化 普及於民間 并在新罗率先弘扬净土宗 開創了朝鮮半島佛教界與學術界的新紀元 他不但是一位宗教實踐家 更是會通經 律 論三藏 學術造詣深厚的思想家 計有百餘部 共二百四十餘卷的著作留傳於世 1 元曉元晓画像 元曉大師 影幀 諺文설사汉字薛思文观部式Sul Sa马 赖式Seol Sa号諺文원효汉字元曉文观部式yon hyo马 赖式won hyo 目录 1 生平 1 1 出生 1 2 僧侣生活 1 3 狂放生涯 1 4 圆寂 1 5 追谥 2 後裔 3 神異事跡 4 貢獻 4 1 庶民佛教 4 2 和會與和諍思想 4 3 開創海東宗 4 4 日本華嚴宗 5 影響 6 著書舉例 7 參見 8 參考生平 编辑出生 编辑 元晓的祖父爲仍皮公 잉피공 634年 也叫赤大公 적대공 父親爲談捺乃末 朝鮮語 내마 설담날 乃末 薛談捺 629年 母親浦會趙氏 兄薛乙臣 嫂定山白氏 一家居住在押梁郡佛地村 今庆尚北道慶山市慈仁縣 617年誕下元曉 据 三国遗事 记载的传说 薛母因夢到流星落入怀中而受孕 懷胎十月後的某日 經過栗谷樹下 忽覺胎兒即將出生 倉惶間無法回家 以夫婿的衣衫懸掛樹林間遮蔽而臨時生产 将元晓诞下 当时天空同時出現五色雲彩覆蓋其間 这棵樹今日也稱為 裟羅栗 1 僧侣生活 编辑 元晓29岁在皇龍寺出家为僧 随师父四方参学 精研教义 31歲受比丘戒 後捐獻家宅 改建為寺院初開寺和裟羅寺 因其文辭縱橫 辯難風發 被號稱為 萬人之敵 34岁 646年 时 元晓听闻大唐玄奘法师的唯识学派十分兴隆 便邀约后来爲新罗华严宗师的同学義湘入唐求法 650年 元晓同義湘西行大唐 不料途經陸路至高句麗 今遼東地區 時 竟被誤認是新羅國派來的間諜 在囚禁數十日後 終於無罪獲釋 但東行計畫因此作罷 十年後於新羅文武王元年 唐高宗龍朔元年 661年 元晓再次邀約義湘改採海路入唐 二人到了海門唐州邊界 尋了船 預備渡海時 竟然遇上一陣風雨 加上天色已昏暗 不利前行 便借宿於路旁土龕 翌日清晨 環顧四周 只見古墳骸骨四散 但由於雨勢未歇 道路泥濘難行 只好再宿一晚 到了半夜 就覺得有鬼作怪 輾轉難眠 元曉大師因而有所感悟 前晚以為是土龕 因此安心 不見有怪 今夜知道是寄居鬼鄉 所以心生鬼業 可知心生故種種法生 心滅則龕墳不二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別無心外之法可求 因而決定攜囊返國 不再前行 1 狂放生涯 编辑 此番開悟後的元曉 心境空灵 言行羈狂 他居住在芬皇寺 1 然而有時隨興入於酒肆 有時於祠中撫琴 或講經論道 或參禪唸佛 偶而留宿閭閻 平民生活区 或隨性寄於山水 任運隨機 優遊自在 在此期间 他研究佛经 著作无数 在新羅太宗武烈王敕令元曉住於公主 即瑤石宮公主 或稱瑤石公主 的瑤石宮期間 更与瑶石公主 朝鲜语 요석공주 生下一子 即後来的新罗著名学者薛聪 설총 此後元晓著起俗裝 自称 小性居士 或 卜性居士 1 圆寂 编辑 於新罗神文王六年 686年 元晓居芬皇寺著 华严经疏 至四十回 回向品 时绝笔 是年三月三十日 在庆州南山的穴寺 혈사 圆寂 世寿70 薛聪將其遺骸和土塑像 安奉於芬皇寺中 以表追慕之意 據說當薛聰立在塑像旁禮敬時 塑像忽然回頭 此像至今還留存著 追谥 编辑 至高丽朝肃宗六年 1101年 国王下令追谥元晓为 和诤国师 建立 和诤国师塔碑 以兹纪念元晓及其 和诤 思想 1 後裔 编辑兒子 薛聪 설총 第一任兒媳 盧氏 노씨 無子嗣 第二任兒媳 佚名 孫子 薛洪鱗 설홍린 薛命鱗 설명린 薛好鱗 설호린 神異事跡 编辑元曉一生異行 頗受非議 當時 