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二二八事件中,地方發起的武裝抗爭行動。1947年2月27日,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次日(28日)的陳情抗議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本省人外省人報復攻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國軍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此事件,造成大量民眾傷亡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1][註 1]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較具規模[4][5][6],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自中國大陸調派軍隊增援[7],蔣中正雖訓令陳儀及軍隊不得報復[8],且派時任國防部長白崇禧宣導「禁止軍警濫殺無辜」(他甫來台灣就制止軍隊和警察濫捕、濫殺無辜,強調在押人犯必須依法經過公開審判,且除了「煽動暴動之共產黨外」外都不究責)[7]。但下層並未遵照指示,導致傷亡慘重,並讓臺人對中國感到失望,更成為後來臺獨運動興起的重要原因[9][註 2]。3月8日起,增援軍隊陸續抵達臺灣,在各地展開武力鎮壓,隨後實施清鄉

背景

 
2月28日中午12時,台北火車站前面正集結準備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的群眾(大樹的上方),另外還有一些四處緊急通告與旁觀的民眾。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即今行政院廳舍。

2月28日下午一時許,數千名群眾以鑼鼓為前導,前往行政長官公署(今行政院)請願,沿途高呼「槍決犯人」、「撤銷專賣局」的口號,人潮由延平北路口的北門擠滿到台北火車站前。群眾行進至中山路路口,還未進到公署廣場前,公署樓上衛兵立即開槍掃射,當場造成許多人死傷,民眾恐慌四處奔逃,使得情勢更加複雜,此為局勢惡化的關鍵[11]:49-50[2]:117[12]:52[13]:121。由於這種無差別射擊,激怒了更多的民眾,原本民眾的憤怒也達到頂點,並爆發自戰後以來累積的省籍矛盾,新仇舊恨一齊爆發[14]:109[12]:54[13]:121。臺北市即時陷入混亂,學校全部停課、機關人員逃走一空,民眾四處搜尋外省人並加以毆打,本町正華旅社與虎標永安堂首先遭到民眾搗毀[11]:50[2]:117[14]:109[12]:54-55

下午二時許,民眾聚會於中山公園(今臺北新公園)開群眾大會,並同時佔領公園裡面的臺灣廣播電台向全臺灣廣播,報導事件經過,並批判臺灣自戰後政治黑暗、貪污舞弊、民不聊生,並呼籲臺灣人與其餓死,不如起來反抗,驅逐各地貪官污吏以求生存。次日起,全臺灣各地先後知悉臺北的消息,事件蔓延全臺灣。[11]:50-51[14]:111[12]:54[13]:122

為了應付變局[15]:419,下午三時,警備總司令部眼見情事危急,發佈臺北市臨時戒嚴令,並派遣武裝軍警乘坐大卡車巡邏臺北市區,見到臺灣人的穿著打扮便開槍掃射。民眾再度包圍專賣總局、鐵路警察署、交通局等,並發生軍民衝突,許多民眾遭到射殺,一些詢問鐵路交通情形要回家的學生也遇害[14]:111-113。郵政總局前的軍民衝突中,民眾傷亡數十人。[12]:55[13]:123

下午五時許,臺北最大的新台百貨公司也被搗毀,有人乘機偷竊百貨物品,都被民眾抓起來毆打。私人汽車、卡車十餘輛被焚毀。本町、臺北車站、臺北公園、榮町永樂町太平町萬華等地,均有不少外省人被毆打[11]:50[2]:117[14]:109-111。當時任職於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汪彝定指出,外省人大多是被棒打或棍擊,尚未見武士刀,攻擊婦孺老弱的現象不太多,強姦案只偶有傳聞。據聞,外省人被打死者至少有十五人,有些人被木棍打成癱瘓。[12]:55

初期衝突

 
公署衛兵開槍掃射民眾事件發生後,民眾進入臺灣廣播電台說明流血事件經過,控訴戰後陳儀政府貪污腐敗、軍警暴行、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呼籲全臺民眾驅逐各地貪官污吏。

3月1日,臺北市民眾包圍鐵路管理委員會,警察大隊自樓上開槍掃射造成18死、40傷[14]:124板橋民眾攻擊臺北縣政府和供應局倉庫,士林新店民眾亦搶劫供應局物資和武器[11]:51-54[14]:127[12]:74淡水瑞芳傳出毆打外省人情事,而金瓜石的臺灣銅礦籌備處職員宿舍則遭搗毀[11]:52[14]:127。一批青年學生自北部抵達新竹市演講並呼籲民眾起義,民眾開始毆打外省人及其經營的商店,分頭襲擊派出所、法院、政府機關和官員宿舍[11]:52 ,三四百名竹東鎮民眾則襲擊派出所,且焚燒水泥工廠、化學工廠[12]:81,鎮長開會組織自衛大隊維持秩序[12]:81。同日桃園鎮民眾接收新竹縣政府,從裡面搬出牛奶、米糧分配給民眾[11]:52[12]:77。民眾包圍警察局,遭警察以機槍掃射,死亡數十人。民眾襲擊新竹縣政府官舍,在縣長朱文伯家中搜出三百萬元、大量罐頭食品與米糧;在公務員洪姓民政科長家中搜出六百萬元,及大量米糧、牛奶、牛肉,民眾並焚毀現金[14]:128[12]:77蘆竹鄉鄉長林元枝率領民眾進攻埔心機場奪取槍械彈藥,但遭臺北警察大隊擊退,於是轉往大溪[12]:77

各地到了3月2日仍陸續騷動,各地衝突也不斷擴大。過去不滿敗壞軍紀的基隆金山(今新北市金山區)居民成立保安團,並包圍金山炮臺。之後軍隊在新竹都城隍廟、旭町附近槍擊群眾,民眾死8人、傷18人,傷者後來又死8人[12]:78,一些民眾則無故遭羈押或定罪。在楊逵鍾逸人宣傳下,臺中市民於臺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推舉謝雪紅[16]為市民大會主席,會中強烈批評陳儀政府暴政[17]:127-128[14]:140-141,之後成立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許多學生前來匯集[17]:128、132[2]:119[14]:140-141、155,分別包圍警察局、專賣局臺中分局、前臺中縣縣長劉存忠住宅[17]:128-130[11]:53、285[14]:141-142

