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下內埔

下內埔,是臺北市的一個地名,位於今大安區的東南部,大致包括大安區群英、群賢、臥龍等里及虎嘯里西半部、芳和里西端、黎元里西南部、學府里的東半部。[1]

下內埔
漢字 下內埔
白話字 Ē-lāi-po͘
臺羅拼音Ē-lāi-poo

下內埔之南方另有頂內埔,下內埔意為瑠公圳水源之下游內方之未墾埔地。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下內埔庄」,隸屬於大加蚋堡。該庄北與大安庄為鄰,東與六張犁庄為鄰,南邊為興福庄,西邊為頂內埔庄[2]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為臺北廳直轄,隸屬於第四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四區改名「古亭村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下內埔」大字,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3]

戰後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1946年2月臺北市劃分為10個區,下內埔地區隸屬於大安區,最初劃為臥龍、芳和2里。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隸屬不變。[3]

交通

台北捷運文湖線經過下內埔地區北部,於西北端邊界外側設有科技大樓站。附近居民可由此等路線及相關路網快速前往大台北地區各地,或至台北車站轉搭高鐵台鐵或客運前往全台各地。

國道三號甲線起始端(辛亥路三段)位於下內埔地區,由此路線可連接國道三號以前往臺灣南北各地。

學校

參考文獻

  1.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5-01]. (原始内容于2019-06-30). 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 
  2.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3. ^ 3.0 3.1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網站. [2016-07-06]. (原始内容于2016-08-16). 

下內埔, 是臺北市的一個地名, 位於今大安區的東南部, 大致包括大安區群英, 群賢, 臥龍等里及虎嘯里西半部, 芳和里西端, 黎元里西南部, 學府里的東半部, 漢字白話字Ē, lāi, 臺羅拼音Ē, lāi, 義芳居, 之南方另有頂內埔, 意為瑠公圳水源之下游內方之未墾埔地, 目录, 歷史, 交通, 學校, 參考文獻歷史, 编辑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 該地區為一街庄, 稱為, 隸屬於大加蚋堡, 該庄北與大安庄為鄰, 東與六張犁庄為鄰, 南邊為興福庄, 西邊為頂內埔庄, 1901年, 日治明治三十四年, 11月, . 下內埔 是臺北市的一個地名 位於今大安區的東南部 大致包括大安區群英 群賢 臥龍等里及虎嘯里西半部 芳和里西端 黎元里西南部 學府里的東半部 1 下內埔漢字下內埔白話字E lai po 臺羅拼音E lai poo 義芳居 下內埔之南方另有頂內埔 下內埔意為瑠公圳水源之下游內方之未墾埔地 目录 1 歷史 2 交通 3 學校 4 參考文獻歷史 编辑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 該地區為一街庄 稱為 下內埔庄 隸屬於大加蚋堡 該庄北與大安庄為鄰 東與六張犁庄為鄰 南邊為興福庄 西邊為頂內埔庄 2 1901年 日治明治三十四年 11月 該庄為臺北廳直轄 隸屬於第四區 1906年 明治三十九年 1月 第四區改名 古亭村區 1920年 大正九年 該庄改制為 下內埔 大字 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 3 戰後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 1946年2月臺北市劃分為10個區 下內埔地區隸屬於大安區 最初劃為臥龍 芳和2里 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1990年3月 臺北市各區重劃 該地區隸屬不變 3 交通 编辑台北捷運文湖線經過下內埔地區北部 於西北端邊界外側設有科技大樓站 附近居民可由此等路線及相關路網快速前往大台北地區各地 或至台北車站轉搭高鐵 台鐵或客運前往全台各地 國道三號甲線起始端 辛亥路三段 位於下內埔地區 由此路線可連接國道三號以前往臺灣南北各地 學校 编辑國立臺灣大學校本部 東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部分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臺北市大安區大安國民小學參考文獻 编辑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30 日治行政區 街庄 1900年代 臺灣堡圖 臺灣總督府 1904年 3 0 3 1 臺北市沿革 1901 2010 地圖會說話網站 2016 07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1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下內埔 amp oldid 6884447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