新羅王曾設百座 仁王經 大會 遍請有德僧人 元曉亦在推舉之列 卻因其他大德嫌惡而遭排斥 不久 王妃罹患癰腫 群醫束手 國王聽從巫師的話 遣使到國外求醫 传说渡海到唐途中 使者遇見一位老翁 邀請他進入龍宮 龍王 名鈐海 告訴使者 王妃是青帝的第三女兒 今龍宮有 金剛三昧經 欲借王妃之病為緣 使此經在新羅國流布 於是龍王交代使者將經本帶回 交由大安聖者詮釋 並請元曉大師造疏宣說 王后即可不藥而癒 使者如實稟報 國王大喜 立即召請大安入宮 並命元曉造疏 於皇龍寺開講 王醫道俗一時雲集 稱揚之聲四起 元曉唱言 昔日採百椽時 雖不預會 今朝橫一棟處 唯我獨能 在座大德聞言自愧 深悔當時失察 後來這注疏傳入中國 即是著名的 金剛三昧論 元曉尚有另一異行聞名遐邇 一次駐錫於慶南梁山郡長安面佛光山的庵堂 後稱 擲板庵 藥石 2 時間 他以天眼見到中國有一古剎即將傾塌 連忙放下碗筷 拿起盤子便朝中國古剎方向擲去 當時在古剎中用餐的大眾 聽見空中傳來陣陣怪聲 紛紛走出查看 只見一奇異之物在庭院中旋轉不停 說時遲 那時快 轟然一聲巨響 大地震動 寺院在剎那間化為斷垣殘壁 險遭不測的大眾 受驚之餘 往前探看 只見一陶製盤碟 上面寫著 海東元曉擲盤救大眾 眾人嘖嘖稱奇 一起朝東禮謝 至今 梁山通度寺 통도사 屬於比丘尼道場的千聖山內院寺 내원사 仍有文獻記載此一異行 貢獻 编辑庶民佛教 编辑 朝鮮半島的文化背景特殊 佛教自始即與國家王權相結合 各宗各派的發展並未進入庶民階層 在新羅真平王時代 圓光法師為貴王 帚項二賢士說五戒 一 事君以忠 二 事親以孝 三 交友有信 四 臨戰不退 五 殺生有擇 這些戒法其實並非居士五戒 可說是貴族的倫理規範 一般大眾並未接觸 然而可貴的是 當時有一批僧人甘冒被指責為墮落 破戒的罪名 仍孜孜矻矻 努力地將佛法廣佈於民間 打破新羅佛教的貴族意識 元曉大師就是其中的特出者 元曉悟機超妙 當時 新羅太宗武烈王金春秋為培育優秀人才 敕令元曉住於公主 即瑤石宮公主 或稱瑤石公主 的瑤石宮 其後 公主生了一子 名叫薛聰 他天資穎悟 敏睿異常 博通經史 是新羅十大賢人之一 他能以地方語音通曉華夷各地民風 並能訓解六經文學 海東明經者 至今傳受不絕 薛聰實功不可沒 薛聰出生後 元曉改換俗服 以俗家生活從事各種佛教活動 以 小性居士 白衣名義自號 於舞伶技者處 取大瓢瓜作道具 唱著 華嚴經 中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일체무애인 일도출생사 的 無礙歌 무애가 吟詠諷誦 就這麼又歌又舞 走遍千家萬戶 大小村落 使得 桑樞甕牖玃猴之輩 皆識佛陀之號 咸作南無之稱 元曉躬親教化下層庶民 影響深廣 可見一斑 由於元曉等人的努力 使朝鮮佛教從此得以人間化 大眾化 而元曉教導唸佛的法門 更是影響至今 而其名 元曉 原是方言 佛日初輝 之意 似乎也巧合地說明他將佛法普濟庶民的悲願 是其來有自的 和會與和諍思想 编辑 元曉大師教化的作風 突破了新羅當時的宗教形態 他深入經藏 研究教理 興起新的學風 對 華嚴經 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他說 釋尊說法豈有優劣哉 華嚴 與他經雖有總別差異 並無勝劣之分 這是他與師兄 新羅華嚴宗祖師義湘觀點最大不同的地方 其一生著述百餘部 二百四十餘卷 無論質 量 均受後人所推崇 作品內容含括大 小二乘 華嚴 般若 唯識 法華 乃至淨土 戒律等 無所不包 貫通了經 律 論三藏 他所著的 大乘起信论疏 在中国也被称为 海东疏 晓公疏 等 影響頗廣 3 元曉的思想重心在於 