彰化市在3月1日便發生民眾於彰化車站毆打軍人狀況,隔天數百名民眾破壞警察局並毆打警官,要求罷免警察局督察長沈寶通[11]:53[2]:120[12]:96;並經市長王一麐核准後由參議員呂世明代表參議會保管武器[11]:53[12]:96-97,之後民眾接管政府機關運作[2]:120。3月2日,嘉義市民眾和學生各自編成隊伍,在嘉義車站演講、遊行市區,並包圍市長孫志俊公館,搗毀焚燒器物[17]:143[11]:53[14]:146[12]:105,並接收警察局、嘉義市政府等機關[11]:53[2]:120,大部分臺籍員警也攜槍加入民眾的隊伍[14]:159虎尾青年、學生和民眾在接收區署與警察所後[12]:102-103,組成武裝部隊進攻虎尾機場[14]:160[12]:102-104,臺中、竹山、斗南的民軍抵達虎尾並加入戰鬥,與軍隊在虎尾機場進行白刃戰[14]:213-214澎湖縣則發生軍人無故開槍射傷民眾,但未引起更大混亂[12]:135

武裝抗爭

 
臺南沿路掃射民眾的國軍。

3月1日,高雄市市長黃仲圖和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獲知臺北市情況後,開始準備因應策略[11]:63-66、246-248[18]:403-409,隔天高雄縣鳳山岡山地區開始出現武裝反抗。3月3日,高雄市民眾則開始圍攻第105後方醫院,並有400名至500名民眾在鹽埕町攻擊憲兵隊,自派出所接受槍械彈藥[11]:51-54[2]:118-125[14]:148-165[18]:403-409。民眾還包圍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焚毀局長童葆昭的座車[11]:51-54、243-246、282-290[14]:148-165。由於發生毆打、搶奪外省人及商店的情況[11]:51-54,許多公務員退避至壽山的高雄要塞司令部[11]:243-246[2]:118-125[14]:148-165[18]:403-409;此時彭孟緝則認為已經形同叛亂[11]:246-248,並調整軍力佈署以等待機會出兵[11]:248-251[18]:403-409。另外有數十名臺東縣民眾包圍田糧處、昌華公司米廠和縣長宿舍,隔天部分民眾更奪取憲警及臺東機場駐軍武器[2]:118-125[18]:419-422

而在3月3日清晨,臺南市民眾進入永樂町等派出所搶奪槍械彈藥[2]:118-125[18]:395-401。同日在謝雪紅號召下,治安隊與人民大隊攻佔臺中市政府等機關[17]:126-131[14]:148-165,包括臺中市市長黃克立、臺中縣縣長劉存忠、專賣局分局長趙誠等300多名外省籍人士集中看管[17]:132-143[2]:118-125。之後武裝部隊收繳軍警槍械彈藥[18]:382-389。3月4日,外地民眾搶奪岡山警察倉庫槍械[14]:166-185[18]:409-411,之後進攻要塞駐軍但遭擊退[2]:118-125屏東市民眾則在屏東車站毆打外省人,集結至郵電局抗爭[11]:51-54[18]:411-414;之後脅迫市長龔履端將警察局武器封存,並佔領市府及警察局[2]:118-125[14]:166-185[18]:411-414。而在同日,獲得武裝的民眾亦攻擊憲兵隊,並要求空軍駐軍繳械[2]:118-125[18]:411-414

3月6日,不同於處理委員會與其下保安委員會主張的議會民主路線,400多名青年學生、地方民眾、泰雅族族人成立二七部隊[17]:132-143[11]:61-63[2]:118-125。其中由謝雪紅自任為總指揮,鍾逸人、陳明忠黃圳島蔡鐵城擔任隊長與參謀,其他幹部有楊克煌、李喬松古瑞雲等人[11]:61-63[18]:382-389。部隊控制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憲兵隊、軍械庫、廣播電臺[18]:382-389,計畫以武力對抗軍隊的武力鎮壓[14]:202-222,並支援嘉義、虎尾等地與駐守軍隊的武裝抗爭[17]:132-143[14]:166-185。而在斗六警備隊的協助下,雲林民兵持續包圍虎尾機場的駐軍,雙方爆發激烈戰鬥[14]:202-222。當天晚上,儘管虎尾機場部隊擁有火力與制高點優勢,但因糧食不足等原因,突破包圍而撤至林內鄉[11]:61-63[14]:202-232

嘉義戰鬥

 
抱持國民政府官方立場的臺灣正義出版社(社長為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所編《臺灣二二八事件親歷記》指稱此圖為「一個被打慘死的外省人」

3月3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與嘉義市參議會聯合舉辦市民大會,成立嘉義三·二處理委員會、並組織嘉義防衛司令部[2]:118-125[14]:148-165。在市長孫志俊的要求下,駐守東門町的羅迪光率領紅毛埤軍隊鎮壓[2]:118-125,但民兵成功反擊[18]:392-395。當天下午,嘉義民兵攻擊紅毛埤第十九軍軍械庫[17]:143-146[14]:148-165[18]:392-395,並控制嘉義廣播電台[2]:118-125。3月4日,3,000多名民眾部隊攻擊軍警人員和政府官員聚集的臺灣省立嘉義中學山仔頂營地[17]:143-146[2]:118-125[14]:166-185;然而羅迪光下令自嘉義中學山仔頂營地砲轟市區[2]:118-125,造成9人死亡,之後連同孫志俊等人退守嘉義機場[17]:143-146[14]:166-185[18]:392-395

這時嘉義市外省籍公務員除了有800多人被拘禁在城市,另外有200多人困守在嘉義機場[2]:118-125,另有南靖糖廠自行組織警衛隊。3月5日,嘉義民兵聯合攻擊紅毛埤軍械庫與嘉義機場[11]:61-63,然而火力薄弱的民兵約有300多人傷亡,嘉義市男學生大動員參加戰鬥,女學生則救護傷患。處理委員會成員盧炳欽立刻聯絡吳鳳鄉鄉長高一生支援,後者請湯守仁召集願意支援的鄒族民眾[2]:118-125。在阿里山原住民部隊[19]:20-23、臺中部隊、斗六部隊、竹山部隊、新營部隊、鹽水港部隊增援[14]:166-185,繼續與紅毛埤、嘉義機場的守軍對峙[17]:143-146[11]:61-63[14]:166-185,先後佔領水源地與發電廠,並切斷嘉義機場的水電設備與外界聯繫[17]:143-146[2]:118-125[18]:392-395。隨後軍方派遣代表溝通,民兵部隊同意暫時停戰[2]:118-125[14]:166-185

3月6日,在劉傳能遊說處理委員會和當地仕紳下,嘉義地區的守軍與處理委員會進行談判[17]:143-146。最後與包圍嘉義機場的民兵達成撤離協議,同意軍隊繳交槍械、而民間提供糧食[11]:61-63。3月7日,嘉義民兵攻下紅毛埤軍械庫,守軍自行焚毀庫房物資,並撤往嘉義機場[17]:143-146[11]:61-63[2]:118-125[18]:392-395。民間部隊取得紅毛埤的槍械後,與其他民兵合力進攻嘉義機場[17]:143-146。但另一方面,軍隊在嘉義崎仔頂槍殺6名民眾,並逮捕數十人。到了3月8日,嘉義機場守軍的糧食一度匱乏,但隨後獲得從臺北地區空運的彈藥糧食和增援部隊[17]:143-146[11]:61-63[14]:240-246;同日機場水電恢復供應[2]:163-176[18]:392-395,亦有民間人士提供補給[11]:61-63[2]:163-176

維持治安

 
高雄第一中學學生在二二八事件期間組織雄中自衛隊,以維持學校附近治安。

3月2日,數百名國立臺灣大學延平學院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法商學院及各高中學生在中山堂舉行學生大會,決定組織學生隊以維持治安及交通[17]:87-92[14]:133-147。之後在陳儀承諾下,處理委員會在3月3日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召開臨時委員會,由許德輝組織學生成忠義服務隊,以維持治安交通[17]:92-95[2]:126-134[14]:148-165[20]:307-313,但其中的情治人員則接受林頂立指揮從事破壞工作[20]:197-202、221-231、308-319。由於臺南縣縣長袁國欽帶領官員避難[2]:118-125,由新營鎮鎮長沈瓊南維持秩序,並將外省人集中保護。臺南市參議會則召開臨時會議,組建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並向臺南市政府提出7項要求[14]:148-165[18]:395-401,而青年學生則接管派出所、第三監獄、海關倉庫、警察局保安隊的槍械武器與物資[2]:118-125

3月4日上午,部分青年在臺東縣政府廣場舉行青年大會,要求政治改革[14]:166-185,地方政府人員則提前至延平鄉紅葉村避難[2]:118-125。之後治安隊伍接收臺東縣政府、警察局、郵電機關等部門後[14]:166-185[18]:419-422,仍將武器保留原處,使得該區無重大衝突。彰化縣青年則成立溪湖青年自衛隊,推舉林才壽擔任隊長。之後自衛隊進入溪湖糖廠借用武器,以保護地方治安。同日,宜蘭市民眾收繳宜蘭機場倉庫、蘇澳軍需倉庫與警察局槍械[2]:118-125[18]:377-378,集中保護外省人並設立傷患救護所[11]:51-54[14]:166-185。新竹防衛司令蘇紹文進駐後宣布新竹地區戒嚴[2]:118-125,3月6日更頒發軍民遵守事項[11]:68-69[18]:381-382,期間部分民眾無故遭到羈押[14]:166-185

臺灣省立高雄第一中學原本則是被部分群眾趁亂闖入,並計畫做為反抗政府的指揮中心。然而部分學生不願學校遭到外人佔用,因此在校長林景元反對下,於3月4日組成雄中自衛隊,由李榮河和陳仁悲擔任正副隊長。之後加入高雄工業職業學校高雄商業職業學校高雄第一女子中學學生,以軍訓用槍械維持學校附近治安,並將學校作為外省籍市民的臨時收容所。另外葉秋木也在屏東市組成自衛隊,並暫時代理市長工作與接收警方交出武器[14]:166-185[18]:411-414。3月6日,在經協調而不通過軍事區域後,2,000多名臺南市學生發起無武裝遊行活動[2]:118-125

遭到鎮壓

 
嘉義市參議員陳澄波教授遇害時所穿的襯衫,由陳澄波妻子秘密收藏,衣服上可見彈痕與刺刀的痕跡,現正展示於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3月9日,首批增援軍隊進駐嘉義縣劉厝庄並進行掃射,造成13人死亡。3月11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嘉義分會在推派代表前往嘉義機場會談時,軍隊拘捕陳澄波等4名代表[17]:143-146[2]:176-186[14]:247-259[21]:486-487。在整編第21師緊急空運部分軍隊前往嘉義機場後[17]:143-146[11]:154-161[14]:247-259,驅逐包圍機場的民兵並重新進駐嘉義市區[11]:154-161、273-275。爾後軍隊開始捕殺主張和平談判的處理委員會地方分會成員[21]:486-487,先在3月18日於嘉義車站處死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主任陳復志[11]:264-269,3月25日處死嘉義市參議會議員潘木枝盧炳欽柯麟、陳澄波等人[11]:80-86、154-161[2]:176-186[14]:247-259[19]:30-32