和會 與 和諍 會通諸宗風 和諍諸宗門 把全部佛教 和會歸一 他不偏某一宗 某一派 或受一經一論的拘束 如此總攝一佛乘的思想 於其著述中可以明白得見 如 涅槃經宗要 裡說 統眾典之部分 歸萬流之一味 開佛意之至公 和百家之異諍 法華經宗要 說 三世諸佛初成佛時 直至涅槃 為成就一切法門 達一切智地 一言一句皆為一佛乘 又 金剛三昧經論 中提到 如來所說一切教法 無不令人入一味覺故 皆從如來一味之說 無不終歸一心之源 故言一念即是一乘 如此宏闊 融和的思想是當時所未曾見的 所謂 和诤论 是一種辯證法 他在谈到 同 与 异 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关系时明确指出 不能同者即同而异也 不能异者即异而同也 即认为 差异 是对 同一 而言的 同一 是对 差异 而言的 还说 同者辨同于异 异者明异于同 即 同一 只有在 差异 之中才能辨别 差异 只有在 同一 之中才能明确 差异 中辨别 同一 并不是意味着 分同为异 同一 中明确 差异 也不是意味着 销异为同 差异 可以说成 同一 同样 同一 也可以说成 差异 他还认为 有 和 无 是互相对立 又是互相依存的 有即无 无即有 无 无 无所谓 有 无 有 无所谓 无 3 開創海東宗 编辑 元曉提出 一心 的哲學概念 認為 一心 即 真如 他在著作 金刚三昧经论 中说 一心之体本来寂静 故言决定性也 而 决定性者 谓真如性不可破坏 四相 生 住 壞 灭 俱有为心所成 离一心外无别自体 他用 一心 这一根本概念来概括佛教各宗派的异说 创立了朝韓的一佛乘華嚴宗支流海东宗 해동종 故元曉也被尊稱爲 海東宗主 해동종주 3 日本華嚴宗 编辑 元曉的弟子審祥回到日本傳揚華嚴宗 此後東大寺為首的日本南部寺院開始興盛起來 在華嚴宗高山寺中 元曉的傳說仍在口口相誦 影響 编辑賴於元曉大師在朝鮮半島開創的佛教庶民化新時代 千年以來 他在韓國受歡迎的程度 有如 觀世音菩薩 一般地普遍 時至今日 韓國學者專家撰著專論研究元曉思想者有之 歌頌追慕者有之 韓國電影 元曉大師 2004 원효대사 在韓國 有多個以元曉命名的地名 如首尔汉江元晓大桥 朝鮮語 원효대교 元曉大橋 Wonhyo Bridge 全羅南道光州市無等山北部有一座元曉寺 원효사 據傳爲元曉主持修建 當時叫元晓庵 現爲韩国曹溪宗第21教区松广寺的末寺之一 著書舉例 编辑 初發心自警文 金剛三昧經論 大乘起信論疏 涅槃宗要 參見 编辑武烈王 瑤石公主 薛聰 新羅 祗林寺 朝鲜语 기림사 异次顿參考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一切无碍人 一道出生死 看 元晓 双花别曲 想到六祖惠能 南普陀在线 2018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26 原始佛教戒律要求过午不食 汉地爲农耕文明 汉传佛教改爲丛林制度後僧人也要耕種勞作 體力消耗過後不吃晚飯非常飢餓 因此允許漢地僧將晚飯當做藥物來食用 稱爲藥食或藥石 3 0 3 1 3 2 朱紅星 元晓 中國百科網 2018 08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2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元曉 amp oldid 7436114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