而在3月12日下午3時,第21師登陸鎮壓的消息傳開後,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儘管武裝兵力規模最大,但是考量軍隊進駐臺中市市區後將造成民眾傷亡,而決定撤往埔里鎮[17]:132-143[2]:163-176[14]:247-259[21]:482-485。其中二七部隊計畫牽制軍隊進入深山地區,以牽制部隊並減少鎮壓傷亡[17]:132-143[14]:247-259。3月13日下午,第21師先遣部隊進駐臺中地區[21]:482-485,便在市區展開鎮壓[11]:70-71。3月14日,第21師又空運800多名第146旅第436團官兵進駐中部地區[11]:70-71。國民政府軍隊一方面逼近埔里附近的龜子頭[17]:132-143,但同日遭到二七部隊的攔截[14]:247-259[21]:482-485;另一方面進駐雲嘉南地區展開綏靖工作,但在斗六鎮街道上與陳篡地領導的游擊隊爆發城鎮戰[11]:70-71[21]:539-541。因為兵力差距甚大,陳篡地決定轉入嘉義縣附近的小梅山展開游擊戰[11]:61-63[11]:70-71[21]:539-541

3月15日,政府軍隊計畫從集集鎮行經日月潭進入埔里鎮[17]:132-143,雙方在日月潭激戰而互有傷亡[14]:247-259。3月16日,二七部隊和國民政府部隊雙方在埔里地區爆發烏牛欄之役。二七部隊警備隊隊長黃金島率領數十名學生駐守在烏牛欄吊橋附近,憑藉著地利之便重創不熟悉地形的政府軍隊。政府軍隊也與陳篡地的游擊隊有多次激戰,儘管後者遭遇重大損失[21]:539-541,但因小梅、樟湖的山區地形複雜,使得政府軍隊無法徹底消滅游擊部隊[11]:70-71。3月17日,面對政府軍隊分兩路逼近,且自身彈藥不足與士氣浮動,二七部隊決定各自解散[14]:247-259。之後二七部隊隊員分別南下加入陳篡地的游擊隊[17]:132-143,或是返家避難[14]:247-259。獲悉二七部隊解散後,第21師於當天進駐埔里鎮[11]:70-71[14]:247-259[21]:482-485

註釋

  1. ^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公布4月25日〈二二八事變各縣市外省同胞死傷之統計表〉造成外省人死亡52人,受傷1364人,失蹤10人;而監察委員楊亮功之「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則指出外省人死147人、傷1364人[2][页码请求][3]
  2. ^ 發生當時與臺灣獨立運動無關,當時幾乎沒有臺獨的倡議[10]

參考資料

  1. ^ 【歷史今日】二二八事變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紀元.2014-02-2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李筱峰. 解讀二二八. 玉山社. 1998. ISBN 978-957-9361-74-3. 
  3. ^ 陳翠蓮. 表6-1 歷來各方對二二八事件傷亡人數統計一覽表.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衛城出版. 2017-02-24: 387–388. ISBN 9789869351874. 
  4. ^ 解讀二二八(節錄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6頁,李筱峰,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01
  5. ^ 臺灣監獄文學縱橫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14頁,黃文成,秀威出版,2008-04-01
  6. ^ 戰後初期中國空軍在臺灣的接收與派系鬥爭(1945-194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33頁,曾令毅,臺灣文獻,66卷第3期,2015-09
  7. ^ 7.0 7.1 李明. 【歷史今日】二二八事變真相. 大紀元. 2014-03-01 [2017-04-11]. (原始内容于2020-07-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二二八專家:談此事件應把真相呈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紀元.2009-03-01日
  9. ^ 李筱峰. . 李筱峰教授網站. 2000-06-01 [2016-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書寫「民族」創傷: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頁8,吳乃德,《思想月刊》第8期,2008-01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张炎宪.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6. ISBN 978-957-29362-1-4.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賴澤涵.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時報文化. 1994 [2018-11-24]. ISBN 978-957-1309-06-4. (原始内容于2018-11-25). 
  13. ^ 13.0 13.1 13.2 13.3 莊嘉農. 愤怒的台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93. ISBN 978-957-13-0601-8.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王建生; 陳婉真; 李賢群; 李堅. 1947台灣二二八革命. 陳婉真. 2017. ISBN 978-957-43-4008-8. 
  15. ^ 陳正茂、林寶琮編著. 《中國現代史含台灣開發史》. 台北: 新文京開發出版. 2001. ISBN 957-512-456-1. 
  16. ^ 徐宗懋專欄-謝雪紅與二二八. 中國時報. 2016-02-29 [2016-04-10]. (原始内容于2020-07-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楊逸舟; 張良澤. 二二八民變 台灣與蔣介石. 前衛. 1991.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986-6480-49-2. 
  19. ^ 19.0 19.1 再現台灣 民國時期. 二二八事件.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 2006. 
  20. ^ 20.0 20.1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上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986-6480-48-5.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繁體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 二二八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 楊彥騏. 走尋虎尾二二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4-03-03.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 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中, 地方發起的武裝抗爭行動, 1947年2月27日, 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 引起次日, 28日, 的陳情抗議傷亡, 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 本省人對外省人報復攻擊,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國軍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 此事件, 造成大量民眾傷亡, 1947年2月27日, 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 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 成為事件導火線,.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中 地方發起的武裝抗爭行動 1947年2月27日 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 引起次日 28日 的陳情抗議傷亡 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 本省人對外省人報復攻擊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國軍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 此事件 造成大量民眾傷亡 1947年2月27日 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 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 成為事件導火線 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 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 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 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 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 外省人受波及 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 1 註 1 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 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較具規模 4 5 6 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 各地衝突稍緩 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兼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自中國大陸調派軍隊增援 7 蔣中正雖訓令陳儀及軍隊不得報復 8 且派時任國防部長白崇禧宣導 禁止軍警濫殺無辜 他甫來台灣就制止軍隊和警察濫捕 濫殺無辜 強調在押人犯必須依法經過公開審判 且除了 煽動暴動之共產黨外 外都不究責 7 但下層並未遵照指示 導致傷亡慘重 並讓臺人對中國感到失望 更成為後來臺獨運動興起的重要原因 9 註 2 3月8日起 增援軍隊陸續抵達臺灣 在各地展開武力鎮壓 隨後實施清鄉 目录 1 背景 2 初期衝突 3 武裝抗爭 4 嘉義戰鬥 5 維持治安 6 遭到鎮壓 7 註釋 8 參考資料 9 參考書目 10 外部連結 11 延伸閱讀背景 编辑主条目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事件 2月28日中午12時 台北火車站前面正集結準備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的群眾 大樹的上方 另外還有一些四處緊急通告與旁觀的民眾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 即今行政院廳舍 2月28日下午一時許 數千名群眾以鑼鼓為前導 前往行政長官公署 今行政院 請願 沿途高呼 槍決犯人 撤銷專賣局 的口號 人潮由延平北路口的北門擠滿到台北火車站前 群眾行進至中山路路口 還未進到公署廣場前 公署樓上衛兵立即開槍掃射 當場造成許多人死傷 民眾恐慌四處奔逃 使得情勢更加複雜 此為局勢惡化的關鍵 11 49 50 2 117 12 52 13 121 由於這種無差別射擊 激怒了更多的民眾 原本民眾的憤怒也達到頂點 並爆發自戰後以來累積的省籍矛盾 新仇舊恨一齊爆發 14 109 12 54 13 121 臺北市即時陷入混亂 學校全部停課 機關人員逃走一空 民眾四處搜尋外省人並加以毆打 本町正華旅社與虎標永安堂首先遭到民眾搗毀 11 50 2 117 14 109 12 54 55 下午二時許 民眾聚會於中山公園 今臺北新公園 開群眾大會 並同時佔領公園裡面的臺灣廣播電台向全臺灣廣播 報導事件經過 並批判臺灣自戰後政治黑暗 貪污舞弊 民不聊生 並呼籲臺灣人與其餓死 不如起來反抗 驅逐各地貪官污吏以求生存 次日起 全臺灣各地先後知悉臺北的消息 事件蔓延全臺灣 11 50 51 14 111 12 54 13 122為了應付變局 15 419 下午三時 警備總司令部眼見情事危急 發佈臺北市臨時戒嚴令 並派遣武裝軍警乘坐大卡車巡邏臺北市區 見到臺灣人的穿著打扮便開槍掃射 民眾再度包圍專賣總局 鐵路警察署 交通局等 並發生軍民衝突 許多民眾遭到射殺 一些詢問鐵路交通情形要回家的學生也遇害 14 111 113 郵政總局前的軍民衝突中 民眾傷亡數十人 12 55 13 123下午五時許 臺北最大的新台百貨公司也被搗毀 有人乘機偷竊百貨物品 都被民眾抓起來毆打 私人汽車 卡車十餘輛被焚毀 本町 臺北車站 臺北公園 榮町 永樂町 太平町 萬華等地 均有不少外省人被毆打 11 50 2 117 14 109 111 當時任職於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汪彝定指出 外省人大多是被棒打或棍擊 尚未見武士刀 攻擊婦孺老弱的現象不太多 強姦案只偶有傳聞 據聞 外省人被打死者至少有十五人 有些人被木棍打成癱瘓 12 55初期衝突 编辑 公署衛兵開槍掃射民眾事件發生後 民眾進入臺灣廣播電台說明流血事件經過 控訴戰後陳儀政府貪污腐敗 軍警暴行 政治黑暗 民不聊生 呼籲全臺民眾驅逐各地貪官污吏 3月1日 臺北市民眾包圍鐵路管理委員會 警察大隊自樓上開槍掃射造成18死 40傷 14 124 板橋民眾攻擊臺北縣政府和供應局倉庫 士林與新店民眾亦搶劫供應局物資和武器 11 51 54 14 127 12 74 淡水 瑞芳傳出毆打外省人情事 而金瓜石的臺灣銅礦籌備處職員宿舍則遭搗毀 11 52 14 127 一批青年學生自北部抵達新竹市演講並呼籲民眾起義 民眾開始毆打外省人及其經營的商店 分頭襲擊派出所 法院 政府機關和官員宿舍 11 52 三四百名竹東鎮民眾則襲擊派出所 且焚燒水泥工廠 化學工廠 12 81 鎮長開會組織自衛大隊維持秩序 12 81 同日桃園鎮民眾接收新竹縣政府 從裡面搬出牛奶 米糧分配給民眾 11 52 12 77 民眾包圍警察局 遭警察以機槍掃射 死亡數十人 民眾襲擊新竹縣政府官舍 在縣長朱文伯家中搜出三百萬元 大量罐頭食品與米糧 在公務員洪姓民政科長家中搜出六百萬元 及大量米糧 牛奶 牛肉 民眾並焚毀現金 14 128 12 77 蘆竹鄉鄉長林元枝率領民眾進攻埔心機場奪取槍械彈藥 但遭臺北警察大隊擊退 於是轉往大溪 12 77 各地到了3月2日仍陸續騷動 各地衝突也不斷擴大 過去不滿敗壞軍紀的基隆金山 今新北市金山區 居民成立保安團 並包圍金山炮臺 之後軍隊在新竹都城隍廟 旭町附近槍擊群眾 民眾死8人 傷18人 傷者後來又死8人 12 78 一些民眾則無故遭羈押或定罪 在楊逵 鍾逸人宣傳下 臺中市民於臺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 推舉謝雪紅 16 為市民大會主席 會中強烈批評陳儀政府暴政 17 127 128 14 140 141 之後成立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 許多學生前來匯集 17 128 132 2 119 14 140 141 155 分別包圍警察局 專賣局臺中分局 前臺中縣縣長劉存忠住宅 17 128 130 11 53 285 14 141 142 彰化市在3月1日便發生民眾於彰化車站毆打軍人狀況 隔天數百名民眾破壞警察局並毆打警官 要求罷免警察局督察長沈寶通 11 53 2 120 12 96 並經市長王一麐核准後由參議員呂世明代表參議會保管武器 11 53 12 96 97 之後民眾接管政府機關運作 2 120 3月2日 嘉義市民眾和學生各自編成隊伍 在嘉義車站演講 遊行市區 並包圍市長孫志俊公館 搗毀焚燒器物 17 143 11 53 14 146 12 105 並接收警察局 嘉義市政府等機關 11 53 2 120 大部分臺籍員警也攜槍加入民眾的隊伍 14 159 虎尾青年 學生和民眾在接收區署與警察所後 12 102 103 組成武裝部隊進攻虎尾機場 14 160 12 102 104 臺中 竹山 斗南的民軍抵達虎尾並加入戰鬥 與軍隊在虎尾機場進行白刃戰 14 213 214 澎湖縣則發生軍人無故開槍射傷民眾 但未引起更大混亂 12 135武裝抗爭 编辑 在臺南沿路掃射民眾的國軍 3月1日 高雄市市長黃仲圖和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獲知臺北市情況後 開始準備因應策略 11 63 66 246 248 18 403 409 隔天高雄縣鳳山與岡山地區開始出現武裝反抗 3月3日 高雄市民眾則開始圍攻第105後方醫院 並有400名至500名民眾在鹽埕町攻擊憲兵隊 自派出所接受槍械彈藥 11 51 54 2 118 125 14 148 165 18 403 409 民眾還包圍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焚毀局長童葆昭的座車 11 51 54 243 246 282 290 14 148 165 由於發生毆打 搶奪外省人及商店的情況 11 51 54 許多公務員退避至壽山的高雄要塞司令部 11 243 246 2 118 125 14 148 165 18 403 409 此時彭孟緝則認為已經形同叛亂 11 246 248 並調整軍力佈署以等待機會出兵 11 248 251 18 403 409 另外有數十名臺東縣民眾包圍田糧處 昌華公司米廠和縣長宿舍 隔天部分民眾更奪取憲警及臺東機場駐軍武器 2 118 125 18 419 422 而在3月3日清晨 臺南市民眾進入永樂町等派出所搶奪槍械彈藥 2 118 125 18 395 401 同日在謝雪紅號召下 治安隊與人民大隊攻佔臺中市政府等機關 17 126 131 14 148 165 包括臺中市市長黃克立 臺中縣縣長劉存忠 專賣局分局長趙誠等300多名外省籍人士集中看管 17 132 143 2 118 125 之後武裝部隊收繳軍警槍械彈藥 18 382 389 3月4日 外地民眾搶奪岡山警察倉庫槍械 14 166 185 18 409 411 之後進攻要塞駐軍但遭擊退 2 118 125 屏東市民眾則在屏東車站毆打外省人 集結至郵電局抗爭 11 51 54 18 411 414 之後脅迫市長龔履端將警察局武器封存 並佔領市府及警察局 2 118 125 14 166 185 18 411 414 而在同日 獲得武裝的民眾亦攻擊憲兵隊 並要求空軍駐軍繳械 2 118 125 18 411 414 3月6日 不同於處理委員會與其下保安委員會主張的議會民主路線 400多名青年學生 地方民眾 泰雅族族人成立二七部隊 17 132 143 11 61 63 2 118 125 其中由謝雪紅自任為總指揮 鍾逸人 陳明忠 黃圳島和蔡鐵城擔任隊長與參謀 其他幹部有楊克煌 李喬松 古瑞雲等人 11 61 63 18 382 389 部隊控制臺中市政府 警察局 憲兵隊 軍械庫 廣播電臺 18 382 389 計畫以武力對抗軍隊的武力鎮壓 14 202 222 並支援嘉義 虎尾等地與駐守軍隊的武裝抗爭 17 132 143 14 166 185 而在斗六警備隊的協助下 雲林民兵持續包圍虎尾機場的駐軍 雙方爆發激烈戰鬥 14 202 222 當天晚上 儘管虎尾機場部隊擁有火力與制高點優勢 但因糧食不足等原因 突破包圍而撤至林內鄉 11 61 63 14 202 232 嘉義戰鬥 编辑 抱持國民政府官方立場的臺灣正義出版社 社長為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 所編 臺灣二二八事件親歷記 指稱此圖為 一個被打慘死的外省人 3月3日 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與嘉義市參議會聯合舉辦市民大會 成立嘉義三 二處理委員會 並組織嘉義防衛司令部 2 118 125 14 148 165 在市長孫志俊的要求下 駐守東門町的羅迪光率領紅毛埤軍隊鎮壓 2 118 125 但民兵成功反擊 18 392 395 當天下午 嘉義民兵攻擊紅毛埤第十九軍軍械庫 17 143 146 14 148 165 18 392 395 並控制嘉義廣播電台 2 118 125 3月4日 3 000多名民眾部隊攻擊軍警人員和政府官員聚集的臺灣省立嘉義中學山仔頂營地 17 143 146 2 118 125 14 166 185 然而羅迪光下令自嘉義中學山仔頂營地砲轟市區 2 118 125 造成9人死亡 之後連同孫志俊等人退守嘉義機場 17 143 146 14 166 185 18 392 395 這時嘉義市外省籍公務員除了有800多人被拘禁在城市 另外有200多人困守在嘉義機場 2 118 125 另有南靖糖廠自行組織警衛隊 3月5日 嘉義民兵聯合攻擊紅毛埤軍械庫與嘉義機場 11 61 63 然而火力薄弱的民兵約有300多人傷亡 嘉義市男學生大動員參加戰鬥 女學生則救護傷患 處理委員會成員盧炳欽立刻聯絡吳鳳鄉鄉長高一生支援 後者請湯守仁召集願意支援的鄒族民眾 2 118 125 在阿里山原住民部隊 19 20 23 臺中部隊 斗六部隊 竹山部隊 新營部隊 鹽水港部隊增援下 14 166 185 繼續與紅毛埤 嘉義機場的守軍對峙 17 143 146 11 61 63 14 166 185 先後佔領水源地與發電廠 並切斷嘉義機場的水電設備與外界聯繫 17 143 146 2 118 125 18 392 395 隨後軍方派遣代表溝通 民兵部隊同意暫時停戰 2 118 125 14 166 185 3月6日 在劉傳能遊說處理委員會和當地仕紳下 嘉義地區的守軍與處理委員會進行談判 17 143 146 最後與包圍嘉義機場的民兵達成撤離協議 同意軍隊繳交槍械 而民間提供糧食 11 61 63 3月7日 嘉義民兵攻下紅毛埤軍械庫 守軍自行焚毀庫房物資 並撤往嘉義機場 17 143 146 11 61 63 2 118 125 18 392 395 民間部隊取得紅毛埤的槍械後 與其他民兵合力進攻嘉義機場 17 143 146 但另一方面 軍隊在嘉義崎仔頂槍殺6名民眾 並逮捕數十人 到了3月8日 嘉義機場守軍的糧食一度匱乏 但隨後獲得從臺北地區空運的彈藥糧食和增援部隊 17 143 146 11 61 63 14 240 246 同日機場水電恢復供應 2 163 176 18 392 395 亦有民間人士提供補給 11 61 63 2 163 176 維持治安 编辑 高雄第一中學學生在二二八事件期間組織雄中自衛隊 以維持學校附近治安 3月2日 數百名國立臺灣大學 延平學院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法商學院及各高中學生在中山堂舉行學生大會 決定組織學生隊以維持治安及交通 17 87 92 14 133 147 之後在陳儀承諾下 處理委員會在3月3日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召開臨時委員會 由許德輝組織學生成忠義服務隊 以維持治安交通 17 92 95 2 126 134 14 148 165 20 307 313 但其中的情治人員則接受林頂立指揮從事破壞工作 20 197 202 221 231 308 319 由於臺南縣縣長袁國欽帶領官員避難 2 118 125 由新營鎮鎮長沈瓊南維持秩序 並將外省人集中保護 臺南市參議會則召開臨時會議 組建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 並向臺南市政府提出7項要求 14 148 165 18 395 401 而青年學生則接管派出所 第三監獄 海關倉庫 警察局保安隊的槍械武器與物資 2 118 125 3月4日上午 部分青年在臺東縣政府廣場舉行青年大會 要求政治改革 14 166 185 地方政府人員則提前至延平鄉紅葉村避難 2 118 125 之後治安隊伍接收臺東縣政府 警察局 郵電機關等部門後 14 166 185 18 419 422 仍將武器保留原處 使得該區無重大衝突 彰化縣青年則成立溪湖青年自衛隊 推舉林才壽擔任隊長 之後自衛隊進入溪湖糖廠借用武器 以保護地方治安 同日 宜蘭市民眾收繳宜蘭機場倉庫 蘇澳軍需倉庫與警察局槍械 2 118 125 18 377 378 集中保護外省人並設立傷患救護所 11 51 54 14 166 185 新竹防衛司令蘇紹文進駐後宣布新竹地區戒嚴 2 118 125 3月6日更頒發軍民遵守事項 11 68 69 18 381 382 期間部分民眾無故遭到羈押 14 166 185 臺灣省立高雄第一中學原本則是被部分群眾趁亂闖入 並計畫做為反抗政府的指揮中心 然而部分學生不願學校遭到外人佔用 因此在校長林景元反對下 於3月4日組成雄中自衛隊 由李榮河和陳仁悲擔任正副隊長 之後加入高雄工業職業學校 高雄商業職業學校 高雄第一女子中學學生 以軍訓用槍械維持學校附近治安 並將學校作為外省籍市民的臨時收容所 另外葉秋木也在屏東市組成自衛隊 並暫時代理市長工作與接收警方交出武器 14 166 185 18 411 414 3月6日 在經協調而不通過軍事區域後 2 000多名臺南市學生發起無武裝遊行活動 2 118 125 遭到鎮壓 编辑 嘉義市參議員陳澄波教授遇害時所穿的襯衫 由陳澄波妻子秘密收藏 衣服上可見彈痕與刺刀的痕跡 現正展示於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3月9日 首批增援軍隊進駐嘉義縣劉厝庄並進行掃射 造成13人死亡 3月11日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嘉義分會在推派代表前往嘉義機場會談時 軍隊拘捕陳澄波等4名代表 17 143 146 2 176 186 14 247 259 21 486 487 在整編第21師緊急空運部分軍隊前往嘉義機場後 17 143 146 11 154 161 14 247 259 驅逐包圍機場的民兵並重新進駐嘉義市區 11 154 161 273 275 爾後軍隊開始捕殺主張和平談判的處理委員會地方分會成員 21 486 487 先在3月18日於嘉義車站處死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主任陳復志 11 264 269 3月25日處死嘉義市參議會議員潘木枝 盧炳欽 柯麟 陳澄波等人 11 80 86 154 161 2 176 186 14 247 259 19 30 32 而在3月12日下午3時 第21師登陸鎮壓的消息傳開後 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儘管武裝兵力規模最大 但是考量軍隊進駐臺中市市區後將造成民眾傷亡 而決定撤往埔里鎮 17 132 143 2 163 176 14 247 259 21 482 485 其中二七部隊計畫牽制軍隊進入深山地區 以牽制部隊並減少鎮壓傷亡 17 132 143 14 247 259 3月13日下午 第21師先遣部隊進駐臺中地區 21 482 485 便在市區展開鎮壓 11 70 71 3月14日 第21師又空運800多名第146旅第436團官兵進駐中部地區 11 70 71 國民政府軍隊一方面逼近埔里附近的龜子頭 17 132 143 但同日遭到二七部隊的攔截 14 247 259 21 482 485 另一方面進駐雲嘉南地區展開綏靖工作 但在斗六鎮街道上與陳篡地領導的游擊隊爆發城鎮戰 11 70 71 21 539 541 因為兵力差距甚大 陳篡地決定轉入嘉義縣附近的小梅山展開游擊戰 11 61 63 11 70 71 21 539 541 3月15日 政府軍隊計畫從集集鎮行經日月潭進入埔里鎮 17 132 143 雙方在日月潭激戰而互有傷亡 14 247 259 3月16日 二七部隊和國民政府部隊雙方在埔里地區爆發烏牛欄之役 二七部隊警備隊隊長黃金島率領數十名學生駐守在烏牛欄吊橋附近 憑藉著地利之便重創不熟悉地形的政府軍隊 政府軍隊也與陳篡地的游擊隊有多次激戰 儘管後者遭遇重大損失 21 539 541 但因小梅 樟湖的山區地形複雜 使得政府軍隊無法徹底消滅游擊部隊 11 70 71 3月17日 面對政府軍隊分兩路逼近 且自身彈藥不足與士氣浮動 二七部隊決定各自解散 14 247 259 之後二七部隊隊員分別南下加入陳篡地的游擊隊 17 132 143 或是返家避難 14 247 259 獲悉二七部隊解散後 第21師於當天進駐埔里鎮 11 70 71 14 247 259 21 482 485 註釋 编辑 依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公布4月25日 二二八事變各縣市外省同胞死傷之統計表 造成外省人死亡52人 受傷1364人 失蹤10人 而監察委員楊亮功之 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 則指出外省人死147人 傷1364人 2 页码请求 3 發生當時與臺灣獨立運動無關 當時幾乎沒有臺獨的倡議 10 參考資料 编辑 歷史今日 二二八事變真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紀元 2014 02 28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2 20 2 21 2 22 2 23 2 24 2 25 2 26 2 27 2 28 2 29 2 30 2 31 2 32 2 33 2 34 2 35 2 36 2 37 2 38 李筱峰 解讀二二八 玉山社 1998 ISBN 978 957 9361 74 3 陳翠蓮 表6 1 歷來各方對二二八事件傷亡人數統計一覽表 重構二二八 戰後美中體制 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衛城出版 2017 02 24 387 388 ISBN 9789869351874 解讀二二八 節錄本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6頁 李筱峰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 01 臺灣監獄文學縱橫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14頁 黃文成 秀威出版 2008 04 01 戰後初期中國空軍在臺灣的接收與派系鬥爭 1945 194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33頁 曾令毅 臺灣文獻 66卷第3期 2015 09 7 0 7 1 李明 歷史今日 二二八事變真相 大紀元 2014 03 01 2017 04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二二八專家 談此事件應把真相呈現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紀元 2009 03 01日 李筱峰 近百年台灣民主運動概要 李筱峰教授網站 2000 06 01 2016 04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27 中文 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書寫 民族 創傷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頁8 吳乃德 思想月刊 第8期 2008 01 11 00 11 01 11 02 11 03 11 04 11 05 11 06 11 07 11 08 11 09 11 10 11 11 11 12 11 13 11 14 11 15 11 16 11 17 11 18 11 19 11 20 11 21 11 22 11 23 11 24 11 25 11 26 11 27 11 28 11 29 11 30 11 31 11 32 11 33 11 34 11 35 11 36 11 37 11 38 11 39 11 40 11 41 11 42 张炎宪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6 ISBN 978 957 29362 1 4 12 00 12 01 12 02 12 03 12 04 12 05 12 06 12 07 12 08 12 09 12 10 12 11 12 12 12 13 12 14 12 15 12 16 12 17 12 18 賴澤涵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時報文化 1994 2018 11 24 ISBN 978 957 1309 06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1 25 13 0 13 1 13 2 13 3 莊嘉農 愤怒的台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93 ISBN 978 957 13 0601 8 14 00 14 01 14 02 14 03 14 04 14 05 14 06 14 07 14 08 14 09 14 10 14 11 14 12 14 13 14 14 14 15 14 16 14 17 14 18 14 19 14 20 14 21 14 22 14 23 14 24 14 25 14 26 14 27 14 28 14 29 14 30 14 31 14 32 14 33 14 34 14 35 14 36 14 37 14 38 14 39 14 40 14 41 14 42 14 43 14 44 14 45 14 46 14 47 14 48 14 49 14 50 14 51 王建生 陳婉真 李賢群 李堅 1947台灣二二八革命 陳婉真 2017 ISBN 978 957 43 4008 8 陳正茂 林寶琮編著 中國現代史含台灣開發史 台北 新文京開發出版 2001 ISBN 957 512 456 1 徐宗懋專欄 謝雪紅與二二八 中國時報 2016 02 29 2016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00 17 01 17 02 17 03 17 04 17 05 17 06 17 07 17 08 17 09 17 10 17 11 17 12 17 13 17 14 17 15 17 16 17 17 17 18 17 19 17 20 17 21 17 22 17 23 17 24 17 25 楊逸舟 張良澤 二二八民變 台灣與蔣介石 前衛 1991 18 00 18 01 18 02 18 03 18 04 18 05 18 06 18 07 18 08 18 09 18 10 18 11 18 12 18 13 18 14 18 15 18 16 18 17 18 18 18 19 18 20 18 21 18 22 18 23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 986 6480 49 2 19 0 19 1 再現台灣 民國時期 二二八事件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 2006 20 0 20 1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上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 986 6480 48 5 21 0 21 1 21 2 21 3 21 4 21 5 21 6 21 7 21 8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參考書目 编辑 繁體中文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 賴澤涵總主筆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臺灣臺北 時報文化 1994年2月20日 ISBN 978 9571309064 繁體中文 李筱峰 解讀二二八 臺灣臺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 1996年6月 ISBN 978 9579361743 繁體中文 張炎憲 李筱峰 何義麟 黃秀政 陳儀深 陳翠蓮 陳志龍 黃茂榮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臺灣臺北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6年1月1日 ISBN 978 9572936214 繁體中文 王建生 陳婉真 陳湧泉 1947 台灣二二八革命 臺灣臺北 前衛出版社 2002年4月 ISBN 978 9574452316 繁體中文 楊逸舟 張良澤 譯 二二八民變 台灣與蔣介石 臺灣臺北 前衛出版社 1991年3月 ISBN 978 9579512213 繁體中文 蘇新 憤怒的台灣 香港 智源書局 1949年3月出版 臺灣臺北 時報文化 1993年2月重刊 ISBN 957 1306010 繁體中文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上卷 下卷 臺灣臺北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年8月10日 ISBN 978 9866480485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 繁體中文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繁體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二二八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编辑楊彥騏 走尋虎尾二二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4 03 0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二二八事件中的武裝抗爭 amp oldid 736406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